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台满族石氏家族祭祖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台满族石氏家族祭祖习俗
中华石氏网 2012年10月29日万家姓
石氏家族的祭祖习俗传承久远,仅据其家谱、神谕详细记载的,至今即有350多年的传承史。
石氏家族祭礼中,不仅传承着满族所共奉的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祭祀始母神“佛多妈妈”的礼仪,而且有独具家族特色的原始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和随其家族变迁而生成的祖先崇拜、英雄崇拜、萨满崇拜等家祭、野祭礼仪。
石氏家族原生态的家祭、野祭礼仪,从历史发展进程上看,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满族祭祖习俗的渊源和历史变迁;从内容上看,荟萃了多种文学艺术形式:祭词是典型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既是古今神话、诗歌、传说等文学作品的真正源泉,又是最早记载氏族历史、氏族地理的乡土方志;形态各异的神偶、神像、神器、神服及其佩饰都是别具特色的造型艺术作品,展现着满族先民的审美情趣和智慧;作为沟通人神的特殊语言和手段——鼓乐歌舞,使许多原始音乐、舞蹈得以传承至今,是满族音乐、歌舞、美术等现存多种艺术的真正源泉。
总之,石氏家族原生态的家祭、野祭礼仪,记载传承着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科学知识。蕴含着道德观念、原始思维、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音乐、歌舞、美术等多方面内容,具有极高的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技艺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价值。
石氏家族祭祖习俗,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技艺等诸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是世界共有的民族文化瑰宝!
石氏家族祭祖习俗集各种表演艺术和满族民俗事象于一体,丰富的内在思想内涵和多样的外在动态表现形式,具有极强的教育和娱乐功能,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九台市位于东经125°25’—126°30’、北纬43°51’—44°32’之间,地处吉林省中部,吉长两市之间(距长春市49公里,距吉林市76公里),是长吉两市交通走廊地带和长(春)、吉(林)一体化经济区西靠东移的重要“支撑点”和“接力站”,素有“吉林腹地明珠之称”。九台市东及东北隔松花江与舒兰、榆树两市相望,南及东南与双阳、永吉县(区)毗邻,西与长春市宽城区为邻,北与德惠市接壤。九台市属松嫩平原东南边缘与长白山余脉过渡的台地,境内地形地势呈西南东北狭长状,东南高,西北低。境内河网密布,低山耸生。一江三河(松花江、饮马河、雾开河、沐石河)纵贯南北,长白山余脉即大黑山脉横亘东西。境内平原、台地和丘陵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4%、34%和22%。
自清顺治时期在吉林设立乌拉打牲衙门后,吉林及九台一带成为供应皇族生活资料的重要基地,满族人口回迁逐年增多,今天的满族人多为当年打牲丁或屯田兵的后裔。因此,这一地区有着丰厚的满族文化遗存。2006年九台市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协“萨满文化之乡”。
二、分布区域
活态的满族石氏家族(满语:益克特里哈拉)祭祖习俗,以九台市莽卡乡为中心,辐射流布于今吉林省永吉县、舒兰市、集安市和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等满族石氏家族后裔聚居地。
石氏家族(满语:益克特里哈拉)祭祖习俗,虽然是本族族传礼仪。但近百余年来,其家族原生态的祭祖习俗,对东北地区其他满族家族的祭礼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石氏家族祭祖习俗,不仅在国内有着广泛影响,而且其影响已波及国外,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亚各国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民间艺术学的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对满族石氏家族(满语:益克特里哈拉)这一原生态的祭祖习俗,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目前已有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的研究著作,对其祭祖习俗作了专题研究。
三、历史渊源
满族石氏(满语:益克特里哈拉)家族历史悠久。据清史、方志记载及满族历史学家考证,石氏家族原居于黑水之滨三江交汇处的招远、抓吉一带,明永乐年间(1403—1424)开始向南迁徙,途经今阿城、扶余、安图等地,到达桦甸境内的福兴屯,在此居住约20余年,再次迁徙至今辉南境内的扈尔奇山脚下,经与土著部族多年征战,在扈尔奇山上,构筑辉发城并建立了辉发国,即史书上所说的“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辉发部。石氏家族(满语:益克特里哈拉)便是辉发部部主直系后裔。17世纪初努尔哈赤定都盛京(沈阳)后,石氏家族(满语:益克特里哈拉)被迁至盛京西南花月堡护城。清朝顺治初年,乌拉定为打牲地后,石氏家族迁至乌拉辖地郎通屯,不久石氏家族又迁至九台市莽卡,至今已有310余年。
石氏家族(家谱、神谕)的祭祖礼仪的源起,十分久远,但由于当时满族没有文字,只在其家族萨满神话中,可知总体概况,礼仪详情,已难于核考。
石氏家族的祭祖礼仪,有文字记载的(家谱、神谕),始于清朝顺治年间的第一代大萨满,即头辈太爷—崇吉德(生于1650年前后),至今已有350多年的传承史。
石氏家族的神谕中清晰地记载了祭祖礼仪中家祭、野祭的完整程式和传承方式。从此即以神谕及口传心授的方式稳定地传承着,而且每代萨满都依其家族的生存环境的变迁,社会大文化圈的改变,不断丰富祭祖内容及形式。从较为单一的原始的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扩展到祖先崇拜、英雄崇拜、萨满崇拜等丰富多彩的内容。石氏家族的祭祖礼仪,成熟完善于清代同治至民国前期(1862-1930),因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中央政权内忧外患频仍,对满族祭祖礼仪的统一约束日渐松弛,故而石氏家族的祭祖礼仪,更加自主地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一直延续到建国前后,这一时期石氏家族涌现出了多明阿、石殿峰等大萨满,祭礼中的“跑火池”、“吞炭喷火”、“钻冰窟窿”等绝技表演在这一时期更加完善,这一时期石氏家族的祭祖神器、神偶、影像及祭礼内容更加丰富,并传承至今。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石氏家族祭祖礼仪濒于失传状态,祭祖活动停止30余年。80年代中后期,在宽松的政治形势下,石氏家族在族长(穆昆达)石文尧及传承人(大萨满)石宗轩、石宗祥的精心组织下,按族规恢复了祭祖活动。
这一原生态的满族祭祖习俗的复生,受到民俗学、萨满学、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学、语言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纷纷前往该家族进行考察研究,以其为典型素材,出版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著作和论文,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欧、美、亚各国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民间艺术学的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对满族石氏家族(满语:益克特里哈拉)这一原生态的祭祖习俗,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已有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的研究著作,对其祭祖习俗作了专题研究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