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使其具备以下能力和知识:1. 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 理解地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分析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

5. 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单元一:地球与地球科学- 地球的结构和成分- 地球的运动和变化- 地球的环境与资源2. 单元二: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迁移- 城市化的发展与影响- 城市规划与管理3. 单元三:区域发展与经济地理- 区域发展与区域差异- 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地理特点- 经济区域协调发展4. 单元四:自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灾害与预防措施-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5. 单元五: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地球观测与遥感技术- 电子地图与地理定位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讲授与示范: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和概念。

2. 探究与实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和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4. 多媒体技术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四、考核与评价本教学大纲将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其中包括但不限于:1. 课堂参与和作业表现2. 小组探究活动成果展示3. 个人或小组项目报告4. 期末考试或综合测评五、教材选用本教学大纲适用于《高中地理教材》(出版社待定),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辅助教材。

以上即为《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和教学要求,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坚实的地理知识基础。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大纲及课时安排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大纲及课时安排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大纲及课时安排
一、大纲概述
初一地理上册的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理学科的基
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球和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通过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掌握一些地理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二、研究目标
初一地理上册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地球的运动规律;
3. 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4. 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简单的地理分析和解释;
5. 培养地理观察和地图阅读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初一地理上册的课时安排如下:
以上是初一地理上册的教学大纲及课时安排,希望学生们在这门课程中能够培养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探索和理解地球的奥秘。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设计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设计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生存发展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地理知识,包括了解家乡、祖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状况,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知道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地理图像和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阅读和使用常用的地图,能够进行简单的地理观测和调查统计,能够绘制简易地图和运用适当手段获取地理信息。

3.使学生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步发展分析和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实践活动,逐步发展实践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创新精神。

4.使学生初步形成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初步具有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

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责任感,增强对全球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对自然美和环境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初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制观念,并能够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教学内容要体现国家教育方针,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2.以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核心,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协调为主线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这种联系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发展。

因此,使学生深刻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是中学地理课程的主要任务,也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核心。

在组织地理教学内容时,应当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协调为主线,着重阐明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大纲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大纲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大纲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本知识,能够使用地图解决基本问题。

3. 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信息。

4. 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5. 理解地理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地理学科的定义和分类-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2. 第二章: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 地理坐标和地图投影- 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3. 第三章:世界地理- 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信息4.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 地球的气候与气象- 水资源和水循环- 地球的地貌和地理景观5. 第五章:人文地理环境- 人口与城市- 农业和工业的地理分布- 文化和旅游的地理因素三、教学方法1. 前导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形式引起学生兴趣,激发研究地理的动机。

2. 互动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地理问题的探索中。

3. 归纳总结:通过教师引导,把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4. 综合应用:通过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5. 提升拓展:通过扩大阅读、研究论文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地理的深层次理解。

四、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在互动探究中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和表达能力等。

2. 作业评价:通过布置地理实际问题的作业,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 期中与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材选用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辅助教材:地理地图、地理实物模型、多媒体资料等。

六、教学资源1. 电子设备:多媒体教学电脑、投影仪等。

2. 图书馆资源:地理书籍、地图、地理杂志等。

七、教学安排共计12个课时,每周2课时,持续6周。

高一地理知识点教学大纲

高一地理知识点教学大纲

高一地理知识点教学大纲引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高中阶段,地理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地球与人类活动的综合认知能力。

本文将介绍高一地理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环境、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

第一部分:地球与环境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场所,地球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高一地理课程中,需要重点学习地球的构造和地球环境的特点。

第一节:地球的构造地球由核心、地幔、地壳组成。

学生需要了解这三个层次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此外,还应该学习地球的板块构造理论,以及地震和火山等自然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第二节:地球环境的特点地球的气候、水文、岩石和土壤等环境因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学生需要学习并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包括其气候带、水系特点等。

第二部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两个重要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并理解这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包括地形、气候、植被等。

学生需要学习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和相互作用。

重点掌握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第二节:人文地理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学生需要掌握并了解人口、城市、交通、工业等人文地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因。

同时,还需要学习不同地理区域的人文地理特点。

第三部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数据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工具和方法。

在高一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并学习GIS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第一节:GIS的基本概念学生需要了解GIS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理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等过程。

同时,还需要了解GIS在地理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GIS的操作方法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GIS的使用方法,包括数据的输入、查询、分析和输出等。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GIS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辽宁省初中地理教学大纲

辽宁省初中地理教学大纲

辽宁省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辽宁省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初中阶段,地理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辽宁省初中地理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将对辽宁省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辽宁省初中地理教学大纲明确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它要求学生具备地理思维能力、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

