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Fontaine分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文章目录*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概述*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病机*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并发症*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防治方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概述1、定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
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2、别称下肢动脉硬化栓塞,下肢动脉硬化高血压3、发病部位下肢、血液血管4、传染性无传染性5、高发人群中老年人6、科室心血管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受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寡、个体的耐受力等多种因素影响。
症状一般由轻至重逐渐发展,但在动脉硬化闭塞症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时,可导致症状突然加重。
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分类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按Fontaine分期,一般将临床表现分为4期。
第1期,轻微主诉期。
患者仅感觉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易疲劳,肢端易发生足癣感染而不易控制。
第2期,间歇性跛行期。
当患者在行走时,由于缺血和缺氧,较常见的部位是小腿的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及疲乏无力,必须停止行走,休息片刻后,症状有所缓解,才能继续活动如再行走一段距离后症状又重复出现小腿间歇性跛行是下肢缺血性病变最常见的症状。
第3期,静息痛期。
当病变进一步发展而侧支循环建立严重不足使患肢处于相当严重的缺血状态,即使在休息时也感到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
疼痛一般以肢端为主。
第4期,组织坏死期。
主要指病变继续发展至闭塞期,侧支循环十分有限出现营养障碍症状。
在发生溃疡或坏疽以前,皮肤温度降低,色泽为暗紫色。
下肢动脉硬化闭锁

(一)治疗1.非手术治疗尽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但控制与该病有关的因素可以使病情稳定。
另外,对大多数间歇性跛行的患者首先给非手术疗法,可以得到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戒烟:吸烟与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关系已经很明确,吸烟者发生间歇性跛行是非吸烟者的9倍。
间歇性跛行患者中几乎90%以上是吸烟者。
吸烟可以从多方面对动脉硬化产生影响(表2)。
因此戒烟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治疗措施。
对戒烟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Quick报道间歇性跛行的患者停止吸烟后症状改善踝动脉压增高。
血管移植术后在戒烟者5年通畅率77%,而继续吸烟者仅42%。
(2)运动锻炼:适当的有规律的进行步行锻炼,可以使80%以上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
通过运动使症状得到缓解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以前认为运动可以使侧支血管增多,口径变大,血流量增加,但是现有的资料及检查手段并不支持这一学说。
目前认为运动使肌肉内的酶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使之更有效的从血流中吸取氧。
从?静脉采血化验发现经过运动锻炼的患者氧的摄取量明显增加。
运动锻炼的方法是,患者坚持步行直到症状出现后停止,待症状消失后再步行锻炼,如此反复运动每天坚持1h。
(3)降血脂药物:血脂过高的病人经饮食控制后血脂仍不降者,可用降血脂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烟酸肌醇、苯扎贝特(必降脂)、氯贝丁酯(安妥明)、辛伐他汀(舒降脂)、考来烯胺(消胆胺)、多烯脂肪酸、维生素C、脉通等。
(4)降血压药物: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有40%~50%伴有高血压,常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危险性,故应同时治疗高血压。
常用的降血压药物有复方降压片、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卡托普利(开搏通)、珍菊降压片等,需根据降压情况,调节剂量。
(5)血管扩张药物: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后可解除血管痉挛和促进侧支循环,从而改善患肢血液供应。
常用药物有地巴唑、硝苯地平(硝苯吡啶)、烟酸、西洛他唑(培达)、前列腺素E1(凯时注射液)、罂粟碱、己酮可可碱等。
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教育

