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质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合集下载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案引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也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全面的细胞知识体系。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 描述: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物,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构成。

- 功能:调控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的平衡。

2. 细胞质:- 描述: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区域,包括细胞器和胞浆。

- 功能: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和反应的场所。

3. 细胞核:- 描述:圆形或椭圆形,被核膜包裹,内含染色体和核仁。

- 功能: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二、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1.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描述:由膜片和膜囊组成的细胞器,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平面内质网。

- 功能:合成蛋白质、脂类和细胞膜。

2. 增殖体(Golgi体):- 描述:由扁平的膜囊组成,呈弯曲状。

- 功能:负责蛋白质的修饰、质子泵和细胞膜的形成。

3. 线粒体:- 描述:椭圆形或棒状,有双层膜结构。

- 功能:参与细胞的能量转化,合成细胞所需的三磷酸腺苷(ATP)。

4. 溶酶体:- 描述:由膜囊包裹的小器官,内含水解酶。

- 功能:分解和清除细胞内的废物和有害物质。

5. 叶绿体:- 描述:椭圆形或扁平形,包含叶绿素。

- 功能:参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

三、细胞的功能1. 能量转换:- 描述:细胞依赖能量转化维持生命活动。

- 功能: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转化能量,产生ATP。

2. 物质运输:- 描述:细胞内外物质的传递和运输。

- 功能:通过细胞膜、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完成。

3. 代谢调节:- 描述:细胞根据环境变化调节代谢过程。

- 功能:维持细胞内各种代谢反应的平衡。

4.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描述: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 功能:通过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和复制完成。

5. 细胞分裂和增殖:- 描述:细胞繁殖和生长的过程。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掌握常见细胞的形态特征。

3.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点1.细胞的基本结构。

2.常见细胞的形态特征。

三、教学内容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以下结构:(1)细胞膜:细胞的外界与内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由细胞膜来完成。

它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胞内液体,含有多种细胞器,参与细胞代谢活动。

(3)细胞核:细胞核是控制细胞生物活动的中心,包含基因信息,控制遗传性状的传递。

(4)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能量的生产者,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生成细胞内的能量分子ATP。

(5)内质网:内质网是由液泡样结构、管状结构和扁平囊状结构组成的一系列膜系统,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6)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主要参与细胞分泌作用,对蛋白质的修饰、包装和运输起重要作用。

(7)溶酶体:溶酶体是细胞内的分解工厂,参与物质的降解和再利用。

2.常见细胞的形态特征(1)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常为方形或长方形,细胞壁由细胞素构成,细胞质包裹着大中央液泡。

植物细胞中常见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细胞壁。

(2)动物细胞:动物细胞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细胞表面光滑。

动物细胞中常见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溶酶体。

(3)细菌细胞:细菌细胞通常为杆状、球状或螺旋状,细胞壁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细菌细胞中没有真核细胞的细胞器。

四、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PPT展示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2.实物观察:给学生提供显微镜和玻璃片,观察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的形态特征。

3.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究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小论文。

2.提问:随堂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和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了解生物体各种生理现象的基础。

《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孔等重要观点。

2. 掌握细胞核的功能,包括基因的表达、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信息交流等。

3. 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诠释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核膜的结构和功能,核孔在细胞核信息交流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如何通过基因表达控制细胞活动,以及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信息交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图表和相关视频。

2. 准备实验器械,如显微镜、染色剂等。

3. 准备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细胞核的功能。

4. 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5. 准备好教室讨论和互动的问题,确保教室气氛活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简述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2. 引出细胞核的结构,为学习其功能作铺垫。

(二)细胞核的宏观结构和功能1. 展示细胞核的宏观图片,并诠释其位置和大小。

2. 讲解细胞核的功能,包括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调控细胞活动等。

(三)细胞核的微观结构和组成1. 讲解核膜(Nuclear membrane)的组成和功能,包括核孔(Nuclear pore)等。

2. 展示染色体的图片,介绍其组成和在细胞核中的作用。

3. 讲解DNA的结构和功能,以及RNA在细胞核中的功能。

(四)教学实验和实践活动1. 安排学生观察细胞核的微观结构,如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等。

