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自动控制系统的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教案
第一章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 1.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1.3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 1.4 对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1.1.1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被大量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环境监测、交通管理、科研开发、军事领域、特别是空间技术和核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各种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尤其在人类不能直接参与工作的场合,就更离不开自动控制技术了。
自动控制技术还为人类探索大自然、利用大自然提供了可能和帮助。
1.1.2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1945年之前,属于控制理论的萌芽期。
⏹1945年,美国人伯德(Bode)的“网络分析与放大器的设计”奠定了控制理论的基础,至此进入经典控制理论时期,此时已形成完整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
用于导弹、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控制系统的一般理论”(卡尔曼Kalman)奠定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
现代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多输入-多输出、多参数系统,高精度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的状态空间法,提出了最优控制等问题。
⏹七十年代以后,各学科相互渗透,要分析的系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自动控制理论继续发展,进入了大系统和智能控制时期。
例如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就是以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信息论、仿生学等为基础的自动控制取得的很大进展。
1.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1.2.1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反馈控制理论⏹图中为放水阀,为进水阀,水箱希望的液位高度为。
当放水使得水箱液位降低而被人眼看到,人就会打开进水阀,随着液位的上升,人用大脑比较并判断水箱液位达到时,就会关掉。
若判断进水使得实际液位略高于,则需要打开放水而保证液位高度。
⏹在这个过程中,人参与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用眼睛观察到实际液面的下降(实际液面高度);⏹用大脑将实际液面与要求液面高度进行比较(与产生偏差);⏹根据比较的结果(与偏差的正负),用手操作阀的开启或闭合。
精品文档-自动控制原理(李素玲)-第1章
21
(5)执行元件:其职能是直接推动被控对象,使其被控 量发生变化。用来作为执行元件的有阀门、电动机、液压电 动机等。
(6)校正元件:也叫补偿元件,它是结构或参数便于调 整的元部件,用串联或并联(反馈)的方式连接于系统中,以 改善系统的性能。最简单的校正元件是电阻、电容组成的无 源或有源网络,复杂的则可用计算机构成数字控制器。
17
(6)反馈量:由系统输出端取出并反向送回系统输入端 的信号。反馈有主反馈和局部反馈之分。
(7)偏差量:给定量与主反馈信号之差。 (8)自动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和控制器按一定方式连 接起来的、完成一定自动控制任务的有机整体。
18
1.2.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根据被控对象和具体用途的不同,可以有
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但是,从工作原理来看,自动控制系 统通常是由一些具有不同职能的基本元件所组成。图1-3所 示为典型的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图中各元件的职能如 下:
19 图1-3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20
(1)给定元件:其职能是给出与期望的被控量相对应的 系统输入量。给定元件一般为电位器。
24 图1-4 开环直流调速系统
25 图1-5 开环直流调速系统方框图
26
图1-4中开环系统的输入量是给定电压ug,输出量是转 速n。电动机励磁电压为常数,采用电枢控制方式。调整给 定电位器滑臂的位置,可得到不同的给定电压ug,放大后得 到不同的电枢电压ua,从而控制电机转速n。当负载转矩不变 时,给定电压ug与电机转速n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可由给 定电压直接控制电动机转速。如果出现扰动,如负载转矩增 加,电动机转速便随之降低而偏离要求值。
10
1.人工控制 如图1-1所示为人工控制水位保持恒定的供水系统。水 池中的水源源不断地经出水管道流出,以供用户使用。随着 用水量的增多,水池中的水位必然下降。这时,若要保持水 位高度不变,就得开大进水阀门,增加进水量以作补充。因 此,进水阀门的开度是根据实际水位的多少进行操作的。上 述过程由人工操作实现的正确步骤是:操作人员首先将要求 水位牢记在大脑中,然后用眼睛和测量工具测量水池的实际 水位,并将实际水位与要求水位在大脑中进行比较、计算, 从而得出误差值;再按照误差的大小和正负性质,由大脑指 挥手去调节进水阀门的开度,使实际水位尽量与要求水位相 等。
自动控制原理讲义1-3章
第一章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及组成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1.1 引言控制观念生产和科学实践中,要求设备或装置或生产过程按照人们所期望的规律运行或工作。
同时,干扰使实际工作状态偏离所期望的状态。
例如:卫星运行轨道,导弹飞行轨道,加热炉出口温度,电机转速等控制控制:为了满足预期要求所进行的操作或调整的过程。
控制任务可由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来完成。
§ 1.2 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1.2.1 自动控制问题的提出一个简单的水箱液面,因生产和生活需要,希望液面高度h维持恒定。
当水的流入量与流出量平衡时,水箱的液面高度维持在预定的高度上。
当水的流出量增大或流入量减小,平衡则被破坏,液面的高度不能自然地维持恒定。