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教育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表现为动脉内膜增厚、钙化、继发血栓形成等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的一组慢性缺血性疾病。
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以腹主动脉远端及髂-股-腘等大动脉、中动脉最易受累,上肢动脉很少发生。
流行病学研究的易患因素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等。
临床表现男女均可发病,但以中年男性多见。
病程按Fontaine法分为4期。
1.I期(轻微症状期)发病早期,多数无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症状,例如患肢怕冷,行走易疲劳等。
2.II期(间歇性跛行期)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特征性表现,主要症状为活动后出现间歇性跛行。
临床上以跛行距离300m作为间歇性跛行期的分界,II期常常被划分为IIa期(绝对跛行距离>200m)和IIb期(绝对跛行距离<200m)。
3.III期(静息痛)以静息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疼痛部位多在患肢前半足或者脚趾端,夜间及平卧时容易发生。
疼痛时,喜屈膝,常整夜抱膝而坐,部分因长期屈膝,导致膝关节僵硬。
4.IV期(溃疡期和坏死期)当患肢皮肤血液灌注连最基本的新陈代谢都无法满足时,连轻微的损伤也无法修复而出现肢端坏疽。
坏疽不断增大,导致肢体坏疽。
合并感染将加速组织坏死。
检查项目下肢动脉彩色超声和下肢CT血管成像或下肢动脉造影(1)目的:显示血管形态、内膜斑块的位置及厚度等,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范围、侧支建立情况,以确定诊断,指导治疗。
动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
治疗1、保守药物治疗:首先应戒烟,鼓励病人适当功能锻炼,注意双足保暖,禁忌加热双足,监控血糖、血脂、血压及血尿酸等指标,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血小板、降脂或扩血管药物等,观察下肢末梢血运,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情况、感觉状况等。
2、手术治疗:血管介入手术是常常采用治疗方式。
出院指导1.戒烟、戒酒;2.适当功能锻炼,防止久坐致血管扭曲而引起血栓形成,注意观察双足颜色及温度,测量跛行距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Fontaine分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Fontaine分期,一般将临床表现分为4期:
第一阶段(轻微主诉期):感觉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者轻度麻木,活动后容易疲劳,容易发生脚廯而且不易控制,皮肤变薄,缺乏营养,毛发减少,容易脱落;
第二阶段(间歇性跛行期):患者行走时,由于缺血和缺氧,小腿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和疲乏无力,需要停下来休息片刻,等症状有所改善才能继续行走,如此
症状反复;
第三阶段(静息痛期):当下肢缺血加重,侧枝代偿严重不足,下肢肌肉和神经出现缺血性疼痛,最常见的表现是患者彻夜难睡眠,抱膝而坐,小腿下垂,不能上抬,否则加重缺血,这个时期,患者精神和躯体者
感到巨大痛苦;
第四阶段(组织坏死期):缺血肢体出现组织坏死,皮肤温度明显降低,肢体末端出现溃疡,足趾呈现暗紫色坏死表现,并逐渐向上发展到足、踝甚至小腿,毒素经过血液进入身体,发生全身中毒,严重威胁生命。
还有一种分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Rutherford分类
0级:无症状
1级:轻度间歇性跛行
2级:中度间歇性跛行
3级:重度间歇性跛行4级:静息痛
5级:轻微组织缺损。
药物涂层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o
r
ePTAand1,3,6mon
t
hsa
f
t
e
rPTA,wh
i
l
es
t
eno
s
i
sr
a
t
e
ys
ywe
o
ft
het
a
r
ta
r
t
e
r
egmen
to
fsupe
r
f
i
c
i
a
lf
emo
r
a
la
r
t
eபைடு நூலகம்
r
sc
oun
t
eda
t6 mon
t
hsa
f
t
e
rPTA.Re
s
u
l
t
s Fon
t
a
i
nes
t
age7
ge
ys
j
t
r
e
a
tmen
to
fl
owe
rex
t
r
emi
t
t
he
r
o
s
c
l
e
r
o
t
i
co
c
c
l
us
i
ved
i
s
e
a
s
e(
LEAOD).Me
t
hod
s To
t
a
l
l
t
i
en
t
s(
43l
owe
r
ya
y43LEAODpa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手术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男女均可发生,但以男性多见,且常在中年以后发病。
临床分期对确立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采用两种分期方法:常用的有Fontaine分期,病程分为四个临床期;另外也有Rutherford分期,其对于临床评估也有重要意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应当采取保守治疗(单纯药物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或血管介入治疗,主要根据临床分期进行选择。
PART.01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缺血性溃疡和坏疽。
