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绘画
2.1多姿与多彩(生活色彩)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绘画
![2.1多姿与多彩(生活色彩)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绘画](https://img.taocdn.com/s3/m/89a51a6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e.png)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3
导入
学生观看中国传统服饰旗袍,及身边的美术服饰视频的色彩构成启发学生色彩就在我们身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欣赏旗袍的色彩魅力。
12
新课探讨学习
教师提问:身边还有哪些跟色彩有关的事物或物品?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雕塑,建筑,窗帘,桌子等等。
教师提问:如何理解“理解色彩在建筑中的运用,举例说明?
5
示范
动手画一画。试着赏析民间艺术家曹佃祥剪纸作品并观看老师做的绘画示范,
23
练习
学生交流、讨论课堂练习作品,深入色彩元素灵活多变的特征 ,尝试运用它们进行表达 ,并体会其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与方法。
2
结课
色彩是千变万化的,我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去感悟和练习才能对色彩有更深的感悟能力,从而提升我们对色彩的深入认识和感知力,从而享受色彩的快乐体验。
每个颜色的具体含义:(PPT展示,引导学生联想)
炙热、活跃、躁动不安 红色
红色让人联想到血液、活力、热火与激情,红色主导的画面从来不缺少“醒目”与“冲击”。红色还象征着革命,愤怒与仇恨也为红色增添了更多的感情色彩。
生命的化身—绿:色
绿色是使人类视神经感觉最舒适的一种颜色。因此,鲜艳青翠的绿色常令人感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酸的食物经常是绿色的新绿会让人联想到生命与生长。
成熟. 醒目却很少被人青睐 橙色橙色经常让人联想到丰收与成熟。它;不如红色刺眼,也不如黄色明亮,但它几乎不会给人带来任何负面情感,因此欢乐与喜悦经常用橙色来表达。
三、鉴赏《彩绘地板》这幅作品。
吉姆·连彬是一位环境装置艺术家,他善于使用色彩鲜艳的色带并根据实际场地状况组成变化多样的彩色地面或墙面,将本来平淡无奇或古老陈旧的环境转化为气氛活跃、动感十足的:《窑洞窗花》《歼20飞机蓝色机身》《红灯笼》这些作品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你们最喜欢什么颜色?请用你的颜色图案的形式表达出来。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绘画共71页PPT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绘画共7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d4fc90d02f60ddccdb38a0a4.png)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绘画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教案】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教案】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46a3d9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6.png)
高一美术鉴赏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教学设计单元课题图像之美——绘画艺术学习对象高一年级课业类型美术鉴赏大概念提出指向学科本质、启发思考的基本框架和结构图像会因为形式美原理的巧妙运用,显示出个性迥异的审美特征和品味,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
基本问题基于“大概念”,结合各主题内容,分别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1.中国传统绘画主要的艺术特征、创作理念有哪些?2.古代文人为何以绘画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3.怎样认识和理解中国绘画以形写神的艺术意趣?4.认识西方绘画中的理想美与文艺复兴的现实意义?5.西方现代艺术作品中常见的形式美原理有哪些?6.如何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文化背景?关键词中国画笔墨文人画油画文艺复兴再现表现大单元设计思路1.单元主题和内容分析:本单元是中西方绘画作品的鉴赏学习,将人类美术历史进程中如此宏达的内容浓缩在一个主题单元中。
这是美术课程中主题内容含量最多、相当重要的学习部分,本单元采用的架构方式、选择作品内容,并不是严格按照美术历史脉络展开的,但又关照了美术历史发展中不同时期风格流派的美术家及作品。
鉴赏本单元主题,面对美术历史上众多经典作品,可以帮助高中学生理解在浩瀚的美术历史发展中,诸多美术家是怎样用作品承载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文化使命,如何用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的。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提升图像识读的能力和自己的审美判断力,在鉴赏学习过程中深化自己的文化理解水平。
本单元学习分为“中国传统绘画”文人画”“西方古典绘画”“西方现代艺术”4个主题,分别从表现方法、创作方式、审美视角和文化根源等方面来分析中国和西方美术作品的艺术特征。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学习从艺术品看人生意趣,体会中西不同的审美观念、创作思想及文化背景。
它们分别指向的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
2.分析学生知识与技能现状: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和美术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地理知识积累或多或少都可以对作品发表一定的见解,但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可能对本课主题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为他们创建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教师要搭建好这个平台,就要注意师生互动这个环节,这样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赏析名作的过程中,一方面掌握其艺术特点,另一方面享受了美,陶冶了情操,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认识美的渴望,从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绘画全册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绘画全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391801bcd126fff7050bdc.png)
+怎样理解中国画“以大观小”的表
现方法?找出相关作品并举例说明。
——学画中国画
谈 谈 你 对 国 画 的 认 识
国画:
就是中国人用自己制造的工具材料,按 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创造出来的画。国画有 几千年的历史,每一时代的画家都以自己的 创造,使传统中国画技法更加丰富多彩。水 墨画就是在传统技法上不断的创新,水墨画 反映出来的审美情趣,既有历史的、民族的 特点,又有时代的、创造的新意。富有韵味, 是中国画特有的美感。
--国 画 人 物 画 ---
舞蹈
西藏组画
血衣
步辇图
呐喊
形---是指表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 神---是指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本质 气韵---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指的是作 品蕴含的生机、气势、节奏、韵致
韩 熙 载 夜 宴 局 部
+
+ 高逸图 局部
禽 兔 图
+ 写心立意---通过表现客观世界实现自我精神的抒发(中国
“象形”指头脑中经过加工的艺术形象,它可以是有取舍、 想象、夸张的艺术意向
