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拓展
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的原则与途径
![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的原则与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d3c1709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f.png)
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的原则与途径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的有力支持,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下面将从原则与途径两个方面来探讨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的方法。
一、原则1.创设情境原则: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需要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可以通过设置情景剧、模拟对话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动手实践原则: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和创造力。
可以组织写作比赛、口语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多元引导原则: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激发思辨原则: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解读经典文本、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
5.融合综合原则: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要注重知识的融合与综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可以组织跨学科活动、阅读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
二、途径1.阅读拓展:通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开拓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可以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如报纸、杂志、小说等,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2.写作拓展:通过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设计不同的写作任务,如作文、记叙文、议论文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3.口语拓展:通过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流畅度。
可以组织课堂演讲、辩论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技巧和思辨能力。
4.赛事拓展:通过参加各类语文竞赛或比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语文素养。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作文比赛、朗诵比赛等,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
5.社会实践拓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https://img.taocdn.com/s3/m/eff6310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4.png)
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拓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更多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课外读书活动、推荐好书、让学生进行小组阅读等方式来实施。
2. 写作拓展: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开展写作比赛,提供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写作练习,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课外拓展:组织语文社团、开展语文角活动,让学生参与更多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戏剧表演等,提升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多媒体拓展:应用多媒体技术,如音频、视频、网络等,拓宽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丰富教学资源。
可以通过让学生制作PPT、音频录制、影视欣赏等方式来进行。
5. 跨学科拓展: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比如语文与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相结合,进行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实践,促进学科之间的互补与融合。
通过以上的拓展和延伸,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教材进行有效拓展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教材进行有效拓展](https://img.taocdn.com/s3/m/10f14d0fde80d4d8d15a4faa.png)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教材进行有效拓展拓展对于语文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而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又必须以“有效”为第一追求。
因此,只有根据文本教学的需要,准确把握拓展时机,精心筛选拓展内容,悉心挑选拓展形式,拓展才能在动态生成中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别样精彩。
1 拓展之一——引:未成曲调先有情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心营造的教学氛围,恰当的导入与适当的拓展能为课文渲染出诗情画意的气氛。
如我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课前让学生搜集赞颂母亲的诗词、名段,在课上让学生背诵。
学生背后,我这样引入:你们背诵的诗句让人感受到了那浓浓的母爱。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充满浓浓母爱的文章《秋天的怀念》。
(板书课题)同学们,在学文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看这样一句话。
(课件出示:真正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
——歌德)你们想做会读书的人吗?这一环节古诗名段的拓展,唤起了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回忆,营造适合本课学习的氛围,为课堂教学做好情感铺垫。
2 拓展之二——说:纷纷坠叶飘香彻《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教学《比尾巴》一课,学习了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动物尾巴介绍会”,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有的孩子说:我带来了一张小老鼠的图片,小老鼠的尾巴长长的。
有的同学说:我带来了一张小燕子的图片,小老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
有的说:这是我画的小金鱼,小金鱼的尾巴扁扁的,好像一把小刷子……这一拓展思维的训练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认识世界的机会,初步培养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3 拓展之三——练:闲支藜杖醉吟风“练”是阅读教学的升华与延伸,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途径。
论小学语文课堂的拓展教学
![论小学语文课堂的拓展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579643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c.png)
论小学语文课堂的拓展教学小学语文课堂一直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的主要阵地,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境。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不仅要讲授知识,还应该注重拓展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课堂的拓展教学,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教学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2.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通过拓展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开阔他们的阅读视野,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拓展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增加他们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课堂拓展教学的方法和策略1. 多媒体教学法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融入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 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更广泛的阅读,选择一些适合年龄的优秀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课外作文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写作练习,可以根据不同主题和素材进行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可以让他们就所学知识展开自由交流和思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实地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教学活动,走出课堂去了解生活,让语文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激发学生对实践性学习的兴趣。
1. 制定拓展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拓展教学的时间和内容,将拓展教学融入到语文课堂中,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2.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拓展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更大的满足感。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拓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4. 配备相关资源为拓展教学配备相关的资源和教材,包括音像资料、电子书籍、实验器材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
语文拓展课实施方案
![语文拓展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9bdf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2.png)
语文拓展课实施方案一、引言。
语文作为学科的核心课程,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语文拓展课实施方案。
二、实施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3. 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实施内容。
1. 多元化的阅读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包括课内教材中的文学经典,还包括一些名家作品、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等。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2. 课外写作指导,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写作活动,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观察和感悟,进行创作。
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3. 口语表达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通过朗读、演讲、辩论等形式,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课外文学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文学社团活动,如诗歌朗诵、文学讲座、文学创作等,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文学情怀。
四、实施方法。
1.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和参与。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实施效果评估。
1.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和交流,评选出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表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
论小学语文课堂的拓展教学
![论小学语文课堂的拓展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6755ad3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6.png)
论小学语文课堂的拓展教学小学语文课堂的拓展教学,是指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路,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素质。
一、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第一,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古诗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体验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第三,增加多元化的教材。
教材的多变,也是拓展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种不同的课本、教材和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单一的学科能力,更需要综合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拓展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一,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
