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

合集下载

北师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学与环境精品课件 第2章 种群与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北师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学与环境精品课件 第2章 种群与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的个体数。生物密度低的区域,样方面积可大一些;生物密度高的区域,样
方面积可小一些。
(2)计数每个样方内各物种的个体数,做好记录。
(3)利用步骤(2)数据,计算辛普森指数。
(4)由辛普森指数判断物种多样性高低。
【典型例题】
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的主要休闲娱乐场所,
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和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重要指标。某生态
和基因重组引起的,属于遗传多样性。由题图可知,树木D、E、G属于不同
的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它们之间的差异属于物种多样性。辛普
森指数是测定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指标之一,辛普森指数越大,物种多样性
越高。
2.生态工作者对我国北方某地草原的物种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下列
步骤正确的是(
)。
①在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①划分分布区域和活动范围。
②错开活动的时间。
③改变食物的种类,形成不同的食性。
(3)应用:指导农林业生产,推行混交套种。
【预习检测】
1.判断正误。
(1)辛普森指数计算公式中,D代表物种多样性指数,S代表群落中所有物种
的个体总数。( × )
(2)群落中物种丰富度越高,物种多样性越高。( × )
(3)任何群落都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 )
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70%的酒精溶液可以将土壤动
物杀死并固定,便于保存,D项正确。
【变式训练】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一地区
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
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生物必修3讲义: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含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3讲义: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含解析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学习目标] 1.群落的结构特征。

2.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知识点一 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知识梳理1.群落 (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01生物种群的集合。

(2)举例①一个池塘里全部鲤鱼。

(□02×) ②一个池塘里全部鱼。

(□03×) ③一个池塘里所有生物。

(□04√) (3)与种群的关系同种生物个体――→全部□05种群――→所有种群□06群落2.群落水平上的研究问题 (1)研究的问题(2)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12种群。

3.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不同群落的□13物种数目有差别,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14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15丰富度,即群落中□16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17越丰富。

海拔越高,群落丰富度□18越低。

4.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验原理①土壤动物具有□19趋暗、□20趋湿、□21避高温的习性。

②调查方法:常用□22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③调查对象:样本中肉眼可见的所有动物。

④调查指标:样本中小动物的□23种类和数量。

⑤丰富度统计方法:一是□24记名计算法,二是□25目测估计法。

(2)实验步骤(3)实验结论①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32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②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33越多,群落结构也□34越复杂。

(4)用具分析①诱虫器诱虫器中的□35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它利用土壤动物具有□36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远离光源、热源。

②吸虫器吸虫器中的纱布作用是防止□37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

(5)注意事项①取样时应注意□38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心理作用,以免结果偏差较大。

②用体积分数为□3970%的酒精杀死并保存标本,若要保存活体通常用含有湿棉花的试管收集。

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种群和群落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种群指在同一地域区域内并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物种个体群体,而群落则是指在同一区域内生活在一起,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部有机体群体。

本文将重点介绍种群和群落的一些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一、种群的概念及组成1. 种群概念:种群是指在同一地域区域内并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物种个体群体。

这里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小河流、一个树林或整个地球上某个区域等等。

同一区域的个体组成种群,而且具有一定的种群规模和空间分布。

2. 种群的组成:种群的组成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基因型:种群内的个体具有相同基因型,但也可能会存在变异。

基因型受到基因和表现型的影响。

(2)数量:种群的数量一般比单个个体多得多,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数量多的群体往往表现出更加灵活、适应力强,便于繁殖扩大。

(3)空间分布:种群中的个体分布在同一区域内,但可能在不同的小区域内生活。

(4)性别和年龄结构:生物体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对种群的数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行为,这些特征和行为都会影响种群的群体动态和结构。

二、群落的概念及组成1. 群落概念:群落是指在同一区域内生活在一起,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部有机体群体。

不同种类的个体在群落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2. 群落的组成:群落的组成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生境:生境是群落生存和发展的物理和化学条件,包括土壤、温度、光线、水分、空气质量等一系列因素。

