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模理论及其控制实例 PPT
合集下载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原理精品PPT课件
里亚普诺夫函数的必要条件
v x 1 ,.x .n . ,s x 1 ,.x .n .2,
在s=0附近v是一个非增函数,因此满足条件式
,
则定lim义d函ss数2 式0
x0 dt
是系统里的一个里亚
普诺夫函数。系v x 统1 ,本.身x .n就. 稳,s定x 1 ,于.条x .n件.2s,=0。
5.3 菲力普夫理论
ds lim x 0 dt
ds lim x 0 dt
ds lim x 0 dt
ds lim x 0 dt
ds lim x 0 dt
ds lim x 0 dt
ds 0 lim
x 0 dt ds
0 lim x 0 dt ds
0 lim x 0 dt
0 lim ds x 0 dt ds
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其不同之处在于:系统的运动点到达
直线 q(x)x2 a1x10附近时,是穿越此直线而过的; 而运动点到达直线 q(x)x2c1x0附近时,是从直线两边 趋向此直线的。直线 q(x)x2c1x0具有一种“强迫”或
者“吸引”运动点沿此直线运动的能力。
5.2.1 滑动模态
在系统
dxf(x) xRn dt
ete2t et2e2t
b
0
1
5.1.1 开关控制
v =常数 2r 或 2r-m 因此
2 e t e 2 t
xt 2 e t 2 e 2 t
e t e 2 t x 10 e t 2 e 2 t x20
0.5et 0.5e2t
et e2t
v
或
x 1 x t 2 t2 x 1 0 2 x 1 0 x 2 0 x 2 1 0 e tv e x t 1 0 2 x 1 x 2 0 0 2 0 x 2 .5 0 v e 2 v te 0 2 t .5 v
滑模理论及其控制实例ppt课件
x2 s0
•
O(0,0)
s0 x1
s0
•A
x•0
图1 滑模控制示意图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设计变构控制的基本步骤,它包括两个相对部分,即寻求
切换函数s(x)和寻求控制量 u (x)和u (x) 。
8
滑模控制的特性:
1)设计反馈u(x),限定是变结构的,它能将系统的运动引导到一个超平面 s(x)=0上。且系统在该滑模面上的运动是渐进稳定的。
s0 x1
s0
•A
x•0
图1 滑模控制示意图
6
滑模控制器的设计思想:设计一个控制器,将从任一点出发的状态轨线 通过控制作用拉到滑模面上,然后沿着此滑模面滑动到原点。
根据所确定的滑模面函数 s(x),设计如下形式控制律
u
u
u
( (
x) , x),
s(x) 0 s(x) 0
其中 u (x) u (x) ,使得系统在任何初始点都能在有限时间内到达滑模面,
在机器人、航空航天、电力系统、伺服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基本概念
变结构控制是一类特殊的非线性控制,其非线性表现为控制作用的不 连续性。与其他控制策略的不同之处:系统的“结构”并不固定,而是在 动态过程中,根据系统当前的状态有目的地不断变化。
结构的变化若能启动“滑动模态”运动,称这样的控制为滑模控制。 注意:不是所有的变结构控制都能滑模控制,而滑模控制是变结构控制中 最主流的设计方法。
u
u u
( (
x) , x),
s(x) 0 s(x) 0
u Rm,t R
5)什么条件下可以确保滑动模态运动的存在以及系统在进入滑动模态运动 以后能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如渐近稳定等,是变结构控制理论所要研究 的主要问题。
空天飞行器全局终端滑模控制23页PPT
(r cos q sin ) / cos
p (J y J z) qr M x
Jx
Jx
q (J z J x) pr M y
Jy
Jy
r (Jx J y) pr M z
Jz
Jz
(1)
飞行器姿态模型
令 x1
x2
x3 x4
p
x5
q
x 6 r
u1
Lg1Lfh1(x) A(x)Lg1Lfh2(x)
Lg1Lfh3(x)
Lg2Lfh1(x) Lg2Lfh2(x) Lg2Lfh3(x)
L L Lg g g3 3 3L L Lfffh h h1 2 3(((x x x)))100
sinx1tanx2 cosx1
sinx1secx2
cosx1tanx2
(3)
b(x) b1(x) b2(x)
式中
bi
(x)
Lri f
hi
(x),i
1, 2,
bm (x)
,m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再利用状态变换
,就能 Z ( x ) h 1 ( x ) , L f h 1 ( x ) ,, L r 1 f 1 h 1 ( x ) ,, h m ( x ) , L f h m ( x ) ,, L r f m 1 h m ( x ) T 使得系统输出的第 i 个分量 y i 仅受第 i 个参考变量 v i 的影响。
空天飞行器全局终端滑模控制
服从真理,就能征服一切事物
空天飞行器的 全局终端滑模控制
报告人:李英 指导老师:井元伟教授
目录
1.飞行器姿态模型及其输入输出解耦 2.全局终端滑模控制系统设计 3.仿真 4.结论
滑模理论及其控制实例ppt课件
14
滑模控制抖振问题
抖振问题产生的原因(只能减轻,无法消除):
1. 时间滞后开关(控制作用对状态准确变化有滞后) 2. 空间滞后开关(状态空间中的状态量变化死区) 3. 系统惯性的影响 4. 离散时间系统本身造成的抖振
抖振问题的削弱方法: 1. 准滑动模态方法(系统运动轨迹被限制在边界层) 2. 趋近律方法(保证动态品质、减弱控制信号抖振) 3. 观测器方法(补偿不确定项和外界干扰) 4. 动态滑模方法 5. 智能控制方法
在滑动模下,若系统系统的运动规律 完全有滑模面函数决定。以二阶系统为例,
其滑模面函数可设计为 s(x) x& cx ,
其解为 x(t) x(0)ect 。显然,此时方程的 阶数比原系统低,而且仅与参数c有关, 即不受系统参数变化或干扰的影响,故此 时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x2 s0
•
O(0,0)
并沿着预先设定的滑模面运动到平衡点。
x2
s0
•
O(0,0)
s0 x1
s0
•A
x•0
7
该运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到 达阶段或趋近阶段,该阶段完全位于滑模面之 外,如图1的x0A段,其中x0点代表系统状态的 任意初始位置,A点代表系统状态刚达到切换面 的位置,第一阶段就是系统状态可从任意初始 位置在有限时间内向切换面趋近的过程;第二 阶段是位于切换面上的运动,称为滑动模态运 动,或简称滑模运动,如图1中AO段。系统进 入滑模运动阶段,才具有对系统参数变化、外 部干扰和未建模动态的鲁棒性。
(1)常值切换函数: u uvss sgn(s)
其中,uvss 是待求常数,sgn是符号函uv数ss 。设计变结构控制就是求 uxv2ss
(2)采用函数切换控制:
《滑模施工技巧》课件
混凝土养护:在浇筑完 成后,需要保持湿润状 态,避免水分蒸发过快 导致混凝土开裂