2.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割裂过程中的细胞核变化等。

3.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知识。

(五)教室讨论和总结1. 组织学生讨论细胞核的功能和重要性,以及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和意义。

3. 鼓励学生课外继续学习有关细胞核的知识,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描述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孔以及核仁,并理解核仁与核糖体的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核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细胞核的定义与作用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位置和重要性1.3 教学方法:引入细胞核的概念,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核的存在。

利用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细胞核的作用。

1.4 教学活动:展示细胞核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细胞核的外观。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二章:细胞核的组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核的主要组成部分。

理解细胞核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2 教学内容:细胞核的组成结构:核膜、核仁、染色质核膜的功能:保护细胞核,控制物质交换核仁的功能:合成核糖体,参与蛋白质合成染色质的功能:存储遗传信息,控制基因表达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细胞核的组成结构。

利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4 教学活动:展示细胞核的组成结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各部分结构。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各部分结构功能的understanding。

第三章:染色质与DNA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染色质的组成和功能。

理解DNA在染色质中的存在和作用。

3.2 教学内容:染色质的组成:DNA、蛋白质DNA的结构和功能:双螺旋结构、存储遗传信息染色质与DNA的关系:染色质是DNA的主要载体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染色质和DNA的结构。

利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染色质和DNA的功能。

3.4 教学活动:展示染色质和DNA的结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结构。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染色质和DNA功能的understanding。

第四章:细胞核的功能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理解细胞核在细胞代谢和遗传中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细胞核的功能:遗传信息的存储和复制、基因表达的调控遗传信息的存储和复制:DNA的复制过程基因表达的调控:转录和翻译过程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细胞核的功能。

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教案

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教案

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组成和功能•理解细胞器的结构和特点•掌握细胞的功能和作用二、教学准备•PPT课件•实验用品(显微镜、玻璃片、荧光染料等)•绘图纸、铅笔等三、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关于细胞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温习并扩展知识面。

第二步: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讲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其半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2.细胞质:介绍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细胞中各种生化反应的发生地。

3.细胞核:讲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其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第三步:细胞器的结构和特点1.线粒体:介绍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学生分享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站”的概念。

2.高尔基体:讲解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其在蛋白质合成和运输中的重要作用。

3.内质网:介绍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内质网与细胞膜之间的关系。

第四步:细胞的功能和作用1.分泌作用:讲解细胞分泌的概念、过程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分泌对细胞和生物体的影响。

2.吸收作用:介绍细胞吸收的概念和吸收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细胞对物质的吸收过程。

3.运动作用:讲解细胞运动的方式和细胞运动对生物体的作用。

第五步:实验展示进行细胞观察的实验演示,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真实的细胞结构,增加对细胞的直观认知。

第六步:练习和总结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随后进行知识总结,对细胞结构和功能进行概括和复习。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参与、小组练习和总结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和答题情况,评估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延伸建议学生进行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拓展阅读,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研社团活动,进行相关实验探究,促进学生对细胞的进一步深入了解。

六、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可以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结合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细胞核是细胞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包含了遗传物质DNA,控制了细胞的生长、分裂和代谢等重要功能。

本文将介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并提供相应的教学设计。

一、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和核孔细胞核由一个双层膜包裹的空间构成,即核膜。

核膜上有许多孔洞,称为核孔。

核孔的大小和数量不同,可以控制物质进出核膜,从而保护细胞遗传物质的完整性。

2.染色质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DNA呈螺旋状,紧密缠绕于染色质蛋白质上,形成一种复杂的结构,称为染色体。

染色质是细胞中最重要的遗传物质,它储存了大量的基因信息。

3.核仁核仁是细胞核内的一个小体,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核仁是合成和储存核糖体的地方,核糖体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1.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

细胞在分裂前需要对遗传物质进行复制,分裂时将复制后的遗传物质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子细胞遗传物质与母细胞相同。

