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接收机的结构和发展
无线电发射、接收原理
![无线电发射、接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002f9c1f61fb7360b4c65ff.png)
无线电发射、接收原理无线电发射、接收知识收音机发展简介收音机原理一、无线电发射、接收知识声音及其传播: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体周围产生声波,声波在空气中以340 m/s的速度传送,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是很快的,传送距离是有限的。
音调的高低,就是声音的频率:20Hz---20KHz ----叫做“音频”无论一个人怎样尽力大喊,靠声波都是传不远的。
2.有线传输:放大器传输的是音频电流,离不开导线,传输不远3.无线电波------与声波有着本质的不同声波---------是机械振动的结果无线电波---是电磁振荡的产物电磁波(无线电波)的产生:导线中流过交变的电流→→产生交变的磁场→→在其周围再产生变化的电场→→又激起变化的磁场→→。
→形成不可分割的电场和磁场,像水波一样向外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思考:有线传播为什么不能发出电磁波4.有线传输中的音频能否产生电磁波传播出去原因:a.通过天线向外辐射:天线的长度与波长λ相比拟λ/4 λ/2 λ音频频率:f :20---20kHz λ=c/fλ:15 x 103---15 x 106 mb.串台:都是音频频率(1) 无线电通信系统是通过空间辐射方式传送信号,根据电磁波理论,对于语音信号来说,相应的辐射天线尺寸要在几十公里以上,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
而调制过程则将信号的频谱搬移到任何所需的较高频率范围,这样就容易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2) 如果不进行调制而是把被传送的信号直接辐射出去,那么各电台所发出的信号频率就会相同,它们混在一起,收信者将无法选择所要接收的信号。
而调制作用的实质是把各信号的频谱搬移,使它们互不重叠地占据不同的频率范围,也即信号分别托附于不同频率的载波上,接收机就可以分离出所需频率的信号,不致互相干扰。
故:需要高频信号形成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越容易传播5.无线电波特点:①频率高,天线尺寸小,可以有效辐射②频率范围宽,分占,不重叠6.无线电波划分:按波长: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等等7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和光波一样,具有直射、绕射、反射、折射的传播能力。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个人整理)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个人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c771da60c22590102029dd8.png)
课题一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知识点¤无线发射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无线接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了解无线接收设备中的超外差接收技术任务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了解超外差接收基本原理。
课题导入图1-1无线广播系统的组成如图1-1所示,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收音机收听广播电台节目的示意图。
在这个电台节目接收过程中,电台播音员(节目源)、发射机、发射天线、收音机缺一不可,分别完成了信号的产生、变换、发射、传输和接收,组成了一个基本的无线通信系统。
当接收本地电台节目时声音效果很好,而当接收外地距离较远电台节目时声音效果有时好,有时差;有时我们还会发现,不同品牌、价位的收音机,其接收效果也各不相同,并且调频波段接收的音质要优于调幅波段,其原因我们会在以后的课题学习中逐步揭示。
除了以上无线广播系统以外,还有很多不同功能,不同使用场合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我们家庭使用的用于接收处理图像的电视接收机,公安部门常使用的对讲机,便于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手机),教师上课使用的无线教学扩音器等等。
虽然其外观、体积、功率、传送信息内容差异很大,但组成这些通信设备最基本的电路结构是极为相同或相似的,高频电子技术所研究的正是组成这些通信系统设备的最基本电路。
相关知识一、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从发送者到接收者之间信息的传递称为通信。
利用电信号传输信息的系统称通信系统,也称电信系统。
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可由如图1-2所示方框图表示。
它由输入、输出变换器,发送、接收设备和信道等部分组成。
其各部分的含义如下:图1-2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方框图1.信源信源是指需要传送的原始信息。
如语言、音乐、图像、文字等,往往是以机械振动、光强等物理量为载体呈现。
2.输入变换器将信源非电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如麦克风将机械振动转换为音频电信号;光电管将光图像信号转换为视频电信号。
这些信号频率较低,不便于在信道中传输,常称之为基带信号。
无线通信接收机原理图设计
![无线通信接收机原理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69c8d226fff705cc170a4b.png)
零中频接收方案具有高集成和低功耗的特点,但是对于本系统来说,由于接收到的基带信号采用的是不同于一般通信系统的双相间隔编码,对该码制的解调,如果采用软件处理会大大增加MCU的负担,占用很多的资源,并且影响系统的实时处理能力。
因此,本系统采用了将I、Q两路信号首先自身相乘,转换为单极性信号,然后通过电压比较器与基准电压比较的方法完成信号的A/D转换。
优化后的接收部分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接收设备系统原理图接收部分的工作过程如下。
(1)电子标签接收到读写器发来的信号,获得能量后被激活,开始执行读写器的命令,并将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反向散射调制方式发送至读写器的天线。
