生态与农业气象地面监测分析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硬件配置及解决方案

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硬件配置及解决方案

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硬件配置及解决方案托普农业物联网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可与农林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虫情测报系统、远程频振诱控系统和微生物自动喷雾系统等各系统配合使用,远程可视监控频振诱控、天敌自动释放、微生物自动喷雾、智能滴灌系统进行高效作业。

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可设定多个可视化通道监测区域内不同方位农作物生长、病虫的数量和种类等信息。

系统能在任何恶劣环境下的完成监测工作,加强了预警监测能力,为农作物基层测报员预测预报预警农业病虫害提供了可靠依据,被称为测报人员的“千里眼”。

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应用领域:托普农业物联网生态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农林病虫的远程诊断、预测、预报、预警、研究和监测控制等工作领域。

在无人值守情况下进行了全天候自动监控、预测和预报病虫害发生动态、环境因子,分析种群的空间格局,植保专家远程实时遥控诊断,根据监测到的农林有害生物、天敌的发生实况,提出最佳防治方案,以维护生物链的平衡。

为专家指挥防治、决策提供依据,大大提高农林业病虫害等生物监测,提高预警能力。

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产品架构和配置:托普农业物联网生态远程监控系统采用先进的超清晰360度旋转灵动监测设备,将以监测设备为中心半径25米内可分辨1㎝2大小的物体;在半径10米范围内可分辨1㎜2大小的物体,在国内首次实现对害虫发生实况的远程实时监测,借助互联网可与全国各测报站信息共享,可通过手机版、PC版、web版可视化进行远程实时监测。

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支柱对地面的不垂直度不大于1°,旋臂相对于支柱运动自如,无卡滞。

2、定期远程操作云台水平转角和摄像装置相对于云台的水平自转角是否可以360°旋转,垂直转角-10~90°动作。

3、如选用太阳能供电太阳能电池板正面向南偏西10度,太阳能电池板东、南、西三个方向不能有影响采光的遮挡物。

4、电池箱必须放于太阳能电池板下方,不可受阳光直接照射,内部走线固定要规整。

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指南

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指南

附件12006年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指南近年来,气象科学及其相关联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相应新技术在气象业务工作中的推广应用,正在迅速提高气象业务服务的工作水平。

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实施业务技术体制改革,铺轨道、搭平台、发展研究型业务,全面提高气象业务服务水平,是摆在全体气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是中国气象局为推动全国气象业务的技术升级、完善,气象新技术的业务转化及应用推广,促进科研与业务的结合,建立或优化、升级现有业务系统而设立的专项。

通过该专项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我局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提高气象业务的科技水平,为多轨道研究型业务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支撑。

为指导并规范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的组织立项,中国气象局组织相关科研和业务部门结合全国气象业务发展需求共同编制了本指南。

重点项目支持方向●区域天气气候特点分析和精细化预报方法●中国区域数值预报模式业务运行结果评估●不同天气气候过程的可预报性●高影响重要天气气候事件的分析和认识●关键物理过程的观测和分析●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对天气气候系统的影响分析●气候资源开发和应用●不同设备观测和移站观测的对比分析和验证及观测误差分析●多设备、多时空观测资料的综合应用和同化技术●多种观测资料的系统管理和数据库建设●气象技术装备全网运行监控和综合显示系统技术推广面上项目支持方向●蒸发计算方法推广通过蒸发计算方法的推广,在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步采用计算方法进行蒸发量的计算,取消小型蒸发皿。

●云、能、天等目测项目自动化业务推广试验进行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目测项目的自动观测研究和业务试验,为深化观测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实现观测队伍的精干高效奠定基础。

●FY-2卫星DCP业务化试验项目FY-2卫星DCP传输设备标准化研究,自动气象站与DCP传输接口研制和软件开发,DCP传输信道监视和管理的业务化工作,卫星中心和信息中心资料传输流程建立、通过DCP收集的自动站资料的监视和统计软件开发。

基于无人机的农田智能巡检系统设计

基于无人机的农田智能巡检系统设计

基于无人机的农田智能巡检系统设计农田智能巡检系统是一种利用无人机技术实现农田信息获取与分析的先进工具。

它可以通过高清摄像、遥感技术和数据处理等手段,实时监测农田的生长状态、病虫害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为农业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基于无人机的农田智能巡检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田管理的效率与精度,并促进农业生产与农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基于无人机的农田智能巡检系统设计需要考虑机载设备的选择与布置。

无人机的机载设备是保障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机载设备应包括高分辨率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气象仪器等。

高分辨率摄像头用于获取农田景观图像,可用于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壤水分情况。

红外传感器能够感知农田中的温度变化,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

气象仪器用于监测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环境信息,帮助农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农田环境状况。

在布置机载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重量与平衡,以保证无人机的稳定飞行。

其次,基于无人机的农田智能巡检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飞行路径规划与导航控制。

飞行路径应该覆盖整个农田,并具备高效的覆盖率和路径优化。

在规划飞行路径时,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农田地形分析与规划,结合农田的实际情况设定关键观测点。

导航控制的目的是确保无人机能够按照设定的路径准确飞行,并及时调整飞行姿态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导航控制系统应具备高稳定性和高精度,以确保巡检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基于无人机的农田智能巡检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数据传输与处理。

在巡检过程中,无人机采集到的各类数据应能够及时传输至指定的地面处理单元。

数据传输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如4G/5G移动网络或者卫星通信,以确保与无人机的实时通信。

同时,传输的数据量也应适度控制,以保证传输效率和数据质量。

地面处理单元则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对采集到的农田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和存储,生成农田巡检报告和生长模型。

