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高原》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PPT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B.三江源大面积的湿地是长江、黄河水源的保证之一 C.三江源水源地的环境破坏不会对长江中、下游造成影响 D.我国已经开始重点保护三江源
3.三江源地区江河的最初水源是( D )
A.地下水 B.湖泊水 C.大气降水 D.雪山和冰川融水 4.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
环境变迁
环境恶化
环境变迁
冰川萎缩
1972年 2009年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淘金挖矿
树木砍伐
源区污染
冰川消融
虫鼠破坏
过度放牧
由于人类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 地缩小、干涸。
冻土消融.退化及冻土消融也造成了公路损坏。
生态恶化
位于高原腹地的“三 江源”随着全球气候的 变暖,冰川、雪山逐 年萎缩,众多江河、 湖泊和湿地缩小、干 涸;沙化、水土流失 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 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 题日益突出;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虫鼠 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受 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类的20%以上,远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部分地区的 人类已难以生存,被迫搬迁他乡。
生态危机:由于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 萎缩,湖泊和湿地逐年缩小甚至干涸;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三江源地区生 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 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 减等问题尤为突出。
保护措施: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 1.被称为“中华水塔”的是我国__________地区,它位于 青海 我国的________省南部。
A.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B.三江源大面积的湿地是长江、黄河水源的保证之一 C.三江源水源地的环境破坏不会对长江中、下游造成影响 D.我国已经开始重点保护三江源
3.三江源地区江河的最初水源是( D )
A.地下水 B.湖泊水 C.大气降水 D.雪山和冰川融水 4.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
环境变迁
环境恶化
环境变迁
冰川萎缩
1972年 2009年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淘金挖矿
树木砍伐
源区污染
冰川消融
虫鼠破坏
过度放牧
由于人类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 地缩小、干涸。
冻土消融.退化及冻土消融也造成了公路损坏。
生态恶化
位于高原腹地的“三 江源”随着全球气候的 变暖,冰川、雪山逐 年萎缩,众多江河、 湖泊和湿地缩小、干 涸;沙化、水土流失 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 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 题日益突出;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虫鼠 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受 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类的20%以上,远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部分地区的 人类已难以生存,被迫搬迁他乡。
生态危机:由于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 萎缩,湖泊和湿地逐年缩小甚至干涸;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三江源地区生 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 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 减等问题尤为突出。
保护措施: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 1.被称为“中华水塔”的是我国__________地区,它位于 青海 我国的________省南部。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青藏地区课件(共39页)(共39张PPT)
(1)图中青藏铁路修建的突出困难是( A ) A.高寒缺氧 B.干旱缺水 C.草原广布 D.光照强烈
(2)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 D ) A.肥沃的冲积平原 B.山间盆地 C.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3)下列地理事物(现象)中,与青藏高原“高”“寒”
特征无关的是B( ) A.昼夜温差大
高原种植业
喜温凉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