(2)天线接收信号后,由环形器将电子标签返回的信号传给90°相移功率分配器,将信号分成正交两路。
这两路信号同时送到两个完全相同的解调电路进行处理:两路信号分别与两路正交的本振信号混频,混频后的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滤波器滤波后再次放大,分别送往乘法器进行处理。
乘法器对送来的解调信号进行自禾,使相对于虚地为负极性的脉冲信号翻转为正极性。
(3)两路解调电路分别处理后的信号经相加后再次放大,经电容耦合(去除直流分量)至电压比较器。
(4)电压比较器将放大后完整的解调信号电压与设定的基准电压比较后,还原成标签返回信号的基带信号,经过整形后送到编解码电路进行处理。
(5)编解码电路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并进行CRC校验,形成电子标签的卡号等信息,传给MCU 微控制器。
(6)MCU微控制器对接收到的电子标签卡号等信息进行处理。
在本部分电路中为保证解调电路的精确,还用放大器产生了精确的2.5V虚地电压,作为放大、乘法器等电路的中间电位(虚地)使用,从而保证了接收电路的稳定性。
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16f4ac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4.png)
无线通信系统1. 引言无线通信系统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
它使用无线电频谱中的特定频段来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实现人与人、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等。
2.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无线通信系统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2.1 无线发射机无线发射机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
它负责将待传输的信息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通过天线向空间传播。
无线发射机的设计和技术水平对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2.2 无线接收机无线接收机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设备。
它负责接收从发射机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并将其转换回原始的信息。
无线接收机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2.3 天线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
它负责将发射机或接收机产生的无线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并向空间传播。
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使用不同种类的天线,如定向天线、全向天线等。
2.4 信道信道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信息传输的媒介。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通常是无线电信号在空间中传播的路径。
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使用不同的信道技术,如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等。
2.5 控制器控制器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管理并控制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运行。
控制器可以监测和管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发射机、接收机、天线等。
3. 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3.1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应用之一。
它通过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移动设备,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语音和数据传输。
现代移动通信系统包括蜂窝网络、卫星通信等。
3.2 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它使用无线电信号在有限区域内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无线局域网通常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所提供无线上网服务。
3.3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一种通过卫星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
它将信号发送到卫星上,再由卫星转发到目标地区。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1ea650ad02de80d4d84051.png)
2、发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
1)
2)
信号在空间直接发送存在的问题 天线尺寸 天线尺寸与被辐射信号的波长相比拟时(波 长λ的1/10~1),信号才能被天线有效的辐射 出去。对于音频范围20Hz~20kHz来说,这样 的天线不可能实现。 信号选择 如果直接发射,多家电台的发射信号频率范 围大致相同,接收机无法区分。
信号的“卸载” 信号的“卸载”——解调 解调 什么是解调? 从高频已调波信号中“取出”调制信号的过程。 解调的三种方式 ①对调幅波的解调——检波 ②对调频波的解调——鉴频 ③对调相波的解调——鉴相
1)
2)
3、接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
典型接收设备的组成框图
4、无线电波的基本特点 、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其传播速度与光速相 同,且有λ=c/f。 无线电波具有直射、绕射、反射与折射等现象。 无线电波的三种传播途径(如图):
4、无线电波的基本特点 、
