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全套复习学案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型: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请同学们把昨天发的探究方案拿出来。
同学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参考信息。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探究方案”中各组实验操作时具体的装置:(可用自荐仪器,也可选用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
注:学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给定有哪些具体仪器。
)每组桌上均有的仪器: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每组桌上提供的不同仪器分别为:第一组:烧杯、过滤漏斗第二组:烧杯、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第三组:U型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第四组:平底烧瓶、单孔橡皮塞第五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第六组:试管,单口橡皮赛、铁架台(带铁夹)第七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第八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注射器第九组:带支管的烧瓶、橡皮塞第十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同学与小组评价自己所设计和开展实验的情况,与同学合作进一步完善所设计的试验。
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和实践”报告宜昌市九中班组组长组内成员探究时间一、探究时参考信息1.碳酸钠(Na2CO3)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等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等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5篇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5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1一、学情分析:这一级九年级学生基础很差,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很小,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
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复习时常以以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操作技能和逻辑结构等为骨架。
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
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
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
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5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5篇以“化学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化学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1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2)各种水资源的区别2.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实验探究:1.水的组成研究2.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区分教学内容:一.自然界的水[来源:Z#__#]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灌溉(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1)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挑选,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推敲,精心设计而肯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类型】活动课: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的】l、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培养学生视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觉的乐趣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l、激趣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视察、记录和描写能力【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觉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课时安排】l课时【教学环节】提出课题→师生讨论→肯定方案→实验探究→交换反馈→填写报告【教学策略】本课题第一次显现“活动与探究”,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的开端。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师可先演示,学生仿照;第二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
【课前准备】蜡烛、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白纸(稍微硬些的)、澄清的石灰水【学生活动设计】l、对课题触及的知识方面的疑点提出质疑;2、每二人一组点燃蜡烛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3、在教师的参与下进行生生交换;4、在教师引导下摸索、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进程】[新课引入]世界是物质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
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视察过燃烧的蜡烛吗?如果用化学的眼光去视察,你会有什么新的发觉呢?[学生浏览]P7 活动与探究[学生讨论]1、燃烧时可能产生哪几种变化?2、你料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4、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咨询?[学生质疑](可能问到的问题)1、石蜡是一种什么物质?2、蜡烛怎么会有各种色彩?3、蜡烛是怎么制成的?4、烛芯仅是纯棉线吗?5、为何点燃烛芯就可以引燃蜡烛?6、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是由于它都变成蜡油了吗?7、蜡烛燃烧有时冒黑烟是怎么回事?8、、蜡烛燃烧时是固体蜡燃烧还是蜡油燃烧还是有其他情形?9、蜡烛燃烧时,火焰为何越来越高?10、吹灭蜡烛时为何会闻到很难闻的气味?[教师答疑](边答疑边为后面的实验探究设下埋伏,凡是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到答案的暂不作答)[学生活动]试述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及其目的。
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案5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案1《金属材料》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资源、回收等;(3)认识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教学工具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教学过程学习情景展示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坦克、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感想]如: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2.感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东西根据什么选用金属。
[新课引入]通过大家刚才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对金属材料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也对它们很感兴趣,当然也有很多疑问。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5篇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5篇任时光飞逝,我们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
回顾一学期的化学教学工作,我们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1《水的组成》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
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
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中考化学复习教案5篇
中考化学复习教案5篇任时光飞逝,我们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
回顾一学期的化学教学工作,我们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化学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化学复习教案11、内容和进度:完成2 -1 脂肪烃一节的教学第1课时:烷烃第2课时:烯烃第3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第4课时:习题讲解2、重点和难点突破教学重点:1、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附导学案: 2-1 脂肪烃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代表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2、了解乙炔和炔烃的结构、性质和制备等知识3、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概念、存在条件和脂肪烃的来源二、预习内容(一)、烷烃和烯烃1、分子里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结合成,碳原子剩余的跟氢原子结合的烃叫烷烃。
