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丙酮含量测定检验报告

合集下载

工业丙酮原始记录

工业丙酮原始记录

注:0.060表示为与1.00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乙酸的质量。 高锰酸 钾时间 水混溶 性 标准时间25℃ 开始时间 执行标准:GB/T 6026-1998 试样量,mL 组分的百分含量xi 醇含量 组分的峰面积Ai 组分的质量校正因子fi 醇含量x=(Ai×fi)/∑Ai×fi)×100%;fi=(A×mi)/(Ai×m) 纯度 水% 酸度% 醇含量% 纯度X=100%-(水%-酸度%-醇%) 终止时间 静置时间,min 试验结果 丙酮峰面积A 丙酮的质量百分数m 组分的质量百分数mi 醇含量结果
时间
馏出温度 实测
执行标准:HG/T 3259-2012 蒸发残 渣 蒸发残渣加空皿m,g 空皿的质量m0,g 试样量,mL 酸度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c,mol/l
试样密度ρ ,g/mL 试样体积,mL 蒸发残渣X=(m-m0)/V×10-6 t℃时试样的密度,g/cm3 酸度X=(cV×0.060)/(25×ρ t)×100%
审核
复核
执行标准
n单位铂-钴比色号)
修正后温度,℃ 标准密度ρ 20,kg/m3 温度计修正值,℃
馏出量ml 校正 60% 70% 80% 85% 90% 95% DK FBP 馏出体积 计算后体积
时间
mL
(m-m0)/V×10-6
样的密度,g/cm3
060)/(25×ρ t)×100%
的质量。
采样时间 分析时间
执行标准
相应颜色(Hazen单位铂-钴比色号) 色度分析结果
密度计读数,kg/m3 密度计修正值,kg/m3 修正后视பைடு நூலகம்度,kg/m3
修正后温度,℃ 标准密度ρ 20,kg/m3 温度计修正值,℃

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气中的丙酮

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气中的丙酮

并 由 FD检 测 器检 测 。2m I L二 硫 化碳 解 吸 溶 剂 中 丙 酮 的 绝 对 量 在 15 6 3 g时 , 定 结 果 的 相 对 标 准偏 差 为 . 8~ . 2m 测
24 ~ .% ( .% 37 n=5 。 当样 品 采 集 量 为 1 ) 0L时 , 法检 出 限 为 O 4mgm 。所 用 活 性 炭 采 样 管对 丙 酮 的 吸 附 效 果 方 . /
活性炭 吸 附管 : H一1 剂 型 , G 溶 6mm×8 m, 0m
的去污剂 以及用 来 增 强各 种 涂 料 的挥 发 性 等 , 既 它
可 用作基 本有机 化 工 原料 , 又是 工 业 和 实验 室 广 泛
分 A、 B两段 , A段 活性 炭 约 10 m , 0 g B段 活性 炭 约 5 g 盐城 天悦 仪器仪 表有 限公 司 ; 0m ,
良好 ,0 性 炭 对 丙 酮 的 穿透 容 量 大 于 1 g 10g活 5m 。二 硫 化 碳 溶 剂 对 吸 附在 活 性 炭 中的 丙酮 解 吸 效 果 较 好 , 酮加 标 丙
量 为 39 .5~1.0mg时 , 5 8 解吸 效 率 为 9 . % 一10 9 。 38 0 .% 关 键 词 气相 色谱 法 吸附 解吸 丙 酮 工 业废 气
1 2 丙 酮 标 准储 备 溶 液 的 配 制 .
向已加入 约 2 0mL二 硫化碳 的 2 5mL容量 瓶 中
准确 移入 0 1mL丙 酮 , 二硫 化碳 定 容 后 混匀 , . 用 作
为丙 酮 标 准储 备 液 , 浓度 为 3 1 g mL 丙 酮 密度 . 6m / ,
大气采 样仪 : 应用 3 1 H一 1型 自动 烟尘 ( ) 02 4 气

工业丙酮含量的测定

工业丙酮含量的测定

4)丙酮中水,醇含量的测定使用热导池 检测器,使用TCD检测器的注意事项、 氢气做载气时尾气要排到室外;避免热 丝温度过高而烧断。任何热丝都有一最 高承受温度,高于此温度则烧断。热丝 温度的高低是由载气种类、桥电流和池 体温度决定的。一般商品仪器在出厂时 均附有此三者之间的关系曲线,按此调 节桥电流就能保证热丝温度不会过高; 没同载气不能给桥流,要在仪器温度稳 定后再给桥流。
(1)试剂和材料
1 1) 载气:氢气纯度大于99.99%; 2) 空气:经硅胶及5A 分子筛干燥,净化; 3) 丙酮:分析纯; 4) 甲醇:分析纯; 5) 乙醇:分析纯; 6 ) 固定相: GDX-104[0.18~0.15mm(80~100 目)];
(2)仪器和设备
1) 气相色谱仪:配有热导池检测器的 气相色谱仪; 2) 色谱柱:内径3mm,长2m的不锈钢管 或玻璃管; 3) 进样量:10微升。
Wi------i组分的质量分数,% Ai-------组分的峰面积 fi------------i组分的质量相对校正因子。
(5)质量校正因子的测定
(1) 用质量添加法配置接近实际样品 浓度的一系列已知含量的水,甲醇,乙 醇和丙酮的混合样品,按实际测试试样 条件进行测定。
(2)质量校正因子用表示,按式计 算,丙酮校正因子为1。
色谱参考操作条件项目参考条件固定相名称gdx102gdx104有机担体401801008010080100色谱柱内径mm色谱柱温度摄氏度130120124氢气氢气氢气载气流量mlmin354842汽化室温度150150150桥电流ma180180180柱前压kpa78451176817652固定相填充量g304040404040相对保留值018012019甲醇040028034乙醇0860700752试验测定按仪器操作规程开启仪器按表色谱参考操作条件进行调试仪器基线稳定后用10注射器进样进样前必须用待测试样将注射器清洗5次以上快速进样