2.调节基因表达基因表达是指基因转录成RNA,再转录成蛋白质的过程。

细胞核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形态。

3.维持细胞的稳态细胞核可以控制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性。

例如,当细胞内环境出现异常时,细胞核会发出信号,调节细胞内物质的含量和代谢速率,保持细胞的稳定。

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能够描述细胞核对细胞生长、分裂和代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观察细胞形态,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内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询问学生细胞内哪些结构可能是重要的,有什么作用等。

(2)讲解(3)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给学生讲述细胞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例如,细胞核中的DNA出现异常可能导致癌症等疾病。

(4)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的形态,了解细胞核的位置、形状等信息。

(5)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初中生物教案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初中生物教案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初中生物教案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熟悉细胞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功能。

3.掌握细胞的基本功能,如营养摄取、排泄、运动和繁殖等。

教学重点: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细胞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准备:1.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实物模型和图片。

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标记笔。

3.学案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一张细胞的图片,并提问一些问题,如“你们认为这是什么?”、“这里面有什么?”等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类似于一个“围墙”,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活动,包含遗传信息。

2.细胞的组成部分与功能:-细胞膜:保护细胞内的物质,以及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提供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以及支持和保护细胞器。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功能和活动,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

3.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细胞通过细胞膜摄取营养物质。

-呼吸作用:细胞通过细胞质中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

-排泄作用:细胞通过细胞膜排泄废物和代谢产物。

-运动作用:细胞通过鞭毛、纤毛等结构进行运动。

-繁殖作用:细胞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

三、练习与巩固(10分钟)1.让学生通过阅读学案上的知识点并标出关键信息。

2.列举并说明细胞的四个基本功能。

3.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细胞质的功能是什么?细胞核的功能是什么?四、拓展与实践(15分钟)1.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进行综合性的练习。

2.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观察细胞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和反应。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思考课堂上的问题和困惑。

六、作业布置(1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册习题,并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能够掌握细胞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案一:细胞核的结构目标:了解细胞核的结构时间:一堂课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

2. 引入:说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是细胞的“大脑”。

3. 主体:a. 细胞核的位置:提醒学生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通常是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

b. 细胞核的外部结构:介绍细胞核围绕着一个双层的核膜,核膜上有许多核孔。

c. 细胞核的内部结构:说明细胞核内有染色质,染色质由基因组成,基因携带遗传信息。

也介绍核仁,核仁位于细胞核内,参与蛋白质合成。

d. 细胞核的功能:解释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存储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并参与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过程。

4. 实践:通过投影仪或展板,展示细胞核的结构图,并让学生跟随图示标注细胞核的各部分。

5. 总结:总结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6. 练习: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检测对细胞核结构的理解。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

8.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细胞核的功能。

教案二:细胞核的功能目标:了解细胞核的功能及其在细胞体内的作用时间:一堂课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细胞核的结构。

2. 引入:介绍细胞核的基本功能,包括存储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参与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

3. 主体:a. 储存遗传信息:解释细胞核内的染色质是由基因组成,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决定了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b. 控制细胞活动:说明细胞核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来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分裂、分化和代谢等。

c. 参与细胞分裂:介绍细胞核在细胞分裂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指导染色质的复制、形成细胞分裂酶和分裂纺锤的组装等。

d. 蛋白质合成:说明细胞核的核仁参与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核仁合成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工厂。

4. 实践:通过展示细胞核的结构图示,让学生标注细胞核的不同功能部分。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细胞核的结构组成;(2)掌握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细胞核的图像,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生物学感兴趣的态度;(2)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组成;(2)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2. 教学难点:(1)细胞核各结构的功能;(2)染色质的组成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PPT;(2)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细胞核相关知识;(2)准备好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结构;(2)提问:你们知道细胞核吗?细胞核有什么作用?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细胞核的结构组成;(2)学生分享所学知识,教师点评并补充。

