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5篇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5篇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5篇第一篇1“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教学理念我国数学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现实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

数学教育重要体现在教师教的环节上,更多精力集中在教的技巧和手段上,对于接受教学的学生来说关注较少,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屡见不鲜,有素质教育之“形”,无素质教育之“实”,教师只关注书本知识讲解,不顾学生个体发展,忽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1]。

教学上仍是运用“英才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加上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功利性质的数学辅导,更是加重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埋没和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分数至上、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下,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更关注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激励学生多样化、独立的思维方式,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这样的要求,把教师的主讲者的身份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确定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新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2]。

2“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有它本身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怎么样让小学数学通俗易懂,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环节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在教学中,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用10棵树,种5行,每行种4棵,该怎么样的种植?”例如这样问题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达到让学生讨论问题和理性思考的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

这种生活化不是抛弃数学固有的严谨性,而是一种教学理念,让这种理念指导我们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体会数学中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小学数学新课改引发形式化弊端[论文]

小学数学新课改引发形式化弊端[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改引发的形式化弊端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实现了逐步融合,由此引发了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崭新视界。

但与此同时,融合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形式化弊端,也引起了笔者深刻的反思。

一、“生活”——数学内容唯一的底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现实”。

因此,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课堂里,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与链接。

但是,有的数学课堂中,“数学”和“生活”的本末似乎有些倒置,“生活味”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数学味”。

如在教《找规律》时,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搭配的价值,组织了如下的教学活动:(1)引入:出示周一的菜谱(肉丸子、青菜、南瓜)让学生进行一荤一素的搭配,初步感知搭配的意义。

(2)展开:出示周三的菜谱(排骨、黄鱼、白菜、豆腐、芹菜)再让学生一荤一素自由搭配,体验有序搭配的优势。

(3)巩固:出示周五的菜谱(肉丸子、虾、白菜、豆腐、冬瓜)让学生思索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规律?(4)应用:超市购物(在众多商品中选一瓶饮料、两样主食、三样副食)应该说,整节课弥漫着浓郁的“生活味”。

然而,尽管学生始终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研讨数学,但是研究排列方案时学生为了写下这些菜名、交流排列方案时老师为了板书学生的搭配结果费去了大量的时间。

试想,这些时间花的值得吗?整堂课看到的是菜名,说出的是菜名,写下的还是菜名,学生由于这些美味所引起的生理性条件反射可想而知。

尽管学生在选择搭配时显示出了灵性和活力,课堂的学习氛围也洋溢民主平等,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数学的应有价值在这种趋向变异的生活化课堂中,显得苍白无力。

难道,生活真的是数学内容唯一的底色吗?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并不等于把“生活化”作为数学教学的唯一追求。

既然说“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课标语言)那么,数学教学过程就可以实现如下的模型概括: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创新课堂论文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创新课堂论文

初探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创新课堂在新课改的号召下,教育主管的大力推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课改在摸索中前行,在不断探索中,我们在课堂教学方面不断尝试,努力转变自己落后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

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就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借鉴其它老师的优点,使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在不断的摸索和改进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自己的教学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

我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以课堂教学实例,谈谈如何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1、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近,通过听公开课、示范课,体验先进老师的做法,再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我认为和他们相比,我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科学的方面。

我的课堂把学生管得太死,老师包办代替的太多,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将从思想上转变,行动上践行,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习效果。

2、转变师生课堂中的角色,同时更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教师不再充当课堂的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我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讲解的习题,让学习好悟性高的同学当小老师去讲解,让学生们看到他们通过努力自学,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和老师一样好,让学生对新概念下的课堂有了更形象、更具体的认识。

二、课堂的基本结构1、课堂模式由“静”变“动”在课堂上,学生不是很规矩地坐在那,他们在教师面前坦然而自信地随意走动着交谈学习内容,方法或有打闹的,一会学生纷纷拿着笔在练习本上,争先恐后地写起刚学过的知识。