所谓控制就是强制性地改变某些物理量(如上例中的进水量),而使另外某些特定的物理量(如液面高度h)维持在某种特定的标准上。
人工控制的例子。
这种人为地强制性地改变进水量,而使液面高度维持恒定的过程,即是人工控制过程。
1.2.2 自动控制的定义及基本职能元件1. 自动控制的定义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过程)的某些物理量(或状态)自动地按预先给定的规律去运行。
当出水与进水的平衡被破坏时,水箱水位下降(或上升),出现偏差。
这偏差由浮子检测出来,自动控制器在偏差的作用下,控制阀门开大(或关小),对偏差进行修正,从而保持液面高度不变。
2. 自动控制的基本职能元件自动控制的实现,实际上是由自动控制装置来代替人的基本功能,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的。
画出以上人工控制与动控制的功能方框图进行对照。
比较两图可以看出,自动控制实现人工控制的功能,存在必不可少的三种代替人的职能的基本元件:测量元件与变送器(代替眼睛)自动控制器(代替大脑)执行元件(代替肌肉、手)这些基本元件与被控对象相连接,一起构成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下图是典型控制系统方框图。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课件》第1章绪论
:19
常用术语: (1)系统输出:被控变量 (2)给定值(参考输入):系统的给定输入,由 控制者决定被控变量的期望值。 (3)扰动:系统不需要而又难于避免的输入,它 使得被控量偏离给定值。扰动即可来自系统内部又 可来自外部 (4)偏差:给定值-测量值
通信技术研究所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向通路:信号从输入端沿箭头方向到达输出端的 传输通路。 主反馈通路:系统输出量经测量装置反馈到输入端 的传输通路。
通信技术研究所
:33
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自动控制 2.闭环控制 3.自动控制系统 二.填空 1.典型的自动控制系统由 、 、 、 、 组成。 2.对控制系统系统性能评价从三个方面进行,即 三个基本要求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3.系统中需要加以控制的目标装置,称__________ 。 4.__ __是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_ _反映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系统跟踪控制信号或抑制扰动的能力; 稳态误差越小的系统,说明系统的_______ _越好。
通信技术研究所
:24
按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分类 (1)线性系统 (2)非线性 按控制系统传递信号性质 (1)连续系统 (2)离散系统 按系统参数是否随时间变化 (1)定常系统
d nc d n1c dc d mr d m1r dr an n an1 n1 a1 a0c bm m bm1 m1 b1 b0 r dt dt dt dt dt dt
通信技术研究所
:23
1.2.2 其他分类 按输入信号特征分类 (1)恒值系统(自稳定系统) c(t ) r (t ) , r (t ) 常数 控制任务: 分析设计重点:研究干扰对被控对象的影响, 克服扰动 (2)随动系统 控制任务: c(t ) r (t ) r (t ) 随机变化 分析设计重点:系统跟踪的快速性、准确性 (3)程序控制系统 控制任务: 预先规定时间函数变化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本章思考题:
• 自动控制的实质是什么? • 闭环控制的结构使得其具有哪些优缺点? •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随动系统与自动调整系统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和多输入多数出系统
1.5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稳定性 稳态性能指标 暂态性能指标
经典控制理论的主要分析方法:时域分析,频域分析
1.6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实践的必要性
进行数字仿真实 验在某种意义上比理 论和试验对问题的认 识可以更为细致,不 仅可以了解问题的结 果而且可以通过设定 仿真条件等方式连续 动态、重复地显示控 制系统发展演化的中 间过程,方便了解直 观试验不易观测到的 整体与局部细节过程。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目 录
CONTENTS
1.1 引言 1.2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1.3 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5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6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实践的必要性
1.1 引言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是在没有人的直接干预下,利用物理装置对生产设备和
闭环控制的特点
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既有信号的正向作用,又 有信号的反馈作用。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稳态精度高、动态性能好等。
缺点:设计不合理时,将出现不稳定。在开控制器 2-控制对象 3-检测装置
1.3 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工艺过程进行合理的调节,使期望的物理量保持恒定,或者按照一定 的规律变化。
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是为实现某一控制目标所需要的所有物理部件的有
机组合体。
1.2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图1-1 电炉加热系统 1-控制器(调压器) 2-被控对象(电炉箱)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课件 自动控制原理部分总结
复平面内
变量:实数变为复数
函数:原函数变为象函数
CH2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
拉氏反变换:已知x(t)的拉氏变换X(s)求x(t),通常用 L1[] 表示,计算式为:
x(t) L-1[ X ( s)] 1 j st X ( s ) e ds j 2j 其中, x(t) 叫做原函数 , X(s)叫做像函数
B(s) B( s) X (s) A(s) ( s s1 )(s s2 ) ( s sn ) A1 A2 An ( s s1 ) ( s s2 ) ( s sn )
Ai X (s)( s s i ) s si
CH2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
2.2 系统的动态特性
输入:x
系统
输出:y
物理模型
?
