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解析—印象
教师招聘笔试知识点之印象形成效应
教师招聘笔试知识点之印象形成效应(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招聘笔试知识点之印象形成效应本次以普通心理学中的第六章社会心理与行为中的印象形成效应进行讲解和相关的备考分析。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读后感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读后感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是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心理学著作,作者乔治·津巴多在书中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这本书以一种幽默而生动的方式描述了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作者通过丰富的历史案例和趣味的故事,将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串联起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里程碑。
这种叙述方式既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让读者对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津巴多在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
他以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等主要心理学派别为基础,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证研究,他向读者展示了心理学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这些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对于读者深入理解心理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此外,津巴多在书中还涉及了一些与心理学相关的热门话题,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
他以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向读者展示了这些话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行为,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生活压力和挑战。
总的来说,读完《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不仅使我对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让我认识到心理学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知识和理念将对我有很
大的帮助。
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这本书,从中受益,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全)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成为社会的人,同时他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的双响过程。
角色:指某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被该社会和团体所规定了的行为模式。角色学习包括:一、学习角色的权利和义务;二、学习角色的态度和感情。
内部感觉:接受有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感觉称为内部感觉。属于这一类感觉的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机体觉)。
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地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问答。
反馈:反馈亦称回授,是指在反射活动中效应器的活动结果又作为一种新的刺激返回传送到神经中枢,是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反应的情报(反馈信息),从而更有效的调节效应器的活动。
自我同一性:指确信我就是我本身而非其他这一过心理过程,其中包含“我”的持续性和统一性两方面。
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三)
默许心向反应:在问卷调查中,被试没有看清题目而不假思索的作出“是”的反应倾向。
本能行为:指物种典型的、遗传的、刻板定型行为。
反射: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反应。
去极化: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引起的兴奋,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降低,膜内电位升高,于是膜内外的电位差减少,这种状态称为去极化。
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是互相接触,而无细胞质的沟通,其接触的部位就称为突触。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普通心理学心得体会【6篇】
普通心理学心得体会【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普通心理学心得体会【6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300题1.心理学: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的科学2.认知: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3.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4.记忆: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5.思维:人运用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问题6.语言活动:人利用语言把自己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传达自己的感情7.动机: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8.意志: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9.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10.行为:有机体的反应系统11.刺激: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12.人的意识:有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13.自我意识:人的心理的重要特点是个体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才出现的14.无意识现象: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15.社会心理:在该社会的共同生活环境中产生的,是该社会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16.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17.信度: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18.效度:一个测验能有效测量所需要的心理品质的程度19.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20.自变量或独立变量:在心理学实验中,能够引起心理或行为变化的主客观条件21.因变量或依从变量:由自变量引起的心理或行为的变化第一章第四节:22.精神分析:指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3.心理免疫学:人的思想和情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情绪: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