逻辑思维是创造力的基础,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分析、概括、推理、归纳、演绎等基本能力,还要能够准确表达和理解。
第二、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育的核心,而评判学生的语文水平,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依据其阅读和写作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扩大阅读面、提高写作难度,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第三、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口语表达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语文教育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辩论训练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强化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诗歌和其他文化传统等形式,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和表达情感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和价值观念。
总之,拓展语文教学是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深入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https://img.taocdn.com/s3/m/3fcc29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0.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与延伸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拓展与延伸的方法和策略:
阅读拓展: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并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如儿童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写作延伸:通过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拓展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可以设计各种写作任务,如写小故事、写游记、写感想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口语拓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词汇拓展: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可以通过词汇游戏、词语拓展训练等方式,让学生主动积累词汇,并学习词语的搭配和义项。
情感拓展:通过阅读和讨论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
可以通过情感体验活动、情感表达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文化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语文所涉及的各种文化元素,如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
可以安排参观博物馆、举办文化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文化的魅力。
跨学科拓展: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可以设计跨学科项目、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拓展与延伸的方法可以灵活运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拓展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拓展](https://img.taocdn.com/s3/m/36f6b7e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d.png)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拓展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然而,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来说,简单的课本内容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拓展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学生角度和家长角度,探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拓展。
一、教师角度1.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目,鼓励学生多读书,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读书俱乐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设计多种形式的阅读任务。
除了课本中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引入报纸、杂志、图片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
同时,在课堂上设置阅读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阅读拓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电子书、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视听形式进行阅读。
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与课本内容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源,进行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能力。
二、学生角度1.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学生可以积极提问,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心得。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新的思维方式。
2.积极参加阅读活动。
学校和社区经常会组织各种阅读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并利用活动中提供的资源进行阅读拓展。
此外,学生还可以与家人一起参加家庭阅读活动,分享阅读的乐趣。
3.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既能增加阅读的主动性,又能提高阅读的效果。
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使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等资源,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
三、家长角度1.与孩子一起阅读。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书,共同阅读,并与孩子进行讨论。
通过与孩子共同阅读,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并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2.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语文突破拓展语文学习的个途径
![语文突破拓展语文学习的个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b5f1923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5.png)
语文突破拓展语文学习的个途径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如何突破拓展语文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成为了许多学生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个人途径,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突破。
一、阅读广泛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知识,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学生可以选择各种类型的书籍,如小说、散文、诗歌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并保持每天读书的习惯。
同时,可以结合互联网资源,通过阅读各类文章、新闻、博客等,了解时事热点和不同领域的知识。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参加语文竞赛参加语文竞赛是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文竞赛包括写作比赛、诗词默写、古文阅读等,通过参加这些竞赛,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
参加竞赛可以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还可以学习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和经验。
在竞赛中,可以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提高的方向,并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三、多写作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写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多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拓展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写作可以从日记、作文开始,逐渐提高难度和要求。
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话题进行写作,或者从自己的生活和观察中获取灵感,进行情感的表达和思考。
写作过程中,可以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语言美感和感染力。
同时,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写作活动和竞赛,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建议。
通过不断的写作和修改,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达到语文学习的突破。
四、学会合理利用语文工具书语文工具书是学习语文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学生可以学会使用词典、成语词典、辞典等语文工具书,查阅生字生词,了解词语的意思、用法和相关的词汇搭配。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课外拓展活动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课外拓展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e49232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3.png)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课外拓展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课外拓展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下面,我将介绍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课外拓展活动。
一、选择适合的活动形式为了让学生身心愉悦地参与到拓展活动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富有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形式。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语文游戏,例如成语接龙、诗歌朗诵比赛等。
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一些创意活动中,如写小学生报告,合作编写故事等。
这些活动既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又能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二、多元化的拓展内容在开展拓展活动时,我们应该注重内容的多元化,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文本。
除了平时课堂中接触的课文,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诗歌、童话等。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电影、纪录片,以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充分利用课外资源为了让学生在课外拓展活动中有更多的收获,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外资源。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等地,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到大量的阅读材料和文化遗产。
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或文化名人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访谈,让学生有机会与他们互动,获得更多的启发和经验。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拓展活动中,我们可以适度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创作一个文学作品,每个学生负责其中的一个小节。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协作,还可以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尊重别人的观点。
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展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活动中,我们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沟通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一些辩论、演讲和写作的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开展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课外拓展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非常重要。
通过选择适合的活动形式、多元化的拓展内容和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拓展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拓展](https://img.taocdn.com/s3/m/24a2816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8.png)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拓展引言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积累语文知识的重要环节。
