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太行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太行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一、引言2023年8月20日至8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太行山自然地理实习活动。

此次实习由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组织,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太行山的自然地理环境,提升野外考察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我对此次实习的总结与反思。

二、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我们学习了太行山的相关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植被类型等。

其次,我们了解了实习期间需要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如GPS、水准仪、罗盘等。

最后,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习计划,包括实习路线、实习内容、安全注意事项等。

2. 实习过程实习期间,我们按照计划分批次前往太行山的各个实习地点。

以下为实习过程中的一些亮点:(1)地质地貌考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太行山的多个地质地貌景观,如峡谷、断层、溶洞等。

通过对这些景观的观察和了解,我们掌握了太行山的地质构造、地貌演化过程以及相关地质现象。

(2)植被调查我们分组对太行山的植被进行了调查,记录了不同植被类型、分布特点、生长状况等。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认识到植被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气候观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使用仪器对太行山的气温、湿度、风速等气候要素进行了观测。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太行山的气候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野外生存技能训练为了提高我们的野外生存能力,实习期间我们还进行了野外生存技能训练,如搭建帐篷、生火、取水等。

这些技能对于我们在野外遇到突发状况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此次实习,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的理解。

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野外考察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各项活动,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使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 培养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识到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增强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一、实习背景和目的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现象的学科,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和探索,加强对地球地貌、水文地理、气候与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本次实习选择了中国某省自然景观和地质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实习时间为两周。

三、实习内容和方法1. 地形地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了解形成背景和演化过程。

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地貌剖面测量,进一步了解地形地貌的复杂性。

2. 水文地理调查选择一条河流进行水文地理调查,测量河流的水位、流速、流量等指标,了解河流的特征和水文循环。

调查河流附近的湖泊、水库等地形,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3. 气候与环境观测在实习地点选择一个代表性地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气象观测,记录气温、降水量、风速、湿度等指标,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

同时,观测当地的环境状况,包括空气质量、植被覆盖等,分析气候和环境的关系。

四、实习成果和心得体会1.实习成果完成地貌测量和记录,得到了多个地貌剖面图和记录表;进行了水文地理调查并测量了河流流量;完成了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气象观测,并记录了当地的环境状况;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和总结了实习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环境状况。

2.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我对自然地理学的各个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提供了更具体的学习体验,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了系统和全面的知识框架。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团队协作,分工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展望未来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为我提供了实践探索的机会,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希望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实习总结:就是实习完成后进行的整体性总结和概括。

在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是如何克服的。

总结自己获得的阅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盼望能够帮到你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篇1】年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野外实习,把我们的理论学问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力量,提高了地理综合素养,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地理科学讨论打好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习的主要目的详细为: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学问,培育并提高同学对自然现象观看和独立讨论的力量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觉问题,培育并激发爱好点,培育科学探究精神。

4.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把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把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

培育同学独立工作力量,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一)实习任务获得地球各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常见现象的感性熟悉;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育野外观看和分析的力量;培育团队精神和独立思索等科学素养;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的适应性;增加对地球科学的了解。

(二)实习要求1.实习前要熟识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区域状况,做好相关学问预备2.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团结互助,留意平安3.实习时要仔细听讲,勤于观看分析,作好实习笔记4.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要结合专业学问和自身体会,提交实习报告。

5.实习后要把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习理念贯穿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三.实习时间和路线地点时间:8月29日—9月3日路线地点:幕府山——燕子矶汤泉湖——阳山碑材火石峰——棒槌山黄山六合方山南采场四.实习内容南京地质地貌概况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稿、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report book,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letter of agreement, contract agreement, speech draft, self-assessment,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know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how to write, stay tuned!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供大家阅读。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0篇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0篇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0篇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通过湿地和漓江上游猫儿山的调查,了解河流的形成及其地形地貌二、实习时间实习时间:第十八周20__年6月15日,实习动员以及实习准备——了解本次实习是主要任务注意事项;20__年6月20日(星期三),猫儿山调查,于下午三点左右驱车返校,20__年6月21日(星期四),会仙湿地调查,早上八点半乘车出的出发,于中午12点左右返校;20__年6月22日—20__年6月24日,在校书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成果3.1猫儿山简介猫儿山,位于兴安县西北部,距兴安县55公里路程,离桂林市区81公里路程。