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表: 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表: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长波LW 中波MW 短波SW 米波 分米波 厘米波 毫米波 频段名称 频率范围 30~300kHz 300~3000kHz 3~30kHz 主要用途 长距离点与点通信 广播、船舶、飞行通信 短波广播、军事通信 电视、调频广播、雷达 103~104m 低频(LF) 102~103m 中频(MF) 10~102m 1~10m 1~10dm 1~10cm 1~10mm 高频(HF)
2、发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
问题的解决——调制 调制 问题的解决 什么是调制? 把待传送信号“装载”到高频振荡信号上的过 程。 三种信号 调制信号、载波信号和已调信号 三种方式 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第1章无线通信中射频收发机结构及应用1
![第1章无线通信中射频收发机结构及应用1](https://img.taocdn.com/s3/m/5e0ea1406c85ec3a87c2c589.png)
无线局域网(WLAN)是利用全球通用且无须申请许可的ISM频段 (2.4GHz频段、5.0GHz频段),在无线的环境中实现便携式移动通 信。
2020/5/12
25
1.5 典型应用的集成收发信机
1.5.2 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收发机
无线局域网(WLAN)是利用全球通用且无须申请许可的ISM频段 (2.4GHz频段、5.0GHz频段),在无线的环境中实现便携式移动通 信。
2020/5/12
18
1.3 射频电路与微波电路和低频电路的关系
IEEE和工业用微波波段的定义
频带名称 L带 C带 Ku带
Ka带(毫米波) U带(毫米波) E带(毫米波) F带(毫米波)
频率范围(GHz) 1.0~2.0 4.0~8.0
12.0~18.0 26.5~40.0 40.0~60.0 60.0~90.0 90.0~140.0
2020/5/12
7
1.1 无线收发信机射频前端功能和特性
对于发送系统硬件电路系统而言,最困难的部分就在于中放变
频和功放。中放变频的难点主要在于变频系统方案的设计,好
的系统方案设计可能产生的相关干扰较少,甚至还可能降低对
参与变频的本地振荡信号的要求。
基带信号 解调
中频变 频
低噪声放 大器
接收天线
图1-2接收机结构图
2020/5/12
20
2.高射频和微波电路
对于高射频和微波电路,其中可以有一个或几个集总元件,但至 少要有一个分布式元件。
对于分布电路,具有下述三个特点:
1.必须采用麦克斯韦方程提出的波传播概念;
2.电路要有大的电长度,物理长度与电路中信号传播的波长可比拟;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个人整理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个人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f44a8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3.png)
发展历程: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经历了无线电报、广播、电视、 卫星通信等阶段,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包括5G/6G通信技术、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将为人类带来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通信体验。
技术创新: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如数字信号处理、调制解调技术、天线 技术等领域的突破,将进一步推动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
无线电波是无线电 通信系统中的传输 介质
无线电通信系统广 泛应用于通信、广 播、电视等领域
发射器:将信息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信道:传输电信号的媒介,可以是空气、水、空间等 接收器:接收天线传来的电信号,还原成信息 控制器:对整个通信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灵活性高:通信设备可移动, 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广播:收 音机、电 视等设备 接收无线 电信号播 放节目
卫星通信: 卫星、智 能交通等物 联网设备通 过无线电信 号进行数据 传输和控制
雷达:飞 机、船舶、 车辆等交 通工具利 用雷达进 行定位和 导航
无线遥控: 无人机、 玩具车等 设备通过 无线电信 号进行远 程控制
特点:传播方式为直线传播,不受地面或其他障碍物的影响,传播距离较远。
影响因素:由于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自由空间传输信道受到大气成分、温度、湿度等因素的 影响。
应用场景:适用于卫星通信、广播、雷达、导航等领域。
定义:电离层传输信道是指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通道,是无线电通信的重要传输媒介。
特性:电离层传输信道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等特性,能够使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传 播,实现远距离通信。
解调器的作用是将已调制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解调器的种类包括模拟解调器和数字解调器 解调器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位于接收端,与发射端相对应 解调器的性能指标包括解调增益和解调误差
无线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无线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862ec05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0.png)
无线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无线通信是一种在空气中传输信息的方式,它使用电磁波作为信息的载体,传输速度快,覆盖面广,成本低廉,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线通信系统是一种由多种设备和技术组成的复杂系统,它包括无线电发射机、接收机、天线、信道、调制解调器、编码解码器等多个部分。
