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第二单元《语文园地》](https://img.taocdn.com/s3/m/45ca7a6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1.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语文园地》。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冬天的特点。
3.能够按要求填写相关练习,并能够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语文园地》这篇课文的内容。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冬天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对词语进行正确理解。
2.能够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A. 导入(5分钟)在导入环节,老师可以与学生分享关于冬天的一些图片或者实物,引起学生对冬天的兴趣,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冬天的了解和感受。
B. 学习课文(15分钟)1.朗读课文《语文园地》。
2.老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探讨冬天的特点。
3.学生小组内互相讨论,分享对冬天的感受和认识。
C. 拓展与运用(20分钟)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句子编排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3.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描述一幅冬天的图画,展示在课堂上。
D. 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回顾课堂要点,澄清学生对冬天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冬天展开,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冬天的美好,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应该给予更多的机会进行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在家和家长一起观察冬天的变化,拍摄照片或者画画,分享在班上。
2.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其他关于冬天的故事或诗歌,拓展对冬天的认识,增加阅读的乐趣。
通过本教案设计,希望每位学生都能更好地理解《语文园地》这篇课文,同时也能对冬天有更深的认识,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完整版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完整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f782200066f5335a81213b.png)
识字2学习目标: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懂得儿歌中的良好品质。
3、产生尊长辈、爱劳动、爱家庭的意识,努力成为一个人人夸的好孩子。
重点难点:1、生字的认识和书写。
2、有尊敬长辈的愿望和行动。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谈话入题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那你知道在家里,你应该怎么做才可以称得上是好孩子呢?今天我们学完课文后,大家就明白了。
二、激发兴趣读韵文1.师:打开课文,看看这课文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啊?(告诉学生,这是新三字经,读起来琅琅上口,好听易记等,或者也可以请学生背背他们已会背的三字经,激发学习的兴趣。
)2.师范读韵文,提出要求:注意认真听,心里跟着默读,哪个字的读法跟老师不一样的,你就轻轻地做个小记号。
三、读儿歌,合作识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圈画生字。
3.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看看谁的方法好,能帮助大家记住字形。
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推选代表汇报)识字方法:母减一减筷加一加教改-放换一换师生合作编谜语貌白儿左边虫无脚懂重心靠边戴草帽错二十一日有金钱改己见反文尾巴小5.以小组形式进行“识字比赛”。
6.出示“父”、“错”、“事”、“改”、“懂”自由选择,进行扩词训练。
三、读懂儿歌,懂得道理1、开火车读儿歌。
2、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3、全班交流,4、师生轮读儿歌;男生读,女生听;女生读,男生听。
四、写字指导1.学生观察明确洗、认、扫是左右结构,真上下结构,父母是独体字。
洗、认、扫写时要左窄右宽,真字上面的横要短,下面的横要长,里面是三横。
母字建议从笔顺到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都要作指导。
2.范写3学生练习五、实践活动把儿歌背给小伙伴听,背给爸爸妈妈听,做一件你最想为他们做的事。
板书设计:识字2xǐ rèn sǎo zhēn fù mǔ5 看电视教学目标: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
新课标RJ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 下册第二学期 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 第二单元 (教案)语文园地二
![新课标RJ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 下册第二学期 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 第二单元 (教案)语文园地二](https://img.taocdn.com/s3/m/9f4fd6c7ba0d4a7302763ad5.png)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掌握量词;对字母表掌握并运用。
2.能力目标:积累词句并运用;积累古诗并背诵;正确阅读《阳光》。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积累词句并运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掌握量词;对字母表掌握并运用。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字词。
(教师正音)2、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都和量词有关)3、你还能说一些这种形式的词语吗?(一个人、一座山……)4、集体齐读字词。
二、字词句运用。
1、找一找,连一连。
(1)背诵字母表。
(2)学生独立完成:给大写字母找到对应的小写字母,并连一连。
(3)学生展示。
(4)按照顺序读一读。
2、读一读,想一想。
(1)学生自由读左边生字。
学生领读。
(2)同学们读完有什么发现吗?(明、星、早、阳是给日加偏旁组成的新字。
)(3)同学们还能组成其他新字吗?(音……)(4)学生自由读右边生字。
你们发现什么了?(给寸加偏旁组成了新字过、时、对、村。
)(5)集体齐读这些生字。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词句并运用;积累古诗并背诵;正确阅读《阳光》。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展示台。
1、出示词语,学生自读。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齐读。
4、选择其中几个词语说一句话。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孟浩然。
3、请学生试说《春晓》的意思。