六 君 子 图
竹 石 图
+
虾
+
+ 随类---既有对象本身的形、色、质、香等类相,也有画家
审美心理感受的类相而赋彩
+ 色不碍墨---宋代的“运墨而五色俱”
+
明代以后“墨色和谐,色墨交融”
出 水 芙 蓉 图
+
+ 意境---“意”是人的思想和感情,“境”则是由象引发的
人教版高中选修
美 术 全册优质课件
知识回顾:绘画和美术的关系
美术
建筑
雕塑
绘画
工艺美术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4e17b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a.png)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第一部分:课程目标和理念美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形式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艺术灵感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学习艺术史、美术作品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要求美术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和美术史等方面,要求学生既要学习艺术的基本技能,又要了解艺术的历史和发展。
1.绘画:学生要学习素描、水彩、油画等不同的绘画技法,掌握色彩、构图、透视等基本绘画原理,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和表现力。
2.雕塑:学生要学习泥塑、石膏、木雕等不同的雕塑材料和技法,掌握雕塑的基本造型原理,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和三维表现能力。
3.摄影:学生要学习基本的摄影技术和器材的使用,掌握光影、构图、色彩等摄影原理,培养他们的摄影技能和表现力。
4.美术史:学生要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流派,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培养他们对艺术历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和评价美术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注重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1.教学方法: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实践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和情感。
2.教学资源:学校要提供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和设备,如美术教室、绘画材料、雕塑工具、摄影器材等,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3.评价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实际水平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个性和创造力,鼓励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作品展览、评比活动等。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8b2e9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1.png)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随之进行了修订。
这次的修订旨在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本文将就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进行深入探讨,从目标设定、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提供更清晰的指导。
一、目标设定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的目标设定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具体表现在:1.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欣赏不同风格和形式的艺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鼓励他们参与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让他们能够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美术历史,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展示。
二、课程内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1.绘画:包括素描、水彩画、油画等各种绘画形式,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绘画基本功。
2.雕塑:包括陶艺、石雕、木雕等各种雕塑技法,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3.摄影:包括黑白摄影、彩色摄影等各种摄影技术,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4.设计:包括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各种设计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
5.艺术史:包括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等各种艺术史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此外,课程内容还包括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两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既能够积极参与艺术创作,又能够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提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
具体包括:1.教师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艺术史知识、技术要领等内容,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和综合评价。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7c04e34f111f18583d05a79.png)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系列1:美术鉴赏系列2:绘画-雕塑系列3:设计-工艺系列4:书法-篆刻系列5:现代媒体艺术第四步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科书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第一部分前言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大纲(初审稿)》的颁布。
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是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普通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系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详细《山香教育》第90页):(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二)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五)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山香》92页)三、课程设计思路(一)设置内容系列,提供多种选择机会由于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不同,高中学生血药发展不同的美术能力。