本文将从一般模型的角度来介绍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1. 无线电发射机无线电发射机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将信息转换为电磁波,并将其发送到空气中。
无线电发射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振荡器、放大器和天线。
振荡器产生高频电信号,放大器将其放大到足以驱动天线的电平,天线则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并向外辐射。
2. 无线电接收机无线电接收机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另一个核心部件,它接收从空气中传来的电磁波,并将其转换为原始的电信号。
无线电接收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天线、放大器、混频器和解调器。
天线接收电磁波,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器将其放大到足以驱动混频器的电平,混频器将高频信号和本地振荡器的信号混合,生成中频信号,解调器将中频信号解调为原始的电信号。
3. 天线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并将其辐射到空气中。
天线的种类繁多,包括单极天线、双极天线、方向性天线、宽带天线等。
不同的天线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合,选用合适的天线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覆盖范围都有重要的影响。
4. 信道信道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电磁波在空气中传输的路径。
由于空气介质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衰减、散射、多径效应等现象,从而影响接收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为了克服这些干扰,无线通信系统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如频率选择性衰减、信号编码、信号加密等。
5. 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将其发送到空气中。
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于在空气中传输。
无线通信系统和收发信机结构
![无线通信系统和收发信机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b90894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9.png)
cc
–jt
• 混频:时域相乘 = 频域卷积 = 频谱搬移
– 上变频:基带 射频
c
c
c
c
c
– 下变频:射频 基带
LO
LO
LO
RF
IF
c
c LO IF
– 镜像频率
LO
LO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F+IMG
IF+Interference
LO
– 复混频 1
eLO
LO
c
LO
I Q
I: In-phase, 同相 Q: Quadrature, 正交
超外差 (Super-heterodyne) 结构
使用混频器将高频信号搬到一个低得多的中频频率后再进行信道滤波、放大和 解调解决了高频信号处理所遇到的困难。 依靠周密的中频频率选择和高品质的射频 ( 镜像抑制 ) 和中频 ( 信道选择 ) 滤 波器,一个精心设计的超外差接收机可以达到很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动态范 围,因此长久以来成为了高性能接收机的首选。 • 多次变频 为了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有时需要通过 2 次或更多次变频,在多个中 频频率上逐步滤波和放大。 • 本振频率的选择 本振频率可以高于 (High-side Injection) 或低于 (Low-side Injection) 信号频率,这 取决于所引入镜像干扰的大小和振荡器设计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低频的振荡 器可以获得更好的噪声性能,但是较小的变频范围。
Offset
LO Leakage
ADC
LNA
LPF
LPF
0 90
ADC
直流偏移的消除 (DC offset cancellation)
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接收机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9f5f6c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b.png)
接收机的工作原理一、引言接收机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发射机发送的无线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供使用的电信号。
本文将详细介绍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二、接收机基本结构一个典型的接收机由天线、前置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和音频放大器等部分组成。
1. 天线天线是接收机中最基本的部分,它负责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到后续电路中。
天线的类型和参数会对接收机的性能产生很大影响。
2. 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器位于天线和混频器之间,主要起到增强输入信号幅度、提高信噪比和减小系统噪声等作用。
前置放大器通常采用低噪声放大器,以避免其自身噪声对整个系统性能产生影响。
3. 混频器混频器是将输入高频信号与本地震荡信号相乘得到中频信号的关键部件。
混频器可以实现从高频到低频或从低频到高频的变换。
在混频过程中,需要保证输入信号和本地震荡信号的频率、相位和功率等参数满足一定条件。
4. 中频放大器中频放大器是将混频器输出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的部分。
中频放大器通常采用宽带放大器,以保证其能够对不同调制方式下的信号进行放大。
5. 检波器检波器是将中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的关键部件。
检波器通常分为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两种方式。