地理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地理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知识是指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能力。

地理技能是指学生能够运用地理工具和技术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辽宁省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内容。

它包括了地球与地图、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环境、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的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地球与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它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的基本形状、地球的经纬度和地球的地理分区等知识。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环境是指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倾斜等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它要求学生理解地球的季节变化、气候带和生态环境等知识。

地球的自然环境是指地球的地貌、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自然要素,它要求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地理过程。

地球的人文环境是指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和人类社会的空间分布,它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地理现象的产生。

再次,辽宁省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强调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调查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辽宁省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还规定了评价标准。

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一、导言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意识和地理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是中学地理教育的基础性文件,旨在规范地理课程的开展、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本文将从一般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二、一般要求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使学生具备地理思维方式和地理学科基本概念,能够对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三、课程设置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地理课程按照学科内容和学科思想的特点进行设置。

主要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板块,自然地理包括地球与地图、大气与天气、水资源与水循环、环境与生态等;人文地理包括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信、人文环境与区域发展等。

四、教学目标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制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地理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态度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强调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讨论、观察、实地考察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材选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了教材选用的原则,教师可以根据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和学生认知能力的教材。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选用辅助教材和多媒体教具。

七、评价方式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发展,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过程。

八、教师角色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师的角色和要求。

教师不仅要具备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生存发展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地理知识,包括了解家乡、祖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状况,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知道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地理图像和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阅读和使用常用的地图,能够进行简单的地理观测和调查统计,能够绘制简易地图和运用适当手段获取地理信息。

3.使学生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步发展分析和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实践活动,逐步发展实践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创新精神.4.使学生初步形成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初步具有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责任感,增强对全球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对自然美和环境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初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制观念,并能够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教学内容要体现国家教育方针,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2.以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核心,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协调为主线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这种联系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因此,使学生深刻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是中学地理课程的主要任务,也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核心.在组织地理教学内容时,应当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协调为主线,着重阐明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初三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大纲

初三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大纲

初三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学期的地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和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提高他们的地理科学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运动- 地球的形状与尺度-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2. 陆地的分布与特点- 七大洲的位置和特点- 陆地和海洋的关系- 陆地的地貌和气候3.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的循环和分布-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4. 气候与天气- 气候带与气候类型- 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天气的形成和预测5.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地震、火山、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和方法-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三、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系统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加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3. 图表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图表分析地理数据和信息,培养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5.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理实例和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质量和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2. 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地考察报告:对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后,要求他们撰写考察报告,评估他们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测验和考试:定期进行地理知识的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重点讲解和解读教材内容。

2. 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地理实例和案例。

3. 地图和图表:提供各种地理地图和图表,供学生进行学习和分析使用。

4. 实地考察场地:选择适当的实地考察场地,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考察。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是基于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针对初中生设计的地理教学大纲。

教学任务旨在使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形成地理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关注环境、了解世界、提高人文素养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实施,教师将引导学生学习地球与地图、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地理观念,提高他们的地理信息素养。

2、教学对象本教学大纲适用的教学对象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2-15岁之间。

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可能在地理知识储备、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如地球自转与公转、气候类型、地形地貌等。

(2)学会使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具备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3)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和文化特点,提高对地域差异的认识。

(4)掌握地理观察、调查、研究等方法,具备一定的地理实践能力。

(5)培养地理思维,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运用问题导向、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地理发展战略,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3)通过地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各地的联系和多样性,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编码:1701613250总学时:64 总学分:2开课学期:6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等。

一、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中学地理教学法学科的研究对象,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和结构,地理教学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理解地理教学过程、地理学习方法、地理学习的评价以及地理活动课程教学等,地理教学法的科学属性、分支系统和研究方法等内容,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便于后面内容的学习。

掌握地理教学目的的制定、构成和贯彻实施途径。

在了解地理科学如何转化为地理学科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材。

使学生明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内容标准以及中学地理教材的构成与特点,逐一分析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部分和环节,备课与教学设计、上课、练习、复习,使学生掌握它们的要求和方法,初步形成整体的教学能力。

地理学习的评价,分析教学评价的类型、功能和特点,试卷的编制、评价的组织和实施以及评价后的统计、分析和反馈等。

二、课程基本内容:(一)理论教学:绪论教学目标: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理教学法的科学属性、分支系统和研究方法等内容,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学科特点,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了解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科学属性和系统,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学科特点,掌握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理论基础,学习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重点: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理教学法的科学属性、和研究方法,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学科特点,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理论基础。