动机: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行为: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现场实验法(自然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
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心理特点的方法。
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相近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天赋观念(唯理论):人的某些观念不是由经验产生的,而是人的先天组织所赋予的。
白板说(经验主义):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观念。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
普通心理学的感悟和心得5篇
普通心理学的感悟和心得5篇#638095普通心理学的感悟和心得1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教师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非常有幸拜读了周国韬先生的《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这本书,读完之后,令我感触颇深。
为此,我表达如下几点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理解。
这本书为人们学会积极的心理调节、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提供了有益的知识和策略,掌握这些知识和策略对于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选取了部分有助于教师心理调适的积极心理学内容,因此命名为“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
我觉得非常合理。
书中采用了一些心理测量工具和训练程序,这些内容要求我们学习者进行练习。
并且有很好的平台对其内容进行辅导,以便使我们这些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有关的知识,学会运用有关策略进行心理调适。
书中介绍了“学习能力感”概念、“习得性无力感”等相关内容。
其实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介绍的有关“习得性无力感”的研究成果,已经被纳入到积极心理学的领域之中。
其中的情绪管理能力部分对于我们这些中学教师非常受用。
情绪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控制情绪表达方式的能力。
情绪管理能力较强的人,一方面能够在适当场合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善于调节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例如,在正式聚会当中,适当表达喜悦的情绪,在悲伤的葬礼上适度表达悲伤的情绪,在人际冲突中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善于调节气氛激发他人的积极情绪或者善于安慰他人的消极情绪。
情绪管理能力由以下四种能力组成:对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保持开放心情的能力;根据对信息的判断和利用,成熟地进入或远离某种情绪的能力;成熟地觉察自己和他人相关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我会结合书中的方法与实际情况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让学生感到他们真的需要我们,我们不仅是学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灯,还是他们性灵的创造者,更是他们灵魂的塑造者。
我会用适当的方法与他们交流,减轻他们的压力,同事缓解自己。
心理学对印象的解析
心理学对印象的解析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印象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印象形成的致应(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
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称初次印象、第一印象;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
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二)光环效应在形成第一印象时,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的要素。
人们初次相见,彼此最先做出的判断是相互喜欢与否。
个体对他人最初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
例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往往会对他的人格品质也倾向于给与肯定评价。
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
甚至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便认为他所使用过的东西、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错。
(三)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人们对某些人或事务的看法和观念,就像刻在木板上的图形那样难以更改、抹灭。
比如很多人认为北方男人粗犷、豪爽,而南方男人细致、拘谨,其实真的走南闯北以后,会发现事实上不一定这样。
心理学印象(3篇)
第1篇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心理学印象,即人们对心理学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态度。
本文将从心理学印象的来源、心理学印象的影响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心理学印象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心理学印象的来源1. 媒体宣传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媒体对心理学的报道越来越多。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心理学知识,大多来源于媒体宣传。
然而,由于媒体宣传的局限性,往往导致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和偏见。
2. 生活经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心理现象,如喜怒哀乐、人际交往等。
这些生活经验使人们对心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印象。
然而,由于个体经验的差异性,人们对心理学的印象也各不相同。
3. 教育背景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中学等教育阶段都有所涉及。
教育背景对心理学印象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心理学的讲解、教材的编写以及课堂氛围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对心理学的印象。
4. 亲朋好友亲朋好友的言谈举止也会对心理学印象产生影响。
当人们了解到身边有人从事心理学工作,或者亲朋好友对心理学有所了解时,他们会对心理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好感。
