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专题1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试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专题综合测试题1
综合检测(一)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选择题1。
我国的国家性质与我国法的本质的关系是()A.国家性质决定法的本质B。
国家性质体现法的本质C。
国家性质影响法的本质D。
国家性质反作用于法的本质【解析】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法律必须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的体现。
故选A项.【答案】 A2.法是一种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中最根本的联系是()A.经济的联系B.政治的联系C.文化的联系D。
道德的联系【解析】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所以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中最根本的是与经济的联系,故答案选A.【答案】 A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等。
据此回答3~4题3.会议审议通过了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等。
这说明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①制定②审议③认可④批准A。
①③ B.①②C。
①④ D.②④【解析】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①③正确。
【答案】 A4.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上述法律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法律制度。
这表明()A.我国法律都不完善,需要不断修订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C。
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最高立法权D.加强立法工作是实施依法治国的保障【解析】A说法错误;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权,C错误;加强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保障是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故D错误;法律的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我国的法律体系,故选B.【答案】 B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C.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D。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解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所以D正确。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专题综合测试题1
综合检测(一)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选择题1.我国的国家性质与我国法的本质的关系是( )A.国家性质决定法的本质B.国家性质表现法的本质C.国家性质影响法的本质D.国家性质反作用于法的本质【解析】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法律必需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路意志的表现。
故选A项。
【答案】A2.法是一种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中最根本的联系是( )A.经济的联系B.政治的联系C.文化的联系D.道德的联系【解析】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所以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中最根本的是与经济的联系,故答案选A。
【答案】A2021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等。
据此回答3~4题3.会议审议通过了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等。
这说明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大体形式是( )①制定②审议③认可④批准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④【解析】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大体形式,①③正确。
【答案】A4.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上述法律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法律制度。
这表明( )A.我国法律都不完善,需要不断修订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C.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最高立法权D.增强立法工作是实施依法治国的保障【解析】A说法错误;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权,C错误;增强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保障是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故D错误;法律的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我国的法律体系,故选B。
【答案】B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C.坚持依法治国的大体方略D.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路来【解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路来,所以D正确。
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二选修五(学业分层测评)专题一_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
学业分层测评(一)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观点来看,法的本质具体表现在()①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②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③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④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B.②③④【解析】①是对法的产生的认识,不符合题意,题干要求从法的本质角度进行分析,排除;②③④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法的本质,故选D项。
【答案】 D2.2016年3月至5月,广东省公安厅组织珠海警方赴马来西亚开展打击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动,4天速破“飓风3号”专案,抓获117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大陆65名、台湾52名)。
这表明()A.法律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C.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D.法律具有强制性【解析】国家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体现了法律具有强制力,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法制实施,故选D项。
【答案】 D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这主要表现在()①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②任何人都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③任何人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④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B.①②③④【解析】①②③④都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答案】 D4.法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这表现在()①进一步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③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④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与法律相互影响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B.①③④【解析】①②③都是法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的表现,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B[能力提升]5.受钓鱼岛事件的影响,青岛开发区举行抗日游行示威。
本是宣传爱国思想,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群众自发抗议活动中趁机打砸抢烧,造成了部分店铺的财产损失,也损害了国家形象。
人教版高中政治 选修五 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练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思品选修五第一章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会议审议通过了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等。
这说明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①制定②审议③认可④批准A. ①③B. ①②C. ①④D. ②④2.《说文解字》对“律”的解释是:“律,均布也。
”均布,是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仪器。
把法律一词中的“律”字比作均布,说明“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人们必须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
材料主要说明了法()A. 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B. 只规范统治阶级的行为C. 具有普遍的约束力D. 只规范被统治阶级的行为3.A县小王和B县小张曾经是男女朋友。
两人分手后,心存怨气的小张把小王不宜公开的照片上传到微信朋友圈。
小王深受困扰,要把小张告上法院。