y=f(x)
数学模型 稳态时,该关系为系统的稳定特性,是一个代数函数. 动态时,该关系为系统的动态特性,是一个微分方程.
CH2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
2.2 系统的动态特性-微分方程vs传递函数 2.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已知:如右图所示的 RC 电路,已知电阻阻 值为 R,电容为C. 当输 入信号为 ur ( t ),输 出信号为 uc ( t )时, 试写出系统的动态特 性方程。
L[ x(t - )] e- s X (s)
L[e-at x(t)] X (s a)
t L[ x( )] aX ( as ) a
④时标变换定理
CH2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 ⑤微分定理 如果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则
n阶导数的拉氏变换
L[ x (t )] s X (s)
n n
热工过程经常讨论的是在零初始条件下的情况
自动控制系统原理
2 自动控制系统原理自动控制是利用控制系统使被控对象或是生产过程自动按照预定的目标运转所进行的控制活动。
理想的自动控制过程是,在线自动检测对象参数,与设定参数比较,得到偏差后,立即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调节运算,然后调整过程对象,使其快速平稳达到期望状态。
但实际检测存在滞后,执行机构和控制对象也存在惯性,控制对象的状态只能缓慢改变,由此造成调节过头而出现振荡。
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质分析就能减少振荡,快速稳定。
2.1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组成和控制原理2.1.1 控制系统基本原理2.1.1.1 开环控制系统最简单的生产控制环节是由生产过程和人组成的,现以轧机压下位置的控制为例进行说明。
在人工控制轧制时,首先依据预期的出口厚度,由人估计辊缝数值(考虑弹跳),去调节压下螺丝,将轧辊辊缝移动到预期位置,进行轧制,轧出来的轧件接近预期的出口厚度。
这里给定的压下位置代表控制量,轧后轧件的厚度代表输出量或称为被控量。
一定的压下位置就对应着一定的轧出厚度。
但在辊缝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来料厚度不均、材质不均或表面摩擦状态发生变化,会使轧制力波动,造成轧机(轧辊挠曲、立柱等受力部件)弹性变形不同,引起辊缝发生变化,因而轧出的轧件厚度也就发生变化。
在这一轧制过程中,输出量对轧制量没有任何控制影响。
这种输出量不会返回影响过程的直接控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图2-1a所示为直接控制系统框图,输入量即为控制量,发出控制作用给被控制部分,而被控制部分并不将控制结果返回到控制端。
图2-1 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图2-1b所示为前馈控制,控制部分依据对输入量的检测,计算出控制量,发送到被控制部分,对输入量进行控制。
如轧制的前馈厚度控制,其方法是检测来料厚度,按固定算法计算辊缝,输出给压下装置进行辊缝设定,也是不涉及轧出厚度到底是多少,即没有将输出量反馈回来与给定量进行比较。
这类开环控制系统的精度便取决于该系统初始模型精度以及系统各部件的执行精度。
自动控制原理讲义
自动控制原理讲义第一章概述1.1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1.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特点1.3自动控制的作用和意义1.4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第二章数学模型与传递函数2.1控制系统的模型化2.2传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2.3电气系统的传递函数2.4机械系统的传递函数2.5热系统的传递函数2.6液压系统的传递函数第三章时域分析与性能指标3.1控制系统的时域响应3.2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3闭环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3.4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4.1根轨迹的定义与性质4.2根轨迹的绘制方法4.3根轨迹与系统性能的关系4.4根轨迹法的应用举例第五章频域分析与稳定性5.1频域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5.2 Nyquist准则与稳定性判据5.3 Bode图与频率响应5.4频域法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第六章频域设计与校正6.1控制系统的校正问题6.2极点配置法与频率域设计6.3 Bode积分法与相位校正6.4全套控制器的设计与校正实例第七章系统鲁棒性与鲁棒控制7.1系统鲁棒性的定义与评估7.2H∞控制理论与方法7.3鲁棒控制的应用举例与原理第八章自适应控制8.1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概念与原理8.2参数识别与模型跟踪8.3自适应控制器设计与应用例子8.4自适应控制的发展与前景第九章非线性系统与控制9.1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与性质9.2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9.3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方法9.4非线性系统的应用实例第十章控制系统优化与参数优化10.1控制系统的优化问题10.2优化理论与方法10.3控制器参数优化的举例与原理第十一章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控制11.1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1.2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例子11.3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1.4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例子第十二章智能控制与拓展12.1智能控制基本概念与发展12.2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例子12.3控制系统的拓展与创新结语自动控制原理的讲义主要介绍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基本特点,以及自动控制的作用和意义。
