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滴定归纳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中和滴定
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1)实质:H+ +OH-= H2O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关键:
①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
②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
③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4)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二、中和滴定所用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
①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酸性、
中性或强氧化性溶液,不能盛装碱
性溶液或者氢氟酸(它们易腐蚀玻
璃)。
②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
溶液,不能盛装酸性和强氧化性溶
液(它们易腐蚀橡胶)。
三、试剂:
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指示剂的作用:
①标准液:已知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
②待测液: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
③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④指示剂的选择:变色要灵敏、明显,一般强酸滴定强碱用甲基橙,强碱滴定强酸用酚酞。
四、中和滴定的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为例)
Ⅰ、准备:
(1)滴定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
①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
②洗涤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洗涤2~3次,并排除管尖嘴处的气泡
③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cm处
④将液面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
(2)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Ⅱ、滴定:(4)滴定
滴定管夹在夹子上,保持垂直
右手持锥形瓶颈部,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而不是前后振动
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球),注意不要把活塞顶出
Ⅲ、计算:每个样品滴定2~3次,取平均值求出结果。
Ⅳ、注意点:
①滴速:滴加速度先快后慢,后面可半滴,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同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直至溶液颜色变化,且30S 内颜色不复原,此时再读数。
②终点判断:当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为滴定终点。
五、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原理:滴定待测液的浓度时,消耗标准溶液多,则结果偏高;消耗标准溶液少,则结果偏低。从计算式分析,当酸与碱恰好中和时,有关系式:c (标)·V (标)·n (标)=c (待)·V (待)·n (待)
(c 、V 、n 分别表示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酸或碱的元数)。故c (待)=)
()()()()(待待标标标n V n V c ⋅⋅⋅,由于 c (标)、n (标)、V (待)、n (待)均为定值,所以c (待)的大小取决于V (标)的大小,V (标)大,则c (待)大,V (标)小,则c (待)小。
六、中和滴定过程中的pH 变化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①酸碱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若用标准的强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强碱溶液,则反应开始时溶液的pH 很大,随着强酸的滴入,溶液的pH 逐渐减小;当二者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 为7;当酸过量一滴时,溶液立即变为酸性。若用强碱滴定强酸则恰恰相反。
②根据滴定过程中的pH 变化及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只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即可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
在实验室里选用的指示剂一般为酚酞,当用酸滴定碱时,恰好中和时颜色由红色刚好褪去;当用碱滴定酸时,恰好中和时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一般不选择石蕊试剂,因为石蕊变色范围太宽,且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所以一般不用石蕊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常用指示剂:酚酞、甲基橙
强酸滴定强碱:甲基橙——黄色-橙色
强碱滴定强酸: 酚酞———无色-粉红
七、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因素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因素主要来自以下6个方面。
(一)仪器润洗不当
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分析:这时标准液的实际浓度变小了,所以会使其用量有所增加,导致c待测液(物质的量浓度)的测定值偏大。
2.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实际所取待测液的总物质的量变少了,所以会使标准液的用量减少,导致c
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少。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待测液的实际总量变多了,使标准液的用量增加,导致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大。
(二)读数方法有误
1.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分析:由图1可知:
仰视时:观察液面低于实际液面。
俯视时:观察液面高于实际液面。
所以滴前仰视V前液偏大,滴后俯视V后测偏小。这样V标准液(V
标=V后测-V前测)的值就偏小,导致c待测液偏小。
2.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分析:同理推知V标准液偏大,c待测液偏大。
(三)操作出现问题
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
分析:这样会增加标准液的实际用量,致使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大。
2.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前尖嘴部分有气泡,终了无气泡(或前无气泡后有气泡)。
分析:对于气泡的前有后无,会把V标准液的值读大,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反之亦反。
3.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待测液溅出。
分析:这样会使待测液的总量变少,从而标准液的用量也减少,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小。
4.滴定过程中,将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
分析:这样会增加标准液的用量,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5.移液时,将移液管(无“吹”字)尖嘴处的残液吹入锥形瓶中。
分析:这样会使待测液的总量变多,从而增加标准液的用量,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6.快速滴定后立即读数。
分析:快速滴定会造成:当已达终点时,尚有一些标准液附着于滴定管内壁,而此时立
即读数,势必造成标准液过量,而导致c待测液的值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