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牛顿三大定律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牛顿三大定律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牛顿三大定律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公式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合=ma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定律公式:
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各自作用在对方。

4,共点力的受力平衡公式:
F合=0
二力平衡则满足公式F1=-F2
请注意,二力平衡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二力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物体;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研究对象是两个不同的物体。

5,超重与失重的公式:
超重满足:N>G
失重满足:N<g
n为支持力,g为物体所受重力="" ,不管失重还是超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高中物理重点基础: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重点基础: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重点基础: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我们日后在工作生活中的必备知识之一,而牛顿运动定律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规律,它由三个定律组成,分别是惯性定律、动力学基本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三个定律的知识点,帮助大家在复习阶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惯性定律惯性定律,又称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基础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它的描述是: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自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趋势,并且只有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才会发生状态的改变。

这条定律实际上是描述物体的惯性,即体现了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倾向。

在学习惯性定律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概念,如牛顿惯性参照系、静止摩擦力等。

牛顿惯性参照系是指观察过程中作为参照的“静止参照系”,而静止摩擦力则是受到物体表面阻力而产生的力,同时也是许多物理问题的重点。

此外,在学习惯性定律时我们还会了解到牛顿的经典实验——惯性车实验,这一实验将惯性定律的内容完美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二、动力学基本定律相比于第一定律而言,第二定律无疑更加实用、更加具有操作性。

牛顿第二定律,又称为动力学基本定律,可以定义为: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其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其公式为F=ma,其中F代表作用力,m代表质量,a代表加速度,这个公式是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知识点。

在学习动力学基本定律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一些概念,如“自由体图”、“惯性系”、“空气阻力”等。

自由体图是一种将物体从系中切割下来并画出各个受力图向量的方法,惯性系则是比牛顿惯性参照系更深刻的概念,它是指质点在外力作用下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参照系。

而空气阻力则是一种常见的阻力,特别是在高速的情况下,空气阻力会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

三、作用反作用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又称牛顿第三定律,是描述物体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它的基本描述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物理知识点总结: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物理知识点总结: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1.历史上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过程: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②伽利略的想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指出:如果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③笛卡儿的结论:如果没有加速或减速的原因,运动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④牛顿的总结:牛顿第一定律2.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程序内容:①(事实)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②(推论)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③(推论)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④(推论)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⑤(推断)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时并不需要外力来维持。

此实验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同时说出了一切物体都有一种属性(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属性)只有受力时运动状态才改变。

这种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属性就称作惯性。

即:一切物体具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3.对惯性的理解要点: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不能克服,只能利用。

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任何物体,无论处于什么状态,不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的一属性(即保持原来运动不变的属性)。

不能说“受到惯性”和“惯性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绝然不同的概念。

③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因此惯性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力.④惯性的大小:体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即是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体领强弱),,其大小由质量来决定。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大,运动状态较难改变,即惯性大。

⑤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是.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即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的运动规律....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称为牛顿三大定律)奠定了力学基础4.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理牛顿三大定律笔记高中

物理牛顿三大定律笔记高中

牛顿三大定律是高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以下是关于牛顿三大定律的笔记: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个定律说明了物体的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这个定律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这个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这个定律可以通过实验验证。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矢量性、性质相同性和不可叠加性。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以上是关于牛顿三大定律的笔记。

牛顿运动定律与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与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与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在物理学的世界中,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是极其重要的基础理论,它们为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提供了关键的框架。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两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要么静止不动,要么以恒定的速度直线运动。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比如,一辆重型卡车比一辆小型汽车更难改变其运动状态,就是因为卡车的质量更大,惯性更大。

牛顿第二定律是整个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其表达式为 F = ma ,其中 F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这一定律告诉我们,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用更大的力推一个箱子,箱子的加速度就会更大;而如果箱子的质量很大,要使它获得相同的加速度,就需要施加更大的力。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比如,当你站在地面上时,你对地面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而地面同时对你施加一个向上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一个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相关的物理量,其定义为p =mv ,其中 p 表示动量,m 是物体的质量,v 是物体的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表明: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一定律在许多实际情况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一个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相互碰撞的物体。

在碰撞前,两个物体的总动量是一定的。

在碰撞过程中,虽然它们之间会相互施加力,导致各自的速度发生变化,但由于系统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碰撞后的总动量仍然与碰撞前相同。

再比如,火箭发射的过程。

2024年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力学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果没有受到合力,则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

3.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物体施加的作用力和物体对其施加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4.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平直轨道上沿着一个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为: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加速度恒定。

5.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6.摩擦力:物体在接触面上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7.弹力:当弹性变形的物体恢复到原来形状时所产生的力。

8.力的合成与分解:几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重力称为合力,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力的合力称为分力。