包络检波适用于调幅信号,而同步检波适用于调幅、调频和调相信号等多种调制方式。
6. 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是将检波输出的基带信号进行进一步放大,并驱动扬声器或耳机等输出设备。
音频放大器通常采用类AB或类D功率放大电路,以保证其输出功率、失真度和效率等指标满足要求。
三、接收机工作原理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性接收在接收过程中,由于天线会接收到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功率和不同方向的无线信号,因此需要通过选择性接收来选择所需的信号。
选择性接收可以通过滤波器、调谐器和混频器等部分来实现。
2. 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在接收前对信号进行一些处理,以提高信噪比和减小干扰。
预处理通常包括放大、滤波、自适应均衡和降噪等过程。
无线电接收机的设计与优化
![无线电接收机的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47f4b5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3.png)
无线电接收机的设计与优化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无线电接收机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电接收机的设计与优化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无线电接收机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1. 传统无线电接收机的设计传统的无线电接收机主要由天线、调谐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和音频放大器等组成。
其中,天线将无线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调谐器调整信号频率后,经过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之后通过检波器光电转换,最后通过音频放大器输出最终信号。
传统无线电接收机的设计简单,但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灵敏度不高、中频选择性差、信号抑制不够等。
因此,需要对传统无线电接收机进行优化。
2. 无线电接收机的优化方法(1)提高灵敏度在无线电接收机的设计中,提高灵敏度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灵敏度主要与天线、前端电路和放大器有关。
优化设计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采用灵敏度高的天线;- 优化前端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通过控制放大器增益和噪声系数的平衡,提高灵敏度。
(2)提高中频选择性中频选择性是指接收机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区分能力。
中频选择性强的接收机可以有效抑制干扰信号,提高抗干扰能力。
优化设计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选择中频较高的局部振荡器;- 优化中频放大器的宽带特性(控制通带宽度、有效阻带范围)。
(3)提高信号抑制能力信号抑制能力是指接收机对强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
在无线电通信中,存在着许多广播电台和干扰源,它们会对接收机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优化设计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采用高品质抑制器;- 优化前端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采用高速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以保证整个接收机的动态范围。
3. 现代无线电接收机的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无线电接收机的设计逐渐向着集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现代无线电接收机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射频模块、中频模块、模数转换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等。
各个模块之间通过高速AD和DA转换器连接,实现数字信号的处理。
1.1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构成
![1.1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e7153224964bcf84b9d57b90.png)
16
第五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 与混频器
1、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幂级数、开关函数、模拟乘法器、时变跨导、 器件非线性的影响 2、混频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3、二极管混频电路:平衡式、双平衡式 4、超外差式接收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5、混频器干扰:镜像干扰、中频干扰、三阶互调干扰 6、混频器的中频选择、二次混频方案 7、接收机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计算 8、接收机方案:超外差、直放式、甚低中频式、镜频抑制方案、数字中频 9、接收机与发射机的性能指标
激励放大
输出功 率放大
载波 振荡器
先调制再功率放大
天线开关
扬 声 器
音频 放大器
解调器
中频放大 与滤波
混频器
高频放大
本地 振荡器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超外差式接收机
无线电通信调幅广播发射机、接收机组成与工作原理 高电平调制发射机框图
超外差式接收机框图
超外差接收机的主要特点就是由频率固定的中频放大 器来完成对接收信号的选择和放大。 当信号频率改变时, 只要相应地改PAM,PPM(UWB),PCM(PSTN)
1.3 线性VS非线性
非线性电路不满足组叠加定理 非线性产生新的频率分量 电子线路工作于非线性状态,因此存在与线性电子线路不同的分析
方法 解析法:幂级数分析方法,指数函数分析方法,折线法 时变参量分析方法:时变跨导电路分析,模拟乘法器电路分析,