工业丙酮检验方法

工业丙酮检验方法

工业丙酮检验方法1 引用标准当以下标准被修订时,使用本细则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4472-1984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GB/T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 3696:1987)2 外观透明液体。

3 密度的测定3.1仪器量筒:250mL密度计:0.700g/cm3-0.800g/cm33.2测试步骤将丙酮倒入250ml的量筒中,用0.7 g/cm3-0.8 g/cm3的密度计测量丙酮密度,读取数据时垂直平视凹液面,保留3位有效数字。

并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值。

3.4密度校正公式公式:ρ20=ρ测 +0.0011(t-20℃)试样应在(20±5)℃下进行测定。

密度-温度校正系数为0.0011gcm3.℃。

4 水混溶性试验4.1仪器具塞量筒:250mL移液管:25mL4.2试剂蒸馏水:按GB/T603制备。

4.3分析步骤用移液管吸取25mL试样于250mL量筒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

在另一250mL 量筒中加入250mL蒸馏水做标准,在环境条件下放置30min后,通过液柱对着黑色背景进行观察,比较试样溶液与蒸馏水的清浊程度。

如用人工光源,使光线处于横向通过量筒的位置。

若试样与蒸馏水浊度相同,则为合格,若试样浊度大于蒸馏水浊度,则为不合格。

5 丙酮中水、醇含量的测定(醇含量为甲醇加乙醇)5.1仪器热导气相色谱仪5.2色谱仪性能仪器灵敏度:以氢气作为载气,对甲醇的灵敏度应优于500mV.mL/mg。

仪器稳定性:在操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仪器连续运转8h ,色谱峰的保留值的变化差值不得大于±5%5.3分析步骤按仪器操作规程开启仪器,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待仪器稳定后方可测定。

用10uL 注射器进样,进样前必须用待测试样将注射器清洗5次以上,快速进样。

测定结果以两次进样平均值为准。

工业丙酮国家标准

工业丙酮国家标准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工业丙酮国家标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工业丙酮GB/T6026-1998国家技术监督局1998-10-19批准1999-04-01实施前言本标准等效采用ASTM D329—1995标准,对GB/T6026—1989进行了修订。

主要项目的设置与ASTM D329相同。

由于我国丙酮产品均偏酸性;高锰酸钾时间试验包括了醛及国内用户对醛没有特殊要求;气味是定性指标易产生争议,所以碱度、醛、气味项目未列入标准。

根据国内丙酮生产工艺情况,保留了GB/T6026-1989标准中醇含量测试项目。

与GB/T6026-1989相比,此次修订增加了水混溶性和纯度两个测试项目。

高锰酸钾时间试验方法等同采用了ASTM D329规定的方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6026-1989。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分会技术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二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凤玲、时安敏、袁秀芳、吴炳印。

本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1989年进行修订。

本标准委托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分会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丙酮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异丙苯法和发酵法制得的丙酮。

该产品主要用作有机溶剂及有机合成的原料。

分子式:(CH3)2CO相对分子质量:58.08(按1995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工业丙酮含量测定检验报告

工业丙酮含量测定检验报告

工业丙酮含量检验报告系部:质量安全系专业:分析3104方案设计人:李楠 20号指导教师:姜洪文时间:2012年3月15日一参考标准GB/T6026-1988 工业丙酮GB/686-2008 化学试剂丙酮GB/T 9722——2006 化学试剂气象色谱法通则二标准解读1 GB/T6026-1988 工业丙酮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使用符合现行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实验室用三级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水。

(1)色度的测定按GB/T3143进行测定。

(2) 密度的测定按GB/T4472—1984中2.3.3进行测定。

(3)密度计示值范围为0.800~0.750。

试样应在(20±5)℃下进行测定。

密度-温度校正系数为0.0011g/cm3·℃。

(4) 沸程的测定按GB/T7534进行测定。

三产品性质、制法1、丙酮的简介丙酮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脱脂,脱水,固定等等。

在血液和尿液中为重要检测对象。

有些癌症患者尿样丙酮水平会异常升高。

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食物疗法减肥的人血液、尿液中的丙酮浓度也异常地高。

丙酮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植物界主要存在于精油中,如茶油、松脂精油、柑橘精油等;人尿和血液及动物尿、海洋动物的组织和体液中都含有少量的丙酮。

糖尿病患者的尿中丙酮的含量异常地增多。

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及其他有机溶剂中。

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2.55%~12.8%(体积)。

2、化学性质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

例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

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

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异丙酮与频哪醇。

丙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

在室温下不会被硝酸氧化。

用建新高锰酸钾或铬酸钾等强氧化剂做氧化剂时,生成乙酸、甲酸、二氧化碳和水。

在碱存在下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双丙酮醇。

在酸或碱存在下,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酮醇、不饱和酮及树脂状物质。

丙酮浓度实验报告

丙酮浓度实验报告

丙酮浓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测定丙酮溶液中丙酮的浓度。

实验原理:
丙酮(CH3COCH3)是一种醇酮类有机溶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燃,常用于工业和实验室中。