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一下五个内容系列,供学生自主选择:系列1:美术鉴赏(1、学习内容。
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总体介绍
![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总体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fc03b8ad5bbfd0a79567355.png)
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分为欣赏、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摄影/摄像九个模块编写共 9 册。
1.教材结构。
绘画共 7课,18课时。
绘画本来是美术学科中的一个基础性的,门类相当繁多且应用十分广泛的模块,为了适应高中学生的选修实际情况,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进行慎重的精选与合理的编排。
第一课《认识绘画艺术》:前一节讲绘画的含义及特征和绘画的种类这两方面,先了解绘画的范围和它的普遍特征;后一节从内容、形式和深层意蕴三方面分析绘画的内在要素。
这一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绘画的内涵与外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形成一个正确的概念。
第二课《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力图结合作品分析,对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中国画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概念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以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和艺术成就,培养他们热爱民族绘画艺术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学画中国画》:是中国画的实习作业课,本课教材安排的学习活动较多,共需完成4幅作业,建议从中选择完成2幅作业。
第四课《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比较全面而概括地介绍了西方绘画的艺术特征和艺术语言。
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可以和中国绘画作品对比着进行欣赏与研究。
第五课《简捷地捕捉物象的方法 ----线描写生》:(1)对中西方绘画(主要是素描)中的线描造型作了介绍和分析;(2)对线描写生的实践活动作了提示和安排,学生可从静物、景物和人物写生中选择两项进行练习。
本课最后编排的“拓展内容----自由想象”,是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艺术个性而作的尝试,可以作为选修教材使用。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教材总体介绍刘冬辉摘自:《天涯论文网》一、教材的主要特点----认真实施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加以具体化,使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价值观、课程模式得到创造性的体现,既遵循又有探索,因此,开拓性、探索性是本教材的首要特点。
高中美术-绘画《第三课 形的空间及质感》教学设计3-湘美版
![高中美术-绘画《第三课 形的空间及质感》教学设计3-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45fe4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5.png)
湘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第一单元第三课形的空间及质感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高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空间形态的三维处理方式了解,并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精神空间的理解,能在作业练习中有所表达。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启发引导和直观演示下,学生通过感悟、讨论、实践等,能把南湖红船的形与空间正确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嘉兴红色题材作为练习内容,培养学生深入观察生活的习惯,要求学生能把“红船精神”融入到作品中,体会“红船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初步掌握三维空间的表现方法。
难点:对精神内涵的把握及其表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学生作业纸、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回顾展示上节课同学作业,并作简要点评。
二、导入新课:板书《形的空间处理》三、新授:1、三维空间中形的表现——图例《南湖红船》(一)教师讲解作品中空间表达的方式学生体会感悟(二)造型时运用几何观察法,教师演示讲解2、三维空间中精神内涵的表现(一)请学生一起诵读“红船精神”(二)教师与学生一起感悟作品的精神内涵:天空的朝霞和南湖水域的宽阔平静体现了包容平和又朝气的主调,红船向东,船头微微向上仰起增加了作品的精神力量。
四、作业练习1、教师演示,分步讲解,学生同步临摹2、教师下堂指导(一)强调几何观察法的运用,分析船体结构帮助学生理解造型规律。
(二)突出红船精神在画面中表现,如船头造型时略向上,加强透视,线条要挺拔有力以增强饱满的精神张力。
(三)教师把部分学生作业展示,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四)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投影到屏幕上作现场修改。
五、总结本课以红船为题材进行练习,能够让同学在增进绘画技能的同时,深刻体验情感因素在作画过程中的特殊运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f9c41ec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7.png)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绘画》绘画(18课时)第一课认识绘画艺术第二课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第三课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第四课西方绘画的表现图示与艺术特征第五课简捷地捕捉物象的方法---线描写生第六课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第七课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工艺》工艺(10课时)第一课工艺的内涵第二课笔插的设计与制作第三课书籍保护的设计制作第四课鸟巢的设计与制作第五课石膏造型工艺制作第六课靠垫的设计与制作第七课扎染的设计与制作第八课腊绘的设计与制作第九课纤维艺术的工艺制作第十课陶瓷造型工艺制作个人学习工艺评估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书法》书法(18课时)第一课汉字与书法文化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第三课楷书源流与赏析第四课行书源流与赏析第五课草书源流与赏析第六课工具材料与基本要求第七课点画特点分析及练习第八课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一)第九课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二)第十课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三)第十一课整体临摹训练(一)第十二课整体临摹训练(二)第十三课整体临摹训练(三)第十四课创作训练(一)第十五课创作训练(二)第十六课创作训练(三)第十七课综合知识第十八课考察实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电脑绘画.