让学生充分展示,“台上”的学生或讲解、或辩论,“台下”的学生或站、或蹲、或坐,甚至课桌上挤作一团。

教师基本不写板书,而是由学生代劳,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引导、讲评、追问。

2、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由一讲到底向20+25分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最后逐步实现10+35分钟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论文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论文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摘要: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广大一线教师深刻领悟了新课标精神,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利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使学生真正地领悟小学数学的内涵。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21 世纪,教育形势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进程的不停推进,课改工作在小学已全面展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数学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着。

新教材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操作平台;展现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一、响应教学改革,迎接挑战过去的数学教学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应付考试,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教师死教学生死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在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个性品质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二、自主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新课改的重中之重。

学生创新思维怎样培养才可以最好的呢?在教学的过程中,多种教育方法合理的使用,并积极的引导着学生的自主思维。

使用概率最高方法的就是提问法,提问法在教学中被广泛的使用。

提问法的针对,对学生的思维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

提问的类型有很多,直观式、并列式、推进式和铺垫式等。

对小学数学课改认识论文

对小学数学课改认识论文

浅谈对小学数学课改的认识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形形色色的数学课内外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创造能力。

面对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力争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才能在教学中践行新课标对我们的要求。

在当今教育新形势的要求下,我们幸福路小学也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课改之路。

学校领导带领各学科代表远赴课改成功之地山西省长治市课改示范学校东方红小学进行学习。

观摩该学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该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

回到本校后,各学科带头人积极示范,并带领全组教师进行讨论,交流、探索,经过半年的努力,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课堂教学的新路子,对于我来说,通过一段时间的课改,我的收获也很多,我渐渐领悟了,原来高效课堂可以这样去打造,原来在课堂上还有这么多的教学方法,更令我震惊的是,原来孩子们的智慧是那么的惊人。

我的感触很多,现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模式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我们学校全体领导和教师的通力合作,找出了一套适合我校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1+2+3”。

“1”是指1个主导思想。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思想。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事情。

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追问者和评价者。

“2”是指两种课堂教学模式:预习+展示课,具体操作如下:一、课前通过集体备课,明确学习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形成导学案,以此来引导学生自学的方向。

二、课上(课前)学生根据导学案,先独立自学,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课堂形式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困惑。

如何改进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探索与实践。

一、注重学法指导,培养探究能力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减负增效,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准确把握教学要求,仔细研究学生的潜在状态,灵活采用多样教学方法,多给学生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对于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按照以往一般的教学流程是“复习回忆——操作实验——推导公式——巩固运用”来展开教学的。

但对照课改理念、课程标准,我们认为,数学教学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学生认知的发展,更在于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因此,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教学设计时,我们进行了改革和尝试,采用“猜想、操作——探究、发现——验证归纳、概括——初步运用”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一开始,出示两个体积相近的物体(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纸盒),请学生猜一猜哪个纸盒的体积。

由于两个物体仅凭眼睛的观察不能判断,学生自然就产生了争论,有的猜长方体的体积大,有的猜正方体的体积大,还有的猜它们的体积一样大。

“究竟谁猜得对呢?看来只凭眼睛的观察比较不出这两个纸盒的大小。

那么,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教师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接着,教师继续鼓励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基础,凭借自己的理解,猜测长方体的体积可能和什么有关?并让学生借助手中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合理、正确。

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小组交流,发现了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就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单位数就是长方体的体积,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体积单位数。

然后再让学生同桌合作拼摆各种不同形状、不同体积的长方体,验证所发现的规律的正确性,从而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论小学数学新课改[论文]

论小学数学新课改[论文]

论小学数学新课改【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兴趣《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给广大数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避免课程的突然更换,令广大师生因为不适应而给教学带来影响。

笔者就有了用旧教材尝试新课程的想法。

一、让旧教材体现新精神从课堂教学“学、思、乐”三字经出发来优化教学方法,达到课堂教学省时高效、事半功倍的目的。

因此,有些数学课之所以不能被孩子们接受,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缺乏情趣,学生学的也就没有滋味了。

针对这一时期的期待,教师必须培养自己的童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既是帮助他们做好学前心里准备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热情。