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跨兴安、资源2县,面积5.3万公顷。

是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最高海拔2142米,它不仅是广西第一峰,也是华南第一峰。

因山顶峰酷形似蹲伏的猫儿而得名。

猫儿山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典型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铁杉,水源涵养林。

1976年秋,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猫儿山林区保护站,划出1.7万公顷为绝对保护范围。

整个保护区地势呈葫芦形,中部高,四周低,向东南倾斜。

中部的八角田、南部的通大坪、西部的三十六包为山间盆地,其余均是山峦连绵的峰丛地带。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是广西主要的水源林区之一,是漓江、资江、浔江三条江的发源地,连接珠江、长江两大水系。

发源于此的河流有39条,其中流入漓江的有19条,汇入资江的有4条,汇入浔江的有16条。

实习内容:3.11:当天十一点左右,自猫儿山景区经乌龟江,往山上观察,行至海拔约500m处返回从山脚往山上观察,发现猫儿山山腰以下基本被人工竹林(毛竹林)覆盖,山顶处,可观察到覆盖的植物比较低矮。

沿途经过乌龟江,水清澈见底,无明显的污染,表明水质较好,河床中发育鹅卵石,并可见明显的阶地。

途中,可见常绿阔叶林和竹林交错生长,蝴蝶等昆虫易见。

沿途裸露的岩石为花岗岩,并发育有落水洞。

从山脚至山上海拔约500m处,由于人工竹林的覆盖以及高差不足,难以观察到植被的分布规律。

地理的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地理的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地理的实习报告范文五篇地理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观察与实践是学习、研究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实习对于自然地理学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坚实的野外调查基础之中,反过来又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地向自然地理学渗透,使自然地理学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但是自然地理野外考察仍然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地理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应用新理论、新技术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才能丰富和发展自然地理学理论。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我们领略到祖国的秀丽风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

野外工作不同于校园生活,有时需要爬山涉水、风餐露宿、早出晚归,生活和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

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完成某项实习任务要靠全体同学有组织、有纪律的共同努力,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其组织纪律性。

另外,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师生同吃、同住、同工作,这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为教师开展教书育人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总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目的如下: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南京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地形地貌的形成、水文气象的变化规律、植被的分布特点以及土壤的类型等,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习内容与方法本次实习选择了具有典型地理特征的XX地区作为研究对象。

实习内容包括地形地貌观察、气候数据收集、水文状况调查、生物多样性观测和土壤样本分析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地图解读、卫星遥感、现场测量、样本采集等多种方法,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选在了XX省XX县的XX山脉,这里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进行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理想场所。

实习时间定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为期两周的时间,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四、实习成果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几项主要成果:1. 地形地貌分析:通过对XX山脉的地形图进行解读和现场勘查,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地貌类型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其中山地占据了主导地位。

我们还观察到了多种地质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等。

2. 气候特征研究:通过收集当地的气象数据,我们分析了XX山脉的气候特征,发现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3. 水文状况调查:我们对XX山脉的主要河流进行了水质和流量的测定,发现水质总体良好,但部分地区存在轻度污染。

4. 生物多样性观测:在实习期间,我们记录了多种植物和动物物种,其中包括一些珍稀濒危物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数据。

5. 土壤样本分析:我们对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多样,肥力水平不一。

在实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了如何在野外环境中生存和自我保护。

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自然地理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野外实习报告1. 引言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演化过程的学科,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深入了解自然地理的实际应用。

本次野外实习旨在探索自然地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地貌、气候、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等。

2. 实习地点和时间本次野外实习选择了位于某省的自然保护区作为实习地点,时间为两周。

3. 实习内容和方法13.1 地貌调查在实习地点进行地貌调查,使用照片记录地表特征,并进行测量和绘制地貌图。

通过观察地貌特征,可以了解地质过程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2 气候观测设置气象站,在实习地点记录气温、降水量和风向等气候参数。

通过分析气候数据,可以了解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和气候类型。

3.3 生态调查2进行生态样方的设置和采样,记录植被类型和物种组成。

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的调查,可以了解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3.4 水资源调查对河流水质进行采样分析,测量水体的溶解氧、pH值和溶质含量等参数。