本实验采用重量法,通过称量丙酮溶液的质量和计算溶液的浓度来测定丙酮溶液中丙酮的浓度。

实验步骤:
1. 取一个干燥的锥形瓶,称量其质量,并记录下来。

2. 用胶管连接瓶口和橡皮球,用橡皮球将瓶内空气抽尽,使得瓶内真空。

3. 打开橡皮球上的滴管,滴定约10毫升的丙酮溶液到锥形瓶中。

4. 关闭橡皮球上的滴管,并将称量好的锥形瓶和溶液质量称量出来,并记录下来。

5. 根据瓶内溶液的质量和密度的关系,计算出丙酮溶液中丙酮的质量。

6. 根据丙酮的摩尔质量和质量的关系,计算出丙酮溶液中丙酮的摩尔数。

7. 将丙酮的摩尔数转化为丙酮的浓度,即可得到丙酮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步骤得到的数据,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可以得到实验结果。

实验讨论:
在实验中,通过称量溶液的质量和计算溶液的浓度,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出丙酮溶液中丙酮的浓度。

实验结果可能会受到实验操作的误差和仪器的精度限制,为了减小误差和提高测量精度,可以进行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使用更加精确的仪器来进行测量。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一种测定丙酮浓度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简单、准确度较高。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和安全,避免因为不当操作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者发生事故。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能够在实验结果出现异常时找出问题所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丙酮方法确认报告

丙酮方法确认报告

方法确认报告1.目的验证工作场所空气中丙酮(GBZ/T160.55-2007)在本实验室的适用性。

2.方法内容2.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工作场所中丙酮的测定方法。

2.2试剂按照同GBZ/T160.55-2007中的要求。

2.3仪器气相色谱仪:安捷伦7890A 色谱柱:DB-FFAP(30m×0.53mm×0.50µm)。

2.4 分析步骤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活性炭管中前后段活性炭分别倒入溶剂解吸瓶中,各加入1.0mL二硫化碳,封闭后,振摇1min,解吸30min。

摇匀,解吸液供测定。

2.5 仪器条件:程序升温:40℃/min至150℃,保持2min,进样口200℃,FID检测器250℃。

分流比:20:1,尾吹:25mL/min,氮气:5psi,空气:450mL/min,氢气:50mL/min。

3. 验证结果3.1 线性范围吸取一定量的色谱纯丙酮,分别配制394.9µg/mL,789.8µg/mL,1184.7µg/mL,1579.6µg/mL,4个。

标准曲线方程为:y=0.447724x-5.974023.2 检出限:由仪器工作站自动计算出3倍信噪比=(297.38112×3)/97.2=9.2µg/mL丙酮的检出限为:9.2µg/mL 以1.5L样品计最低检出浓度=6.13mg/m3.3.3 精密度:选择789.8µg/mL的标准溶液进行6次测量平均值: 346.34301相对标准偏差:2.78%丙酮的精密度为2.78%3.4 回收率:添加浓度在631.84µg/mL的水平上,回收率在92.87%-93.54%之间,平均回收率93.26%;添加浓度在1184.7µg/m的水平上,回收率在98.23%-98.46%之间,平均回收率98.37%。

4.结论通过验证,本方法在在394.9µg/mL-1579.6µ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64;仪器的检测灵敏度为:0.447724;丙酮检出限为:9.2µg/mL;最低检出浓度为6.13mg/m3;精密度为2.78%。

丙酮实验报告范文

丙酮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丙酮的物理性质,包括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2. 掌握丙酮的典型化学反应,如与碘的反应、与醇的反应等。

3. 熟悉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二、实验原理丙酮(CH3COCH3)是一种无色、易挥发、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丙酮分子中含有羰基,具有较强的亲电性,容易发生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

本实验通过测定丙酮的物理性质,并观察其典型化学反应,进一步了解丙酮的性质和用途。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析天平、蒸馏装置、滴定管、容量瓶、试管、烧杯、冷凝管、酒精灯、锥形瓶等。

2. 试剂:丙酮、碘、NaOH溶液、HCl溶液、硫酸铜溶液、淀粉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丙酮的物理性质测定(1)称取一定量的丙酮,测定其密度;(2)测定丙酮的沸点,观察蒸馏现象;(3)将丙酮与水混合,观察溶解性。

2. 丙酮的化学反应(1)丙酮与碘的反应①将一定量的丙酮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碘;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记录反应现象;③将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淀粉溶液,观察现象。

(2)丙酮与醇的反应①将一定量的丙酮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记录反应现象;③将反应后的溶液加入HCl溶液,观察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丙酮的物理性质(1)密度:实验测得丙酮的密度为0.7845 g/cm³;(2)沸点:实验测得丙酮的沸点为56.2℃;(3)溶解性:丙酮与水混合后,溶液呈无色,说明丙酮可溶于水。

2. 丙酮的化学反应(1)丙酮与碘的反应:丙酮与碘反应后,溶液呈深棕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生成了碘化丙酮;(2)丙酮与醇的反应:丙酮与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加入HCl溶液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生成了醇钠。

六、实验结论1. 丙酮是一种无色、易挥发、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为0.7845 g/cm³,沸点为56.2℃,可溶于水。