二、心理学印象的影响1. 影响学科认知心理学印象会影响人们对心理学学科的认知。
如果人们对心理学持有负面印象,可能会认为心理学是一门无用的学科;反之,如果人们对心理学持有正面印象,可能会对心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影响学术研究心理学印象会影响学术研究的开展。
当人们认为心理学是一门有价值的学科时,他们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心理学研究。
3. 影响社会态度心理学印象会影响社会对心理学的态度。
如果社会对心理学持有负面印象,可能会对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咨询产生抵触情绪;反之,如果社会对心理学持有正面印象,可能会更加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三、如何树立正确的心理学印象1. 拓展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心理学印象。
印象形成特征及效应
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是指人们第一次遇见陌生人或在与之交往的早先阶段,产生是否喜欢他的感觉和对他的人格的认知。
此研究始于阿希。
他从格式塔的观点出发,认为形成对某人的印象,是对此人人格的一种有组织、整合了的认知。
这种组织和整合,取决于他的各种品质信息。
如一个人是“勤奋、有洞察力和聪明”的,“聪明”即意味着他有创造力;一个人是“阴险、不可信和聪明”的,“聪明”即意味着他极度自私、爱操纵人。
一、含义及来源所谓印象是指认知主体对他人外部特征、内在性格的判断和认识。
在社会认知活动当中,我们一旦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属性做出判断,印象就已经形成了。
从本义上讲,印象组织了人们关于认知对象各方面特性的认知成果,它所反映的应该是认知对象的总体特征。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等到了解了他人的全部特征才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是根据有限甚至片段的信息,就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在这个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心理学研究发现两种加工模式:平均模式、累加模式、加权平均模式。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E.阿施于1946年在印象研究中最先使用。
他认为,印象形成是所有性格词综合起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各种性格词简单的相加,但其中有一种性格词起中心作用。
他用“精干、坚信、健谈、冷酷(或热情)、机智、进取、有说服力” 7种人物性格词,让A、B两组被试根据7种词形成对人物性格的印象。
提供给A组的是包括冷词在内的7种词,B组是包括热词在内的7种词。
结果发现:A组对此人的印象是冷型人,B组的印象是热型人。
阿施关于印象形成的研究,遵循格式塔原则,揭示了人物性格特点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起作用的关系。
这对后来关于第一印象的变化和态度变化的研究,乃至印象形成的模式化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二、关键特征(一)目标与感受者由于印象的形成是一种自动的过程,因此人们并不意识到它的发生。
人们依靠对他人的观察形成印象,社会心理学最终将观察到的内容体现为信息,在这一点上,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一样,采用了信息加工的观点,在当前的研究中,这一特点越来越明显。
心理学对印象的解析
心理学对印象的解析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对他人的印象,还是对环境的印象,都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心理学通过对印象的解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印象形成的过程,以及如何应对与管理印象。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印象进行解析。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印象形成的过程。
印象形成涉及到很多因素,包括个体的自身特点、对他人的观察和对环境的感知等。
在面对一个陌生人时,我们常常会使用“原始印象”的方式来快速评价对方。
原始印象是一种即刻生成的,主观的、不太准确的印象。
它往往基于对他人外貌、行为和语言的直观观察,而没有深入的了解对方。
这种原始印象在相互交流初期起到了一种初步认知的作用,但往往不够准确和全面。
在深入了解对方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调整和修正原始印象,形成更准确的印象。
其次,印象的形成与个体的认知机制密切相关。
心理学认为,个体在形成印象时会采用一些认知偏见。
认知偏见是指我们在处理信息时可能偏向于特定的认知方式,而不是客观地评估信息。
其中一个经典的认知偏见是“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指的是我们在初次接触对方时,往往会对其形成一个持久的印象,而后续的信息往往难以改变我们的初步印象。
除此之外,还有“归因偏见”,指的是我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往往会过分优先考虑个体内在因素,而忽视环境因素的作用。
这些认知偏见的存在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印象,使得印象可能不够客观和准确。
此外,印象也被认为是情绪和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绪可以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印象评价。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往往会更容易对他人产生积极印象;而当我们情绪消极时,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负面印象。
此外,记忆也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印象。
由于记忆存在选择性的倾向,我们往往更容易记住对我们产生情感冲击的事件,而对其他事件的印象则较为模糊。
这些情绪和记忆的作用使得我们对印象的形成和维持有一定的偏向。
最后,心理学通过研究印象管理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印象。
心理学印象原理
心理学印象原理印象是指我们对他人的特性,诸如能力、性格、品质的总体看法和评价。
印象形成则是指对人和事物进行归类,并且明确其内涵意义,使自己获得明确的认知和确定方向的过程。
印象形成的效应主要五种: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以及投射效应,那么下面我们依次的讲解一下。
社会刻板印象: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
进而认为群体中的人都具有该特征,而无视群体中出现的个体的差异。
其实,社会刻板印象就把群体的特征等同于个体的特征,也就是群体中的人我们大家都一样,比如:认为法国人都很浪漫,德国人都很严谨,这其实呢,就是将个别法国人与德国人的特征划归到全体法国人和德国人身上了。
再换句话说,是以一群人推及一个人。
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备某种特征时,会对其他的特征行为作出相类似的判断,也就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举个例子,一个人,当你认为他具备善良的特征时,便会认为他做什么事情都是善良的,仿佛总是被善良的光环笼罩着,所做的一切都是善良的。
首因效应: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这个效应的关键点就是先入为主,或者是第一次相遇的影响。
近因效应: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换句话说呢,就是最后的印象最深。
比如,毕业时分的分别,大家都会记住舍友和伙伴彼此之间美好的回忆,而忘却之前出现的小矛盾。