通过水质分析,可以评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

4. 实习成果和结果通过实习,我对自然地理的各个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地貌调查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和测量地貌特征,并对地质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气候观测中,我记录了大量的气象数据,并分析了气候的季节性变化。

在生态调查中,我学会了设置样方和采样,并记录了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功能。

在水资源调查中,我掌握了水质采样和分析的方法,并了解了当地水资源的状况。

35. 结论通过本次野外实习,我对自然地理的各个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野外实习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增强对自然地理的掌握和理解。

本次野外实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彩5篇-最新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彩5篇-最新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彩5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篇一一、实习内容1.实习时间:2x14年10月26日--2x14年10月31日2.实习地点:桂林旅游风景区(包括桂林市旅游区、漓江旅游区和阳朔旅游区)3.指导老师:魏新玲、张杰云、刘晓莉4.实习目的:①调查桂林及周边地区地貌、植被、土壤、水文、气象、人文等状况,分析其旅游资源现状、优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②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并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感性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野外独立研究与考察的能力。

5.实习安排:10月26日中午十二点从学校出发至信阳火车站,乘坐k457次火车前往桂林该车次是从郑州开往湛江,我们会跨越湖北省和湖南省,途经孝感、武汉、岳阳、长沙、株洲、衡阳、永州等地方到达我们的实习地点--桂林。

在这漫长的十几个小时的乘车时间,我们不时的把我们的眼光放在外面,观看沿途的风景,有的同学还在打牌,睡觉等。

10月27日游览漓江,南溪山公园,义江缘风景区凌晨五点多我们到达桂林,在饭店用完早餐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乘坐旅游观光大巴车来到码头。

之后我们乘坐轮船游玩漓江,观看到桂林的城徽山--象鼻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鼻子伸进漓江饮水的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

在游船上,我们观看着漓江两边桂林这座城市,一座富含文化底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旅游城市。

下船后,我们徒步参观南溪山公园,在那里我们品尝多种茶叶,点心。

听那里面的服务人员讲解有关这座城市的小故事,最重要的就是给我们普及茶文化,让我们再次对中国茶艺加深了解。

之后我们去乘车去饭店吃饭,到达旅店安顿休息。

野外实习报告三篇【多篇】

野外实习报告三篇【多篇】

野外实习报告三篇野外实习报告篇1泰山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各具特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宏伟博大、丰富多彩的泰山自然综合体。

在泰山本部和泰山西麓(泰安至济南的公路两侧),因地势高差大,人类活动影响深刻等原因,致使自然地理要素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变化显著,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各级自然综合体。

因此,泰山自然地理实习点集中安排在这个地域;利于集中获得较多的自然地理信息,达到野外实习目的。

主要实习内容为自然地理的综合实习,考察研究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关系、自然综合体总体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探讨各自然要素在构景方面的成因和价值;进一步考察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本区野外实习的方法主要采用点、线、面相结合以点为主的方法,以路线调查为线索,以典型地段调查为重点,深人研究,揭示规律。

在路线考察过程中,主要采用综合同步序列法,即沿实习线路绘制综合剖面图,选用合适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绘制剖面图,将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貌、岩性、土壤、水文、植被等使用不同符号表示在相应的剖面图上。

典型地段再作重点详细考察,做出详细记录。

典型地段的实习点重点考察的目的在于掌握各类自然综合体主要特征、成因,分析各要素的构景价值。

考察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实习点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2、露头岩石岩性,风化壳厚度及成因(属残积、坡积、洪积、还是冲积等);地表形态属何种地貌类型,地貌成因,现代固体运动形式,属侵蚀的应说明侵蚀方式(剥蚀、片蚀、沟蚀等)及侵蚀强度,属堆积应说明堆积方式、坡度、坡向。

4、确定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质地,表层有机质含量等。

5、植被类型,建群种,优势种,郁闭度及盖度,平均高度,乔木林树龄,胸径等,古树名木及价值。

6、自然综合体总体评价,构景价值,开发利用现状及合理化建议。

8月25日-9月2日,由衣华鹏、李世泰、金秉福、3位教师带队,带20__级国土和20__级地理信息系统本科2个班共69人,到泰山进行了为期9天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篇导读:本文是关于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前言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活动是在大学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学习完成后,于20xx年xx月13日至20xx年xx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陈群利副教授、丁卫红副教授、张群生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XX级地理科学本科班同学,在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等地区,主要针对土壤、植被、气候、地貌、地质、人文景观的实习活动。