3. 课堂讲解:(1)讲解细胞核的结构组成,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等;(2)讲解细胞核的功能,如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基因表达等。

4. 实验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细胞核的结构;(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

五、作业布置1. 绘制细胞核结构示意图;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细胞核的功能展开讨论,探讨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遗传病案例,让学生了解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角色。

七、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及总结能力。

八、拓展与延伸1. 让学生了解细胞核的研究进展,如核移植技术、基因编辑等。

2. 探讨细胞核与其他细胞器的相互作用。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课后作业1. 复习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细胞核研究的新进展;3.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主要结构的特点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细胞模型,分析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差异。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生物学感兴趣的态度,认识生物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懂得尊重生命,关爱生态环境。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概念和分类介绍细胞的概念,区分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

2.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含有各种细胞器和溶质,维持细胞内环境。

细胞核:存储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生长、分裂和功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难点:细胞膜的作用和细胞核的功能。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细胞模型、显微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图片。

2.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细胞的概念和分类。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4. 实践操作:观察细胞模型,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5. 小组讨论:讨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差异。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7. 课后作业:绘制细胞结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各部分功能。

8.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程度。

2. 技能提升: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能力以及对细胞模型的分析能力。

3. 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他们对生物学兴趣的培养以及对生命和生态环境的尊重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细胞分化:介绍细胞分化的概念,解释不同细胞类型如何形成以及它们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2. 细胞技术:简要介绍细胞培养、克隆等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应用。

八、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提供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在线教学资源,如视频讲座、互动游戏等。

3.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3.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2.描述染色质的组成及与染色体的关系能力目标3.通过资料分析,提高设计试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4.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今天,喜羊羊的家族里来了三个新成员,分别是黑羊羊、白羊羊和灰羊羊,黑羊羊、白羊羊非常受他们的欢迎,而灰羊羊常常被冷落。

灰羊羊想改变后代的命运,可正常情况下,灰羊羊只能生灰色的羊。

灰羊羊的梦想是生一只漂亮的小白羊,我们怎样才能帮她实现梦想呢?(配合2张幻灯片)鼓励学生回答,然后指出这个方案的关键之处是取白羊羊的“细胞核”,从而引出课题。

我们都知道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原核、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

一、细胞核的分布提问:成熟的真核细胞是否都有细胞核吗?有几个核?二、细胞核的功能探究3.分析P52资料,探讨细胞核的功能资料1美西螈核移植实验问题1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是什么体色?理由是什么?问题2由此你认为生物性状的遗传主要由什么控制?问题3据此能不能帮灰羊羊设计一个方案实现她生一只漂亮的小白羊的梦想?问题4该实验是否具有说服力?应怎样处理能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资料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问题串1分隔后蝾螈受精卵的两半有什么不同?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结果?此结果说明什么问题?怎样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这个问题?最后根据结果归纳总结该实验的结论。

问题串2.整个实验最突出的设计思想是什么?怎么对照的?围绕什么而对照?资料3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问题1若想利用变形虫探究细胞核的功能,你会如何设计实验?问题2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3人成熟的红细胞还能生长分裂吗?为什么?资料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问题串1伞藻嫁接实验切去帽后长出来的新帽的形状是由柄决定还是由假根决定的?该实验能否说明伞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要证明“伞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需再怎样设计实验?问题2根据伞藻嫁接实验和伞藻核移植实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小结资料1和资料4说明了细胞核控制,资料2和资料3说明了细胞核控制。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细胞结构的组成和作用;3.理解细胞的代谢、生长、分裂等基本生命活动。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1)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薄膜,由磷脂、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等物质组成。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控制物质的进出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2)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内的重要器官,由核膜、染色体和核仁等组成。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3)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区域,由细胞器、细胞骨架和溶液等组成。

细胞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代谢活动,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2. 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多种生命活动,包括代谢、生长、分裂等。

(1)代谢代谢是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包括物质的吸收、转化和排泄等过程。

细胞通过代谢活动获得能量和物质,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2)生长生长是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包括细胞体积和细胞数量的增加。