为此,小王()A. 应向A县或B县法院提起诉讼B. 须聘请律师为诉讼代理人C. 可把精神伤害赔偿作为一项诉求D. 应以肖像权受侵犯为案由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下列表述符合法制精神的是:()①“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②“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③“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④“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 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要坚持法制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要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材料的主旨是,党和国家( )A.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B. 重视以道徳滋养法治精神C. 加强青少年尊法守法教育D. 强化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6.2019年1月18日至19日,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业分层测评)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学业分层测评2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学业分层测评(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下面对依法治国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③法律依据是宪法④对象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所以③错误,排除,故答案选C项。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1专题五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正式印发近年来被淡化、弱化的劳动教育有了“硬指标” 强化劳动教育这是因为()①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劳动教育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劳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④劳动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A【解析】强化劳动教育这是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①③符合题意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说法错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④说法错误故选A2.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要采取产业精准扶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四个一批”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②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③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持抓主流以政府为主农民为辅打赢扶贫攻坚战④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创新扶贫开发路径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D【解析】致贫的原因多样并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①错误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而不是坚持政府的主体地位③错误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正确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所以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创新扶贫开发路径④正确故选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培训的重中之重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正确的是()A. 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B. 是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体现C. 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D.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D【解析】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A不符合题意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政府的职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不履行具体职能 B错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C不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正确故选D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创立的思想体系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础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②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物质基础”说法错误④不选①③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B5.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而诞生的理论成果有()①科学社会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⑤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D. ③④⑤【解析】①不合题意科学社会主义是普遍性真理对社会主义国家有普遍性指导意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而诞生的理论成果②不合题意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诞生的理论成果③④⑤符合题意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而诞生的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故选D6.(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6.(2)“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说明()①邓小平理论修正了马克思主义②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③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结合A.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 执政为民【答案】C【解析】【答案】B【解析】7.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C【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毛泽东思想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排除②③④说法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故入选故选C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准确把握了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必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说明我国()①审时度势树立了正确的社会意识②顺势而为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③高瞻远瞩善于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④大国担当以维护世界各国的利益为出发点A. ①②C. ②③D. 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符合材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准确把握了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必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这说明审时度势树一立了正确的社会意识顺势而为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③不合题意该选项属于辩证法角度题目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进行分析④不合题意该选项是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的题目要求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进行分析故选A9.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这是一场系统性、全面性、协同性的组织体系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组织支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①应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以提高党和国家机构的行政能力和工作效率②是深化生产关系的变革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③应遵循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以促进党和国家机构协调、高效运转④是解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D【解析】①错误执政能力指向的行为主体是党不包括其他国家机构②错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属于政治体制改革属于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而非深化生产关系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正确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改革遵循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④正确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包括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政治改革有利于解决这对矛盾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故选D10.