(2)生物群落:指与生境相适应的各种生物种群。

群落内的个体数量和种类相对稳定,但是数量和比例随时在变动,受到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3)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指相互作用的种类和数量,非生物因素主要指生境条件的共同作用。

三、种群和群落相互关系1. 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和群落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两者的数量和比例相互作用,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一、种群1:种群:必定地区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称群落:必定地区内的全部生物生态系统:必定地区内的全部生物与无机环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种群密度(最基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2、种群特点年纪组增添型稳固型衰败型性别比率1)种群密度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目特点;b、检查方法:样方法合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标记重捕法:合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要素,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年纪构成: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纪期个体数目的比率;b、种类:增添型( A )、稳固型 (B) 、衰败型 (C);增添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好多,老年个体极少,种群密度会增大。

稳固型:各年纪期的个体数目比率适中,种群正处于稳准期间。

衰败型:幼年个体较少,而中老年个体许多,种群密度会减小。

c、意义:展望种群数目的变化趋向。

5)性别比率: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率;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必定的影响。

3、种群的数目变化曲线:①“J型增添”a、数学模型:(1)(2)曲线(如右图)b、条件:理想条件指食品和空间条件丰裕、天气适合、没有敌害等条件;时间c、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②“S型增添”:种群经过一准时间的增添后,数目趋于稳固的增添曲线。

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老是有限的;b、曲线中注意点:(1) K 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损坏的状况下,必定空间中所能保持的种群最大数目);(2) K/2 处增添率最大。

大部分种群的数目老是在颠簸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目会急剧降落甚至消逝。

第3课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3课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考点3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
1.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__生态系 统__。
2.生态系统的结构。 (1)__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__:太阳能、热能、空气、水、土壤等。 (2)__生产者__: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 (3)__消费者__: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4)__分解者__: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 (5)各种生物通过__捕食__关系形成的联系,叫食物链。很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 成的复杂关系叫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功能。 (1)能量流动: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__。能量 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且是逐级__递减__的。 (2)物质循环:物质是指__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__,其不同于能量特 点的是__反复出现和循环__。
10.(2013·济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出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

1.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 C )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条小河里所有的生物 C.一块稻田里全部的水稻 D.一片山林里所有的植物
2.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C ) A.出生和死亡 C.性别比例
B.年龄 D.个体大小
3.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B.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群组成的 C.生物群落中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都属同一物种
链是( C )
A.螳螂→蝉→黄雀
B.树→螳螂→蝉→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
11.(2012·天门市)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B )
A.小猫吃鱼
B.长颈鹿吃树叶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答案】 (1)互利共生 ③ (2)竞争 ② (3)捕食 ① (4)寄生 ④
【一题多变】 (1)若C组的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 (2)若上述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__。
答案 (1)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平衡 (2)②④
知识点二 群落的空间结构(P74-75) 梳理教材新知
②一定________。
③各种________的集合。
(3)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六个问题: ①群落的________组成,丰富度。 ②________关系。 ③群落的________结构。 ④群落的________。 ⑤各种群占据的位置。
⑥群落的范围和边界。
(4)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________。
3.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 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 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 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1),飞蝗的 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2)。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 下列问题。
(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________,蛙与飞蝗的关系是
②竞争
b.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③寄生
c.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④互利共生 d.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答案】 1.(1)①× ②× (2)①地点 ②区域 ③生物种群 (3)①物种 ②种间 ③空间 ④演替 (4)种群
2.(1)不同群落 (2)丰富度 物种数目 (3)丰富 3.①—c ②—b ③—d ④—a
掌握核心内容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及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种间关系
1.全面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 (1) 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如一个水池、一片草原或一片森 林等一定范围内。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一、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某一地域内所有同一物种的个体的总和,种群的概念是生物学家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概念。

种群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它是通过生殖隔离与进化而与其他种群区分开来的一个群体。

种群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同一物种的个体总和。

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的总和,这些个体属于同一物种,可以在某个特定的地理范围内进行交配和繁殖。

2、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

种群的个体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空间关系,它们可能生活在同一地区内,如森林、草原、湖泊等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同时,种群也有一定的时间联系,可以通过繁殖将其后代代代传承下去。