自动控制的原理
自动控制的原理引言自动控制是一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对被控对象的监测和调节,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自动调控的方法。
自动控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
本文将介绍自动控制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一、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系统的监测和反馈,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1 监测器监测器用于对被控对象的状态进行监测,获取系统的实时数据。
常用的监测器包括传感器、仪表等。
传感器可以将被控对象的状态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以供后续处理。
1.2 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根据监测器获得的系统数据,通过算法和逻辑判断,生成控制信号,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
控制器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比例控制器、积分控制器、微分控制器等。
不同的控制器可以实现不同的控制策略,如比例控制器可以根据误差大小调节输出信号的幅度,积分控制器可以根据误差累积情况调节输出信号的时间长度。
1.3 执行器执行器是控制器的输出部件,用于将控制信号转换为对被控对象的操作。
执行器可以是电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等,其作用是根据控制信号改变被控对象的某个特定参数,如阀门的开度、电机的转速等。
1.4 反馈环节反馈是自动控制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对被控对象的输出进行监测,将实际输出值与期望值进行比较,形成误差信号,并将误差信号反馈给控制器,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调节。
反馈环节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减小系统的误差。
二、自动控制的工作过程自动控制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监测监测器对被控对象的状态进行监测,获取系统的实时数据。
监测器可以采集多个参数的数据,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2.2 比较控制器将监测得到的数据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信号。
误差信号是实际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它反映了系统的偏离程度。
2.3 算法处理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控制算法和逻辑,对误差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控制信号。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
◎室温控制系统、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
随动系统(r(t)不可预测)
◎输入信号是变化规律未知的任意时间函数;
◎系统的任务是使被控变量按照同样规律变化并与输入信号的误差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导弹发射架控制系统、火炮随动系统、雷达天线控制系统;
◎当被控量为位置、角度或其导数时,这类系统又称为伺服系统。
4、室温控制系统
5、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被控对象:在自动化领域,被控制的装置、物理系统或过程称为被控对象(室内空气)。
◎控制装置:对控制对象产生控制作用的装置,也称为控制器、控制元件、调节器等(放大
器)。
◎执行元件:直接改变被控变量的元件称为执行元件(空调器)。
◎测量元件:能够将一种物理量检测出来并转化成另一种容易处理和使用的物理量的装置称
并能完成一定的任务。
◎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就可称为自动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装置和被
控对象组成。
除被控对象外的其余部分统称为控制装置,它必须具备以下三种职能部件。
?测量元件:用以测量被控量或干扰量。
?比较元件:将被控量与给定值进行比较。
?执行元件:根据比较后的偏差,产生执行作用,去操纵被控对象。
◎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闭环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检测偏差、纠正偏差;
◎从系统结构上看,闭环系统具有反向通道;
◎从功能上看,闭环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由于增加了反馈通道,系统的控制精度得到了提高,若采用开环控制,要达到同样的精度,则需要高精度的控制器,从而大大增加了成本;
?由于存在系统的反馈,可以较好地抑制系统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扰动和由于器件的老化而引起的结构和参数的不确定性;
自动控制原理总复习资料解答题
闭环控制系统凡是系统输出端与输入端存在反馈回路,即输出量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的系统,叫作闭环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所讨பைடு நூலகம்的主要是闭环负反馈控制系统。
1。3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什么是自动控制: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被控变量)自动地按照预定规律运行。
2自动控制系统是指由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结合起来的,能够对被控对象的一些物理量进行自动控制的一个有机整体
控制量作为被控制量的控制指令而加给系统的输入星.也称控制输入。
扰动量干扰或破坏系统按预定规律运行的输入量,也称扰动输入或干扰掐入。
反馈通过测量变换装置将系统或元件的输出量反送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比较。反送到输入端的信号称为反馈信号.