电脑设计(18课时)第一课万能的虚拟画笔---用电脑画画第二课电脑工作坊---做个电脑设计师第三课神奇的三维世界---建设3D立体空间第四课建设虚拟空间---亦真亦幻的游戏世界第五课让影像动起来---米老鼠的诞生第六课创作你的动画片(上)第七课创作你的动画片(下)第八课用电脑编辑电影---自己当导演第九课声光电艺术---多媒体第十课让世界都知道---网络艺术欣赏与实践第十一课媒体艺术家第十二课媒体大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篆刻》篆刻(18时)第一课印章的实用作用与艺术价值第二课篆书于印章文字第三课实用印章的发展演变(一)第四课实用印章的发展演变(二)第五课流派篆刻及风格特征(一)第六课流派篆刻及风格特征(二)第七课篆刻的工具材料与基本理念第八课篆书技法分析与训练第九课篆书临摹训练第十课刀法分析及训练第十一课白文印临摹练习第十二课朱文印临摹练习第十三课边款刻法与拓法第十四课字法与章法练习第十五课白文印创作练习第十六课朱文印创作练习第十七课自由创作第十八课观摩考察。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fcc5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4.png)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第一部分: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需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第二部分:总则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够理解、分析和欣赏艺术作品,有扎实的绘画基础和艺术创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素描、水彩、油画、版画、雕塑、书法、艺术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和技法,将传统和现代艺术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教学原则:贯穿“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本”、“注重启发”、“培养创新”等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注重启发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素描:包括人物素描、静物素描、风景素描等内容,培养学生较高的观察、分析和构图能力,使其掌握基本的造型技能。
2.水彩: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式,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油画:了解油画的材料、技法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较高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情趣。
4.版画:学习版画的基本介绍和技法,培养学生对版画艺术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5.雕塑:通过实践学习雕塑的基本构图和造型技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6.书法: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7.艺术设计:学习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注重启发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艺术表现能力。
3.多样化评价:注重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包括作品评价、实践评价、理论考核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发展。
2024年整理: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2024年整理: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1341f2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b.png)
2024年整理: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一、前言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24年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旨在指导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素养。
2. 引导学生掌握美术基本原理和技能,发展艺术表现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结构1. 必修课程:包括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四个领域,每个领域设置两个学分,共计八个学分。
2.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水墨画、油画、版画、民间艺术等十个方向,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一个方向,设置两个学分。
3. 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史、艺术理论、美术鉴赏等,设置四个学分。
四、课程内容1. 必修课程:- 绘画:学习素描、色彩、速写等基本技能,掌握透视、光影、构图等基本原理。
- 雕塑:学习泥塑、石雕、木雕等基本技能,了解雕塑艺术的历史和发展。
- 设计:学习平面设计、立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基本技能,掌握设计原理和方法。
- 摄影:学习摄影技巧、后期处理等基本技能,了解摄影艺术的发展和应用。
2. 选择性必修课程:- 水墨画:学习中国传统水墨画技法,了解水墨画的历史和流派。
- 油画:学习油画技法,掌握色彩、构图等基本原理。
- 版画:学习木刻、铜版、石版等版画技法,了解版画艺术的发展。
- 民间艺术:学习剪纸、泥塑、民间绘画等民间艺术形式,了解民间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3. 选修课程:- 艺术史:学习中外艺术史,了解艺术发展的脉络和重要艺术家。
- 艺术理论:学习艺术理论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和批评能力。
- 美术鉴赏:学习美术鉴赏方法,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历史的图谱(文化色彩)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绘画
![2.3历史的图谱(文化色彩)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绘画](https://img.taocdn.com/s3/m/29ef1b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5.png)
4’
创意表现
教师示范
创意表现:查阅资料,详细了解中国古代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并尝试用色彩描绘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品设计图,要求能体现该时期的色彩文化特征。
教师示范:以唐代崇尚的黄色为主色,为传统工艺品香袋绘制设计图。
学生思考与探究:查找相关资料,看看独具中华特色的五色观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三、讲授中国民间色彩系统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教师:在玄黄与五色系统之外,还存在着庞大的民间色彩系统,中国民间色彩系统主要以自然、人文为依据。
通过对具体民间色彩的特征及名称来源的讲解,理解民间色彩以自然、人文为依据的特点。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二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历史的图谱(文化色彩)
教科书
普通高中教科书 美术 选择性必修1绘画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及其发展历程;了解玄黄、五色及传统民间色彩的特征。
教学重点:玄黄及五色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民间色彩体系的主要特征。
教师:中国人的色彩观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的影响贯穿中国的神话时代和历史时代。具备日常为用和主观印证的性质。
学生思考与讨论:你知道典型的中国传统色彩有哪些?独具中国特色的色彩搭配有哪些吗?