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

比如,在讲质量问题的时候,我先提出:一千克铁和一千克棉花哪一个比较重? 学生中出现了两种答案:有人说当然是铁重。

也有人认为一样重。

我让双方自由辩论,认为一样重的是甲方,认为铁重的是乙方。

学生各讲各的道理,争得面红耳赤,课堂气氛极其活跃。

我抓住时机肯定了甲方(胜方)的正确判断,同时也表扬了乙方(败方):“谢谢乙方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讨论辨别是非的机会,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好吗?”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乙方的同学并不因此而消极,反而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辅助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

只有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节课才算的上真正的成功。

二、让旧教材焕发新活力当前我国绝大多数课堂的弊端之一,便是教师对课堂的过度控制,妨碍了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主动性是新世纪新课堂的重要特征。

为此,学生提出的问题、观点、创意和合理的要求均需得到教师足够的关注、认同甚至欣赏。

每个孩子都是活泼的生命体,他们会幻想、会想象,会玩耍、会创造,他们有主观、有个性。

每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名教师,而且是一位教育者,不仅精通心理学和教育学,更能体会到缺乏教育知识就无法做好孩子们的工作的道理。

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论文9篇【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论文9篇【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论文9篇第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点分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再按部就班地采取传统方法进行了,因此很多教师、专家都尝试着对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综合各种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和教材实际来看,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四个要点,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一、数学思想的培养要优于数学知识的积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比较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和数学方法的习得,因为这两点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说考试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间接就与教师的教学成绩产生了关联。

所以这种想法和做法可以说是比较普遍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从教学规律上来讲,教师这样做是舍本逐末。

小学是学生的启蒙时期,也是学习的奠基期。

教师要关注教学成果,更要重视教育影响。

数学思想的养成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

尽管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比较简单,但蕴含的数学思想却不简单。

例如加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等运算规则,其中的等价、交换等思想都是贯穿于整个数学世界的,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支撑和重点内容。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要通过简单精细的教学,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初步的数学思想,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要重于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学创新是新课改环境下最响亮的呼声之一,国家也在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以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在追求自身教学的创新。

然而,每个教师对于创新的认识和理解却是不尽相同的,甚至可以说不都是正确的。

很大一部分教师对教学创新的认识都比较肤浅,他们简单地认为只要和过去的教学课堂模式、情况不一样,就是创新。

在这样的想法基础上,这些教师将目光放在新颖的教学设备和独特的教学形式上,希望以最直接的变化体现出教学的创新。

所以他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减少学生对教材的依赖;也有些教师选择情境、游戏等形式,在情境和游戏中为学生讲解知识,以期达到创新的效果。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优秀7篇)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优秀7篇)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优秀7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一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进行反思,适应小学新课改的需要。

因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新课改的教学反思与总结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反思;总结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好教学反思与总结,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因此,本文就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当前的小学教学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在新课改前提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课堂设计中,有的小学数学教师以大纲为纲,机械的把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不高。

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基本的教学设计,做好教学导入环节,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要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在教学准备上,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器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针对同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重点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设计能够为小学数学做好准备,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使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平台。

课堂时间对小学生而言,是十分宝贵的,学生知识学习主要从课堂实现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解题技巧,明确解题思路。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要帮助学生学会检验的方法,就是把得出的结果带到题目去检验,也可以对解题步骤进行检验。

在很多情况下,有的学生虽然学会解题了,但是往往只是记住了解题的步骤,但没有真正理解问题的解题思路,没有真正理解数学公式的来龙去脉,导致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以后,依然存在解题困难的情况。

小学数学课改创新论文

小学数学课改创新论文

小学数学课改创新探析【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合在一起并以不同的智力来学习的。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必须有多样性。

课程改革要注重课程的有效性,实用性和灵活性。

小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

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

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

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赏识,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剂。

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

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兴趣,有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信息技术(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多媒体、网络等)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已经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从目前社会发展趋势不难看出,如何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建立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平台上,已成为当前形式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为重要基础课之一的数学,为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形象生动的将最精华的内容介绍给学生,提高课堂的教和学的效率,教师在信息技术上应用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