烷烃的通式为,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2、烷烃和烯烃(1)烯烃是分子中含有的链烃的总称,分子组成的通式为cnh2n,最简式为。
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 (3)(3)顺反异构的概念(二)乙炔1、乙炔的分子式,最简式,结构简式2、电石遇水产生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3、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因为乙炔4、乙炔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炔烃典型的化学性质有(1) (2) (3)(三)脂肪烃的来源根据课本p35页【学与问】,阅读课本p34~35,完成下表:石油工艺的比较:工艺原理所得主要产品或目的分馏常压分馏利用各组分的_______不同石油气,_______, ,[来源:学,科,网z,_,_,k][来_______, ( ,, )[来源:学科网z__k]减压分馏利用在减压时,____ _降低,从而达到分离_______目的催化裂化将重油(石蜡)在催化剂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将________断裂________. 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又称______裂化,使短链烃进一步断裂生成_________催化重整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制取芳香烃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3、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特征结构、烯烃的顺反异构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4、让学生在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技能,学习重难点:1、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烷烃的取代反应2、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3、实验室制乙炔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特点二、学习过程探究一:烷烃、烯烃的熔、沸点阅读p28思考和交流思考; 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之间的关系(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 ;(b)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的烃,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他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c)烷烃的相对密度水的密度。
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教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
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结论:⑪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⑫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⑬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一、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关于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
关于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九年级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微粒的观点与模型4.实验技能与安全三、教学过程1.导入:以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复习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等。
(2)通过实例,理解原子、离子、分子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复习物质的分类,掌握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等概念。
(2)理解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复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4.微粒的观点与模型:(1)通过示意图,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大小和结构。
(2)掌握微粒的性质,如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相互之间有间隔等。
5.实验技能与安全:(1)复习实验基本操作,如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实验数据的记录等。
(2)了解实验安全常识,如防火、防爆、防毒等。
四、教学方法1.采用对比法,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
2.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六、教学资源1.教材:九年级化学教材。
2.课件:含有关图片、图表、动画等。
3.练习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
4.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5分钟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5分钟4.微粒的观点与模型:10分钟5.实验技能与安全:10分钟6.课堂小结:5分钟7.布置作业:5分钟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范文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范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4、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活动4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4、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活动4【练习】二氧化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状态和广泛的应用自学1、空气中氧气的来源2、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3、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4、如何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活动5【测试】课堂测试检测1:播放幻灯片14,通过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烧杯C中放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和的性质。
检测21、地球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主要是()A、破坏臭氧层B、使温室效应加剧C、产生酸雨D、毒害农作物2、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内CO2浓度是否太大的正确方法是()A、带入一个盛满澄清石灰水的试管B、带入一杯水C、带入一个接通电源的手电筒D、带入一个点燃的油灯或木柴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下述性质:(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2)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5化学变化的初步概念。
能力目标:能够区分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学难点: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教学方法:探究—归纳总结法教学准备:[实验1-1]-[实验1-5]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新课导入:绪言课的几个实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有许多同学提问:为什么白纸喷“水”会变红,再喷“水”红色又消失了呢生活中也有许多现象: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会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
初三化学复习教案
初三化学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初三化学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2. 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4. 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教案内容:一、复习基础知识1. 复习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2. 复习常见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3. 复习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确定方法。
4.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配平方法。
二、复习化学反应1. 复习酸、碱和盐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复习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4. 复习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三、复习化学实验1. 复习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复习常见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记录的编写方法。
3.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演示。
四、复习化学计算1. 复习摩尔质量、摩尔比和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