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动脉硬化病变部位,血管流入道及流出道条件和全身状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通过手术或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重建血供是挽救肢体的有效手段。
禁忌证:缺血肢体已广泛坏死,患肢严重感染引起败血症,动脉远端无可用于血管重建的流出道,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情况差,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难以承受血管重建手术。
PART.02动脉旁路术动脉旁路手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传统方法,采用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作为移植物,于闭塞动脉段远近端作旁路架桥,改善肢体供血。
动脉旁路手术成功的关键,除与手术技术和移植材料有关外,患者自身血管条件也很重要,应当有良好的血管流入道(即动脉旁路血管近端的血流灌注通道)和流出道(动脉旁路血管远端的血流流出通道)。
流入道和流出道动脉的血管条件和血流通畅情况直接影响旁路血管的通畅率。
因此,在行动脉旁路手术时,一定要选择近、远端血管条件最好的部位作为吻合口。
手术方式:动脉旁路手术分为解剖旁路和解剖外旁路两种。
解剖旁路即按照动脉解剖路径行旁路手术。
常用:主动脉-股动脉旁路术、髂动脉-股动脉旁路术、股动脉-胭动脉旁路术,以及股动脉-胫后动脉旁路术等。
解剖外旁路适用于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常规旁路手术,或者发生移植血管感染无法行解剖内旁路的患者。
常用的解剖外旁路有:腋-股动脉旁路、股-股动脉耻骨上旁路、经大腿外侧股-腘动脉旁路等。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PAOD-物理检查
踝肱指数
(ankle brachial index, ABI) 踝收缩压高值/双上肢收 缩压高值
肌肉疲劳,紧缩感 刺痛感、无力、肢体不灵活
臀、髋、股、小腿及足部
相同
是
是或不是
每次发病步行范围相同
变化不定
站立出现症状 症状缓解
否 停止行走
是 常需要坐下或改变体位
PAOD-IC鉴别诊断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管炎 血管外压迫 腘动脉压迫性损害 动脉外膜囊肿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髂内动脉纤维化 静脉性跛行 间隔综合征 腰部神经根病变 椎管狭窄 臀/膝关节炎 肌炎
ABI0.9~1.3:属临界值,需行平板运动试验。
ABI>1.3: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周围动脉疾病,如用二 维超声或血管功能仪检查
PAOD- ABI运动试验
ABI运动试验:让患者在设定标准速度和级数的步行机上 行走,直到患者出现下肢疼痛或达到限定时间。
用于静息ABI正常的PAOD患者的诊断,帮助鉴别真假间歇性跛行
PAOD-坏疽临床分级
1 级
限于趾(指)部
2 级
>跖趾(掌指)关节
Ⅲ
3 级 >踝(腕)关节
Ⅱ Ⅰ
PAOD临床分期- Rutherford法
0级:无临床症状,踏车试验或反应性充血试验正常,无 动脉阻塞的血液动力学表现
1级:轻度间歇性跛行,完成踏车试验,运动后踝动脉压 >50mmHg,但低于静息时踝动脉压约20mmHg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征分期及分型

变
术时的远端流出道
的
钙化的严重闭塞(<5CM)
T
单处腘动脉狭窄
A
多处狭窄或闭塞,总长度>15CM,有或没有严重钙化
S C型
C
两次腔内治疗后复发,仍需要治疗的狭窄或闭塞
分
型
股总动脉或股浅动脉的慢性完全闭塞, >20CM且累计腘动脉
D型
腘动脉和膝下三分支的慢性完全闭塞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介入科
姓 名: 分 FontaineI期 期 (轻微主诉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征分期及分型
性别:
年龄:
床号:பைடு நூலகம்
住院号:
FontaineII期 FontaineIII期 FontaineIV期 踝肱指数(ABI)
(间歇性跛行期) (静息痛期)
(组织坏死期)
分型
病变示意图
单侧或双侧髂总动脉狭窄
累及股总动脉的单侧髂外动脉狭窄
T
累及髂内动脉起始处或股总动脉的单侧髂外动脉闭塞
A
单侧髂外动脉闭塞或伴重度钙化,累及或未累及髂
S
内动脉起始处和(或)股总动脉
C
肾下腹主动脉闭塞
需要治疗的腹主动脉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广泛病变
分
累及单侧髂总、髂外及股动脉的多处广泛狭窄
D型 型
累及单侧髂总及髂外动脉的闭塞
双侧髂外动脉闭塞
髂动脉狭窄合并需要治疗但不合适行腔内治疗的腹主动脉瘤
髂动脉狭窄合并其他需要腹主动脉或髂动脉开放手 术治疗的病变
分型
病变示意图
单侧狭窄长度≤10cm
股 A型
腘
单侧闭塞长度≤5CM
动
多处狭窄或闭塞病变,每处≤5CM
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Fontaine分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Fontaine分期,一般将临床表现分为4期:
第一阶段(轻微主诉期):感觉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者轻度麻木,活动后容易疲劳,容易发生脚廯而且不易控制,皮肤变薄,缺乏营养,毛发减少,容易脱落;
第二阶段(间歇性跛行期):患者行走时,由于缺血和缺氧,小腿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和疲乏无力,需要停下来休息片刻,等症状有所改善才能继续行走,如此