3、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种群数量会随着环境变化而产生波动,这可能受到食物、栖息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二、群落的概念群落是指在某一地区内由多种不同种群组成的生物社区,它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群落的概念是生态学家们对不同种群在相同地域内相互作用的总和。

群落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样性。

群落内通常包含多种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等各种相互作用。

2、相互依赖。

群落内的不同物种通常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它们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种间关系等不同的关系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

3、稳定性和动态性。

群落内的种群数量和种类组成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这种动态性使得群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三、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和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相互作用关系。

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种间相互作用、种内相互作用、种间竞争、捕食关系等。

这些相互作用关系使得种群和群落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2、资源利用和能量传递。

种群和群落之间通过资源的利用和能量的传递来维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1. 群落的定义: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多种物种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体。

2. 种群的定义:种群是指同一生物种类个体的总体,它包括了该物种的所有个体。

3. 群落的组成:群落通常由多种物种组成,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竞争和合作等相互作用关系相连。

物种的组成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特定条件、资源可用性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4. 种群的特征:种群由同一物种的个体组成,它们之间具有相同的基因组合、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性。

种群的数量可以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因素进行调节。

5. 群落和种群之间的关系:群落是由多个种群组成的,而种群是群落中的基本单位。

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种群的数量和分布模式会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而群落的生态位和资源利用也会影响种群的生存和繁殖。

6.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由物种的数量、种类、个体密度和空间分布等因素决定。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单优群落、多优群落和均匀群落等。

7. 群落的演替:群落是动态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演替。

演替是指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和功能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初级群落会逐渐演替为中级群落,再逐渐演替为成熟群落。

8. 群落的稳定性:群落的稳定性是指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

稳定群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并且能够快速恢复到原有状态。

9. 群落的相互作用:群落中的物种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关系,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共生关系等。

这些相互作用关系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种群和生物群落PPT

种群和生物群落PPT
生物与环境
种群和生物群落(1)
一、种群
(一)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 的总和。
(二)要点: 1、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与外 界的个体隔离。 2、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个体之间相互联系。
(三)种群特征:种群有而个体没有的特征。 1、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小范 围内的水生生物可用单位体积内的数量表示;大范围 及陆生生物一般用单位面积内的数量来表示。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适 宜 外界 环境
不 适 宜
种群 密度
死亡率
种群密度的 变化
性别 出生率 不合理 比例 图例
降低 提高
合理
增长型
年龄组成
衰退型
生物个体不但离不开自己的群体——种群, 也同样离不开环境中的其他生物。生活在一起 的许多种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二、生物群落
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 物,组成了它们的生物群落。
(一)概念: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 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 物种群的总和。
要点: 1、一定的自然区域,包含这里的各种生物。 2、区内各种生物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如,一座城市,它除了 有大量的人和建筑物外,还 英国格拉斯哥市 有各种绿化植物、还有菜地 和果园。有许多的植物及老 鼠苍蝇蟾蜍等动物。这就构 成了一个城市生物群落。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 1、种群是指———————————————————————————————— 体的总和 。 —————————————————— A C H。 2、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 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

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

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植物群落特征
群落的水平结构——镶嵌性(Mosaic) 小群落作为群落的一个结构单元均匀或不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群落中
3.群落的生态结构 ——层片(Synusia)
植物群落特征
前苏联著名植物群落学家B.H.苏卡乔夫:“层片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这些种类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它具有一 定的小环境,这些小环境构成植物群落环境的一部分。”
占据着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 种生物的个体群
在自然界,种群是物种存在、 进化和表达种内关系的基本单 位,是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 基本组成成分,同时也是生物 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对 象。
(一)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1 种群数量 :在一定的空间中某种生物个体的总体数目 2种群密度 :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目
J 型曲线
种群基本特征
种群增长型(据华东师大等,《动物生态学》,1981)
Print topics here 种群基本特征
种群稳定增长与自我调节示意图
01
六.种内关系 主要表现形式 : 竞争 (种内竞争具有调节种
群数量动态变化的作用) 婚配制度 :一雄多雌制(高
等动物) 一雌多雄制(稀见) 单配偶值( 鸟类) 领域性 (鸟兽为多)
数目的多少(均匀度)两个参数的结合 常用香农-威纳指数H表示: H值越高不确定性越大,物种多样性也越高 多数生态学家认为,物种多样性是影响群路稳定的重
要因素之一。
植物群落特征
生态位(Niche): 群落中每一个生物中所占据的小生境(住所、空间)及其功能(作用)结合起来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枝叶覆盖地面的程度大,生活能力强和对生境具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3节 群落的结构习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3节 群落的结构习题

