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30页PPT
合集下载
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9ca4ab02d276a200292edf.png)
空气消毒 消毒剂熏蒸,如过氧乙酸熏蒸 喷雾,如用含氯消毒剂、过氧 乙酸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消毒, 用一些消毒器械即时产生的化 学因子进行消毒,如可以用臭 氧进行空气消毒。
化学消毒
物理除菌
空气消毒——可采用最简便易行的 开窗通风换气方法,每次开窗10到30分钟, 使空气流通,让病菌排出室外。
物理除菌
紫外线灯
外科手消毒监测采样
(三)结果判断: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4.4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 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8.1监测要求 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 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 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 病房、 感染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 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 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 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二、手消毒效果监测 三、物品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五、医疗器械灭菌质量监测 六、灭菌质量监测
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非洁净区域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一)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 采样。 (二)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和微生物采样 器法。
步骤: (在25cm2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连续采4个规 格板面积)
(四)结果判断
环境 类别 标准值 范围
菌落总数 cfu/cm2
≤5 ≤5 ≤10 ≤15
致病菌*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烧伤病房、供 应室无菌区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 射室、急诊室、 换药室、 治疗室、化验室、供应室清洁区、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传染病科及病房
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及注意事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6ec64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d.png)
管理流程不严密
缺乏完善的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流程,以及有效的监督和质量控制 机制。
针对性解决方案提
01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操作人员对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规范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02
完善设备设施
提供适当的采集工具、保存容器和运送设备,确保标本质量。
03
优化管理流程
建立完善的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流程,加强监督和质量控制,确保标
标本标识不清
导致无法准确识别标本来源和 采集时间,影响后续检测和诊 断。
运送条件不符合要求
如温度控制不当、运送时间过 长等,可能导致标本中微生物
的死亡或增殖。
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人员操作不规范
缺乏专业培训或经验不足的操作人员可能导致标本采集和运送过程 中的问题。
设备设施不完善
缺乏适当的采集工具、保存容器和运送设备,可能导致标本质量下 降。
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 集运送及注意事项 PPT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微生物标本采集概述 • 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 • 微生物标本运送与保存 • 微生物标本处理与检测 • 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微生物标本采集概述
REPORTING
采集目的与意义
01
采样方法
使用无菌铁锹或土壤钻进行土壤采 集,将土壤样品装入无菌袋中并标 记相关信息。
人体微生物采集
采样部位选择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部位,如皮肤、口腔、肠道等。
采样方法
使用无菌棉签或拭子进行皮肤或口腔粘膜的擦拭;或使用无菌粪便收集器进行 肠道微生物的收集。注意避免使用消毒剂或抗生素等药物影响微生物的活性。
标本处理
缺乏完善的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流程,以及有效的监督和质量控制 机制。
针对性解决方案提
01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操作人员对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规范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02
完善设备设施
提供适当的采集工具、保存容器和运送设备,确保标本质量。
03
优化管理流程
建立完善的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流程,加强监督和质量控制,确保标
标本标识不清
导致无法准确识别标本来源和 采集时间,影响后续检测和诊 断。
运送条件不符合要求
如温度控制不当、运送时间过 长等,可能导致标本中微生物
的死亡或增殖。
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人员操作不规范
缺乏专业培训或经验不足的操作人员可能导致标本采集和运送过程 中的问题。
设备设施不完善
缺乏适当的采集工具、保存容器和运送设备,可能导致标本质量下 降。
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 集运送及注意事项 PPT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微生物标本采集概述 • 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 • 微生物标本运送与保存 • 微生物标本处理与检测 • 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微生物标本采集概述