细胞的生长需要消耗能量和物质,同时需要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3)分裂分裂是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细胞的分裂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同时也是细胞发育和修复的重要过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组成和作用,掌握细胞的基本知识。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3. 讨论法通过讨论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作用,让学生深入理解细胞的基本功能和意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实验观察和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师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评估,了解教学效果和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和导学案.docx

《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和导学案.docx

《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第三节 内容。

本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的结构和功 能的相关知识,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因为细胞是新陈代谢最基本的 结构和功能单位,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及生命的生理、行为特点都是建立在细 胞这一特殊结构基础之上的。

其中,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 的,因为它与后面细胞分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重要的章节都有必然的联系。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生命观念: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科学思维:理解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科学探究:通过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探究细胞核的功能;社会责任:认同细胞是一个统一体,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代谢和遗 传的基本单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1.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 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学过程】PPT 展示克隆羊多莉的形成过程:思考: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呢?母绵羊A 细胞质 母绵羊B • 细胞核母绵羊C ® 核质融合克隆羊一、细胞核的功能PPT 依次展示4个资料,用于探究细胞核的功能:资料1:美西螺核移植实验资料2:蝶幌受精卵横缢实验结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资料3:变形虫分割与核移植实验结论:细胞核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资料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结论:生物体的遗传性状主要由细胞核控制。

:一段时间后变形虫结构示意图有核用头发将蛛螺的受精卵横缢并保证一 ii 看竣一站羌核。

将有核一边的 一个细胞核挤 到无核的一边。

伞形帽菊花形帽思考:伞藻顶帽的形状由哪一部分决定?假设一:由“柄”决定。

因为柄中有大量细胞质,其中也含有遗传物质。

假设二:由“假根”决定。

因为细胞核存在于假根中。

结论:生物体的形态建成与细胞核有关。

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思考:所有细胞都有细胞核吗?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成熟筛管细胞骨骼肌细胞草履虫细胞(无核)(无核)(多前《多核)二、细胞核的结构PPT展示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1、核膜(1)结构:双层膜,分为外膜和内膜。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核的基本结构。

2. 让学生掌握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核膜、核仁、染色质。

2.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遗传信息的存储、基因表达的调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核的基本结构,细胞核的功能。

2. 教学难点:染色质的组成,基因表达的调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核的基本概念。

2. 讲解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核膜、核仁、染色质。

3. 讲解细胞核的主要功能:遗传信息的存储、基因表达的调控。

4. 示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讲解细胞核功能的具体体现。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细胞核功能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6. 总结与评价: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评价。

六、教学活动1. 课堂互动:学生展示对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understanding,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

2.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细胞核结构或功能,制作海报并进行展示。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练习题。

八、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2. 小组活动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制作的海报内容进行评价。

3. 课后作业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题和小论文进行评价。

九、教学拓展1. 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讲解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细胞核在不同生物体内的差异:比较不同生物体内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十、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相关图片、视频等。

2. 练习题: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练习题库。

3. 小组活动材料:海报纸、彩笔等。

十一、教学实践1. 实验室活动:安排学生参观实验室,观察细胞核的切片,加深对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掌握细胞的各个组成部分,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能够描述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细胞模型和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实验方法,探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生物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理解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生物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细胞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

2. 教学难点:细胞内部结构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细胞核的作用及染色体的组成。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细胞模型;显微镜及细胞图像;实验器材和试剂。

2. 学具准备:笔记本;彩色笔;实验报告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模型和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问:“你们知道细胞是什么吗?细胞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学生以色笔标记出教材中的关键信息,并在笔记本上做好笔记。

3. 课堂讲解:讲解细胞的各个组成部分,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并阐述其功能;讲解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如新陈代谢、生长、分裂等。

4.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和试剂,进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实验;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记录实验结果和结论。

5.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学生的小结,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提问,了解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性。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检查实验报告中学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判断其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19必修1

