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的中小学教育
浅析日本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及特点_付睿
语文学刊2010.5○付睿(大理学院文学院,云南大理671003)[作者简介]付睿,云南大理学院文学院教师。
浅析日本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及特点【摘要】对付宜红博士的专著《日本语文教育研究》进行了评述,分别从日本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与教材、教学实践与指导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评析,以期给语文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付宜红;日本;语文教育“中国语文教育应该进行反思与选择;在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中,以冷静、客观、健康的心态去观察别国语文教育,在观察中学习和扬弃,在反思中进步和发展。
”[1]付宜红对日本语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日本小学阶段的国语课程标准(日本称《学习指导要领·国语》,下面均用此名)、教科书和教材、教学实践与指导、中日教学阅读效应比较等几个方面对日本语文教育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其所体现出的语文教育理念能带给我国语文教育带来一些反思和借鉴。
一、日本语文课程标准理念日本小学语文教育是在二战后接受美国民主教育思想的影响后,“从原来单纯关注对读写知识的关注和军国主义教育思想的灌输转为关心儿童兴趣、关注儿童生活,强调学习内容与儿童经验、社会经验相结合。
”[2]1947年版的《学习指导要领》中阅读教育的目标表述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娱乐、品位文学的能力,培养能对应不同场合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的能力。
”[2]可以看出,日本语文阅读教育既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也关注文学本质具有娱乐消遣的功能,注重儿童阅读兴趣的培育。
该要领还指出一至三年级主要强调培养的阅读项目中关于“读”的方法有:唱读、默读、朗读,指出一至三年的学习重点为“唱读”和“默读”,四至五年级的学习重点为“朗读”。
可见,该指导要领非常关注学生阅读的实际,把“唱读”作为学生阅读的起始阶段是符合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
《学习指导要领》也注重对学生反思批判能力的培养,目标表述中经常出现“思考所写内容是否正确”,“对作品中人物的行为、想法作出正确的判断”等。
最新 浅谈日本的小学教育-精品
浅谈日本的小学教育小学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一生性格,能力,习惯养成的最重要阶段。
事实上每个国家的教育模式都是十分相似的,但在具体的操作和实施方面却存在着不同。
众所周知日本十分重视人的教育的,并且各个阶段的教育是有所不同的,本文通过对日本小学教育的特点、历史、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得出有利于中国小学教育的重要结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做出有利于中国小学教育的结论与措施,为中国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我国正从注重系统教学向着注重问题解决教学方式转变,学习借鉴日本的小学教育对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将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小学教育是人为公认的对于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它影响着一个人接下来的每一步成长与发展。
良好习惯的养成也离不开教育的帮助。
日本对于小学教育的发展是有一定的特色与历史的,日本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欲望放在首位,而将思考力放在第二位,技能、知识、理解被放在了后面几位。
恰恰就是这些构成了日本新学力的标准,将系统学习与问题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但其偏重于问题教学。
一、日本小学教育的现状与中国的比较在日本,学校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孩子们按区域就近上学。
日本小学的运动服分长袖长裤和短袖短裤,能够一冬天坚持穿短袖短裤的孩子会得到表扬。
在日本的校园门口,在孩子即将放学之际,竟然看不到一个家长的影子,直到孩子们一队队走出校园,也没见到一个家长来。
这些孩子们的头脑里压根儿没有等家长来接的念头。
而在中国,很多学校门口都立着“家长请止步”之类的警示牌,但是在放学的时间却会早早的人如潮涌,更有那二轮三轮四轮的车辆充塞道路。
但是在日本的放学时间,孩子们走出校园后,三五成群,向着四面八方,结伴而行。
这就是两国小学最基本的不同之处。
在日本,学校专门设有“学童拥护员”,他们的任务是在每天上下学时间,站在校外车流量大、交通比较复杂的路口引导学生们安全通过。
除了“学童拥护员”外,保护孩子们交通安全的还有个民间组织“PTA”(家长教师联合会)。
如何看待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的国际比较
如何看待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的国际比较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而中小学教育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不同国家的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反映了各自的教育理念、目标和方法,对其进行国际比较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
美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科学课程不仅包含理论知识,还注重实验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探索科学的奥秘。
此外,美国的教育纲要还十分重视个性化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潜能。
与美国不同,德国的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则更侧重于职业教育的早期引导。
从小学开始,就会让学生接触不同的职业领域,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在中学阶段,更是通过实习、职业课程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这种教育模式为德国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了德国制造业的强大。
再看日本,其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和道德教育的培养。
日本的学生在数学、科学等基础学科方面表现出色,这与他们注重系统的知识传授和反复的练习密不可分。
同时,日本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而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例如,推动素质教育,增加了艺术、体育等课程的比重,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纲要中也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了要求,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然而,进行国际比较时,我们不能简单地评判哪种纲要更好,而应结合各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来分析。
美国的教育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可能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德国的职业教育导向适合其工业发展需求,但对于一些需要广泛综合知识的领域可能有所局限;日本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日本对小学生安全教育
一、引言安全教育是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特别是对小学生安全教育。
日本作为邻国,在小学生安全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体系。