二、深入讲解五色与五行、五方、五大神兽的联系以及其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讲解由五色发展出来的玄黄二色及天地概念的关系。
教学难点:五色与五行、五方等相对应的关系及其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高中美术绘画教案三篇
![高中美术绘画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198818852458fb760b5626.png)
高中美术绘画教案三篇水平目标:能够结合生活中的色彩体验并使用绘画的相关知识欣赏评述作品中的色彩表现,在感知、领会、感悟作品的过程中,养成敏锐观察、细致比较、层层分析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能够通过丰富的色彩感受活动,激发通感体验,并理解色彩心理属性具有共同性与个体性特征,在色彩使用的实践体验中进一步深化色彩表现的色调知识,建构形象生动的色彩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丰富的色彩感受活动,激发通感体验,并理解色彩心理属性具有共同性与个体性特征;难点:选择和使用色彩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能够结合生活中的色彩体验并使用绘画的相关知识欣赏评述作品中的色彩表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问题引入:上课前,老师被一个问题难住了,我想请同学们出出主意,你觉得今天这样的场合,老师该打什么颜色的领带比较适合?其实,刚才我们谈的话题跟今天所学的内容相关,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色彩与人的心理活动.展示课题:第三课《光色心情》P31二、课题一:看得见的冷、热、酸、甜设问:冷、热、酸、甜能看得见吗?我们知道冷、热是触觉,酸、甜是味觉。
引导:大家能不能分清橙汁与咖啡的味道?(课件展示图片)。
让学生讲出色彩的通感。
1、比较作品:《蓝色睡莲》法国-莫奈;《萨达克寻找湮没的水域》英国-约翰马丁引导学生说出两幅作品的感受,得到:一般来说,红、黄、橙等色常让人联想到暖烘烘的太阳、火光,感到温暖,所以称为暖色;而青色、蓝色使人联想到天空、冰川、河流、海水等,感到寒冷,所以称为冷色。
艺术家在实行艺术创作时常常会利用这种色彩的冷暖感,营造出画面所需要的气氛,突出作品的主题。
(学生讨论怎样使用冷暖感创作作品,如“沙漠行人”这个画面色彩组织。
)2、比较作品:《故宅》吴冠中《浙东石城》陈伟南导问“两幅作品同样是画房子、墙壁,你觉得重量是否一样?”得到:色彩是有重量感的。
在同类型、同一材质对象的情况下,明度较高的色彩,给人的感觉较轻;相反,明度较低的色彩,给人的感觉较重。
湘美版高中美术绘画课件第三课 光色心情
![湘美版高中美术绘画课件第三课 光色心情](https://img.taocdn.com/s3/m/04b7c8464b35eefdc8d333cc.png)
云卷云舒 彩墨画 刘欣
同样是画云朵,截然不同的用色,感受大不一样!左图色调 暖、亮,给人温暖、轻盈、明快的感觉;右图色调冷、暗,给人 阴郁、深沉、压抑的感觉。
绘画
第二单元 第三课 光色心情
色彩的情感表现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色彩世界中,积累 了很多视觉经验,当视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产生 一定的呼应时,就会使人心理上产生某种情绪,并 使该色彩具有表达这种情绪的效果。当然,色彩的 情感表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准确地说出各种 颜色的表情特征也很难。艺术家正是利用色彩情感 的丰富性、差异性来表现生活、表达自我。
绘画
第二单元 第三课 光色心情
明朗的色
一般说来,明 度高、对比强、纯 度偏高且色性偏暖 的色彩给人以明朗 的感觉。画面中蓝 色的天空和金黄色 房子、大地的强烈 对比,使人真切地 感受到了阳光的明 媚、灿烂。
在阿尔的黄房子 油画 (荷兰)凡·高
绘画
第二单元 第三课 光色心情
呐喊 油画 (挪威)蒙克
绘画
阴郁的色
蒙克的用色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的 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 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 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 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阴郁、沉闷 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的上 方,给人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 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 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 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 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 色中。由此可见,明度低、明度对比 弱、纯度偏低且色性偏冷的色彩往往 造成阴郁的感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美版 绘画类 第二单元第三课
色调
色调不是指颜色的性 质,而是对一幅绘画作品 整体颜色的概括性评价, 是一幅作品色彩外观的基 本倾向。一幅画虽然用了 多种颜色,但总是有一种 整体倾向,偏蓝或偏红, 偏暖或偏冷,等等。这种 整体倾向就是一幅画的色 调。通常可以从色相、明 度、冷暖、纯度四个方面 来定义一幅作品的色调。
高中美术人教版必修艺术欣赏 绘画的诞生(落笔)-1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教版必修艺术欣赏 绘画的诞生(落笔)-1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2d005b376baf1ffd4fad40.png)
