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2023年度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2023年度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随着全球经济、人口和城市化的增长,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防治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国将继续面临这些问题,因此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地质环境监管地质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监管。
加强地质环境监管,需要落实监管责任,确保相关部门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监管部门应采取科学的手段,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和数据平台,及时掌握地质环境变化的情况。
此外,应落实污染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的惩罚,有效地保障人民的生态环境权益。
二、加强城市地质环境调查和评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地质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加强城市地质环境调查和评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城市地质环境的现状,减少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同时,还可以为城市更新和重建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决策依据。
三、加强地质环境保障措施地质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在政策制定和投入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制定和执行环保计划。
另外,公众也应该了解自己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自我保护意识,努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地质灾害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可以提高我国的抗灾能力。
政府应该加大灾后救援和恢复力度,预防工程要立足于科学调查和评估,严格执行标准,遵循科学规律,提高设计的水平。
结语: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地质环境和灾害的发生和影响是全球性的。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知识共享,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共同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地质的变化和活动时刻都在发生。
有时,这些变化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威胁,那就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不仅会破坏我们的家园,还可能夺走宝贵的生命。
因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这些都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地质灾害名词。
崩塌就像是山上的巨石突然滚落,滑坡则是山体或者斜坡的一部分整体下滑,泥石流则是大量的泥沙、石块和水混合在一起,像猛兽一样奔腾而下。
地面塌陷像是大地突然张开了一张大口,地裂缝让地面出现深深的裂痕,地面沉降则会让地面逐渐下沉。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地质灾害呢?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可能是罪魁祸首。
自然因素包括地震、降雨、风化等。
比如,强烈的地震可能会导致山体松动,从而引发滑坡和崩塌。
长时间的强降雨会使土壤饱和,增加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
风化作用会逐渐削弱岩石的稳定性,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崩塌。
人为因素也不可忽视。
过度的开采矿产资源、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破坏植被等行为,都可能打破地质环境的平衡,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比如,在山区修建道路时,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就可能引发滑坡和崩塌。
大规模的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增加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面对这些潜在的威胁,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监测预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地质雷达、位移监测仪等,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让人们能够提前撤离,减少伤亡和损失。
工程治理也是常见的防治手段。
对于一些已经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可以通过修建挡土墙、抗滑桩、排水系统等工程措施来稳定山体,防止灾害的发生。
例如,在滑坡体下方修建挡土墙,可以阻止滑坡体的下滑;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的沟道中修建拦挡坝,可以拦截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降低其危害。
加强宣传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让人们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浅析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浅析矿山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开采活动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包括地质构造灾害、地质体破坏灾害、地下水灾害、地表水灾害等多种类型。
矿山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到矿山生产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成为了矿山开采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矿山地质灾害防治1.地质勘察与预测地质勘察是矿山规划和设计的前提,通过对区域地质构造、地质体性质、地下水情况等进行详细勘察和分析,预测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减轻灾害影响。
2.加强支护措施矿山开采活动中,地下巷道、采空区等地质体结构容易发生变形破坏,因此加强对这些地质体的支护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
采用加固支护、锚杆索网、岩石喷网等工程手段,对易受破坏的地质体进行加固,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3.科学开采科学的开采方式和技术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关键。
通过合理规划开采方案,控制开采速度和采量,减少地下水涌出和地表坍塌等现象,从而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4.安全排水地下水是矿山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做好安全排水工作,减少地下水对地质体的侵蚀和破坏。
建立完善的地下水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风险。
二、地质环境保护1.生态恢复矿山的开采活动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需要进行生态恢复工作,将开采后的矿山地区进行绿化和复垦,使其恢复成为适宜生态环境的区域。
合理规划矿山开采范围,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污染治理矿山开采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对周围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措施。
采用合理的排放和处理技术,减少废弃物和废水对环境的影响,确保环境质量达标。
3.保护资源矿产资源是国家宝贵的财富,要合理开采,充分利用资源的保护好资源,防止过度开采和浪费。
建立健全的资源保护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动矿山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息息相关,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地质环境中,地质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包括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生态修复等。
一、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指对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土壤和岩石进行系统的工程控制和治理。
主要包括地基处理、边坡工程、隧道工程等。
地基处理是指对于土壤地基进行加固或改良,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体加固、针灸加固、土体改良等。
边坡工程是指对于山体边坡进行加固和支护,以防止边坡滑坡等地质灾害。
常见的边坡工程措施包括护坡、加固桩、挡土墙等。
隧道工程是指对于地下隧道进行结构加固和排水处理,以防止地质灾害对隧道的破坏。