2. 复习气体摩尔体积和气体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3. 复习化学反应的计算,如反应物质的质量关系和产物的质量计算。
五、复习化学的应用1. 复习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和药物等。
2. 复习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应用,如水处理和废物处理等。
3. 复习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燃料和材料的生产等。
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来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互动。
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讲解: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和示范。
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等方面的表现。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 个人作业:布置一些化学计算和应用题目,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中考化学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课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通过全面复化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中考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基础知识的复: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等的概念和特性。
2. 化学反应和方程式的复:包括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化学方程的构建。
3. 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复:包括酸、碱、盐的性质和常见化学反应的类型等。
4. 化学计算的复:包括摩尔质量、摩尔比和化学计算公式的应用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基础概念和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全面的化学知识体系。
2. 示例法:通过示例化学题目,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练法:通过大量的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4. 互动讨论法: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模拟考试成绩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2. 学生自评和互评: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估和互相评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研究情况,并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适合中考化学复的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学内容和示例题目。
六、教学计划本课程共计8课时,每节课时为45分钟。
第一课时:化学基础知识的复(1课时):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1课时)- 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和特性- 化学键的分类和特点第二课时:化学反应和方程式的复(1课时):化学反应和方程式的复习(1课时)-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化学方程的构建第三课时: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复(2课时):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复习(2课时)- 酸、碱、盐的性质和常见化学反应的类型第四课时:化学计算的复(2课时):化学计算的复习(2课时)- 摩尔质量、摩尔比和化学计算公式的应用第五课时:综合复(1课时):综合复习(1课时)- 综合练题和答疑第六课时:模拟考试(1课时):模拟考试(1课时)- 模拟中考化学考试,检验学生的研究情况第七课时:学生自评和互评(1课时):学生自评和互评(1课时)- 学生自我评估和互相评价,讨论研究心得和提出建议七、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系统的复习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学案
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学案(一)实验部分一、常用的仪器1、试管2、烧杯3、锥形瓶4、集气瓶5、漏斗6、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液体7、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克。
注意:称量物放在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盘,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中称量。
9、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以下,形成“液封”,(防止)10、分液漏斗:用来制取气体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11、酒精灯:①使用前先检查灯心,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③酒精灯的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先后集中加热。
④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或扑盖。
二、基本操作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的气味,不得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固体只要。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5、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夹取(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6、液体药品的取用(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在仪器的正上方,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
初三化学复习教案15篇
初三化学复习教案15篇初三化学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起点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重点: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交流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见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活动天地]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
2、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提出问题: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分析归纳:1、电解水是变化。
初中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
一、复习内容:
1. 元素、化合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
2.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3. 元素周期表及其相关知识
4. 化学式、化合价和化合物的命名
5.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
6. 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特征
二、复习重点:
1. 理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并能通过实例加以区分
2. 掌握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定义及其区别,了解它们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
3. 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分类规律,能根据元素的位置推导各种性质
4. 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掌握化合物的命名及公式推导的方法
5. 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法,能根据物质变化推导反应式
6. 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特征,能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反应判断
三、复习方法:
1. 复习基础知识,理清重点概念及间的逻辑关系
2. 多做习题,加强对题型的理解和解题技巧
3. 运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拓展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四、复习策略:
1. 制定学习计划,分阶段有序进行复习
2. 注意重点难点,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3. 不断总结经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调整学习状态,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以上为初中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范本,希會对您有所帮助。
祝学习顺利!。
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章节在初三化学学习的整个阶段占有核心地位,为以后的化学计算将奠定良好根底。
学情分析:学生在已经驾驭了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根底上初步接触化学计算,应让学生娴熟驾驭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完善计算解题步骤。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驾驭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3、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驾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进展简洁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探讨、总结进一步加强对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含义的理解。