5000m 4500m 4000m 3000m
寒冻 寒冷 温凉
温暖
无 青稞 青稞、春小麦
青稞、冬小麦
雅鲁藏布江谷地
青稞
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
青稞
豌豆
白色的是糌粑(青稞炒面和白糖),浅褐色的
是曲拉(牛奶提炼物),黄色的是酥油(奶油提炼 物),这三种东西拌在一起,味道很香甜。糌粑和 酥油茶是藏族同胞最喜爱的食品,他们也用来招待 客人。
•
7.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 顺应自 己的天 性,找 到了自 己真正 喜欢做 的有意 义的事 ,并且 一心把 它做得 尽善尽 美,他 在这个 世界上 就有了 牢不可 破的家 园。
•
8.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 受外界 的压力 ,而且 会以足 够的清 醒来面 对形形 色色的 机会的 诱惑。 我们当 然没有 理由怀 疑,这 样的一 个人必 能获得 生活的 充实和 心灵的 宁静。
•
3.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 一个心 灵。在 理论上 ,人人 都有一 个心灵 ,但事 实上却 不尽然 。有一 些人, 他们永 远被外 界的力 量左右 着,永 远生活 在喧闹 的外部 世界里 ,未尝 有真正 的内心 生活。
•
4.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 谈起。 一个人 唯有关 注心灵 ,才会 因为心 灵被扰 乱而不 安,才 会有寻 求心灵 宁静的 需要。 所以, 具有过 内心生 活的禀 赋,或 者养成 这样的 习惯, 这是最 重要的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第一节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课件 (共36张PPT)
糌粑[zān bā]
牦[máo]牛肉
酥油茶 青稞酒
帐篷
碉[diāo]房
青藏地区的 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能够指图说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2.通过阅读相关图文信息,可以概括说出青藏地区 的自然特征。(重点) 3. 通过阅读相关图文信息,可以说出青藏地区农业 的结构和布局特点。(重点) 4.通过讨论分析,能归纳出青藏地区各地理要素之 间的相互影响。(难点)
河流
•③本区是……的发源地。
气候特征
•④本区气候为……气候,通过读图中 的……得出本区气候特点是……。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简介
• 复述提纲 • ①本区位于……,范围是……。 • ②本区地形的总体特点是:在……高原上,地势
……,平均海拔……米以上,素有“……”之称。 • 本区地形内部存在差异:有一系列的山脉如……
高寒气候
冰川广布
大江大河的 发源地
合作探究2
• 阅读图9.11和课本88课文,说说受自然因 素的影响,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特 点?(可从农业部门、分布、畜种、农作 物等方面考虑)
高寒条件下农业的特点
高寒条件下农业的特点
与西北地区的畜牧 业相比,本区的畜 牧业有什么特点? 有哪些畜种?为什 么是这些畜种?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简介
• 展示提纲 • ①本区位于……,范围是……。 • ②通过读图中的(颜色/文字/形状)本区地形的总
体特点是:在……高原上,地势……,平均海拔 ……米以上,素有“……”之称。 • 本区地形内部存在差异:有一系列的山脉如…… ,山脉之间是……和……。东北部有……盆地。 • ③本区是……的发源地。 • ④本区气候为……气候,通过读图中的……得出 本区气候特点是……。
牦[máo]牛肉
酥油茶 青稞酒
帐篷
碉[diāo]房
青藏地区的 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能够指图说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2.通过阅读相关图文信息,可以概括说出青藏地区 的自然特征。(重点) 3. 通过阅读相关图文信息,可以说出青藏地区农业 的结构和布局特点。(重点) 4.通过讨论分析,能归纳出青藏地区各地理要素之 间的相互影响。(难点)
河流
•③本区是……的发源地。
气候特征
•④本区气候为……气候,通过读图中 的……得出本区气候特点是……。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简介
• 复述提纲 • ①本区位于……,范围是……。 • ②本区地形的总体特点是:在……高原上,地势
……,平均海拔……米以上,素有“……”之称。 • 本区地形内部存在差异:有一系列的山脉如……
高寒气候
冰川广布
大江大河的 发源地
合作探究2
• 阅读图9.11和课本88课文,说说受自然因 素的影响,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特 点?(可从农业部门、分布、畜种、农作 物等方面考虑)
高寒条件下农业的特点
高寒条件下农业的特点
与西北地区的畜牧 业相比,本区的畜 牧业有什么特点? 有哪些畜种?为什 么是这些畜种?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简介
• 展示提纲 • ①本区位于……,范围是……。 • ②通过读图中的(颜色/文字/形状)本区地形的总
体特点是:在……高原上,地势……,平均海拔 ……米以上,素有“……”之称。 • 本区地形内部存在差异:有一系列的山脉如…… ,山脉之间是……和……。东北部有……盆地。 • ③本区是……的发源地。 • ④本区气候为……气候,通过读图中的……得出 本区气候特点是……。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高原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
_
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________气候,冬寒夏凉,
年温差 ,日温差 。由于海拔高,空气