本文将从日本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实践措施以及启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日本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在日本,小学生安全教育被视为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各种安全隐患,掌握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在面对危险时的应变能力。
2. 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预防事故发生,降低安全事故对学生生命安全的威胁。
3.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小学生安全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生命安全,还关乎学生的成长。
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 促进家校合作小学生安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通过安全教育,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保障学生安全。
三、日本小学生安全教育实践措施1. 安全教育课程日本小学课程中设有安全教育课程,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震减灾等。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
2. 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日本学校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如地震逃生演练、火灾逃生演练等。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安全教育宣传日本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安全教育日等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 家长参与日本学校鼓励家长参与安全教育,如家长会、亲子活动等。
通过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5. 社会支持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小学生安全教育,提供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的支持。
如:建设安全设施、开展安全培训等。
四、启示1. 加强安全教育课程建设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经验,加强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将安全知识融入各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
2. 创新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借鉴日本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创新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日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人格完善的国民”
日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人格完善的国民”作者:罗朝猛来源:《中国教师》2018年第05期面对青少年患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以及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校园暴力、校园霸凌、拒绝上学、构建人际关系能力低下等现象,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并实施了诸多行动。
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90年代起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2000年起开始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除通过课程实施和开设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外,文部省(相当于我国教育部)还搜集整理各地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供学校参考使用。
如今,日本已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立健全了学校心理咨询机制,为在青少年中行之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构筑起了牢固的基石。
日本社会普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认为教育者应当让孩子从小就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以促进其终身的心理健康与幸福生活。
《教育基本法》第一条(教育的目的与理念)开门见山地言明:“教育,必须培养人格完善的国民、和平民主的国家和社会的创建者。
这样的国民是具备一定素质的身心健康的人,我们期待着他们的育成。
”[1]将培养“人格完善的国民”“身心健康的人”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由此可见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为落实《教育基本法》的教育目标,《学习指导要领》(类似于我国课程标准)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贯穿于“道德教育”“健康教育”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部分,要求学校按照标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为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落地,文部省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涵盖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教材,详细地说明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小学的健康教材是《我的健康》。
该教材的编写充分尊重小学生心智成长的规律。
心理健康部分,主要从“心是什么”入手,包括心的作用、心的发展、心的安定、如何向朋友表达心情、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等内容,主要让学生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加,人的心理也不断发展,心理机能、情感等的发展都是正常的。
日韩中小学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日韩中小学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
日韩中小学的性教育有时候被认为是一个很禁忌的话题,它实际上是解决性行为健康方面的风险问题的重要一环。
日本和韩国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十分重视有关性教育的及时开展,让学生们全面认识到性保护和良好的性道德,以保障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日本采取多重宣讲方法,教育性健康知识。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校会专门指定老师进行性教育宣讲,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认识性行为与安全性行为的区别,这有助于青少年对自己的性发展有较少的迷茫或尴尬。
韩国则主要向学生们宣传性道德相关观念,要求他们认识到性行为带来的危害及法律责任,尊重他人的生命尊严权,以及抵制非法性行为,只有完全遵守健康的性理论和实践,才能建立起正确的性观念和人文关系。
两国教育政策对性教育都很重视,但他们在性教育办法上存在法区别。
日本更倾向于科学技术教育,静心宣讲一定的性知识,而韩国则更注重引导学生健康的性道德观,这两种教育价值观在较长的时期,都能有效发挥出作用。
日韩中小学性教育采取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在落实健康性知识和性观念上充分起到了作用。
性教育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去重视的,它能促进健康的性发展,逐步创建一个友善的性环境和良好的生活社会观念。
日本中小学的健康教育