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5篇

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5篇

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5篇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与实践中去掌握、去理解,而不是单一地听教师讲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5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一摘要:现如今的高中数学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已经失去了对于学习的热情,大部分学生似乎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而且高中生处于升学考试的最重要阶段,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游戏教学是个不错的方法,数学游戏表面浅显,实际上对于数学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通过较浅显的数学游戏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这对于日后习题难度的增加及知识的拓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教师要明白数学游戏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数学态度。

关键词:数学游戏高中数学教学应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要想学好一门科目,兴趣是始源。

要想改变现在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就需要转变枯燥的教学方式,以及落后的教学理念,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为枯燥的高中课堂增添一丝活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由此看来,数学游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要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教师必须想办法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而数学游戏教学的方法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便利。

一、师生积极参与,营造和谐氛围数学游戏是一种趣味性很强的智力游戏,虽考验学生的动脑能力,但实质上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并不高,更不需要对于学生进行分别辅导,这样一来就保证了学生的自尊心。

数学游戏就是让学生在游戏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数学规律及数学思想,自己通过动脑思考出的问题总是印象深刻,这就是数学游戏教学受到欢迎的原因了。

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才得以展开,教师要想营造出和谐的氛围,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设计出诙谐有趣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论文3篇

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论文3篇

新课改⼩学数学教学论⽂3篇 新课改⼩学数学教学要以学⽣为主体,在⼩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有效的互动是⾮常必要的。

本⽂是店铺为⼤家整理的新课改⼩学数学教学论⽂,欢迎阅读! 新课改⼩学数学教学论⽂篇1:⼩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 1激发学⽣的学习兴趣是提问的前提 ⼩学⽣年龄较⼩,且具有活泼好动、精⼒旺盛等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的学习动⼒就是兴趣,⽽数学⼀直被⼤多数孩⼦认为太过枯燥和乏味,在学习时很难提起兴趣。

因此,教师若想要使孩⼦积极主动投⼊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来,那么就要想⽅设法激发孩⼦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如何在教学中调动学⽣的学习欲望,将关系到数学的教学效果。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问题设计的带有吸引⼒和趣味性,激发孩⼦的好奇⼼理,从⽽产⽣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先提问道:“⽣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圆形的呢?”学⽣们便回答道:“⾜球,车轮……”接下来,教师继续提问:“那么⾜球为什么是圆形的呢?如果做成三⾓形⼜如何呢?”这个问题⾮常贴近学⽣的⽣活,他们⽴即产⽣了兴趣,很多学⽣举⼿争前恐后的发表⾃⼰的观点和见解,在这样的课堂⽓氛中,教师逐渐指引学⽣认识了圆形。

⼜例如,在学习乘法⼝诀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爱玩游戏的特点来设计⼀个乘法⼝诀的游戏,在⿊板上画出⼀棵⼤苹果树,然后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苹果卡⽚,在每张卡⽚背后写上不同的乘法⼝诀,并提问:先把卡⽚背后的乘法⼝诀补充完整,再将苹果贴到⿊板上。

学⽣们⽴即被贴苹果的游戏所吸引,积极的参与到回答问题的游戏中。

运⽤游戏提问的⽅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2课堂提问的启发性要强 在⼩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学⽣时要理解提问的⽬的和意义,提问并不是单纯为了提问⽽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的思维⽅式,帮助学⽣更深层的理解问题的性质。

因此,在提问时,教师应遵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逐渐引导,循序渐进的提问原则。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先设问,再反问的提问形式,这样能够有效的启发学⽣的思维能⼒,使学⽣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并对问题加深了印象。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8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8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8篇【篇一】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明显的改变, 教师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有些小学数学课堂仍然缺少生机, 气氛低沉,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因此, 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及时改变教学策略, 增强教学魅力, 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魅力课堂;策略研究中国奥数专家李秋明老师说过:“数学的魅力在于让学生体会教材中数学概念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引导他们去重历或者模拟这些问题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使学生在知识积累的同时亲身体验到探索、创新的快乐, 并从前人研究问题的背景以及相应的方法中得到启发, 感悟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课堂的魅力不仅存在于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之中, 更体现在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中。

