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缓和曲线长度及平曲线计算
缓和曲线超高计算
公路缓和曲线知识与计算公式未知2010-04-04 17:34:42 本站一、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大圆曲线与小圆曲线之间,由较大圆曲线向较小圆曲线过渡的线形 , 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
1 .缓和曲线的作用1 )便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2 )乘客的舒适与稳定,减小离心力变化3 )满足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4 )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2 .缓和曲线的性质为简便可作两个假定:一是汽车作匀速行驶;二是驾驶员操作方向盘作匀角速转动,即汽车的前轮转向角从直线上的 0 °均匀地增加到圆曲线上。
S=A2/ρ( A :与汽车有关的参数)ρ=C/s C=A2由上式可以看出,汽车行驶轨迹半径随其行驶距离递减,即轨迹线上任一点的半径与其离开轨迹线起点的距离成反比,此方程即回旋线方程。
3 .回旋线基本方程即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的数学模型。
令:ρ=R , l h=s 则 l h=A2/R4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越长,其缓和效果就越好;但太长的缓和曲线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这会给测设和施工带来不便。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按发挥其作用的要求来确定:1 )根据离心加速度变化率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就需控制离心力的变化率。
a1=0,a2=v2/ ρ ,a s= Δ a/t ≤ 0.62 )依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所需时间求缓和曲线长度 (t=3s)3 )根据超高附加纵坡不宜过陡来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超高附加纵坡(即超高渐变率)是指在缓和曲线上设置超高缓和段后,因路基外侧由双向横坡逐渐变成单向超高横坡,所产生的附加纵坡。
4 )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计算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切线角β最好在 3°—— 29°之间,视觉效果好。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按行车速度来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同时考虑行车时间和附加纵坡的要求。
5 .直角坐标及要素计算1 )回旋线切线角( 1 )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切线角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与该缓和曲线起点的切线所成夹角。
平曲线要素表3
备注:隧道内线路中心线高程点距圆心的距离为1.635m
平曲线要素表(右线) 平曲线要素表(右线)
交点JD2 交点JD2 JD
半径R 半径R=1600 缓和曲线长L 缓和曲线长L0=180 ZH:YK329+139.219 HZ:YK330+020.705 X=3918625.214 X=3918449.008 切线长T 446. 切线长T=446.650 右转曲线 转向角
-3.69
K328+950 H:4244.238
BP:K329+560 H:4276.995 R=13000 起点K329+370.24 终点K329+749.76
BP:K332+590 H:4351.23 R=9000 起点K332+313.96 终点K332+866.04
BP:K333+170 H:4329.828
左转曲线
转向角
aZ=27-00-02.7
前进方向切线方位角:245-46-50. 前进方向切线方位角:245-46-50.7 Y=527763.387 Y=526840.068
后退方向切线方位角:38-46-48
交点JD4 交点JD4 JD
半径R 半径R=1000 缓和曲线长L 缓和曲线长L0=120 ZH:K333+322.987 HZ:K334+128.952 X=3916481.748 X=3916070.265 切线长T 417. 切线长T=417.398
右转曲线
转向角
aY=39-18-10.4来自前进方向切线方位角:218-46前进方向切线方位角:218-46-48 Y=526192.679 Y=525523.000 HY:K333+442.987 YH:K334+008.952
道路平面设计之道路平面线形
2 h
l
y
=
l3 6R lh
−
l7 336 ⋅ R 3lh3
l ―回旋线上任一点到 曲线起点的曲线长度
R―主曲线半径 lh ―缓和曲线长度
坐标原点在ZH、HZ
(4)在圆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公式
ϕm
=
αm
+
β0
=
90
π
⋅ ( 2lm + lh R
)
x = q + R ⋅sin ϕm
y = ΔR + R(1− cosϕm )
三. 缓和曲线
2、缓和曲线的选择
(1)缓和曲线轨迹特点:由直线驶入圆曲线 转弯时,其轨迹上的任一点的曲率半径与其行 程l(自转弯开始点算起)成反比,此轨迹方程 为回旋曲线方程。因此我国《标准》规定缓和 曲线采用回旋曲线。
三. 缓和曲线
(2)缓和曲线的一般方程式:
ρ ⋅l = C
(2-26)
为了设计方便,使量纲一致,故令A2=C,则