胡福明是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共产党员的巨大勇气和知识分子的强烈担当勇开思想先河勇立时代潮头冲破“两个凡是”思想禁锢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拉开了解放思想的序幕对于重新确立起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深刻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胡福明()①自觉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坚持了真理的客观性不断追求真理③在理论创新基础上推动了实践创新④超越了历史条件制约促进了社会进步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胡明福自觉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坚持材料体现的是用实践检验真理解放思想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无关③错误历史条件的制约不能超越④说法错误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2018年党立足民生促和谐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某校高三(1)班的学生围绕党的领导核心组织了一次社会调研获取到以下材料材料一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2018年6月 A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 A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提民生的认识材料二 A省委为促进本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在座谈、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兴省”的发展战略并提交省人大审议通过同时要求省政府尽快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尽快搭建服务平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A省委上述做法的依据【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此A省委提出“文化兴省”的发展战略②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提交省人大审议通过是依法执政的要求③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求听取民主党派建议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听取群众建议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⑤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兴省”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解析】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A省委上述做法的依据考生可围绕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领导地位、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知识点组织答案12.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摘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案】①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此时新的生产关系不会出现旧的社会形态不会灭亡但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迟早引起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③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等角度来分析13.(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本次宪法修改的认识13.(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说明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写入宪法的原因【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本次宪法修改是在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基础上作出的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革命、科学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本次宪法修改将有效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法律保障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了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律保障【解析】(1)运用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相关知识组织答案【答案】(2)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从创造者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写入宪法是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写入宪法是发挥正确价值观导向作用凸显以民为本立法取向的需要【解析】(2)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的相关知识组织答案14.(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试点探索”并“体现特色定位”的依据14.(2)结合材料请你从社会发展规律角度说明对自由贸易区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对外开放的积极影响14.(3)请你就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提两点方法论建议【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高中政治第一专题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二框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一课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在生活中要遵守法律,运用法律,做合格的公民。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难点: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
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3、立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活动。
形成符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比较科学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4、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坚持依法办事,就要坚持尊重与承担相统一。
5、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树立社会主义的,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
即时巩固: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下面对依法治国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③法律依据是宪法④对象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原有的现已废止的法律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加强立法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包括行政法规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善3、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上述法律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法律制度。
这表明( ) A.我国法律都不完善,需要不断修订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C.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最高立法权D.加强立法工作是实施依法治国的保障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C.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D.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要点理解:1、依法治国的地位: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5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柏拉图在《法律篇》中说,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
这说明()A.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 阶级的产生为法的起源提供了社会条件D. 特权阶层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答案】B【解析】柏拉图在《法律篇》中说,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
这说明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故B符合题意;A错误,“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强调的是法律的产生,与材料无关;C错误,阶级的产生是法的起源的基础;D错误,特权阶层不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故选B。
2.近年来,食品行业商标争夺、商誉受损、域名侵权等知识产权侵权事件频发,尤以老字号受害最为严重,“王老吉”“老干妈”“世盛泰”“庆丰包子”“稻香村”等商标官司,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这一现象警示我们必须()A. 坚持依法治国,为市场经济提供法律保障B. 坚持依法治国,维护政局稳定和长治久安C. 坚持依法治国,推动社会树立良好的风气D. 坚持依法治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答案】A【解析】3.某地交管部门推出新举措,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轻微违法行为,违法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在接受处罚时可“五选一”,其中一种就是按交管部门提供的提纲编写内容并发至个人微信朋友圈,集满20个赞即可免罚款。
这一做法()①减轻了违法者的违法责任,有利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有利于引导公民自觉履行义务③坚持人性化执法方式,有利于引导市民遵规守法④能警示和教育他人,有利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行为,违法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在接受处罚时可“五选一”,其中一种就是按交管部门提供的提纲编写内容并发至个人微信朋友圈,集满20个赞即可免罚款。
【高中政治】高二人教版政治选修五同步练习: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单元测试
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说文解字》对“律”的解释是:“律,均布也。
”均布,是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仪器。
把法律一词中的“律”字比作均布,说明“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人们必须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它主要说明了法:()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只规范统治阶级的行为C.具有普遍的约束力D.只规范被统治阶级的行为2、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对这四个环节理解正确的是()A.“有法可依”是要求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律可遵循。
B.“有法必依”就是要求全体公民都严格遵守法律。
C.“执法必严”只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公正地执法。
D.“违法必究”是要求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公正地司法。
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数万同胞在灾害中不幸遇难,数百万家庭失去世代生活的家园,数十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奋起自救,国内各界和国际社会积极施援,经过顽强努力,抗震救灾斗争在抢救人员、安置受灾群众等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于2008年9月19日向社会公布。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布实施的意义是()①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有没有法规无所谓,关键是对汶川的物质支持③有利于依法办事,为抗震救灾取得更大胜利奠定了法律基础。