最后,基于无人机的农田智能巡检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用户界面与数据可视化。

软件设计模式在农业气象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软件设计模式在农业气象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软件设计模式在农业气象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们对农业气象系统的开发也予以更多的重视。

本文主要结合农业气象系统的需求和系统模式设计等方面,分析软件设计模式在农业气象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软件设计模式;农业气象系统;系统开发;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1 农业气象系统的总需求1.1 系统功能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气象事业的发展,业务系统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并先后建立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农林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农业气象影响评价、农用天气预报、生态气象检测评估、作物产量气象预报、农业气象业务产品制作,以及农业气象综合数据库应用等8个子系统。

但因各阶段子系统需求的不同,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总系统缺乏对子系统更有效的管理规范,造成系统模块相对零散的现象。

1.2 系统开发技术的需求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农业气象系统的与时俱进,在针对农业气象系统的开发运用中,系统开发主要集中在系统框架、数据库应用和gis应用等方面的开发。

利用目前我国所拥有的计算机开发技术,对农业气象业务系统进行模式设计。

2 系统模式设计2.1 系统模式设计前提及要求在农业气象业务中,主要具有:多种数据资源并存、业务地域性较强、技术革新快、多种模型并存等4种特点。

在对农业气象业务进行系统模式设计时,应该结合以往农业气象系统设计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软件设计模式的实用性和集约化模式。

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要求系统的设计应该结合开放式松散耦合框架,具备有独立更新和适应数据变化的能力,具备构建适合不同地域系统的能力,同时,还需确保局部技术变化不影响整个系统运作。

系统的模式设计,主要有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模式等三大类,细分有几十种模式。

在农业气象系统中,常用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2.1.1 模板方法作为商业服务网站设计的主要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减少同属于一个父类的子类中存在的重复代码。

气象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气象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气象监测系统应用研究摘要:我国气象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在南京就建有“灵台候楼”,用以观天测候;明,洪武年间,在此地又建立“观象台”,又名“钦天台”,既观气象变化又观天象变化。

气象学知识的丰富极大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气象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对于我国农业、军事、水利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气象数据借助于气象监测站、各类传感器可以精确到毫秒级数据传输。

在这样的大量数据传输的背景下,对于气象数据的整理归纳、可视化处理成为当前气象数据监测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文重点分析气象监测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监测;应用措施;系统设计1.气象监测需求气象条件数据的可视化处理一直是国家在气象领域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最关注的领域。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以及物联网在各个方面的普及,我们采集数据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气象卫星、雷达以及各类传感器,越来越多的数据需要我们的处理,基于Echarts的可视化处理技术拥有丰富的可视化类型、多种数据格式无需转换直接使用、千万数据的前端展现、动态数据、深度的交互式数据探索等特点,以Echarts框架为基础的气象条件监测数据的可视化系统和实现可实现数据动态展现、深度交互的特点。

2.气象监测系统功能(1)三角支架为监测装置的支撑部件,千分尺角度旋转云台、三脚架微调水平台云台、俯仰角度微调节平台从下往上依次安装在三角支架上,通过旋转千分尺角度旋转云台可设置监测装置0°~360°的水平监测方位角;通过调节三脚架微调水平云台提供工作水平面;通过俯仰角度微调节平台设置与工作水平面的夹角为仰角。

(2)激光指向仪设置在俯仰角度微调节平台上,通过俯仰角度微调节平台设置仰角后转动千分尺角度旋转云台,即可对激光光束扫到的障碍物进行标记。

反之,利用激光指向仪的标记功能,通过俯仰角度微调节平台调节也可实现仰角测量功能。

一种基于本体的农业气象系统的研究及设计

一种基于本体的农业气象系统的研究及设计
MSL . 等 。 y Q5 0
候 、 山区、气 压 、气流 、气 湿 、开矿 、砍 伐 、植树 、 工业污 染 等。
主 要 属 性 :1 导 致 (o a n 工 业 污 染 ,r n e 酸 雨 ) ;2 ) dm i: a g: )影 响 ( o a n 地 理 区 域 , r n e 降 雨 量 ) ; 3 杀 灭 ( o a n 农 dm i: ag : ) dm i: 药 ,r n e a g :害 虫 ) ;4 防治 (o a n 植 树 ,r n e ) d mi: a g :风 害 );5 )危 害 ( o a n 泥 石 流 ,r n e 农 作 物 ) ; 在 明 确 了概 念 和 属 性 之 后 , dm i: a g: 就 是构 建 公 理 、 实 例 等 以对 领 域 知 识进 行 描 述 。例 如 , “ 开矿 砍 伐 导 致 水土流失 ”, “ 气湿 影 响 降雨 ”等 。 3关键 开发 技术 1 )语义 搜 索 主要 解 决个 问题 :面 向语义 专 题 搜索 引 擎框 架 、本 体 概 念 之 间相 似度 算 法 。面 向语 义 专题 搜 索引 擎框 架 由七 个主 要 的部 件 组成 : 语 义 专题 爬 虫 、文档 解 析器 、 本体 映射 器 、实 体 融合 器 、语义 索 引器 、 语 义 数据 存 储和 查 询处 理 器 。本文 中本体 概 念之 间相 似度 算 法 为基 于熵 的属 性 加权 最近 邻算 法 。 [] 2 2 )数据 挖 掘 网络 上 存在 着 的海 量 文 本信 息 中 ,其 中 部分 是本 系 统所 需 要 的 ,同 时其 中也 存在 大 量 的信 息与 本 系统 有关 却 是无 用 的 。使用 数据 挖 掘 技 术将 有 用 的数 据 挖 掘 出来 。数 据 挖 掘 中 常 用 的技 术 有 文 本 自动 分