1.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种群的丰富度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解析:选C。

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这些物种不是随机聚集在一起,而是通过种间关系联系起来的。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很多,除丰富度外,还有空间结构等。

2.(2012·吉林一中高二检测)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鲤鱼B.甲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乙池塘C.一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D.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是定值解析:选C。

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与种群数量、种群密度无关。

不同群落的丰富度是不同的。

3.生物群落的特征主要包括()①年龄组成②种间关系③种群密度④垂直结构⑤水平结构⑥物种多样性⑦优势种⑧物种丰富度10出生率和死亡率⑨性别比例○A.①②④⑤⑥⑧ B.②③④⑤⑦⑧C.②④⑤⑥⑦⑧D.④⑤⑥⑦⑧⑨解析:选C。

群落层次上研究的内容有群落的物种组成及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各种群占据的位置、群落的分布范围和边界等。

其中的①③⑨○10是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

4.下图为四种生物种间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A.③④①②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解析:选C。

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如图③;大小两种草履虫为竞争关系,如图②;狐与兔之间属于捕食关系,如图①;细菌与噬菌体之间属于寄生关系,如图④。

5.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选C。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一、群落的结构特征(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3)种间关系1)捕食:(斗争中最激烈的)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如:羊吃草,狼吃鹿。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从对方获利。

如:豆科植物和根瘤;人和肠道细菌。

3)竞争:两种不同生物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而斗争。

如:牛和羊,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4)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表或体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

如:植物和菟丝子;噬菌体和细菌;绦虫和猪。

(4)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物种分布,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动物的分层与食物和栖息条件有关。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物种分布,不同地段往往分布不同种群,同一地段的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二、群落的演替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1)群落演替的过程和主要类型①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但被彻底消灭........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②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互利共生(如图甲):根瘤菌、大肠杆菌等 捕食(如图乙) 2、群落的种间关系 竞争(如图丙):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 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寄生:蛔虫、绦虫、虱子、蚤 植物与光照强度有关垂直结构 动物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3、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4、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生物群落教学及复习课件

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生物群落教学及复习课件

3.什么是群落?
• 群落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 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 总和。 • 要点:A群落也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 围。B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C群落是一个完 整的统一体,它包括该区域内的全部生 物。
4.群落有哪些结构特征?
• 垂直分层:由于海拔的高度引起温度的 变化,导致植物的分层;由于阳光的影 响也可以导致植物的分层;进而引起动 物的垂直分层。 • 水平分区: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 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 段的生物种类也有差别。
怎样正确理解群落的空间配置状况?
群落是由生活于某一区域中的所有生 物组成,这些生物共同构成许多不同种群, 而每个生物的种群都有其特定的食物,栖所 及资源等生活条件的需求,否则的话会要发 生竞争排斥,一个种必然要取代另一个种,因 此这些具有不同生活需求的种群在该区域 中必定构成不同的空间配置状况.
例: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成群 地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 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 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 (1)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如血雉和昆 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煤山雀和橙红鹤的生活环境相 同是_______关系。 (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的动物和植物 之外,还生活着_______、_______等微生物,微生物主要 生活在_______里。 (3)下列哪项是一个种群 A.森林中的所有昆虫 B.森林中所有血雉 C.森林中所有苔藓 D.森林中所有树木 (4)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称为 A.群落的垂直结构 B.种群的垂直结构 C.群落的海拔结构 D.种群的海拔结构 答案:(1)捕食 竞争 (2)细菌 真菌 土壤 (3)B (4)A