④体现了党领导人民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已经2008年9月3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
在第一章总则中明确规定:“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制定本条例。
高中政治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专题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5
专题综合检测(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或方向,这一特性指的是法的统一性B.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和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这两种说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C.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虽然没有规范性,但有法律效力,因而也属于法律的范畴D.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实施的唯一力量解析:选B。
其他选项表述都不准确。
2.下列属于非剥削阶级类型的法律是( )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解析:选D。
社会主义法律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体现,而其他类型的法律都体现剥削阶级的意志。
故选D项。
3.关于法的本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因为法具有社会性,所以它就是社会全体公众意志的反映B.法的阶级性强调法的主观意志性,法的物质制约性强调其客观决定性,从本质上讲,两者是相互矛盾的C.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法的本质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不受历史、民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D.法的本质存在于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解析:选D。
法的本质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A、B、C说法本身都不对。
4.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具有自己的特点,下列关于法的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经过公共权力机构(即有权的国家机关)的制定或认可才能成为法B.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约束力C.法律是一种合法的国家强制D.与道德一样,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解析:选D。
题干主要强调法的特点,D项说法不正确。
5.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保障环节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解析:选D。
依法治国必须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中的地位,这要求靠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行为,从而保障法律实施。
故选D项。
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要求( )①立法机关要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法律②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④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执政党,要依法执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湖北省沙市第五中学高中政治 专题1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
湖北省沙市第五中学2014高中政治专题1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章节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51.重庆“打黑大审判”一审判处3人死刑、3人死缓。
其中的两个黑老大杨天庆和刘钟永,一个是横行重庆主城的“渣霸”,用血腥暴力3年内将一个区的倒渣费最高涨了8倍;一个是暴力垄断南川区煤炭收购的“煤霸”,连查处其非法运煤车辆的执法人员也被殴打、威胁。
重庆“打黑大审判”将陆续对十余个涉黑团伙依法作出裁决。
这向公众传递的是“黑恶必除、除恶务尽”的积极信号,表明政府绝不容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强权践踏法律和社会秩序,损害人民利益。
(1)重庆“打黑大审判”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哪些特征?(2)根据上述结论,简要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解析】本题结合材料,运用课本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反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正义。
重庆“打黑大审判”表明,我国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也表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2)由以上结论可知,我国社会主义法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它体现着由我国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它用规定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方式,确认、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
2.有人认为,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求司法机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请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解析】要围绕依法治国的含义与要求、先肯定命题中的合理部分,即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司法机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再点明“主体”是人民群众,补充党的领导及其他要求。
【答案】(1)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之一。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测试题及答案全套阶段质量检测(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理解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已产生法B.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C.法产生之后,人类普遍享有了公平正义的权利D.原始社会的习惯法是人类最早的法律2.“水和天平”“神兽和女神”都反映了人类希望通过法律去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
在阶级社会里,法的本质是()A.法是人类社会的产物B.法是统治阶级所承认的公平正义C.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D.法是社会意识3.马克思说:“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法只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什么是正确的B.法的规定是明确的、具体的,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标准和方向C.法具有普遍性,是全民的D.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只规定禁止人们做什么4.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统治阶级所承认的公平、正义。
这是因为()A.法是一种意识形态B.法反映的思想永恒不变C.法反映的内容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D.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并掌握了国家权力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5.法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________决定的。
()①地理环境②人口状况③生产方式④思想道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
作为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在主要内容方面的区别是()A.法规定了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B.法是规定了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C.法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社会规范D.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7.依法治国实施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依法行政,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政府必须()①加强立法职能,提高立法质量②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在检查中发现,海南旅游市场虚高标价、高额回扣等问题严重。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5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针对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和比例不公的问题河南的一些中小学生提交了自己的“微议案” 建议“全国一套试卷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划定分数线按照高考考生人数多少按比例分配录取指标”该“微议案”被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光宇带到全国人大会议上引发热议这件“微议案”()①体现了公民正当的利益诉求保证了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②折射了我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③体现了公民直接参与对国家的管理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④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体现了公民应依法享有公平受教育权利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公民的受教育的权利不体现公民的政治权利②符合题意“河南的一些中小学生提交了自己的‘微议案’ 建议‘全国一套试卷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划定分数线按照高考考生人数多少按比例分配录取指标’”折射出我国公民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③表述错误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参与国家事物的管理公民不能直接参与④符合题意“全国一套试卷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划定分数线按照高考考生人数多少按比例分配录取指标”该“微议案”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体现公民应依法享有公平受教育权利故选C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说明()A. 