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 内蒙古大学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x2030212学时数:96其中实践学时数:16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6.0适用专业:生物工程一、课程简介《化工原理》将课堂教学、化工单元实验操作与设计型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化工单元操作各部分的基本原理,掌握流体输送过程的基本理论;掌握气体和液体混合物分离操作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要求,掌握不同单元操作条件对化工单元过程生产效果的影响;掌握传热过程的基本定律和实际生产设备应用;掌握传热,精馏和吸收单元操作所应用典型装置的设计方法;了解本学科领域热点问题;熟悉新型化工单元操作中生物化工生产的典型应用。

最终掌握生物化工生产单元操作有机结合的典型案例及设计方法,了解生产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能够针对具体化工单元操作过程,编制完整的具有典型生物工程单元操作的设计方案,培养掌握具有化工基本知识的生物和化工领域的技术人才。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绪论1、教学内容化工过程与单元操作;《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与任务;2、基本要求了解部分:《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与基本内容理解部分:因次、单位制和单位换算掌握部分: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熟练掌握:无3、重点和难点(1)重点:单元操作及基本特点(2)难点:无第一章流体流动1、教学内容流体概述;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流体流动中的守恒原理;流体的流动状态分析;流体的阻力损失原因及阻力计算;简单管路的计算;流速和流量的测定方法。

2、基本要求了解部分:流体概述;流速和流量的测定方法理解部分: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流体流动中的守恒原理;流体的流动状态分析;流体的阻力损失原因及阻力计算;简单管路的计算;掌握部分: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流体的流动状态分析;简单管路的计算;熟练掌握:流体流动中的守恒原理;3、重点和难点(1)重点:流体静力学方程;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雷诺实验及应用;阻力计算(2)难点:柏努利方程;雷诺实验及应用;阻力计算第2章流体输送机械1、教学内容常用液体输送机械;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扬程),功率和效率;离心泵的气缚与气蚀现象;泵的安装高度、流量调节、泵的选择;离心风机的性能与选择。

(完整版)《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353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90学时,化工原理(上册)40,化工原理(下册)40,实验10学分:4个适用对象:环境工程专业考核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70%)加平时成绩(占30%),其中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实验和平时测验等。

先修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化工原理课程属化学工程技术科学学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总学时为90学时,其中80学时为课堂教学,而10个学时为实践教学。

其中课堂教学章节和实验教学内容都是按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而设定的,而与环境工程专业关系不为紧密的则建议自学.英文简介:Chemical engineering is a technology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ubdiscipline。

This course specialize in strong theory, practice and is a compulsory courses t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e total period is 90, including 80 period classroom teaaching and 10 period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those content that has little rel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hould be self—studied。

《化工原理》理论课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理论课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理论课教学大纲一、教学基本目标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计算技术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化工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按其操作原理的共性归纳成的若干“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属工科科学,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

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解析和在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

本课程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和设计能力的训练。

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绪论典型化工产品生产实例;化工单元操作的历史梗概;本课程的性质及要回答的问题。

第一章流体流动(16学时,包括绪论)概述流体流动的两种考察方法;流体的作用力和机械能;牛顿粘性定律。

静力学静止流体受力平衡的研究方法;压强和势能的分布;压强的表示方法和单位换算;静力学原理的工程应用。

守恒原理质量守恒;流量,平均流速;流动流体的机械能守恒(柏努利方程);压头;机械能守恒原理的应用;动量守恒原理及其应用。

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层流和湍流的基本特征;定态和稳态的概念;湍流强度和尺度的概念;流动边界层及边界层分离现象;管流数学描述的基本方法;剪应力分布。

流体流动的机械能损失沿程阻力损失(湍流阻力)的研究方法——“黑箱法”;当量的概念(当量直径,当量长度,当量粗糙度);局部阻力损失。

管路计算管路设计型计算的特点、计算方法(参数的选择和优化,常用流速);管路操作型计算的特点、计算方法;阻力损失对流动的影响;可压缩流体管路阻力的计算方法;简单的分支管路和汇合管路的计算方法。

流量和流速的测量毕托管、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非牛顿流体的流动非牛顿流体的基本特性;流动阻力计算。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4学时)管路特性被输送流体对输送机械的能量要求;管路特性方程;带泵管路的分析方法——过程分解法。