1.实习目的和意义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和调查,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

2.实习时间、地点和线路2.1实习时间: 20xx年xx月13日至20xx年xx月19日2.2实习地点:广西北海2.3考察路线: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地貌3.实习区域概况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地级市之一,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面向东南亚,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0°54′~21°55′34′之间,西北距南宁206公里,东距广东湛江198公里,东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

它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濒越南,是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与中国大陆海运最近的港口之一,云、贵、川及广西各省区对外贸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3.2面积: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3.3人口:总人口135万,其中市区人口43万3.4气候: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地区、北部湾东北岸,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光、雨源充沛,气候宜人。

秭归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秭归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2023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进行的自然地理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理解,掌握野外调查、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基地简介秭归县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东岸,东临宜昌市,西接重庆市,北靠巫山,南望恩施。

这里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是进行自然地理实习的理想之地。

实习基地位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实习基地,占地面积约2000亩,拥有丰富的地质、生物、水文等自然地理资源。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质考察- 地层观察: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寒武系-奥陶系地层、震旦系地层等,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岩性、构造特征和化石分布。

- 岩浆岩观察:考察了黄陵杂岩体、茅坪复式岩体等岩浆岩,学习了岩浆岩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

- 变质岩观察:参观了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了解了变质作用的过程和变质岩的特征。

2. 水文考察- 河流考察:对长江及其支流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了河流的形态、水文特征和流域地貌。

- 湖泊考察:考察了三峡水库,了解了湖泊的成因、类型和生态环境。

3. 生物考察- 植被考察:参观了不同植被类型,了解了植被的分布规律、生态功能和保护意义。

- 动物考察:观察了鸟类、昆虫等动物,了解了动物的分布、习性和生态关系。

4. 气象考察- 气象观测:学习了气象观测方法,掌握了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技巧。

四、实习成果与收获1. 知识积累:通过实习,我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践能力:掌握了野外调查、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实习,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五、实习总结此次自然地理实习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积累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为我国自然地理学研究和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实习成果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实习成果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实习成果一、前言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自然地理现象的实地观察和分析,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次实习时间为2023年4月10日至4月20日,实习地点选在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等地。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实习团队共16人,在指导下,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二、实习成果1. 地貌学方面:通过实习,我们对四川盆地及其周边的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的特征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罗盘、水准仪等工具进行地貌测量,掌握了地貌灾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同时,我们还对地貌的形成原因和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的地貌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地质学方面: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识别了大量岩石和矿物,了解了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特征。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掌握了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并学会了如何绘制地质剖面图。

此外,我们还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土壤学方面:通过对不同地貌、气候、植被条件下土壤的观察和采样,我们了解了四川地区的土壤类型和分布规律。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土壤学工具进行土壤调查,掌握了土壤剖面观测方法,并对土壤污染和土壤保护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4. 植物学方面:在实习期间,我们识别了大量的植物种类,了解了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生态特征。

通过对植物样方的调查,我们掌握了植物种群密度、物种多样性等生态指标的测定方法。

此外,我们还对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 水文学方面:通过对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现象的观察和采样,我们了解了四川地区水文特征和水源保护的重要性。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水文学工具进行水文调查,掌握了水文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并对水资源管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三、实习体会通过这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自然地理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2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2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一)杭徽公路实习1.实习目的:认识实习中所见到的有代表性的三大类岩,并学会区分它们。

2. 实习区位置:临安市地处扬子地背斜,不同时代地质构造线的方向北东南西向,近东西向延伸的杭徽公路正好切穿了临安市境内不同时代的地层,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和侏罗系等,还有大型的花岗岩侵入体,为实习观测不同特征的地层露头提供了条件。

