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幔中化学元素的分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地壳与地幔的相互作用及物质交换
一、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岩石圈是刚性的、冷的圈层,它由地幔的最上部 和上覆的大陆壳及海洋下的洋壳构成。岩石圈在大洋 区厚约100km,大陆地区厚约100~400km,它是由海 底扩张而移动的构造板块组成。
岩石圈之下为软流圈,岩石圈板块好似漂浮在 塑状的软流圈之上移动。岩石圈物质的再循环主 要有二种形式:
Morgan(1971)确定了20个深源地幔柱,并提出 了地幔柱假说。地幔柱将热及相对原始的物质带至 软流圈,当幔柱到达岩石圈底部时,地壳产生隆起 及表面火山活动,这一隆起及伴随的火山称为“热 点”。 热点:是地幔柱在地表的“露头”,其出露点形 成洋岛火山。热点对于活动的岩石圈板块保持相对 稳定。典型的与热点有关的洋岛火山作用的轨迹, 形成洋岛火山长链(如夏威夷-皇帝岛链)。这个 链的时代由老向现代出露点逐渐变新。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一.地幔的结构
2.过渡带:有时也作为上地幔的一部分。 从400km到670km深处,其质量占地球的 7.5%。进入过渡带,P波及S波的波速显 著增加,岩石密度及导电性明显增长, 显示该层范围内地幔物质的性质发生明 显改变。硅酸盐的矿物结构产生相变, 橄榄石在400km处矿物结构转变为尖晶石 结构;近700km时又从尖晶石结构转变为 钙钛矿结构。
第二章 地壳及地幔中化学元素 的分布
第三节 地壳与地幔的相互作用及物质交换
一、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二、地幔柱-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二.地幔柱-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地幔柱(Mantle plume)/热点(Hotspot)
地幔柱:地幔中狭窄的上升热及低密度物质流。它 具有100km级直径,并源于660km地震不连续面或近 核-幔边界2900km深处热及低密度边界层。 现行的地幔柱概念是“狭窄的上升的热流”或 “狭窄的圆柱形热的管道”。低密度的物质起源于 核幔边界,或者来自上地幔底部670km的间断面向上 经过地幔达到地表。
第二章 地壳及地幔中化学元素 的分布
第一节 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分布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第三节 地壳与地幔的相互作用及物质交换
第二章 地壳及地幔中化学元素 的分布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一.地幔的结构 二.地幔的化学组成 三. 地幔的端元组成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一.地幔的结构
地幔是地球最大的层圈,它从莫霍面到核- 幔边界,体积占地球的83%,质量占67%。 原始地幔形成于地球增生时的最初的几百万 年,当Fe-Ni分异形成地核时,由留下的富Fe 、Mg的硅酸盐物质堆积形成的初始地幔称之为 原始地幔。
一、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2.拆沉作用 以往人们认为陆源洋壳沉积物俯冲作用是大陆地壳再 循环的唯一机制。目前拆沉作用的提出,引起地质、 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者普遍重视。它是造成下地壳 及相应大陆地壳成分演化和壳-幔物质交换的重要机 制之一。
一、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2.拆沉作用 拆沉作用:系泛指由于重力的不稳定性导致高密度的 岩石圈地幔或大陆下地壳沉入下伏软流圈或地幔的过 程。典型的地区发生在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 我国的青藏高原。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三.地幔的端元组成
①地幔部分熔融及岩浆的析出;
②地幔交代作用; ③地壳及岩石圈物质重新进入地幔对流。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三.地幔的端元组成
根据幔源岩石洋中脊玄武岩及洋岛玄 武岩的Sr、Nd、Pb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研究, 地幔中存在亏损地幔(Depleted)及富集 地幔。 地幔中相对于原始地幔亏损(或富集) 不相容元素的区域(或地幔)。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二.地幔的化学组成 1.地幔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 (2)与地球以外的星球进行对比:通过对陨 石、月岩组成的研究,了解地幔的演化及组成。 (3)实验岩石学的方法:模拟地幔的高温高 压条件,进行岩石、矿物相转变的实验;以及 在各种不同的温压条件下对不同组成的上地幔 物质进行熔融实验,从而了解各类岩浆起源的 条件。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一.地幔的结构