岩土工程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指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对于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常见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和预警系统。
地质灾害监测设备主要包括地震监测仪、地质雷达、水土压力传感器等。
通过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得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相关数据。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基于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预警判断,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以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测准确性和及时性,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通过自然生态恢复和人工修建的方式修复地质灾害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地质灾害常常伴随着土石流、滑坡等现象,对于周边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生态修复可以通过种植植被、加固土壤等手段,恢复受灾区域的生态系统功能。
种植植被可以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和抗冲刷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风险。
加固土壤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冲刷和抗滑性能,减轻灾害对土壤的破坏。
生态修复是地质灾害防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灾害产生的损害。
浅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浅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是矿山开采过程中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了人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从矿山地质灾害的特点、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以及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矿山地质灾害的特点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原因而引发的灾害,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突然性: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矿山地质灾害往往在短时间内发生,并且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
2. 矿山地质灾害的破坏性大:矿山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矿山的正常生产和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3. 矿山地质灾害的多样性: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塌陷、滑坡、地震等,且常常交织在一起发生。
二、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是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防治措施包括预防、监测、预警和治理四个方面:1. 预防:(1)矿山规划:在矿山开采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查和环境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矿山规划,合理安排矿区的开采方式和矿石储量,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2)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管理,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3)培训与教育:加强矿山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和自救能力。
2. 监测:(1)地质监测:建立矿山地质监测系统,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灾害隐患。
(2)地震监测:加强地震监测体系的建设,对矿山地震进行监测和预警,提前采取相应措施。
3. 预警:(1)建立预警系统:建立灾害预警系统,通过高科技手段,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及时预警,为矿山从业人员的安全撤离提供依据。
(2)开展预案演练:定期开展地质灾害预警演练,提高矿山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4. 治理:(1)灾害治理:对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处理和治理,及时清理灾区,恢复环境。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浅析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浅析矿山地质灾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的情况,随着煤炭生产规模的扩大,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了煤炭生产的安全和效益。
因此,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至关重要,同时也要注意地质环境保护。
一、矿山地质灾害防治1、采用综合治理方法矿山地质灾害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采用单一的治理方法是不可行的。
要想有效的解决矿山地质灾害,必须采用综合治理方法。
综合治理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如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治理措施也应该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措施。
2、采用防治结合的方式在采取治理措施的时候,要采用防治结合的方式。
防治结合的方式可以在治理措施有效的预防灾害的同时,对灾害的治愈提供保障。
要将灾害防治和灾后抢救并重,既要防止灾害的再次发生,也要对已经发生的灾害进行治愈,保障煤炭生产的安全。
3、加强监测和预测加强监测和预测是防治矿山灾害的重要手段。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地质遥感等方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的监测和预测,及时掌握矿山的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等信息。
同时也要对煤层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预测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地质环境保护1、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煤炭是矿山生产的主要产物,但煤炭的开采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在进行煤炭开采的同时,也要重视地质环境保护。
要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煤炭开采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同时,要加强沉积物的采样和分析,加强有害物质的监测,及时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
2、加强资源利用和排放控制为了减少煤炭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要加强资源利用和排放控制。
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对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综合利用。
同时,也要加强对煤炭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进行监测和控制,减少环境污染。
3、重视生态修复煤炭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长期的,因此,在进行煤炭开采的同时也要重视生态修复工作。
试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试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在当今社会,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矿山的开采活动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矿山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地质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了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由于矿山开采等人类活动引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或现象。
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矿坑突水等。
这些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的特点,给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崩塌是矿山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开采方式或者对边坡的处理不当,导致山体的岩石失去支撑,从而发生崩塌。