REPORTING
采集目的与意义
01
采样方法
使用无菌铁锹或土壤钻进行土壤采 集,将土壤样品装入无菌袋中并标 记相关信息。
人体微生物采集
采样部位选择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部位,如皮肤、口腔、肠道等。
采样方法
使用无菌棉签或拭子进行皮肤或口腔粘膜的擦拭;或使用无菌粪便收集器进行 肠道微生物的收集。注意避免使用消毒剂或抗生素等药物影响微生物的活性。
标本处理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方法(共52张PPT)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方法(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dc735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4.png)
室内面积>30㎡设4角及中央5点均距墙壁1米
用2%碘酒从穿能刺点。向外除画圆非消无毒,法至消作毒区静域直脉径达穿5cm刺以上取,涂血擦穿,刺否皮肤则2遍,不待干应从留置导管内取血。
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1◎、经日人常工记气录道:吸使引⑤用分后泌抽进物血行消前毒时应间累将积,标使签用超贴过1于000小血时培的应养加强瓶监测颈或更上换,建立标紫外签线消内毒使容用包登记括本,病每周人用7基5%本酒精信擦拭息灯管、并记录 其他使用中消采毒液血染菌时量:间≤1、00cf采u/m血l 部位。注意不要把标签贴在培养瓶条形码上,否则
无1、关采物样品时不间得段进:入在手消术毒室处,理洁后净,区操的作物前品进需行经采清样洁消毒处理方可进入
※ 抽血后未及时混匀血液凝固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 Ⅰ类环境:洁净手术室Ⅰ、Ⅱ、Ⅲ、 Ⅳ级:
手术用房各种物体表面在每日术前和术后湿式擦拭清洁、消毒;
☂手术器械、穿刺针等:无菌生长 ☂血培养次数和采血时间 四、对可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经支气管镜直接吸引 无痰可用3%---5%NaCI 5ml雾吸约5min导痰
※ 储存环境标本来源4℃冰箱----痰、尿液、粪便、活检组织、 气枪冲洗物、导尿管、心包积液、脓和伤口分泌物等
※ 室温(25℃)---血液培养、脑脊液、泌尿生殖道、眼、耳、 鼻、喉、血管导管尖、体液、厌氧菌培养标本。
美国的理念
1970年以前,美国的医院定期对空气和环境表面(如地面、墙壁、台
面)进行培养。到了1970年,CDC和美国医院协会(AHA)主张 停止对环境的常规培养,因为医院感染发生率与空气或环境表 面中总的微生物污染水平不相关。且环境表面或空气中微生物 含量的允许水平也没有有意义的标准。1970---1975年,美国有 25%的医院减少了这种常规的环境培养工作--------一个已经持续 的趋势。
用2%碘酒从穿能刺点。向外除画圆非消无毒,法至消作毒区静域直脉径达穿5cm刺以上取,涂血擦穿,刺否皮肤则2遍,不待干应从留置导管内取血。
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1◎、经日人常工记气录道:吸使引⑤用分后泌抽进物血行消前毒时应间累将积,标使签用超贴过1于000小血时培的应养加强瓶监测颈或更上换,建立标紫外签线消内毒使容用包登记括本,病每周人用7基5%本酒精信擦拭息灯管、并记录 其他使用中消采毒液血染菌时量:间≤1、00cf采u/m血l 部位。注意不要把标签贴在培养瓶条形码上,否则
无1、关采物样品时不间得段进:入在手消术毒室处,理洁后净,区操的作物前品进需行经采清样洁消毒处理方可进入
※ 抽血后未及时混匀血液凝固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 Ⅰ类环境:洁净手术室Ⅰ、Ⅱ、Ⅲ、 Ⅳ级:
手术用房各种物体表面在每日术前和术后湿式擦拭清洁、消毒;
☂手术器械、穿刺针等:无菌生长 ☂血培养次数和采血时间 四、对可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经支气管镜直接吸引 无痰可用3%---5%NaCI 5ml雾吸约5min导痰
※ 储存环境标本来源4℃冰箱----痰、尿液、粪便、活检组织、 气枪冲洗物、导尿管、心包积液、脓和伤口分泌物等
※ 室温(25℃)---血液培养、脑脊液、泌尿生殖道、眼、耳、 鼻、喉、血管导管尖、体液、厌氧菌培养标本。
美国的理念
1970年以前,美国的医院定期对空气和环境表面(如地面、墙壁、台
面)进行培养。到了1970年,CDC和美国医院协会(AHA)主张 停止对环境的常规培养,因为医院感染发生率与空气或环境表 面中总的微生物污染水平不相关。且环境表面或空气中微生物 含量的允许水平也没有有意义的标准。1970---1975年,美国有 25%的医院减少了这种常规的环境培养工作--------一个已经持续 的趋势。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标本采集方法PPT(69张)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标本采集方法PPT(69张)](https://img.taocdn.com/s3/m/3ca987693968011ca30091f1.png)
棉拭子涂布法
棉拭子涂布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棉拭子涂布法
棉拭子涂布法
检验方法: 1、将每个采样管敲打80次或1分钟, 2、用灭菌吸管取0.2ml于营养琼脂平板中,再用无菌L棒涂 布整个平板表面,置36℃ ±1℃温箱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计 算菌落数
计算方法:
菌落数/C㎡=
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0.2
≤5
≤5
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
房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
III类
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 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
≤500
≤10
≤5
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IV类
传染病房
-
≤15
≤15
以上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
四、所用材料
无菌吸管(0.5ml、5ml、 10ml)、 L棒、棉拭 子 、规格板 、普通琼脂平板、 10ml生理盐水等
三、医院各重点部门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 细菌数标准。
环境类别
范围
标准
空气
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
(cfu/ m3) (cfu/ cm2) (cfu/ cm2)
I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
病房
≤10
≤5
≤5
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
(母婴同室病房)、早产儿室、
II类
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 ≤200