一. 直 线
断背曲线:互相通视的同向曲线间若插以短直 线,容易产生把直线和两端的曲线看成为反向曲 线的错觉,当直线过短时甚至把两个曲线看成是 一个曲线,这种线形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且容 易造成驾驶操作的失误,通常称为断背曲线。
设计中应尽量避免。
一. 直 线
断背曲线
X 直线的计算
一. 直 线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5500 4000 2500 1500 600 350 150
二. 圆曲线
3、平曲线长度(curve radius)
(1)平曲线最小长度规定
① 从驾驶员操纵方便、行车舒适性以及视觉要求来 看,应对平曲线长度加以限制。
缓和曲线五大要素计算表
注:1、表中蓝色部分为需要对照设计院给的参数表填写。 2、表中绿色部分为计算器程序所需的线元参数。
平曲线要素 缓和曲线长l0
曲线半径R 曲线长Lc 交点前直线切线角A
计算结果 180 800
341.3608756 3.308498635
设有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转向角α
0.651701095
曲线半径R 转向角α 曲线方向判别 Q 内移距p 前缓和曲线长l1 后缓和曲线长l2 切线长T1 切线长T2 切垂距m 外视距E 切曲差q 曲线长L 交点里程JD 直缓点ZH 缓圆点HY 曲中QZ 圆缓点YH 缓直点HZ
ZH(x) ZH(y) HZ(X) HZ(Y) HY(X) HY(Y)
θ YH(X) YH(Y)
和) 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弧度制)
分
公路缓和曲线原理及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一、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大圆曲线与小圆曲线之间,由较大圆曲线向较小圆曲线过渡的线形,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
1.缓和曲线的作用1)便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2)乘客的舒适与稳定,减小离心力变化3)满足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2.缓和曲线的性质为简便可作两个假定:一是汽车作匀速行驶;二是驾驶员操作方向盘作匀角速转动,即汽车的前轮转向角从直线上的0°均匀地增加到圆曲线上。
S=A2/ρ(A:与汽车有关的参数)ρ=C/sC=A2由上式可以看出,汽车行驶轨迹半径随其行驶距离递减,即轨迹线上任一点的半径与其离开轨迹线起点的距离成反比,此方程即回旋线方程。
3.回旋线基本方程即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的数学模型。
令:ρ=R,l h=s 则 l h=A2/R4.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越长,其缓和效果就越好;但太长的缓和曲线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这会给测设和施工带来不便。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按发挥其作用的要求来确定:1)根据离心加速度变化率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就需控制离心力的变化率。
a1=0,a2=v2/ρ,a s=Δa/t≤0.62)依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所需时间求缓和曲线长度(t=3s)3)根据超高附加纵坡不宜过陡来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超高附加纵坡(即超高渐变率)是指在缓和曲线上设置超高缓和段后,因路基外侧由双向横坡逐渐变成单向超高横坡,所产生的附加纵坡。
发布日期:2012-01-31 作者:李秋生浏览次数:1494)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计算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切线角β最好在3°——29°之间,视觉效果好。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按行车速度来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同时考虑行车时间和附加纵坡的要求。
5.直角坐标及要素计算1)回旋线切线角(1)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切线角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与该缓和曲线起点的切线所成夹角。
公路缓和曲线段原理及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程序使用说明Fx9750、9860系列程序包含内容介绍:程序共有24个,分别是:1、0XZJSCX2、1QXJSFY3、2GCJSFY4、3ZDJSFY5、4ZDGCJS6、5SPJSFY7、5ZDSPFY8、5ZXSPFY9、6ZPJSFY 10、7ZBZFS 11、8JLHFJH 12、9DBXMJJS13、9DXPCJS 14、9SZPCJS 15、GC-PQX 16、GC-SQX17、PQX-FS 18、PQX-ZS 19、ZD-FS 20、ZD-PQX21、ZD-SQX 22、ZD-ZS 23、ZDSP-SJK 24、ZXSP-SJK其中,程序2-14为主程序,程序15-24为子程序。
每个主程序都可以单独运算并得到结果,子程序不能单独运行,它是配合主程序运行所必需的程序。
刷坡数据库未采用串列,因为知道了窍门,数据库看起很多,其实很少。