根据Vp及Vs波速分布,可将地幔分为三层),, 这是原始地幔进一步分异演化的结果。 1.上地幔:深度约从10km到400km,其质量约 占地球的10%,主要由橄榄石及辉石组成。根 据地震剖面,上地幔又可分为坚硬的外壳(岩 石圈的下部)及下伏的部分熔融的软流圈。上 地幔的地质样品是由构造作用如洋壳(蛇绿岩) 仰冲或特殊的火山作用(如金伯利岩和碱性玄 武岩喷发)带至地表。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三.地幔的端元组成 不相容元素是指容易由地幔固体矿物 中析出而进入有利的熔体相的那些化学元 素。不相容性包括大离子半径亲岩元素 (LILE),不适合进入地幔矿物的晶体构 造。不相容元素具低的分配系数,经常 D≤0.1。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三.地幔的端元组成 Hart S R(1988)提出了4种地幔端元组 成(图2-22):亏损地幔DDM及高μ 值地 幔HIMU、富集地幔1EM1、富集地幔2EM2。 后三者是洋岛玄武岩三种端元组分,主要 来自再循环大洋岩石圈。
第三节 地壳与地幔的相互作用及物质交换
一、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①大洋地壳或大陆地壳或岩石圈由于俯冲(消减)作 用被软流圈传导进入地幔; ②拆沉作用(delamination)地壳或岩石圈经底部侵 蚀,其碎片沉入并集储在地幔。
一、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1. 板块俯冲作用产生的物质再循环 俯冲(消减)作用:由于岩石圈漂浮在软流圈之上, 被传到至海沟,俯冲下滑回到岛弧之下地幔中去,经 常呈45°角俯冲并达到600km以下的深处。 地壳或岩石圈板片加入地幔,造成地幔成分的不均 一性,往往是富集地幔及高μ 值地幔端员组分形成的 原因。
拆沉作用模型图(据Nelson,1991) 短线区域代表上地壳和中地壳,浅灰色区域 代表镁铁质下地壳,黑色区域表示转变为榴 辉岩的镁铁质下地壳或洋壳
一、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2.拆沉作用 造山过程中由于地壳加厚,>40km的地壳下部将形 成榴辉岩。榴辉岩的密度为3.43明显大于地幔岩石 3.29g/cm3 。此外,基性岩浆底侵于下地壳底部和下 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残余体,经过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同样会获得较高的密度3.3~3.6g/cm3。因此由榴辉岩 及镁铁质麻粒岩组成的下地壳在重力上是不稳定的, 可以使大陆下地壳发生拆沉作用。
地 幔 地 震 剖 面 及 随 深 度 矿 物 的 相 变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一.地幔的结构
3.下地幔:深度由670km至2900km,其质 量约占地球的49%。根据地震波速较规 则,显示下地幔的组成较上地幔均一。 矿物物理实验支持下地幔可能由Mg、Si、 O和Fe组成,具有钙钛矿(CaTiO3)晶体 构造,称之为镁硅酸盐的钙钛矿(Mg、 Fe)SiO3结构,形成于很高压力(即>20 GPa)。此外,伴随镁方铁矿(Mg、Fe) O,Si、Fe及O相对于上地幔更为富集。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二.地幔的化学组成 1.地幔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 (1)地质学方法:直接获取上地幔在地表的 露头,这些天然露头有碱性玄武岩、碧玄岩、 玻基辉橄岩、橄榄拉斑玄武岩、金伯利岩中的 超镁铁质岩的深源包体。上述火山作用象一座 座天然的超深钻,把地幔中的岩石标本携带到 地表,成为“天然的地幔信史”。此外,以固 态构造侵位的阿尔卑斯型镁铁质岩侵入体也是 上地幔在地表的露头,但他们常常也遭受蛇纹 石化,新鲜程度不如深源包体。
根据Nd-Sr同位素划分的四种地幔端元组分图 (据Hofmann,1997)
第二章 地壳及地幔中化学元素 的分布
第一节 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分布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第三节 地壳与地幔的相互作用及物质交换
第二章 地壳及地幔中化学元素 的分布
第三节 地壳与地幔的相互作用及物质交换
一、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二、地幔柱-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②难熔主要元素Si、Ti、Al、Mg、Ca之间 应具有CⅠ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比值;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③原始地幔的亲石微量元素丰度是CⅠ型球粒 陨石的1.5倍; ④挥发性元素通过各种途径研究,获得它与 难熔亲石元素之间的比值进幔的端元组成 80年代地幔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是 地幔不均一性和地幔端元成分的发现。 研究表明地幔存在垂向及侧向的不均一 性。地幔不均一性的产生可能有三种途径: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二.地幔的化学组成 1.地幔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 (4)根据地球物理的资料:了解地幔的密度、 弹性、粘度、热状态等性质,从而更好地限定 地幔的岩石学模型。
第二节 地幔的结构及组成
二.地幔的化学组成
2.原始地幔的化学成分 Taylor(1985)获得原始地幔的元素丰度 的方法: ①根据地幔的密度和地震资料确定原始地 幔的FeO含量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