2. 丙酮与碘反应生成碘化丙酮,丙酮与醇反应生成醇钠。

工业丙酮含量的测定

工业丙酮含量的测定

Fi=Awi/Aiw.........
Wi------i组分的质量分数,% A--------丙酮的峰面积 Ai-------i组分的峰面积 W--------丙酮的质量分数,%
(6)丙酮含量测定 1)丙酮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计 算
W丙酮=100%-(w水+w酸+w醇)
2)酸度的测定
(一)碱式滴定管: 2mL或1mL,分度 值为0.05mL ; (二)移液管: 25mL (三)锥形瓶:100mL
工业丙酮含量的测定
指导教师:姜洪文
班级:分析3092
组长;申剑峰
组员;付雅丽,张欣欣, 刘馨盈,高凤亭,李建 PPT制作人:付雅丽
工业丙酮含量的测定
1.。教学目标
(1) 使学习具备工业丙酮含量检验分 析能力。 (2) 检验过成符合GB/T6026-1998工业 丙酮;GB/T686-2008 化学试剂 丙酮要求; (3) 能够正确使用气相色谱仪; (4)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丙酮含量的 测定任务。
W=[(cV*60.05/(25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实际浓度。 V--------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 Ρt-------t°时式样的密度。 25--------试样的体积 60.05-------乙酸的摩尔质量 1000-------单位换算系数
2.检验项目-工业丙酮中水分和醇 含量的测定
丙酮中各组分在GDX-104 色谱柱上 分离,热导池检测器检测,采用面积归 一化法计算醇和水的含量。而丙酮的质 量分数是用100%减去水分,乙酸和醇等 计算而得。本方法适用于异丙苯法和发 硝法制得的丙酮。参考GB/T6026-98工业 丙酮和GB/T686-2008 化学试剂 丙酮。
4)丙酮中水,醇含量的测定使用热导池 检测器,使用TCD检测器的注意事项、 氢气做载气时尾气要排到室外;避免热 丝温度过高而烧断。任何热丝都有一最 高承受温度,高于此温度则烧断。热丝 温度的高低是由载气种类、桥电流和池 体温度决定的。一般商品仪器在出厂时 均附有此三者之间的关系曲线,按此调 节桥电流就能保证热丝温度不会过高; 没同载气不能给桥流,要在仪器温度稳 定后再给桥流。

丙酮鉴定分类报告

丙酮鉴定分类报告

丙酮鉴定分类报告介绍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丙酮的鉴定分类,提供关于丙酮的详细信息。

丙酮,也称为丙酮醛,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具有特殊的醚香味。

它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印刷业和家庭清洁产品中。

本报告将对丙酮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

物理性质外观和气味丙酮是一种无色液体,并具有特殊的醚香味。

它在常温下易挥发,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有毒的过氧化物。

密度和熔点丙酮的密度约为0.79g/mL,在0℃时的熔点为-95℃。

沸点丙酮的沸点约为56℃,这使得丙酮可以在常温下快速挥发。

溶解性丙酮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溶剂,其极性使其能够与许多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发生溶解和反应。

它可溶于醇类、醚类、酮类和许多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安定性丙酮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化合物。

然而,它的挥发性使其易于燃烧,并且在与强氧化剂接触时可能产生爆炸性化合物。

因此,在使用丙酮时,需要注意避免其与高温、明火或强氧化剂接触。

燃烧性丙酮是易燃的液体。

它能够快速燃烧,并产生明亮的火焰。

在空气中燃烧时,它会释放出有毒的氧化物。

氧化性丙酮本身是一种较弱的氧化剂,但在与其他氧化剂接触时,它可能被氧化,并产生潜在的危险。

因此,在储存和处理丙酮时,需要注意避免其与其他氧化性物质共存。

应用领域化学工业丙酮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许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溶剂,可以用于溶解和提取物质。

此外,丙酮还可用作许多合成反应的重要中间体,如醋酸丙酮等。

印刷业由于丙酮具有良好的挥发性和快速干燥的特性,它被广泛用于印刷业中的溶剂油墨。

与传统的油墨相比,丙酮溶剂油墨具有干燥快、溶解性好、色彩鲜艳等优势。

家庭清洁产品丙酮也被用作许多家庭清洁产品的成分之一。

例如,在涂漆去除剂、油漆稀释剂、家具清洁剂和金属清洁剂中常常含有丙酮。

丙酮在清洁产品中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它对油漆、油垢和污渍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

安全注意事项1.避免直接接触丙酮,以免对皮肤和眼睛造成刺激。

实验报告丙酮的鉴定(3篇)

实验报告丙酮的鉴定(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确定丙酮的物理性质,如沸点、密度等。

2. 通过化学反应,鉴定丙酮的存在。

3. 掌握丙酮鉴定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丙酮(C3H6O)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辛辣甜味,沸点为56.05℃。

丙酮分子中含有一个羰基(C=O),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碘仿反应,生成碘仿(CHI3),具有特殊气味。

此外,丙酮还可以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三、实验材料1. 丙酮(分析纯)2. 碳酸氢钠(分析纯)3. 碘仿试剂4. 碘化钾(分析纯)5. 氢氧化钠(分析纯)6. 蒸馏水7. 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玻璃棒等四、实验步骤1. 丙酮的物理性质测定(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丙酮,观察其外观、气味和沸点。

(2)使用蒸馏法测定丙酮的沸点。

2. 丙酮的化学反应鉴定(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丙酮,加入少量碳酸氢钠,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

若有气体产生,则证明丙酮存在。

(2)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丙酮,加入少量碘化钾和氢氧化钠,观察是否有特殊气味产生。

若有特殊气味产生,则证明丙酮存在。

(3)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丙酮,加入少量碘仿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若颜色发生变化,则证明丙酮存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丙酮的物理性质通过观察,丙酮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辛辣甜味,沸点为56.05℃。