观察周围的环境,思考生活中的场景。
以的点、线、面为元素,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教师演示:
以这幅场景作为参考,注意观察细节,毛绒玩具、苹果、背景上充满了点;物体上、布褶上游走的线和阴影的面,都可以作为构思的元素进行创意表达。
用线条表现主体物的造型特点。
用线简单的刻画细节,注意线条的力度和疏密。
同时强调一下点的刻画与面的刻画。
修饰整体细节,使画面更加完整。
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场景作为创作灵感,以“点,线,面”的为元素进行创意表。
高中美术绘画知识点总结
![高中美术绘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c2913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e.png)
高中美术绘画知识点总结
美术绘画是高中艺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对高中美术绘画知识点的总结:
1. 线条和构图
- 线条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之一,通过线条的运用可以表现物体的外形和结构。
- 构图是指在绘画中合理安排和组织各种元素的布局,使画面具有美感和艺术效果。
2. 色彩和色彩运用
- 色彩是表现物体形象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它可以表达出物体的形态、质感和情感。
- 色彩运用包括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技巧,如明暗对比、冷暖色的运用等。
3. 透视和立体感
- 透视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透视可以使画面更加逼真和具有立体感。
- 立体感是指物体在画面上形成立体效果的能力。
4. 素描和写实绘画
- 素描是一种以线条为主的绘画形式,通过勾勒物体的轮廓和细节表现形象。
- 写实绘画追求真实的再现,力求将画面的细节和效果表达得尽可能逼真。
5. 艺术形式和风格
- 艺术形式包括不同的绘画媒介和技法,如铅笔画、水彩画、油画等。
- 艺术风格是指作品中所表现的艺术风格和风格特点,如印象派、抽象表现主义等。
以上是高中美术绘画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4年新版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目录
![2024年新版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41f33e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1.png)
2024年新版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目录一、教材简介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是为了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美术素养和创造力而编写的。
本套教材遵循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美术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强调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贴近学生生活,丰富多样,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美术教育。
二、教材结构1.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的基本概念与术语- 美术的历史与发展-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2. 绘画- 素描- 水彩画- 油画- 中国画3. 雕塑- 雕塑基本技法- 雕塑创作实践4. 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工业产品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5. 摄影- 摄影基本技巧- 摄影创作实践6. 现代媒体艺术- 数字绘画- 动画与漫画- 数字摄影与摄像7. 美术鉴赏与批评- 美术鉴赏方法与技巧- 美术作品批评与分析8. 美术与生活- 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美术与时尚文化的互动- 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各册教材内容安排1. 第一册《美术基础知识》- 第1课美术的基本概念与术语- 第2课美术的历史与发展- 第3课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2. 第二册《绘画》- 第1课素描基础知识- 第2课水彩画基本技法- 第3课油画创作实践- 第4课中国画技法与创作3. 第三册《雕塑》- 第1课雕塑基本技法- 第2课雕塑创作实践4. 第四册《设计》- 第1课视觉传达设计基础- 第2课工业产品设计实践- 第3课环境艺术设计原理5. 第五册《摄影》- 第1课摄影基本技巧- 第2课摄影创作实践6. 第六册《现代媒体艺术》- 第1课数字绘画技法- 第2课动画与漫画创作- 第3课数字摄影与摄像实践7. 第七册《美术鉴赏与批评》- 第1课美术鉴赏方法与技巧- 第2课美术作品批评与分析8. 第八册《美术与生活》- 第1课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2课美术与时尚文化的互动- 第3课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进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对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 承方面,教材力求广泛、深入地 对学生加以引导。
民族传统文化
杨柳青年画 民族传统文化
水乡 胡族传统文化
嵌 绿 松 石 饕 餮 纹 铜 牌 饰 夏 民族传统文化
绣 女
李 志 国