《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19必修1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细胞核的结构,理解核膜、核孔等功能,并了解染色体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理解细胞核的重要性,认识到生物学知识的奥妙,激发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核膜、核孔等功能的理解,染色体的作用。

2. 教学难点:染色体的作用及其与细胞核功能的关系,理解细胞核的整体运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细胞核结构与染色体相关的教学模型或图片。

2. 准备生物学相关实验器材和试剂。

3. 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相关基础知识。

4. 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细胞核结构、染色体动态变化等。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核的显微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以此引出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 讲授新课:(1)细胞核的结构:介绍核膜、核孔、核仁等结构,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展示,并解释这些结构的功能。

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互动,例如,猜测核膜的功能,或者描述核孔的作用等。

(2)细胞核的功能:介绍细胞核在细胞代谢、增殖、分化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来解释细胞核的功能,例如,为什么植物的雄蕊需要细胞核来进行受精作用。

3. 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分离,以加深他们对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细胞核的功能和重要性,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

5. 总结与回顾: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来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例如,“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核孔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等。

6. 作业:布置一些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相关的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完成这些作业,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结构与功能高中生物教案:细胞结构与功能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理解各结构的主要功能,如细胞膜的物质交换、细胞核的控制作用等。

了解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细胞结构的图片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对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各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理解细胞膜的物质交换机制。

区分不同细胞器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本知识。

2、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模型、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张细胞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细胞的基本结构利用图片和模型,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介绍细胞膜的成分(磷脂、蛋白质、糖类等)和结构(流动镶嵌模型),重点讲解细胞膜的功能,如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

细胞质:讲解细胞质的组成成分(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为后续讲解细胞器做铺垫。

细胞核:介绍细胞核的结构(核膜、核仁、染色质等),强调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3、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依次讲解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核糖体和中心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就像一个能量工厂,为细胞提供能量。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案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案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使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功能,如新陈代谢、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实验观察细胞结构。

4.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分析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 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4. 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5.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难点:细胞器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功能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结构示意图,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实验教学,观察细胞结构,加深学生对细胞的认识。

4.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图片。

2. 准备实验材料,如显微镜、细胞培养皿等。

3. 准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格式:【导入】(在这里写一段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导入】(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并讲解其功能。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实验观察】(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细胞结构,加深对细胞的认识。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或问题引起学生对细胞的兴趣,例如:“什么是细胞?它对我们的生命有什么重要性?”2. 新课导入: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并讲解其功能。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4. 实验观察: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细胞结构,加深对细胞的认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能够描述细胞核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能够识别细胞核的结构,并理解其在细胞中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细胞核的图像和模型,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合作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生物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科学的生物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染色质的组成和作用。

核孔的功能和调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细胞核模型图。

染色质和核孔的图像。

2. 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材料。

观察细胞核的显微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结构,引入细胞核的概念。

利用细胞核模型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细胞核的结构。

2. 讲解:详细讲解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和核孔。

结合图像和实例,解释各结构的功能和作用。

3. 实践: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内容包括染色质观察、核孔染色实验等。

4. 讨论:小组讨论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五、作业布置1. 绘制细胞核结构示意图,标注各结构名称和功能。

2. 编写一篇关于细胞核功能的小短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细胞核的图像和模型,让学生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生物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六、教学扩展1. 细胞核与细胞代谢:引导学生了解细胞核如何调控细胞的代谢过程。

讨论细胞核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2. 细胞核与遗传:讲解DNA在细胞核中的存储和复制过程。

引导学生理解细胞核对遗传信息的保护和传递的重要性。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1)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1)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学生应通过学习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形成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解。

这包括理解细胞核作为细胞遗传信息库的角色,以及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调控作用。

2.科学思维:教学设计应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如归纳、演绎、比较和分类,来分析和解释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比较不同细胞中细胞核的异同,学生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3.科学探究:学生应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如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结构,来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这包括了解如何规范使用显微镜,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4.社会责任:教学设计还应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使他们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知识来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例如,通过讨论克隆技术的应用和伦理问题,学生可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社会责任。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细胞核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对生命的尊重。