生物中的种群与群落

生物中的种群与群落

生物中的种群与群落在生物学中,种群与群落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的所有个体的总和,而群落则是指不同物种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群体。

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种群种群是指生态环境中同一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一个种群通常由许多个体组成,它们具有相同的物种属性和遗传特征。

在种群中,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繁殖、遗传和演化等基本生态过程。

在种群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数量的动态变化非常重要。

种群的数量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的,包括环境因素、食物供应、天敌压力、生殖能力等。

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通常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如周期性循环、指数增长等。

种群还具有空间分布特点。

在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种群的个体分布通常不是均匀的,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

聚集性的形成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个体聚集在一起有助于资源的利用和交流,并提高了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二、群落群落是由多个物种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共同生活,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群体。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群落的结构和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生态位等。

在群落中,物种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互作用,如竞争、捕食、共生等。

这些相互作用对于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通过相互作用,不同物种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网络,共同维持着群落的生态功能和结构。

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物种多样性反映了群落中物种的数量和丰富度,越高的物种多样性意味着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越强。

三、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和群落是生物学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一方面,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不同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种群数量和分布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群落的稳定性和抵抗力。

另一方面,群落提供了种群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

管理

管理

2、群落的变化
群落的变化基本形式有三种:季节性变化、年
际变化和演替。
季节性变化也称群落的季相。在一年内随着气 候有规律地的变化而发生的群落外貌上的更替 变化,称为季相更替。 不同气候带群落的季相表现得很不一致。
温带草原群落季相更替最明显。
动物的种群季节变化,常称为季节消长。 昆虫的季节消长也因气候条件的改变而不同。 土壤中的动物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在动物地理学的研究中,库加金(1959)根据 动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划分出三类群 落成员型:优势种、普通种和稀有种。 优势种(个体数占总个体数>10%以上):在群 落中种类少,每个种的个体数量多,可代表群落 特征。 普通种(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1-10%):有人改 称常见种(陈鹏,1963)在群落中占有一般的地 位,是群落中的常见种类。 稀有种(个体数占总个体数<1%):在群落中种 类多,但每个种的个体数少。
撂荒地演替条件:耕作时间的长短、受杂草感 染的强弱、生荒草种来源的远近、腐殖质层的 厚薄。
(四)群落的分类 1、植物群落分类
植物群落学分类原则是植物群落的综合特征, 它包括植物群落本身特征以及与生态条件的联 系,其具体依据为: 1)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或指示种
2)外貌和结构:生活型
3)生态地理特征:生态地理因素
动物的成层现象主要取决于生境小气候和食物, 并受植被的成层现象所制约。 生物群落的地下也有成层现象。
③水平结构 不同生物在水平方向的配臵状况或水平格局。
一个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比例,在水平
方向上的配臵,往往是不均匀的,因而造成群落
内的斑块状分布。这种斑块在不同植物的数量
比例、郁闭度、生产力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每个斑块就是一个小群落。它们彼此组合,形 成群落的镶嵌性。

自然地理学 第七章 生物与环境

自然地理学 第七章 生物与环境
一定的种类组成 优势种、建群种、伴生种
一定的群落外貌
植物长期受一定的环境综合影响所表现出 的生长形态(阔叶林与针叶林)
一定的群落结构 • 垂直结构:指群落的成层现象 • 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空间配置状况 • 生态结构:指群落的以层片为单元的三 维空间配置状况
第四节 生态系统
• 概念: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 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互相依赖而 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 尺度——海、陆;河、湖、山、林 • 特点——多层次性、开放性、反馈机能、
动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组成成分
非生物环境 生产者:能以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
物。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为食
物的异养生物。植食动物与肉食动物 分解者:把动植物残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
—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接近 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范围,就成为其的限制因子。
※生态幅——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
广生态幅生物(杂食)与狭生态幅生物(单食)
植 物
阳 光
1、植物需要光合作用,故阳光对植物 的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喜光植物
2、光对陆生植物分布的影响
喜阴植物
3、光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群落结构非常简单,通常仅1~2层,植 物多贴伏地面
三、 水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PICTURE
BACK
第七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三、全球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受威胁现状 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 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总称。