然而,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有效的拓展活动,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欠佳。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拓展,本文将介绍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一、阅读材料丰富多样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拓展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生动的故事、诗歌、讽刺小品等,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与科学、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相关的文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跨学科的阅读能力。
二、阅读引导与讨论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应当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中的难点和重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问,启发学生思考,促进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会,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体验与表达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拓展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情感共鸣或温暖感人的阅读材料,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情感反应。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将感受进行表达,增强学生对阅读的情感投入和参与度。
四、创设情境与角色扮演为了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体验,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境,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例如,教师可以合理安排学生的角色,在课堂中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体验故事情节,并根据角色变换的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对阅读的投入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五、评价和反思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拓展需要进行及时评价和反思。
教师可以制定一些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等进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反思,总结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不足和进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结论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引导与讨论、情感体验与表达、创设情境与角色扮演等方法,可以有效拓展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拓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拓展](https://img.taocdn.com/s3/m/7e29b2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7.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拓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拓展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和创造,培养他们积极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拓展方法:1. 提出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针对文本中的难点或者引人深思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观察分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观察图片、文章或者实物等不同形式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感知和思考能力。
学生可以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等,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创造性写作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例如写一篇自己的故事、写一篇小记者的报道、写一封信件等等。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思维。
4. 启发性讲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启发性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通过讲解文言文中的典故故事、说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让学生解读歌词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5. 团体合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团体合作。
通过小组活动或者合作项目,学生可以共同解决问题、讨论文本、合作写作等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以上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思维拓展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开拓思维。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全面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论小学语文课堂的拓展教学
![论小学语文课堂的拓展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4f9f195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9.png)
论小学语文课堂的拓展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重要场所,但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为了更好地拓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课堂的拓展教学展开讨论,探讨如何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一、通过课外阅读拓展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在课本中所接触到的内容有限,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拓展课堂教学。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启蒙性的优秀作品,如《童话故事》,《名人传记》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报告或读后感,让学生通过书写去理解和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导读、讲解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深化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觉得写作很枯燥。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通过课外写作拓展课堂教学。
可以选择一些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写作题目,如《我最喜欢的动物》,《我心目中的美好家园》等,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学生的优秀作文,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语文教学应该是全面的,不仅仅是文字的阅读和写作,还应该包括口头表达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外表演来拓展课堂教学。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诗歌、散文或者戏剧剧本,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和领悟作品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与延伸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与延伸](https://img.taocdn.com/s3/m/45a3475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8.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与延伸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学生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下面我们来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与延伸。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应该注重扩大学生的语文知识面。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外阅读、课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更广泛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成语故事等内容,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通过现代诗歌、散文等形式,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让他们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在学习成语时,可以通过成语故事、成语谜语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延伸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记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拓展延伸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性思维的拓展。
比如,在学习古文时,可以通过创作故事、改编成语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解古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表达,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学习写作时,可以通过举办作文比赛、组织写作分享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与延伸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希望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多地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学习正确的语文拓展知识
![学习正确的语文拓展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5bef4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d.png)
学习正确的语文拓展知识语文是学生们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同学们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语文水平,学生们需要努力学习,并积极拓展语文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学习正确的语文拓展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一、阅读拓展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学们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各类材料,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和阅读广度。
除了课本上的文章,同学们还可以阅读诗歌、小说、报刊杂志等各类文学作品,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同学们还可以尝试阅读一些经典的名著,比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也能够培养同学们的情感和思考能力。
通过阅读这些名著,同学们可以深入思考文学作品背后的含义和哲理。
二、词汇积累词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学们可以通过背诵词汇卡片、归纳总结单词等方式来积累词汇。
此外,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学习词根、词缀的方式,拓展自己的词汇量。
同学们还可以尝试在写作中运用高级词汇,来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
通过灵活运用各类词汇,同学们可以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有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语法学习语法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同学们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同学们可以通过做语法练习题,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
此外,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模仿好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可以找到一些优秀的语文作文范文,学习其中的句子结构、用词技巧等,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写作实践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同学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学们可以多写作文、作业、日记等,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写作的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性,尽量避免使用模糊和含混的表达方式。
同时,同学们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或家长们,让他们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批改和指导,以提高文章的质量。
五、参与讨论和辩论参与讨论和辩论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与同学们讨论和辩论,可以加深对语文课堂内容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和表达能力。
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外拓展学习?