模板拆除:在混凝土达 到一定强度后,可以开 始拆除模板,拆除顺序 应遵循先支后拆、先非 承重后承重的原则
模板清理:拆除后 的模板需要进行清 理,以便下次使用
混凝土养护注意事项 :避免阳光直射、避 免风吹雨淋、避免温 度过高或过低等
工程规模:全长1000米,双 向六车道
工程名称:某高速公路桥梁 工程
施工难点:地形复杂,地质 条件差,施工环境恶劣
解决方案:采用滑模施工技 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确定施工方案: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滑模施工方案 设计滑模模板:根据施工方案,设计滑模模板,包括尺寸、形状、材料等 确定施工工艺:根据滑模模板,确定施工工艺,包括浇筑、振捣、养护等 制定施工计划:根据施工方案和工艺,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时间、人员、设备等
施工质量高:滑 模施工可以保证 混凝土的均匀性 和密实度,提高 施工质量。
施工成本低:滑 模施工可以减少 人工成本和材料 浪费,降低施工 成本。
施工安全:滑模 施工可以减少高 空作业,提高施 工安全。
桥梁施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桥梁施工,如公 路桥、铁路桥、人行桥等
隧道施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隧道施工,如公 路隧道、铁路隧道、地铁隧道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确保作业平台稳固,防止滑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防止 意外发生
临时用电 设备必须 符合国家 相关标准 和规定
临时用电 线路必须 采用绝缘 良好的电 缆或电线, 并设置漏 电保护器
临时用电 设备必须 安装漏电 保护器, 并定期检 查和维护
临时用电 设备必须 设置接地 保护,并 定期检查 和维护
《滑模施工技巧》课件
特殊结构与异形建筑
滑模施工对于特殊结构和异形建筑的施工具有优 势,未来将有更多此类建筑采用滑模施工技术。
3
复杂环境与恶劣条件
滑模施工在复杂环境和恶劣条件下的适应性较强 ,未来在地质灾害治理、军事工程等领域将有更 多应用。
01
结论
总结滑模施工技巧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滑模施工技巧在建筑工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 本和减少安全隐患。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按照浇筑方案进行混凝土浇筑 ,并做好养护工作,保证混凝 土质量。
模板拆除与维护
完成滑模提升后,拆除模板并 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滑模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安全控制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确保操作人员遵守安 全规定,防止安全事故
发生。
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 保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质 量符合要求,提高滑模
03
案例分析
某大型工业厂房采用滑模施工技术,实现了大面积混凝土 的连续浇筑。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流程,有效缩短了工期, 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确保 了厂房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案例三:桥梁的滑模施工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案例分析
技术难度高、质量要求严格
桥梁的滑模对施工质量要求严格。
施工效率。
进度控制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充 分利用资源,确保工程
按时完成。
环境控制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控制施工噪音、粉尘
等对环境的影响。
01
滑模施工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层建筑的滑模施工
总结词
高效、安全、经济
详细描述
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通过连续浇筑混凝土,实现快速建造,同时保证施工安全和经济效益。
滑模理论及其控制实例概诉
制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非线性控制,其最大特点在于“结构”不固定, 可以根据系统当前的状态不断切换控制量,使得系统状态到达滑动模态 后沿着预先设定的滑模面运动到平衡点,且系统性能完全由滑模面决定, 而与被控对象参数和扰动无关,该控制方法的大优点是能够克服系统的
不确定性,对系统参数变化、外部干扰和未建模动态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lim s 0
s 0 s 0
当s 0 当s 0
lim s 0
lim ss 0
s 0
x2
s0
上式即为滑动模态的存在条件,该条 件保证系统在切换面邻域内的任意初始 状态,都会在有限时间内到达切换面,
O(0,0)
s0
x1
也称为局部到达条件。
s0
x0
A
性质:可达性 系统初始状态可能处在状态空间中的任意位置,而且一般远离滑模面, 因此滑模面必须在系统整个状态空间内都具有较强“吸引”力,也因此有 了系统的滑动模态全局可达条件,即
滑模控制方法基本理论介绍
讲解:牛雪梅
内容提要
1、滑模控制基本概念
2、设计思路
3、设计实例
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SMC)也称变结构控制,是前苏联 学者Emelyanov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经过Utkin等人的不断完善,于
70年代已发展成为控制领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分支。滑模变结构控
,
定义
滑模控制在本质上是一种非线性控制方法,它的非线性表现在 控制的不连续性上,基于滑模控制理论设计的控制器,其“结构” 是不固定的,且在控制过程中将根据系统当前状态不断变化,以达 到驱使系统按照预定的“滑动模态”状态轨迹运动的目的。 考虑一个一般的非线性系统:
不确定性,对系统参数变化、外部干扰和未建模动态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lim s 0