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于宪法B. 宪法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C.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政治权利D.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答案】D【解析】①说法错误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而不是法律故排除②说法错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故排除③说法错误公民个人角度看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是公民的政治义务故排除④说法正确建立宪法宣誓制度体现了尊重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故入选3.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网络造谣、替考、医闹、虚假诉讼、伪造和滥用证件”等9种罪名同时取消了走私武器等13介死刑罪名这表明()①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不断进步②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公民民主③我国把打击违法犯罪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④我国法律既惩治犯罪又保护人权的法治精神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B【解析】①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的修改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不断进步②错误我国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而不是公民民主③错误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④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我国法律既惩治犯罪又保护人权的法治精神4.我国民法规定了我们一切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我们日常行为规范新修订的民法总则对以前的民法通则做了很大的修改比如在自然人出生、死亡时间顺序认定做了调整胎儿在涉及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方面视为具有权利能力但其分娩时为死体的除外自然人限制行为能力的年龄起点从《民法通则》中的10周岁改为8周岁这些调整说明()①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③坚持依法治国就是要有法可依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我国加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A. ①②B. ①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B【解析】民法总则的调整说明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有法律保障法律的修订和完善是加快推进依法治国的体现①④正确材料未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排除②③说法错误有法可依是坚持依法治国的要求之一故选B5.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为此要()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治、德治结合中推进宪法实施②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为人们崇尚宪法创造良好氛围③强化法治对道德的支撑作用以法治滋养道德精神④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使宪法、法律走进千家万户A. ①④B. ③④C. ②③D. ①②【答案】A【解析】6.柏拉图在《法律篇》中说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这说明()A.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 阶级的产生为法的起源提供了社会条件D. 特权阶层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答案】B【解析】柏拉图在《法律篇》中说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这说明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故B符合题意A错误“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强调的是法律的产生与材料无关C错误阶级的产生是法的起源的基础D错误特权阶层不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故选B7.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保障国家监察委员会依法履行最高监察机关职责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国家监察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监察法规这说明()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②我国坚持依法立法和宪法法律至上③国家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国家立法权④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解析】①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决定权②④符合题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国家监察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监察法规这说明我国坚持依法立法和宪法法律至上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关系体现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③错误立法权属于国家立法机关监察委员会没有立法权故选C8.人类法律文明的进步促进了法学思想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有()①任何国家法律都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反映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法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③法是国家和个人共同制定的规则并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④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管理社会的职能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答案】D【解析】①错误我们国家法律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②④正确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法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管理社会的职能③错误法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故选D9.一篇《法治社会不容“微博先审判”》的文章针对网络上一些关注度较高的案件进行围观施压的做法提出委婉的批评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该文的主旨强调()①公民权利不能凌驾于法律正当程序之上②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③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制度的高效性作用④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符合题意题中材料《法治社会不容‘微博先审判’》的文章针对网络上对一些案件的围观提出委婉的点评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表明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必须遵守法律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不合题意题目特别强调的是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不是强调公民的政治权利③不合题意题目主旨是强调要依法行使言论自由而不是强调要发挥舆论监督制度的作用故选B10.某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在差额选举省人大代表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贿选行为致使选举结果无效检察机关经过侦查分别以涉嫌玩忽职守罪、破坏选举罪对有关人员采取了相应强制措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人大代表受贿和行贿违背了自身应尽的带头守法的义务②该市选举省级人大代表属于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③依法打击贿选行为对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原则具有重要意义④该市的贿选行为严重侵害了公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和监督权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C【解析】①符合题意材料中“在差额选举省人大代表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贿选行为” 人大代表受贿和行贿违背了自身应尽的带头守法的义务②表述错误该市选举省级人大代表属于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是直接选举③符合题意检察机关依法打击贿选行为对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原则具有重要意义④不符合题意该市的贿选行为侵害了公民的选举权与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无关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宪法修改为什么必须首先由党提出修改建议然后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11.(2)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答案】(1)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领导立法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④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宪法修改为什么必须首先由党提出修改建议然后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答题主体限定为中国共产党可以从宪法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职权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2)①通过宪法修正案是坚持事物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的要求②通过宪法修正案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③通过宪法修正案是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要求④通过宪法修正案有利于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法治保障【解析】(2)本题要求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明确可以从坚持事物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有利于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法治保障等角度组织答案12.