崩塌的岩石不仅会对矿山的设施和人员造成威胁,还可能滚落至山下,对周边的村庄和道路造成破坏。
滑坡也是矿山开采中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
当矿山的边坡角度过大、岩土体结构松散或者受到地下水的浸泡时,就容易发生滑坡。
滑坡的规模通常较大,其破坏力也更强,可能会掩埋矿山的井口、厂房等设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泥石流则往往是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由矿山废渣、废石等松散堆积物形成的洪流。
泥石流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能够摧毁沿途的一切障碍物。
地面塌陷是由于矿山开采导致地下采空区形成,而地面失去支撑从而发生下沉或塌陷。
这种灾害不仅会破坏土地资源,还可能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地裂缝则是由于地面不均匀沉降或者矿山开采引起的地壳应力变化而产生的。
地裂缝会破坏土地的完整性,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矿坑突水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遇到地下含水层或者老窑积水等情况时,发生的突然涌水现象。
矿坑突水可能会造成矿井被淹,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并给矿山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首先,它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环境及其保护意义
定义与范围
地质环境是指地球表层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环境。它包 括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要素。
保护意义
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具有重 要影响。保护地质环境有助于防止地质灾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水资源安全 ,减少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责任和义务。
强化规划管理
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 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风险和地质环 境保护要求,避免在高风险区域
进行建设。
严格监管执法
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 保护工作的监管,对违法行为进 行严厉打击,确保法规政策得到
有效执行。
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支持科技研发
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研发投入,鼓励企 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地下水保护与治理
针对城市地下水污染问题,采取源头控制、过程阻断和末 端治理的综合措施。加强污染源监管,控制污染物排放; 建设地下水污染防控工程,阻断污染物扩散途径;对受污 染的地下水进行治理和修复,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土壤污染修复与生态恢复
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采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 理修复等多种技术手段,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恢复 土壤生态功能。同时,通过植被恢复、景观改造等措施,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地质灾害工程防治
工程措施,生态修复
• 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是指通过工程措施对 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和治理。根据地质灾 害的类型和规模,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如加固山体、修建挡土墙、排水工程 等,以增强地质环境的稳定性和抗灾能 力。同时,结合生态修复手段,进行植 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地质环 境的生态状况,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风 险。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议题,也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活动和外部自然力量的作用所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而地质环境保护则是针对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本文将探讨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现状和应对措施。
一、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地质灾害防治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及危险性的自然灾害,在我国尤为严重。
特别是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二、地质灾害的现状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特别是气候异常,雨量集中、强度大等极端天气日益频繁。
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不断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不合理的生态建设和破坏,导致地质环境发生大规模的变化和破坏,加剧了地质灾害的风险和发生概率。
三、应对措施1. 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建立有效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可以提升人们对灾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提前发现潜在的灾害隐患,避免和减少灾害的损失。
预警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监测和预测技术的研发及完善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等技术方面的支持。
2. 强化防治治理措施从治理上来看,国家应该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技术标准体系。
要加强灾后应急救援工作,提升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的能力,加强抢险、救援救助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持。
同时还应培养和引进一批地质灾害防治人才,加强人才储备和服务能力。
3. 推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环境健康,通过制定数据较高的环保法规和管制措施,促进向更清洁、绿色和智能型的经济和社会进程。
4. 培养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宣传和教育群众防灾意识并指导灾后自救,是提高公众安全知识的关键手段。
试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试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矿山的开采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资源的同时,也给地质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及地质环境的破坏尤为突出。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一、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危害矿山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迅速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现象。
崩塌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会给矿山设施和人员造成严重威胁。
滑坡则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地下水等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滑坡会破坏矿山的道路、厂房等设施,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石等堆积物,如果在暴雨等条件下被冲刷,就可能形成泥石流,造成巨大的破坏。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地质现象。
在矿山开采中,地下采矿活动可能导致地下岩层的变形和破坏,从而引发地面塌陷,不仅会破坏土地资源,还可能危及周边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地裂缝是指地表岩土体在内外力作用下开裂形成的裂缝。
矿山开采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地层不均匀沉降等都可能导致地裂缝的产生,影响土地的利用和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些地质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矿山地质灾害的形成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矿山开采活动是导致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下采矿会改变地下岩层的应力状态,破坏岩层的稳定性;露天采矿则会形成高陡边坡,增加了崩塌、滑坡等灾害的发生风险。
此外,采矿过程中的爆破、挖掘等作业也可能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其次,地质条件是影响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内在因素。