离心泵泵的输液原理;影响离心泵理论压头的主要因素(流量、密度及气缚现象等);泵的功率、效率和实际压头;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方法;离心泵的并联和串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汽蚀余量;离心泵的选用。

化工原理A教学大纲资料

化工原理A教学大纲资料

《化工原理(A)》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化工原理二、课程英文名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三、课程编码050103014四、课程类别技术基础课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140学时;7学分;第五、六学期六、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专业七、编制者高智,副教授八、编制日期2005年9月九、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程、化工工艺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所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工程学科的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研究化工生产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过程设备和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具有运用课程有关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最基本的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对单元过程的典型设备具备基础的判断和选择能力;掌握本大纲所要求的单元操作的基本计算方法,常见过程的计算和典型设备的设计计算或选型;熟悉运用过程的基本原理,根据生产上的具体要求,对各单元操作进行调节;在了解化工生产中各单元操作中的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提出强化和改进过程的措施。

十、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在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类型生产中各种单元操作问题的工程学科,是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理论到工程过渡的桥梁课程之一,并与化工工艺计算、化工机械设备基础、化工仪表自动化等课程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化工过程的知识体系,为化工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十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与教学进度安排绪论(1学时)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了解化学工程学科的形成、发展和研究阶段。

1、主要内容:一、化学工程学科的进展二、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第一章流体流动(16学时)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连续性方程式、柏努利方程式、管路阻力计算方程式及其应用,掌握流体流动规律在管路计算、流量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有机化学原理和应用,主要包括:有机化
学基础、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有机反应物的结构、
有机反应的动力学和有机反应的机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有机化学原理;
2.能够熟练分析有机反应物的结构;
3.了解有机反应的动力学;
4.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
5.能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有机反应,并能对反应结果进行分析与推理。

三、教学大纲
1.基本有机化学原理
(1)有机分子结构;
(2)有机分子稳定性;
(3)有机反应物结构;
(4)有机分子的活化能;
(5)有机反应物拆解和重组的体系。

2.有机反应原理与应用
(1)有机反应物的动力学;
(2)有机反应物的机理;
(3)有机反应的类型;
(4)有机反应的应用;
(5)全氟化合物研究;
(6)有机反应的实验。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听课、讨论课、实验课和报告课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报告,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以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机分子结构、有机反应物结构、有机反应的动力学和有机反应的机理、有机反应的实验。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的理论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 第一章:引言- 化工原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化工原理与现代化工产业的关系- 化工原理的学习方法和途径2. 第二章:质量守恒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与应用- 质量守恒的连续性方程-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工领域的应用3. 第三章:能量守恒原理- 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与应用- 能量守恒的热力学方程- 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工领域的应用4. 第四章:物质平衡原理- 混合物质平衡的表述与应用- 化工反应平衡的物质平衡方程- 物质平衡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5. 第五章:动量守恒原理-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与应用-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动量守恒定律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6. 第六章:传质原理- 传质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线性传质模型和非线性传质模型 - 传质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7. 第七章:传热原理- 传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和热传导方程 - 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 传热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8. 第八章: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化工过程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优化化工过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在工业实践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案例分析,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互动,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4.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进行化工过程的模拟与优化设计,提高其综合运用化工原理的能力。

5. 学生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评估方法1. 考试评估:定期进行笔试和实验考核,考察学生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程设计评估: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评审和评分,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1.课程性质《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机械制图》、《算法语言》、《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传递过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系统工程》等课程的先修课程。

《化工原理》是研究和探讨化工生产中大规模改变物质物理性质的工程技术学科,它以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研究物理加工过程的基本规律,应用这些规律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规律按其操作原理的共性归纳成若干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这一学科中最早形成、基础性最强、应用面最广的学科分支。

2.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讨论、自学、设备实物或模型现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为辅。

3.课程学习目标与基本要求(1)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是流体力学(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理论。

通过课程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主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工艺计算和典型设备结构与设计;掌握本课程的主要研究方法,如数学模型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

(2)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具备根据各单元操作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特点,进行“单元过程和设备”选择的能力、过程的计算和设备设计的能力;具备进行单元过程的操作和调节以适应不同生产要求的能力;具备单元过程在操作中发生故障时如何寻找故障的原因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具备应用计算机进行单元操作辅助计算的能力;具备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