第四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质量指标 增益:电压增益、功率增益、增益的分贝表示 通频带:半功率点、3dB带宽 选择性:矩形系数(Kr0.1和Kr0.01)、抑制比 工作稳定性:增益、通频带和选择性三个参数的稳定性。 噪声系数:单级、多级
无线接收机的系统结构
![无线接收机的系统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d28181ccda38376baf1faee7.png)
第6卷第1期2001年3月电路与系统学报JOURNALOFCⅡtCUrrSANDSYST曰ⅥS、,0l6NolMarch.2001文章编号:Ifm70249(2∞¨0l009904无线接收机的系统结构+张萌’,徐建2,孙大有J-东南大学目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群技术研究中心、江井南京2】0096;2摩托罗拉中目苏州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江苏苏州2150擒■,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对无线接收机提出了低功耗,高可靠性,低价格,小尺寸,以及具有适应不同通信标准的灵活性的严格要求。
本文介绍了不同无线接收机的系统结构,探讨了它们在实现上述要求方面的潜力。
关键调·移动通信:接收机系统结构;低功耗;高集成:多通信标准中圈分类号tTN851文献标识码-A1绪论、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对无线接收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即具有更低功耗,更高可靠件,更低价格,以及更小的尺寸…。
现在无线通信领域存在着众多的通信标准,每一种通信标准都对接收机提出特定的性能要求,即特定的载波频率、不同的信号带宽、灵敏度和选择性要求。
所以,客观上要求未来的无线接收机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即具有多种功能以便能接收不同RF(射频)标准所提供的信息。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接收机系统集成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的集成不仅降低接收机系统的功耗,同时,随着更多的功能集成在系统中,使得构造适应不同通信标准的接收机系统成为可能。
为了实现高集成,低功耗的要求,电子工程师们不断的从系统结构,电路技术,工艺技术三方面对无线接收机作了改进。
三者中,改进接收机的系统结构最为重要。
作者对不同无线接收机的系统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了它们在实现上述要求方面的潜力。
2无线接收机系统结构2.1外差式接收机(hetefodyne”cejver)目前,绝大多数的无线接收机采用传统的外差式,也叫中频接收机(IFreceiver)。
图1是一简单的中频接收机示意图,其中虚线外部商图1超外差式接收机分表示片外分立元件,DEMOD为解调器。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26352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5.png)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无线通信技术越来越发展成熟,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在的手机、电视、手机互联网等等设备都是无线通信技术的体现。
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分析是无线通信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将介绍有关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的一些研究成果。
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无线通信系统由发射机、传输信道和接收机三部分组成。
其中,发射机负责将基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进行调制和扩频,传输信道则通过天线实现信号的传输,接收机则从传输信道接收信号,并将收到的信号解调还原为原始信号。
其中,数字信号处理和无线信号传输是无线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
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数字信号的采样、量化、编码和调制等。
在发射机端,基带信号经过A/D转换后成为数字信号,经过编码和调制处理后转化为高频信号,最终通过天线发送出去;而在接收机端,天线接收到高频信号后,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解码和解调,还原为原始的基带信号。
数字信号处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调制技术。
目前,调制技术主要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两大类。
最常见的模拟调制技术包括AM、FM和PM技术等,而数字调制技术则包括ASK、FSK、PSK、MSK、QAM和OFDM等多种技术。
其中,OFDM技术因其高效率、高容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主流。
三、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信道特性传输信道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信噪比、多径效应、干扰和衰落等多方面因素。
其中,信噪比和抗干扰能力主要与信道带宽和调制方式有关,多径效应和衰落则与信号的传输距离和传输环境有关。
网络中常用的信道模型有多径模型和衰落模型,其中多径模型一般用于室内传输环境,衰落模型则用于室外传输环境。
多径信道常采用射线跟踪法进行模拟,衰落信道模型则常用Rayleigh、Rician、Nakagami和Weibull等多种模型进行描述。
接收机的组成框图
![接收机的组成框图](https://img.taocdn.com/s3/m/0070f34a3c1ec5da50e27092.png)
图0.2.1 无线通信系统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发射装置、接收装 置、传输媒质(信道)。关键设备是发射机 和接收机。 0.2
三、发射机的组成框图
图0.2.2
发送设备框图(发送设备工作原理动画)
0.2
1、高频部分的作用: (A)交变得电振荡可利用天线向空中辐射出去,但 天线长度必须和电振荡的波长差不多。 如:音频频率范围 20-20kHz 语音分布在 300-3000Hz;