例如,软弱岩层、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容易导致岩层的变形和破坏,从而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CATALOGUE 目录•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地质环境保护实践与案例•结论与展望01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地质灾害定义与类型自然因素不合理开挖、爆破、砍伐植被、堆载等。
人为因素发生机制地质灾害发生原因与机制监测内容变形监测(如水准测量、GPS监测等)、应力应变监测(如电阻应变计、光纤光栅传感器等)、地震活动监测(如地震台网、地震预警系统等)。
预测方法经验判别法(如前兆现象观察)、数学模型法(如概率统计模型、数值模拟等)。
监测目的及时预警、制定应对措施、研究地质灾害发生机理。
地质灾害预测与监测02地质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承载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如城市发展、农业生产、水资源分布等。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开采矿产资源、修筑大型工程等,这些活动会改变地质环境的状态,甚至引发地质灾害。
了解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地质环境,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地质环境恶化对人类的影响地质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措施0102030403总结词详细描述1. 排水措施2. 锚固措施3. 坡面防护措施4. 滑坡预警系统滑坡防治技术泥石流防治技术总结词 2. 拦挡措施详细描述 3. 导流措施1. 排水措施 4. 泥石流预警系统4. 崩塌预警系统详细描述2. 支撑措施在岩石或土体的下方设置支撑结构,如支撑墙、支撑柱等,以防止岩石或土体的塌落。
3. 清除措施总结词1. 加固措施通过监测岩石或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崩塌防治技术详细描述地面沉降防治技术包括以下几种方法2. 回灌措施4. 地面沉降监测系统通过监测地面的变形和沉降量,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总结词地面沉降防治技术是针对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沉降,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1. 止水措施3. 地基加固措施对于已经沉降的地面,采用地基加固技术进行治理,如注浆加固、碎石桩加固等。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应对的重要问题。
地质灾害是由地球自然力量引发的各种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地质环境保护则是指对地质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以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首先,地质灾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地震是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亡。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我们需要加强地震预警和监测系统的建设,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并加强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其他地质灾害,如泥石流和滑坡,也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植被恢复、防治措施的建设和改善土壤稳定性等。
其次,地质环境保护对于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地质环境是指地球表层的所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效应。
人类的活动,如采矿、工业和城市化进程,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为了保护地质环境,我们应该加强对地质资源的科学利用,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治理,以保护地质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然而,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给灾区救援和恢复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
其次,地质环境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有时难以得到充分的支持和重视。
此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保护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和协调,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机制和政策法规。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地质灾害预警和监测能力,提出科学可行的防治方法。
其次,增加对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支持相关的研究和项目。
同时,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促进部门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此外,加强公众的意识和参与,提高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效果。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关键信息项:1、协议目的:明确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原则。
2、责任划分:确定各方在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中的具体责任。
3、监测与预警:规定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的方式、频率和责任主体。
4、应急响应措施:描述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各方的行动。
5、保护措施:列出地质环境保护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6、资金投入:明确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来源和分配方式。
7、监督与评估:制定对协议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11 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以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保护地质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111 遵循原则在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规划、公众参与的原则。
12 责任划分121 政府部门责任政府应负责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总体规划、政策法规,组织协调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122 企业责任相关企业应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合理的措施预防和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如遵守开采规范、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等。
123 个人责任个人应增强地质灾害防范意识,遵守相关规定,不进行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13 监测与预警131 监测体系建立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包括专业监测站点和群测群防体系。
132 监测内容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形、位移、地下水动态等指标。
133 预警发布明确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和流程,确保及时、准确地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威胁地区的人员。
14 应急响应措施141 应急预案制定制定详细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应急响应中的职责和任务。
142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建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143 临时安置与救援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及时组织受灾人员的临时安置和救援工作,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15 保护措施151 生态修复对遭受破坏的地质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包括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等。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地质条件对矿山开采、生产及周边环境造成威胁和危害的自然灾害。
随着矿山开采规模越来越大、进程越来越复杂,矿山地质灾害也愈发严重。
为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环境持续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一、矿山地质灾害分类及防治措施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和生态地质灾害。