气象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气象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气象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在当今时代,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而气象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态农业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准确的气象信息,还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气象灾害,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气象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首先,天气预报是最为常见的气象服务之一。

通过气象卫星、雷达等先进设备,气象部门能够准确预测未来几天甚至几周的天气变化,包括气温、降水、风力、风向等。

农民可以根据这些预报信息,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如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例如,在干旱季节来临之前,农民可以提前做好储水准备,或者选择耐旱的作物品种进行种植;在暴雨来临之前,及时清理农田排水系统,避免农作物受淹。

其次,农业气象监测也是气象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重要应用。

通过在农田中设置气象监测站,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气象要素,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状况,为精准灌溉、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当监测到土壤湿度较低时,及时进行灌溉,既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又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当监测到光照强度不足时,可以采取措施增加光照,如修剪枝叶、调整种植密度等,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再者,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在生态农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如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这些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气象部门通过建立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让农民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例如,在台风来临之前,农民可以提前加固大棚、采摘成熟的果实,减少台风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在寒潮来临之前,采取覆盖保温材料、喷施抗寒剂等措施,保护农作物免受冻害。

此外,气候资源评估和利用也是气象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气候资源,如光照、热量、降水等。

天空地农业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

天空地农业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

天空地农业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天空地农业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目录一、方案概述 (3)二、建设目标 (3)三、平台功能 (4)1、农业资源调查 (5)2、本底资源库建立 (5)3、数据分析 (5)4、生产过程调度 (6)5、灾害监测评估 (6)6、市场监测预警 (6)7、管理决策服务 (6)一、方案概述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到2025年,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数字乡村战略实施。

农业农村数据采集体系建立健全,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网络、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农业农村云平台基本建成。

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融合,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业数字经济比重大幅提升,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达15%。

此外,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天空地一体化”是指依托北斗导航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空中作业的无人机群、地面的大型无人驾驶农机、提供实时、动态、三维的地理信息及定位数据等农业精细化服务,打造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数据整合和安全监管的平台,提升农业生产、作业效率及农产品质量。

二、建设目标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是以数字化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主线,推动天空地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科学管理农业资源、指导农业生产、服务农业决策。

具体而言,一是数字产业化,推进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农业新发展;二是产业数字化,利用天空地等新技术对农业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围绕上述目标,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农业资源调查、生产过程调度、灾害监测评估、市场监测预警、管理决策服务”等核心功能,实现对农业全要素、全领域、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增强我国农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服务于数字中国建设、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海北藏族自治州农业与生态气象研究型业务体系初探

海北藏族自治州农业与生态气象研究型业务体系初探

摘 要 : 分析 了海 北 藏 族 自治 州 ( 以下 称 海 北 州 ) 业 与 生 态 气 象 业务 体 系 建设 现状 , 出 生 态 与 农 业 气 象 研究 型业 农 提
务体 系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 , 进而对海北州农业与生态气象研究
与服务 相 互 融 合 、 互 促 进 的 新 型 业 务 发 展 模 式 。 相 坚持 以需求 为牵 引 , 向业务 服务 , 面 着力 提高科 技含 量 和生态气 象业 务集 约化程 度 , 坚持从 需求 中来 , 到
个沙尘 天气 观测 点 、 牧 草 生 长 特 性 观 测 点 。 并 6个 根据 需要制 作精 细化 生 态 环境 监 测 服 务产 品 , 为党 政领 导提供科 学 、 理 的决 策 依 据 。服 务 工 作得 到 合 充分 肯定 的 同 时 , 方 政 府 也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地 这些新 的要求 与现行 生态 监测 服务 之间 的矛盾 日益
进 的监 测 、 测设备 , 风蚀监 测 观测采 用传统 的插 探 如 钎法 , 观测 的准 确性 因观 测 人员 的不 同有较 大误 其 差 ; 是生态 气象决 策 服务产 品跟 不上需 要 , 如草 三 诸 地载 畜量 、 畜 出栏 率 、 牲 生态旅 游 服务等 各级政 府和 广大牧 民群 众关注 的服 务一 直 未 能 开 展 ; 四是 生 态
气间 C : 量、 O通 土壤 及 牧 草 营养 成 分 等方 面 的工
作, 这对 生态 演变 的科 学 评估将 形成较 大 的“ 颈 ” 瓶 ; 二是现 行生态 监测 方 法 简单 , 行 生 态 监 测基 本 上 现
是基 于人 工手 动观测 , 手段 较粗 放 , 没有应 用较 为先
动、 开放 体制 和机制 的科 研体 系 ; 是实 现 以生 态气 三 象 业务 服务 为核 心 , 开展 人性 化 、 细化 程度较 高 的 精 环 湖地 区及祁 连 山区生 态环境 预警 、 预测 、 治理 和综

试论农业气象综合业务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试论农业气象综合业务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农 业气象 的灾害预防监测评估 、农业环境 的遥 感监测技 术的应用、农业 气象的相 关信 息服务等 多种具有 实用价值 的应用功能都 能够
得到 实现 ,本文对于农业气象综合业务服务 系统设计和 实现进行分析和讨论 ,对于农业气象综合服务 体 系 具有很 大的现 实意义。 关键词 : 农业气象 ;综合业务服务 系统 ;设计 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 :S 1 6 文献标识码 :A