采样面积:常规监测时被采面积<100cm2,取全部表面; ≥100cm2,取 100cm2。暴发流行时采样不受此限制。
所用材料:
(1)棉拭子采样法
对于平面物体,用5cm×5cm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版,放 在被检物体表面,用用浸湿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版 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 -4个规格板面积。用无菌剪刀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装 入放有10ml灭菌生理盐水试管中。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标本采集方法(PPT 69页)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标本采集方法(PPT 69页)](https://img.taocdn.com/s3/m/4fbd2eed680203d8ce2f24bb.png)
常用消毒剂中和剂及其浓度表
消毒剂
甲醛
戊二醛
过氧乙酸 含氯消毒剂类
季铵盐类
碘(溴)制剂 酚类 氯已定 汞制剂 醇类 酸类 碱类
中和剂及其浓度
亚硫酸钠(0.1%~0.5%) 氨水 双甲酮(0.1%~1.0%)+吗啉(0.6%~1.0%)
甘氨酸(1.0%);赖氨酸 亚硫酸钠(0.1%~0.5%) 双甲酮(0.1%~1.0%)+吗啉(0.6%~1.0%)
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 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
基本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采样后立即送检 5.棉拭子标本宜用运送培养基 7.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8.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
正确留取细菌培养的临床标本
2、抽血部位及抽血量 以无菌方法从患者肘静脉、股动 脉采血。采血量以培养基的1/10为宜,成人一次采血5~ 10ml,婴儿为1~2ml,血液抽出后,立即以无菌手续 注入血培养瓶,充分混合后送检。
采血培养前质量保证: 静脉穿刺程序 1.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点 >30秒钟 2.1%2%碘酊30秒或10%碘伏消毒60秒,从穿刺点
三、医院各重点部门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 细菌数标准。
环境类别
范围
标准
空气
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
(cfu/ m3) (cfu/ cm2) (cfu/ cm2)
I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
病房
≤10
≤5
≤5
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
(母婴同室病房)、早产儿室、
II类
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 ≤200
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采集(共77张PPT)
![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采集(共7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dd690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73.png)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 ①采血培养应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在24h内采集2~3份血培养(一次静脉采血注 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份血培养),每次2瓶。因为研究已证实,2~3份血培养足以 检测所有的菌血症和真菌血症。
• ②入院前2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连续3天,每天采集2份。
• ③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的患者,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采集血液,或于寒 战或发热后1h采集。因为发热时血液中可能没有细菌。
•
皮肤消毒程序
• 严格按以下三步法进行:
• ①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
②用一根碘酊或聚维酮碘(碘伏)棉签消毒皮肤,1~2%碘酊作用30s或碘伏作用
60s,从穿刺点向外以1.5~3cm直径画圈进行消毒
• ③75%酒精脱碘。
•
对碘过敏的病人只能用75%酒精消毒,消毒60s,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
支气管刷直接取得标本。 • 3.胃内采痰法:无自觉症状的肺结核病人尤其婴幼儿不会咳嗽,
有时将痰误咽入胃中,可采集胃内容物做结核分支杆菌培养。
• 4.管穿刺法: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 • * 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用棉拭子深入咽部,小儿受到
刺激咳嗽时,可喷出肺部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标本的送检地点】 • 检验科微生物室,非正常上班时间送检验
科急诊化验室。
* 标本运送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安全,防止溢 出,避免细菌污染。
上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一、检验项目 • 上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真
菌涂片、结核菌涂片。 二、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
• 应在抗生素应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 ,如不能停用抗生素,应于下次抗生素应 用前采集。
微生物学采样细菌ppt课件
![微生物学采样细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50998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0.png)
若≤2个样品位于m和M之间(100 cfu/g<X≤1000cfu/g)
若3个及以上样品的检验结果位于m值和M值之间
若有任一样品的检验结果大于M值(>1000cfu/g)
√
√
X
X
5
例1:婴幼儿配方粉微生物标准
CODE OF HYGIENICPRACTICE FOR POWDERED
FORMULAE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有毒植物食物中毒:摄入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物