3. 主要内容:(1)硅质岩我们首先来到了青山湖大桥往板桥转弯处的硅质岩观测点,看到山体表面大部分为黑色,小部分裸露的微微泛黄。

硅质岩,即沉积岩中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岩石。

也称燧石岩。

其主要矿物成分是自生石英、玉髓和蛋白石。

硅质岩分为____类:①生物硅质岩,②化学硅质岩,③凝灰硅质岩。

我们看到的硅质岩呈黑色主要是因为其中混有一定含量的杂质,属于化学沉积岩。

(2)花岗斑岩接着我们来到了牧家桥,那里燕山期的花岗斑岩是酸性火成侵入岩,主要颜色为肉红色,还有一些是灰白色,是由于岩石分化的原因。

花岗斑岩是指具有似斑状结构的花岗岩,其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同。

花岗斑岩上的斑晶含量一般为____%,主要为石英和长石,有时也有黑云母和角闪石。

钾长石为正长石或透长石。

黑云母和角闪石有时可见暗化边。

斑晶通常被基质熔蚀,基质呈微花岗结构。

(3)凝灰岩我们的下一站是徐家坞,那里是凝灰岩的观测点。

这儿的凝灰岩以灰白色为主,属于火山沉积岩,大约是在侏罗和白垩时期大约____亿年前形成的,在水中沉积而成。

凝灰岩:是一种火山碎屑岩引,其组成的火山碎屑物质有____%以上的颗粒直径小于2毫米,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松多孔,粗糙,有层理,颜色多样,有黑色、紫色、红色、白色、淡绿色等。

由于它的组成成分,凝灰岩的解理性和层理性较差。

(4)板岩我们的最后一站是藻溪镇,这里是板岩的观测点。

藻溪镇的板岩是变质结构板状构造的变质岩。

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

关于地理的实习报告4篇

关于地理的实习报告4篇

关于地理的实习报告4篇地理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概况】为配合植物地理学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使同学们对学科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巩固教学成果。

我们在周兴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针对本学期课程内容的野外实习。

5月30日我们在校园内认识校园植物种类及分科情况;6月16日至6月18日,我们从学校出发,先后到达大明山、马山县弄拉风景区,最后一天我们爬上了大明山600米左右的海拔的地方。

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广西的植物的主要类型、性状及分布规律;了解大明山植物垂直分布规律及生长环境;学会群落的抽样调查。

二.【实习目的】野外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野外实习,印证课堂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土壤、植物和其它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和植物的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地理和植物地理野外工作方法,掌握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地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意义】通过野外实习,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激发对祖国、对广西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珍惜资源、合理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达成人与自然和谐之目标,为建立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实习时间地点】5月30日:广西师范学院6月16日:广西大明山脚(武鸣)6月17日:马山弄拉自然保护区6月18日:广西大明山(上林)五.【实习内容】(一)5月30日,我们在校园开始植物实习,主要认识校园内植物种类,并对植物进行分类。

学校地处南宁,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归属南亚热带气候范围,因此植物种类繁多,且以热带植物居多。

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布许多人工树种及引进树种。

(二)6月16日,我们来到武鸣大明山山脚进行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

大明山位于上林、马山、宾阳、武鸣等县交界地区,居北纬23deg;10—23deg;8,东经108deg;18—108deg;5,处于南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地带,恰恰落在北回归线上。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4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4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标题: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摘要:本次野外实习是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来加深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

实习地点选择在某山区,通过观察山地地貌、水文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引言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地球表层及其自然地貌、天气气候、动植物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的理解,本次野外实习选择了某山区作为实习地点。

二、实习过程1. 山地地貌观察:我们对山地地貌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包括山峰、山谷、地势起伏等特征。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山地地貌的形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水文地貌实验:我们选取了一条山间小溪进行水文地貌实验。

通过测量河流流速、水位、水质等参数,并采集河水样本进行化验,我们了解了水文地貌对环境的影响。

3. 生态环境调查:我们对山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实地调查,包括植被、动物分布等。

通过观察和采集样本,我们了解了山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演替规律。

三、实习成果通过本次野外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自然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

我们掌握了山地地貌、水文地貌和生态环境的观察和调查技巧,并能够分析和解释相关现象。

同时,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的意义和作用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四、总结与展望本次野外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我们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相关理论的理解,并掌握了实践技能。

但是,仅凭这次实习还远远无法涵盖自然地理学的全部内容,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继续深化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并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由于实习内容的具体性质和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具体报告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撰写。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4篇(二)在本周的自然教学户外实习中,我参与了一次有关生态保护的活动。