2. 丙酮的化学反应鉴定(1)在加入碳酸氢钠后,观察到有气体产生,证明丙酮存在。

(2)在加入碘化钾和氢氧化钠后,观察到有特殊气味产生,证明丙酮存在。

(3)在加入碘仿试剂后,观察到颜色发生变化,证明丙酮存在。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鉴定了丙酮的存在。

实验结果表明,丙酮具有以下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辛辣甜味,沸点为56.05℃。

同时,通过化学反应,我们证明了丙酮的存在,进一步证实了实验结果。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 在进行蒸馏实验时,注意控制加热温度,避免过热。

丙酮产品检验合格报告

丙酮产品检验合格报告

丙酮产品检验报告
一、产品概述
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具有广泛的工业和实验室应用。

它被广泛用于清洗、涂装、制药、合成等众多领域。

本检验报告中的丙酮产品,经过严格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二、检验依据
本检验报告遵循相关标准,严格按照规定的检验程序进行。

检验结果将基于科学、客观的数据,并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

三、检验项目及结果
1. 外观:丙酮产品应呈透明无色或微黄色液体。

经过观察,本报告中的丙酮产品外观符合要求。

2. 纯度:丙酮的纯度直接影响其应用效果。

经过检测,本报告中的丙酮产品纯度达到规定标准。

3. 挥发性:丙酮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但过高的挥发性会影响其应用效果。

检测结果显示,本报告中的丙酮产品挥发性适中。

4. 包装:包装应完好无损,以确保丙酮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失。

经过检查,本报告中的丙酮产品包装完好,无破损现象。

5. 其他相关指标:根据需要,我们还对其他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如酸值、酯化度等,均符合规定要求。

四、结论
经过全面的检验,本报告中的丙酮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质量稳定,性能优良。

可以放心使用。

五、建议
在使用过程中,建议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合理调整使用量,避免浪费。

同时,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六、检验员信息
姓名:XXX 部门:XXX 职务:检验员
签名: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以上就是对丙酮产品的检验报告,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参考。

761检验方法丙酮验收记录范文

761检验方法丙酮验收记录范文

761检验方法丙酮验收记录范文一、丙酮验收的重要性。

1.1 丙酮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关键的应用,像化工生产、实验室研究等。

这就好比它是一个多面手,在不同的舞台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要是丙酮的质量不过关,那可就像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整个相关的生产或者研究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1.2 所以啊,进行严格的丙酮验收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如同守门员把好球门一样,只有验收合格的丙酮才能进入到后续的环节。

二、761检验方法下的丙酮验收记录内容。

2.1 外观检查。

我们看丙酮的外观。

正常的丙酮应该是清澈透明的,就像清澈的山泉水一样,没有任何杂质和浑浊的现象。

如果发现有浑浊或者悬浮物,那就好比好好的一块美玉有了瑕疵,这丙酮肯定是有问题的。

2.2 气味检测。

然后就是气味。

丙酮有它独特的气味,有点刺鼻但又不是那种难以忍受的臭味。

这就像是一种特殊的标记,如果闻到的气味有异常,比如说有怪味或者酸臭味,那这丙酮可能就变质了或者混入了其他的东西,这就如同鱼目混珠,我们可不能让这样的丙酮蒙混过关。

2.3 纯度检测。

纯度可是丙酮质量的关键指标。

我们通过761检验方法来精确检测它的纯度。

这就像是给丙酮做一个全面的体检,看看它是不是真材实料。

如果纯度达不到要求,那就像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在实际应用中是会出大问题的。

比如说在化工合成中,纯度不够可能导致反应不完全或者产生副反应,这可是得不偿失的。

三、验收记录的规范填写。

3.1 每一项检查的结果都要如实准确地记录下来。

这就像写日记一样,是什么情况就写什么情况,不能弄虚作假。

例如外观检查结果如果是清澈透明,那就直接写清楚,要是有问题也要详细描述问题的表现。

3.2 同时,记录的格式要清晰明了。

不要写得乱七八糟的,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要做到一目了然,就像整理自己的房间一样,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这样别人查看验收记录的时候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

而且,记录的保存也要妥善,这可是重要的文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拿出来查看或者作为依据,可不能像丢三落四的马大哈一样把它弄丢了。

丙 酮 测 试

丙 酮 测 试

丙酮测试
1.适用范围
我司的动植物性油脂的盐含量适用与否确认后使用。

2.盐含量适合测试
2.1概要
利用丙酮将动植物性油脂稀释,确认有无沉淀的盐。

2.2试剂
工业用丙酮
动植物性油脂
2.3器具
50ml玻璃瓶
2.4样品的取量
取动植物性油脂5g,精确到0.1g。

3.试验方法
ⅰ. 在50ml玻璃瓶中放入25g丙酮,计测精确度到0.1g。

ⅱ. 取动植物性油脂5g放入i 中准备的丙酮中。

ⅲ. 塞上瓶塞后摇晃10秒钟。

ⅳ. 确认玻璃瓶是不是洗干净
4.测试结果
观察玻璃瓶时,出现颜色与适合与否没关系,沉淀或出现不透明状态为不合格,必须保持透明状态才合格。

5. 有关规格。

有机化工产品中丙酮含量的测定(精)

有机化工产品中丙酮含量的测定(精)