!"齐建国贾志勇日本中小学的健康教育日本教育基本法确定,教育的目的是:“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价值、注重劳动与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
”据此,学校将“健康”作为教育的一个目标,并依学生各年龄段的发育特点实施健康指导。
日本在学习指导要领中对体育与健康的指导强调:!"必须是在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中进行。
#"在学科学习的基础上,在学科外的特别活动中也要给予充分的指导。
$"不仅在学校生活中给予指导,还要促使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实践。
%"培养能使自己终身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基础。
日本的健康教育包括课程教育与课外指导。
作为课程教育的内容,又分为保健学习与保健指导两个方面。
保健学习含体育学科中的保健领域、保健分项、科目保健与理科、社会科、家庭科等有关联的健康知识;保健指导含年级活动的保健指导、学校组织各项活动的保健指导和学生会活动的保健指导。
课程外的教育活动包括对具有身心健康问题学生的保健指导和对日常学校生活中的保健指导两个方面。
日本对学生实施终身健康的学校健康教育,主要考虑的是:要迎接人生&’年(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在&’岁左右),会遇到各种生活方式中的健康问题。
为此,学校健康教育要培养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变化,具有生气地生活的人;培养“对健康自己思考,主体判断,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以前只是“记忆知识”,转向使学生具有兴趣,重视培养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另外,在保健指导时,应排除为培养健康习惯而实行强硬性的“保健行动”,而应使学生明白道理,启发自觉。
日本从#’’#年开始全面执行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并实行每周*日学习制,但没有减少健康教育的学时。
小学提前#年从第$学年开始开设保健课,并增加了+学时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
中学的健康教育减少了,学时。
但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总学时没有多大变化。
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特色
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特色一、学校德育课程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
日本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
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学校德育及其课程的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它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发展基础。
封建神道教、武士道精神和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对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学校教育有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贯穿于日本整个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在日本文化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影响到近代和现代。
明治维新以后,为实现富国强兵和推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服务,“和魂洋才”成为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
所谓“和魂洋才”,简言之就是东洋精神(道德),西洋技术(艺术),或者说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和西洋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其宗旨是在坚持日本固有的传统道德、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近代以来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并为其所用。
1890年日本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重申日本教育目标是培养天皇忠顺的臣民和父辈的孝子,重视富国强兵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强调以患孝、慈悲、忠实、守法等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它把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和博爱、遵法等近代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以及军国主义、国家主义伦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和魂洋才”的思想。
战后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如上所述,更是把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与日本的道德传统融为一体,保持了“和魂洋才”这一民族特色。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1983年11月的一次讲话中说得更为明确:“日本要把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和孔子的教导调和起来”。
在对待外来民族文化中始终坚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并注意吸收有利于本国的因素来为我所用,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对“和魂”中极端的国家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我们应持分析、批判的态度。
二、特别活动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日本中小学课程结构是由学科课程、德育课程和特别活动课程三方面所构成。
特别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其目的、内容的形式类似我国的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是日本中小学校教育课程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是学校德育课程的深化和补充。
窥探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
化。18 年 , 本修改 了《 99 日 学习指导要领》突出 ,
了道 德 教 育 的 地 位 ,在 咨 询 报 告 中 将 原 来 的 “ 、 、 ” 为 “ 、 、 ”把 德 育 放 在 了 最 智 德 体 改 德 智 体 ,
重 要 的位 置 , 时 对德 育 内容 重 新 调整 、 类 , 同 分
了新 的教 学 大 纲 ,以青 少 年 的现 实 社会 问题 为 中心 , 设社 会 科 , 担 增 承 战后 初期 对 中小学 生 进 行 置 了 专
门 的道德 课 ,并 明确 了 中小 学 道 德 教 育 的 目
学道 德 教育 的 目标则 是 “ 过学 校 全体 的 教育 通 活 动 , 养道 德 心 、 断 力 以及 实践 精神 等 道德 培 判 性 的培 养 ” 同时 , 虑 到不 同年 龄 的学 生 的接 。 考 受 能 力 和求 知 的需要 ,对各个 阶段 的德 育 目标
内容 ; 四 , 关 自己与集体 以及社 会关 系 的 内 第 有 容 。 四个 方 面谈论 的是如何 处 理 自我 、 人 与 这 他 社 会关 系 , 以及 应 有 的态度 的问题 。 四个 方 面 这
《 关于从幼儿期 开始 的心灵教 育的应有状 态》
中, 次提出了“ 灵教育” 首 心 的概 念 , 从 “ 富 并 丰
与 发展 民主社会 和 国家 而努 力 ,能 够 为和 平 的 国际社 会作 贡献 , 够 开拓未 来 , 有 主体 性 的 能 具 日本 人 , 而培 养 作 为其 基础 的道 德性 。” 是 以 这
道 德教 育 的 目标 提 出来 的。 据这 个定 义 , 根 中小
丰富 、完 善 、发展 的过 程 。 14 97年 , 日本 颁 布
日本的小学教育课程
日本的小学教育课程日本的小学教育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其教育课程被认为是世界上一流的。