s 0 s 0
当s 0 当s 0
lim s 0
lim ss 0
s 0
x2
s0
上式即为滑动模态的存在条件,该条 件保证系统在切换面邻域内的任意初始 状态,都会在有限时间内到达切换面,
O(0,0)
s0
x1
也称为局部到达条件。
s0
x0
A
性质:可达性 系统初始状态可能处在状态空间中的任意位置,而且一般远离滑模面, 因此滑模面必须在系统整个状态空间内都具有较强“吸引”力,也因此有 了系统的滑动模态全局可达条件,即
滑模控制方法基本理论介绍
讲解:牛雪梅
内容提要
1、滑模控制基本概念
2、设计思路
3、设计实例
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SMC)也称变结构控制,是前苏联 学者Emelyanov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经过Utkin等人的不断完善,于
70年代已发展成为控制领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分支。滑模变结构控
,
定义
滑模控制在本质上是一种非线性控制方法,它的非线性表现在 控制的不连续性上,基于滑模控制理论设计的控制器,其“结构” 是不固定的,且在控制过程中将根据系统当前状态不断变化,以达 到驱使系统按照预定的“滑动模态”状态轨迹运动的目的。 考虑一个一般的非线性系统: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理论课件
04
CATALOGUE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实现与仿真
滑模控制器的MATLAB/Simulink实现
控制器设计
根据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利用 MATLAB/Simulink进行控制器设计,
包括滑模面函数、控制律等。
控制器参数调整
根据仿真结果,调整控制器参数,优 化控制性能。
模型建立
根据被控对象模型,在Simulink中建 立相应的仿真模型。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滑模控制器优化
模拟退火算法是一种基于物理退火原 理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金属退火过 程,寻找最优解。
模拟退火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强、 能够处理离散和连续问题等优点,适 用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优化问题。
在滑模控制器优化中,模拟退火算法 可以用于优化滑模面的设计、滑模控 制器的参数等,提高滑模控制器的性 能和鲁棒性。
滑模控制器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滑模控制器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包括基于 Lyapunov函数的方法、基于Razumikhin函数的 方法等。
滑模控制器稳定性的判定准则
滑模控制器稳定性的判定准则包括Lyapunov稳 定性定理、Razumikhin稳定性定理等。
03
CATALOGUE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优化方法
基于遗传算法的滑模控制器优化
1
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原理的优化算法, 通过模拟基因突变、交叉和选择等过程,寻找最 优解。
2
在滑模控制器优化中,遗传算法可以用于优化滑 模面的设计、滑模控制器的参数等,提高滑模控 制器的性能和鲁棒性。
3
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强、能够处理多变量 和非线性问题等优点,适用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 优化问题。
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深入了解滑模控制器在 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滑模爬模翻模施工技术ppt课件
滑模、爬模、翻模施 工技术
1
目录
一、概述 二、滑模、爬模及翻模施工 三、翻模施工模板设计 四、翻模施工工艺 五、翻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六、劳力及物资设备等资源配置 七、翻模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2
一、概述
框架混凝土结构目前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滑模、爬模和翻模三种。 下面以对比表的形式将这三种施工方法作简要的介绍。
11
提升架构造示意图
提升架布置示意图
12
F架图片
开字架图片
13
二、滑模、爬模及翻模施工
2、操作平台系统 操作平台系统主要包括操作平台(工作盘)和辅助盘,是供材料、工具、 设备堆放,施工人员进行操作的主要场所。操作平台采用桁架上平面代替, 分内外两部分,外侧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满挂安全网。内侧主要供绑扎钢 筋和浇筑混凝土用。盘面采用50 mm厚木板满铺,盘面必须密实、平整并 保持清洁。
与提升架将滑升模板的全部施工荷
载转至支承杆上,待混凝土具备规
定强度后,通过自身液压提升系统源自将整个装置沿支承杆上滑,模板定
位后又继续浇筑混凝土并不断循环
的一种施工工艺。
滑模模板装置结构图
9
二、滑模、爬模及翻模施工
1、模板系统 模板系统由面板、桁架、提升架及其他附属配件组成,在施工中主 要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冲击力和滑升时的摩阻力及模板滑空、纠偏时 产生的附加荷载。 面板作为混凝土成型的模具,其质量(刚度、表面平整度)的好坏直 接影响脱模混凝土的成型及表观质量。为了保证质量,面板采用5mm钢 板制作,用50×5角钢作筋肋,高度0.9-1.5m。 桁架主要用来支撑和加固模板,使其形成一个整体。根据经验及侧 压力计算,桁架采用矩形桁架梁(截面尺寸100cm×100cm、 140cm×110cm),桁架梁主筋采用100×10角钢,主肋采用63×6角钢, 斜肋采用50×5角钢。 桁架与面板的连接采用50×5角钢焊接,焊接时必须保证摆放桁架 的地面水平。
1
目录
一、概述 二、滑模、爬模及翻模施工 三、翻模施工模板设计 四、翻模施工工艺 五、翻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六、劳力及物资设备等资源配置 七、翻模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2
一、概述
框架混凝土结构目前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滑模、爬模和翻模三种。 下面以对比表的形式将这三种施工方法作简要的介绍。