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纳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换句话所也就是以己度人,以自己之心,揣他人之腹,而忘却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不同之处。
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范本、条据书信、自我鉴定、自我介绍、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templates, document letters, self-evaluation, self-introduction, insight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优秀5篇)关于对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本文将围绕读书笔记,进行解答论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普通心理学》读后感
《普通心理学》读后感《普通心理学》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阅读之后,我对于人类心理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行为背后的规律,让我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面是我对《普通心理学》的读后感。
第一章:认识心理学通过读第一章,我对心理学的含义有了全新的理解。
作者逐步引导读者了解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和应用领域。
我意识到心理学并非神秘的学科,而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
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以及思维和情感的运作机制。
第二章:神经系统与行为本章详细介绍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我了解到人脑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我们的感知、思考和行动。
作者以清晰的图表和例子说明了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身体和心理的密切联系。
第三章:感知感知是我们对外界环境的接受和理解过程。
通过阅读本章,我对感知的过程和感官器官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引用了许多实验和案例,生动地描绘了人类感知的特点和局限。
我开始反思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方式,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知方式,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和行为。
第四章:学习与记忆学习和记忆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这一章讲述了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我了解到学习并非简单地记住知识,而是通过与经验的互动不断调整我们的行为。
记忆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技巧来提高记忆力。
这让我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记忆力有了新的思考。
第五章:情绪与动机情绪和动机是激发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
本章详细讨论了情绪和动机的类型、来源和影响。
我了解到情绪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动,而动机则驱使我们追求目标并获得满足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开始更加关注情绪的变化和自己的内在动机,以更好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第六章:人格与个体差异人类的个体差异使每个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心理学印象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印象的名词解释在心理学中,印象是指一个人或物体在他人心中所形成的观念或感受。
它是基于我们的感知和经验而产生的,以某种方式影响着我们对他人和事物的态度和行为。
本文将对心理学中印象的概念、形成、影响和调节等方面进行探讨。
印象是人们对于他人或事物的心理投射,它是一种主观的观点,通常并不完全客观或准确。
我们根据感知,特征和行为来形成印象。
比如,当我们遇见一个新朋友时,我们会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仪态表情等方面获得印象,归纳出他们的个性特征。
这些印象起初可能比较模糊,但随着接触的深入和观察的增加,印象会逐渐变得更加清晰。
印象的形成经常受到一些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认知因素包括我们的知觉、记忆和语言处理等过程。
比如,我们可能会倾向于将外貌吸引人的人视为友好和亲切,而将外貌不那么吸引人的人视为冷漠和疏离。
情感因素指的是我们的情感状态,以及对他人或事物的喜好或厌恶程度。
例如,如果我们对某人有好感,我们往往会对他持有积极的印象,并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
印象对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在个人交往中,我们常常根据印象来决定是否与某人建立友好关系,或是否信任他人。
在职场中,印象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我们会努力让他人对自己形成积极的印象,以获得更好的机会和人际关系。
此外,在消费决策中,我们也会根据产品的印象来进行选择,比如购买那些有好品牌形象和口碑的产品。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印象并不完全准确,且容易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于某一群体的固定且片面的看法,常常建立在事实之外的偏见和推测上。
比如,一些人可能会认为所有科学家都呆板而缺乏社交能力,这种观念会使人忽略了科学家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
刻板印象可以导致歧视和偏见的学习和传播,严重干扰了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尽力避免这种偏见的产生和传递。
为了调节印象对行为的影响,心理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
其中一个重要的策略是认知重评,在遇到初始印象时,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估他人或事物,以避免过于片面的判断。
《普通心理学》:记忆的概述
记忆的概述⼀、记忆的概念记忆是⼈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所谓经历过的事物,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如见过的⼈或物、听过的声⾳、嗅过的⽓味、品尝过的味道、触摸过的东西、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等。
这些经历过的事物都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并在⼀定条件下呈现出来,这就是记忆。
例如,我们读过的⼩说,看过的电视节⽬或电影,其中某些情景、⼈物和当时激动的情绪等都会在头脑中留下各种印象,当别⼈再提起时或在⼀定的情境下,这些情景、⼈物和体验过的情绪就被重新唤起,出现在头脑中。
记忆同感知⼀样也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记忆是⽐感知更复杂的⼼理现象。