日本小学的教育课程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品德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日本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特点。
一、日本小学教育的历史概述日本的小学教育起源于明治维新后的教育改革。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逐步建立了现代小学教育体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的小学教育不断完善,成为全球教育的典范之一。
二、日本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1. 核心课程日本小学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体育等。
其中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数学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技能。
2. 课外活动除了核心课程外,日本小学还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
比如,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如音乐、美术、体育等。
这些课外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育目标日本小学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品德、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在小学阶段将获得全面的教育,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日本小学教育的特点1. 精细化教育日本小学教育以其精细化教育而闻名。
学校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 社会实践教育在日本的小学教育中,社会实践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义工服务等,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 和谐教育氛围日本小学的教育氛围非常和谐。
学生之间相互尊重,老师对学生关怀备至,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紧密。
这种和谐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四、总结日本的小学教育课程丰富多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品德和思维能力。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日本小学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愿日本小学教育为全球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是防灾避难教育中心——走进日本中小学(上)
灾避难 教 育 不 足
,
也 是 学校 遭 受 如
。
修课 我们通 过 日 本神奈 川 县 小 学防
。
道 德 时 间 以及 班 级 和学校的特 别活动 来 实现 生 活科 使 儿 童 了 解 学 校设 施
。
此 巨 大损 失的重要 原 因
在这 方面
。
,
灾避 难教 育的例 子 可 以 看 看 日 本 中
,
。
高防灾 意识
。
育 训 练 是 特 别 活 动 在班级 特 别 活动
,
、
,
这 些 教育 目标 主 要 通 过 生 活 科
中
,
培养学 生 健 康 安全 的 生 活 态度
,
小 学 生 参观 东 京 地 震学 习馆
学 生 在地 震学 习 馆 体验 灭 火
用 于 地 震 体 验 的 地 鹱模 拟 1
3 8
0 6 B /0 0 8 2
更多的学科 , 如社会科要 求学生理 解 国土与 自然的知识 , 国土的 自然环境 与产业社会 、人们生活的关系。理科 要求学生能够从多方面理解土地、 河 流形成的原因 ,理解地震 、 山的威 火 力。 体育保健要 求学生学会防止伤害
维普资讯
日本
防 灾避 难 教 育
教 育行 政 人 员
一
线校 长 教师
刻 不 容缓构筑 防 灾 避难 教 育体 系
学校 是 防灾 避 难 教 育 中 心
走 进 日本 中 小 学 ( 上 )
文 /胡 国 勇
四 川 汶川 大 地 震 中
,
大 量 的学
。
校 遭到 毁 灭 性打 击
小学五六年级防灾避难教育涉及
各小组商量选择要学 习的场所 一调查该场所 的危险物并作 记录—各 小组归纳 学习研究结果 并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 小组成 员分工 :记录者 、发言者等 ) 归纳 在听取各小组代表发言的同时 , 将地震发生后保护 自己的 ( 班级授课)方法 、 避难 的方法等进行 归纳并填入工作表 , 使之成 为全体学 生共 有的知识 , 用于今后 的行动 并 使学 生理 解火灾 中火 与烟 的蔓延 规 律 ,地震 中建筑物 和各 种物品倒下 、 落下的危险以及 台风和 洪水 的危害 , 生活 中各种预 防灾害 的措施及 方法 , 时刻 准备应 对 紧急事 态 ,灾害 发生
日本中小学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一、日本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1、日本小学和初中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
上课的时间从上午8: 30 到下午 2: 30。
我认识一名日本华人,他的爱人就是日本的小学老师,她给我介绍说:日本的小学从一年纪到六年纪,都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如在大火、地震中如何有效地逃生,以及学习日常生活的一般技能。
钢琴、绘画、舞蹈等课程日本都是在学校学习,家长不需要请家庭老师。
德育课程的内容类似于中国现在提倡的“八荣八耻” ,教师从最细微处着手,要求学生保护环境,互相帮助,互相团结。
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也讲德育的经典故事,有时候小朋友是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准。
2、学生中午必须在学校享受政府提供高质量营养中餐,下午一般是半个小时。
到家后,家庭作业语文和数学各一张纸,大概其余的时间是由学生自我支配,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玩个痛快!2: 30 下课,回家的路上40 分钟的时间可以完成,3、日本学生从三岁开始要求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是要交费的。
但是缴费的多少?实行的是弹性收费标准,也就是说学费是由父母收入多少决定,父母收入高交费就高;收入少交费就少,如果父母没有工作,享受的是低保待遇,幼儿园的教育费用是由国家支付的。
4、日本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实行的是义务教育。
所有的学生地位一律平等,没有贵贱之分。
首先,日本所有的学生统一穿政府发放的校服。
更奇特是在每件校服的左胸刺绣上学生的名字,如“三田、左左木、小栗慧子”等。
衣服上绣上名字的好处是对学生有较强的约束力,如学生在校,或者在社会上违反校规,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学校的学生。
在我国我听过一个笑话:在职业高中,几个学生违反校规,校长去管,学生粗鲁地用土话辱骂校长后,转身就跑,但校长始终查不出这些学生是几年级,是哪个班的。
其次,日本从小学到高中穿戴打扮一致,男生全部是板栗头(也就是小平头),看上去格外的精神,女生一律短发,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
任何人不能穿奇装异服。
从小学到初中,中午由国家提供午餐料理,食物有:半个鸡蛋、一块肉饼、两块海鱼、一碟生菜(日本的许多蔬菜都是生吃,就连包菜也是生吃,但我实在是吃不惯)、一碟酱,半碗酱汤,一碗米饭(日本的大米比泰国的还要好吃,颗粒饱满、松软可口,一嚼满口生津,绝对是绿色产品)一块 MHA 补脑深海鱼油。
当前日本中小学德育及其启示
当前日本中小学德育及其启示一、战后日本中小学德育发展的简要回顾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德育的国家。
二战后,日本中小学德育经历了逐渐完善、丰富的过程。
战后初期,日本根据美国占领军对日方针的基本精神和广大国民关于实行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废除了战前以军国主义为中心的教育体制。
,日本颁布了新的教学大纲,以青少年的现实社会问题为中心,增设社会科,承担了战后初期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
,日本设置了专门的道德课,确立了德育课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作为独立课程的地位。