教师要积极探求并完善教法, 提高学生的兴趣, 展现数学魅力, 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一、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无论是数字、运算, 还是图形, 都在展示着数学学科的魅力。

如数字的排列组合、运算的符号、图形的对称、统计图的直观等, 教师如果能够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定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美感。

二、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是一种需要每一种知识的产生都有其条件和背景, 教师应努力模拟生活中趣味性强的情境, 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成功中获得快乐。

如在教学青岛版五年级“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时, 教材呈现的情境是学生视力调查表, 学生已经意识到单靠两张原始调查表解决“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这个问题非常困难。

由于原始的调查表数据太乱, 不便于比较, 学生由此认识到用复式统计表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接着, 教师进行适当引导: 这些数据除了可以用统计表整理外, 还可以用学过的形象、直观的条形统计图来描述。

经小组讨论, 学生制成两副单式统计图进行比较, 但很快发现同时观察两幅图非常不便, 从而促使学生改进方案, 将数据分析设计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自然成为最佳选择。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法论文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法论文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法初探摘要: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位教师都在探究的问题,教学的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效果不佳,效率不高的情况,这就要求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掌握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数学教学的成功。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方法初探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过程中,我们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也在不断的变化,就目前而言,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以及高度的道德感,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条件。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预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听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还能集中精神听预习中不懂的内容,用疑激思,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预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温故而知新,所以我们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因此,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激励学生通过预习,提出有价值的质疑,使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操作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这对于教与学两者都是有益的。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严格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每一个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中都应该做到:学生能做的一定让学生做,学生能说的一定让学生说。

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研究的环境,善于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研究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多一份创造的信心。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在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由于受历史文化以及私塾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课程总体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课程内容”繁、难、偏、重、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老师在讲授时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填鸭式教学和满堂灌教学在数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老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做会几道题,同学们的学习是为了应付大大小小的测试,学习完全与我们的生活脱离,一节课下来,老师累的口干舌燥、双腿发麻,同学们却听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故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特别在数学教学中,在我们已经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抛弃传统方法,努力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一、扩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现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系统太强,与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太少,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导致教师为达到目标而搞题海战术反复机械训练,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提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若执教者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必须让学生认识知识的起源于发展的过程,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获取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例如:数据的数据,我们可以让同学们深入生活,分组到饭店调查几种菜肴。

如炒豆丝、炒肉丝、凉拌黄瓜·…..然后,拿到全班的总结统计,喜欢吃炒豆丝有几位同学,喜欢吃炒肉丝的有几位同学,喜欢吃凉拌黄瓜的有几位同学.然后,整理成表,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列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中去,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再如,球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给每位同学一个小圆球,让同学们自己去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球的表面有什么特点一它是一个光滑的曲面,一些数学知识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总结、得出、体会出成功的乐趣。

课堂上通过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了学习方法,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摘要】笔者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认为应从灵活运用教材入手;做民主的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利用数学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感受数学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关注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充分调动”优等生”转化”学困生”等等,才能真正适应新课改的精神,上好新时代的数学课。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观念教师角色适应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数学教学涌现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鲜景观。

座位排列改变了,马蹄式、圆桌式已不再新鲜,有的老师们甚至走到了台下,而学生们则自己主持,组织了辩论会,有些教学甚至打破了学科界限,与思想品德、科学相结合,实验、游戏、画画、唱歌、表演、甚至上网查资料......这些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的东西也走进了数学教学。

当然,在这些改革给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该自动么做,学生如何从”学会”走向”会学”,在一线教学的我有几点体会:一、灵活运用教材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善于运用教材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是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教师在教学之前应从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全面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然后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再次加工、开发,特别是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内容调整,使教材更好地发挥作用。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到尊重教材,同时也要注意改革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调整,进行教学再加工,从而真正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