于 软件 的流程 、调整参 数 以及数据 统一调用接 口的相关设计 , 创建具有开放性 的、 能够进行二次开发的基 本软件 的创作平 台。 2系统应用实例 整个农 业气 象综合业务 系统 的设计 内容 比较多 ,从这些实 例 当中选择 比较重点的进行分析。 比如农 业气候 资源 开发利用 的子系统 , 是 以农业气候 区进行的划分 ,主要 进行农业气候 区 的资源划分和 当前的基本状况 ,安徽省农 业聚集地 处于山区 , 热量资源的限制是对于农业气候资源区的水稻种植产生 限制 的 个最主要的因素 ,对于当地的水稻适合种植 的地 区进行 了划 分 ,对于农业气候适合 区进行水稻 的种植。 3总 结 随 着我 国社 会经 济 的迅 猛发展 ,我 国人 民的生活水平 也 逐渐提高 ,我国是 一个农业 大国,农业是我 国发展 的根基 ,在 这样 的情 况下 只有农业基础足够稳定 ,我 国的飞速发展才能没 有后 顾之 忧。因此 ,农业气象工作 的进行受到 了越来越多人的 关 注 ,农业气 象综合业务 的相关工作是我 国的各个省市的一项 比较 基础 的气象业务 ,随着我 国很多政策的推行需逐 渐完 善农 业气象综合业务 的现代化建设 ,建立 比较完善的农业气象数据 库 ,许多 的气象部 门都进行 了农业气象综 合业务 的服务 系统 的 设计 ,这些设计使得许多软件能够很好地应用 于气象业务服务 当中。为了对这一气象服务系统进行完善 ,许 多气 象局 的专业 技术人员都进行 了相关研究和技术的攻关 ,对 于建立面 向我 国 的整体农业气象数据库耗费了很 多精力 ,当前 已经取得 了不错

农业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方案

农业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方案

农业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方案第一章总论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目的与任务 (2)第二章农业现代化概述 (3)2.1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 (3)2.2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3)2.3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3)第三章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分析 (4)3.1 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历程 (4)3.2 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4)3.3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需求 (4)第四章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5)4.1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架构 (5)4.2 农业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研发 (5)4.3 农业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与培训 (5)第五章农业气象信息服务 (6)5.1 农业气象信息采集与处理 (6)5.2 农业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 (6)5.3 农业气象信息应用与反馈 (6)第六章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与防御 (6)6.1 农业气象灾害类型与特点 (6)6.1.1 类型概述 (6)6.1.2 特点分析 (7)6.2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技术 (7)6.2.1 预警体系构建 (7)6.2.2 预警技术方法 (7)6.3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策略 (8)6.3.1 政策法规制定 (8)6.3.2 农业结构调整 (8)6.3.3 科技支撑 (8)6.3.4 农业保险 (8)6.3.5 宣传教育 (8)第七章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开发与应用 (8)7.1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分类 (8)7.2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开发流程 (9)7.3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应用推广 (9)第八章农业气象服务政策与法规 (10)8.1 农业气象服务政策体系 (10)8.2 农业气象服务法规建设 (10)8.3 农业气象服务政策与法规实施 (11)第九章农业气象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 (11)9.1 国际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 (11)9.2 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现状 (11)9.3 农业气象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策略 (12)第十章农业气象服务未来发展展望 (12)10.1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前景 (12)10.2 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创新 (12)10.3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 (13)标:农业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方案第一章总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基于GIS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相关研究

基于GIS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相关研究

基于GIS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相关研究摘要:在对气象灾害的检测上利用气象地面观测资料的数据以及气象卫星遥感控制的检测数据相结合基于gis的技术,能够完善整个气象灾害检测系统,达到监测结果精准可靠的目的。

基于gis 技术的农业气象灾害检测系统采用地理信息软件arcgis8.3能够在监测时对不同灾害进行不同的分区,有利于针对每一个分区进行指标确定,对其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

关键词:gis技术;气象数据;农业气象灾害;气象监测系统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引言自然灾害具有随机性,对农业生产过程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农作物失收等情况。

农业气象灾害一般包括水灾、旱灾、干热风、冷冻灾害、台风灾害、冰雹以及连日暴雨等。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问题,往往会在季节转换的时候容易出现农业气象灾害,而目前我国在农业气象灾害预防的层面上相对较弱,农业生产的基础设备还有待改进,抗灾的能力并不强。

因此,在遇到农业气象灾害的时候,造成的农业损失往往会很大。

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有利于减低农业生产的损失,因此快速、准确地实现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监测并划分其等级以及对其波及的面积作出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系统的环境语言gis(地理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能够对地球空间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建模、分析并进行计算。

其强大之处体现在不仅能够处理数字数据以及管理文字属性的信息,甚至可以对图形图像等空间信息进行处理。

gis能够很好地对农业气象灾害等数据进行处理操作,有效地解决了数据空间分辨率低的问题。

本文中介绍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主要是利用了地面数据以及卫星遥感检测数据结合高程(dem)数据,经过gis的平台实现对灾害监测区域的再分区,以达到更客观地对农业气象灾害分析的效果。

1.1软件运行环境windows2000版本以上的操作系统,内存要求256m以上,cpu要求8oomhz以上的主频,硬盘容量60gb以上,地理信息软件arcvigis8.3。