症状反复;
第三阶段(静息痛期):当下肢缺血加重,侧枝代偿严重不足,下肢肌肉和神经出现缺血性疼痛,最常见的表现是患者彻夜难睡眠,抱膝而坐,小腿下垂,不能上抬,否则加重缺血,这个时期,患者精神和躯体者
感到巨大痛苦;
第四阶段(组织坏死期):缺血肢体出现组织坏死,皮肤温度明显降低,肢体末端出现溃疡,足趾呈现暗紫色坏死表现,并逐渐向上发展到足、踝甚至小腿,毒素经过血液进入身体,发生全身中毒,严重威胁生命。
还有一种分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Rutherford分类
0级:无症状
1级:轻度间歇性跛行
2级:中度间歇性跛行
3级:重度间歇性跛行4级:静息痛
5级:轻微组织缺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PPT课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疾病概况
发病率上升 易漏诊、漏治 多数就诊时为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CTO) ,
存在严重肢体缺血(CLI)、坏疽 腔内介入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临床评估
CIA-髂总动脉;EIA-髂外动脉;CFA-股总动脉
股-腘动脉病变分型
A型
推荐腔内治疗
➢ 单一狭窄≤10cm
➢ 单一闭塞≤5cm
或
B型
首选腔内治疗
➢ 多处狭窄或闭塞,每处≤5cm ➢ 单处狭窄或闭塞≤15cm,未累及
腘窝以下动脉
➢ 单处或多处病变且流出道血流不连 续而无法行血管旁路术改善血流
➢ 严重钙化狭窄≤5cm ➢ 单处腘动脉狭窄
病例二
病例三
男,78y
间歇性跛行6年余,加重1年
Fontaine IIb期,ABI:0.4 TASC D型:左CIA、EIA闭塞,累及CFA
病例三
病例四
男,82y。吸烟60年 间歇性跛行4个月余,加重20天 Fontaine IIb期,ABI:0.36 TASC C型:腹主动脉分叉处及双侧CIA闭塞 TASC C型:右SFA多发狭窄、闭塞
CFA供血器官受累 ➢ 单侧EIA严重钙化闭塞,伴或不伴
髂内动脉和/或CFA供血器官受累
CIA-髂总动脉;EIA-髂外动脉;CFA-股总动脉
D型
推荐外科治疗
➢ 肾下主动脉闭塞 ➢ 累及主动脉和双侧髂动脉且需要治疗的
弥漫性病变 累及单侧CIA、EIA和CFA的多发狭窄 ➢ 单侧CIA及EIA同时闭塞 ➢ 双侧EIA闭塞 ➢ 需治疗的髂动脉狭窄伴有腹主动脉瘤但 不适于行腔内支架治疗,或其他病变需 要开放性主动脉或髂动脉手术治疗者
动脉硬化闭塞症常见问题解答

动脉硬化闭塞症常见问题解答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由轻到重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什么?(1)间歇跛行;(2)静息痛;(3)缺血性组织坏死。
法国医生Fontaine首先描述了这三个临床阶段:病人静坐;下肢不活动时不出现间歇跛行症状,但伴有脉搏消失者可将其归纳为0期(无症状期);伴有缺血性组织坏死的终末期可再分成两个亚型--非愈合性溃疡和坏疽。
溃疡由于局部的缺血梗塞造成,但在病变最初阶段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如压迫性神经病变、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损伤)。
动脉硬化闭塞造成足部广泛缺血,导致溃疡不愈合。
动脉粥样硬化微血栓的病人(常称其为"足趾紫纣综合征")以及趾动脉血栓的病人也可以合并类似的局部坏疽,但并没有广泛足部缺血。
广泛性足缺血伴有溃疡或坏疽病人与仅有局灶性坏疽病人相鉴别是。
十分重要的,前者溃疡通过治疗改善循环才可愈合,而后者具有局部愈合能力。
2.间歇跛行与其他肢体的疼痛鉴别要点间歇跛行指在同一活动强度下产生的有规律的肢体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典型的是腓肠肌疼痛)。
跛行发生顺序为腓肠肌、臀、髋/大腿或足。
腓肠肌跛行为典型的痉挛性疼痛,但臀、髓或大腿跛行可能不严重(常被描述为不适性疼痛),罕见足跛行为跖骨痛伴麻木,一般来说,症状出现部位越靠近心侧,表明动脉阻塞区域也越靠近在近心侧。
3.跛行的鉴别诊断中应考虑其他什么疾病?特发性腓肠肌痉挛;骨性关节炎;神经源性假性跛行(坐骨神经痛)。
特发性腓肠肌痉挛在休息时、活动后以及夜间睡眠中过度伸腿时均可出现,后者更常见于老人。
髓骨关节炎可以表现为运动后臀、髋或大腿不适加重,但休息时疼痛仍存在,与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程度无关;腰椎骨关节肥厚性改变可引起椎管狭窄,压迫马尾,出现髓。
大腿麻木性痛。
这些病人起床行走后可感到规律性无力和不适。
但停止行走并不缓解,其他原因引起的跖骨痛没有活动后加重和休息后缓解的对应关系。
在严重腘动脉以下血管阻塞性疾病中,疼痛可因活动而加重,休息后减轻。
《身痛逐瘀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FontaineⅠ-Ⅲ期)血脉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身痛逐瘀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Fontaine Ⅰ-Ⅲ期)血脉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身痛逐瘀汤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Fontaine Ⅰ-Ⅲ期)血脉瘀阻证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比分析,观察身痛逐瘀汤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皮肤溃疡甚至坏疽等症状。
Fontaine分期中,Ⅰ-Ⅲ期患者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身痛逐瘀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血脉瘀阻证的治疗。