二、做民主的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重新认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要充分估计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不要随意认定某某最差。

其次,要用和蔼的目光面对学生,经常用语言和学生交流,如:”你的某某看法很有创意”“你对这一点的看法很独特”对于不完全正确的答案,我注意发现它的闪光点,我听懂了你的意思”“你说的一这一点有道理”“你能解释一下吗?”以前每节课结束,我都说:”有不懂的找老师”,现在我常说的是”你有什么体会或遗憾?”“今天的课,谁还想发表看法?”这样,充分体现老师和学生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数学课堂改革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改革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改革之我见摘要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针对如何在新课改下进行课堂改革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改革新课改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日益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创新意识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

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主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

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富有“弹性”的活动情境,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

“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如果过多,往往他们连问题都记不住,还合作探究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我认为:第一,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小议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小议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小议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小议论文一、前言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有效的学科之一,《全曰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以及新一轮的数学课程实验的开展,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随之迎来了一场新的变革。

《新课标》提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理念具有跨越式的意义,对于全国的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正确理解《新课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对其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调整与改进,是其面临的主要任务。

二、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1.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对学生充分尊重并及时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予以积极评价,进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踊跃展示自己的个性,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注,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出现错误的学生要予以耐心地引导,帮助他们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2.新课改要求能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创造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摆正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导与主体的地位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学生动口、动脑和动手的机会,通过启发或引导,帮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得出结论,最终达到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过程的目标。

新课改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启发学生通过自身的认真观察,主动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概括和应用对规律予以发现和掌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新课改要求教学方法能够更贴近生活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能够更贴近生活,能够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取学习材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到其实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存在,并非遥不可及,积极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与发现数学。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增长智慧,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编排有目的地数学活动。

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模拟情境;联系生活;感受体验 ;民主;和喈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增长智慧,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编排有目的地数学活动。

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现就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创造性地使用情景图,模拟实际情境,增加实际体验翻开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憨态可拘的动物,深受欢迎的卡通,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更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育者提供了这样许许多多的情景图。

实质上是编者把他对人生的理解、对现实的看法,转化到书本上以图的形式来展示。

有这样一个问题:“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地出发追赶一辆正在行驶的自行车。

甲每小时行24千米,用了6小时追上自行车;乙每小时行20千米,用了10小时追上;丙每小时行19千米,多少小时可以追上?”在解决此问题时可以先模拟实际情境,增加个体实际体验,再引导学生画出线段示意图:最后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解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学生拿着实物走进教室,动口、动手创设一个个比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能更快的进入学习角色,能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改的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改的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改的教学论文第一部分:背景与现状分析一、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现状分析1.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氛围沉闷。

2. 教学内容枯燥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使得教学内容显得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评价方式单一当前,小学数学课程的评价方式多以笔试成绩为主,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应试心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虽然我国近年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但仍有部分教师的业务水平、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5.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一定程度的城乡、地区差异,这导致部分学校在数学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三、改革目标针对以上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小学数学课改的教学论文改革目标:1.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丰富教学内容,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 完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4. 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5.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促进教育公平。

本部分对小学数学课改的教学论文进行了背景与现状分析,为后续部分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体系、教师素质和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展开论述。

第二部分:改革措施与实施策略一、创新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应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发表时间:2010-02-25T15:31:20.607Z 来源:《学问》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鲁秀娥
[导读] 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鲁秀娥(河北石家庄正定县西慈亭小学河北石家庄050800)
【摘要】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新课标;学生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

***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

”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

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

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

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

鉴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

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讲勾股定理时,教师可出营造情境——建房施工放线,在没有三角板和量角器的情况下,怎样使得拉出的线框每个角都是直角,为什么?华东师大出版社的课改教材七年级(下)6.3节时,可设疑“为了装饰墙报,准备用长80分米的彩条围一个长方形,但好的作品太多,怎样围才能张贴出更多的作品呢?”这样设计,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认识了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改变被动状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沿袭以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那些呢?”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作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有这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课程改革以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范围展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

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