![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外拓展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3a03da3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e.png)
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外拓展学习?该如何通过有效的语文课外拓展资源学习?语文课外拓展学习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它能有效地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激发学习兴趣,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如何才能参与有效的课外拓展学习,让学生真正收益,是许多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构建科学的拓展体系有效的课外学习离不开科学的体系构建。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拓展计划,并加强课程内容的设计,使学习内容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二、多元化拓展资源1. 阅读拓展:泛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拓展阅读学习的最佳途径。
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推荐合适的书籍。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如:精读: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技巧。
泛读:扩大阅读面,接触不同类型的文本,积累语言素材,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主题阅读:围绕某个主题进行阅读,例如:历史人物、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形成知识体系。
经典阅读:阅读理解经典作品,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 写作拓展: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不同形式的写作,并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如:命题作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自由写作:帮助学生表达思想感情,激发写作兴趣。
仿写练习:学习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
扩写练习: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和生动性。
3. 口语拓展:口语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口语表达的机会,并给予有效指导。
如:演讲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辩论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朗读训练:提升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4. 文化体验拓展:语文学习与文化密切相关。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体验活动,感受传统文化和古代与现代文化的魅力。
浅论如何开展语文课堂拓展延伸
![浅论如何开展语文课堂拓展延伸](https://img.taocdn.com/s3/m/9059e31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4.png)
一、鼓励学生探究,培养思维能力。
首先,在语文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去探究,而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历史文化背景,文学思想,文学形式,语言特点,社会现实背景等不同角度探究,从而让学生培养起思考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跨学科知识拓展。
其次,要把语文课堂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学习一首诗歌时,可以将语文、历史、美术、音乐等知识进行结合,从更多角度去了解这首诗歌,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
最后,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语文课堂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
如:在教授《论语》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通过看电影、网络资源、社会现象等多种形式,探究《论语》中的思想内涵,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延伸学生的思维。
试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教学
![试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a57b23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5.png)
试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教学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而拓展教学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拓展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拓展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拓展教学形式的选择针对不同的单元和知识点,选择不同的拓展教学形式。
比如,在学习诗词方面,可以采用诗词朗诵比赛、诗词对唱、诗词曲艺比赛等形式,鼓励学生在音乐、舞蹈、表演等多个方面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在学习古文阅读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比如课堂上开展古文名句背诵、古文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
不同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多样化的教学,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二、拓展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比如,当学生学习文章阅读的时候,可以对不同的阅读难度设置不同的扩展内容,让阅读有不同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激发探究未知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拓展教学。
比如,在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中增开时间,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看法,促进思维的碰撞。
在文学鉴赏方面,可以设置阅读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互相交流、分享看法,从中学习借鉴。
另外,可以利用当代的科技手段,如PPT、电子白板、扫描仪等,将资源整合,让学生接触更广泛的内容。
在拓展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止是以听讲为主,而是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拓展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拓展](https://img.taocdn.com/s3/m/5309eae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c.png)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拓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拓展指的是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乐趣,提升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热情。
为了进行有效的拓展,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
论、游戏、模拟、分组合作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使
他们能够通过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来学习。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建立联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
建立联系,使学生能够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4.注重课堂氛围:教师应注重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
浓厚的学习氛围。
5.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