(教师指导)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阳光》,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53115158fb770bf78a5597.png)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1、出示水井图片,学习生字“井”字,了解井的作用。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看到过井吗?知道井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在没有水源的地方,有了井,人们就能取用很深很深的地下水了。
来,一起读这个词语:“水井”。
(出示“井”的象形字)古时候的井字是这样写的。
2、出示课题,借助汉语拼音读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井有关,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课题。
3、理解课题,学习生字“吃”、“忘”、“主”。
(1)学习“吃”:指名读,齐读。
书空(教师书空指导)师:“吃水”(媒体标红)就是“喝水”。
(生字卡片)谁来读?一起读。
(这个时候贴板书)(一边板书一边说,注意不要遮掉字。
)“吃”,左右结构,左边口字旁,右边和老师一起写,“撇、横、横折弯钩,横在横中线,折到竖中线上”。
一起读“吃水”。
(2)学习“忘”、“主”师:(出示词卡)“不忘”(拿在手里说)就是——不忘记(贴板书),不忘记就是——记住。
(做动作)(贴板书“记住”)(出示生字卡片)“住”,左右结构,左边单人旁,右边是个“主”(生字卡片),一起读“主”,先写点再写王。
举起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住”。
(出示媒体)用心记住就不会忘,所以“忘”字下面是个——心字底。
一起读“心字底”,和老师一起写写“心字底”,小手指——举起来。
4、齐读课题(贴板书“挖井人”,加序号)师:吃水不忘挖井人,挖井的人。
通过观看水井的图片导入新课,引发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贴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板书序号)谁来读读课题?牢牢记住——不忘。
谁再来读?一起读。
(教师随机示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这个要牢牢记住的挖井人是谁?请大家打开语文书,翻到第17页,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读课文。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师:这个要牢牢记住的挖井人是谁呢?让我们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打开书,翻到第17页。
听清楚两个要求:一、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8c4bff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2.png)
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及意图一、教学目的1.逐步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认识14个生字,认识“石字旁”,学会写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
3. 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4.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难点: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学关键: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媒体资源,《我爱我家》音乐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音乐辅垫谈话入题(有条件可在《我爱我家》的音乐声中,师带学生进入学文氛围)知道这是什么歌吗?(《我爱我家》)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那你知道在家里,你应该怎么做才可以称得上是好孩子呢?今天我们学完课文后,大家就明白了。
二、激发兴趣读通韵文1.师:打开课文,看看,这课文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啊?(在拿到一篇文章时,要教会学生先浏览。
)(允许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重点告诉学生,这是新三字经,读起来琅琅上口,好听易记等,或者也可以请学生背背他们已会背的三字经,激发学习的兴趣。
)2.师范读韵文,提出要求:注意认真听,心里跟着默读,哪个字的读法跟老师不一样的,你就轻轻地做个小记号。
(有了听读的要求,学生就会倾听得更认真。
)3.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次读:你们也想读一读这么好听的儿歌吗?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吧。
第二次读:你觉得哪些字、句子比较难读?划出来,多读几次。
4.读后交流:汇报比较难读的字、句。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共同正音,读准字音。
)5.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生自由练)6.师生对读。
(师读:小朋友──生接读:正年少──)7.同桌同学对读──小组进行对读。
(感受三字韵文的韵律美)8.师:你还想怎么读?和学习伙伴商量商量。
(可拍手读,可动作表演读,)三、复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全文,全体边拍手边读。
将全文中的生字变成红色,认读文中的生字。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651fd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d.png)
第二单元课文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内容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心愿”,本文按照“解放前到解放后”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解放前的沙洲坝是怎样吃水的,然后结合文中插图,带领学生理解解放后乡亲们是如何做的。
引导学生读好词语和句子的节奏,不要连读、唱读、读破句。
如,第2自然段中“没有”要重读,读“很远”时稍微拖长,这样才能突出吃水的困难,体会乡亲们的情感。
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学习根据问题找出明显信息的方法。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2个偏旁;会写“吃、叫”等7个字和横折弯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问题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乡亲们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累文中的词语。
教学难点能根据问题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2个偏旁;会写“吃、叫”等7个字和横折弯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知道吗?沙洲坝曾经是一个十分干旱缺水的村庄。
你知道后来是谁改变了沙洲坝村民们饮水困难的局面吗?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2.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伟人的?(1)齐读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理解“吃水”的意思)(2)思考:你知道文中的“挖井人”是谁吗?又是谁“不忘挖井人”呢?【设计意图】从与课文相关的歌谣入手,既能巩固拓展上个单元“快乐读书吧”学习的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加深对毛主席的了解。
二、读文识字。
【语文要素】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89f140caaedd3383c4d337.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第二单元识字二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第节一、导入,揭题我们都有温暖的家。