2、使学生有针对性的把握考点和重点。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化学学问中的微粒美和计算美,相识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书写。
教学方法:小组探讨、学生展示、讲授法。
课前打算:大白纸、记号笔。
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二)一、学生根本状况分析1、总体分析:从学生的学问根底看,学生在小学自然、社会学科,初中物理和生物中已了解一局部与化学有关的根底学问。
从学生的实力开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必须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并具备了必须的试验操作实力。
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看,75%左右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驾驭了根本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完成试验,但个别学困生自制力差。
从学生的学习看法看,各个班的同学90%以上要求进步,看法端正,上进心强,但局部同学学习目标欠明确。
各个班开展较为均衡。
面对实际状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使他们得以全面、安康地开展。
二、试验内容分析: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踊跃主动地获得化学学问,激发学生亲近化学、酷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爱好,造就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将原有的局部演示试验和分组试验全部改为活动与探究、家庭小试验等。
化学复习教案九年级七篇
化学复习教案九年级七篇化学复习教案九年级(篇1)1.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根据反应原理设计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基本思路。
(2)掌握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成功的关键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改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3)研讨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实验的教学方法。
2.实验步骤(1)结合中学化学实验室现有条件,设计几种氨的催化氧化实验的简易演示实验方案,并画出实验装置图。
(2)制备所选用的催化剂。
(3)根据所选方案,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要求既能看到催化剂保持红热,又能看到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生成,且不出现白烟。
(烟是固体小颗粒,烟是气体小液滴。
NH4NO3是烟,浓氨水和浓盐酸形成雾。
)3. 提示与思考(1)本实验中你将如何获得氨气和氧气?说明理由。
(2)如何制备催化剂?(3)请你分析,氨水浓度太高或太低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氨气能否全部被氧化?如果有未被氧化的氨气,是否需要除去?应怎样除去?(4)在实验过程中你是否观察到了异常现象?请你分析这些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
(5)请总结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和操作技术。
4. 实验教学设计设计实验教学方案,讲授“氨的催化氧化”。
化学复习教案九年级(篇2)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
初三化学全册总复习教案和练习答案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物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物质种类稀有气体酸性氧化物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缺)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初三化学复习教案最新范本
初三化学复习教案最新范本教案主题:初三化学复习教学目标:1. 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巩固基础概念和原理;2. 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3. 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知识;2. 复习常见的化学官能团及其反应特性;3. 复习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4.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方法,并进行相关实验;5. 复习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方法,并进行相关实验;6. 复习溶液的浓度计算和溶质溶剂的选择;7. 复习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法;8. 复习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
教学方法:1. 综合使用讲解、示范、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2.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4.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知识点的展示和学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复习1. 回顾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基本概念,通过问题和例子引导学生思考。
2. 结合常见的化学实验和现象,讲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关知识点。
第二课时:化学官能团及其反应特性复习1. 复习常见的化学官能团和官能团的基本反应特性,引导学生举例进行讨论。
2. 设计实验,观察和验证官能团反应特性。
第三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复习1.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引导学生探讨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课时:酸碱中和反应复习1. 复习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学生的实验结果。
2. 设计实验,观察和验证酸碱中和反应的反应特性。
第五课时:溶液的浓度计算和溶质溶剂选择复习1. 复习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和常见的溶质溶剂的选择原则,通过例子和实验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讨论溶液浓度和溶质溶剂选择的合理性。
第六课时: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法复习1.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写法规则和常见的平衡方法,通过例子和实验引导学生掌握写法和平衡的技巧。
九年级化学复习导学案教案范文
九年级化学复习导学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复习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3.物质的量4.溶液及其浓度5.酸碱盐6.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7.有机化合物8.化学实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酸碱盐等。
难点:物质的量、溶液及其浓度、有机化合物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质有哪些?(2)这些物质有哪些共同特征和区别?2.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通过实例讲解化合物中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让学生复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2)讲解化学变化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
4.物质的量(1)让学生回顾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
(2)通过实例讲解物质的量的应用,如摩尔浓度、质量分数等。
5.溶液及其浓度(1)让学生复习溶液的概念、浓度及其计算。
(2)讲解溶液的配制、稀释、饱和溶液等。
6.酸碱盐(1)让学生回顾酸、碱、盐的概念及性质。
(2)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盐类水解等。
7.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1)让学生复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如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2)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等。
8.有机化合物(1)让学生回顾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分类及性质。
(2)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点等。
9.化学实验(1)让学生回顾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等。
(2)讲解化学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实验设计等。
10.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针对本节课的难点,进行针对性练习。
3.收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对化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全套复习学案说明:本学案设计可供中考学生自主复习使用,可以算是课本导读,所以不用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