主要的地质灾害有地面塌陷、地下水涌出、地下火灾、冻融裂隙等;主要的水文地质灾害有水灾、地下水涌出、地震对地下水系统影响等;主要的生态地质灾害有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等。
针对这些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要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地质异常,采取相应措施。
要加强矿山开采设计,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区域和方式,避免地质灾害发生。
要做好水文地质环境保护,加强地下水位监测和管理,及时补水、补土,避免水灾和土地流失。
加强生态保护,合理利用矿山周边生态资源,推动生态修复和保护。
二、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对策地质环境保护是指保护矿山周边地质环境,维护矿山周边生态平衡,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
地质环境保护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矿山开采会对地下水系统产生影响,破坏地下水资源;二是防止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矿山开采会导致大量土地资源开发破坏,造成土地沙漠化;三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矿山开采会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破坏生态平衡。
为了保护地质环境,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地下水位监测和管理,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推行“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对矿山周边生态环境加强保护和修复;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推动矿山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与环境协调共赢。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是保障矿山生产安全和环境持续发展的关键。
要加强监测,加强规划设计,加强生态修复,推进矿山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矿山生产与环境协调共赢,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是指采矿过程中在地质环境的制约下,采矿过程可能导致的各种灾害,并采取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
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各种危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重点工作,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是采取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采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有地震、崩塌、滑坡、水害、瓦斯爆炸等。
这些灾害都对矿井的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使矿山的生产瘫痪。
因此,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须重视,针对不同的灾害,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确保安全。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内容包括:预防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灾后救援和修复工作,以及加强技术研究等。
预防地质灾害是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在采矿过程中,必须识别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并加以处理。
对于具体存在的各种灾害,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安全。
例如,在滑坡和崩塌易发区,要采取支撑措施,加强地质勘探,掌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应对和处理。
此外,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也是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工作。
监测地质灾害是预防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内容。
通过科学监测,及时掌握灾害发生的迹象,预警和预测,为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目前,监测手段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对于地震、水害等灾害,通过现代化的监测设备,能够及时发现并做出预警,确保采矿过程中的安全。
针对灾后救援和修复工作,矿山需要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确保在灾害事故中能够迅速救援和抢险。
在救援和抢险的同时,还需要修复受灾区域,恢复生产。
这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工作之一。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是指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有效保护环境的各项工作。
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土地破坏、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
因此,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人为活动等因素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事件。
这些灾害事件往往对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对地质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是矿山开采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对于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通过科学的地质勘查和监测手段,对矿山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矿山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认识,可以对矿山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固结与加固措施,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对于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和矿山生产的正常进行。
这包括疏散人员、修复破坏的设备和设施、封堵危险通道等一系列措施。
对于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还需要开展事故原因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以避免类似的地质灾害再次发生。
对于地质环境的保护,需要加强对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和监测,建立环境风险监测体系。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要合理规划矿区布局,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过大的破坏。
要加强对矿山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置,确保废弃物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不超过国家标准。
还要加强对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噪声等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控制,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方面,需要政府、企业和专家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矿山开采活动的监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
企业要增强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投入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
专家要积极参与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技术支持。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合理规划和管理矿山开采活动,才能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和环境破坏,并确保矿山生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试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试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矿山的开采在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
如何有效地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保护好地质环境,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崩塌和滑坡通常是由于采矿活动破坏了山体的稳定性,导致岩石或土体失去支撑而滑落。