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量身定制教学方案。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拓展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拓展](https://img.taocdn.com/s3/m/3516236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a.png)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拓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进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拓展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教学技巧的运用,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效拓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教师应该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拓展语文课堂教学。
通过使用课堂投影仪、录音录像机、图片报告等多媒体工具,教师能够更深入地讲解语文知识,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语文的内涵。
例如,可以用图片、动画等媒体将传奇故事搬上课堂,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工具,打造出虚拟的古代文化氛围,让学生更深入体验古代文明。
其次,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答辩,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模拟答辩活动中,教师可以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介绍和欣赏中华传统文化,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文化背景。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模拟答辩活动,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文学手法去欣赏文学作品,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多地领略到文学作品的魅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思想水平、审美能力、创新思维等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来拓展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用“文学探索”的形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寻找文学秘密,而学生通过语文课堂的游戏,可以不仅提升自己的语文知识,而且可以增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思想分析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
通过上述有效的拓展技巧,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要想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语文,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教师就应该大胆开拓创新,积极采用多媒体、模拟答辩、游戏等有效拓展手段,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受益匪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为了能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
本学期我和刘春艳老师共同研究了“如何进行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这样的小课题。
什么是“课堂教学拓展”?我认为,课堂教学拓展是教师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打破教材、课堂的束缚,积极引进更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为文本(教材)教学服务。
我们研究达到的目标就是,叶老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兴趣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
虽然暂时还达不到山东课改中韩兴娥提出的“海量阅读”,但我们一直都在努力的路上。
接下来谈一下我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一、课前拓展性阅读。
拓展性阅读作为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
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
如教学《七律长征》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毛泽东。
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认识了毛泽东。
也了解长征途中的一些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还有很多写景、纪实类的文章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补充阅读,例如《圆明园的毁灭》、《长城》等课文。
如果仅仅是课堂中干巴巴的读,是很难把历史的厚重和景色的美丽及毁灭的惨景都让学生体会出来的。
只有让学生通过课外的阅读,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体会那份历史的沉重和责任,才会激起民族的复兴感勿忘国耻。
二、课中拓展性阅读。
1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
如学习《泊船瓜洲》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乡情怀,我设计了补充阅读余光中的《乡愁》。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又适时给学生加了《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地震中的撑起》的阅读。
这样的补充不仅不会拖慢教学进度,反而会调动学生的情绪,对课文的阅读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三、课后拓展性阅读。
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
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
什么是教学拓展?教学拓展就是指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练习,进行课外读写。
恰倒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比如说在教学第一单元“我爱阅读”的主题时,课后我安排了一个关于读书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或者是故事,也可谈一谈自己的读书感受,了解图书的种类等等。
在此基础上我又组织学生进行了读书汇报。
给了他们展示的平台,结果令我很是欣慰,有诗歌朗诵的、有谈读书感受、读后感的、有表演课本剧的也有讲名人读书故事的。
形式多样,出乎我的意料。
当我们遇到了应用文,说明文时不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课后的拓展延伸也要稳步进行吗?
五年级上册第三组《鲸》《松鼠》等这类的说明性文章,在课堂上的学习多少有些不够尽兴,所以应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路途继续下去,去寻找科学的路径。
适时推介课外读物法布尔的《昆虫记》布封的《自然史》。
一篇课文教好后,学生应当感到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
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四、从文本空白、悬念处拓展延伸
些文章结尾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留给了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这给学生顺着课文思索带来了机会,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在学习《小木偶的故事》一文后,要求学生根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发挥想象,续写一个片段:小木偶在赋予了人世间所有的表情后又会遇到什么人,发生什么事。
五、方式多元的拓展延伸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各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出现,如音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更多借助于现代音像技术,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等,比较直观,它通过画面、声音来展示内容,能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和《最后一分钟》时我组织学生观看了1949年的阅兵仪式及1997年的香港回归时的交接仪式。
再如网络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通过上网浏览或在线阅读来达到目的,它的大信息量和快捷的查阅速度是其它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也是现在学生较感兴趣、极易接受的阅读方式。
因此拓展阅读开展
过程中同样可以既有文本的拓展,也有音像资料的拓展、图片资料的拓展,通过“屏幕阅读”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其体验感悟能力。
同时,拓展阅读一定要注意要适度,要适合文本,适合学生,适合的时机,适当的数量,合适的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在纷繁复杂的语文的学科资料中,找到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料给学生。
以上是我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我申请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