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初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
三、读文识字1、出示“生字列车”,指导学生认字。
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改正愿洗碗筷扫庭院人人夸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认读。
(2)小组长检查。
3、读课文,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
(1)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
(2)小组内交流:在温暖的家中你体味到了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四、小结第二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第节教学过程:一、复习(1)抽读字词卡片,巩固生字。
(2)指名读儿歌。
二、课文教学(一)学习第一句话。
1、出示一幅画,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2、出示:小朋友,正少年,尊长辈,懂礼貌。
生字用红字体标出,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二)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三)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四)读全文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应该读的更好,自读全文。
2、指名读句子。
三、写字教学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洗、扫、认、真、父、母”,学生认读生字。
2、指导观察占格位置,学生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3、范写、讲解笔顺,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写字。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a06013453610661ed9f4c5.png)
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4篇课文。
这些课文题材丰富,《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的是革命岁月的故事。
后3篇课文则表达了儿童美好的愿望,这3篇课文具有反复的表现方法,语言浅显,节奏明快,易于学生诵读,所描述的内容能唤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儿童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本单元的重点是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一任务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学习中。
在朗读上,要继续学习读好词语和句子的节奏,注意不要连读、唱读、读破句。
根据课文不同,朗读也应有不同要求。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57个生字和6个偏旁,读准一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和3个笔画;学习一组数量词短语。
(重点)2、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读好带有感叹句的句子。
(难点)3、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能将积累到的词语运用到表达中。
4、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
(难点)5、复习巩固《字母表》,能将大小写字母一一对应。
(重点)6、朗读积累古诗《春晓》。
(重点)单元重难点1、认识57个生字和6个偏旁,读准一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和3个笔画;学习一组数量词短语。
2、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读好带有感叹句的句子。
3、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
单元课时分配1、《吃水不忘挖井人》2课时2、《我多想去看看》2课时3、《一个接一个》2课时4、《四个太阳》2课时语文园地二3课时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出“叫”的感觉。
】师引读:听到大人的叫声,孩子是怎么想的?(学生接第三行诗)【“唉”要读出惋惜的语气,重读“好想”和“再”,读出孩子的惋惜之情。
】(4)孩子不高兴了吗?(没有。
)他又是怎么想的?“不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转折,说明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
)(5)带着感情指名读第一小节。
2024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2024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2377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f.png)
2024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安排了四课识字:《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
目的是要求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整。
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主动识字的基础上,喜欢积累优美词语,爱上阅读。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包括“口语交际”和“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
课题内容简说《春夏秋冬》本课为看图学词识字,让学生在了解四季特点的基础上,学会四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姓氏歌》本课为有关中国姓氏的拼音儿歌,儿歌通过有趣的问答游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
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小青蛙》这一篇拼音韵文,文章将汉字“青”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五个形声字,巧妙地穿插在韵文中,读起来生动有趣,琅琅上口,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猜字谜》这一课安排了两则字谜,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谜面优美的语言,还要让学生学会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猜出谜底生字,学会识字。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并能背诵部分韵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积累词语。
1. 春夏秋冬………………………………………………………… 2~3课时2.姓氏歌………………………………………………………………2~3课时3.小青蛙………………………………………………………………2~3课时4.猜字谜………………………………………………………………1~2课时语文园地一……………………………………………………………2~3课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发现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看电视》教案两课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看电视》教案两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408adda28ea81c758f5789e.png)