程序1为调度2-8程序;程序2为交点法主线路(含不对称曲线)中边桩坐标正反计算及极坐标放样程序;程序3为主线路中边桩高程计算及路基抄平程序;程序4为线元法匝道中边桩坐标正反计算及极坐标放样程序;程序5为匝道线路中边桩高程计算及路基抄平程序;程序6为任意线型开口线及填筑边线计算放样程序;程序7专为主线路开口线及填筑边线计算放样程序,只需测量任意一点三维数据,即可马上计算出该点相对于中桩法线上的偏移量;程序8专为匝道线路开口线及填筑边线计算放样程序,只需测量任意一点三维数据,即可马上计算出该点相对于中桩法线上的偏移量;程序9为桥台锥坡计算放样程序;程序10为计算两点间的坐标正反算程序;程序11为距离后方交会计算测站坐标程序;程序12为任意多边形面积周长计算程序;程序13为导线近似平差计算程序;程序14为水准近似平差计算程序;程序2-8所用数据库采用的串列,匝道用的File 1;主线用的File 2。
第一步:先用Excel按照文字说明输入完整条线路对应数据;第二步:保存为CSV格式,然后设置单元格格式、数字格式、科学计数、小数位数设置10位以上并保存;第三步:用FA-124导入,匝道数据列表文件选择“File 1”,主线数据列表文件选择“File 2”。
各种曲线计算公式
一、公路平曲线坐标计算公式1、缓和曲线:Lb1 0{K,D}①T=A2/R ②L=J(K-O)+T ③B=T2 /2/A2 *180/π④M=(L-T)-(L5-T5)/40/A4+(L9-T9)/3456/A8-(L13-T13)/599040/A12+(L17-T17)/17542600/A165.N=(L3-T3)/6/A2-(L7-T7)/336/A6+(L11-T11)/42240/A10-(L15-T15) /9676800/A14+(L19-T19)/3530097000/A18⑥I=(L2-T2)*180/2/A2/π⑦X=C+Mcos(Q-ZB)-ZNsin(Q-ZB)+Dcon(Q+ZI+S)◢⑧Y=F+Msin(Q-ZB)+ZNcos(Q-ZB)+Dsin(Q+ZI+S)◢Goto 0注:A:缘和曲线参数 R:起点半径 J:曲率半径判定值(当曲率半径由小到大取1,否则取-1)(当起点半径到终点半径是由大或无穷大到小取+1,反之则取-1) K:欲求点里程 O:缘和曲线起点里程 C:缘和曲线起点X坐标Q:起始方位角(当J=-1时,方位角应+180。
) Z:偏角判定值(当J=1时,左偏为-1,右偏为1;当J=-1时,左偏为1,右偏为-1) D:距中桩的距离 S:斜交角度 F:缘和曲线起点Y坐标2、圆曲线Lb1 0{K,D}①L=K-0②X=C+R[sin(Q+L/R*180/π)-sinQ]+Dcos(Q+L/R*180/π+S)◢③Y=F-R[cos(Q+L/R*180/π)-cosQ]+Dsin(Q+L/R*180/π+S)◢ Goto 0注:K:欲求点里程 O:圆曲线起点里程 C:圆曲线起点X坐标 R:圆曲线半径 (左偏为负) Q:起始方位角 D:距中桩的距离 S:斜交角度 F:圆曲线起点Y坐标3、直线Lb1 0{K,D}①L=K-0②X=C+LcosQ+Dcos(Q+S)◢③Y=F+LsinQ+Dsin(Q+S)◢Goto 0注:K:欲求点里程 O:直线起点里程 C:直线起点X坐标 Q:起始方位角 D:距中桩的距离 S:斜交角度 F:直线起点Y坐标二、竖曲线计算公式Lb1 0①{K} ②L=K-(0-T)③H=M-IT+LI-ZL2 /2/R◢ Goto 0 注:K:欲求点里程;O:顶点里程;T:切线长;M:顶点高程;I:坡度;Z:竖曲线判定值三、预拱度计算公式Lb1 0①{K} ②H=D-(4D÷B2)×(B/2-(K-O)) 2◢ Goto 0注:D:跨中最大设计预拱度 H:要计算的预拱度 K:欲求点里程桩号(距支座的距离) O:起点桩号 B:本跨净长。
线路工程测量-缓和曲线
小结
1、困难条件下曲线的测设 1)控制点(JD、ZH、HZ)无法置 镜——在JD、HY、YH、切线上任 一点、曲线上任一点置镜测设 2)曲线遇障碍时的测设——切线方向
2、复杂曲线的测设 1)复曲线——曲线要素的计算 2)回头曲线
3、中桩坐标的计算——坐标转换
34
思考题
1、在HY点置镜前测圆曲线如何确定切线方向? 2、副交点有二个,能否有三个呢? 3、什么是复曲线? 4、已知:交点里程为K2+849.27,圆曲线半径
17
思考题
1、缓和曲线任意点的半径? 2、缓和曲线常数? 3、缓和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4、加入缓和曲线后圆曲线与曲线有什么变化? 5、已知:交点里程为K2+849.27,圆曲线半径
R=400m,缓和曲线长70m,转向角为 27°45′08″, 计算:1)缓和曲线常数、要素
2)缓和曲线主点里程 3)按整桩号法计算各中桩坐标 4)按整桩号法计算各中桩偏角和弦长
(2)置镜A点,后视P点反拨角r+βA 定向,得A点切线方向
A点在缓和曲线:
A
l
2 A
2Rl
A点在圆曲线:
A
l 2R
lA l R
21
一、困难条件下的曲线测设
(二)曲线上遇障碍时的测设
1、等量偏角法 1)测至3点后,4点不通视 2)置镜于3点,照准0点,度盘读数设为1800,转动望远镜为00时,视线在0~3方向上, 读数为δ3视线在3点的切线上 3)拨4、5点偏角,视线就在点4、5的方向上 4)测至6点后,视线受阻 5)置镜于5点,照准3点,度盘读数设为1800 + δ3 ,转动望远镜为00时,视线在0~5方向 上,读数为δ5视线在5点的切线上 6)读数为δ6视线在6点的切线,向前测设
平曲线计算公式
平曲线计算公式摘要:一、引言二、平曲线计算公式介绍1.圆曲线2.缓和曲线三、计算方法1.圆曲线计算方法2.缓和曲线计算方法四、实际应用1.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2.在铁路设计中的应用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平曲线计算公式是道路和铁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道路和铁路的曲率半径、超高缓和段长度等关键参数的计算。
本文将详细介绍平曲线计算公式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平曲线计算公式介绍平曲线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两种,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曲线的计算公式。