(3)通过课程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以下两方面的良好素质。

一是针对现有生产过程单元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善于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动脑分析、动手解决;二是针对现有单元操作中技术上不合理的地方,能够发现并提出改进措施,达到节能、降耗、提高效率的目的。

4.课程总学时:化学工程与工艺及制药类专业110学时,其中化工原理(一)A55学时,化工原理(一)B55学时。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工程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工程学院

《化⼯原理》课程教学⼤纲-化学⼯程学院课程编号:11101515/11101526《化⼯原理》课程教学⼤纲⼀、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化⼯原理课程是化学⼯程与⼯艺及其相近专业的⼀门主⼲课,是在学⽣具备了必要的⾼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计算技术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是⼀个承上启下的课程,并为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由理及⼯的作⽤。

化⼯原理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化⼯⽣产中的各主要单元操作及典型设备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法。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等环节、强调⼯程观点,定量运算,实验技能和设计能⼒的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学⽣分析和解决⼯程实际问题的能⼒。

⼆、⼤纲编写依据根据《化⼯类专业⼈才培养⽅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的研究与实践》、《⾼等教育⾯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计划》及《⾼等教育⾯向21世纪“化学⼯程与⼯艺”专业⼈才培养⽅案》,参照使⽤教材及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在原教学⼤纲的基础上进⾏修订的。

三、⼤纲适⽤范围本⼤纲适⽤于化学⼯程与⼯艺及相关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可参照执⾏。

四、⼤纲正⽂绪论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及任务1.流体流动1.1 概述1.定态流动与⾮定态流动2.粘度、⽜顿粘性定律1.2 流体静⼒学压强的表⽰⽅法及单位换算、静⼒学测量⽅法与计算1.3 流体流动中的守恒原理1.流量与流速2.连续性⽅程3.机械能守衡,柏努利⽅程的应⽤。

1.4 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1.流动型态与雷诺准数;2.层流与湍流的⽐较3.流动边界层及边界层分离现象1.5 阻⼒损失1.层流时直管阻⼒损失2.湍流时直管阻⼒损失的实验研究⽅法——因次分析法3.直管阻⼒损失的计算4.⾮园形管内的阻⼒计算5.局部阻⼒损失与计算1.6 流体输送管路的计算1.管路计算的类型和基本⽅法2.简单管路、分⽀和汇合管路的特点和计算3.阻⼒对管内流动的影响4.可压缩流体的管路计算1.7 流速和流量的测定毕托管、孔板流量计(⽂丘⾥)、转⼦流量计的原理及计算⽅法1.8 ⾮⽜顿型流体的基本概念2.流体输送机械2.1 概述1.管路特性曲线2.流体输送机械的主要技术指标与分类2.2 离⼼泵1.⼯作原理、主要部件和类型2.主要性能参数、理论压头与实际压头3.特性曲线、影响性能的因素,⼯作点及流量调节4.离⼼泵的选⽤与泵的并串联5.汽蚀现象与安装⾼度2.3 往复泵往复泵的⼯作原理、特点和流量调节⽅法2.4 其他化⼯⽤泵各种化⼯⽤泵的⽐较2.5 ⽓体输送机械1.离⼼通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选型计算2.⿎风机、压缩机、真空泵的分类、主要结构和应⽤3.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3.1概述3.2颗粒床层的特征3.3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因次分析法和数学模型法的⽐较3.4过滤原理及设备过滤基本概念与典型过滤设备的⼯作原理3.5 过滤过程计算1.过滤基本⽅程式与恒压过滤⽅程式2.过滤常数的测定3.恒压过滤的计算3.6 加快过滤速率的途径4.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4.1 概述4.2 颗粒的沉降运动4.3 沉降分离设备1.重⼒沉降:重⼒沉降速度、除尘室的计算、分级沉降.2.离⼼沉降:离⼼沉降速度、旋风分离器的构造原理、性能指标以及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旋风分离器的选⽤计算、旋液分离器.4.4 固体流态化技术基本概念、流化床的主要特征、流化床的流化类型与不正常现象、流化床的压降与流速的关系、起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的概念。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背景
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以物理及化学原理为基础,介绍各种工业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提高本专业本科生的基本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工科基础课程。