负反馈反馈信号与输人信号相减,其差为偏差信号。
负反馈控制原理检测偏差用以消除偏差。将系统的输出信号引回插入端,与输入信号相减,形成偏差信号。然后根据偏差信号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力图消除或减少偏差的过程。
∞
K
0
Ⅱ型
∞
∞
K
输入
类型
0型
∞
∞
Ⅰ型
0
∞
Ⅱ型
0
0
第四章:知识点
1、根轨迹中,开环传递函数G(s)H(s)的标准形式是
2、根轨迹方程是
.
相角条件:绘制根轨迹的充要条件
幅值条件:
3、根轨迹法的绘制规则。
4、能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主要性能,掌握闭环主导极点与动态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能定性分析闭环主导极点以外的零、极点对动态性能的影响。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可编辑全文
• 3、随动控制系统(或称伺服系统)
这类系统的特点是输入信号是一个未知 函数,要求输出量跟随给定量变化。如火炮自 动跟踪系统。
工业自动化仪表中的显示记录仪,跟踪卫 星的雷达天线控制系统等均属于随动控制系统。
1.2.3 按系统传输信号的性质来分
• 1、连续系统 系统各部分的信号都是模拟的连续函数。目前工业中
功率 放大器
电动机
转速自动控制系统。
电源变化、负载变化等引起转速变化, 称为扰动。电动机被称为被控对象, 转速称为被控量,当电动机受到扰动 后,转速(被控量)发生变化,经测 量元件(测速发电机)将转速信号 (又称为反馈信号)反馈到控制器 (功率放大器),使控制器的输出 (称为控制量)发生相应的变化,从 而可以自动地保持转速不变或使偏差 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
直流电动机速度自动控制的原理结构
图如图1-1所示。图中,电位器电压为输
+U
入信号。测速发电机是电动机转速的测量
元件。图1-1中,代表电动机转速变化的
测速发电机电压送到输入端与电位器电压
进行比较,两者的差值(又称偏差信号) 控制功率放大器(控制器),控制器的输 出控制电动机的转速,这就形成了电动机
电+ 位 器
一个系统性能将用特定的品质指标来衡量其优劣, 如系统的稳定特性、动态响应和稳态特性。
1.3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当自动控制系统受到干扰或者人为要求给定值改变, 被控量就会发生变化,偏离给定值。通过系统的自动 控制作用,经过一定的过渡过程,被控量又恢复到原 来的稳定值或者稳定到一个新的给定值。被控量在变 化过程中的过渡过程称为动态过程(即随时间而变的 过程),被控量处于平衡状态称为静态或稳态。
自动控制原理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
1.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相关概念说明
1. 被控对象 2. 被控量 3. 控制器 4. 控制量
5. 参考输入量 6. 偏差信号
7. 反馈 8. 测量元件 9. 比较元件 10. 定值元件 11. 执行元件 12. 扰动信号
1.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6. 按照系统输入输出端口关系分类 单入单出控制系统 多入多出控制系统
图1-10 自动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端口关系示意图
1.4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要求
1.4.1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要求
1. 稳定性 2. 准确性 3. 快速性
1.4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要求
1.4.1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要求
的高次幂或乘积项的函数。如 就是非线性函数。
dd 2( 2 y t)tx(t)dd (ty )ty(t)y2(t)x(t)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4. 按照系统参数是否随时间变化分类 定常控制系统 时变控制系统
5. 按照系统传输信号的分类
1.5 自动控制理论的内容与发展
自动控制理论根据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3. 智能控制理论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智能控制理论的研究以人工智能的研究为主要方 向,引导人们去探讨自然界更为深刻的运动机理。
高等教育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列规划教材
自动控制原理
高等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 组编 主编 吴秀华 邹秋滢 郭南吴铠 主审 孟 华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三个方面) ❖ 稳定性(先决条件)
系统受到短暂的扰动后其运动性能从偏差平衡点恢复到 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一切自动控制系统必须满足的最基本 要求。由系统的结构参数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
31
稳定的控制系统在阶跃信号或扰动信号的作用下,其 响应的暂态过程应该是收敛的。如果系统设计不当,则在阶 跃信号下或扰动信号的作用下,相应的幅值振荡可能成为等 幅振荡,甚至成为振幅逐渐增大的发散振荡,发生这种情况 的系统称为不稳定系统。
10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系统:为了达到某一目的,由一些对象相互作用,相互制 约,组成一个具有一 定运动规律的整体。