1.圆曲线圆曲线是最简单的平曲线形式,其计算公式如下:R = (V^2 / g) / (1 + (h / R)^2)其中,R 为曲率半径,V 为设计速度,g 为重力加速度,h 为超高缓和段长度。
2.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为了克服圆曲线在高速行驶时产生的离心力而设计的曲线形式。
缓和曲线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通常需要通过数值方法求解。
三、计算方法1.圆曲线计算方法根据圆曲线计算公式,可以求解出曲率半径R。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设计速度V 和超高缓和段长度h 这两个已知条件,计算出合适的曲率半径R。
2.缓和曲线计算方法缓和曲线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数值方法,例如牛顿法、梯度下降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设定初始值,然后通过迭代计算,逐步逼近最优解。
四、实际应用1.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平曲线计算公式在道路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影响到道路的行驶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
正确使用平曲线计算公式,可以为道路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道路设计的质量。
2.在铁路设计中的应用与道路设计类似,平曲线计算公式在铁路设计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速列车行驶过程中,平曲线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到列车的运行安全、舒适性和能耗。
因此,在铁路设计中,需要根据列车设计速度和线路条件,合理设置平曲线,以满足列车运行要求。
五、结论平曲线计算公式是道路和铁路设计中的关键概念,掌握平曲线计算公式对于提高设计质量和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工程测量课件第8章第4节 缓和曲线测设
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缓和曲线,如图所示。
程
三、缓和曲线参
数
四、利用手机软
件进行道路中桩
坐标计算
五、利用计算机
计算缓和曲线
六、利用手机计
算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
新形态一体化
《道路工程测量》
第8章 道路中线测量
第4节 缓和曲线测设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中
6.2.4的规定,直线与圆曲线或大半径圆曲线与小半径圆曲线
=2527528.374+146.563×cos55°43′18″-12.023×sin55°43′18″
=2527600.986m
YQZ=YZH+ x ×sinαZH-JD1+ y ×cosαZH-JD1
=521645.357+146.563×sin55°43′18″+12.023×cos55°43′18″
第8章 道路中线测量
第4节 缓和曲线测设
(7)选择“程序”,点击“批量计算”,勾选“全线”,
输入“桩间距如20”,选择中桩“计算”,结果排序“左中
右隧或中左右”,如果要计算边桩,则左边桩选择“手动输
入”,输入“左偏距如20”,同理,输入“右偏距如20”(
如果不计算边桩,则不需要输入);勾选“整桩”、“主点
=2527528.374+79.949×cos55°43′18″-2.132×sin55°43′18″
=2527571.641m
YHY=YZH+ x ×sinαZH-JD1+ y ×cosαZH-JD1
=521645.357+79.949×sin55°43′18″+2.132×cos55°43′18″
平曲线计算公式
平曲线计算公式摘要:一、引言二、平曲线计算公式简介1.什么是平曲线2.平曲线计算公式的意义三、平曲线计算公式推导1.圆曲线计算公式2.缓和曲线计算公式四、平曲线计算公式应用1.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2.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的土木工程领域,平曲线计算公式是道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计算工具。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快速、准确地计算道路的平曲线,从而为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平曲线计算公式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二、平曲线计算公式简介1.什么是平曲线平曲线,又称平曲线段,是指道路在水平方向上连续变化的曲线。
它可以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断地改变行驶方向,从而有效地减少行驶距离和行驶时间。
平曲线的形状有很多种,如圆曲线、缓和曲线等。
2.平曲线计算公式的意义平曲线计算公式是一种计算平曲线长、距等参数的公式。
通过使用这些公式,工程师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道路的平曲线,为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三、平曲线计算公式推导1.圆曲线计算公式圆曲线是由一个半径相等的圆所组成的平曲线。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L = πr + 2r * arcsin(ΔL/2r)其中,L表示圆曲线长,r表示圆曲线半径,ΔL表示圆曲线长度的变化。