11
提升架构造示意图
提升架布置示意图
12
F架图片
开字架图片
13
二、滑模、爬模及翻模施工
2、操作平台系统 操作平台系统主要包括操作平台(工作盘)和辅助盘,是供材料、工具、 设备堆放,施工人员进行操作的主要场所。操作平台采用桁架上平面代替, 分内外两部分,外侧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满挂安全网。内侧主要供绑扎钢 筋和浇筑混凝土用。盘面采用50 mm厚木板满铺,盘面必须密实、平整并 保持清洁。
与提升架将滑升模板的全部施工荷
载转至支承杆上,待混凝土具备规
定强度后,通过自身液压提升系统源自将整个装置沿支承杆上滑,模板定
位后又继续浇筑混凝土并不断循环
的一种施工工艺。
滑模模板装置结构图
9
二、滑模、爬模及翻模施工
1、模板系统 模板系统由面板、桁架、提升架及其他附属配件组成,在施工中主 要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冲击力和滑升时的摩阻力及模板滑空、纠偏时 产生的附加荷载。 面板作为混凝土成型的模具,其质量(刚度、表面平整度)的好坏直 接影响脱模混凝土的成型及表观质量。为了保证质量,面板采用5mm钢 板制作,用50×5角钢作筋肋,高度0.9-1.5m。 桁架主要用来支撑和加固模板,使其形成一个整体。根据经验及侧 压力计算,桁架采用矩形桁架梁(截面尺寸100cm×100cm、 140cm×110cm),桁架梁主筋采用100×10角钢,主肋采用63×6角钢, 斜肋采用50×5角钢。 桁架与面板的连接采用50×5角钢焊接,焊接时必须保证摆放桁架 的地面水平。
2024版滑模爬模翻模施工技术ppt课件
优势分析
相比传统模板施工,翻模施工具有更高的施工效率、更好的混凝土质量和更低的成本。
发展趋势及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施工效率 和质量。
VS
前景展望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建筑市场 的不断扩大,翻模施工技术将在未来得到 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同时,随着新材料、 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翻模施工技术也将不 断创新和发展,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便 利和效益。
现场布置要求及注意事项
0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 安全警示标志,标明危 险区域和禁止行为。
02
各类材料、设备应分类 堆放整齐,确保通道畅 通无阻。
03
临时设施如工棚、仓库 等应符合防火、防盗等 安全要求。
04
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 明设施,确保施工人员 安全作业。
设备检查和维护保养计划制定
01
02
03
翻模特点
具有结构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高桥墩、大跨度桥梁等施工。
翻转系统组成与功能
翻转系统组成
由翻转模板、翻转油缸、导向装置、悬挂装置等组成。
翻转系统功能
实现模板的快速、准确翻转,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适用范围与优势分析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如桥墩、塔柱、箱梁等。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和建筑技术的进 步,爬模施工技术将越来越普及,并 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前景展望
未来,爬模施工技术将在超高层建筑、 大型公共设施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其安全性和环保性也将得到进 一步提升。
03
翻模施工技术讲解
翻模基本原理及特点
翻模基本原理
利用已浇筑的混凝土桥墩作为承载主体,采用后吊装置悬挂模板,通过油缸顶推实现模板的上升与下降。
相比传统模板施工,翻模施工具有更高的施工效率、更好的混凝土质量和更低的成本。
发展趋势及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施工效率 和质量。
VS
前景展望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建筑市场 的不断扩大,翻模施工技术将在未来得到 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同时,随着新材料、 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翻模施工技术也将不 断创新和发展,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便 利和效益。
现场布置要求及注意事项
0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 安全警示标志,标明危 险区域和禁止行为。
02
各类材料、设备应分类 堆放整齐,确保通道畅 通无阻。
03
临时设施如工棚、仓库 等应符合防火、防盗等 安全要求。
04
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 明设施,确保施工人员 安全作业。
设备检查和维护保养计划制定
01
02
03
翻模特点
具有结构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高桥墩、大跨度桥梁等施工。
翻转系统组成与功能
翻转系统组成
由翻转模板、翻转油缸、导向装置、悬挂装置等组成。
翻转系统功能
实现模板的快速、准确翻转,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适用范围与优势分析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如桥墩、塔柱、箱梁等。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和建筑技术的进 步,爬模施工技术将越来越普及,并 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前景展望
未来,爬模施工技术将在超高层建筑、 大型公共设施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其安全性和环保性也将得到进 一步提升。
03
翻模施工技术讲解
翻模基本原理及特点
翻模基本原理
利用已浇筑的混凝土桥墩作为承载主体,采用后吊装置悬挂模板,通过油缸顶推实现模板的上升与下降。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理论课件PPT学习教案
因为,c1 15 0, 所以上式收敛到零,且仅与c1有关,而与对象参数无关[不变性]。