教学难点:地理教学法的科学属性、研究方法,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学科特点,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中学地理教育发展概况教学目标:认识世界及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及改革的背景,明确地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树立现代地理教育思想和改革的观念,并用改革的思想和观点指导后面内容的学习。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很精准)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很精准)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很精准)地理学是一门科学,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地理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必修和选修课程,研究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目的包括: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有助于促进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按照高中课程计划,高中地理必修课每周3课时,内容包括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和人地关系;高中地理选修课累计周4课时,内容包括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及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

必修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及其主要特征,理解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研究、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增强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内容包括宇宙中的地球,其中要点知识要求包括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了解日地关系,包括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是地球表层光热能的主要来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地球的运动,包括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了解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包括人类宇宙观念的发展和宇宙探测。

了解地球的地壳组成和变动,包括岩石类型、板块构造学说和地壳物质循环。

了解陆地水的形态和分布,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了解海洋的基本特征,包括海水温度和盐度、海水运动和海洋环境保护。

理解岩石的种类和成因,以及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

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和影响,包括岩石循环、水文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初中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性质。

二、课程理念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4、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三、课程目标通过七、八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获得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的能力;以及运用地图和简单器材的实验观察能力。

四、课程内容1、地球和地图。

2、世界地理。

3、中国地理。

4、乡土地理。

五、课程实施建议1、积极创造条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地理课程,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法。

2、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重视地理课程与我校各科教学大纲的衔接。

对我校各科的教学大纲进行仔细分析,找出与本年度地理教学要求相关的知识点并融会贯通,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与水平的提高。

4、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评价要多元化,不要以成绩论英雄。

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地理充满信心并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一、课程概述世界地理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全球地理环境、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的构造、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人口分布、城市化、产业发展、交通网络等重要内容。

二、课程目标1、增强学生对全球地理环境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其地理分析能力。

2、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地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呈现的能力。

高三地理教学大纲

高三地理教学大纲

高三地理教学大纲以下是一份高三地理教学大纲的示例,供您参考。

请注意,具体的教学大纲应根据学校的课程要求、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定制。

高三地理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高考地理考试的重点和应试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环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经线、纬线和经纬网- 地图的基本要素和读图技能2. 自然地理- 地球的圈层结构与地壳运动- 气候类型、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 水循环与水资源- 陆地与海洋- 自然资源与能源3. 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 农业与农村发展- 工业与产业布局- 交通运输与地理联系- 文化与旅游4. 区域地理与地理信息技术- 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中国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地理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与测验:定期布置作业和进行测验,检测学生的学习进度。

2. 考试: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

4.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表现和报告撰写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高三教学的地理教材。

2. 地图册、图集:提供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图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3. 多媒体资料: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4. 实验设备和材料:如地球仪、气象仪器等,用于实地考察和实验教学。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学大纲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掌握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规律。

2.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

3.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地球的形状:平地假说、地球的凸起、地球的形状证明实验。

2.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3.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倾斜角度、地轴的稳定性。

4.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现象:地形、气候、水文。

5.地球表面的人文地理现象:人口、城市、交通等。

6.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地图、区域、研究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等引入地球的形状,让学生对地球的形状进行猜测和讨论。

2.知识讲解(30分钟)教师讲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并通过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的凸起和形状证明实验。

3.地球的运动(20分钟)教师讲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倾斜角度,并与季节交替的现象进行对应。

通过图片或动画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

4.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现象(20分钟)教师讲解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现象,包括地形、气候和水文。

通过地图等资料,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地形、气候和水文特点。

5.地球表面的人文地理现象(20分钟)教师讲解地球表面的人文地理现象,包括人口、城市和交通等。

通过案例、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城市发展和交通状况。

6.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0分钟)教师讲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地图、区域等,并介绍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等。

7.小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进行本课的小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并展望下一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如积极回答问题、与同学合作等。

2.听取学生的回答和解释,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布置相关作业,如填写练习题、撰写观察报告等,评价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作者:教务处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05年09月19日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

这门科学力图阐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世界和中国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

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地理环境变化,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目的1.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2.培养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适当评价。

3.有助于促进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国策的认识,增强爱国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4.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课程安排按照高中课程计划,高中地理必修课,每周3课时,课程内容为关于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和人地关系;高中地理选修课,累计周4课时,课程内容为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及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

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必修课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及其主要特征,理解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相应人文环境的形成和特点;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重大问题,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及实施途径。

2.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3.增强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高中地理必教学大纲