2.缓和曲线计算公式缓和曲线是一种逐渐变化的平曲线,它由多个圆曲线组成。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L = nπr + (n-1) * 2r * arcsin(ΔL/2r)其中,L表示缓和曲线长,r表示缓和曲线半径,n表示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个数,ΔL表示缓和曲线长度的变化。
四、平曲线计算公式应用1.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平曲线计算公式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在道路的选线、定线、设计等方面,工程师们需要根据道路的地形、地质、交通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平曲线,并计算出平曲线的长度、距等参数。
这都需要用到平曲线计算公式。
2.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除了道路设计外,平曲线计算公式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平曲线认识
第三讲公路平面坐标计算1、平曲线认识道路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工程结构物,它的中线是一个空间曲线,叫路线,其在水平面的投影就是平面线形。
道路平面线形由于受到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的制约而改变方向。
在路线平面方向的转折处为满足行车要求,需要用适当的曲线把前、后直线连接起来,这种曲线称为平曲线。
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①圆曲线要素主点桩号计算:ZY点里程=JD点里程-TQZ点里程=ZY点里程+L/2 YZ点里程=ZY点里程+LJD里程=QZ里程+D/2(校核)②缓和曲线要素切线长: 外距:曲线长:()s s 18022180l aR l a R L h +=+-=πβπ切线加长:q =/2-3/(240R2)圆曲线相对切线内移量:p = 2/(24R)切曲差 Dh = 2T -Lh上式中:α 为线路转向角;β0为缓和曲线角; 其中q 、p 、β0缓和曲线参数。
ZH 桩号 = JD 桩号-T HY 桩号 = ZH 桩号+QZ 桩号 = HY 桩号+L/2YH 桩号 = QZ 桩号+L/2 = HY 桩号+L = ZH 桩号++LHZ 桩号 = YH 桩号+= ZH 桩号+LhJD 桩号 = ZY 桩号-Th +Dh (检核)m)2)((q tgp R T ++=α)(m 2sec)(R p R E -+=αLs Ls Ls Ls Ls Ls注意:上面计算需要大家掌握主点桩号计算,五大主点:ZH、HY、QZ、YH、HZ,还会遇到一些特殊点例如起点QD、终点ZD、公切点GQ。
可以判断下图即可。
重点知识必须掌握(线元法基础):直线:曲率为0,起终点半径无穷大。
圆曲线: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弧,半径为固定值。
缓和曲线: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两个不同半径的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指从直线上半径无穷大到圆曲线的定值之间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过渡段),我国公路缓和曲线的形式采用回旋线。
(曲率为半径的倒数)A1,A2——缓和曲线参数R——圆曲线半径Ls1,Ls2——缓和曲线长度一段完整缓和曲线满足公式:A²=R x Ls1,A²=R x Ls2入缓和曲线:从ZH点到HY点,A固定不变,随着Ls1的增大,半径从∞减小到R出缓和曲线:从YH点到HZ点,A固定不变,随着Ls2的减小,半径从R增大到∞如果A²≠R x Ls,那么这段缓和曲线是不完整的,叫做不完整缓和曲线。
竖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第三节竖曲线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方便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
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
一、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相邻坡段的坡度为i1和i2,代数差为ω=i2 -i1ω为正时,是凹曲线;ω为负,是凸曲线。
1.二次抛物线基本方程:或ω:坡度差(%);L:竖曲线长度;R:竖曲线半径2.竖曲线诸要素计算公式竖曲线长度或竖曲线半径R: (前提:ω很小)L=Rω竖曲线切线长:T=L/2=Rω/2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竖曲线外距:二、竖曲线最小半径(三个因素)1.缓和冲击对离心加速度加以控制。
ν(m/s)根据经验,a=0.5~0.7m/s2比较合适。
我国取a=0.278,则Rmin=V2/3.6 或Lmin=V2ω/3.62.行驶时间不过短 3s的行程Lmin=V.t/3.6=V/1.23.满足视距的要求分别对凸凹曲线计算。
(一)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按视距满足要求计算1.当L<ST时,Lmin = 2ST - 4/ω2.当L≥ST时,ST为停车视距。
以上两个公式,第二个公式计算值大,作为有效控制。