(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允许城乡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的合理性12.(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的积极意义【答案】(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允许城乡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体现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重视和实现民主具有真实性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允许城乡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有利于保障农民平等地享有权利【解析】(1)本题题目类型原因类答题范围政治生活知识限定公民的政治生活要求分析“允许城乡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的合理性通读材料后由“广大农民平等参与、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可知考点可定位为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具体知识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允许城乡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体现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重视和实现民主具有真实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允许城乡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有利于保障农民平等地享有权利【答案】(2)①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有利于保障他们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②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有利于他们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解析】(2)本题题目类型意义类答题范围政治生活要求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的积极意义据此我们把考点定位为“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可用知识点有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有利于保障他们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有利于他们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13.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面打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疫情阻击战交出了“中国答卷” 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面对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党和政府积极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为更好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好各地疫情防控资金需要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缓解企业经营困难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加大优惠利率信贷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完善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财税、金融、社保等政策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对疫情防控期间中小企业们的发展予以了政策支持要在确保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分类指导有序推动央企、国企等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克时艰、众志成城迅速进入全国“一盘棋”的战时姿态“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在做好自身疫情有效防控的同时加强战“疫”国际合作积极为世界其他遭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分享防控经验和做法提供医疗物资和专家团队与各方一道休戚与共、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抗击疫情的过程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答案】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疫情阻击战交出了“中国答卷”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②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疫情防控期间党中央积极研究制定相应措施科学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充分体现了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③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坚持依法防控各级政府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坚持全国—盘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优势打赢新冠疫情的人民战、阻击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各国携起手来群防群控信息公开共享治疗的经验与做法疫情阻击战交出了“中国答卷” 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认可【解析】本题要求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说明我国抗击疫情的过程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然后分别从政治制度角度分析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14.(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务院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破堵点、解难题提出四点举措的依据14.(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答案】(1)①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由市场评定提高企业的自主经营权②优化营商环境树立自主择业观鼓励大众创业运用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促进营利性医疗、教育等市场持续健康发展③进一步减税降费降低物流领域等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负担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解析】(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务院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破堵点、解难题提出四点举措的依据运用市场配置资源、减税降费、国家宏观调控、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知识组织答案【答案】(2)①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②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协商民主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③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支持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清正廉洁、有公信力的政府治理体系【解析】(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运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协商民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高中政治 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案与评测 新人教版选修5
选修5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1年考纲不作要求)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考纲聚焦1. 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责任2. 人身权3. 物权的三种类别4. 知识产权5. 民事权利的行使与界限知识网络考点激活考点一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责任1. 民事法律关系(1)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2)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主体既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依法成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一方的权利往往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二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2. 民事法律责任(1)承担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2)诉讼时效制度: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考点二人身权1. 人格和尊严权:法律要求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1)生命健康权:“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的生活费等。
”(2)姓名权: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3)肖像权: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4)名誉权: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对“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理解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已产生法
B.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C.法产生之后,人类普遍享有了公平、公正的权利
D.原始社会的习惯法是人类最早的法律