生物地理学第三章:种群和群落

生物地理学第三章:种群和群落

v 二、种群的特征 v 是种群的集合体构成了群落。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 当许多个体组成种群以后,作为整体的种群出现了 许多不为个体所具有的新属性。如:出生率、死亡 率、年龄结构、分布格局等等特征。特征,也就是 种群的基本特征是指各类生物种群,在正常生长发 育条件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即种群的共性。
v (一)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v 数量,是指在一定面积或容积中某种个体的总数。 一个种群个体数目的多少也称为种群的大小。如用 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内的个体数目表示种群的大侠, 则称为种群密度。如1公顷荒地上有20只羊(绝对 密度)。在调查和分析种群密度时,首先应区别单 体生物和构件生物。
v 一般认为,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 在自然中,门纲目科属等分类单元是学者按物种的 特征及其在进化中的亲缘关系来划分的,唯有种才 是真实存在的。因为组成种群的个体是会随时间推 移而死亡和消失的,所以物种能否持续存在的关键 问题是是否能不断地产生新个体以代替那些消失了 的个体。因此,从进化论的观点看,种群是一个演 化单位。此外,从生态学观点来看。种群又是生物 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v 1、均匀型 v 种群内各个体在空间的分布是呈等距离的。比较少 见。人工栽培。
v 2、随机型 v 种群内个体在空间的分布是随机的,既每个个体在 任一空间的分布概率是相等的。这种随机分布类型 只有在圣经条件对于很多种的作用都差不多,或某 一主导因子呈随机分布时才会形成,也比较少见。
v 3、集群型 v 种内个体在空间的分布极不均匀,而是成群、成簇、 成块或呈斑点状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距离 及群内个体的密度都不相等的种群分布格局。在自 然界中,大多数自然种群常呈此分布。
CH 3 种群和群落
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
§1 种群及其特征

高一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高一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高一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中常用的一些概念,用来描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在高一生物学学习中,了解种群和群落的知识点非常重要,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种群种群是指生物学上同一物种个体的总和。

一个种群通常由一群具有相同特征的个体组成。

在种群中,个体之间存在着种种关系和相互作用。

1. 种群的特点种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同一物种:种群中的个体属于同一物种,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 同一地域:种群中的个体分布在相互靠近的地理区域内。

- 交配: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交配,保持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 互相影响: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存在竞争、合作、捕食等相互作用。

2. 种群的增长与变化种群的增长和变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 出生率:种群中的个体数量会随着出生而增加。

- 死亡率:种群中的个体数量会随着死亡而减少。

- 迁移率:个体的迁移会改变种群的数量和分布。

种群的增长和变化可以用数学模型来研究,例如指数增长模型和Logistic模型等。

3.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个体的数量。

种群密度的大小会对种群的生存和繁殖产生重要影响。

- 疏密分布:种群密度高,个体分布比较密集;种群密度低,个体分布比较疏散。

- 影响因素:种群密度受到环境因素、资源可利用性、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 适应性变化:种群在不同密度下会发生适应性变化,例如个体大小、生长速率等。

二、群落群落是指生态学上不同种群共同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地理区域内。

群落中的物种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1. 群落的组成群落通常由多个种群组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

这些种群之间以及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互作用和关系。

2.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描述了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组成、数量和分布。