(如毒蘑菇、菜豆等)所引起的一类急性中毒性疾病。
13
GB14938系列标准(1-13)
食源性疾病判定标准及处理总则
食源性沙门氏菌病判定标准及处理原则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判定标准及处理原则
对怀疑化学性食物中毒应采集血液和尿液;无
剩余可疑食品时应采集相关容器、用具、抹布
等涂抹样品。
19
微生物采样方法 --采样人数
尽可能采集较多的人数:对一起发
病规模较大的食物中毒事件一般至
少应采集10-20名具有典型临床症状
的病人的检验样品,同时应采集部
分具有相同进食史但未发病者的同
类样品作为对照。
运送培养基或保存液中送检。
* 注意为保证多个检验项目的开展,同一病人应至少采集2支
肛拭。
21
微生物采样方法 --粪便
3.粪便标本应尽量在病程早期和治疗前采
若3个及以上样品的检验结果位于m值和M值之间
若有任一样品的检验结果大于M值(>1000cfu/g)
√
√
X
X
5
例1:婴幼儿配方粉微生物标准
CODE OF HYGIENICPRACTICE FOR POWDERED
FORMULAE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有毒植物食物中毒:摄入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物
(如毒蘑菇、菜豆等)所引起的一类急性中毒性疾病。
13
GB14938系列标准(1-13)
食源性疾病判定标准及处理总则
食源性沙门氏菌病判定标准及处理原则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判定标准及处理原则
对怀疑化学性食物中毒应采集血液和尿液;无
剩余可疑食品时应采集相关容器、用具、抹布
等涂抹样品。
19
微生物采样方法 --采样人数
尽可能采集较多的人数:对一起发
病规模较大的食物中毒事件一般至
少应采集10-20名具有典型临床症状
的病人的检验样品,同时应采集部
分具有相同进食史但未发病者的同
类样品作为对照。
运送培养基或保存液中送检。
* 注意为保证多个检验项目的开展,同一病人应至少采集2支
肛拭。
21
微生物采样方法 --粪便
3.粪便标本应尽量在病程早期和治疗前采
ICU微生物标本采集演稿PPT课件
![ICU微生物标本采集演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4dcd4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0.png)
采集方法不规范
采集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标本受到污染 或破坏。
送检不及时
标本采集后未能及时送检,导致标本变质或 失效。
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原因
医护人员对采集时机和方法不够 了解或重视。
解决方案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 标本采集的重视和规范操作意识。
原因
采集过程中的操作不够规范和标准。
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在采集过程中,要避免 样本间的交叉污染,确
保样本的纯度。
记录相关信息
详细记录采集时间、采 集部位、患者情况等信 息,为后续分析提供依
据。
采集后的处理和保存
及时送检
采集后应尽快将样本送至实验 室进行检测,确保样本的新鲜
度和活性。
低温保存
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样本保 存在低温环境中,防止微生物 死亡或污染。
送标本等步骤。
采集注意事项
采集过程中需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交叉感染;采集的标本应具 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感染情 况;采集后应及时送检,避免标
本变质或污染。
微生物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采集时间
采集时间应在抗生素使用前或 停用一段时间后进行,以避免 抗生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采集部位
采集部位应选择感染部位或病 变组织,避免在正常组织或非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解决方案
制定详细的采集操作规程, 加强操作技能的培训和实 践。
原因
标识系统不够完善或标识 不规范。
解决方案
建立完善的标识系统,统 一标识格式和信息内容, 确保标识清晰、准确。
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PPT课件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b9e661bd64783e09122b61.png)
前采样→被检查人五指并拢→取浸盐水棉试子1支在双 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抹各2次(1只手涂抹面 积30cm2 ) →随之转动采样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分 →采样棉试子放入盐水采液试管管内送检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5
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6
1、洗手流程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7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8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9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0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1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2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3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4
2、手消毒方法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5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6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7
物体和表面环境消毒效果监测
范围:治疗台面、治疗车、门把手、内镜存放柜内壁 、水龙头、听诊器、重要仪器设备表面、电筒、键盘 等
方法:棉试子涂抹法(棉签涂抹法) 材料:10ML的无菌生理盐水 采样:待物体表消毒处理或消毒后4小时内采样,被采样面积
≥100cm2时,用5X5cm2无菌规格板,放在被采样的物体表面上, 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棉试子1支,在规格板内往各返涂抹5次,交 随之转动棉签,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采样后剪去接触工作 人员手的部分,放入装盐水的采样液中,记录送检。被采样面积 ∠100cm2时或采样物体不规则时,棉签直接涂抹物体和取其全部 表面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5