二、热学1.热量与温度: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温度是物体内部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2.内能与热容:物质的内能是指物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或单位物质的温度升高所需的热量。

3.热传递:热传递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来进行。

4.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但总能量守恒。

5.物态变化: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变称为物态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凝结、升华和凝华。

6.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理想气体的状态的方程,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T表示气体的温度,n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

7.热机效率:热机效率定义为输出的功与输入的热量之比,根据卡诺定理,理想的卡诺热机的效率只取决于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差。

三、光学1.光的传播:光是电磁波的一种,通过空气、真空和某些介质可以传播,光的传播速度为光速。

2.光的反射:光在与介质的界面上反射时,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中学物理牛顿三大定律

中学物理牛顿三大定律

中学物理牛顿三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理解: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

比如,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这是因为乘客的身体在刹车前随汽车一起向前运动,刹车时,由于惯性,身体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应用:可用于解释许多常见的物理现象,如为什么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要助跑,助跑是为了使运动员在起跳时具有较大的速度,由于惯性,运动员起跳后会在空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从而跳得更远。

2.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其数学表达式为合。

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当合外力增大时,加速度增大;质量增大时,加速度减小。

例如,用相同的力推不同质量的物体,质量小的物体加速度大,更容易被推动。

应用:在解决动力学问题时经常用到,如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进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可通过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3.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数学表达式为。

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就必有反作用力,且这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性质相同。

比如,当你用手拍桌子时,手给桌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桌子同时会给手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手会感到疼痛。

应用:可用于解释一些相互作用的现象,如火箭发射时,火箭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气体,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向上运动;人走路时,脚向后蹬地,地面对脚有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人能够向前行走。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 顿 运 动 定 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t v a ∆∆=,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

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因此它不是一个实验定律(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 =0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F=ma.(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是矢量关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F x =ma x ,F y =ma y , 若F 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a 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a 表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若干力中的某一个力,那么a 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6篇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6篇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6篇篇1一、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包括牛顿三大定律。

要掌握牛顿定律的表述、适用范围以及数学表达。

2. 动量与冲量:动量是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

要理解动量定理和冲量定理,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3. 功与功率: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应,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要掌握功的计算方法,理解功率的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4. 机械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等。

要理解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电磁学1. 静电场:要掌握静电场的性质,理解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的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 稳恒电流:要理解电流的形成条件,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规律,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3. 磁场与电磁感应:要掌握磁场的性质,理解洛伦兹力、安培力等基本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基本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4. 交流电与电磁振荡:要理解交流电的产生和传播过程,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表达式、有效值、功率等基本概念。

同时,要理解电磁振荡的概念和产生过程,掌握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的区别和特点。

三、光学与近代物理1. 几何光学:要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如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衍射等。

同时,要理解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和特点。

2. 物理光学:要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掌握光的干涉、衍射、散射等物理现象及其原理。

同时,要了解激光的产生和应用,以及光的偏振现象。

3. 近代物理:要了解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论,如时间、长度和质量等物理概念的变化规律。

同时,要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论,如光的量子性、原子和分子的量子结构等。

四、实验与探究高三物理学习过程中涉及多个实验和探究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内容:任何一个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知识点:惯性:物体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倾向。

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开始运动,匀速运动变成变速运动等)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 = ma)其中,(F)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知识点: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关系:一旦作用力发生变化,物体的加速度就会立即发生变化。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物体受到作用力时,会对施力物体产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SI)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平方秒(m/s²)。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知识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其中一个力(称作用力)作用在某一物体上,而另一个力(称反作用力)作用在与之相互作用的另一个物体上。

力的性质相同:它们都是同一种性质的力,且不能合成,不是平衡力。

作用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作用与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力;而平衡力是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而平衡,是一对以上的力。

通过这三个定律,牛顿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对后世的物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物理牛顿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牛顿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牛顿定律知识点总结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的魅力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定义: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变这种状态。

惯性定义:物体所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与质量: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

质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质量单位:千克(kg)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基本思路: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基本思路: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怎样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a&prop;F,a&prop;1/m二、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kma k是比例系数,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牛顿年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ma力的单位:千克米每二次方秒。

力学单位制基本量:被选定的、可以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物理量。

基本单位:基本量的单位。

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

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

国际单位制(SI):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订的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

三、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存、同时存在的。

牛顿第三定律定义: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处的状态。

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知识点

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知识点

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知识点1. 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受力平衡时,其静止物体保持静止,运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这一定律可以应用于各种力的平衡分析,例如计算平衡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物体加速度的计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一定律可以用于计算物体的加速度,例如计算拉力、摩擦力和重力等外力对物体的影响。