重点
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
难点
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
教学
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熟读课文
板书
设计
5看电视
爸爸和我奶奶妈妈
温暖的家
连,读一读。
打门听文稿
射盹看电视
换频道修改音乐
2、读一读,填一填。
()的球赛()的音乐()的爸爸
作业
布置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如果学生读不出这种感情,教师范读指导)
(3)我们关掉球赛,让妈妈听听音乐,看看舞蹈。(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一小节,读出家庭成员间互相关爱之情。
(4)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的爱好。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五小节)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1、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方法提示:学生汇报“精”时,引导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字的结构特点。
上下结构的字,各部分都要写得稍宽稍扁一些。
2、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方法。(边板书边讲解)
综合
练习
设计
1、写出带有“宀”的字:。写出带“父”的字:。
2、形近字组词。
爸()全()完()关()
爷()今()元()开()
3、写反义词。
开——()暖——()
作业
布置
1、写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e9dca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1.png)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而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2.使学生在听、说、读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正确而流畅的朗读能力。
2.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他们能够准确表达感受和观点。
2.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课文中的知识点。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小黑板、教学图片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
教学过程导入(约5分钟)1.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自然景物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兴趣。
2.教师通过问题和学生们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你们都喜欢哪些自然景物?为什么喜欢它们?新课讲解(约15分钟)1.教师通过自然景物的图片或展示课文标题,让学生尝试猜测课文内容。
2.教师给出课文中不懂的生词和句子,并讲解其意思和用法。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解析课文的重点句子。
听说读训练(约20分钟)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对话练习,让学生有机会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
3.教师分角色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通过多次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写作训练(约20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自然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写其中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物。
2.教师带领学生思考自然景物的特点,并通过问题指导学生写作:这个自然景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特点是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它?你在哪里看到过它?3.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进行朗读,让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修改意见。
课堂练习与作业布置(约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布置阅读相关的作业,并提醒学生按时完成。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去野外写生,观察自然景物,并进行描述和抒发感受。
2.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自然景物,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春晓》教案
![《春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eb550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6.png)
《春晓》教案教案:《春晓》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春晓》。
课文内容如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课文教材3. 生字词卡片4. 画有春天的图片或视频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春天的景象,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春天有哪些特点。
2. 课文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并注意生字词的发音。
(2)解释生字词,如“春晓”、“夜来”等,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的意思,让学生理解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景象。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例题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如春天的美好、生命的活力等。
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加强记忆。
2. 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景象。
3. 利用生字词造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较好,但对生字词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生字词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是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以及体会作者的情感。
这两个方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难题。
一、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6fbdc8866fb84ae45c8dfc.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结:同学们真会观察思考和说话!这幅图和泡泡提示的话告诉我们,就像“和大人一起读”一样,可以在家里与爸爸妈妈或者长辈们一起读课外书,可以读读故事书。