,日照
,
太阳辐射
。
新课自主预习
6.青藏高原是我国的______牧区,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适应高原特殊环境的牲畜。
7.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称为
2.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_____米以上, 是世界最_________的大高原,有“______________”之称。
3.显著特征。
4.青藏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跟踪检测
2、我国青藏高原上的著名三大畜种是 ( B) A.三河马、三河牛、滩羊 B.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C.细毛羊、滩羊、牦牛 D.羚羊、紫羔羊、蒙古马
当堂跟踪检测
3、该地区粮食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C)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课堂小结
青藏地区
牧业:高寒牧业
地形:海拔高,雪山冰川多
农业 种植业:河谷农业
自 然 气候:寒冷 环 植被:高山草甸 境
河流:发源地
人口城市:沿河谷分布
人
服饰:藏袍
文
高寒
生活 主食:糌粑
环
民居:帐篷、碉楼
境
交通运输 公路为主
湖泊:多咸水湖
青藏铁路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丰富
生态保护
藏公路、新藏公路。 2.航空:地面交通建设难度大(高寒、缺氧、冻土),
航空可避开地表影响。 3.主要铁路:兰青线、青藏线。 4.交通不便,制约经济发展。
人教版 初中地理 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 5.青藏地区的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精品PPT(共14张PPT)
拉萨雪客栈,一家可坐在天台上看布 达拉宫全景(背景)的客栈。
拉萨机场附近的秋天
昌都八宿,有很多神山和古寺庙
西藏千佛寺
活动1、如果你也要去西藏旅游,出发前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物品?
活动2、你最想看那些景观?为什么?
活 可动可2西、里你最想看那些景观?为什么?
青海湖
古
湖
拉
山
雪域高原之旅 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线路去青藏吗?
青藏铁路:从青海省西宁市至拉萨市 的铁路,全长1956公里,全线桥隧总 长约占线路总长的8%,格尔木至拉萨 段的冻土层行车时速最高为100公里, 非冻土层时速最高120公里。目前旅 客列车全程行车时间约为25小时。要 克服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 三大难题。截止到2006年3月25日, 青藏铁路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85亿元, 其中用于环保工程投资达到12亿元, 这在全世界单项工程用于环保的投资 量中是相当罕见的。 2006年7月1日 全线开通试运营
由于高原上日照强烈,即使在严 冬,只要太阳一出来,气温就会 很快上升,气温日较差可达20℃, 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 之说。高原早晚很冷,而一到中 午,日照强烈,气温上升,则可 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 子系在腰间。
想一想: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能 资源丰富?
海拔高,太阳光到达地面的距离短; 空气稀薄,晴天多,云层削弱的少。
藏族。多次获得 各种“年度最受 欢迎女歌手奖”
难道说还有赞美的歌 、
和“最佳女歌手 奖”,是中国大
还是那仿佛不能改变的庄严
陆最红的女歌手
哦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之一。
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啦索 那就是青藏高原
雪 域 高 原
阅读教材84-87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共34张PPT)
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寒冷,日温差大
独特的雪域风光: 美丽的可可西里
独特的雪域风光: 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独特的雪域风光:
念青唐古拉山
独特的雪域风光: 高原淡水湖——措那湖
• 青藏高原高寒气候适合发展什么样 的农业呢?
青 稞
高寒牧区
条件: 在独特的高 寒条件下, 青藏地区广 泛分布着耐 寒的高山草 甸。
1.阅读图9.5,以拉萨为例 概括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 发展农业工人所具备的热 量条件。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 与拉萨纬度相同,海拔 比拉萨低1500~2000米, 根据“海拔每下降100米, 气温升高约0.6℃”计算, 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地区比拉萨市气温大约高9~12℃。夏季拉 萨市7~9月平均气温约为15℃,同期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月平 均气温超过20℃,与成都平原的春秋季气温接近。所以雅鲁藏 布江中游谷地的热量条件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 日照时间长 – 气温低 – 昼夜温差大 – 大气洁净
• 不利条件 – 气温低 – 降水少
思
考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 分别是什么?