民族传统文化
2、对待外国优秀美术作品,教 师应首先有一端正态度,以高尚 的师德正确引领学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美术 》介绍
(中学)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解放前夕为 人民美术出版社题字,人民美术出版 社建立于1951年。
人民美术出版 社是我国第一家编 写出版美术教科书 的单位。自1979年 以来编写出版中小 学、高中、中等师 范美术教材,团结 了全国一大批优秀 的美术师资,具有 丰富的编写经验,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沿着这条路径深入探寻绘画的奥秘。
导 言
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使高中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 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 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培养目标 是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基础之上的提高,基于这一 目标的普通高中美术教材应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 实践等学习过程,既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要 立足学生美术表现能力的形成。对此《绘画分册》 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在此实验教学即将展 开之时简述其编写特点,希望老师们大胆实践,开 拓创新,学好“课程标准”,用好新教材,更希望 《绘画分册》能够得到师生喜爱和认可,成为提高 学生综合美术素养的得力工具。
每课设计自我评价,帮助学生习惯于梳理自 己的学习,检验学习成果,逐渐使自己明确每课 学习的目的任务,使学习更有效果。同时使学生 善于学习,学会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做好必要的 铺垫。
学习因素
学习因素——页眉
学习因素——页眉
希望师生在“课程标准”指导下,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摸索经验,为
共同搞好普通高中美术教材建设,使其
在《中国花鸟画》一课中,注意选择有知识性、 有生活情趣的名家名作,注重蓬勃生气。页眉上梅、 兰、竹、菊四幅作品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画家乐于表 现的“四君子”题材清雅脱俗的面貌,加上“知识窗” 中的提示,看图读文,意味绵长,滋养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间接受审美薰陶。工笔花鸟画如 《奋飞》、《报春图》等均强调了画作传达出的精神。 而《筛月》的优美静谧又使学生体验别样的美,像幽 雅的悦音弥散在清静的荷塘,作品渗透着传统审美精 神,给学生带来一种精神享受。这种重在心灵感受的 学习,经由“思考与讨论”和“艺术实践”点明和引 领,希望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使他们更多的领悟到生 活真实和艺术作品之美,使自己的情感趋于丰富,审 美能力得到提高。
2001年,人 民美术出版社成 立了教材中心, 专门负责教材的 规划、出版工作。 两年多来,它以 高质量的教材、 良好的售后服务、 有效的教师培训, 赢得了美术教育 界的充分信赖。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郜宗远 社长
教材主编 常锐伦教授认为:
新的教材观要求我们必须打破 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材的旧观念。 单纯强调美术技能系统性的教材, 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和 学生的健康发展。
更具启发性和实效性,更符合学生美术 素养发展的实际需求做出努力。
素描习作步骤
水粉习作步骤
山水习作范画
版画印刷操作
四、体现时代性、基础性 和启发性,拓展学生学习 空间
教材在随堂欣赏内容上选择了一 定量的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目的是 使学生能感受到绘画发展的信息。教 材的时代气息较浓,力求接近学生的 审美水平,使学生在学习时更易理解, 更有情感上的呼应,加之在课文中都 有一些简单的点评,为学生引领思路,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画家、理解作品、 增强审美感知力。
墨梅图
王冕
元
墨兰图
徐渭
明
墨竹图
文同
宋
菊石图
胡远
清
奋飞
詹庚西
筛月 蒋采苹
枫叶寒蝉
齐白石
山有扶苏
黄永玉
午后的阳光 冯晓阳
二、重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 与多元性,培养学生的人文 素养
教材特点
美术文化的人文性与多元性渗透在每 一课的编写之中。在分析作品、了解画家 和时代背景及相关美术现象的同时,使学 生探寻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理解 人类美术活动与美术文化的多元性是课程 目标的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所 有的美术活动都承载了人类的发展印记, 透过各地区、各历史时期不同风格、流派 的美术作品,学生可以通过美术欣赏了解 到人类的历史文化等相关信息,使自己的 心胸和思维变得更开阔,对人类共同生存 的世界变得更了解。
一、充分注意情意性和观赏性, 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教材特点
课程标准”将陶冶审美情操放在课程价 值之首,充分说明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应注 意多方位、多方式帮助学生增强审美体验, 逐步发展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并能引导学 生提升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为此教材在内 容选择上充分注意了适合学生接受与欣赏的 原则,无论文字、图片、均力求有较强的审 美性,能够起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 生情操的作用。