生态环境空天地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空天地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空天地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任务 (4)1.3 方案适用范围 (5)二、总体架构设计 (7)三、空天地数据采集与传输体系 (8)3.1 数据采集节点布设 (10)3.2 数据传输协议与安全 (11)3.3 数据存储与管理 (12)四、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 (14)4.1 大气环境监测 (15)4.2 水体环境监测 (17)4.3 土壤环境监测 (19)4.4 生物多样性监测 (20)五、生态环境分析与预测 (22)5.1 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24)5.2 模型构建与训练 (25)5.3 预测结果与预警 (27)六、空天地一体化管理平台功能与应用 (28)6.1 用户界面设计 (29)6.2 数据可视化展示 (30)6.3 决策支持与指挥调度 (32)6.4 系统集成与兼容性 (34)七、保障措施与运维管理 (36)7.1 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 (37)7.2 技术研发与创新 (39)7.3 运维监控与应急响应 (40)7.4 培训与教育 (41)八、总结与展望 (42)8.1 方案实施成果 (43)8.2 存在问题与挑战 (45)8.3 未来发展方向与规划 (46)一、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创建一份详尽的环境保护系统建设方案,涵盖空、天、地一体化管理平台的设计和实施。

该平台将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以及遥感技术,旨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实时监测和可持续管理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一体化管理:综合集成空中监测、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数据,提供对生态环境状态的全面和多维度的理解。

实时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和遥感卫星获取实时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与算法对数据进行解析,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预警与应急响应:平台设有环境风险预警系统,能及时预警并响应生态事件,如污染物污染、森林火灾、物种入侵等,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鄂尔多斯市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鄂尔多斯市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编号 1005-8656(2020)05-0031-06鄂尔多斯市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孙小龙1,党志成2,康利2,郑玉峰3,李云鹏1(1.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2.内蒙古气象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3.鄂尔多斯市气象局,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 文章以鄂尔多斯市生态气象服务为例,简要分析了鄂尔多斯市生态气象服务的现状及取得的成绩,归纳了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气象保障工作中生态要素观测能力欠缺、生态气象基础薄弱、服务职责界定不清、部门协同能力较弱等的不足。

为进一步增强气象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未来需在气象领域主动作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体系、促进多部门沟通和合作、发展生态气象文化方面开展工作。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气象;鄂尔多斯市中图分类号 P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4174/ki.nmqx.2020.05.007引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4 个方面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具体部署,明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并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也是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视察内蒙古强调“要守望相助”“把内蒙古这道风景线建设的更加亮丽”。

在2018年参加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基于“深度学习”识别模型的玉米农田监测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深度学习”识别模型的玉米农田监测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深度学习”识别模型的玉米农田监测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阎妍;行鸿彦;刘刚;吴红军;吴慧;戴学飞;余培【摘要】为了精准判断玉米所处生长阶段,远程实时监测玉米长势,分析生长阶段与田间环境要素间的关系,本文提出深度局部关联神经网络,克服了玉米生长阶段识别中存在的多模态和模糊性问题,在Oxford VGGNet (VisualGeometry Group Net)模型中添加一个新的监督层,即局部关联损失层,提高深层特征的判别能力.基于所提的玉米生长阶段图片识别新算法,拓展环境要素监测功能,设计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农田监测系统.系统由玉米农田监测装置和云端服务器组成,监测装置采集玉米图像、气象要素和田间位置数据,通过4G无线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利用深度局部关联神经网络识别生长阶段,显示结果并存入数据库中.仿真试验表明,深度局部关联神经网络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2.53%,较VGGNet的87.21%和LSTM 的88.50%,准确率分别提高了5.32%和4.03%.实地测试结果表明,野外环境下系统准确率可达到91.43%,能够稳定地对农田玉米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年(卷),期】2019(047)004【总页数】10页(P571-580)【关键词】玉米农田监测;生长阶段识别;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局部关联【作者】阎妍;行鸿彦;刘刚;吴红军;吴慧;戴学飞;余培【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无锡21412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3引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有悠久的农耕文明,耕地面积广大,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6%。

洪雅县生态气象系统建设研究

洪雅县生态气象系统建设研究

洪雅县生态气象系统建设研究摘要:根据洪雅县本地特殊气候、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提出在本地建设生态气象系统。

就开展小型区域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问题进行探讨。

为洪雅生态气象监测的合理布局以及气象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提供依据和研究基础。

关键词:生态气象;现状;系统;建设;研究引言环境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保护和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显的尤为重要,建立生态气象系统有利于了解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动态,为生态建设工程的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的研究基础和依据。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迅猛增加,我们所面临着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耕地使用面积逐年减少且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水域生态失衡、森林覆盖率低、湿地破坏、草地退化严重、城市污染、海洋生物资源退化、酸雨增加、沙尘暴和地质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为了改善和修复生态和环境被不断破坏的处境,一些发达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及重要的国际项目为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开始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全球共享的数据网。

在国内,我国建立了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目前该研究网络由91个野外站组成,分布在全国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代表区域内,开展我国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长期定位监测与研究,相关的观测规范、标准、指标体系也逐步建立,生态气象业务服务得到迅速发展[1,2]。

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形由西南向东北高低梯次变化形成高山、中山、深丘、浅丘、台地、河谷、平坝,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河谷平坝分布在青衣江、花溪河两岸。

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拥有着林地面积1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11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7%,竹林面积21万亩,被誉为“绿海明珠”。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洪雅县确定了茶叶为农村主要发展产业,茶叶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茶园面积达到22.4万亩,位居全省第二,全年产茶1.35万吨,总产值8.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茶业产业已成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也是全市特色优势产业[3]。