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5、将一个鸡蛋洗净后,放入装有食醋的杯子中,观察到的现象原因说明鸡蛋壳中有什么物质(1)(2)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涉及物质时,都写化学式)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三”原则:①“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l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③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药品取用方法(往试管里加固体药品或倾倒液体药品)固体药品:①块状:用夹取;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竖”(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
②粉末状:用 (或 )取用;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着放,标签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3)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处保持水平,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禁止向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②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点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用加热;④熄灭时,用灭,不能用嘴吹;⑤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1/4。
(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②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③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④加热前应先试管;⑤试管应放在外焰上;⑥试管口不能朝着的方向;⑦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倾斜,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
(3)给液体物质加热的仪器可用试管、烧杯、烧瓶等;给固体物质加热,可用干燥的试管。
3.玻璃仪器的洗涤。
洗涤方法:①倒去废物(要倒在指定的容器内);②用水冲洗并加以振荡;③用试管刷刷洗;④再用水冲洗。
如果玻璃仪器内壁上附着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内壁附有油污,可先用少量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刷洗,再用水冲洗。
4.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物码,称量时:M物=M码 M游码若不小心做成了:物码,称量时:M物=M码 M游码5.本课的两个化学实验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物质的颜色):(1)氢氧化钠+硫酸铜:( ) ( )(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混合均匀,相对稳定1.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按体积比):23.空气的组成测定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二.空气保护:4.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 、、 )和烟尘(粉尘和灰尘)。
(2)危害: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②影响作物的生长,③破坏生态平衡;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三.纯净物混合物5.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 ),氢气( ),氮气( ),氯化钠( )等。
6.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
如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
7.怎样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混合物:至少含有两种纯净物,每一种纯净物有自己的化学式,因此混合物一般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如盐水(由食盐()和水()两种纯净物溶解混合而成,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固定的物质,有自己的一种化学式。
如碳酸钙()、硫酸钠()、高锰酸钾()、氯气()、氮气()等。
四.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课时2 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写出你所知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可表示为:A+B+……→E(简称“多合一”)请写出五个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这里的氧既指氧气,又指含氧的其他物质)。
(3)缓慢氧化:是进行很慢、不易察觉的不发光的氧化反应。
如呼吸、钢铁生锈等。
有热量放出。
(4)氧化物:像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由氧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6.各种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比较如下表课题3 制取氧气1.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a.2H2O2MnO2 2H2O+ O2↑请指出该反应中的反应物是:,反应条件是:,生成物是不变,其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的。
b.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画出该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并标明仪器名称:2.氧气的工业制法:(1)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2)富氧膜分离技术——富氧空气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B+C+……(简称“一变多”)。
请写出五个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一.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溶于水、密度非常的气体。
二.氢气的化学性质:1.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化学反应方程式:利用该性质的氢气用途:2.氢气具有还原性: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标明该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氢气还原氧化铁:利用该性质的氢气用途:3.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时可能会发生爆炸。
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前一定要。
检验氢气纯度的力法是: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
三.氢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原理:2.实验装置(画图):3.据你所知,能从酸中置换出氢的金属有什么特点:四.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等。
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二氧化碳(CO2)、水(H2O)、五氧化二磷(P2O5)等。
单质和化合物比较概念举例区别相同点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氢气(H2)氧气(O2)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3.单质和化合物最直接的区分方法是从组成上区分,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如铁、铝、碳、硫等;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或可从名称上看出来,如二氧化碳、高锰酸钾等。
另外,单质一般不能分解,而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课题2 分子和原子1.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因而使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物质的分子了变化,生成了其他的新分子。
4.分子是;分子是由构成的。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没有发生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单晶硅等由原子直接构成。
6.用分子——原子论的观点解释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且混合物中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变化。
课题3 水的净化1.过滤是一种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利用它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
⑴过滤操作中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二低:a.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b.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a.倾倒液体时,烧杯与玻璃棒接触b.玻璃棒末端与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接触c.漏斗下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接触⑵通过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①滤纸破损;②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③仪器不干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