泥石流则往往是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由崩塌、滑坡所产生的松散物质在沟谷中迅速流动形成。
地面塌陷多是由于地下采矿导致地层空洞,无法承受地面压力而发生下沉。
地裂缝则可能是由于地面不均匀沉降或采矿引起的地壳应力变化所导致。
这些地质灾害不仅会对矿山的生产设施和人员安全造成直接威胁,还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例如,崩塌和滑坡可能会摧毁道路、桥梁和房屋,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泥石流会淹没农田和村庄,破坏土地资源和生态系统。
地面塌陷会使土地无法耕种,影响农业生产。
地裂缝则可能导致建筑物开裂、地下管道破裂等问题,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造成矿山地质灾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不合理的采矿方式是导致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矿山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采用过度开采、无序开采等方式,破坏了山体和地层的结构,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
其次,缺乏有效的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机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矿山没有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无法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隐患,从而不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此外,自然因素如地震、暴雨等也可能诱发矿山地质灾害。
为了有效地防治矿山地质灾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矿山开采的规划和管理。
在矿山建设之前,应该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和环境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避免过度开采和无序开采。
其次,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
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如位移传感器、雨量计等,实时监测矿山的地质变化和气象条件,及时发现灾害隐患,并通过预警系统通知相关人员采取避险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人类工程活动,如开矿、挖井、修路等,可能破坏地质环境 ,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加强监测
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手段,对可能 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和预警, 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工程治理
采取工程措施,如加固岩体、修建 挡土墙等,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进行预防和治理。
生态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环 境的破坏,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 的发生。
宣传教育
加强公众的地质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提高公众对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视 程度。
02
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环境的功能与价值
1 2
资源供给
地质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矿产资源、水资源和 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生态服务
地质环境通过土壤形成与保护、水源涵养、空 气净化等方式,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
3
灾害防控
地质环境具有防控自然灾害的功能,如山体滑 坡、泥石流等。
地质环境保护对地质灾害防治的作用
改善地质环境,减少地质灾害 的发生
科学合理地利用地质资源,避 免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提高地质 灾害的防治能力
加强两方面的协调合作
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促进地质灾害防治与地 质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地质灾害防治与地 质环境保护的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完善法律法规
科学规划
强化管理
科技创新
社会参与
建立健全地质环境保护 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地 质环境保护的法制保障 。
制定科学的地质环境保 护规划,明确保护目标 和重点任务,优化资源 配置。
加强地质环境管理,规 范矿产资源开采、土地 利用等活动,防止地质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试述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试述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山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发生的地质现象或事故,如崩塌、滑坡、地面沉陷、地下水涌出、煤与瓦斯突出、矿山火灾等,都会对矿山生产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在矿山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地质环境的保护,以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本文将就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进行探讨。
一、矿山地质灾害防治1.加强地质勘查和监测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与地质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地质勘查和监测工作是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
在矿山开采之前,要对矿山周围的地质条件进行细致的勘查,了解地下岩层、地下水情况等地质信息,为后期的开采作出科学的布局和设计。
加强地质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为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2.科学规划和设计科学规划和设计对于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在矿山规划阶段,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采取合理的开采方案,避免对地下岩层和地下水体的破坏。
在设计阶段,要考虑矿区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采取安全措施,如加强支护、排水和防火等措施,以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3.加强安全管理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对于矿山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矿山地质灾害,要进行严格的管控和监管,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4.应急处理和救援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突发的,要建立健全的矿山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和救援机制。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要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和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地质环境保护1.保护地下水资源矿山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地下水资源往往受到影响和破坏,因此保护地下水资源是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矿山规划和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布局采矿区域和排放废水,避免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和破坏。
2.修复植被和恢复生态矿山开采和利用往往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需要进行植被修复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
试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试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一、引言矿山的开采在为社会带来丰富资源和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
这些灾害不仅威胁着矿山工人的生命安全,也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保护地质环境,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危害(一)崩塌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山体开挖、爆破等活动,常常导致山体边坡失去稳定性,从而发生崩塌灾害。