第4页/共14页
5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理论
图1 滑模面运动相轨迹
图2 X1运动轨迹
图3 X2运动轨迹
图4 滑模面运动轨迹
第5页/共14页
6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理论
图5 控制器u(t)轨迹
图6 控制器u(t)局部轨迹
方法:趋近律求u(t): S sgn(s) f (s)
式中 f (s) ks, k 0, 0 显然 ss ssgn(s) ks2 s ks2 0
第3页/共14页
4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理论
又 s Cx C[Ax(t) Bu(t)] sgn(s) ks
解之 u(t) (CB)1(CAx s) (CB)1[CAx ( sgn(s) ks)]
10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理论
定义滑模面: s1 e1 x1 xˆ1
s2 e2 x2 xˆ2
e1 x1 xˆ1 x2 xˆ2 v1 e2 v1
e2 x2 xˆ2 25e2 fa (t) v2
因为 e1e1 e1(e2 v1) e1e2 k1e1 sgn e1 e1e2 k1 e1 e1 e2 k1 e1 e1 e2 k1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理论课件
会计学
1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理论
设计目标
设有一非线性系统: x f (x,u,t)
•滑模面 选择一个系统在有限时间内可以到达并维持在其上运动的子流形,即 —
滑模面s(x);
•控制律 求取一个可以强迫系统进入滑动模态的控制律 —
ui
ui
(
x)
ui
(
x)
变结构控制-滑模控制PPT
2) 相轨迹绘制的等倾线法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3) 线性系统的相轨迹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系统的一种模型,即由某一组数学方程描述的模型, 称为系统的一种结构,系统有几种不同的结构,就是说它 有几种(组)不同数学表达式表达的模型。
第一节 变结构控制简介
1.4 滑模控制优点 滑动模态可以设计且与对象参数和扰动无关,具有快
速响应、对参数变化和扰动不灵敏( 鲁棒性)、无须系统 在线辨识、物理实现简单。
4) 奇点和奇线
1.奇点 --同时满足 x 0 和 f (x, x) 0 的点。
dx 0
dx 0
➢奇点一定位于相平面的横轴上; ➢相轨迹在奇点处切线斜率不定,表明系统在奇点处可以按任意 方向趋近或离开奇点,因此相轨迹族曲线在奇点处发生相交; ➢经过奇点的相轨迹有多条,而经过普通点的相轨迹只有一条; ➢在奇点处,系统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同时为零,对二阶系统而 言,系统不再发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因此相平面上的奇点也 称为平衡点。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解:描述系统自由运动的微分方程式为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3) 线性系统的相轨迹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系统的一种模型,即由某一组数学方程描述的模型, 称为系统的一种结构,系统有几种不同的结构,就是说它 有几种(组)不同数学表达式表达的模型。
第一节 变结构控制简介
1.4 滑模控制优点 滑动模态可以设计且与对象参数和扰动无关,具有快
速响应、对参数变化和扰动不灵敏( 鲁棒性)、无须系统 在线辨识、物理实现简单。
4) 奇点和奇线
1.奇点 --同时满足 x 0 和 f (x, x) 0 的点。
dx 0
dx 0
➢奇点一定位于相平面的横轴上; ➢相轨迹在奇点处切线斜率不定,表明系统在奇点处可以按任意 方向趋近或离开奇点,因此相轨迹族曲线在奇点处发生相交; ➢经过奇点的相轨迹有多条,而经过普通点的相轨迹只有一条; ➢在奇点处,系统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同时为零,对二阶系统而 言,系统不再发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因此相平面上的奇点也 称为平衡点。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解:描述系统自由运动的微分方程式为
《滑模施工 》课件
详细描述
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原材料,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应考虑混凝土 的初、终凝时间,以便与滑模施工的节奏相匹配。
滑模提升速度与振动
总结词
滑模提升速度与振动对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施工效率具有重要 影响。
详细描述
根据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以及施工条件,合理控制滑模的 提升速度。过快或过慢的提升速度都可能造成混凝土的密实 度不足或出现裂缝。在提升过程中,可以辅以适当的振动, 以促进混凝土的密实和减少气泡的形成。
04
滑模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质量控制标准与检测方法
混凝土质量
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 作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制作
模板的尺寸、平整度和接缝应符 合规范要求,确保结构物外观质 量。
质量控制标准与检测方法
• 钢筋安装:钢筋规格、数量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确保结构安全。
质量控制标准与检测方法
1 2
拆除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拆除作业安全顺利进行。
拆除作业
按照拆除顺序和操作规程,使用专用工具对滑模 进行拆除。
3
运输保管
将拆除后的滑模构件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保管, 确保其完好无损。
03
滑模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结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滑模施工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滑模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