按缓和冲击、时间行程和视距要求(视距为最不利情况)计算各行车速度时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见表4-13。
表中:(1)一般最小半径为极限最小半径的1.5~2倍;(2)竖曲线最小长度为3s行程的长度。
(二)凹曲线最小半径和长度1.夜间行车前灯照射距离要求:1)L<ST2) L≥STL<ST Lmin = 2ST - 26.92/ω (4-14)L≥STω /26.92 (4-15)3s时间行程为有效控制。
例:设ω=2%=0.02;则L=ωR竖曲线最小长度L=V/1.2速度V=120km/h V=40km/h 一般最小半径R凸17000 700一般最小半径R凹6000 700 L凸340 14L凹120 14 例题4-3ω=-0.09 凸形;L=Rω=2000*0.09=180mT=L/2=90mE=T2/2R=2.03m起点桩号=k5+030 - T =K4+940起始高程=427.68 - 5%*90=423.18m桩号k5+000处:x1=k5+000-k4+940=60m切线高程=423.18+60*0.05=426.18m h1=x21/2R=602/2*2000=0.90m设计高程=426.18 - 0.90=425.28m 桩号k5+100处:x2=k5+100-k4+940=160m切线高程=423.18+160*0.05=431.18m h2=x22/2R=1602/2*2000=6.40m设计高程=431.18 - 6.40=424.78m第一节平面线形概述一、路线路线指路的中心线;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路线的平面;路线设计: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的工作;可分为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整理)公路测量中的计算公式总结
公路测量中的计算公式总结一、方位角的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x1:QD的X坐标y1:QD的Y坐标x2:ZD的X坐标y2:ZD的Y坐标S:QD~ZD的距离α:QD~ZD的方位角2. 计算公式:1)当y2- y1>0,x2- x1>0时:2)当y2- y1<0,x2- x1>0时:3)当x2- x1<0时:二、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α1:QD~JD的方位角α2:JD~ZD的方位角β:JD处的偏角2. 计算公式:β=α2-α1(负值为左偏、正值为右偏)三、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U:JD的X坐标V:JD的Y坐标A:方位角(ZH~JD)T:曲线的切线长,D:JD偏角,左偏为-、右偏为+2. 计算公式:直缓(直圆)点的国家坐标:X′=U+Tcos(A+180°) Y′=V+Tsin(A+180°)缓直(圆直)点的国家坐标:X″=U+Tcos(A+D)Y″=V+Tsin(A+D)四、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P:所求点的桩号B:所求边桩~中桩距离,左-、右+ M:左偏-1,右偏+1C:JD桩号D:JD偏角L s:缓和曲线长A:方位角(ZH~JD)U:JD的X坐标V:JD的Y坐标T:曲线的切线长,I=C-T:直缓桩号J=I+L:缓圆桩号:圆缓桩号K=H+L:缓直桩号2. 计算公式:1)当P中桩坐标:X m=U+(C-P)cos(A+180°) Y m=V+(C-P)sin(A+180°)边桩坐标:X b=X m+Bcos(A+90°)Y b=Y m+Bsin(A+90°)2)当I中桩坐标:X m=U+Tcos(A+180°)+GcosO Y m=V+Tsin(A+180°)+GsinO边桩坐标:X b=X m+Bcos(A+MW+90°)Y b=Y m+Bsin(A+MW+90°)3)当J中桩坐标:边桩坐标:X b=X m+Bcos(O+MW+90°)Y b=Y m+Bsin(O+MW+90°)4)当H中桩坐标:X m=U+Tcos(A+MD)+GcosO Y m=V+Tsin(A+MD)+GsinO边桩坐标:X b=X m+Bcos(A+MD-MW+90°) Y b=Y m+Bsin(A+MD-MW+90°)5)当P>K时中桩坐标:X m=U+(T+P-K)cos(A+MD)Y m=V+(T+P-K)sin(A+MD)边桩坐标:X b=X m+Bcos(A+MD+90°)Y b=Y m+Bsin(A+MD+90°)注:计算公式中距离、长度、桩号单位:“米”;角度测量单位:“度”;若要以“弧度”为角度测量单位,请将公式中带°的数字换算为弧度。
缓和曲线
§11-6 虚交点的测设 11一、单圆曲线虚交的测设 1.圆外基线法
a T ′ = Rtg 4
测设时由ZY和YZ点分别沿切线 量出T’得M点和N点,再由M点或N 点沿MN或NM方向量T’即得QZ点。 曲线主点定出后,即可用切线 切线 支距法或偏角法进行曲线详细测设。 支距法或偏角法
§11-6 虚交点的测设 11一、单圆曲线虚交的测设
①在ZH点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用盘左瞄准JD,将水 ZH点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用盘左瞄准JD, 点安置经纬仪 ),用盘左瞄准JD 平度盘的读数配到0 00′00″; 平度盘的读数配到0°00′00″; ②转动照准部到度盘读数为δ1,从ZH点量取分段弦长C,定 转动照准部到度盘读数为δ1, ZH点量取分段弦长C δ1 点量取分段弦长 出1点; δi,从第i ③转动照准部到度盘读数为 δi,从第i-1点量取分段弦长 与此方向交出第i C,与此方向交出第i点; ④另一半缓和曲线在HZ点上按同样方法测设。 另一半缓和曲线在HZ点上按同样方法测设。 HZ点上按同样方法测设
dx = dl ⋅ cos β dy = dl ⋅ sin β
l5 x =l − 2 2 40R ls 3 l y= 6Rls
dy x dx
§11-5 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测设 11一、缓和曲线