农业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规划书

农业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规划书

农业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规划书第一章引言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意义 (2)1.3 项目目标 (3)第二章农业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概述 (3)2.1 系统定义 (3)2.2 系统架构 (3)2.3 系统功能 (4)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 (4)3.1 用户需求 (4)3.2 技术需求 (5)3.3 数据需求 (5)第四章系统设计 (5)4.1 系统架构设计 (5)4.2 功能模块设计 (6)4.3 数据库设计 (6)第五章系统开发技术选型 (7)5.1 硬件设备选型 (7)5.2 软件技术选型 (7)5.3 数据传输技术选型 (8)第六章农业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实施 (8)6.1 系统部署 (8)6.1.1 硬件设施部署 (8)6.1.2 软件平台部署 (8)6.1.3 数据传输部署 (8)6.2 系统调试 (9)6.2.1 硬件设备调试 (9)6.2.2 软件平台调试 (9)6.2.3 数据传输调试 (9)6.3 系统运行维护 (9)6.3.1 系统监控 (9)6.3.2 数据维护 (9)6.3.3 系统升级与优化 (9)第七章系统安全保障 (10)7.1 数据安全 (10)7.1.1 数据备份 (10)7.1.2 数据加密 (10)7.1.3 数据权限管理 (10)7.2 系统安全 (10)7.2.1 系统安全防护 (10)7.2.2 系统冗余设计 (10)7.2.3 系统监控与告警 (11)7.3 信息安全 (11)7.3.1 信息安全政策 (11)7.3.2 信息安全培训 (11)7.3.3 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11)第八章系统运行与维护 (11)8.1 系统运行监控 (11)8.2 系统维护策略 (12)8.3 系统升级与优化 (12)第九章项目效益分析 (13)9.1 经济效益 (13)9.2 社会效益 (13)9.3 生态效益 (13)第十章项目实施与推进 (14)10.1 项目组织管理 (14)10.2 项目进度安排 (14)10.3 项目验收与评估 (15)第一章引言1.1 项目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凸显。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31•【字号】成办发[2012]66号•【施行日期】2012.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成办发〔2012〕66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2月31日成都市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为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气象现代化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四川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回顾(一)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基本形成。

全市建成了地面观测与垂直观测相结合、遥感遥测连续自动化的气象综合观测网,各类地面自动观测站达到315个,新增卫星遥感观测、风廓线雷达观测、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卫星GPS(全球定位系统)水汽观测、大气成分观测、能见度观测、雷电观测、土壤湿度自动观测等一批现代化新型装备,气象观测手段更加先进,观测项目更加丰富,观测时空密度得到极大提高,对灾害性、高影响天气的监测更加及时有效。

(二)现代气象预测预报业务基本建立。

基本建立起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综合应用多种监测资料和分析手段的现代气象预测预报业务体系。

建成高性能计算机和海量存储系统、高清视频预报会商系统、新一代卫星遥感应用系统、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等现代化业务系统;研究开发了乡镇预报系统、短临预报系统、大气污染气象监测服务系统等;开展了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乡镇气象预报业务工作,初步建立了精细化数值预报业务系统;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得到较大提升,预报时效从3天提高到5天,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从75%提高到82%,暴雨、强对流等灾重天气的短期预报准确率由57%提高到67%,短时临近预报从无到有,监测预报准确率达到85%。

农业行业智能化农业监测与管理系统方案

农业行业智能化农业监测与管理系统方案

农业行业智能化农业监测与管理系统方案第一章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智能化农业监测与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3)2.1 系统设计理念 (3)2.2 技术选型原则 (4)2.3 系统安全与稳定性 (4)第三章数据采集与传输 (5)3.1 数据采集设备选型 (5)3.2 数据传输技术 (5)3.3 数据预处理与清洗 (6)第四章数据存储与管理 (6)4.1 数据存储方案 (6)4.2 数据管理策略 (7)4.3 数据备份与恢复 (7)第五章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 (7)5.1 数据挖掘与分析 (7)5.2 模型建立与优化 (8)5.3 决策支持系统 (8)第六章农业生产管理与调度 (9)6.1 生产计划管理 (9)6.1.1 概述 (9)6.1.2 生产计划编制 (9)6.1.3 生产计划执行与调整 (9)6.2 生产进度监控 (9)6.2.1 概述 (9)6.2.2 生产进度监控方法 (10)6.2.3 生产进度异常处理 (10)6.3 资源调度与优化 (10)6.3.1 概述 (10)6.3.2 资源调度方法 (10)6.3.3 资源优化配置 (10)第七章农业环境监测与预警 (10)7.1 环境参数监测 (11)7.1.1 监测方法 (11)7.1.2 监测内容 (11)7.1.3 应用 (11)7.2 环境预警系统 (11)7.2.1 预警原理 (11)7.2.2 预警内容 (11)7.2.3 预警方法 (12)7.3 灾害应对策略 (12)7.3.1 自然灾害应对 (12)7.3.2 病虫害应对 (12)7.3.3 气象灾害应对 (12)第八章农业病虫害防治 (12)8.1 病虫害监测与识别 (12)8.1.1 监测技术 (12)8.1.2 识别技术 (13)8.2 防治措施推荐 (13)8.2.1 化学防治 (13)8.2.2 生物防治 (13)8.2.3 农业防治 (13)8.3 病虫害防治效果评估 (13)8.3.1 防治效果监测 (13)8.3.2 防治效果评价 (13)8.3.3 防治效果改进 (14)第九章农业产业链管理 (14)9.1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14)9.2 供应链管理 (14)9.3 市场分析与预测 (15)第十章系统实施与运行维护 (15)10.1 系统实施策略 (15)10.1.1 项目启动 (15)10.1.2 技术选型与集成 (15)10.1.3 系统部署 (16)10.1.4 培训与推广 (16)10.2 系统运行维护 (16)10.2.1 系统监控 (16)10.2.2 数据管理 (16)10.2.3 技术支持 (16)10.2.4 用户服务 (16)10.3 系统升级与扩展 (16)10.3.1 系统升级 (16)10.3.2 系统扩展 (16)10.3.3 技术创新 (16)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