藏民日常主食:
酥油茶 青稞酒
糌粑
青稞酒
糌粑
民牧居区帐:篷
平顶碉房
活动 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工人 的条件。
活动 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工人 的条件。
2.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 展农业的水源条件。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 夏季有降水,加上紧靠 河流,方便引水灌溉, 水源条件能够满足农作 物的生长需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课件(共57张PPT)
3、青藏高原阻挡夏季风(西南季风)北进, 加剧了西北的干旱
4、青藏高原改变了亚洲东部的大气运动形 式,改变了亚洲东部的气候状况
5、形成高山高原气候,终年寒冷,常冬无 夏,气温日较差大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
❖我国季风气候的典型性减弱 ❖我国东部降水减少 ❖我国西北更湿润 ❖我国不能形成黄土高原
冬寒夏凉,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气温垂直差异明 显。光照强,日温差大。
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 递减。大多数地区降水量低于400毫米。
(三)、水文
(三)、水文 1、河流
河流补给多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西北属内流区, 东南是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如:长江、黄河、澜沧 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都发源于这里。
高原种植业
喜温凉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
5000m 4500m 4000m 3000m
寒冻 寒冷 温凉
温暖
无 青稞 青稞、春小麦 青稞、冬小麦
活动探究
2.青藏地区农作物高产的原因
答案: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白天光照强, 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较多营养物质;昼夜温差大,夜晚 气温低,呼吸作用减弱,消耗少,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拉萨 有“日光城”之称
原因: 地势高,空气稀
薄,大气对太阳辐射 削弱小,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多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能资源
地热资源
寒
冷
高
羊
原
八
上
井
沸
地
腾
热
的
电
温
站
泉
“聚宝盆” 柴达木气候干旱,沙漠、盐湖、盐沼遍布。由于盐、石油、天然
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玉石等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 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因此有“聚宝盆”之称。目前,已在盆 地内的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中国最大的钾肥厂。此外,锡铁山、 冷湖等地也建有一批工矿企业。
4、青藏高原改变了亚洲东部的大气运动形 式,改变了亚洲东部的气候状况
5、形成高山高原气候,终年寒冷,常冬无 夏,气温日较差大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
❖我国季风气候的典型性减弱 ❖我国东部降水减少 ❖我国西北更湿润 ❖我国不能形成黄土高原
冬寒夏凉,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气温垂直差异明 显。光照强,日温差大。
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 递减。大多数地区降水量低于400毫米。
(三)、水文
(三)、水文 1、河流
河流补给多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西北属内流区, 东南是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如:长江、黄河、澜沧 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都发源于这里。
高原种植业
喜温凉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
5000m 4500m 4000m 3000m
寒冻 寒冷 温凉
温暖
无 青稞 青稞、春小麦 青稞、冬小麦
活动探究
2.青藏地区农作物高产的原因
答案: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白天光照强, 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较多营养物质;昼夜温差大,夜晚 气温低,呼吸作用减弱,消耗少,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拉萨 有“日光城”之称
原因: 地势高,空气稀
薄,大气对太阳辐射 削弱小,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多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能资源
地热资源
寒
冷
高
羊
原
八
上
井
沸
地
腾
热
的
电
温
站
泉
“聚宝盆” 柴达木气候干旱,沙漠、盐湖、盐沼遍布。由于盐、石油、天然
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玉石等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 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因此有“聚宝盆”之称。目前,已在盆 地内的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中国最大的钾肥厂。此外,锡铁山、 冷湖等地也建有一批工矿企业。
人教初中地理八下《9第九章 西藏地区》PPT课件
青藏地区
牦牛——高原之舟
布达拉宫
藏袍
一、位置与范围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1、地形
海拔高;高原为主;“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2、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气温年较差小; 气温日温差大; 太阳辐射强
降水由东南向西 北逐渐减少。
3、河湖 多条大江大河源头、多内流湖
能适应高寒、缺氧、 低气压环境的牦牛、 藏绵羊、藏山羊(毛 长皮厚,体矮身健)
三大牲畜
雅鲁藏布江谷地
重要农业区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青藏铁路的修建克服了哪些自然障碍? 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
克服困难修建青藏铁路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科学技术
可能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植被破坏,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青藏铁路的修建有什么意义?