这次活动是由学校的生态保护俱乐部组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提供实际行动来保护生态系统。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600字5篇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600字5篇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600字5篇自然地理实习报告600字一一、实习概况为了配合自然地理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成果,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知识有更加感性直观的认识,我们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10级的同学们在高老师、郭老师和卫老师的带领下,到西部进行了为期13天的自然地理实习。

本次暑假实习从8月7日开始,从山西师范大学出发,途径杨凌镇、西安市、兰州市、青海省、中卫市、银川市、包头市,经过了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地貌单元。

到8月20日结束,返回临汾市。

主要认识了崩塌地貌、堰塞湖、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背斜、向斜、断层、草原、沙漠等,不仅使我们见识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和壮观,也使我们对已学过的地貌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翠华山崩塌地貌、冰洞与风洞、堰塞湖翠华山是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面积1785公顷。

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

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

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

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

冰洞较深,洞内地势低陷,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外洞与内洞。

由于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

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

洞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

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

游人进入洞内,便觉凉风嗖嗖。

山崩地质形迹和地貌类型保存齐全,特别是山崩凌空面及冰风洞以北的崩塌石海区由于巨石相互叠置,高低错落,植被茂密,通达性极差,加之石体本身的耐受性,遗迹保存的更加完好。

山崩后山谷两侧形成的垂直断裂面,天然大坝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在坝后1公里处,形成一个面积为0.14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堰塞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13级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实习地点:彭州市龙门山地质断裂带实习时间:2015.05.04-2015.05.07班级:2013级2班学号:2013100212姓名:指导教师: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5月30日一、实习目的1.了解野外工作的思路与途径,掌握地质学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2.熟悉地质地貌常规器材的使用;3.了解区域地质状况和地貌特征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4.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所学的地质地貌研究方法运用到实践,使所学内容更好的掌握;二、实习性质“地质学基础”和“地貌学”野外实习一般在构造复杂的地区进行,以便在野外展开岩石、构造和地貌的现场讲授和实测,躲在山区峡谷地层丰富的地带。

由于北川-宝兴断裂带上,2008年5月12日汶川盈袖地震和2013年4月20日庐山地震对地理学院传统的都江堰-彭州实习基地造成严重损毁,近期地壳活动频繁,山体坡面仍处于严重不稳阶段,因此此次学科的实习具有过渡性,特别要注意野外实习安全。

三、实习器材每组:罗盘5个,地质锤1个,卷尺1个,皮尺1个每班:手持GPS 1个区域地形图,地质构造图(汇编材料),遥感影像图四、实习人员实习指导老师:***、***等实习成员: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2013级2、3班全体同学五、注意事项1.一切行动听安排,注意安全,团结合作;2.用硬皮笔记本,铅笔;3.不穿拖鞋、高跟鞋,建议穿运动/登山鞋;4.山区夜间气温,带好轻型雨具;有紫外辐射;5.尽量少用矿泉水,用自带水杯携带开水。

六、准备工作1.罗盘的使用(最常用)注:罗盘为指北针,北针上有小白点。

磁针上缠有铜丝的胃南针(目的:避免磁倾角)罗盘可测量:①方位②产状(节理、断层面)测量岩层产状的数据:倾向、走向(为倾向加或减90°)、倾角使用:测量倾角看长水泡居中时旁边的小指针;测量下层面(底层面)时读南针。

记录时尽可能测量真倾角(和走向线相垂直时才为真倾角)特别提醒:当岩层的倾角<5°时,理解该岩层为水平岩层,不需要测倾向。

温馨提醒:当岩层较薄时,用硬皮笔记本的硬皮辅助测量。

2.GPS的使用型号:G330作用:①定位:经纬度、高程②GIS采集点/线/面3.实训前练习任务1:练习使用罗盘和GPS任务2:认识成龙校区出露的白垩纪地层和第三纪、第四纪地层水平面与岩层相交的线为岩层走向,测量走向看圆水泡。