3. 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这一定律可以用于分析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例如弹簧力、摩擦力和支持力等。

4.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根据牛顿定律,物体的重力和其质量成正比,可以通过重力加速度g计算物体的质量。

这一定律可以用于计算物体的质量,例如测量天体质量和地球上物体的质量。

5.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分析:根据牛顿定律,斜面上物体受到的平行于斜面的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

这一定律可以用于分析斜面上物体的运动,例如计算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和滑动摩擦力。

6. 弹簧振动的分析:根据牛顿定律,弹簧受到的恢复力和弹簧的伸缩变量成正比。

这一定律可以用于分析弹簧的振动,例如计算弹簧振动的周期和频率。

7. 圆周运动的分析:根据牛顿定律,物体在圆周运动时会受到向心力的作用,该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和半径成正比。

这一定律可以用于分析圆周运动,例如计算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

这些应用知识点涵盖了牛顿运动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多个应用领域,对于解决各种与运动相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12
考点三 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问题
师生互动
1.两种模型
加速度与合外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具
体可简化为以下两种模型:
13
2.求解瞬时加速度的一般思路 分析瞬时变化前、 列牛顿第二 求瞬时 后物体的受力情况 ⇒ 定律方程 ⇒ 加速度
14
考点四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考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及应用
自主学习
1.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1)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不变(静止或匀速直运动).
(2)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抗拒运动状态改变的能力.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
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9
2.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对比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总结出来的,科学地揭 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明确了加速度 a 与外力 F 和质 量 m 的定量关系.
10
考点二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的五个特性
师生互动
11
2.合力、加速度、速度之间的决定关系 (1)不管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只要合力不为零,物体都有加速度. (2)a=ΔΔv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与 Δv、Δt 无必然联系;a=mF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 ∝F,a∝m1 . (3)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减速运动.
3
2.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_状态或__静__止__状态的性质. (2)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_大___,质量小的物体惯性 _小___.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 力情况_无__关___.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整理汇总1篇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整理汇总1篇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整理汇总1篇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整理 12、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4、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或两者都发生变化,运动状态都将发生改变。

5、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6、惯性的运用和防止:当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尽量减小质量;当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时,应尽量增大物体的质量。

7、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2)公式:F=ma(3)意义:在物体的受力与运动之间建立了一座联系的桥梁。

(4)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5)力的单位牛顿(N)的定义: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米每秒的平方加速度的力,叫做1牛。

8、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把其中一个叫作用力,则另一个就叫反作用力。

9、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10、力学单位制基本单位:可以推导出其它单位的最基本的单位。

导出单位:根据基本单位和物理公式推导出来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SI)中力学的基本物理量为:长度,质量,时间;基本单位为:长度的'单位米(m),质量的单位千克(kg),时间的单位秒(s)。

11、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根据物体的受力,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12、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自身重力的现象。

(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自身重力的现象。

(3)完全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0的现象。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一、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基础知识汇总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1)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力。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异体、同存、同性质”,而平衡力是“同体”。

5.牛顿第二定律:a=F/m。

6.牛顿第二定律具有“四性”:矢量性、瞬时性、同体性、独立性。

对牛顿第一定律、第三定律的考查1.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

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2.考查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理解(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是力。

3.考查牛顿第三定律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合成法求合外力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而产生加速度,利用矢量合成法则;两个力方向相同或相反时,加速度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合成法更简单。

2.正交分解法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结合应用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的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题。

(1)分解力求物体受力问题把力正交分解在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上,在沿加速度的方向列方程Fx=ma,在垂直于加速度方向列方程Fy=0求解。

(2)分解加速度求解受力问题分析物体受力,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加速度a分解为ax和ay,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x=max,Fy=may求解。

牛顿运动定律与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与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与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在物理学的殿堂中,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无疑是两颗璀璨的明珠。

它们不仅是理解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石,也是解决众多物理问题的有力工具。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这两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它指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意味着物体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即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例如,在一辆行驶的公交车上,如果突然刹车,乘客会向前倾。

这是因为乘客原本具有向前的运动惯性,而刹车的外力改变了车的运动状态,但乘客的身体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与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

其表达式为 F = ma,其中 F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这一定律表明,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会产生加速度,且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以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为例,运动员施加的力越大,杠铃的加速度就越大;而相同的力作用在更重的杠铃上,产生的加速度就会较小。

3、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阐述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一定律强调了力的相互性,即任何一个力都有其对应的反作用力。

比如,当你用力推墙时,墙也会以同样大小的力推你。

你推墙的力是作用力,墙对你的反作用力会让你感受到无法推动墙。

二、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的定义动量(p)被定义为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即 p =mv。

动量是一个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例如,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相向运动的两个小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 和 m2,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