Company Logo
丙酮-百科名片
丙酮(acetone),也称作二甲基酮,饱和脂肪酮系列中 最简单的酮。熔点-95度,沸点56度,无色液体,有特殊 气味,能溶解醋酸纤维和硝酸纤维。密度:在25℃时比重 0.788 熔点:-94℃ 沸点:56.48℃ 饱和蒸气压(kPa): 53.32(39.5℃) 折光率1.3588 闪点:-17.78℃(闭杯) 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 辛辣气味 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 极限参数:自燃点:465℃ 爆炸极限:2.6%~12.8% 最大爆炸压力:87.3牛/平方厘米
Company Logo
分析步骤
1、甲醇、丙酮、水的定性分析: 待极限稳定后用微量注射管分别量取 0.6uL甲醇、丙酮、水溶液注入到气象色 谱柱中,记下它们的保留时间。 2、峰高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用标样溶液润洗微量注射管3次后量取 0.6uL标样溶液注入到气象色谱柱中,分 别记下丙酮和甲醇溶液的峰高和峰面积。
Company Logo
参数设定 测定条件:
检测器:热传导检测器; 载气流速:氢气,40mL/min; 柱长:2min; 固定相:GDX-104; 柱温度:130℃; 汽化室温度:170 ℃; 检测器温度:150 ℃; 进样量:3uL; 色谱柱指标:Heff<12nm; 丙酮峰不对称因子:f<2.5; 组分相对主体的相对保留值:r水,丙酮=0.13,r甲醇,丙酮 =0.30,r乙醇,丙酮=0.75
Company Logo
试剂、仪器
1、仪器: 配有热导池检测器的气象色谱仪;1uL微量 注射 器;GD102性填充色谱柱。 2、试剂: 甲醇溶液、丙酮溶液、蒸馏水 试样:甲醇、丙酮、蒸馏水溶液 3、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丙酮溶液0.1g左右和甲醇溶液 0.1g左右于小瓶中摇匀,待用。 试样溶液的配制:称取甲醇溶液加水0.4g左右摇匀, 待用。

有机化工产品中丙酮含量的测定精品PPT课件

有机化工产品中丙酮含量的测定精品PPT课件

标准
GB/T686-2008 化学试剂 丙 酮;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 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2-2006 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法通则
Company Logo
项目实施依据
样品及其被测组分被汽化后,随载气同时进 入色谱柱,利用被测定的各组分在气固和气 液两相间的吸附和溶解、脱附或解析等物化 性质的差异,在柱内形成组分迁移速度的差 别而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各组分先后流出色 谱柱,进入检测器,由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 谱图及相应数据。各组分的保留值和色谱峰 面积或相应的峰高值分别作为定性和定量的 依据。
熔点:-94℃ 沸点:56.48℃ 饱和蒸气压(kPa): 53.32(39.5℃) 折光率1.3588 闪点:-17.78℃(闭杯) 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
辛辣气味
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 极限参数:自燃点:465℃ 爆炸极限:2.6%~12.8% Comp最an大y L爆og炸o 压力:87.3牛/平方厘米
12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Company Logo
三、数据记录与处理: 峰高相对校正因子及丙酮含量 :
f ' m丙酮 h甲醇 m甲醇 h丙酮
w f ' m甲醇 h丙酮 m丙酮 h甲醇
Company Logo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丙酮浓度实验报告

丙酮浓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丙酮的物理性质。

2. 掌握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丙酮浓度的方法。

3. 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丙酮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其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在特定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

本实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丙酮溶液为样品,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溶液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烧杯、玻璃棒、洗耳球等。

2. 试剂:丙酮标准溶液(已知浓度)、丙酮待测溶液、无水乙醇、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溶液:根据实验要求,配置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丙酮标准溶液。

2. 标准曲线绘制:将配置好的标准溶液依次进行吸光度测定,以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待测溶液配制:按照实验要求,配制一定体积的丙酮待测溶液。

4. 吸光度测定:将待测溶液放入比色皿中,在特定波长下进行吸光度测定。

5. 计算待测溶液浓度:根据标准曲线,查找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对应的浓度值。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标准曲线绘制:以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图所示。

2. 待测溶液浓度计算:根据实验测得的待测溶液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找对应的浓度值,得到待测溶液的浓度为C_x。

六、实验讨论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溶液的准确配制和比色皿的清洗,以避免实验误差。

2. 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应良好,相关系数R²应接近1,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待测溶液的浓度应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否则需要重新绘制标准曲线。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分光光度法成功测定了丙酮溶液的浓度,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实验过程中,掌握了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了解了丙酮溶液浓度的测定原理。

八、实验拓展1. 尝试测定其他有机溶剂的浓度,比较不同溶剂的测定方法和结果。

2. 研究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的因素,如溶液的酸碱度、温度等。

丙酮及杂质测定

丙酮及杂质测定

丙酮及杂质测定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丙酮及杂质测定1. 介绍作为一种常用的工业有机溶剂,丙酮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添加剂等多个领域,而丙酮中的杂质则对其质量和应用性能产生了显著影响。

丙酮的检验实验报告

丙酮的检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丙酮的基本性质和检验方法。

2. 学会使用化学试剂和仪器对丙酮进行鉴定。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丙酮(化学式:C3H6O)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易燃。

丙酮分子中含有一个羰基(C=O),因此具有典型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本实验通过以下方法检验丙酮:1. 水分测定:丙酮与水互溶,但沸点不同,可利用分馏法测定丙酮中水分含量。

2. 碘化反应:丙酮与碘反应生成碘化丙酮,可观察颜色变化检验丙酮。

3. 硝化反应:丙酮与硝酸反应生成硝基丙酮,可观察颜色变化检验丙酮。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馏柱、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收瓶、锥形瓶、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等。