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 被誉为“中华水塔”
长江
黄河
青藏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有 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石油天然气
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高寒
三、社会经济特征
1、农业 农业类型、区位条件、主要农作物 高寒畜牧业、河谷农业 有利条件:光照强,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 大,利于养分的积累;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限制性因素:海拔高,热量不足
有利于加பைடு நூலகம்青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把资源优势 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社 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巩固国防。
牦牛——高原之舟
布达拉宫
藏袍
一、位置与范围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1、地形
海拔高;高原为主;“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2、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气温年较差小; 气温日温差大; 太阳辐射强
降水由东南向西 北逐渐减少。
3、河湖 多条大江大河源头、多内流湖
能适应高寒、缺氧、 低气压环境的牦牛、 藏绵羊、藏山羊(毛 长皮厚,体矮身健)
三大牲畜
雅鲁藏布江谷地
重要农业区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青藏铁路的修建克服了哪些自然障碍? 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
克服困难修建青藏铁路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科学技术
可能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植被破坏,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青藏铁路的修建有什么意义?
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 被誉为“中华水塔”
长江
黄河
青藏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有 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石油天然气
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高寒
三、社会经济特征
1、农业 农业类型、区位条件、主要农作物 高寒畜牧业、河谷农业 有利条件:光照强,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 大,利于养分的积累;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限制性因素:海拔高,热量不足
有利于加பைடு நூலகம்青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把资源优势 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社 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巩固国防。
人教地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青藏地区章末复习课件 (共16张PPT)
黄河源头
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冰川广布,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冰雪融水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青海湖
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
青藏地区的有哪些自然资源? 太阳能资源、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地热资源、旅游资源等。
对应例题
1.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 D )
A.面积最大的高原 B.纬度最高的高原
C.气温最高的高原 D.海拔最高的高原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
1.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 生动物锐减等问题犹为突出。
2.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自然因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 人为因素: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 类活动。
3.治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措施?
D.新疆牧区
知识梳理
1.三江源的位置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 的西部,是世界屋 脊—青藏高原的腹地 和主体,青海省南部。
2.三江源的地形 地形特征以山地地貌 为主,山脉绵延、地 势高耸、地形复杂。
三江源地区的位置、地形
三江源地区的河流分布
1、三江源地区是哪些河流的源头?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的49%,澜沧 江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D、带的物品尽量轻便——高原氧气稀薄,爬山体力消耗大
知识梳理
青藏地区的农牧业
青藏地区的农业类型 青藏地区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 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 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主 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 湟水谷地。
青藏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
青藏地区居民的饮食及民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授新课
一 、世界屋脊
73°E
位 置 与 范 围
104°E 40°N
横断山脉
27 °N
讲授新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行
政
青海省
省
区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讲授新课
第一级阶梯 地
平均海拔在 4000米以上 势
世界屋脊
成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隆起
讲授新课
地 形 和 河 流
大河源头,湖泊众多 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怒江
支流多,找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河较困难;沼泽区水 域面积大,不好确定源头;不同季节冰川融化点变动, 河流源头变动。
讲授新课
3. 根据黄河源头科学考察资料,你认为哪条源流是 黄河源头,并说明理由。
卡日曲。根据河流唯远的原则,卡日曲长于约古宗列 曲;根据河流流量最大的原则,.黄河、珠江
B.黄河、雅鲁藏布江 D.珠江、塔里木河
当堂检测
3、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的后果, 叙述正确的是(D ) A.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 而地下水相应减少 B.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 三条大江长度也会变长 C.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 容易再生原貌 D.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化扩大, 又会导致水土流失
藏公路、新藏公路。 2.航空:地面交通建设难度大(高寒、缺氧、冻土),
航空可避开地表影响。 3.主要铁路:兰青线、青藏线。 4.交通不便,制约经济发展。
课堂小结
青藏地区
牧业:高寒牧业
地形:海拔高,雪山冰川多
农业 种植业:河谷农业
自 然 气候:寒冷 环 植被:高山草甸 境
河流:发源地
人口城市:沿河谷分布
讲授新课
二、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历史上的三江源曾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
讲授新课
上图为1968年中科院珠峰考察时拍摄的中绒布冰川; 下图为2007年拍摄的中绒布冰川。
讲授新课
由于人类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冰川、雪山 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面积缩小、干涸。
讲授新课
冻土消融 退化及冻土消融也造成了公路损坏。
保护三江源,需要我们一起行动!