控制系统:指能够对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 统,由被控对象和控制器构成的整体。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中的控制器 为了产生控制作用而必须接收的信息,这个信息有两个可能 的来源: 1)来自系统外部,即由系统输入端输入的参考输入信号。 2)来自被控对象的输出端,即反映被控对象的行为或状态 的信息。
自动控制的定义: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 制装置(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被控对象) 的某一工作状态或参数(被控量)自动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 被控对象:控制系统要进行控制的受控客体 ◆ 被控量:控制对象要实现的物理量
如冰箱温度、电机的转速、飞机姿态 角、船的航 迹 、电网的电压 、生产过程中的压力、流量 、温度 、 湿度等。
❖ 反馈控制——采用负反馈(正反馈较少)并利用偏差 进行控制的过程 (利用偏差修正偏差)。
❖ 由于引入了被反馈量的反馈信息,整个控制过程成 为闭合的,因此反馈控制也称为闭环控制 。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五、控制系统的组成
1. 给定环节
根据系统输出量的期望值,
给定 环节
比较 环节
产生系统的给定输入信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将期望恒定的温度转换为 相应电压。
§1.2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放大 环节
执行 环节
反馈 环节
被控 输出 对象
2. 反馈环节
量测并转换输出信号。主要是各种传感器。
3. 比 较 环 节 ( 器 )
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本章主要内容:
§1.1 绪论(控制系统、控制等概念) §1.2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3 控制系统的分类 §1.4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5 课程基本内容
重点: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组成。 难点:确定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寻找反馈通道。
§1.1 绪论
一、课程属性
将参考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进行比较,产生偏差信号。如: 电压比较电路、平衡电桥等。
4. 放大环节
对较弱的偏差信号进行放大并驱动执行件动作。 如:电压放大器等。
存在某种因果关系的物理元件。
L ui(t)
R
qi
阀门
C u0(t)
杠杆 浮球
h
水箱
q0
制导系统调 整速度和姿 态等
初始速度 和姿态等
目标
L ui(t) A
t
R
u0(t)
C u0(t)
§1.1 绪论
t
原因称为激励或输入,效果叫做响应或输出。通 常,输入和输出都是物理变量,例如:温度、压力、 液位、电压、位移、速度等。
二、恒温箱的自动控制 u1
§1.2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框图表示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一章
钱学森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 式
经典控制理论—标志阶段 经典控制理论 标志阶段(3/3) 标志阶段
• 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经典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使整个世界的科学水平出现了巨大的飞跃,几乎在工业、 农业、交通运输及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都广泛采用了自动 化控制技术。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馈控制方法被广泛用于设计研制飞机自 动驾驶仪、火炮定位系统、雷达天线控制系统以及其他军用系统。 – 这些系统的复杂性和对快速跟踪、精确控制的高性能追求,迫切 要求拓展已有的控制技术,促使了许多新的见解和方法的产生。 – 同时,还促进了对非线性系统、采样系统以及随机控制系统的研 究。 – 可以说工业革命和战争促使了经典控制理论的发展。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 式
经典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即古典控制理论 。它的发展大致 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 – 起步阶段 –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 标志阶段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 式
经典控制理论--萌芽阶段 经典控制理论 萌芽阶段
• 早在古代,劳动人民就凭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 对反馈概念的直观认识,发明了许多闪烁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智慧火 自动控制 花的杰作。 • 如果要追朔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早在两千年前中国 就有了自动控制技术的萌芽 萌芽。 萌芽
– 例如,两千年前我国发明的 指南车,就是一种开环 开环自动 指南车 开环 调节系统。
指南车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 式
经典控制理论—起步阶段(1/4) 经典控制理论 起步阶段(1/4) 起步阶段