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化工原理,掌握化工基本概念和技术,认识各类工业反应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化工工程解决方案分析、实施与控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化工反应基本原理,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和物质的变化;
2.掌握各类化工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各类化工反应过程中有效的因素;
3.掌握反应溶液控制的方法和技术,熟悉工业反应的热物理参数;
4.熟悉常见工业反应器的结构和性能,掌握反应热传递及其计算,学会化工原理中的实验方法;
5.通过案例分析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三、教学内容
1.物理化学原理:
(1)溶液热力学及热力学的可逆性;
(2)热力学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2.化学反应的活性:
(1)化学反应的催化原理;
(2)化学反应的浓度、温度等影响因素;
3.工业反应:
(1)气体、液体及固体反应的基本原理;
(2)常见工业反应器及其性能;。

《化工原理》实施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实施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实施教案大纲前言《化工原理》课程是研究化工生产过程中常用物理单元操作理论及典型设备的课程。

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在化工行业素有“万金油”之美称。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使学生对相关化工单元操作的有关基本理论及典型设备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

为保证本课程的教案,现根据工科化工类专业的特点及培养目标,本着理论够用为度、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的原则,特制定本教案大纲,望各位任课老师参照执行。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化工类专业继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化工制图等课程的后续课程,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极为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可起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间的桥梁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平台课程”。

本课程是研究化工单元操作的课程;是直接服务于化工生产第一线的课程。

该课程强调工程观念、经济观念、定量运算化工过程及设备的工艺尺寸;强调实际技能的训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单元操作设备的操作与调控能力、标准设备的选型设计能力、生产运营管理能力、系统优化及新产品开发能力。

由于单元操作是在特定的机器或设备内进行的,且设备在技术上的先进程度,对这些单元操作能否有效进行的影响极大。

研究相关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熟悉实现这些操作的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主要性能和有关技术问题,并掌握一定的运算能力、选型及设计能力,以便于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能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各项操作在最优化条件下进行,并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这是我们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二、教案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案,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熟悉常见单元操作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掌握常见单元操作设备的操作、安装及调试方法;、具备常见单元操作的工艺计算能力;、了解、掌握常见单元操作设备的选型设计方法;、了解、掌握过程强化及节能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单元操作流程的规划、管理能力;、具备综合所学知识进行单元操作系统技改的能力。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C064130505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适用专业: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总学时:80(理论64+实验16)学分:5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化工原理》是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重要的一门必修基础技术课程,由“化工原理”理论课和“化工原理实验”组成。

其教学目的是培养有分析和解决单元操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即在科学研究的生产实验中对设备应具有操作管理、设计、强化与过程开发的本领。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本课程兼有工程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双重教育任务,重在培养工程创新能力。

1.掌握并了解主要化工单元操作(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及主要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构造、操作原理、设备选型;2.以“三传”现象基本原理为主线,以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物系平衡关系、传递速率及经济核算观点5个基本概念为理论依据,掌握单元操作通用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方法,在数学模型法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因次分析”为主的实验研究方法,并建立“工艺流程”、“工程装置”、“过程操作”等专业工程概念,为培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验研究技能起过渡桥梁作用,密切联系生产实际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4.初步掌握单元操作操作管理、设计、强化与过程开发的基本程序,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及专业课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了解膜分离、参数泵分离、电磁分离、超临界技术及以节约能耗,提高效率或洁净无污染生产的集成化工艺等新动态及发展趋势。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本课程属性、作用、研究内容、学习目的;了解本课程特点及学习要求及本课程与专业学习的联系及学科前沿发展情况;了解单位制度及单位换算。

理解单元操作物理过程属性的特点;理解“三传理论”和研究工程问题的方法论两条联系各单元操作的主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832020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
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
授课学时:64 学分:2 开课学期:第三学年春季学期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基地
课程层次及修读类型:学科专业类必修课
教学目的和要求:
《化工原理实验》是配合《化工原理》《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机械》等课而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实验课程。