本文将就身痛逐瘀汤在治疗ASO Fontaine Ⅰ-Ⅲ期血脉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ASO Fontaine Ⅰ-Ⅲ期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血脉瘀阻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相关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等。
三、结果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在服用身痛逐瘀汤后,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生活质量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相关实验室指标治疗组在服用身痛逐瘀汤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等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4.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四、讨论身痛逐瘀汤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对于ASO Fontaine Ⅰ-Ⅲ期血脉瘀阻证患者,通过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身痛逐瘀汤在治疗ASO Fontaine Ⅰ-Ⅲ期血脉瘀阻证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此外,身痛逐瘀汤还能改善相关实验室指标,表明其对于改善患者血液循环、调节血脂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化裁顾步汤治疗脉络瘀热证FontaineⅡ~Ⅲ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化裁顾步汤治疗脉络瘀热证FontaineⅡ~Ⅲ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铁一夫1,赵 钢1,于 杰2,3(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宿迁22380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将2022年1—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48例脉络瘀热证FontaineⅡ~Ⅲ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化裁顾步汤口服,对照组给予通塞脉片口服,2组均以28d 为1个疗程。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皮肤色泽、疼痛感、间歇性跛行距离、间歇性跛行缓解时间)评分、血纤维蛋白原(FIB )水平、血浆D -二聚体(D -dimer )水平、血白细胞计数(WBC )变化,比较2组总体疗效及安全性。
2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总评分、FIB 水平、D -dimer 水平、WBC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均<0.05),且观察组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总评分、FIB 水平、D -dimer 水平、WBC 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
[83.3%(20/24)vs 66.7%(16/24)](P <0.05)。
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化裁顾步汤治疗脉络瘀热证FontaineⅡ~Ⅲ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通塞脉片。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顾步汤;脉络瘀热证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3.18.004[中图分类号] R5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3)18-2504-06[作者简介] 铁一夫,男,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周围血管病。
[通信作者] 于杰,E -mail :hecafei@[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1MD703836);宿迁市“西楚英才”雄英计划双创人才资助项目(卫生创新)〔(2022)-0051〕Efficacy of modified Gubu Decoction on Fontaine Ⅱ⁃Ⅲ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of lower limbswith syndrome of blood stasis and heat in the collateralsTIE Yifu 1,ZHAO Gang 1,YU Jie 2,3(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Heilongjiang,China;2.Suqi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uqian 223800,Jiangsu,China;3.Heilongjiang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Heilongjiang,China)Abstract :Objective It is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odified Gubu Decoction on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oflower limbs with syndrome of blood stasis and heat in the collaterals,and evaluate its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MethodsForty⁃eight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s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stage Ⅱ⁃Ⅲ)with with syndrome of blood stasis and heat in the collateral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January 2022to December 2022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24cases in each group.Both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basic therapy,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dified Gubu Decoction by o⁃ral administrat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ongsaimai tablets by oral administration.28days as one treatment course in both groups.The changes in the scores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skin color,pain,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dis⁃tance,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relief time),the levels of blood fibrinogen (FIB),plasma D⁃dimer (D⁃dimer)and blood leukocyte count (WBC)of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and the overal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scores of every clinical sign and symptom and to⁃tal scores,the levels of FIB,D⁃dimer and WBC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P<0.05),and the scores of every clinical sign and symptom and total scores,the levels of FIB,D⁃dimer and WBC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ll 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3.3%(20/24)vs66.7%(16/24)](P< 0.05).No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during the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Conclusion Modified Gubu Decoc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of lower limbs with syndrome of blood stasis and heat in the col⁃laterals,and its clinical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ongsaimai tablet.Keywords: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of lower extremity;Gubu Decoction;syndrome of blood stasis and heat in the collaterals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指动脉粥样硬化致使动脉血管内膜层发生退行性、增生性改变,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肢体供血不足的慢性进展性疾病[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

—足部护理(避免重大截肢)
肢体缺血治疗:
—跨过狭窄、闭塞段是关键 —PTA仍是最重要的介入方法
介入治疗策略
积极挽救病患侧肢体、缩小截肢平面 狭窄性病变:
首选PTA治疗,可配合溶栓、支架置入改善疗效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反复尝试,适当延长溶栓时间,必要时可使用新器械 自然通路无法再通时,可考虑行内膜下成形术
推荐外科治疗
肾下主动脉闭塞 累及主动脉和双侧髂动脉且需要治疗的
弥漫性病变 累及单侧CIA、EIA和CFA的多发狭窄 单侧CIA及EIA同时闭塞 双侧EIA闭塞 需治疗的髂动脉狭窄伴有腹主动脉瘤但 不适于行腔内支架治疗,或其他病变需 要开放性主动脉或髂动脉手术治疗者