,日本颁发了《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大纲》,确立了德育的目标和中小学道德课的三方面共28个条目的教学内容,标志着德育课程设置的规范化。
,日本修改了中小学教学大纲,将原来的“智、德、体”改为“德、智、体”,把德育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还对德育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自此,奠定了德育在日本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二、日本新一轮中小学德育改革(一)改革的背景从开始的日本新一轮德育改革有着广泛和深厚的背景。
二战以来,日本的德育经过不断改革,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日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然而,日本德育发展到现在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道德教育当前处于传统与现代的转换过程中,出现了道德伦理标准失范的危机。
历史上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武士道”道德伦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日本民众的言行,要求把个人的欲望克制到最低程度,摧残人的个性。
此外,日本教育半个多世纪来过分强调形式上的平等主义,造成了教育的整齐划一。
致使适应学生个性特点和能力发展的个性化德育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方面极为欠缺。
2.随着核心家庭,少子化、城市化倾向的逐步发展,家庭和社区的教育作用有所下降。
日本的大家庭制度在战后瓦解,起而代之的是核心家庭和小家庭的盛行,中断了传统家庭价值观的继承。
从社区的变化看,随着社区居民之间交往的减少,社区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也在降低。
加之日本的失业率为4.9%,完全失业者到达349万人,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青少年不断增加。
日本中小学课程设置
学 生社 团活
高 中阶段 的 学木 科 目分为,
其 中特 殊职业学 农 业 和 渔 牧业 等
,
个 班 级 的 所 有学 生 参加 题
,
其 目 的 在于解 决 学 生社 团 活 动 由
执术
, ,
、
班 级 内部 日 常 学 习和 生活 巾 的 一些 具体 问 活 跃 班 级学 习 气 氛
。
学生 的 眼 界
增 强 学 生 钓 社 会 实践 能力
。
需要
。
,
日 本对 中小学 课
:
班 级 指 导 是 日 本 中小 学 特 别 活 动 课程
的 第 三 个 组成 部 分 日 本 中 小学 各年 级 的
,
程 进 行了 一 系 列 研究 智力
、
研究 结 果 表 明
,
( 1 ) 必 须 加 强 道 德教 育 和 体 育
、
数学
、
健康 和 体 育是 中 小 学
,
俱 乐 部活 动 由兴 趣 相 同 的 学 生 参 性别
,
校 必须 开 设 的科 目
学生 不 分 班 级 体 育活 动 等等
、
都 可 以参 加 俱
。
日 本 中小 学 的道 德 教 育 目 的
在 于培
。
乐 部 活 动 中 的 任何 一 项 活 动
动
, 。
如 文 化 活 毕 业典礼
日 本 中小 学 课程 设 置概 况
,
但就 整 个 西 方 国 家 许 多 国 家仍 然 比 较
。
中 小学 课程 设 置 而 言
强 调 学术 科 目
。
日 本 中小 学课 程 包 括三 大 部 分
即学
日本中小学安全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日本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视。
为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日本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规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日本中小学的安全规定。
二、安全教育1. 教育内容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安全教育:教授学生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如过马路、骑车等。
(2)消防安全教育:教授学生如何预防火灾、灭火、逃生等。
(3)自然灾害教育:教授学生如何应对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
(4)自我保护教育:教授学生如何应对校园暴力、绑架、性侵等危险。
2. 教育方式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采用多种方式,如:(1)课堂教育:教师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安全知识。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消防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3)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教育,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校园安全管理1. 校园设施安全(1)校园建筑:确保校园建筑符合抗震、防火等安全标准。
(2)校园设施:定期检查校园设施,如楼梯、电线、插座等,确保其安全可靠。
2. 校园周边安全(1)校园周边道路:设置交通标志、减速带等,确保校园周边道路安全。
(2)校园周边环境:清理校园周边的垃圾、杂草,防止学生误食、受伤。
3. 校园治安管理(1)校园巡逻:加强校园巡逻,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2)校园监控系统:安装校园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校园安全状况。
四、交通安全1. 交通安全教育(1)步行安全:教育学生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
(2)骑车安全:教育学生骑车时要佩戴安全头盔,遵守交通规则。
2. 校车安全(1)校车检查:定期对校车进行检查,确保校车安全。
(2)校车行驶规范:要求校车司机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学生安全。
五、消防安全1. 消防安全教育(1)火灾预防:教育学生如何预防火灾,如不玩火、不乱扔烟蒂等。
(2)灭火知识:教授学生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灭火能力。
最美的学校—日本上田市立武石小学校(是在谈日本教育理念,博客地址是一所小学的具体介绍)
日本人的小学教育:让学生更强,学校更美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礼仪教育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孩子在吃饭前必须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每一次出门都要向父母说一声“我走了”,回家后还要说一声“我回来了”。
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自立教育日本家庭从小培养孩子自立、自主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吃饭前帮忙做饭,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让孩子自己买东西等。
而中国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一切都是包办代替,大部分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即使长大成人以后,很多家长仍借助手中权力,或通过各种关系为他们安排舒适的工作,或为子女的结婚倾家荡产,债台高筑。
所以中国的孩子依赖性较强,自立、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差,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创造性。
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抗挫折教育日本的孩子走路摔倒时,父母从不去扶他起来,而中国的孩子跌个跟斗,碰破点皮好象就不得了,家长赶紧把孩子扶起来,还要对不会说话的门坎,地面发一顿火,狠狠地敲打几下,以此来哄孩子,结果导致孩子长大后,一是犯了错误往往嫁祸于人,二是经受不了失败的挫折,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比较多。