水平面在岩层面上的投影为倾向;投影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倾角。

罗盘背后的扳手让长水泡居中,用来测真倾角。

测量练习:定位电线杆:235°红花继木旁石头:倾角27°,倾向125°日期:4月20日天气:阴No.1地层岩性点1.路线:南风门→沿取友路→南云门→第一实验大楼东侧2.定位:30.56°N 104.19°E 高程:505.9m3.介绍:该点形成于新晋纪,由堆积形成。

该点为菱形盆地向斜之上沉积第三四纪的地层,位于龙泉山、龙门山之间的成都平原上。

此处出露的地层为白垩纪苍溪组的地层,该地层为砂泥岩附层,颜色为砖红色,是在氧化环境下生成的。

据观察,此处地层为假整合,也叫做平行不整合。

由于该地层中大的颗粒沉积为碎屑岩,小的沉积为泥岩,又根据砖红色故推测此处的沉积相为河流相。

根据对四川地质变化方面的资料查询,得出此处地层是由于早先的四川盆地本为海洋,后海水渗出形成巴蜀湖,接着在时间的推移下变成淡水湖,湖水蒸发、下渗而后形成陆地。

观察发现,该砂岩的成分为石英、长石(见图1)。

用地质锤敲打后发现砂岩比泥岩坚硬(图2)。

图1 图2No.2地层点(第四纪沉积物)路线:顺着332A路线大致向北方向到达游泳池东侧,该点位于小路旁的小丘上。

定位:30.56°N 104.20°E 高程:518.00m介绍:此处出露土层为成都黏土,具有的特点有:颜色为黄色或亮黄色,结构疏松并无明显层理(见图3)。

成都黏土零散分布在一、二阶地上,其中的主要成分为石英及长石。

成都黏土的特征为表层含钙质结核,形状为姜状或球状(图4)。

在成龙校区,成都黏土有10多米厚,在成都平原上,最厚的成都黏土土层至今发现在成都理工,厚度为20多米。

根据上课所学知识可知水成的特点为具有分选性,风成的特点为出露土壤的粒径会逐渐变小。

将成都黏土拿到电镜下观察到石英,且发现表面磨圆度很差,我们知道水成的土质磨圆度很高,还观察到土质表面具有撞击坑,风沙流经常会造成土体表面凹凸不平具有撞击坑。

查阅资料,找到有关专家提出成都黏土为北方马栏黄土风成而成的学说。

图3 图4No.3雅安砾石层位置:川师东门外的车城大道东侧路基边定位:30.56°N 104.2°E 高程:514m介绍:雅安砾石层形成于更新统,属于泥砾岩,是成都平原上一种堆积物。

砾石形状为次圆状或棱状。

砾石成分为石英岩(变质岩)、花岗岩(变质了的)、大理石等等。

地层从上到下的分布为第四纪疏松沉积物、广汉砾石层、雅安砾石层、大邑砾石层。

No.4雅安砾石层路线:点3向北边行进约100m定位:30.5°N 104.20°E 高程:506.9m介绍:雅安砾石层在成都平原上分布最广。

老地院李春昱教授认为雅安砾石层为冰水沉积下形成的冰碛物。

原因有二,一为分选性不是特别好,二则为在砾石上发现冰川擦痕。

而另一种认为为雅安砾石层为河流相沉积。

雅安砾石层分布在龙泉山脉西麓至金堂、成都平原的南端,厚度为30至150多公尺不等。

雅安砾石层沉积物质特点为:从下至上,土体从厚逐渐变细再变厚(3/2个旋回),这一现象意味着气候的变化。

可在右图中发现这一现象。

日期:4月25日天气:阴地点:龙泉山No.1 创鼎机械厂(地层岩性点)1.定位:30.54°N 104.29°E 高程:604.91m2.介绍:此处出露地层为侏罗纪地层,侏罗纪地层中有以下几种岩性:泥岩(一般为砂质或粉砂质)、页岩、砂岩、粉砂岩(淡紫色),有时还有砾岩。

此处的岩层为倾斜岩层,因受地层破坏,发生了很多节理。

成都东部的屏障——龙泉山,为一条形断块山,形成于白垩纪之后,历次地层构造形成的,长200km,宽15km,海报1000m 以上,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