感知过程是反映当前直接作⽤于感官的对象,它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记忆反映的是过去的经验,它兼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
⼆、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l.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我们参观所得的印象就是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味觉的、触觉的。
如我们见到过的⼈或物、看到过的画⾯、听过的⾳乐、嗅过的⽓味、尝过的滋味、触摸过的物体等的记忆都属于形象记忆。
正常⼈的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通常发展得较好,在⽣活中起主要作⽤。
触觉记忆、嗅觉记忆与味觉记忆,虽然⼀般正常⼈在这些⽅⾯也都有⼀定发展,但从⼀定意义上说可称之为职业形式的记忆,因为只有从事某种职业的⼈由于特殊职业的需要,这些记忆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对于缺乏视觉记忆、听觉记忆的⼈,如盲⼈或聋哑⼈等,其触觉记忆、嗅觉记忆、味觉记忆等会得到惊⼈的⾼度发展。
2.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对游泳的⼀个接⼀个的动作的记忆,对体操、舞蹈动作的记忆等都属于运动记忆。
运动记忆是运动、⽣活和劳动技能的形成及熟练的基础,对形成各种熟练技能技巧是⾮常重要的。
运动记忆⼀旦形成,保持的时间往往很长久。
在运动记忆中,⼤肌⾁的动作不易遗忘,⽽⼩肌⾁的动作易遗忘。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读后感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读后感《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是一本非常受欢迎的心理学读物,它由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亨里·斯维夫特撰写。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斯维夫特通过一系列简单易懂的例子和实际案例,向读者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心理学概念和原理。
他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些知识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从而达到更好的心理健康。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强调了自我意识和自我理解的重要性。
斯维夫特认为,当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时,就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他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技巧,帮助读者培养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并改善人际关系。
这本书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和人格障碍等。
斯维夫特通过详细的解释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障碍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他鼓励读者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以获得更好的帮助。
除了个人心理健康,斯维夫特还探讨了人类行为和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问题。
他讨论了群体行为、社会影响和道德判断等话题,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深入探索这些问题,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并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应对社会挑战。
总的来说,我对《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这本书印象深刻。
它以简洁清晰的语言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为读者提供了改善心理健康的实用建议。
同时,它也引发了我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学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相信,通过读这本书,每个人都能够获得一些有益的心理学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受益。
普通心理学密尔的对比律
普通心理学密尔的对比律
1. 《普通心理学》中的密尔的对比律告诉我们,事物间的相反特征容易形成联想从而产生更为深刻的记忆。
当人们面对反面事例时,印象会格外深刻。
《组织行为学》中也有这样一个例子,对两个习惯迟到的人实施两种不同的手段,对于甲的不迟到给予奖励而对于乙的迟到给予惩罚。
结果显示,在之后的守时上乙比甲做得更好。
理论上的支撑为我们的论述提供了可行的前提。
2. 现实中,经过之前的分析廉洁教育的受教主体主要是与公共权力相关的官员同时也有广大民众,那么要在这样一个主体中寻找共通的元素才可以达到国家进行廉洁教育的目的,因为社会个体间的意识千差万别,难以达到意识上的高度统一。
《社会学》中恰恰告诉我们,对于失去既得利益的畏惧,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本能。
反面警示正是给教育者这样一把可衡量的标尺。
从而更为可控的达到廉洁教育的目的。
3. 反面警示加诸与廉洁教育之中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威慑甚至恐惧,反面警示的事例正是来源于国家对腐败问题的查处,代表了国家在处理腐败问题上的决心,从这一点上来看恰恰伸张了法制和正义,给民众带来更多的信心,增强了社会公信力。
4. 反面警示是给民众和官员建立一个底线,这一底线是参与公共权力的基础,同时与公共权力相关的国家财产和权力是一分一毫都
不可以为个人侵占的,这一事实既紧迫又不可忽视,反面警示很大程度上是为官员与民众树立一种永恒的原则,即使你权利再大,即使你已经清正廉洁,这条心中的准绳永远不能改变。
其实在社会中我们总是希望有更多更高尚的人,但是在廉洁教育面前我们要实实在在的解决当前问题,以期待整个社会道德的飞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解析—印象
前言:人时常对于某些事物有着极深的印象,即使只见过一次,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对于一些事情经过反复的记忆,却总是会对其印象不深。
在定义上: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印象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印象形成致因
(一)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
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称初次印象、第一印象。
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先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
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比如说,有人跟你说了一个消息,而你的好朋友则跟你说那个消息是假的,那么你更容易相信那个消息是假的。
这就是近因效应。
反之,如果两个都是不是好朋友,而你便更容易相信第一个,这个就是首因效应。
(二) 光环效应
人们初次相见,彼此最先做出的判断是相互喜欢与否。
而个体对他人最初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
这种倾向性的评价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
就好像人们都比较喜欢明星,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一代,对于长得俊俏的男明星和女明星,总是会忍不住将他们神化。