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创新教育日本的家庭教育从小重视对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重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家长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去借阅图书,做各种创造性游戏,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日本父母很重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孩子多做组装玩具,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拼装各式各样的玩具模型,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而中国的孩子只注重书本知识教育,对孩子的好奇心,往往采取扼杀态度,上课不准讲话,不准提出相反的问题和观点,从而导致思想模式的僵化,因而也少有创新精神。
舔犊之心人皆有之,但父母并不能跟子女一辈子,真正的关爱还是要教会他们做人之道和自立自理的能力。
以下是以上田市立武石小学校为例的具体实例。
日本国民教育管窥带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国民教育管窥带给我们的启示日本国民教育一直以来备受世人关注,其独特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从日本的国民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也能够深刻地反思自己国家的教育现状。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日本国民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日本国民教育十分重视基础教育。
日本的教育体系由小学、中学和高中三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都有非常严格的学习计划和标准。
日本的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学的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科的专业化和知识的深化,而高中则是为学生进行高考和升入大学做准备。
这种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使得日本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都非常扎实,这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也提醒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基础教育,关注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日本国民教育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
在日本的学校中,学生们要求非常严格,他们需要按时上课、按时做作业、认真复习,同时还要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这种严格的教育使得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自律和自我管理的好习惯,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和成长都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并推崇学生自律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
日本国民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日本的学校里,学生们除了学习知识外,还会参加各种体育、艺术、音乐等活动,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这种全面的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开发他们的潜能和兴趣,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这提醒我们,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日本国民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日本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使得日本的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都具有很强的探索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日本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学校阶级制度
日本作为亚洲发达国家之一,其教育制度具有独特的特点。
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制度,这主要体现在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评价等方面。
一、教育体系日本的学校教育体系采用六三三制,即小学六年、中学三年、高中三年。
这种体系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在小学阶段,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中学阶段,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升学准备。
二、课程设置日本学校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也体现了阶级制度。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课程设置较为统一,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然而,在高中阶段,课程设置开始出现分化。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以升学为目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而特殊高中(如工业高中、商业高中等)则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方式日本学校教育中的教学方式也体现了阶级制度。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和全面发展。
而在高中阶段,教学方式开始多样化,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日本学校教育中的竞争氛围较为浓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以获得更好的成绩。
四、学生评价日本学校教育中的学生评价体系也反映了阶级制度。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学生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成果。
而在高中阶段,学生评价开始多元化,除了考试成绩外,还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等方面。
这种评价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降低对学生单一成绩的依赖。
五、教育资源的分配日本学校教育中的教育资源分配也体现了阶级制度。
在公立学校中,教育资源的分配相对公平,但私立学校则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分配不均。
此外,日本政府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对一些重点学校进行重点投入,这也加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
总之,日本学校教育中的阶级制度主要体现在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生评价以及教育资源的分配等方面。
日本的教育理念
注重品德教育和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注重品德教育
日本教育非常注重品德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这启示我 们,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关注身心健康发展
日本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 素质。这启示我们,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和 心理辅导。
07
日本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 改革的启示
尊重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成长需求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日本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启示 我们,教育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关注学生成长需求