学问猫教汉字
吴冠英
孙悟空 吴冠英
白雪公主 迪斯尼
五、图文并茂,学习因素 丰富,利于学生探究
《回想偶书》以淡淡的忧 郁打动人的心弦。统一的 色调使人感觉到乡居生活 的平静,反复出现的弧线 揭示出诗人就别幻想后不 平静的心绪,是一幅令人 回味悠长的作品。
本册教材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增加页眉小图二 百余幅,开阔学生眼界,更好地辅助课文中的内容。 此外,设计了具有启发性的栏目“思考与讨论”, 具有知识性的栏目“知识窗”,文中小字是作品简 析,另外每课都设计了一至三个“艺术实践”,引 导学生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均考虑到学习活 动的丰富及学习过程的组织与实施,改变了以往以 知识讲授为主的行文方式,重思考、重探究、给思 路、给方法,引导学习全过程。
请看画家胡永凯的作品《水乡》。初看,浓浓的 江南风韵扑面而来,粉墙黛瓦,小窗深深。河中泊两 叶小舟,烟雨蒙蒙,水天一色,正是细雨绵绵之时。 两个身着典型江南装束的女子正在一把撑开的伞下轻 声低语,细细的眉眼描画出妩媚、清秀的韵致,使人 观之如闻吴侬软语。细品,许多细小之处画家精心运 用民间装饰素材,使作品的装饰韵味更加十足。江南 女子头上的银饰、衣襟上的绣品、孩子的兜被上朴拙 的图案,就连头绳和纽襻都带着装饰意味。线、形、 色都透出装饰的气息。画家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浓墨重 彩的手法,糅进现代艺术的造型语言,酣畅淋漓地抒 发醇厚的乡情。 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尽量贴近学生的接受习惯,生动、有 趣味性、优美、抒情,力求在简单扼要、表达清 楚的基础上做到更具文学美和可读性。 午 后 的 阳 光 冯 晓 阳
水乡 胡永凯
水彩画风景写生作品《午后的阳光》描绘的是南 方洞庭湖区常见的一条小巷,不宽的巷道两侧,是砖 木结构的普通人家。小巷的尽头有几棵高低参差的樟 树,透过樟树下的间隙,可以隐约望见远处的一线水 面与紫灰色的彼岸。午后的小巷里静悄悄的,阳光疏 懒地掠过晾在竹竿上随风轻摆的衣裳,只有几只停在 电线上的雀儿,偶尔发出几声清脆的鸣叫……在我们 的身边有许多这样的平凡小景,虽说没有崇山峻岭、 浩瀚大海的壮美与豪迈,却多了一份生活的亲切与情 趣。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体味,生活中从来都不会 缺乏美的意境。 语言文字
山水-神农架秋色-张步
冬日 高广聪
瓶花 李同
红云
叶毓中
装饰画和卡通画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绘画形式,它们 变化多,创意性强,表达情感,体现个性,兴味十足。 本册教材中精选例图,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两课以设计、 创作为主要目的的课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 生创造思维方面给学生一个可登可攀的台阶,引导学生 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作品来,这两课 本着由浅入深,感受与表现并重的原则,选择多幅优秀 范例,介绍了中外装饰画和卡通画的审美特点,并重点 给出创作思路和方法。步骤图明确,设计讲授清楚,为 师生的教与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拓展学习搭建了 很好的平台。
世界多元文化
阿 德 勒 布 罗 赫 鲍 尔 像 克 里 姆 特
. .
世界多元文化
巴 塔 谢 娃 像 列 宾
世界多元文化
无 题 阿 里 卡
世界多元文化
紫 阳 李 蕴 平
世界多元文化
黑蜗 夜牛 中留 的下 人的 们磷 光 指 米引 罗着
世界多元文化
林 中 之 路 马 尔 克
世界多元文化
时髦女低音 康定斯基
世界多元文化
三、加强美术技巧训练,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教材特点
“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注意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绘画分册为此设计了多种类型 的技能训练,供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学。 其中包括素描、水彩、水粉、版画、中国画及卡通 形象设计等多种绘画技巧,有基本训练,也有创作 练习。
特别针对高中美术学习而设计的每个领域中,为适 应学生选学,留有很大的伸缩性,教师可根据主要结构 设计多个单元练习,以适合多种学习需要,例如基础训 练类素描、色彩等课,既可以设计为讲座式的以知识为 主的课型,也可以以连续的单元训练形式出现,从易到 难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需要。以提高学生在某个方面的 绘画技能。这一新型结构与以往高中课程有着巨大差异, 体现了课程标准关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必须具有多样 性和弹性”的思路,给了师生宽泛的选择机会。教师应 在认真学习课标,深刻理解课程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本 校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吴作人
先生所画写 意金鱼,充
满笔情墨趣
和生动的气
韵。
金鱼
吴作人
四君子: 以梅、兰、竹、菊为主要题材的花 鸟画,因取其品格高洁、清丽雅致,为 历代文人画家所偏爱,故而得名“四君 子”。宋元年间的画家多画松、竹、梅 ,称“岁寒三友”,吴镇在此基础上加 画兰花,称“四友图”。后又有加水仙 或奇石合称“五清”者。画家以此赞颂 人间正直、坚韧、乐观,不趋炎附势、 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因此历久不衰, 备受青睐。 知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