2. 试剂:丙酮、碘、硝酸、水、无水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水分测定(1)将一定量的丙酮加入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

(2)连接分馏柱、冷凝管和接收瓶,加热蒸馏。

(3)收集蒸馏出的液体,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4)计算丙酮中水分含量。

2. 碘化反应(1)取少量丙酮于试管中,加入碘溶液。

(2)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现象。

3. 硝化反应(1)取少量丙酮于试管中,加入硝酸。

(2)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分测定根据实验结果,丙酮中水分含量为X%。

2. 碘化反应实验中观察到丙酮与碘反应后溶液颜色变深,证明丙酮与碘发生了反应。

3. 硝化反应实验中观察到丙酮与硝酸反应后溶液颜色变深,证明丙酮与硝酸发生了反应。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水分测定,证明丙酮中含有水分。

2. 通过碘化反应和硝化反应,证明丙酮具有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七、实验讨论1. 在水分测定实验中,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吸收丙酮中的水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碘化反应和硝化反应中,实验现象明显,证明丙酮具有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3. 本实验操作简单,结果可靠,为丙酮的鉴定提供了有效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丙酮含量检验报告系部:质量安全系专业:分析3104方案设计人:李楠 20号指导教师:姜洪文时间:2012年3月15日一参考标准GB/T6026-1988 工业丙酮GB/686-2008 化学试剂丙酮GB/T 9722——2006 化学试剂气象色谱法通则二标准解读1 GB/T6026-1988 工业丙酮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使用符合现行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实验室用三级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水。

(1)色度的测定按GB/T3143进行测定。

(2) 密度的测定按GB/T4472—1984中2.3.3进行测定。

(3)密度计示值范围为0.800~0.750。

试样应在(20±5)℃下进行测定。

密度-温度校正系数为0.0011g/cm3·℃。

(4) 沸程的测定按GB/T7534进行测定。

三产品性质、制法1、丙酮的简介丙酮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脱脂,脱水,固定等等。

在血液和尿液中为重要检测对象。

有些癌症患者尿样丙酮水平会异常升高。

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食物疗法减肥的人血液、尿液中的丙酮浓度也异常地高。

丙酮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植物界主要存在于精油中,如茶油、松脂精油、柑橘精油等;人尿和血液及动物尿、海洋动物的组织和体液中都含有少量的丙酮。

糖尿病患者的尿中丙酮的含量异常地增多。

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及其他有机溶剂中。

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2.55%~12.8%(体积)。

2、化学性质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

例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

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

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异丙酮与频哪醇。

丙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

在室温下不会被硝酸氧化。

用建新高锰酸钾或铬酸钾等强氧化剂做氧化剂时,生成乙酸、甲酸、二氧化碳和水。

在碱存在下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双丙酮醇。

在酸或碱存在下,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酮醇、不饱和酮及树脂状物质。

3、分子结构丙酮分子中羰基上的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甲基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1]。

分子式:C3H6O结构简式:CH3COCH3,分子量:58.084、生产方法主要有异丙醇法、异丙苯法、发酵法、乙炔水合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

制备方法:丙酮的生产方法较多。

古老的方法是用石灰中和木材干馏所得的木醋液,制成乙酸钙,再经热分解制得丙酮。

5主要用途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在精密铜管制造行业中,丙酮经常被用于擦拭铜管上面的黑色墨水技术指标四项目实施依据归一化法归一化法是将所有组分的峰面积分别乘以它们的相对校正因子后求和,即所谓"归一",被测组分X的含量可以用下式求得:采用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前提条件是样品中所有成分都要能从色谱柱上洗脱下来,并能被检测器检测。

归一法主要在气相色谱中应用。

五仪器与试剂热导气相色谱仪六操作步骤1.开启仪(1)气路调节开氢气钢瓶总阀门,调减压阀使出口压力值在0.15~0.18之间,调节仪器稳压阀压力至0.1Mpa,参比气路压力0.050Mpa,检查进样口是否漏气,如果进样口漏气,需要更换气垫。

(2)设置参数按表格中数据设置柱温、热导池检测器温度、进样口温度和桥电流。

按“menu”键,选择“温控”,按键确认后,即可查看温度是否达到所设温度,当仪器各项温度达到预设指标时,按下“复位”按钮。

(3)建立分析方法打开FL9500色谱工作站,选择通道1,点击“方法”选择新建,按提示建立“校正归一化法”。

建立步骤如下:点击“新建”输入样品名,点击“下一步”,然后选择定量基准“峰面积”在同一页面选择“校正归一化法”,再点击“下一步”,输入“组分名”(水)再点击“添加”按钮,继续添加其他组分(乙醇、丙酮等)。

再点击“下一步”,设定样品X的“常规信息”(不需要设直接进入下一步),点击“下一步”点击“完成”。

进入工作页面后看“做样框”内容是否正确,如“做样框”不可见,点击“做样框”使其凹下。

点击“衰减”,选择合适的衰减倍数,点击“调零”使基线归零。

在进样后,立即按下启动按钮或点击“开始”按钮,注意观察实时记录的谱图状况(拖动右键可以移动谱图位置)。

待所有谱峰出完后,点击“停止”按钮来停止分析。

若设定了适宜的“分析时长”,则当分析进行到该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停止分析。

(若要放弃分析,点击“取消”按钮 ),然后,转入“进样后处理”操作。

点击分析结果,记录保留时间、峰高和峰面积。

2.测定相对校正因子(1)配制标准溶液将带胶盖气相色谱配样瓶洗净、烘干。

依次称取蒸馏水、无水甲醇、无水乙醇各约0.5mL,丙酮5 mL,分别称量(称准至0.0002g,)。

混匀。

(2)进样测量分别吸取1µL上述配制的标准溶液,进样,记录水、甲醇、乙醇、丙酮的峰面积,按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公式计算出水、甲醇、乙醇相对丙酮的校正因子。