高中地理必教学大纲

高中地理必教学大纲高中地理必教学大纲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各种地理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探索地球的不同方面。

下面将介绍高中地理必教学大纲的一些重要内容。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在自然地理部分,学生将学习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形成和地球的表面特征。

这些知识将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物理特性以及地球上的自然现象。

1. 地球的结构:学生将学习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他们将了解地球的不同层次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相互作用。

2. 地球的运动:学生将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他们将了解地球自转引起的日夜变化以及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

3. 地球的形成:学生将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包括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他们将学习有关地球形成的理论和证据。

4. 地球的表面特征:学生将学习地球的表面特征,包括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地形和气候。

他们将了解这些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在人文地理部分,学生将学习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的人文特征。

这些知识将帮助学生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差异。

1. 人口与城市化:学生将学习人口的分布和变化,以及城市化的影响。

他们将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城市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2. 经济地理:学生将学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他们将了解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利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3. 文化地理:学生将学习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交流。

他们将了解不同地区的语言、宗教、习俗和价值观,并探讨文化多样性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部分:地理技能在地理技能部分,学生将学习地理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这些技能将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研究和分析,以及理解地理信息和地图。

1. 地理调查: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地理调查,包括收集数据、设计问卷和分析结果。

高三地理新学期教学大纲

高三地理新学期教学大纲

高三地理新学期教学大纲目标本学期地理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高中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理解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现象,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观念,以及提高他们的地图阅读和信息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地理基本概念和方法- 学习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了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学派。

-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学习如何进行地理实地调查和制作地理报告。

2. 第二单元:自然地理- 学习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了解板块构造和地震、火山的形成。

- 探索地球的气候与气象,学习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的原理。

- 研究地球的水资源和水循环,了解水污染和水资源管理的问题。

- 掌握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学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第三单元:人文地理- 学习人口与城市地理,研究人口增长与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 探讨农业与农村地理,了解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 研究工业与城市地理,掌握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及其影响。

- 了解交通与通信地理,学习交通网络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教学方法1. 组织课堂教学,讲授地理知识和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地理问题。

2. 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和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实践地理技能。

3.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展示,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4.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5. 使用地图、图表和统计数据进行信息分析和解读,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知识测试和考试,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表达能力。

3. 进行小组项目和研究报告,评估学生的合作和独立研究能力。

4. 考察学生的地图阅读和信息分析能力,评估他们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资料1. 《高中地理教程》2. 《地理学导论》3.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4. 《人文地理学概论》5. 《自然地理学导论》6. 《地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以上为高三地理新学期教学大纲,具体教学进度和教材安排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一)教学目的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

中学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的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

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雄心壮志。

(二)教学任务中学地理的教学任务:初级中学阶段,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地球、地图、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初步技能,初步懂得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级中学阶段,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有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有关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不同地区应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和保护环境,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二、教学内容及其安排(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1.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地理教学的内容是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对社会发展起决定影响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但是,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地理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人类在其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又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环境。

环境的改变,反过来又对人类发生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阐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人类发展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

2.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地理教学内容要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以先进的地理科学知识,我国和世界的地理状况,以及发展变化的观点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社会主义公民。

3.根据教学计划对地理学科的要求和安排,以及地理学科的性质、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精选教材内容地理教学的内容,应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选择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证明有用的传统地理知识,并吸收学生所能接受的、地理学科的先进科学知识。

但是,要注意初中、高中两个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的广度和深度要适当。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符合中学教学计划的要求,注意地理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且要照顾到同小学地理的衔接,以及同其他学科的配合。

1.初中和高三选修课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高一必修课以系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初中地理的内容,主要是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

高一地理必修课以人地关系为线索,阐明地球的宇宙环境,构成地理环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以及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人类应如何合理利用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

高三地理选修课是在初中区域地理和高一系统地理的基础上,着重讲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地区差异,以及世界一些国家的地理。

2.初中区域地理的总论和分区部分适当安排初中中国地理先学全国地理概况,再学分区地理,最后学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交通运输和贸易,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初中世界地理先学全球的地理概况,再学大洲、洲内各部分、各主要国家地理,最后学世界的陆地自然带、海洋和交通概况。

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理解区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利于阐明各种自然条件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理解各地区经济建设、国土整治在全国的意义;有利于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的世界地位。

3.区域地理的顺序按地理方位排列中国地理的分区和世界地理的大洲、洲内各部分和国家的顺序,均按地理方位排列,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空间分布的观念。

中国地理的分区原则,一般是把位置相邻、自然条件相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组合,以便阐明其共性和区域特征。