2.法律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C.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D.对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3.“水和天平”、“神兽和女神”都反映了人类希望通过法律去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
在阶级社会,法的本质是( )
A.法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B.法就是公平、正义
C.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D.法是社会意识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据此回答4~6题。
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③要从尊重宪
法、维护宪法开始④需要全体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要求 ( )
①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②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③司法机关要
严格执法④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执政党,要依法执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的一项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 ( )
①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②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树立社会
主义权利义务观③积极主动行使权利,消极履行义务④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任何违反拆迁程序、对房子实施强行拆迁的行为,都在法律禁止之列,要受到包括刑法在内的国家法律的制裁,这表明 ( )
①法规定了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②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③法的主要
内容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④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8.2011年2月,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南京市消防条例》,该条例为南京市消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这说明,地方人大常委会( )
A.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拥有最高立法权
C.具有组织和领导消防工作的职能
D.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利
9.在我国,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实现过程。
有效地保证法的实施( )
A.只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不能有国家强制力
B.全凭多数人对少数人、人民群众对敌对分子实行强制
C.必须赋予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所有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
D.必须将国家强制力与人民的自觉遵守有机结合起来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据此回答10~12题。
10.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的要求是______、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B.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C.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D.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进一步使( )
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②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③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④法律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不允许任何公民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允许任何公民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这体现了 ( ) A.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B.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
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D.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辨析:法是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体现。
因此,法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
(10分) 14.南京市退休音乐教师林某为丰富退休生活、增加家庭收入,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有偿辅导学生弹钢琴,美妙和嘈杂的琴声严重影响了邻居们的休息。
在居委会协调无果的情况下,邻居将其告上法庭。
法庭经审理后判决该退休教师在家中加装隔音设施、不得在邻居正常休息时间弹琴,并承担本案诉讼费。
(1)该退休教师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7分)
(2)该案例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8分)
15.2011年(5月17日)14时30分,高晓松醉酒驾驶案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高晓松醉酒驾驶机动车犯危险驾驶罪,被判处六个月拘役,罚款4 000元。
当天,高晓松在庭审中如是说:我在喝酒的情况下开车上路给大家造成了伤害,这是对他人和自己生命的极端不负责任。
我要感谢公检法、感谢媒体、感谢大家,这对我自己来说不只是一个事故这么简单,还是对我浮躁的提醒。
我承诺以后将做一个守法的公民,以最大的诚意赔偿三位受害者的损失;我愿意终身做义工,愿意义务拍摄(禁止醉驾)宣传片;我愿意劝告爱喝酒的朋友,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
结合高晓松被判及其庭审发言,谈谈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
(12分) 16.宁夏自治区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分局民警赴甘肃省,将在甘肃省图书馆工作的王某进行刑事拘留。
王某此前多次在网上发帖举报马某在公务员招考中作弊,警方以“涉嫌诽谤罪”对王某进行刑事拘留,理由是王某的行为“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
案件发生后,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热议。
宁夏自治区吴忠市市委、市政府纠正了王某的错案,
并处理了有关责任人。
从根本上讲,要遏制类似此起“跨省追捕”案件的滥权行为,关键还在于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加强舆论监督,严格约束公权力,不让公权力打着法律的旗号,却在干着违背法律精神的事情。
请结合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谈谈此起“跨省追捕”案件给我们的启示。
(15分)
答案
1.B 2.C 3.C 4.A 5.D 6.B 7.B 8.D 9.D 10.B 11.A 12.D 13.(1)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掌握了国家权力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我国当代的法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所以说法是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体现的观点是错误的。
(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任何法律都是以国家强制力为
后盾的,否则,法律就难以实施。
但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其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实现过程。
因而,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主要是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遵守,是国家强制实施与人民自觉遵守的统一。
14.(1)公民要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
公民在依法行使权利时,要自觉履行义务,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
该退休教师在行使自己权利时,没有履行应尽的义务,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其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养成遵守法律、依法积极行使权利和自觉
履行义务的观念和良好习惯,为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作贡献。
15.(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
法规定了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
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规定了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
(2)法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
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其他社会规范虽然也要通过一定的力量来保证自己的实施,但通常不具有强制力。
16.(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有法必依”作为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必须贯彻执行。
而在此起“跨省追捕”案件中,公安机关滥用公权,侵犯了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
包庇、纵容违法犯罪分子,也破坏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2)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是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
这要
求包括执法人员在内的每个公民都必须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
此起“跨省追捕”案件中的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仅仅行使了人民赋予的权利,而没有履行好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的义务,把权利和义务割裂开来。
(3)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只有严格实施法律才能维护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必须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个基本要求统一起来。
此起“跨省追捕”案件中的违法人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