课堂小结
黄河源 长江源 澜沧江源
三江源
保护三江源
当堂检测
1、下面词语描述的不是三江源地区的是( C ) A.雪山连绵、冰川高悬 B.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除长江以外,
另外两条指的是( A )
A.黄河、澜沧江
当堂检测
2、我国青藏高原上的著名三大畜种是 ( B) A.三河马、三河牛、滩羊 B.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C.细毛羊、滩羊、牦牛 D.羚羊、紫羔羊、蒙古马
当堂检测
3、该地区粮食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C)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青海湖、纳木错
讲授新课
气候以高原气候、高 山气候为主,太阳辐 射强 气 候
地处我国高原气候区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二、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高 寒 牧 区
三大牲畜 藏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讲授新课
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 布广泛,适合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生活
高 寒 牧 区
讲授新课
一、 江河的源地
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境外称为湄公河)
讲授新课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米— 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 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 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 塔”。
讲授新课
长江总水量的25%, 黄河的49%,澜沧 江的15%均来源于 三江源。
当堂检测
4、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 展战略、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D) A.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 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只有加快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 展,促进当地居民转产、迁移、脱贫,才能有 效保护生态环境 C.正在建设的青藏铁路不应在此穿过,否则保 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 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地不 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
雪山和冰川融水 湿地的调蓄作用
中华水塔
形成江河之源
讲授新课
活动
黄河的源头在 哪里?
确定河流源头的依据: 1. 寻找黄河源头,首先要了解黄河源头区状况。找出 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
讲授新课
2. 在追溯河源的过程中,考察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 难?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活动确定的黄河 源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讲授新课
学习目标
1、据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
2、知道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
3、了解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及作为 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4、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 措施及方法,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建立的目的。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 藏高原》PPT课件
第九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讲授新课
学习目标
1、了解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 地形类型。
2、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理解青藏地区 高寒带来的影响。
3、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的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 活的特点。
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讲授新课
河 谷 农 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讲授新课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海拔低,气温较高, 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等农作物生长
河 谷 农 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
湟水谷地
农 业 分 布
讲授新课
饮
食
糌粑
酥油茶
青稞 青稞酒
讲授新课
交 通 与 城 市
讲授新课
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 1.以拉萨为中心公路网: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
人
服饰:藏袍
文
高寒
生活 主食:糌粑
环
民居:帐篷、碉楼
境
交通运输 公路为主
湖泊:多咸水湖
青藏铁路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丰富
生态保护
当堂检测
1、下列地理事项中,与青藏高原“高”“寒” 特征无关的是( C )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沿岸
讲授新课
三江源地区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讲授新课
通天河流域的非法采金活动呈上升趋势,采金活 动导致田地毁坏,沙石堵塞江水,破坏生态环境。
讲授新课
三江源地区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等问题 严重。图中草地上到处都是鼠洞。
讲授新课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 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 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 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