龙泉山的南坡和西坡各有七八条断层,西坡断层呈多字形排列。

这些断层中,有的断层为活动性断层,反映之一为地震,山上有好几个地震观测点,但龙泉山区域内的断层活动震级很小,一般为3级以下。

龙泉山为背斜,倾向为对倾。

龙泉山上本应有白垩纪地层,但由于被风化掉了,故只剩下侏罗纪地层。

3.地层的划分:K(白垩纪)地层分为K1(天马山/苍溪组/白龙组)和K2(灌口组);J(侏罗纪)地层分为J1(下统) J2(中统) J3(上统),其中J1为早侏罗自流井组地层,J2分为遂宁组和沙溪庙组,J3分为蓬莱镇组/莲花口组和遂宁组。

确定龙泉山为J3地层。

4.观察地层:①该处地层分层明显,自上而下岩层颜色分别为淡紫红色、灰绿色、淡紫红色、灰绿色、淡紫红色,由下图可以看出。

颜色反应沉积环境的变化,浅色样式有机质含量低,多形成于浅水、动荡和氧化条件下;暗色岩石形成于深水或净水和还原环境中,如沼泽和深海沉积;岩石中含有三氧化二铁时,呈红色,反映强氧化环境,岩石中含少量氧化亚铁,呈现绿色,反映还原环境。

该处岩石颜色证明此处地质变化频繁且剧烈。

②岩性:灰白色的粉砂岩(如下图);淡紫色经过球状风化的,球状风化为泥岩的特性,且粒度细小,故确定为泥岩。

我组测量的岩层倾向为226°,倾角为10°③节理:10m内有20条节理,分为4组。

测量了两组节理面,第一组节理的倾向为37°,倾角为55°,长度为234cm,第二组节理的倾向为8°,倾角为41°,长度为71cm。

由于节理之间的间隔超过数厘米,故此处的节理为剪节理。

剪节理的特点为(a)产状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

(b)剪节理平直光滑,有时具有因剪切滑动而留下的擦痕。

剪节理未被矿物填充时是平直闭合缝,如被填充,脉宽较为均匀,脉壁较为平直。

(c)发育于砾岩和砂岩等岩石中的剪节理,一般穿切砾石和胶结物。

(d)典型的剪节理常发育成共轭“X”型节理系。

(e)主剪裂面由羽状微裂面组成。

创鼎机械厂J3遂宁组岩层组剖面示意图No.2山泉镇/桃花故里(地层岩性点)1.位置:桃花故里西偏北8°的公路旁。

2.定位:30.544°N 104.318°E 海拔:841.02m3.介绍:此处为J3蓬莱镇组地层,蓬莱镇组地层一般厚度为1000m以上,此处为几百米。

岩性为中厚层-厚层的砂岩、粉砂岩、泥岩、夹页岩。

由于此处为湖相陆相沉积,故此处化石进化高级。

岩层为紫红色,说明富含三价铁离子。

测量了一组岩层产状,倾向为262°,倾角为9°。

No.3山泉镇顶部公路支线(地貌点)1.定位:30.54°N 104.31°E 高程:819.82m2.低山地貌:大范围的龙泉山均为低山地貌,东边为丘陵地带,西边为成都平原;四川盆地西部为成都凹陷,东部为隔挡式构造。

3.沟谷地貌:形态:“V”形;切割深度估测为230m,用罗盘打出沟谷的延伸方向,为北偏东48°。

4.测量此处岩层产状,砂岩的倾向为9°,倾角为15°;泥岩倾向为320°,倾向为6°。

5.点间观察①.定位:30.8°N 104.41°E 高程:831.80m②.岩层近于水平No.4 地貌点定位:30.54°N 104.31°E 高程:820.23m1.坡地地貌:a.类型:①崩塌: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②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b.判断滑坡的要素:堆积体、滑坡壁、坡度等。

此处树斜着生长,有很多石头,且石头棱角分明,故判断此处早期有滑坡,现已稳定。

c.绝大多数滑坡均为缓慢滑动,滑坡产生的条件为地下水/雨水、坡度为30°以上、在重力作用下。

坡度的测量需用的器材为皮尺和罗盘,测量出坡度为56°(真实值一般都是远小于目测值的)d.人类对坡地的利用:种植桃树、柏树、竹子。

滑坡对人类的影响(潜在危险):加剧水土流失,使得地表植被生长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大为不利,也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

保护滑坡的措施:认识环境;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