• 随着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的发展,到十七、十八世 十八世 纪,自动控制技术逐渐应用到现代工业中。 – 1681年法国物理学家、发明家巴本巴本(D. Papin)发明了用做安全调节装置的锅炉压力调 节器; – 1765年俄国人普尔佐诺夫(I. Polzunov)发明了 蒸汽锅炉水位调节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环控制定义 开环控制ຫໍສະໝຸດ 指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没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按这种 控制方式组成的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分类: 1.按给定量控制方式组成的开环控制系统 2.按扰动控制方式组成的开环控制系统
1.按给定量控制方式组成的开环控制系统
图1-1 按给定量控制方式组成的开环控制系统框图
1.2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
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 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为控制器), 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称为被控对象)的某 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 的规律运行。
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是为实现某一控制目标,将
第一章
绪论
★ 主要内容
1.1.引言
1.2.自动控制系统的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1.3.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 1.4.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1引言
自动控制理论
•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 科学。它是采用数学的方法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 析与综合的一般理论。 • 所谓分析指在给出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确定系 统的性能。 • 所谓综合指在对系统性能提出要求的基础上,确 定一个满足要求的系统模型。
③系统反映速度快,但没有抗干扰能力, 控制精度不高。
1.2.2 闭环控制 (closed-loop control)
一. 闭环控制定义: 闭环控制是指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既 有顺向作用,又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 这种控制系统由于存在输出对输入的反馈, 因此对系统的输出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回路,故称 为闭环控制系统,又称反馈控制系统。
例
图1-2 直流电动机转速开环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1-3 直流电动机转速开环控制方框图
例
图1-2 直流电动机转速开环控制系统原理图
工作原理分析: • Rw向上→ Ug ↑ →晶闸管整流装置的触发 电路便产生一串与电压Ug相对应的、具有一 定相位的触发脉冲去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晶 闸管放大器的输出电压Ud ↑ → n ↑
图1-17 角位置随动系统的原理图
• 图1-17 角位置随动系统的原理图
图1-17 角位置随动系统的原理图
图1-18 角位置随动系统的方框图
• 2.工作原理分析: • 当发送电位器P1与接收电位器P2的转角相等,即导弹发射 架的方位角与输入轴方位角一致时 o i ,Ue= Ui-Uo =Ua=0, 此时,两环形电位器组成的桥式电路处于平衡状态,无电压输出, 表示此时跟踪无偏差,电动机不动,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
扰动量 输入量 偏差量 反馈量
控制信号
输出量 被控对象
控制器 测量元件
①按偏差控制原则
②信号传递是双方向的:既有输入量对输出量的作用,
又有输出量对输入量的作用。
扰动量 输入量 偏差量 反馈量
控制信号
输出量 被控对象
控制器 测量元件
③系统具有服从给定,抵抗扰动的能力。 ④提高了控制精度。
1.2.4 复合控制系统
• 离散系统
• 定常系统 • 时变系统 • 确定性系统 • 不确定性系统
从描述系统微分方程分
• ⒈线性控制系统
n n 1
dc ( t ) d c ( t ) d c ( t ) a a ...... a n 1 a n c(t ) n n 1 dt dt dt
0 1
dr ( t ) d r ( t ) d r ( t ) b ...... b r ( t ) m 1 m b b m m 1 dt dt dt
• 例 图1-23是一个谷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它的原理框图如图1-24所示。在谷物磨粉的生 产过程中,有一个出粉最多的湿度,因此,磨 粉之前要给谷物加水以得到给定的湿度。图中, 谷物用传送装置按一定流量通过加水点,加水 量由自动阀门控制。加水过程中,谷物流量、 加水前谷物湿度以及水压都是对谷物湿度控制 的扰动作用。为了提高控制精度,系统中采用 了谷物湿度的前馈控制。
自动控制理论
• 古典控制理论
(20世纪40年代) 以传递函数为工具和 基础,以频域法和根 轨迹法为核心,研究 单输入-单输出线性 定常控制系统的分析 与设计问题。