区域的排列顺序,是从季风区到非季风区,从沿海到内陆,以便阐明全国自然条件分布的一般规律。

4.乡土地理教学安排在中国地理的最后乡土地理是初中中国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地理限于本县(市)地理,可安排在初中中国地理的最后学习。

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理可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教学,适当补充内容,学得详细一些。

5.世界地理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内容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安排有的洲在概述之后直接安排主要国家,如南美洲;有的洲兼顾洲的概述、洲内各部分和主要国家,如亚洲、非洲和欧洲。

世界上的国家很多,由于课时有限,教材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部分。

选择国家时主要考虑:(1)在地理疆域和地理环境方面有显著特点的;(2)在地理位置和交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的;(3)在较长时期内对国际形势有显著影响的;(4)同我国邻近的。

教学时,有的国家可单独作比较全面的介绍;有的国家可在洲内概述或洲内各部分指出其某一方面显著的地理特征。

6.高一地理必修课以人地关系为线索,按照地理环境结构、人类在利用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的顺序安排高一地理必修课,先学地球的宇宙环境,然后学构成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地壳、生物圈和自然带,再学与当前环境问题关系密切的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而以人类和环境作为最后教学的总结。

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综合的人地关系的概念。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注意地理知识教育、智力和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的统一地理知识教育、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三者是统一的。

地理知识教育是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应寓于知识教育之中。

在教学中,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即具有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的观念,以及综合认识和分析地理问题与区域特征的能力。

(二)注意地理科学的新成果和国内外的形势发展由于地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很快,因此教师要注意地理科学方面的新成果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大纲、教材落后于科学发展和形势发展的地方,可作必要的补充和说明,但不要离开教学的主题和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注意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点。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总是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密切相关的;区域地理的特征,总是同这个地区的位置以及自然、经济、历史等条件密切联系着的。

教学区域地理,必须注意用综合方法,抓住区域地理的特征,以及形成这些特征的主要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讲求教学效益1.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独立获得新知识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2.指导学生经常运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经常运用地图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和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独立获取新的地理知识。

教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地图,作填绘地图的练习,初步学会运用地图解释和分析地理问题的一些方法。

3.加强直观教学。

地理的直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教学时在注意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同时,还应该尽可能利用图片、模型、标本等直观教具,运用幻灯、电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加强地理教学的直观性。

(五)积极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为了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可根据条件和学生的爱好,以及初中、高中学生的不同特点,组织他们阅读地理课外读物,观看地理影片、地理电视节目,参观天文馆、气象台、自然博物馆、经济建设成就展览、民族风俗展览等,举行地理晚会或专题讨论会,开展地理知识竞赛活动,进行天象观察、气象观测、地震测报、环境监测、野外观察、地理调查等活动。

组织与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全班学生都应参加的野外观察、地理调查或参观活动,由教师制订计划,学校统一安排,每学年应不少于一次。

(六)其他注意事项1.对大纲中所拟定的各年级课题的顺序,教材的编者和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和作某些变动。

各课题的授课时数,由教师自行安排。

2.大纲中标出有“*”号的内容,是供教师选授和学生自学的,不作为考试要求。

四、教学内容要点和基本训练要求初中一年级中国地理(96课时)教学要求1.掌握地球、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帮助学生树立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都可被人们所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掌握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以及读图、填图和运用地图的初步技能。

3.了解我国位置、疆域、地形、气候、河流的分布概况和主要特征,我国人口、民族、自然资源、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城市的分布概况,以及有关我国地理方面的国情和基本国策。

4.了解我国一些区域的地理环境及其主要特征,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生产的概况。

大纲中所列的8个区域,除首都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区和学校所在地的区域作为必授内容外,其他区域供教师选授和学生自学。

5.了解乡土地理概况。

6.学会阅读中国地图和有关的地理图表,并具有运用这些地图和图表分析地理问题的初步能力。

7.使学生初步懂得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人地协调观点,认识祖国土地辽阔、山河壮丽、资源丰富、人民勤劳,解放后建设成就辉煌,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并不富裕,国土需要整治的地理事实,以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责任感。

8.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激发学生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的理想和决心。

地球和地图部分(一)地球教学内容要点宙空间看地球。

地球是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经线和经度。

本初子午线。

东半球和西半球。

纬线和纬度。

南半球和北半球。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经纬网。

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

时区的划分。

区时的计算和应用。

北京时间。

日界线。

阳光的直射和斜射。

地球公转的特点: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斜交成66.5°的夹角;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