三、看图说话,了解情境图2、3、4关于课外阅读的提示。
1.导语:有的同学,爸爸妈妈外出工作了,或者工作都很忙,或者不和其他长辈住在一起,不能一起读课外书,那么,又可以怎样读课外书呢?我们继续观察图画,了解解决的办法。
(PPT出示情境图2、3、4)出示任务:自己尝试读读各幅图泡泡里的话,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猜读,也可以问老师。
2.反馈指导。
分别指名读这三幅图泡泡的句子,正音,范读带读。
3.出示任务:观察这三幅图画,结合泡泡里的话,想一想:图画分别告诉我们,读课外书可以在哪里读?可以读些什么书?可以和谁一起读?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图画2:图画告诉我们,读课外书可以在家里读,可以读故事书,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读。
读了故事书还可以讲故事。
图画3:图画告诉我们,读课外书可以在书店里读,可以读图画书,可以自己一个人读。
图画4:图画告诉我们,读课外书可以在图书馆或阅览室里读,可以读知识性的书,比如汉语拼音书,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读读。
(形成有关板书)四、小结(小结怎样读课外书,具体内容见板书)五、布置和明确“第二阶段:课外阅读”活动要求。
(PPT出示要求,带读,讲解。
)活动要求:1.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课外阅读地点和人们开展读课外书的活动。
2.根据“读书真快乐”图画的提示选择自己喜欢读的课外书阅读。
3.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记录下自己是怎样进行课外阅读,还可以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记录下自己读课外书发生的故事。
(不会写的字可以请教家长,或老师,或别人。
一定是自己画、写。
)4.活动时间一周。
六、总结。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75225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c.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拼音声母“zh、ch、sh、r”及其出现的词汇;2. 培养学生对拼音声母的准确识别和正确发音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词汇的初步理解和运用能力;4. 通过课文研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能准确辨别拼音声母“zh、ch、sh、r”,并运用到词汇中;2. 能正确发音并初步运用词汇;3. 能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 能准确发音拼音声母“zh、ch、sh、r”;2. 能听懂并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学生课本;3. 练册。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师生互动,问答呈现上节课所学的拼音声母“b、p、m、f”。
2. 研究新知(1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听读课文《小青蛙》。
- 分别教授并训练学生拼音声母“zh、ch、sh、r”的发音。
- 通过示范和跟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
3. 听说训练(10分钟)-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 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出示图片或单词,学生用拼音声母进行发音。
4. 读写训练(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
- 给学生练册上的拼音声母书写和认读练。
5. 课文解读(10分钟)- 学生齐读课文《小青蛙》。
-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问题。
6. 练巩固(10分钟)- 完成练册上相关练。
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编写简单的小短文,运用已学的拼音声母构词。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复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课后作业1. 完成练册上的作业;2. 复拼音声母“zh、ch、sh、r”的发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拼音声母“zh、ch、sh、r”的发音,加深对课文《小青蛙》的理解。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对声母发音仍需加强练习。
在后续教学中,应加大对拼音声母的巩固和复习。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全部教案(共5个教案,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全部教案(共5个教案,共22页)](https://img.taocdn.com/s3/m/d0c37889d15abe23482f4d91.png)
五、课外拓展 同学们,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 因为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光辉事迹。把你们搜集到的有关毛主席的 图片、资料、小故事或小节目等准备好,从多方面认识这位伟人, 领略他的风采! 师生一起在《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中结束课堂。
在上学期也学过,当它成为偏旁以后组成的字是半包围结构。
同桌合作
4、同桌互相读词,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学习,给学生提
5、出示句子,请同学读一读。方式有个别读、齐读、会读 供交流的机会,
的一起读等。
可互相取长补
6、游戏:喇叭滴滴响。
短。)
大喇叭声音响,小喇叭声音弱,师生互动读词,请表现好的
学生上前领读,台上的同学用大喇叭,台下的学生就要用小喇叭。
教学重点:
1、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6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中国地域辽阔,我们都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中,从而产生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
第一课时
的方式,创设
一、情境识字,积极参与 1、教师引学: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北京是我国的首 都,北京有个天安门,那里的升旗仪式非常雄伟壮观,你们看─ ─ 2、教师播放“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情景”。
情境,自然导 入新课,激发 学生学习兴 趣。
3、教师引问:此时此刻,你想去看看吗?你想去看,他也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了“饮水思源”的道理。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歌曲
第一课时
和毛主席画
一、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 1、听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2、教师讲解,导入新课。 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 主席画像) 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领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谁愿意读这一小节,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B、思考:为什么喜欢他们?
C、看着妈妈一脸的疲劳,我们又是怎么做的?