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一、碰撞的定义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相互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叫做碰撞。

二、碰撞的特点作用时间极短,相互作用的内力极大,有些碰撞尽管外力之和不为零,但一般外力(如重力、摩擦力等)相对内力(如冲力、碰撞力等)而言,可以忽略,故系统动量还是近似守恒。

在剧烈碰撞有三个忽略不计,在解题中应用较多。

1.碰撞过程中受到一些微小的外力的冲量不计。

2.碰撞过程中,物体发生速度突然变化所需时间极短,这个极短时间对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可忽略不计。

3.碰撞过程中,物体发生速度突变时,物体必有一小段位移,这个位移相对于物体运动全过程的位移可忽略不计。

三、碰撞的分类1.弹性碰撞(或称完全弹性碰撞)如果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只产生机械能的转移,系统内无机械能的损失,称为弹性碰撞(或称完全弹性碰撞)。

此类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和机械能同时守恒。

2.非弹性碰撞如果是非弹性力作用,使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机械能有了损失,称为非弹性碰撞。

此类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有损失,即机械能不守恒。

3.完全非弹性碰撞如果相互作用力是完全非弹性力,则机械能向内能转化量,即机械能的损失,称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牛顿运动定律与匀变速运动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与匀变速运动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与匀变速运动知识点总结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为: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关键在于认识到物体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越难改变其运动状态。

例如,一辆重型卡车比一辆小型汽车更难停下来,就是因为重型卡车的质量大,惯性大。

在日常生活中,牛顿第一定律有很多应用。

比如,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这是因为乘客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二、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 = ma,其中 F 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该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合力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

如果合力为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如果合力不为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

以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为例,运动员施加的力要大于杠铃的重力,才能使杠铃产生向上的加速度,从而被举起。

三、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例如,当我们走路时,脚向后蹬地,地给脚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推动我们前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并且性质相同。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 = v₀+ at,其中 v₀是初速度,v 是末速度,a 是加速度,t 是运动时间。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 = v₀t + 1/2 at²。

平均速度公式:v =(v₀+ v) / 2 。

如果已知初速度和末速度,还可以使用速度位移公式:v² v₀²=2ax 。

例如,一辆汽车以 10m/s 的初速度,加速度为 2m/s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 后的速度可以通过 v = v₀+ at 计算得出,即 v = 10 + 2×5 = 20m/s 。

牛顿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定律知识点总结牛顿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它由三个定律组成,即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下面将分别对这三个定律进行详细介绍。

一、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它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物体的速度和方向不会自发地改变,除非有外力作用。

例如,一个静止的书本只有在有人推或拉的情况下才会移动,而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只有在有刹车或加速的力作用下才会改变速度。

二、牛顿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

它的表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换句话说,当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其大小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可以用公式F=ma表示,其中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例如,一个力为10牛顿作用在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为5米每平方秒。

三、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

它的核心思想是:对于每一个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都存在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换句话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例如,当我们站在地面上时,我们会感受到地面向上的支持力,而地面则会感受到我们向下的压力。

牛顿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贯穿于物理学的各个领域。

它不仅可以解释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还可以解释天体运动、机械振动等现象。

在工程学中,牛顿定律被广泛应用于设计和分析各种力学系统,如桥梁、飞机、汽车等。

在航天领域,牛顿定律也是计算和预测航天器轨道运动的基础。

除了经典力学,牛顿定律还为其他物理学分支提供了理论基础。

例如,在电磁学中,洛伦兹力和库伦定律可以通过将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于电荷运动而得到。

在相对论中,质能关系E=mc²可以通过将牛顿第二定律与相对论动力学原理相结合而推导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

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

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合=ma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

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与F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F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

4.★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叠加。

5.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和在惯性系中。

6.超重和失重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

处于超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大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

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

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 小于物体的重力mg。

即FN=mg-ma。

当a=g时FN=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应当注意的问题①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

②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

"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都是失重。

③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6、处理连接题问题----通常是用整体法求加速度,用隔离法求力。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

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

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合=ma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

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与F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F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

4.★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叠加。

5.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和在惯性系中。

6.超重和失重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

处于超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大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

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

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 小于物体的重力mg。

即FN=mg-ma。

当a=g时FN=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应当注意的问题①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

②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

"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都是失重。

③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6、处理连接题问题----通常是用整体法求加速度,用隔离法求力。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

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

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合=ma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

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与F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F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

4.★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叠加。

5.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和在惯性系中。

6.超重和失重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

处于超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大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

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

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 小于物体的重力mg。

即FN=mg-ma。

当a=g时FN=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应当注意的问题①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

②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

"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都是失重。

③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6、处理连接题问题----通常是用整体法求加速度,用隔离法求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