LWC-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法
作用:定时测定空气微生物浓度和提供控制污染的有 效数据,替代平皿沉降法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5
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6
1、洗手流程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7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8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9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0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1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2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3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4
2、手消毒方法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5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6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7
物体和表面环境消毒效果监测
范围:治疗台面、治疗车、门把手、内镜存放柜内壁 、水龙头、听诊器、重要仪器设备表面、电筒、键盘 等
方法:棉试子涂抹法(棉签涂抹法) 材料:10ML的无菌生理盐水 采样:待物体表消毒处理或消毒后4小时内采样,被采样面积
≥100cm2时,用5X5cm2无菌规格板,放在被采样的物体表面上, 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棉试子1支,在规格板内往各返涂抹5次,交 随之转动棉签,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采样后剪去接触工作 人员手的部分,放入装盐水的采样液中,记录送检。被采样面积 ∠100cm2时或采样物体不规则时,棉签直接涂抹物体和取其全部 表面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5
LWC-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法
作用:定时测定空气微生物浓度和提供控制污染的有 效数据,替代平皿沉降法
微生物标本采集PPT
![微生物标本采集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a933b5aef8941ea76e05fe.png)
四、标本运输 ① 标本采集后需尽快送到实验室; ② 不要冷藏标本。
四、标本采集—气道吸取标本
一、临床采样指征 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患者,无法自行咳
痰,可通过吸痰管从气道吸取标本。
二、标本采集 通过气管内插管将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推进呼吸道直至
遇到阻力后开始抽吸,留取标本在吸痰杯内。
四、标本采集—气道吸取标本
二、生物标本运送的基本原则
三、微生物实验室对标本的拒收标准
1. 标本采集至实验室接收过程间隔过长,或无标本采集时 间,或保存的温度不当。
2. 标本运送条件不正确:如厌氧培养标本却在有氧条件下 送检。
3. 容器不规范:如容器有裂缝或被打破导致标本泄露、容 器非无菌等。
4. 未贴标签或贴错标签:标本与检验目的不符合,如痰培 养送检尿标本;患者信息与标本不符,如女性患者送检 前列腺标本。
四、标本采集—血培养
二、标本采集: 1.菌血症: ① 采血时机: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30-60min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
采集,如已用药,则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集最佳。 ② 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除非怀
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应避免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 管常伴有定植菌存在。 ③ 采血工具:真空血培养瓶,如培养瓶的储存温度为2-8℃,应先复温 30min左右,平衡至室温再采血。同一部位双瓶采集时不建议更换针头。 ④ 采血次数、血培养瓶选择:对于成人患者,应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 血标本;每个部位应需氧和厌氧培养各一瓶。 ⑤ 采血量:影响阳性率的重要因素,过少明显降低阳性率,5-10ml/瓶。 ⑥ 皮肤、血培养瓶消毒:穿刺前皮肤和培养瓶口进行消毒并充分干燥。 ⑦ 避免采血管内空气注入厌氧血培养瓶。
四、标本采集—气道吸取标本
一、临床采样指征 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患者,无法自行咳
痰,可通过吸痰管从气道吸取标本。
二、标本采集 通过气管内插管将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推进呼吸道直至
遇到阻力后开始抽吸,留取标本在吸痰杯内。
四、标本采集—气道吸取标本
二、生物标本运送的基本原则
三、微生物实验室对标本的拒收标准
1. 标本采集至实验室接收过程间隔过长,或无标本采集时 间,或保存的温度不当。
2. 标本运送条件不正确:如厌氧培养标本却在有氧条件下 送检。
3. 容器不规范:如容器有裂缝或被打破导致标本泄露、容 器非无菌等。
4. 未贴标签或贴错标签:标本与检验目的不符合,如痰培 养送检尿标本;患者信息与标本不符,如女性患者送检 前列腺标本。
四、标本采集—血培养
二、标本采集: 1.菌血症: ① 采血时机: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30-60min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
采集,如已用药,则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集最佳。 ② 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除非怀
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应避免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 管常伴有定植菌存在。 ③ 采血工具:真空血培养瓶,如培养瓶的储存温度为2-8℃,应先复温 30min左右,平衡至室温再采血。同一部位双瓶采集时不建议更换针头。 ④ 采血次数、血培养瓶选择:对于成人患者,应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 血标本;每个部位应需氧和厌氧培养各一瓶。 ⑤ 采血量:影响阳性率的重要因素,过少明显降低阳性率,5-10ml/瓶。 ⑥ 皮肤、血培养瓶消毒:穿刺前皮肤和培养瓶口进行消毒并充分干燥。 ⑦ 避免采血管内空气注入厌氧血培养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