2.回旋线型缓和曲线公式 (3) 缓和曲线的参数方程
l5 x =l − 40R2ls2 l3 y= 6Rls
3 ls x0 = ls − 40R2 2 l y0 = s 6R
y
y0 x0 x
§11-5 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测设 11二、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主点测设 内移值p与切线增值q 1.内移值p与切线增值q的计算
缓和曲线
• 作用:实现曲率半径和外轨的逐渐过渡,减少列车在突 变处的轮轨冲击,满足曲率过度、轨距加宽和超高过度 的需要。
夹直线
概念:两个曲线间的直线,起到两个曲线间的过渡作用。 影响:需要设置较短的夹直线时,其最小长度受下列条件 控制。①线路养护要求。夹直线短过短时,不易保持直线 方向,增加维护困难。 ②行车平稳要求。列车从前一曲线通过夹直线进入后一曲 式线的运行过程中,因外轨超高和曲线半径不同,未被平 衡的横向加速度频繁变化,引起车辆左右摇摆,反向曲线 地段更为严重。影响车的平衡,出现车辆左右摇摆。
曲线线间距加宽
• 概念:两曲线间的垂直距离。 • 场所:城市轨道交通双线并行区间曲线地段为了 满足车辆、设备、建筑等限界的要求。 • 加宽值应当应当根据车辆选型、曲率半径、外轨 超高等实际情况来定。
平曲线参数计算
直线、缓和曲线直线的相互位置
缓和直线的总长度T、曲线总长度K、外矢距E0计 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1.2
《标准》按行驶时间不小于3s的要求制定了各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城规》制定了城市道路的最小缓和曲线长度,如表3-7。
3.超高渐变率
超高渐变率——在超高过渡段上,路面外侧逐渐抬高, 将在外侧形成一 个附加坡度, 这个附加坡度称为超高渐变率。 当圆曲线上的超高值一定时, 这个附加坡度就取决于缓和段的长度。
《标准》规定:当公路的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设缓 和曲线。
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
《规范》规定可不设缓和曲线的情况: (1)在直线和圆曲线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标准》规定的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2)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间,当小圆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 的最小半径”时; (3)小圆半径大于表3.5.1中所列半径,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选取四个条件的计算值中的最大值并取整到5的倍数作为缓和曲线 长度采用值。
2. 可不设置缓和曲线的情况:
(1)在直线和圆曲线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标准》规定 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2)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间,当 小圆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3)小圆半径大 于表3.5.1中所列半径,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设缓和曲线。
x = q + R sinm y = p + R (1 - cosm)
2lm Ls 2 10.085 70 ) 28.9479 ( ) 4.3053 R 250
x = q + Rsinm =34.996+250sin4.3053=80.038(m)
y = p + R(1-cosm) = 0.34+250(1-cos4.3053)=2.033(m)
(2)计算曲线上每隔25m整桩号切线支距值。
解:(1)曲线要素计算:
Ls 2 70 2 p 0.340 24 R 24 250
Ls Ls 3 70 70 3 q 34.996 2 240 R 2 2 240 250 2
L
180
R Ls
2
180
15.2830 250 70 232 .054
一般认为当p≤0.10时,即可忽略缓和曲线。如按3s行程计算缓和曲线 长度时,若取p=0.10,则不设缓和曲线的临界半径为:
Ls 2 1 1 V 2 Rh ( ) 0.289V 2 24 p 24 0.10 1.2
设计速度
3.4.4 缓和曲线的省略
在直线和圆曲线间设置缓和曲线后,圆曲线产生了内移,其位移值为p,
x
2lm Ls ) () 式中: R lm——圆曲线上任意点m至缓和曲线终点的弧长(m); l δ——lm所对应的圆心角(rad), δ m 。 R
m δ 0 28.6479 (
例题:已知平原区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 JD=K2+536.48,
偏角α右=15°28′30″,半径R=250m,缓和曲线长度Ls=70m 要求:(1)计算曲线主点里程桩号;
③计算曲线上每隔25m整桩号的切线支距值:
列表计算曲线25m整桩号:ZH= K2+419.915, K2+425, K2+450, K2+475, K2+500 …
结 论
1. 确定缓和曲线长度或回旋线参数A的方法: 按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驾驶员的操作及反应时间、超高渐变率、 视觉条件等分别计算缓和曲线长度或回旋线参数A。
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
3. 计算带缓和曲线的平曲线的里程桩号及切线支距值的方法:
3.4
缓和曲线