技术创新
未来滑模施工将不断探索新的 技术手段和工艺,提高施工效
率和工程质量。
智能化发展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普及,滑模 施工将逐步实现智能化控制, 提高施工精度和安全性。
绿色环保
未来滑模施工将更加注重环保 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材料 和节能技术。
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原材料,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应考虑混凝土 的初、终凝时间,以便与滑模施工的节奏相匹配。
滑模提升速度与振动
总结词
滑模提升速度与振动对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施工效率具有重要 影响。
详细描述
根据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以及施工条件,合理控制滑模的 提升速度。过快或过慢的提升速度都可能造成混凝土的密实 度不足或出现裂缝。在提升过程中,可以辅以适当的振动, 以促进混凝土的密实和减少气泡的形成。
04
滑模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质量控制标准与检测方法
混凝土质量
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 作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制作
模板的尺寸、平整度和接缝应符 合规范要求,确保结构物外观质 量。
质量控制标准与检测方法
• 钢筋安装:钢筋规格、数量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确保结构安全。
质量控制标准与检测方法
1 2
拆除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拆除作业安全顺利进行。
拆除作业
按照拆除顺序和操作规程,使用专用工具对滑模 进行拆除。
3
运输保管
将拆除后的滑模构件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保管, 确保其完好无损。
03
滑模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结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滑模施工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滑模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
技术创新
未来滑模施工将不断探索新的 技术手段和工艺,提高施工效
率和工程质量。
智能化发展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普及,滑模 施工将逐步实现智能化控制, 提高施工精度和安全性。
绿色环保
未来滑模施工将更加注重环保 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材料 和节能技术。
滑模变结构控制课件.ppt
点,如图中点B所示。
(3)终止点——状态点处在切换面上某点附近时,将从切换面的两 边中的一边趋向该点,切换面上这样的点就称做作止点,如图中点
C所示。
s(x)>0
A
B
C
精品课件
s(x)<0
s(x)=0
在滑模变结构中,通常点和起止点无多大意义,但终
止点却有特殊的含义。若切换面上某一区域内所有点都
是止点,则一旦状态点趋近该区域,就会被“吸引”到
终端滑模控制 ②非线性: 积分滑模控制
分段线性滑模控制 ③时变
精品课件
(2) 求取控制律 u u (x),从而使到达条件满足时, 在切换面上形成滑动模态区。
方法一:采用到达条件 ss 0,求得控制律的一个 不等式,需要在满足此不等式的条件下选择合适 的控制律。 方法二:采用趋近律方法,可直接求取等式型控 制律。
[(
Tˆ Kˆ
T K
)v
(
1 Kˆ
1 K
)[n1v
wind
]
(
nˆ3 Kˆ
n3 K
)r 2v]s
Ks
|
(
Tˆ Kˆ
T K
)v
|
|
(
1 Kˆ
1 K
)[n1v
wind
]|
|
(
nˆ3 Kˆ
n3 K
)r2v
|
精品课件
例2:利用特征值分解的滑模控制(P522)----控制NPS AUV2 采用方法:控制律设计方法二----基于趋近律的滑模设计 控制对象模型:
需要确定切换函数
s(x) s
求解控制作用
u ( x) , s( x) 0
u
(
(3)终止点——状态点处在切换面上某点附近时,将从切换面的两 边中的一边趋向该点,切换面上这样的点就称做作止点,如图中点
C所示。
s(x)>0
A
B
C
精品课件
s(x)<0
s(x)=0
在滑模变结构中,通常点和起止点无多大意义,但终
止点却有特殊的含义。若切换面上某一区域内所有点都
是止点,则一旦状态点趋近该区域,就会被“吸引”到
终端滑模控制 ②非线性: 积分滑模控制
分段线性滑模控制 ③时变
精品课件
(2) 求取控制律 u u (x),从而使到达条件满足时, 在切换面上形成滑动模态区。
方法一:采用到达条件 ss 0,求得控制律的一个 不等式,需要在满足此不等式的条件下选择合适 的控制律。 方法二:采用趋近律方法,可直接求取等式型控 制律。
[(
Tˆ Kˆ
T K
)v
(
1 Kˆ
1 K
)[n1v
wind
]
(
nˆ3 Kˆ
n3 K
)r 2v]s
Ks
|
(
Tˆ Kˆ
T K
)v
|
|
(
1 Kˆ
1 K
)[n1v
wind
]|
|
(
nˆ3 Kˆ
n3 K
)r2v
|
精品课件
例2:利用特征值分解的滑模控制(P522)----控制NPS AUV2 采用方法:控制律设计方法二----基于趋近律的滑模设计 控制对象模型:
需要确定切换函数
s(x) s
求解控制作用
u ( x) , s( x) 0
u
(
滑模理论及其控制实例
性质 滑模变结构控制三要素:存在性、可达性、稳定性 (1) 满足可达性条件,即在切换面以外的运动点都将在有限时间内到达切换面; (2) 滑动模态存在性; (3) 保证滑动模态运动的渐近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
性 质 : 存在性
滑模存在条件是滑模控制应用的前提,如果系统的初始点不在滑模 面 附近,而是在状态空间的任意位置,此时要求系统的运动必须趋向 于切换面 ,Utkin首先提出了滑动模态存在的充分条件:
滑模控制方法基本理论介绍
讲解:牛雪梅
内容提要
1、滑模控制基本概念
2、设计思路
3、设计实例
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SMC)也称变结构控制,是前苏联 学者Emelyanov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经过Utkin等人的不断完善,于