运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

运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

运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产业之一。

其承载了着人类的生存与繁衍。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为满足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工业和城市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加之人类意识的普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问题之一。

运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卫星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拍摄地面图像,并通过分析图像获得的地面信息的技术。

它可以快速获得大量的空间和时序数据,可以有效地评估和监测农业生态环境的状况。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运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意义和价值。

一、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所需的数据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而言,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图像获取农业种植、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体分布、气象等各种空间信息,并将其数字化,在空间和时间上展示出来。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量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进行环境评估和环境预报研究。

二、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卫星遥感技术采集到的数据不仅仅需要收集,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进行分析处理。

卫星遥感技术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全球气候模拟和遥感图像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的筛选,从而实现关于农业生态环境的多角度分析。

通过此种方法,我们可以获得绿色发展的关键指标、评估农业灾害、预报气象等。

此外,农业生态环境的状况与地理位置、土地利用、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对卫星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探索上述因素与农业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关系,为农业生态环境的宏观监测和评估研究提供支持。

三、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监测监测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工作。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24小时、365天长期监测,如绿化、耕地变化、斑块化、土地利用等各种因素的变化。

通过对卫星遥感数据的定期监测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长期数据,同时也可以对农业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跟踪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9,10(5):588-591Journalof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 ocia l Sciences Editio n),2008-09,10(5):588-591生态与农业气象地面监测分析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李广霞1,张淑杰2,张玉书2(1.沈阳中心气象台,沈阳110016;2.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沈阳110016)摘要:针对目前生态与农业气象工作的特点,结合当前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了生态与农业气象地面监测分析评估系统。

该系统适时下载报文,对报文进行连接、解译,质量控制,还可按水、土、气、生四类进行数据管理,根据各要素数据的评估指标,以图形、图的形式输出生态环境地面监测评估产品等,从而实现了生态与农业气象地面监测数据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关键词:生态;农业气象;地面监测数据;评估系统中图分类号:S165.1;TP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9713(2008)05- 0588- 04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及重要的国际项目,已相继建立了90 多个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为目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或研究网络,目前已在10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全球共享数据网。

在国内,我国建立了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目前该研究网络由91 个野外站组成[1],开展我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长期定位监测与研究[2- 4]。

就目前的监测和研究来看,科研部门只是针对具体的科项目进行研究,在数据监测、管理以及数据标准化与共享方面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5]。

2003 年青海省利气象部门的优势,建立了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6],2004 年初,辽宁省气象局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密了春季墒情地面监测站点,为了实现地面监测数据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在进行观测的同时,着手进行态与农业气象地面监测分析评估系统的设计和建立,保证为各级气象业务与科研单位及时、方便和灵地提供实时的资料服务。

一、系统目标及设计原则该系统的目标是实现生态与农业气象地面观测站观测的数据的组织和管理,通过下载、连接报文行质量控制,追加到数据库中,并按水、土、气、生四类进行数据管理,根据各要素数据的评估指标,划分同的等级,以图形、图像的形式输出生态环境地面监测评估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系统设计充分吸利用当前先进实用的生态与农业气象科研成果、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等方面的高新技术[7- 11],以保证系统先进性、实用性、稳定性和开放性。

采用先进的交互式计算机处理技术,充分考虑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针对省级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将业务各部分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注意与其他工程项的发展相协调。

系统以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利于系统的进一步更新、扩展及向市级气象部门推广应用。

二、系统设计(一)系统结构功能设计根据《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建设总体要求,系统的设计必须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稳定才能实现软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适时观测数据的管理和应用。

因此,系统软件的设计要科学理。

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

(二)系统数据流程设计为了便于数据的处理,使数据在使用的过程中衔接紧凑,更得心应手,对数据的格式和处理流程进收稿日期:2008-06-20基金项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6GB24160431)作者简介:李广霞(1971- ), 女,沈阳中心气象台工程师,从事决策气象服务工作。

图 1 地面监测分析评估子系统结构图 图 2 地面监测分析评估子系统数据流程图图 3 辽宁省生态气象地面监测信息系统主界面了设计(图 2),每种要素都设计了标识符。

三、系统模块系统划分为七个模块:文件管理、报文管理、质量控制、数据库管理、生态环境信息分析处理、图形和 图表入库管理、帮助,界面如图 3 所示。

(一)文件管理和报文管理文件模块包括文本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图像的保存、打印,退出等功能。

主要是对原始报 文、文本数据资料进行浏览、修改、添加、删除等 处理,目的是寻找一些程序无法识别的错误,进 行纠正。

同时可浏览各报文的数据资料,也可通 过打印机输出文本文件。

报文管理模块包括报文下载、报文连接、数据 解译等功能。

报文下载是实现利用监测信息编发 系统上传到 9210 网上的数据文件的下载。

由于 目前监测数据上报是各个站点观测后,利用监测信息编发系统通过 9210 自动上传的,每个站点有一个报 文文件,因此为了把报文整理到一起,形成原始报文,设计了报文连接功能。

由于一个报文文件中有多个 观测项目,为了方便后面评估工作中数据的运用,设计了报文解译,按照特定的格式生成单要素的数据文 件。

(二)质量控制和数据库管理·590·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环境地面监测评估产品。