0.1
0.2
无线电通信系统
调制
一、声音是如何传到远方的?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f=20-20KHz),声波 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米∕秒,且衰减很快。 把声音传到远方采用的方法是: 将声音变为电信号,将反映声音变化规律 的电信号借助非线性电子器件进行变换和处理, 由发射机将该信号变为足够强的高频电振荡, 解调 由天线变为电信号向媒体辐射。该过程称为发 送。 传送到远方由接收机接收后,经过与发射 相反的变换过程及放大后,再经电→声,变换 为原声音。该过程称为接收。 0.2
设:高频振荡即载波:
c t Vcm cos ct 0 Vcm cos t
c 2 fc
fc 称为载频 表示待发送的信号(有用信、调制信号、音频信号)。
0.2
根据受控参数不同,调制可分为: 振幅调制(Amplitude Modulation), 简称为调幅 (AM) 频率调制(Frequency Modulation),简称调 频(FM) 相位调制(Phase Modulation) ,简称调相(PM)
由于调频和调相都使载波的总相角产生变化,故又 统称为调角。
如:当 f 5 106 Hz时, =60米
0.2
四、接收机的组成框图
通信射频电路4 无线通信收发系统结构ppt课件
![通信射频电路4 无线通信收发系统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7d9878e87101f69e3195b2.png)
(1)两条变频支路特性完全一致 信号幅度、增益、时延特性等 (2)精确正交
超外差式接收机
为保证正交性,上方案有如下改进:
BPF2
VRF
本振 -п/2
BPF2
- VIF
π/2
+
Weaver镜频抑制方案
超外差式接收机
第四章 无线通信接收/发送系 统结构(方案)
概述
当今的无线通信系统一般都有接收和发送 两个部分组成。
发送系统的任务是完成基带信号对载波的 调制,并将其变频至通信频段,再以足够 的功率发射出去。因为在发射机附近其输 出信号为频段内的大功率信号,故应尽可 能减少它对相邻信道的干扰,故其主要指 标为:频谱、功率和效率。
fLOfRFfIF945~970M Hz fimfRF2fIF955~980M Hz
2.低本振 fLOfRFfIF925~950M Hz
fimfRF2fIF915~940M Hz
超外差式接收机
3.比较高本振时 当fRF位于频段低端,fim也位于频段内高端 低本振时
当fRF位于频段高端,fim也位于频段内低端 4.若增大fIF(=70MHz),则无论是高本振还 是低本振,镜频都不会进入通信频段,故 可用BPF1滤除之。然而却不利于大增益的 IFA信道滤波及解调。
接收系统方案
系统方案的考虑 对接收系统来讲,其系统方案的考虑主要 针对选择性和灵敏度。 一、选择性 包含两个方面:
接收系统方案
1.选出有用信号 2.抑制干扰和无用信号。 二者通常是联在一起的。一般而言,选出 有用信号较为容易,而抑制干扰和无用信 号则更难。 例如:900MHz GSM通信,信道间隔 200KHz,这本身就要求选频滤波器要有 较高Q值。若中频再选取不当,镜像干扰 也很难抑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交调制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在以往的通信中,一般都由模拟电路实现,由于很难保证两 路载波的正交性,调制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我们考虑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正交调制. 目前比较常用的数字上变频芯片(数字频率合成芯片)有ADI的AD9852,AD9856, AD9777,等
正交数字 数字载频分别和IQ 上变频器件 基带信号相乘在相 加,即得到了数字 中频信号DAC 12bitDAC 半带滤波器 (HBF) 采样率提高5~8倍 滤除高频分量 数字信号成型
IF IF RF’LO RF
Presentation Title — 8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Alcatel Shanghai Bell
接收机结构和发展—超外差接收机设计注意:镜像滤波器
1.镜像滤波器的设计:
Presentation Title — 9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Alcatel Shanghai Bell
H
FreqD DCFIF 来自S2nd Harmonic
Freq
DC
Tx Band
Rx Band
In-Band Blockers Power (dBm) Blocker IMD Product
Power (dBm)
FFT
C/D
D DC Tx Band
FLO-FRF Power (dBm)
Desired Signal
中频数字信号处理-工程应用:
CIC抽取 FIR滤波
IF
AntiAliasing Filter
ADC
NCO
CIC抽取
FIR滤波
数 字 基 带 处 理
DSP
FPGA
◆NCO: numerically controlled oscillator,产生数字载波样本信号,将采样信号
搬移到零中频 ◆CIC抽取:降低了速率,但是原则是抽取后频率为带宽2.2倍以上. ◆FIR滤波:低通滤波.
I
Freq
D DC
FS-FIF FS/2
Freq
Rx Band
FLO+FRF
Desired Signal
LO Leakage
E
Freq
D DC
FLO
Presentation Title — 13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Alcatel Shanghai Bell
中频采样接收机-数字中频处理
接收机结构和发展—超外差接收机设计注意:镜像滤波器
超外差接收机设计注意: 1.镜像滤波器(image reject filter)的设计:
镜像频率的产生:假如射频接收信号为RF=4000MHz,带宽为40MHz,接收中频为IF=140MHz 那么需要的本振:LO=RF-IF=3860MHz RF信号经过混频器产生的信号有: F1=RF+LO=4000+3860=7860MHz 上边带信号,通过低通消除 F2=RF-LO=4000-3860=140MHz 下边带信号,需要的信号 考虑信号RF’=RF-2IF=3720MHz 同样经过混频器产生的信号 F1’=RF+LO=3720+3860=7580MHz F2’=RF-LO=3720-3860=140MHz 很明显RF’信号通过混频同样的到了140MHz的信号,与原信号发生了混叠.这个射频信号 RF’与RF信号好像是中间隔着本振频率LO的一对对称信号,因此称为镜像频率.所以为了 保证信号的正确接收,要在混频之前加镜像滤波器,滤除RF-2IF信号.
3.模拟正交下变频器 超外差接收机中中频IF通过正交变换将中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但是正交调制的关键 是中频的本振信号相位完全正交,幅度平衡.否则将产生虚假信号,会产生幅度和相位误 差.这个问题可以在中频采样中得到解决.