D、师小结:我们不再看球赛,而是听音乐,看舞蹈??真奇妙。
三、学习第五小节。
过渡语:老师呀也喜欢他们全家,你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读读第五小节。
5、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习读文,做到熟读成诵。
6、全班交流朗读,师生共同纠正字音。(对于本课中的平翘舌音、后鼻音、三拼音等生字做重点强调)
7、采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师做适当引导。例如:“尊长辈”的“尊”可用组词“尊重、尊敬”的方法理解;“即改正”的“即”可由老师讲解;“承担”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干、做)。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ﻫ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自备田字格,游戏题板。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教
学
过
程
激情导入
第一课时
一、猜谜揭题,引入新课
1、猜谜语。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板书:电视
2、母: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作业布置
1、练字作业。
2、词语练习。
板书设计
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
反
思
一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与教学内容
5 看电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视、光、孙、动、城、葫、芦、娃、宝”9个生字,会写“七、米、光、车”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大致意思。ﻫ3、激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主动识字,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ﻫ4、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并从中感觉到一家人亲情的温暖与互相关心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学会关心他人。
教授新课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认识字词
1、引导学生揭开他们家看电视中的“奇妙”之处,朗读课文,找到答案。(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
3、找出这些生字在课文中带出的词语,反复读。(生在书中找词语)
4、教师检查。
⑴出示加音节的生字(这步是为正音而设计的)本课易错的字音有:(全、精等)
6、读课文,争当朗读小老师。
三、练习巩固
读词语练说话。
全家人奇妙却 精彩球赛关掉没完没了换频道球员们 写字 音乐 舞蹈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字的结构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方法。(边板书边讲解)
3、学生描红并临写生字。(书写姿势要端正)
五、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一、谈话导入
1、师简介《三字经》导入课文学习。
2、新三字经讲了什么内容呢?
教授新课
二、感悟课文,朗读表演
1、请大家先根据文中的注音试着读一遍课文,然后画出本课的生字及不懂的地方。
2、学生可面向全体提出不懂的地方,也可在小组内提出交流。(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适当给予鼓励)
3、教师范读课文。
4、教师采用多种形式领读课文。
8、说说课文内容。再用儿歌、快板等形式演出来。
9、谈谈自己在家中的表现或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打算。
三、强化识字,加深记忆
1、学生在小组内将本课的生字用互读、互考、组词、找方法等形式进行交流识记,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闯关的方式让学生认读,以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选用找朋友的方式为这些字组词。(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⑵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学生如有不懂的词语提出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放到句子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如:精彩、没完没了(这一步的设计是遵循了识字规律,学生读准字音,感知字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字意)
⑶出示单个字让学生认记。(对于难理解的字可重点扩二到三个词,以帮助理解字意。)
5、学写生字“关、完、写”(读字音,分析字形,在田字格中自己练写)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小节。
(1)请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
(2)师:我家是怎样看电视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三、四小节思考一下。
过渡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学习二、三、四小节。(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文)
(1)出示第二小节。
A、请同学们读第二小节(男生读、女生读、AB组读)
B、再思考:你为什么喜欢他?
2、谈话揭题。
大家每天看电视吗?有一家人也和大家一样,每天看电视。可他们家看电视很奇妙,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一读《看电视》这一课吧!把板书写完整,齐读课题。
3、[看图]师解说:这就是东东的家,东东和爸爸是个足球谜,奶奶喜欢看京剧,妈妈在房间里写文稿,她平时喜欢听听音乐、看看舞蹈。他们一家人都喜欢看不同的电视节目,家里只有一台电视,可是他们都能看得很开心,为什么这么奇妙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一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与教学内容
识字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初步理解教学内容。
3、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识字。
难点:怎样在生活中学会尊重长辈、孝敬父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教
学
过
程
激情导入
第一课时
4、师生互动,共同交流识记方法。如:
(1)“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
(2)编谜语、儿歌识记法。
(3)“形声”识记法。如“筷”,因为古时候的筷子大多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下面加上快慢的“快”,合起来就念“筷”,筷子的“筷”。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分析各个字的结构特点及书写要领,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
母:笔顺是母。
2、教师在田字格中做细致指导。
3、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延伸
1、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好事。
2、将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父母协助下以儿歌、三字经、顺口溜等形式编出来,一周后全班交流。
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观察“洗、扫、认、真、父、母”这六个字有什么特点,并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分析要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C、师小结: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了京剧,自己却在打盹睡觉??真奇妙。
D、指导朗读。
(2)出示第三小节。
A、请同学们读第三小节(多种形式练读)
B、思考:为什么喜欢她?
C、师小结: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却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真奇妙。
D、指导朗读。读出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