平行进样4次,计算出平均校正因子。

(3)计算各组分相对校正因子以水为例,按下式计算峰面积相对校正因子,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上表中。

测定相对校正因子式中水m,m丙酮——分别为水和甲醇的质量,g;A 水,A丙酮——分别为水和甲醇的峰面积,μV·S。

同理可以计算出甲醇、乙醇相对丙酮的峰面积校正因子。

(4)记录测定次数水甲醇乙醇丙酮校正因子质量m/g 0.9832 0.8780 0.8616 5.632 水甲醇乙醇丙酮峰面积A/(μ1 374633408337 347289 2031162 0.9465 0.7755 0.8947 1.002 323360 236442 197856 1190456 0.6427 0.7849 0.9205 1.00V·S) 3 1065806 851586 652264 4004422 0.6559 0.7331 0.9392 1.00 平均校正因子0.7484 0.7645 0.9181 1.004.定性分析(1)吸取1µL试样溶液,进样,记录水、甲醇、乙醇、丙酮的保留时间,利用保留时间进行定性。

(2)分别吸取0.5µL水、甲醇、乙醇、丙酮标样溶液,进样,记录水、甲醇、乙醇、丙酮的保留时间,用标准对照法进行定性分析。

(3)记录定性分析数据记录测定结果t R /min t M /mint R'定性结论试样色谱峰1 0.549 0.25 0.344 水色谱峰2 0.939 0.25 0.689 甲醇色谱峰3 1.754 0.25 1.504 乙醇色谱峰4 2.185 0.25 1.935 丙酮纯物质水0.528 0.25 0.278 - 甲醇0.805 0.25 0.555 - 乙醇 1.519 0.25 1.269 - 丙酮 2.383 0.25 2.1335.定量分析(1)丙酮中水、甲醇、乙醇的质量分数吸取1µL 试样溶液,进样,记录水、甲醇、乙醇、丙酮的峰面积,按归一化法计算出丙酮中水、甲醇、乙醇的质量分数含量。

()100i ii i i A f w A f =⨯∑式中:i w ——i 组分的质量分数,% ;i A ——i 组分的峰面积,单位为微伏·秒(μV ·S ); i f ——i组分的质量相对校正因子。

平行测定两次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03%,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定量分析记录组分名称水 甲醇 乙醇 丙酮 相对丙酮校正因子 0.7241 0.7101 0.9110 1.00 峰面积 A/(μV·S)1 227064 76808 55469 46989772 232159 175718 129145 109869143 441843 141525 102297 — 质量分数%10.2051 0.03106 0.03565 — 2 0.1783 0.03222 0.01770 — 30.1791 0.03433 0.1360 — 平均质量分数%0.18750.029200.05242—(2)丙酮含量测定1)丙酮含量以质量分数w 丙酮表示,按下式计算()100%w w w w =-++丙酮醇水酸 …………(4-6)2)酸度的测定 ① 仪器a. 碱式滴定管: 2mL 或1mL ,分度值为0.05 mL;b.移液管:25mL;c. 锥形瓶:100mL 。

② 试剂和溶液a. 蒸馏水:按GB/T 603制备;b.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1mol/L ;c. 酚酞指示液:10g/L 。

③ 样品测定:在100mL 锥形瓶中,加入25mL 蒸馏水及2滴酚酞指示液,加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中和至淡粉红色,再用移液管量取试样25mL 于100mL 锥形瓶中,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淡粉红色,保持 15s 不褪色为终点。

酸度以质量分数w 酸表示(以乙酸计),按式(4-7)计算60.05100%251000t cV w ρ⨯=⨯⨯⨯酸 …………(4-7)式中: c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单位为毫升( mL);——t℃时试样的密度,单位为克立方厘米(g/cm3);t25 ——试样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60.05——乙酸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摩尔(g/mol);1000——单位换算系数。

1 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0.01 0.01浓度mol/L1.10 1.18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用量mL试样的体积mL 25.00 25.00酸度% 0.0033 0.0032丙酮含量% 95.8607 95.8608七参考文献《化学化工资料》、赵逸云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化验员读本》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八安全措施1.人身防护(1)、吸入:如蒸气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极限时,应佩带合适的呼吸器。

(2)、皮肤:如果需要,应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合适的材料是丁基橡胶。

在直接工作的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3)、眼睛:戴化学防溅眼镜,必要时可佩带面罩。

2消防适用灭火剂:化学干粉,酒精泡沫,二氧化碳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用水稀释过之丙酮溶液,亦有可能燃烧。

3特殊灭火程序:(1).用水灭火是无效的,但可使用喷水以冷却容器。

(2).若未泄漏物质尚未着火,使用喷水以分散蒸气。

(3).喷水可冲洗外泄区并将外泄物稀释成非可燃性混合物。

(4).蒸气可能传播至远处,若与引火源接触会延烧回来。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灭火时需穿戴经NIOSH认证的自携式呼吸防护具及穿著全身包覆式防护衣。

4急救(1)、吸入:脱离丙酮产生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