崩塌的岩石和土体瞬间滚落,可能会掩埋下方的设备和人员,造成严重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滑坡当矿山边坡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时,就形成了滑坡。
滑坡的规模往往较大,破坏力强,不仅会摧毁矿山设施,还可能堵塞河道、引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三)泥石流矿山开采产生的大量废渣和废石,如果随意堆放,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容易形成泥石流。
泥石流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能够迅速淹没和冲毁下游的村庄、道路和农田。
(四)地面塌陷地下开采是矿山开采的常见方式之一,但过度开采可能会导致地下采空区的形成。
当采空区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时,上方的岩层失去支撑,就会发生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不仅会破坏土地资源,还可能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威胁居民的生命安全。
(五)地裂缝矿山开采引起的地壳应力变化,可能导致地面出现裂缝。
地裂缝会破坏农田灌溉系统,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会对道路和建筑物造成损害。
(六)矿坑突水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如果遇到地下含水层或含水构造,可能会发生矿坑突水事故。
突水会淹没矿井,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甚至导致整个矿山停产。
三、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一)自然因素1、地质条件:矿山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层结构等自然地质条件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内在因素。
例如,在断裂带、褶皱发育地区,地质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灾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下哪项不是防治岩溶塌陷的措施?()(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提高塌陷岩(土)体力学强度
o B.改善岩(土)体的原有结构
o C.增加岩(土)体的水动力作用
o D.控制岩(土)体的应力与荷载
∙2.根据流动物质组分,泥石流可分为()。
(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河谷型泥石流和山坡型泥石流
o B.水川型泥石流和降雨型泥石流
o C.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
o D.滑坡泥石流和溃决泥石流
∙3.规划地下空间开拓的重要基础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人文环境
o B.地质—生态环境
o C.合理的规划方案
o D.风险评估
∙4.世界上生物承载力最大的国家是()。
(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美国
o B.巴西
o C.中国
o D.俄罗斯
∙5.以下水资源中,不属于地下水的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孔隙水
o B.裂隙水
o C.融雪水
o D.岩溶水
∙6.工程建设带来的主要效益不包括()。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程直接经济效益
o B.环境影响方面效益
o C.社会影响方面的效益
o D.治安影响方面的效益
∙7.武隆2001年“五一”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3分)得
分:3分
o A.排水不畅
o B.人为原因
o C.预警不及时
o D.连续的降雨
∙8.地震过程中会产生地震波,其中最先到达震中的地震波是()。
(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纵波
o B.横波
o C.面波
o D.剪切波
∙9.工程建设的原则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程建设的理念,要以人为本
o B.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效率优先
o C.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注重效益
o D.工程建设的理念,要结合实际
∙10.公元79年,意大利的庞贝城毁于哪种地质灾害?()(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A.地震
o B.滑坡
o C.泥石流
o D.火山爆发
∙11.地下空间开阔要重视地质—生态环境效应,具体来说,应该做到()。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应以考虑大都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原则
o B.应加强科学程序与协作
o C.要注意诱发灾害的防微杜渐
o D.要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
∙12.可诱发岩溶塌陷的人工活动是()。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矿产开采
o B.地下空间开拓
o C.抽水
o D.蓄水
∙13.人类对地球的各种开发与利用,必会影响到原有地球的自身演化,我们需要用科学发展观去认识地球。
根据科学发展观,我们应该()。
(多选题4
分)得分:4分
o A.合理有效循环利用资源
o B.充分发掘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并杜绝一切自然灾害
o C.积极有效地防治与减轻自然灾害
o D.与自然地球相和谐及
∙14.对于泥石流的发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发生地带多岩石破碎
o B.发生地带多有松散不稳定土、砾石分布
o C.多数是在暴雨中发生大规模滑坡、崩塌后产生的
o D.多数是伴随着地震发生的
∙15.地震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以下曾发生过地震灾害的地区有()。
(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河北唐山
o B.四川汶川
o C.日本东京
o D.古罗马
∙16.对于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报,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o A.应对地质载体有全面调查研究
o B.应有适时的监测数据
o C.应适时抓住灾情的前兆
o D.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及判断决策系统
∙17.水库诱发的地震类型包括()。
(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荷载断裂型
o B.气化爆裂型
o C.洞穴坍塌型
o D.岩溶崩塌型
∙18.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很多对人类不利的灾害性条件,以下属于气候灾害的是()。
(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石漠化
o B.冰蹦
o C.霜冻
o D.雪灾
∙19.天然岩溶塌陷类型包括()。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天然重力岩溶塌陷类型
o B.天然潜蚀岩溶塌陷类型
o C.天然旱涝岩溶塌陷类型
o D.天然地震岩溶塌陷类型
∙20.减轻或避防泥石流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
(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禁止构筑梯田
o B.发展植被
o C.拦流挡坝
o D.挡土墙 (小河)
∙21.工程建设要注意两方面的灾害,一方面是已知的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工程施工及运行后诱发灾害对工程安全影响。
(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2.滑坡的发生有自然因素产生的,不少是人工因素而诱发的。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3.建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应当使自然遗产地基本上保留自然的景观特点,同时人们的建设不能破坏原有自然景观,而是要与之相和谐。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4.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西部,东部地区不会发生此类地质灾害。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5.地球的四个圈层直接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6.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的沉降。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7.地下空间开拓应综合研究大都市建设的综合地质环境效应。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8.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效应,要依靠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上。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9.与人类生存与发展有关的主要资源性条件指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30.气候灾害和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灾害链,但是地质灾害之间直接并不存在灾害链。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