主要功能有:①数据统计。

根据监测要素的不同,选择一定的时间段,分站点或项目进行求和和平均值的计算。

②图表输出。

根据监测项目的各个要素的具体情况,设计了报表输出的式,通过grid 网格既可以在屏幕上浏览,又可以对计算的结果进行保存和打印。

把经过数据统计处理的素以曲线或直方图的形式显示,使监测结果更直观。

③等值线和色斑图绘制。

在对监测要素进行数据处后,选用不同的监测指标,划分不同的等级,使监测要素以等值线和色斑图的形式输出结果。

四、系统功能实现(一)实现了报文的提取、解译功能为了方便业务人员应用,减少操作环节,在对报文的接收和解译的时候,设计了报文的自动和手动接收功能,自动接收添加到计划任务中,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收取报文,为了防止在断电或有故障时出现收现象,在系统中设计了手动的接收形式,每旬逢2 日对接收的各个台站的报文进行连接,然后根据每要素的标识符对数据进行解译,生成特定的单要素数据文件。

(二)实现了报文查错、缺报显示功能由于上报的报文有时出现漏报和错报的情况,这些数据给生态监测和评估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在进行数据的有效利用前,要对上报的报文进行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处理,以实现报文质量的有效制。

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错报情况和缺报情况,根据不同的台站观测项目的不同,设计了一数据文件,来实现缺报情况的监测,为了查询错报的情况,设计了多个选项卡的形式,对每个要素,根据个观测项目数据的实际情况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在网格表中对超过范围的数据进行逐一检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达到查出错误并纠正错误的目的。

(三)实现了数据的入库和管理功能生态与农业气象地面监测站上传的数据,在经过报文连接、报文解译、错情纠正后,为了能实现对面站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因此在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今后应用可能需要的数据,每一要素建一数据表,并设计了数据库结构,同时设计了数据的管理功能,主要实现数据的添加、浏览、删除、查询、保存和打印的功能。

地面监测数据主要有水分因子、大气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等14 类观测数据,每一类数据有一数据表。

(四)实现了统计分析和图表绘制功能在实际的业务工作中,有时要对某一阶段的某个要素进行分析评价,需要对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此设计了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针对每一要素监测的项目,设计了某一时段、某一站点、某一项目的求和平均值等的计算功能。

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后,只有以图表的形式绘制出来,才能更直观,因此设计了数据的直方图、饼图线图的显示功能,为了实现此项功能,调用VB 第三方控件Chartfx,通过编程实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自检索,同时实现了一个要素的多个观测项目同时显示在图上的功能,更方便对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五)实现了等值线、色斑图绘制功能为了方便数据的分析应用,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着重考虑了等值线图的绘制,通过调用VB 的第方控件graphiclib.bll,实现等值线的绘制。

主要采用三角网格算法,首先确定各等值点的数值,然后利用角形网格结构逐步判识,确定网格连线上的各个等值点,最后平滑各等值点,生成等值线。

在做图的过中,会出现对话框,通过选择绘图区域、色斑方案、行政区色斑图、等值线色斑图、叠加等值线、自定等值间隔、自定等值线平滑参数、等值线颜色设置、站点控制数、等值线宽、两线型分界值以及工具箱的功能单,就可以实现等值线、色斑图的绘制。

五、结论性。

系统经过两年的运行比较稳定,可适时下载网上的报文,并在特定时间对报文进行连接、解译,质量控 制,可按水、土、气、生四类进行数据管理,根据各要素数据的评估指标,以图形、图像的形式输出生态环境 地面监测评估产品。

从 2004 年到目前为止应用这些监测评估产品,已定期和不定期地发布生态与农业气 象动态变化状况分析报告,形成了多种服务产品,实现了对辽宁省生态与农业的监测、评估、预警,为农业 生产、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科学决策、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及相关服务。

随着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系 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以满足业务需求。

参考文献黄铁青,刘 健,陈泮勤,等.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野外观测试验站工作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2,(3):231- 234.田育红,刘鸿雁,陆佩玲.山东禹城地区夏玉米生长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 2003,14(4):509- 512. 刘建栋,周秀骥,于 强.中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合作用特征参数[J].应用气象学报, 2003,14(3):257- 265. 陆佩玲,罗 毅,刘建栋.华北地区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J].应用气象学报, 2000,11(2):236- 241.王兮之,葛剑平.国家野外试验站现状分析及网络化体系构建[J].生态科学, 2003,22(3):213- 217.王江山,王 莘,李海红.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235.路 康,靳贺敏.基于LabVIEW 的农作物生态环境远程测系统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9):8378- 8380. 段项锁,李 军.上海市农业气象微机监测、评判、服务系统[J].气象,2008,16(1):37- 40. [1] [2] [3] [4] [5] [6] [7] [8]Designing and Practice: Ground Observation, Analysi s and EvaluationSystem for Ecology and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LI Guang-xia, ZHANG Shu-jie, ZHANG Yu-shu(1.Shenyang Centra l Meteorologica l Observatory, Shenyang 110016, China; 2.Research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hina MeteorologicalAgency, Shenyang 110016, China )A b st r ac t: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y, ag ri cultur a l meteorology and the a ctua l work requirements, a ground obse rva ti on, analysis and e va lua ti on system for ecology and ag ri cultur a l meteorology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designed goa l and principle of thi s system, the structure of thi s system, the ma i n function and te chni ca l methods, etc are i ntroduc e d. Through the system, messages can be downloaded, i nte rpre te d, a nd connected with other message channels; the message quality control can be carried out; the data ma na ge me nt can be carried on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water, soil, atmosphere and ecology; and the products of ground obse rva ti on and e va lua ti on of e colog i ca l environments can be output in the form of figure or i ma ge on the basis of the e va lua ti ng i nde x e s of each datum. And thus the effective org a ni za ti 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data from ground obse rva ti on of ecology and ag ri cultur a l meteorology can be re a li ze d.Key words: ecology; ag ri cultur a l meteorology; data from ground obse rva ti on; a system for e va lua ti 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