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展示细胞核的图片和视频,以及讨论细胞核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二)教学难点通过资料分析,理解细胞核的功能。

理解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直观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各个结构。

提问:在细胞的结构中,哪个结构像是细胞的“大脑”,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呢?从而引出课题——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二)细胞核的功能资料分析(1)展示资料一: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

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全部是黑色的。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细胞核控制着美西螈的肤色这一结论,进而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遗传性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质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的:
1,掌握各种细胞器的分布,结构,主要功能 2,掌握细胞核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3,掌握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功能与生物新陈代谢的相互关系 4,理解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
1,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2,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
1,线粒体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 2,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内容全解
(一).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1,
细胞质 :______态, 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
2.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细胞质
(二)、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主要结构和功能1,细胞核的主要结构
(1) 核膜:
结构:由两层膜构成,核膜上有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

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的酶
主要功能: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2) 核仁:
物理特性:核仁的折光性较强,与细胞的其他结构很容易区分
形态:匀质的球形小体
生理变化: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3) 染色体:
特点: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化学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存在形式: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缩短变粗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
的控制中心
(三)小结
(1)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

(2) 含有少量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代谢过程中有水生成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6) 与动物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植物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升技巧
从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上理解细胞各结构间的关系,以各细胞器的特定功能分析各种类型细胞的特点:
1.细胞要完成一定的功能需要各细胞器的配合。

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

3.内质网、高尔基体与扩大细胞内膜面积、为化学反应提供场所有关。

4.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与分子本身的特点及细胞膜上的载体有密切关系,浓度差异并不是判断通过膜方式的唯一标准。

例1, 在适当的条件下,研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入离心管中离心(如图所示)分别得到上清液S1 、、S2 、、S3、S4和沉淀物P1、P2、P3、P4。

根据P1、P2、P3、P4所含有的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 含DNA 最多的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 __________部位。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 _____________部分。

(4)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 _____ 部分。

(6)正常的植物细胞内, P 1能合成________,P 2能合成________,P 3能合成________,P 4能合成_____________。

答案:(1)P 1 (2)S 1 、 P 2 (3)S 1 、 S 2 、 P 3 (4)S 1 (5)S 1 、S 2 、S 3 、 P 4 (6)DNA 和RNA 有机物 ATP 蛋白质
[例2]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生物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相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有
A.从结构上看,二者都有双层膜,基粒和基质
B.从功能上看,二者都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
C.从所含物质上看,二者都含有少量DNA
D.从功能上看,二者具有相同的功能 答案:D
[同类为式1].右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
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A.有无膜结构
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
C.是否含有色素
D.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E.是否能产生ATP 答案:A
[同类变式2]下列为从一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

据图回答(细胞器填写标号):
(1)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B 所表示的细胞器在该细胞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进行各种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有利条件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

(4)能形成ATP 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同一个叶肉细胞,结构A 中产生一个CO 2分子进入C 中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层 膜。

写出C 中所发生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3)D (4)AC
(5)4 CO 2+H 2O −−−→光
叶绿素(CH 2O)+O 2 (6)AC 。

线粒体 液 泡 叶绿体 高 尔 基 体
例3.将植物细胞置于含有3H标记尿苷的培养液中培育数小时,然后将细胞进行匀浆化处理并分级离心,那么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
A.核仁、质体和高尔基体B.细胞膜、核仁和核糖体
C.细胞核、核糖体和液泡D.线粒体、核仁、核糖体和叶绿体
答案:D
例4, 右图是线粒体内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F0和F1两部分
构成ATP合成酶。

F0镶嵌在膜中,则F1位于
A.内外膜之间
B.细胞质基质中
C.线粒体基质中
D.线粒体嵴中
答案:C
例5用含有35S标记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蛋白质。

(1)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表示先后顺序)。

(2)写出上述蛋白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相关细胞器的功能。

答案:(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小泡→细胞膜(→胞外);
(2)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内质网与蛋白质合成有关,是蛋白质运输通道;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和转运的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