日本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关注学生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这启示我们,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激 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 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Βιβλιοθήκη 调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1 2 3
重视基础知识教育
日本教育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数学、 科学、语言等,以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 。
培养基本技能和素养
通过系统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 、计算、表达等基本技能,以及批判性思维、问 题解决能力等素养。
强调实践和应用
教育过程中注重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 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未来职业中。
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01
通过志愿服务、社区参与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
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浅谈日本国立小学教育
浅谈日本国立小学教育日本的国立小学教育系统是一个为儿童提供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以下是对日本国立小学教育的一些浅谈。
日本国立小学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强调道德与品格的培养。
日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公民意识。
日本小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接受到了各种道德教育,例如关注他人、尊重老师和长辈、讲究礼貌与诚实等。
这种教育目标的设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与社会责任感。
第二,日本国立小学教育注重全面发展。
日本教育强调教育的多元性,注重培养学生在学术、体育、艺术和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能力。
日本小学生除了学习传统的学科知识外,还会接触到音乐、美术、瑜伽等综合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这种全方位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综合能力。
日本国立小学教育注重自主学习。
日本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本的小学教育中,老师更多的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日本国立小学教育强调团队合作。
日本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学校中经常会组织各种团队活动,例如班级活动、课外俱乐部等,让学生们能够在合作中学习、成长和提高。
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日本国立小学教育具有多元化、全面发展、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特点。
这种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种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以促进我国国立小学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日本的中小学教育:那是成为世界强国的根本(转贴)我写了篇《在加拿大体验教育公平》,看的人不少。
刚看到新语丝上的《我看到的日本中小学教育》也包含有这个内容。
作者的女儿在那里上小学,也是他从实际中的得到的认识。
全文转发在下面以供借鉴。
我看到的日本中小学教育作者:违章我的女儿在日本上小学,我有必要将日本中小学教育情况介绍一下,供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时参考。
也让大家明白为什么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根本原因。
1. 就学率100%:在日本全境不分地区,种族,国籍,性别,必须接受免费中小学教育,其中包括教材费,设施费。
不向孩子的家长收取分文。
这就很自然保证了中小学就学率100%。
2.教育的目标:科学家的头脑,艺术家的气质,运动员的身体。
学校除了学习科学知识以外,为了保证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学校提供廉价营养午餐,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可以申请免费(如4口人的家庭年收入在500万日元以下)。
小学低年级几乎每天都有体育课,高年级每周也有2-3次体育课。
课后还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活动。
每年学校开一次运动会,每个孩子都是运动员,家长是啦啦队。
现在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这跟他们的中小学的体育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为了使每个孩子接受音乐教育,雅马哈公司特制了几种廉价的简易吹奏乐器,即让孩子接受了音乐教育又提高了孩子们的肺活量。
每年学校要为家长和附近的居民开一次发表会,每个孩子都要登台表演各种节目。
3.教育的平等性:中小学不分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设备全国统一标准,即山区的小学的设备和东京都内的小学的设备是一样。
每个孩子就近入学,每个年级分两个班,每班20到30人左右。
每所学校都有一栋教学楼,一个体育馆,一个运动场,一个游泳池。
日本私立中小学很少,收费很高,国家不鼓励发展私立中小学。
老师和校长5年轮换制,既5年后到其他学校工作,这样避免形成实质上重点学校。
为了保证智力障碍儿童的上学,每所小学设有向日葵班,保证他们的教育。
中学时这些智力障碍的儿童进入各个行政区设立的学校进行特殊教育。
4.教育经费来源是什么呢?是富人的税收。
我这里强调是高收入者的税收,而不是摊派。
收入越高纳税越多,这样就保障了教育的经费问题。
通过税收的调节,减小了贫富差距,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全体中小学教师是公务员,工资由国家包下来,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孩子们的教育。
我想补充的是,教育是日本成为强国的根本原因,中国人中的有识之士在甲午战败后就有认识了,所以有严范孙倾家产办南开学校。
捐资兴学成为社会风尚,还有地方集资,像石室中学得到成都府各县拿出部分学田的支持,故曾有成属联立中学之名,简称“联中”。
戊戌变法失败后,百日维新推行的新政都被取消,惟独设立京师大学堂一项被保留,光绪二十八年(1902)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桐城派大师吴汝纶,以中国没有办过新式学堂,便到打败了中国的日本去取经,拜访了许多教育界的人士,并将他们的经验之谈记录下来,准备用于京师大学堂的建设。
但吴汝纶虽是古文大师,却是赞成变法的,时已重新掌权的顽固派对他不放心,在他的随行人员中派有密探,随时将他在日本的言行打小报告到北京。
得知他准备学日本搞改革,便欲等他回国整治他,幸有人给他通风报信,于是回国途中半道就告病回老家去了,没能付诸实践,仅能留一本书中,书名《东游丛录》,在日本印的,几个月就印出来了,速度很快,但京师大学堂的改革则到蔡元培出任校长时才从官僚的学堂改成现代的大学。
这里谨将《东游丛录》中几条到今天也有意义的日本人的谈话抄录于下:吾于贵国事,初未研究,故不甚了了,深恐言之未当。
兹承辱临,姑眼言我邦开化之小史而已。
日本文明之起源,萌蘖于三百年前。
自美人扣关,启衅长崎,为吾邦人动荡觉悟之基,盖养全国之知识,究以普通学为先。
下走常研究于斯,尤以文学理学为断。
文学所包甚广,以历史占大部分,唤醒痴人,鉴戒万古,裨益后来,,厥效匪渺,世人诋为空文决非(石高)论。
理学则析造化之奥蕴,辟天地之秘藏,最足以析人之秘,亦最足以坚人之信,欧美各国之富强未始非理学之所致也。
尝读贵国书籍中,巫医并称。
巫者虚妄无经;医者,积种种学理以成之者,两者天壤于隔,乌得相提并论,此亦无理学思想之一证,苟稍解理学,鲜有不能辨别者也。
故常人之宜知普通学,迫如水火菽粟之不须臾容缓也。
(《东游丛录》函杂笔谈,页九十八至九十九。