• 现代控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 以状态空间法为标志 和基础,以矩阵论和 近代数学方法作为工 具,研究多输入-多 输出、变参数(时 变)、非线性、高精 度等各种复杂系统的 分析与设计问题。
偏差量
反馈量
控制器 测量元件 补偿器 控制器 测量元件
扰动量 输出量 被控对象
复合
+ 输入量 偏差量
扰动量 被控对象 输出量
反馈量
1.3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
开环控制
• 按控制方式分
闭环控制(反馈控制)
复合控制
• 温度控制系统
• 按系统功用分
• 压力控制系统 • 位置控制系统 •
• 恒值自动调节系统
图1-6 闭环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图中,用“ ”代表多路信号汇合点, “+”表示信号相加, “-” 表示信号相减。
• 测量元件:其职能是测量被控制的物理量;
• 给定元件:其职能是给出与期望的被控量 相对应的系统输入量(即参据量)。
• 比较元件:把测量元件检测的被控量实际 值与给定元件给出的参据量进行比较,求 出它们之间的偏差。
• 2.工作原理分析: • 设在出口处的湿度测量装置测量输出谷物的实际湿度并将信号反 馈到调节器,构成系统的主反馈通道。若输出谷物湿度与调节器 中设定的湿度值不一致,就会产生偏差信号,通过调节器控制阀 门调节水量,使谷物湿度向设定值调节。入口处的湿度测量装置 测量入口处的谷物湿度,并将信号直接传到调节器,构成系统的 前馈通道。若从入口处进入的谷物的湿度与设定值不一致,调节 器可以及时调节阀门,对谷物湿度进行预先调节,使系统输出湿 度的调节过程更加平稳、准确。
• 放大元件: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进行放 大,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
• 执行元件:直接推动被控对象,使其被控 量发生变化。
• 校正元件:亦称补偿元件,它是结构或参 数便于调整的元件,用串联或反馈的方式 连接在系统中,以改善系统性能。
图1-7直流电动机转速闭环控制系统
图1-8直流电动机转速闭环控制方框图
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 成的一个有机总体。
金属切削机床的速度在电网电压或负载变化时,能自动保持近似地不变,
按照预定的程序自动地切削工件
机 器 人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
宇宙飞船能准确地在月球着陆,并进行成功回收
1.2.1 开环控制 (Open-loop control)
一.
2.按扰动信号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 补偿器 + 扰动量 输出量 控制器 被控对象
输入量
偏差
反馈量 图1-10 按扰动信号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方框图
按扰动作用补偿的补偿装置,能够在可测扰动对 系统的不利影响产生前,提供一个控制作用以抵消 扰动对系统输出的影响。
3. 复合控制特点:
①控制精度高。
②可抑制几乎所有的可测扰动量。
工作原理分析:
当系统受到扰动影响,如电动机的负载转矩 TL ↑→流经电动机电枢中的电流Id↑→电枢电阻上的 压降↑→ n↓→ Uf ↓→ △U= (Ug- Uf) ↑→Uk↑→ Ud ↑→ n↑
图1-8直流电动机转速闭环控制方框图
• 例 图1-17是一个控制导弹发射架方位的角位置随动系统原 理图。图中,电位器P1,P2并联后跨接到同一电源E0的两端, 其滑臂分别与输入轴和输出轴相连接,以组成方位角的给 定装置和反馈装置。输入轴由手轮操纵,输出轴则由电动 机经减速器后带动,电动机采用电枢控制方式工作。它的 原理框图如图1-18所示。
0 1
m
m 1
式中:c(t)是被控量
r(t)是系统输入量
j • a i ,b 只要有一个以上随时间变化,就叫线性时 变系统(9章) • 2.非线性系统 描述系统r(t)与y(t)之间关系用非线性方程 (8章)
..
y ( t ) y (t ) y (t ) y (t ) r (t )
2
二. 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
给定元件 Command input 测量元件 Measuring Device 比较元件 Comparator
控制器 Controller
放大元件 Amplifier
执行元件 Actuator
被控对象 Controlled system
Disturbance input
三. 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 2.工作原理分析: • 当摇动手轮使电位器P1的滑臂转过一个输入角 i 的瞬间, 由于输出轴的转角 o i ,于是出现了一个误差角 e i o , u e 经放大 该误差角通过电桥P1,P2转换成偏差电压 ue ui u0 , 后驱动电动机转动,在通过减速器带动导弹发射架转动的同时, 通过输出轴带动电位器P2的滑臂向 i 要求的方向偏转,直到 • o i 为止。此时,ui u0 ,偏差电压 ue 0 ,系统达到新的平 衡状态,电动机停止转动,这时,导弹发射架停留在相应的发射 角上。只要 o i ,偏差就会产生调节作用,控制的结果是消 除偏差 e ,使输出量 o 严格地跟随输入量 i 而变化,从而达 到角位置跟踪的目的。
一. 复合控制定义: 将开环和闭环控制结合在一起构成开环— 闭环控制方式,称为复合控制。 复合控制实质上是在闭环控制回路的基础 上附加一个输入信号或扰动信号的前馈通路,对 该信号实行加强或补偿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
1. 按输入信号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
图1-9 按输入信号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方框图
按输入信号补偿的复合控制是一种对控制能力的加强作用。 通常,补偿装置可提供一个输入信号的微分作用,并作为 前馈控制信号,与原输入信号一起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 以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