CIA-髂总动脉;EIA-髂外动脉;CFA-股总动脉
病例二
病例三
男,78y
间歇性跛行6年余,加重1年
Fontaine IIb期,ABI:0.4 TASC D型:左CIA、EIA闭塞,累及CFA
病例三
病例四
男,82y。吸烟60年 间歇性跛行4个月余,加重20天 Fontaine IIb期,ABI:0.36 TASC C型:腹主动脉分叉处及双侧CIA闭塞 TASC C型:右SFA多发狭窄、闭塞
多发狭窄或闭塞>15cm, 伴或不伴严重钙化
二次腔内治疗后仍需治疗 的再发狭窄或闭塞
D型
推荐外科治疗
CFA或SFA慢性完全闭塞 (>20cm,累及腘动脉)
腘动脉及近端分支慢性完 全闭塞
CFA-股总动脉;SFA-股浅动脉
尽管TASC II推荐了各分类的治疗方法, 但大部分的血管科医生及患者仍将腔内
覆膜支架
• n=150(166患肢) • 成功率:97.6%(162/166) • 一期通畅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Fontaine分期(建议收藏)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Fontaine分期,一般将临床表现分为4期:
第一阶段(轻微主诉期):感觉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者轻度麻木,活动后容易疲劳,容易发生脚廯而且不易控制,皮肤变薄,缺乏营养,毛发减少,容易脱落;
第二阶段(间歇性跛行期):患者行走时,由于缺血和缺氧,小腿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和疲乏无力,需要停下来休息片刻,等症状有所改善才
能继续行走,如此症状反复;。
.。
文档交流
第三阶段(静息痛期):当下肢缺血加重,侧枝代偿严重不足,下肢肌肉和神经出现缺血性疼痛,最常见的表现是患者彻夜难睡眠,抱膝而坐,小腿下垂,不能上抬,否则加重缺血,这个时期,患者精神和躯体者感到
巨大痛苦;.。
...文档交流
第四阶段(组织坏死期):缺血肢体出现组织坏死,皮肤温度明显降低,
肢体末端出现溃疡,足趾呈现暗紫色坏死表现,并逐渐向上发展到足、踝甚至小腿,毒素经过血液进入身体,发生全身中毒,严重威胁生命。
..。
..文档交流
还有一种分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Rutherford分类
0级:无症状
1级:轻度间歇性跛行
2级:中度间歇性跛行
3级:重度间歇性跛行
4级:静息痛
5级:轻微组织缺损
6级:组织溃疡、坏疽
文档交流感谢聆听。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病理1、高脂血症2、高血压3、吸烟4、年龄与性别5、糖尿病6、遗传因素7、其它因素发病机理1、脂源性学说2、损伤反应学说3、致突变学说4、受体缺失学说5、炎症和免疫学说6、血流动力学说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表现和分期临床表现1、初发症状2、间歇性跛行是本病典型的临床症状之一,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出现跛行的早晚各异。
表现为活动之后出现血供不足,从而产生肌肉疼痛、痉挛或疲乏无力。
必须停止活动或行走、休息1~5分钟后才能缓解,再继续行走相同的距离又出现疼痛。
从开始行走到出现疼痛的时间称为跛行时间,其行程称跛行距离。
间歇性跛行的距离一般为300米左右,行走的速度相同则跛行的距离也相同。
3、静息痛病变晚期在休息状态下也发生疼痛,最初在足趾发生难以忍受的疼痛,其后可发展至足底及踝部,疼痛分布的范围各异,一般在患肢末端,不是特殊的神经分布区。
特别是夜间于病人平卧10~20分钟后发生,常通过下垂足部及行走缓解疼痛,再次平卧入睡时因流体力学关系且动脉压降低,缺血症状更为剧烈,严重影响病人睡眠和日常生活。
4、足趾溃疡或坏疽晚期可出现足趾紫绀、皮肤发亮、趾甲变厚变形等。
病变继续发展将产生局部肿胀或水泡,进而产生自发性溃疡或坏疽,轻微的外伤即可加重局部的破溃。
溃疡、坏死一般发生于两趾之间、足趾尖及足趾受压部,向上可累及足部和小腿,但不超过膝关节。
多发生干性坏疽,合并感染者可产生湿性坏疽及中毒症状。
5、其他症状分期:表1 ASO的Fontaine分期Ⅰ期有缺血但可以代偿常无症状Ⅱ期运动负荷试验发生间歇性跛行Ⅱa 对跛行症状可以代偿缓解Ⅱb 不能很好的缓解Ⅲ期缺血不能代偿且有静息痛Ⅲa 限局性缺血而产生的坏疽Ⅲb 代偿不良引起的较大的坏疽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检查和诊断1、一般检查1.视诊主要为皮肤的苍白、紫绀、皮肤的萎缩、脱毛等。
2.触诊患侧的皮温低下为较特征性的体征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Fontaine分期,一般将临床表现分为4期:
第一阶段(轻微主诉期):感觉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者轻度麻木,活动后容易疲劳,容易发生脚廯而且不易控制,皮肤变薄,缺乏营养,毛发减少,容易脱落;
第二阶段(间歇性跛行期):患者行走时,由于缺血和缺氧,小腿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和疲乏无力,需要停下来休息片刻,等症状有所改善才能继续行走,如此
症状反复;
第三阶段(静息痛期):当下肢缺血加重,侧枝代偿严重不足,下肢肌肉和神经出现缺血性疼痛,最常见的表现是患者彻夜难睡眠,抱膝而坐,小腿下垂,不能上抬,否则加重缺血,这个时期,患者精神和躯体者感到巨大痛苦;
第四阶段(组织坏死期):缺血肢体出现组织坏死,皮肤温度明显降低,肢体末端出现溃疡,足趾呈现暗紫色坏死表现,并逐渐向上发展到足、踝甚至小腿,毒素经过血液进入身体,发生全身中毒,严重威胁生命。
还有一种分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Rutherford分类
0级:无症状
1级:轻度间歇性跛行
2级:中度间歇性跛行
3级:重度间歇性跛行
4级:静息痛
5级:轻微组织缺损
6级:组织溃疡、坏疽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