70年代已发展成为控制领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分支。滑模变结构控
滑模控制的特性:
1)设计反馈u(x),限定是变结构的,它能将系统的运动引导到一个超平面 s(x)=0上。且系统在该滑模面上的运动是渐进稳定的。 2)滑动模相轨迹限制在维数低于原系统的子空间内,对离线分析和算法 的在线实现都非常有利。 3)滑动模的原点与控制量的大小无关,仅由滑模面函数决定。 4)在一定条件下,滑动模对于干扰与参数的变化具有不变性,这正是鲁棒 性控制要解决的问题。变结构系统的滑动模态具有完全自适应性。这成 为变结构系统的最突出的优点。 5)什么条件下可以确保滑动模态运动的存在以及系统在进入滑动模态运动 以后能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如渐近稳定等,是变结构控制理论所要研究 的主要问题。
s ci xi xn
i 1 n 1
s0
A
x0
sgn( s )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状态空间中存在一个超平面,即所谓的滑模面
s(x)s(x 1,x2K ,xn)0 将状态空间分成 s 0和 s 0 两部分,
大家好
5
s=0 两 侧 的 相 轨 线 都 引 向 切 换 线 s=0 。 因此,状态轨线一旦到达此直线上,就沿 着此直线收敛到原点,这种沿s=0滑动至 原点的特殊运动称之为滑模运动。直线 s=0称之为滑模面,相应的函数称之为切 换函数。
或其等价表示式 ss& 0
•
O(0,0)
s0 x1
s0
•A
x•0
由于系统状态x取任意值,即系统状态x离开切换面可以任意远,故上
述可达条件是全局到达条件。但是,这个条件有一个缺点,就是它不能保
证有限时刻到达。
为保证有限时间到达,到达条件可进一步改写为:
s&s
大家好
12
性质:稳定性
对于滑模变结构系统:
在机器人、航空航天、电力系统、伺服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大家好
3
基本概念
变结构控制是一类特殊的非线性控制,其非线性表现为控制作用的不 连续性。与其他控制策略的不同之处:系统的“结构”并不固定,而是在 动态过程中,根据系统当前的状态有目的地不断变化。
结构的变化若能启动“滑动模态”运动,称这样的控制为滑模控制。 注意:不是所有的变结构控制都能滑模控制,而滑模控制是变结构控制中 最主流的设计方法。
,滑模控制在本质上是一种非线性控制方法,它的非线性表现在 控制的不连续性上,基于滑模控制理论设计的控制器,其“结构” 是不固定的,且在控制过程中将根据系统当前状态不断变化,以达 到驱使系统按照预定的“滑动模态”状态轨迹运动的目的。
考虑一个一般的非线性系统:
x & fx ,u ,t x R n u R m ,t R
大家好
10
性质:存在性
滑模存在条件是滑模控制应用的前提,如果系统的初始点不在滑模 面 附近,而是在状态空间的任意位置,此时要求系统的运动必须趋向 于切换面 ,Utkin首先提出了滑动模态存在的充分条件:
lim s& 0
s0
lim s& 0
s0
当s 0 当s 0
上式即为滑动模态的存在条件,该条 件保证系统在切换面邻域内的任意初始 状态,都会在有限时间内到达切换面, 也称为局部到达条件。
2)滑动模相轨迹限制在维数低于原系统的子空间内,对离线分析和算法 的在线实现都非常有利。
3)滑动模的原点与控制量的大小无关,仅由滑模面函数决定。
4)在一定条件下,滑动模对于干扰与参数的变化具有不变性,这正是鲁棒 性控制要解决的问题。变结构系统的滑动模态具有完全自适应性。这成
为变结构系统的最突出的优点。
5)什么条件下可以确保滑动模态运动的存在以及系统在进入滑动模态运动 以后能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如渐近稳定等,是变结构控制理论所要研究 的主要问题。
大家好
9
性质
滑模变结构控制三要素:存在性、可达性、稳定性 (1) 满足可达性条件,即在切换面以外的运动点都将在有限时间内到达切换面; (2) 滑动模态存在性; (3) 保证滑动模态运动的渐近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
滑模控制方法基本理论介绍
讲解:
大家好
1
内容提要 1、滑模控制基本概念 2、设计思路 3、设计实例
大家好
2
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SMC)也称变结构控制,是前苏联 学者Emelyanov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经过Utkin等人的不断完善,于 70年代已发展成为控制领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分支。滑模变结构控 制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非线性控制,其最大特点在于“结构”不固定, 可以根据系统当前的状态不断切换控制量,使得系统状态到达滑动模态 后沿着预先设定的滑模面运动到平衡点,且系统性能完全由滑模面决定, 而与被控对象参数和扰动无关,该控制方法的大优点是能够克服系统的 不确定性,对系统参数变化、外部干扰和未建模动态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s0
•
O(0,0)
s0 x1
s0
•A
大家好
x•0
7
该运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到 达阶段或趋近阶段,该阶段完全位于滑模面之 外,如图1的x0A段,其中x0点代表系统状态的 任意初始位置,A点代表系统状态刚达到切换面 的位置,第一阶段就是系统状态可从任意初始 位置在有限时间内向切换面趋近的过程;第二 阶段是位于切换面上的运动,称为滑动模态运 动,或简称滑模运动,如图1中AO段。系统进 入滑模运动阶段,才具有对系统参数变化、外 部干扰和未建模动态的鲁棒性。
x2 s0
•
O(0,0)
s0 x1
s0
•A
x•0
图1 滑模控制示意图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设计变构控制的基本步骤,它包括两个相对部分,即寻求
切换函数s(x)和寻求控制量 u(x)和u(x) 。
大家好
8
滑模控制的特性:
1)设计反馈u(x),限定是变结构的,它能将系统的运动引导到一个超平面 s(x)=0上。且系统在该滑模面上的运动是渐进稳定的。
lim s&s 0
s0
x2
s0
•
O(0,0)
s0 x1
s0
•A
x•0
大家好
11
性质:可达性
系统初始状态可能处在状态空间中的任意位置,而且一般远离滑模面,
因此滑模面必须在系统整个状态空间内都具有较强“吸引”力,也因此有
了系统的滑动模态全局可达条件,即
x2
s0
s& 0 当s 0
s& 0 当s 0
s0
•A
x•0
图1 滑模控制示意图
大家好
6
滑模控制器的设计思想:设计一个控制器,将从任一点出发的状态轨线 通过控制作用拉到滑模面上,然后沿着此滑模面滑动到原点。 根据所确定的滑模面函数 s(x),设计如下形式控制律
u uu((xx)),,
s(x) 0 s(x) 0
其中 u(x)u(x) ,使得系统在任何初始点都能在有限时间内到达滑模面, 并沿着预先设定的滑模面运动到平衡点。 x2
x & fx ,u ,t x R n u R m ,t R