Presentation Title — 11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Alcatel Shanghai Bell
中频采样设计重点:ADC选择,带通采样 ADC选择注意:
全功率模拟带宽 抗混叠滤波 无杂散动态SFDR 性噪比SNR 非线性误差 互调失真
Presentation Title — 1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Alcatel Shanghai Bell
接收机结构和发展—数字上变频发射机
PA DRIVER PA +15dB 48 dB
-10 dB
0 to -20dB
-3 dB
DAC
AD8345
TxDAC
A B
C
380 MHz
D
E
+10dB -5 dBm
F
AD8362 60 dB RMS Detector
G
ADF4212L (Int-N) ADF4252 (Frac-N)
1760 +/-30 MHz 1580 +/-30 MHz 1462.5 +/-37.5 MHz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Alcatel Shanghai Bell
中频采样接收机-频谱特性
Power (dBm) Transmit Signal Out-of-Band Blocker Power (dBm) In-Band Blockers
A
DC
Power (dBm)
F
Desired Signal
Channel Select Filter
Freq
D DC Tx Band Rx Band
Out-of-Band Blocker AGC & Nqyuist Filter Power (dBm)
Freq
In-Band Blockers
SAMPLING CLOCK
B
Transmit Signal Desired Signal
Tx Band
F
B
DC
F
IF Tx Band
Tx Band
F
C
F
IF Tx Band
D
F
IF Tx Band
G
DC Tx Band
F
注意这里的中频本振泄漏没有滤除
Presentation Title — 7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Alcatel Shanghai Bell
A.天线接收到的RF信号通过预选滤波器-前置选择性滤波器(RF BPF)滤除频外干扰信号的信号 B.通过低噪声放大器LNA对信号进行发大,并且不叠加大的噪声进来 C.第二级镜像抑制选滤波器(IR Filter)滤除镜像频率中的干扰信号,将其衰减到可以接收的水平 D.通过本地振荡器LO和混频器,将信号变换到指定的频道(中频)去. E.通过中频带通滤波器(信道选择滤波器),去掉无用的相邻频道和相隔频道. F.可变增益放大器,减小信号的失真,并且降低后级电路对动态范围的要求. G.模拟正交下变频器将中频信号变同相(I)和正交(Q)两路基带信号.经过ADC采样后变为基带数字 信号,进行数字基带处理
接收机结构和发展--超外差结构发射机结构
-15 dBm 380 MHz
-25 dBm
Gain=10dB NF=12 dB OIP3=20 dBm P1 dB=10 dBm
ACTIVE MIXER IF AMP Diff to SE
-15 dBm
-18 dBm
-3 dBm
+45 dBm
DAC
SAW
BAND FILTER
Presentation Title — 14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Alcatel Shanghai Bell
中频采样接收机-缺点和设计注意
采用中频采样结构优点:
1.简化设计.混频器和双路ADC可以通过 一个高速ADC实现 2.数字化之后,本振/混频/放大/滤波都仅 仅是数字运算,不会产生谐波,互调等虚假 信号.
Presentation Title — 10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Alcatel Shanghai Bell
接收机结构和发展—超外差接收机设计注意:模拟变频
超外差接收机设计注意:
2.中频带通滤波器 在超外差的构架中,中频带通滤波器可以有效的抑制功率信号泄漏到邻近通道,同时抑制 邻近信道干扰本信道,也就是说带通滤波器特性直接决定了收发链路的邻近通道功率抑 制(Adjacent Channel Power Rejection)与邻通道选择能力(Channel Selectivity),所 以要用特殊的元件,如声表滤波器.
发射过程: 信号经过调制,放大,滤波,通 过混频器将信号升频到一个 指定频段,通过功放由天线发 射到空中去.
Compare
Presentation Title — 3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Alcatel Shanghai Bell
接收机结构和发展-超外差接收系统
频谱变 换分析
中频采样接收机缺点:
因为ADC需要在越来越高的频率下 工作,所以成本会提高,同时因为高速 ADC也会引起功耗的提高.另外AD性 能和动态范围要求提高.
模拟下变频和数字下变频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模拟下变频中混频器的非线性和模 拟本振的频率稳定度,相噪,温飘都是影响性能和不可彻底解决的问题,而这些在数 字下变频中都不存在,
无线通信系统接收机的结构和发展
李晶 Jing.B.Li@ 2006.6.21
引言
无线通信系统发展发展以来,在演进过程中发展出了许多适合不同系统的接收机构架,许 多理论上的接收机结构也逐渐应用于实际的项目中,但是其基本目地都是不变的: -----在充满各种不同电波的天空中,将属于自己的信号接收下来,经过接收机的将信号放 大,滤波,变频,解调到原始的信号----各种构架的提出也是为了能够降低接收机的复杂度,成本,功耗,适用元器件数目等方面 考虑.这里主要了解以下几种主要的结构. 超外差接收机 (Heterodyne) 中频采样接收机 (IF Sampling) 零中频接收机(Direct Conversion) 低中频接收机(Dual 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