3.4.3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 1.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 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as: (离心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a v2 as t Rt
在等速行驶的情况下:
Ls t v
v3 V3 as 0.0214 RLs RLs
Lsmin V3 0.0214 as R
l3 l3 5.085 3 y 0.000 2 6A 6 RLS 6 250 70
②圆曲线段: HY=K2+489.915 ,YH =K2+581.969 LCZ=K2+500 , lm= 2500 - 2489.915 = 10.085
m m 0 28.6479 (
满足乘车舒适感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 我国公路计算规范一般建议as≤0.6
Ls min
V3 0.036 R
2.驾驶员的操作及反应时间
缓和曲线不管其参数如何,都不可使车辆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过短 而使司机驾驶操纵过于匆忙。 一般认为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至少应有3s
Lsmin
l3 l7 l3 y 2 6 6 A 336 A 6 RLS
ZH O β
R(1-cosφ )
HZ
0
β0 δ 0 φ
R YH y
式中:l——回旋线上任意点m至缓和曲线终点的弧长(m)。
q Rsinφ
p
HY
αn
n
2. 敷设带有回旋线的圆曲线公式: x = q + R sinm (m) y = p + R (1 - cosm) (m)
回旋线参数表达式: A2 = R· Ls
根据国外经验,当使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时,回旋线参数A和所连接 的圆曲线应保持的关系式一般为:R/3≤A≤R 根据经验, 当R在100m 左右时, 通常取 A=R;如果R小于100m, 则选择A 等于R或大于R。反之, 在圆曲线较大时, 可选择A在R/3左右, 如R超过了 3000m, A可以小于R/3。
Ls 2 p 24 R
在Ls一定的情况下,p与圆曲线半径成反比,当R大到一定程度时,p值 将会很小。这时缓和曲线的设置与否,线形上已经没有多大差异。
一般认为当p≤0.10时,即可忽略缓和曲线。如按3s行程计算缓和曲线 长度时,若取p=0.10,则不设缓和曲线的临界半径为:
Ls 2 1 1 V 2 Rh ( ) 0.289V 2 24 p 24 0.10 1.2
B i p Lc
Lsmin
B i p
式中:B——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
Δ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代数差(%);
p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
4. 视觉条件
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当圆曲线半径较大时,车速较高时,应该使用 更长的缓和曲线。
(3)计算切线支距值:
①缓和曲线段: ZH=K2+419.915 LCZ=K2+425, l = 2425 - 2419.915 = 5.085
l5 l5 x 1 l 40 A 4 40 R 2 L2 S l3 l3 y 6 A 2 6 RLS
l5 l5 5.085 x 1 l 5.085 5.085 40 A4 40 R 2 L2 40 250 2 70 2 S
解:(1)按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计算 由《标准》表2.0.5查得=80km/h
Ls min V3 803 0.036 0.036 43.89 R 420
(2)按驾驶员的操作及反应时间计算
Ls m in V 80 66.67 1.2 1.2
(3)按超高渐变率计算 由《标准》表3.0.2(5.2.1)可得:B=2×3.75=7.50m; 由《规范》表7.5.3(5.4.6)查得: i ib 0.06 由《规范》表7.5.4(5.4.7)查得:p=1/150
R2 A2 R 2 9
R LS R 9
回旋线过长β大于29°时,圆曲线与回旋线不能很好协调。
适宜的缓和曲线角是β0=3°~29°。
3.4.4 缓和曲线的省略
在直线和圆曲线间设置缓和曲线后,圆曲线产生了内移,其位移值为p,
Ls 2 p 24 R
在Ls一定的情况下,p与圆曲线半径成反比,当R大到一定程度时,p值 将会很小。这时缓和曲线的设置与否,线形上已经没有多大差异。
①小圆曲线按规定设置相当于最小回旋线长的回旋线时,其大圆与小圆 的内移值之差不超过0.10m。 ②设计速度≥80km/h时,大圆半径(R1)与小圆半径(R2)之比小于1.5。 ③设计速度<80km/h时,大圆半径(R1)与小圆半径(R2)之比小于2。
例3-1:某平原区二级公路上有一平曲线,半径为420m。试设计计算该平 曲线的最小缓和曲线长度。
15.2830 34.996 116 .565 2
T ( R p)tg
q (250 0.340 )tg
E ( R p) sec
2 J=2T-L=2×116.565-232.054=1.077
R (250 0.340 ) sec
2
250 5.865
Ls min Bi 7.5 0.06 67.50 p 1 / 150
(4)按视觉条件计算
Ls m in R 420 46.67 9 9
LS = R = 420 综合以上各项得:Lsmin = 67.50m, 最终取5的整倍数得到70m。
3.4.4 切线支距法敷设曲线计算方法 1. 敷设回旋线公式: l5 l5 xl l 4 40 A 40 R 2 L2 S
(2)主点里程桩号计算:
以交点里程桩号为起算点:JD =
K2+5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