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往往会对他的人格品质也倾向于给与肯定评价。
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
有些人会因为在心里觉得一个人好,而觉得他的一切都好,所以在第一次见到他的朋友、父母,便会爱屋及乌。
(三)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定义: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人们对某些人或事务的看法和观念,就像刻在木板上的图形那样难以更改、抹灭。
打个简单的比方,在很多的印象里,北方的气候比较干燥而南方的气候相对湿润,北方的男子比较粗犷,而江南的男子大多温润,北方的女子大方,江南的女子温柔。
即使现在已经很不同了,但是这种刻板印象已经很难改了。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不过,每一个事情都有它的另一面,刻板印象有的时候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比如现在的美国的白人始终有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四)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夺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五)仁慈效应:又称宽大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他人的特性进行评定时,好的评价常多余不好的评价。
(六)定型效应(有叫刻板印象):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依据的心理现象。
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
比如相同
地域,形成的相同风俗,相同领导形成的相同的理念。
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
(1)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亦即初次印象。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称第一印象。
A.外表: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最先看到的信息,而且也常常是我们能得到的唯一
线索。
我们常以一个人的外观,如身高、体重、脸形、肤色等来评断人,用这些外
貌特征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
B.语言表达:另一个明显评判他人的指标是他说了什么,怎么说。
语气、语调、语速
怎么样。
C.行动:因为人们常言不由衷,所以我们也会根据他的所作所为来评判这个人。
且常
把他人的外在行为与他们的内在品质相对应。
(比如他走路,比如我们会关注他曾
经给大家许下的诺言是否实现)
D.非语言讯息:脸部表情、眼神、身体动作、手势等非语言的沟通是我们形成对他人
印象的另一种讯息来源。
E.情境:行为发生时的情境也可提供重要的信息
重要性:第一印象主要是获得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装等方面的印象,这种初次印象在对人的认知中发生一定的作用,它往往是以后交往的根据,是对他人态度的基础,如果印象不好,以后可能就不会交往。
所以在这里,我们为了能在初次见面的时候能给人好印象,必须得注意自己的外表、言语谈吐,最好还必须增长才能,加强个人修养等等,特别是同学们以后相亲和求职的时候可要更注意,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前几分钟。
(2)个人好恶评价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在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个人好恶的评价是最重要的。
这里也体现前面所讲的规则中的中心性。
C.E.奥斯古德等人(1957)采用语义差别法对好恶估价做了最早的研究。
研究表明,好恶评价是印象形成的主要依据,一旦个体把某人放在喜欢或不喜欢的范围内,对这个人的其他认知就会归入相应范围。
在一次会面时,一时的坏印象可以扩大到所有情形中去,而且还会涉及到一些无关的特征。
(3)信息本身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1.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研究者在一系列研究中得出了许多结论:当
一种仅属中性的合意的信息资料与先前建立在很合意的信息基础上的评估联系
在一起时,综合评价并不会增加,甚至在社会生活中,第一印象很重要。
因为人
们一旦对某人形成了某种第一印象,以后不仅难以改变,他们还会寻找更多的信
息或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
尽管以后这个人所表现出的特征或行为并不符合原先
的印象,人们仍然要坚持,这就是信念固着偏见。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应注意自
己给他人以好的第一印象。
2.消极否定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对于积极肯定的信息和消极否定的信息,个
体并不是同样对待的。
两种信息资料相比,个体更注重消极否定的信息。
在其他
方面都相同的情况下,一种消极否定的品质比积极肯定的品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更大。
与建立在积极肯定品质基础上的评价相比,个体更相信建立在消极否定品
质基础上的评价。
有学者认为,这些消极否定的品质似乎有一种“黑票”作用:
不管一个人是否具备其他的任何品质,只要具备一种极端的消极否定品质,就会
使人产生一种极端消极的坏印象,把对方好的品质也掩盖掉了。
例子:当听到某位杰出的企业家是骗子时,不管还听到此人有什么其他品质,个体对他的评价都会变得很坏,从根本上加以否定。
进化心理学指出,人们对负面信息的重视和迅速反应的这种负面偏见是人类在漫长的种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认知的基本倾向,他
有利于维护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在和任何人的交往中,坚持实事求是对我们还是很有好处。
(4)印象预期:
如果你现实的形象比对方的印象预期要好,那么,对方对你的情感取向往往趋向于积极的评价;相反,如果你现实的形象比对放的印象预期要差,那么,对方对你的情感取向往往取向于消极的评价。
建议:一个良好的社会印象的建构应该从见面之前就开始,也就是说,在协助对方形成自己的印象预期中,尽量低调,这样,可以在现实见面时给对方一个惊喜,这种心理的“升差”(与落差相对)越大,效果就会越好。
印象形成的方式:当你遇到一个人,你会获得他各方面的信息(外貌、性格、为人处事)而印象形成就是这些信息组合起来的结果,那么这些信息又是怎样组合起来即印象形成的方式。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
其常见策略有: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比如人们认为外表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而外表最容易为他人所知觉,所以个体往往留意修饰外表,尤其在异性面前更加如此。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个体的真实自我也许不受他人和公众欢迎,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常常把真实自我隐藏起来,好比戴上一副“面具”;同时,通过各种办法自我抬高,让他人觉得自己在总的方面或特殊的方面很优秀,也可以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自我抬高的人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例如教师在学生面前作出符合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行动。
4.投人所好。
个体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往往投其所好,采取自我暴露、附和、谄媚、施惠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