u uu((xx)),,
在滑动模下,若系统系统的运动规律 完全有滑模面函数决定。以二阶系统为例,
其滑模面函数可设计为 s(x)x&cx ,
其解为 x(t) x(0)ect 。显然,此时方程的 阶数比原系统低,而且仅与参数c有关, 即不受系统参数变化或干扰的影响,故此 时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x2 s0
•
O(0,0)
s0 x1
s(x)s(x 1,x2K ,xn)0 将状态空间分成 s 0和 s 0 两部分,
大家好
5
s=0 两 侧 的 相 轨 线 都 引 向 切 换 线 s=0 。 因此,状态轨线一旦到达此直线上,就沿 着此直线收敛到原点,这种沿s=0滑动至 原点的特殊运动称之为滑模运动。直线 s=0称之为滑模面,相应的函数称之为切 换函数。
或其等价表示式 ss& 0
•
O(0,0)
s0 x1
s0
•A
x•0
由于系统状态x取任意值,即系统状态x离开切换面可以任意远,故上
述可达条件是全局到达条件。但是,这个条件有一个缺点,就是它不能保
证有限时刻到达。
为保证有限时间到达,到达条件可进一步改写为:
s&s
大家好
12
性质:稳定性
对于滑模变结构系统:
在机器人、航空航天、电力系统、伺服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大家好
3
基本概念
变结构控制是一类特殊的非线性控制,其非线性表现为控制作用的不 连续性。与其他控制策略的不同之处:系统的“结构”并不固定,而是在 动态过程中,根据系统当前的状态有目的地不断变化。
结构的变化若能启动“滑动模态”运动,称这样的控制为滑模控制。 注意:不是所有的变结构控制都能滑模控制,而滑模控制是变结构控制中 最主流的设计方法。
,滑模控制在本质上是一种非线性控制方法,它的非线性表现在 控制的不连续性上,基于滑模控制理论设计的控制器,其“结构” 是不固定的,且在控制过程中将根据系统当前状态不断变化,以达 到驱使系统按照预定的“滑动模态”状态轨迹运动的目的。
考虑一个一般的非线性系统:
x & fx ,u ,t x R n u R m ,t R
大家好
10
性质:存在性
滑模存在条件是滑模控制应用的前提,如果系统的初始点不在滑模 面 附近,而是在状态空间的任意位置,此时要求系统的运动必须趋向 于切换面 ,Utkin首先提出了滑动模态存在的充分条件:
lim s& 0
s0
lim s& 0
s0
当s 0 当s 0
上式即为滑动模态的存在条件,该条 件保证系统在切换面邻域内的任意初始 状态,都会在有限时间内到达切换面, 也称为局部到达条件。
2)滑动模相轨迹限制在维数低于原系统的子空间内,对离线分析和算法 的在线实现都非常有利。
3)滑动模的原点与控制量的大小无关,仅由滑模面函数决定。
4)在一定条件下,滑动模对于干扰与参数的变化具有不变性,这正是鲁棒 性控制要解决的问题。变结构系统的滑动模态具有完全自适应性。这成
为变结构系统的最突出的优点。
5)什么条件下可以确保滑动模态运动的存在以及系统在进入滑动模态运动 以后能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如渐近稳定等,是变结构控制理论所要研究 的主要问题。
大家好
9
性质
滑模变结构控制三要素:存在性、可达性、稳定性 (1) 满足可达性条件,即在切换面以外的运动点都将在有限时间内到达切换面; (2) 滑动模态存在性; (3) 保证滑动模态运动的渐近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
滑模控制方法基本理论介绍
讲解:
大家好
1
内容提要 1、滑模控制基本概念 2、设计思路 3、设计实例
大家好
2
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SMC)也称变结构控制,是前苏联 学者Emelyanov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经过Utkin等人的不断完善,于 70年代已发展成为控制领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分支。滑模变结构控 制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非线性控制,其最大特点在于“结构”不固定, 可以根据系统当前的状态不断切换控制量,使得系统状态到达滑动模态 后沿着预先设定的滑模面运动到平衡点,且系统性能完全由滑模面决定, 而与被控对象参数和扰动无关,该控制方法的大优点是能够克服系统的 不确定性,对系统参数变化、外部干扰和未建模动态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s0
•
O(0,0)
s0 x1
s0
•A
大家好
x•0
7
该运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到 达阶段或趋近阶段,该阶段完全位于滑模面之 外,如图1的x0A段,其中x0点代表系统状态的 任意初始位置,A点代表系统状态刚达到切换面 的位置,第一阶段就是系统状态可从任意初始 位置在有限时间内向切换面趋近的过程;第二 阶段是位于切换面上的运动,称为滑动模态运 动,或简称滑模运动,如图1中AO段。系统进 入滑模运动阶段,才具有对系统参数变化、外 部干扰和未建模动态的鲁棒性。
x2 s0
•
O(0,0)
s0 x1
s0
•A
x•0
图1 滑模控制示意图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设计变构控制的基本步骤,它包括两个相对部分,即寻求
切换函数s(x)和寻求控制量 u(x)和u(x) 。
大家好
8
滑模控制的特性:
1)设计反馈u(x),限定是变结构的,它能将系统的运动引导到一个超平面 s(x)=0上。且系统在该滑模面上的运动是渐进稳定的。
lim s&s 0
s0
x2
s0
•
O(0,0)
s0 x1
s0
•A
x•0
大家好
11
性质:可达性
系统初始状态可能处在状态空间中的任意位置,而且一般远离滑模面,
因此滑模面必须在系统整个状态空间内都具有较强“吸引”力,也因此有
了系统的滑动模态全局可达条件,即
x2
s0
s& 0 当s 0
s& 0 当s 0
s0
•A
x•0
图1 滑模控制示意图
大家好
6
滑模控制器的设计思想:设计一个控制器,将从任一点出发的状态轨线 通过控制作用拉到滑模面上,然后沿着此滑模面滑动到原点。 根据所确定的滑模面函数 s(x),设计如下形式控制律
u uu((xx)),,
s(x) 0 s(x) 0
其中 u(x)u(x) ,使得系统在任何初始点都能在有限时间内到达滑模面, 并沿着预先设定的滑模面运动到平衡点。 x2
x & fx ,u ,t x R n u R m ,t R
u uu((xx)),,
在滑动模下,若系统系统的运动规律 完全有滑模面函数决定。以二阶系统为例,
其滑模面函数可设计为 s(x)x&cx ,
其解为 x(t) x(0)ect 。显然,此时方程的 阶数比原系统低,而且仅与参数c有关, 即不受系统参数变化或干扰的影响,故此 时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x2 s0
•
O(0,0)
s0 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