)数学博物物理化学四者,古来东方国人之未曾考究者,而今日之时局,万不可忽者也。
贵谕称此种学科为西学,恐误,是唯经西人考究以明于世耳。
其理则天地固有之理,而世界万国之所通有,决非西人之宜私者也,是故贵邦学堂教习之,则贵邦之学也。
倘单称之西学,责恐致贵邦人有疏斥此等学科之心。
此事虽是末节,当学堂设施之初,最要考虑者也。
(《东游丛录》函杂笔谈,页百十六至百十七。
)封建之制久行于弊邦。
...加之德川氏专奖励孔孟朱氏之学,童儿八九岁,读书先自四书始,道义之学渐盛,而格物致知之学逐日衰落。
中等以上国民,开口则曰天下国家,而不知天地为园。
坤舆长转者比比然也。
甚至不知分厘合为银两,数理之念全空者,窃为贵帮人今日尚有此弊。
盖孔孟以来数千年,人讲道德文艺,无形之学,次第兴起,其美其妙或有驾欧美而上之者,所惜者格物数理之学,比之泰西,犹幼童之于巨人,萌蘖之于松柏也。
蔽邦深有猛悟,上下一心,学泰西之学,究数理格物之艺术,贵邦现将大兴学政,正宜及时补救,究心于格物致知之学焉。
(《东游丛录》函杂笔谈,页百三十五至百三十六。
)他们说的理学就是科学,认为是“天地固有之理”,不赞成就看成是“西方之学”,是人人都该学的。
事实就是如此。
而今天的中国却还有人热中于硬要将科学分东西,亦即中西,而观其所为,不过是要把中国土产的怪力乱神等“科学外理论”或“类科学”打扮为科学以欺世惑众而已。
还有一段也很有意思。
宜禁读稗官小说谈豪侠事迹大凡教育之目的,不在养豪杰,在养常识之士也。
按贵国人喜豪侠之谭,是以三国史、汉楚军谈及传记小说,多豪侠不羁磊落以为多焉。
读之则快,而扰乱少年之心,决非少矣。
(《东游丛录》函杂笔谈,页百二十九至百三十。
)禁不是个办法,但他说的“贻误青年,其迹甚明”,是有案可证的。
二十多年前,我去北京图书馆查找《东游丛录》,目录上有没有书,但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社会科学)找到了,复印了十几页,可惜没有全部复印,因为这书一般很不容易看到了。
我发现这位古文大师的思想比今天某些受过新式教育的学者进步,大概是因为否定只否定在这些学者身上起了作用,进入到“后现代”便又转回去了,而中国需要的仍是现代化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多年间,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教育也在随之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考察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分析其教育的特点与不足,对中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日本中小学教育启示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和教育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全面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中国制定了以加强素质教育为重点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多年间,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教育也在随之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考察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分析其教育的特点与不足,对中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一、发展面向21世纪的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近代日本教育百十余年的历史就很好地想我们说明了教育本身现代化的必要性和艰难性。
1872年就开始了近代化历程的日本教育,由于没有注重自身的近代化,最后沦为军国主义的工具,将大量善良和无知的青少年培养成杀人工具送上了战场。
在上世纪末的经济危机风暴中显露了其脆弱性。
于是再次向人们提出了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古老又新颖的问题。
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从19世纪70年代起,日本民族开始觉悟到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通过一个多世纪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成功的日本的教育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了日本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准。
日本文部省在80年代中期以来的教育改革的基础上,陆续发表了面向21世纪的日本教育改革的目标。
平成8年7月19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展望21世纪我国的教育的理想目标”的答辩中,明确地提出了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强调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生存力”,即“今后的儿童需要的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都能自己发现课题、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主地判断、行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及能力等”的培养,将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重点,也体现了日本教育的新学力观。
尽管没有“素质教育”的明确说法,但是从其内容上来看,与中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相同之处。
在这一教育改革方针的指导下,从1997年起,日本开始制定了《教育改革计划》,以后每年都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及发展形势进行修订,逐渐形成了面向21世纪的日本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
为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的要求,注重培养个性,完善生涯教育,学校教育多样化、弹性化,高等教育个性化、高度化等,将成为日本新世纪教育改革的重点。
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01年1月25日发布的《21世纪教育重生计划》中,明确地提出了新世纪日本教育改革的七个战略重点:通过通俗易懂的教学提高基础学力,通过多种多样的服务、体验活动养成感情丰富的日本人,完善可以愉快安心学习的学习环境,创建受家长、地方信赖的学校,培养“教育‘内行’的教师”,推进世界水准的大学建设,确立与新世纪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完善大学的基础设施。
因此,必须承认教育的独立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于人的发展,不在于其他,至于其他都是教育在完成自身的目的后的副产品,不能跃过教育的现代化,用手段的现代来取代教育本身的现代化。
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工程,百年树人,需要认真地,坚持不懈的努力。
不能有半点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
更不能幻想教育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财富回报。
日本成功的经验在哪里?通过对日本教育的研究和分析,感觉首先对基础教育,日本是抓的很紧,而且经过反复摸索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当然也有其不足和教训之处,这些对我国今天的基础教育改革或是明天的基础教育的设计,都不无参考价值。
二、要做到立法严谨,执法坚决,依法治教1984年8月,中曾根首相设立临时审议会。
经过3年多的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发表了4次咨询报告,探讨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原则等,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各级的职责都由法律明文规定,一目了然。
法律形成体系,法令执行细则、实施条例等环环紧扣,面面俱到,避免了人们在执行过程中任意曲解。
不仅要制定和完善法制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人们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有法不依,甚于无法。
特别是政府部门的公务员,更要严格守法。
政府部门按照法律行事,老百姓依照法律对其进行监督。
如果发现有违反或不执行的,都属于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