群落的结构可以通过物种数量、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等指标来衡量。

- 物种数量: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争 (种内竞争具有调节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作用) 婚配制度 :一雄多雌制(高等动物)
一雌多雄制(稀见) 单配偶值( 鸟类)
领域性 (鸟兽为多)
二、生物群落
生态群落:
自然界很难看到某一个生物种群单独占据一定的空间 或地段若干个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为一个 多生物种、完整而有序的生物体系。
植被:一个地区全部植物群落的总体
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而成
2 群系(formation):有建群落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而成。 3 群丛(assosiation):由层片结构相同、个层片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
植物群落联合而成
针叶林----温带松林----油松
谢谢
理论推算:Nt=N0 ert
N为种群大小, t为时间, No为种群起始数量, e 为自然对数(2.71829)
J 型曲线
种群基本特征
种群增长型(据华东师大等,《动物生态学》,1981)
• Print topics here
种群基本特征
种群稳定增长与自我调节示意图
(六)种内关系
种群基本特征
主要表现形式 :
大树底下好乘凉
植物群落特征
(五) 生物群落的动态
1.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通过发芽、展叶、开花、结果、落叶、休眠等物候 阶段,使整个群落变现出不同的外貌 ,叫群落的季相(aspection)
群落的生产力、生物量、植物体内的营养成分和群落环境发生周期性变化
植物群落特征
2.生物群落的演替
生活型不同,对环境有不同需求的植被分别出现于地面以上不同 高度和其根系分布于地面以下不同深度,从而使整个群落在垂直 空间有了上下不同层次的分化。
植物群落特征
2.群落的水平结构——镶嵌性(Mosaic) 小群落作为群落的一个结构单元均匀或不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群落中
3.群落的生态结构 ——层片(Synusia)
植物群落特征
前苏联著名植物群落学家B.H.苏卡乔夫:“层片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这些种类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它具有一 定的小环境,这些小环境构成植物群落环境的一部分。”
??? 层片与层有什么不同
植物群落特征
(四)群落环境
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随着各种生物的逐渐定居,通过植物枝 叶的遮荫和挡风,根系不断地分泌有机化合物,枯枝落叶层覆 盖地面和减弱地表径流,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 以及动物的活 动等,不断地改造原来的物理环境,是群落内部形成了显著不 同于其周围裸地的环境
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 (Succession)
所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
分类: 按群落所在地的基质状况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按群落演替发展方向分为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
水生演替序列
云杉林采伐演替过程
植物群落特征
(六)群落的分类
我国普遍采用的植被分类单位 1 植被型(vegetation type):生活型相同或者近似,且对水热条件生态
种群基本特征
(二)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
年龄结构 (age structure): 按龄级(如1~5龄,5~10龄等)或繁殖状况(如繁殖前期,繁殖
期,繁殖后期)分组计算各龄级的个体数目与种群总个体数目的比例 即为年龄结构或年龄分布
A 增长型
B稳定性 C衰退型
对于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和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死亡率(Death rate):是指中群中个体死亡的速率, 是种群个体数量衰减的因素。
出身率和死亡率均是指种群的平均繁殖能力或死亡速率
(五)种群增长
一个种群个体数目随着时间变化而增减情况
S型曲线
开始时增长较慢,接 着加快,随后由于密 度的制约有变缓,最 后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此时个体数目接近或 达到环境最大容量或 环境负荷量(K)
(三)种群中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
种群基本特征
A 随机分布
B 成群分布
C 均匀分布
种群的成群分布形式较为普遍
原因: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 植物的繁殖往往以母株为扩散中心 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基本特征
出生率(Birth rate):泛指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能力, 包括生产、孵化、出芽、分裂等多种形式。
(二)群落的外貌与植被的生活型
植物群落特征
----外貌是认识和区分群落类型的重要特征之一
植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决定与群落种优势种的生活型 生活型(Life form):植物长期受一定环境综合影响所表现出来的 生长形态。
植物群落特征
(三)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垂直结构—呈层现象(Stratification)
植物群落特征
(一) 种类组成 ---------区分群落的首要特征
1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 生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丰富度)和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多少 (均匀度)两个参数的结合
常用香农-威纳指数H表示:
H值越高不确定性越大,物种多样性也越高
多数生态学家认为,物种多样性是影响群路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群落特征
生态位(Niche): 群落中每一个生物中所占据的小生境(住所、空 间)及其功能(作用)结合起来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枝叶覆盖地 面的程度大,生活能力强和对生境具有明显影响的生物种类 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优势种中的最优势者,即盖度最 大,占有最大空间,因而在建造群落和改造环境方面作用最突出的 生物种 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 群落中的其他次要的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