其中教学目的及要求为培养化工过程的基本理论,化工实验能力。

掌握典型化工设备的性能和操作,并熟悉化工上常用的仪表(如各种流量计,压差计,泵,风机等)的使用。

.掌握进行化工实验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控制和测量化工实验中的操作参数,如何获得准确和完整数据,以及如何用计算机和手工计算整理实验数据等。

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化工实验动手的实验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了解计算机模拟化工原理实验系统的使用与编制。

教学方式:讲授与学生实验相结合
教学手段:讲授指导实验
考察方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成绩的考核,以平时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预习报告为考核依据,成绩折算成百分制。

总成绩按平时实验操作50%,实验报告
成绩占30%,实验预习报告占20%。

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基础知识(4课时):
内容:化工实验守则及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化工实验安全与意外事故处理、化工实验常用及新型测量仪表简介。

第二章雷诺实验(3学时)
内容:观察流体流动行动的变化,流速分布和流动边界层现象。

在稳定流动情况下,测量不同流动形态的雷诺准数。

第三章流体流动阻力测定(4学时)
内容:测定水在圆型直管中流动时不同的流速下直管摩擦系数λ雷诺准数Re,从而对Re—λ变化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学习压强的几种测定方法及提高测量精确度的一些技巧。

第四章离心泵性能测定(4学时)
内容:学习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方法。

了解离心泵的构造与操作原理。

第五章:流量计性能测定(6学时)
内容:熟悉文丘里流量计的构造与操作原理。

掌握问丘里流量计表定方法。

(容量法)利用本实验装置测定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系数,从而了解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第六章对流传热实验(6学时)
内容:掌握测量气—汽对流给热系数的实验方法。

了解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学会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确定Nu=A*Re m*Pr n准数关系式。

第七章精馏操作及计算(6学时)
内容:了解精馏塔的内部结构及塔板类型。

掌握精馏塔操作方法和理论板数及总板效率的计算。

学会识别精馏塔内出现的各种操作状态。

第八章旋风分离器的原理及操作(3学时)
内容:掌握旋风分离器的原理及操作。

了解旋风分离器的一些性能。

观察气固非均系在旋风分离器内运动和压力分布情况。

第九章吸收实验
内容:掌握填料吸收装置的基本流程及设备结构;掌握总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掌握空塔气速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第十章传导传热实验
内容:掌握测定套管换热器流体对流传热系数、保温管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在裸管中管壁对空气自然对流传热系数。

第十一章计算机自动控制及采集数据的干燥实验
内容:掌握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测定洞道干燥器中物料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了解不锈钢干燥器, 不锈钢管路和铸铝风机、计算机接口、A/D转换卡、计算机软件包响应知识和使用.
第十二章计算机自动控制及采集数据的精馏塔操作
内容:掌握精馏塔计算机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使用,学会应用计算机、传感器等设备对精馏塔塔顶浓度进行测量、数据采集和自动检控;掌握自动测定在全回流、部分回流条件下的总板效率。

第十三章计算机仿真化工实验(4学时)
内容:掌握利用计算机处理工实验数据的方法。

了解计算机在化工实验模拟系统的使用与程序编制。

教材:自编讲义《化工基础实验》
参考书:1、《化工原理基础实验技术》天津大学化工技术基础实验室教研室编天津大学出版社
2、《化工原理实验》(第二版)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大纲修订定人:胡瑞生教授
大纲制定时间:2003年8月
《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2832020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
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
授课学时:64 学分:2 开课学期:第三学年春季学期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基地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化工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学科类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重点
通过流体动力过程、传热过程、传质过程的某些典型化工原理实验,增强巩固学
生的化学工程基础理论。

熟悉典型化工原理实验装置及流程及计算机控制和采集
实验数据的实验装置及流程。

培养学生对化学工程中各种现象的观察能力和计算
机处理化工实验数据的方法和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化工实验
能力,为以后从事科研、化工设计及化工产品生产、开发奠定初步基础。

教材:自编讲义《化工基础实验》
参考书:1、《化工原理基础实验技术》天津大学化工技术基础实验室教研室编天津大学出版社
2、《化工原理实验》(第二版)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考核方法:实验预习、操作、实验报告三项结合
化工原理实验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
课程编号02832020
学分 2 总学时64 使用教材自编
修读方式化学、化工专业必修
系主任(签字)
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04年1月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