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亚里士多德.ppt
![亚里士多德.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7a18ffbceb19e8b9f6ba20.png)
雅典学园
雅典学园细部(一) ——倾听
雅典学园细部(二) ——思索
雅典学园细部(三) ——辩论
生平(二)
•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继续呆了两年。此后, 他开始游历各地。公元前343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 担任起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当时,亚历山大13岁,亚里士多德42岁。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雅典、底比斯等国组成的 反马其顿的联军,从此称霸希腊。次年,腓力召开全希腊会议,会议 约定希腊各邦停止战争,建立永久同盟,由马其顿担任盟主。在会议 上,腓力宣布,他将统帅希腊各邦联军,远征波斯。至此,马其顿实 际上掌握了全希腊的军政大权,希腊各邦已经名存实亡,成为马其顿 的附庸。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384 BC - 322 BC)
生平(一)
•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 移民区,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 其顿相邻。其父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宫廷侍医,他的家 庭情况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他于公元前367年 迁居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园学习过多 年,成为柏拉图学园的积极参加者。
生平(三)
• 从亚历山大出发远征的前一年到亚历山大去世的那一年,亚里士多德 重返雅典,在那里一住就是20年。在这段时间里,马其顿在军事和政 治上控制了雅典,但反马其顿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亚里士多德来到雅 典,可能肩负有说服雅典人服从马其顿的政治使命。亚里士多德在雅 典受到了很多优待,政治上的地位显赫,还得到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 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 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在学园里,有当时 第一流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学 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而得名为“逍 遥派”。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提供的研究费用,为800金塔兰 (每塔兰重合黄金60磅)。亚历山大还为他的老师提供了大量人力。 他命令他的部下为亚里士多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 并驾驭他们。
亚里士多德完整版课件
![亚里士多德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49a5e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3.png)
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
物最有可能是( )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2013年浙江文综,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 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途径。下列思想家 中属于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庸理论
教学方法别具一格逍遥学派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式教 ,尊师而不盲从克里昂学园 学,当仁不让于师创办私学
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基人
的主流影响至亚洲、世界
(2010年浙江文综卷,12)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
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
他在逻辑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 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 “中道理论”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法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他的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 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
孔:侧重政治考虑,是协调礼和仁的方法。 ②亚:主张舍弃两端而取中间;
孔:强调“度”(过犹不及),没有否认两端不好。 ③亚:以维护雅典民主政治为目的;
孔:以恢复周礼,维护贵族权威为目的。
对局限世性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① ②1大、本贡基科质献本学体,哲研现建学究出立观方奴了是面隶多徘,主是个徊阶一学在级位科唯的博的心思学学主想者科义局,体与在限系唯许性物多。主领义域之作间出。重
出 生 于 御 医 之 家
《亚里士多德》课件
![《亚里士多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2fe1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0.png)
。
亚里士多德曾在雅典的柏拉图学 园学习,并最终成为了一名哲学
家和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背景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柏拉图学 园学习了20年,这是他接受的 主要教育。
在学园中,他学习了数学、天 文学、音乐、政治学和形而上 学等方面的知识。
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深 远,使他成为了柏拉图主义者 。
亚里士多德的学术贡献
01
02
03
奠定逻辑学基础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学 理论,如三段论、推理等 ,对后世逻辑学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
形而上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实体论 、本质论等思想,对中世 纪经院哲学和近代西方哲 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伦理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 ,如德性伦理、幸福主义 等,对后世伦理学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逻辑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推理系统在某些情况下过于简化,无法处理复杂
的逻辑问题,与现代逻辑学相比存在局限性。
03
形而上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世界由形式和质料组成,这种观点在解释物质世界
的本质和起源时存在困难,与现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观念存在冲突。
亚里士多德思想引发的争议
伦理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主张中存在着一些争议,例如他认为奴隶制 是合理的,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中受到质疑和批判。
《亚里士多德》德的哲学思想 •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 亚里士多德的局限与争议
亚里士多德简介
01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公元前384年 的希腊,是色雷斯地区的斯塔吉
拉城。
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 因此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曾在雅典的柏拉图学 园学习,并最终成为了一名哲学
家和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背景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柏拉图学 园学习了20年,这是他接受的 主要教育。
在学园中,他学习了数学、天 文学、音乐、政治学和形而上 学等方面的知识。
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深 远,使他成为了柏拉图主义者 。
亚里士多德的学术贡献
01
02
03
奠定逻辑学基础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学 理论,如三段论、推理等 ,对后世逻辑学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
形而上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实体论 、本质论等思想,对中世 纪经院哲学和近代西方哲 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伦理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 ,如德性伦理、幸福主义 等,对后世伦理学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逻辑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推理系统在某些情况下过于简化,无法处理复杂
的逻辑问题,与现代逻辑学相比存在局限性。
03
形而上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世界由形式和质料组成,这种观点在解释物质世界
的本质和起源时存在困难,与现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观念存在冲突。
亚里士多德思想引发的争议
伦理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主张中存在着一些争议,例如他认为奴隶制 是合理的,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中受到质疑和批判。
《亚里士多德》德的哲学思想 •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 亚里士多德的局限与争议
亚里士多德简介
01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公元前384年 的希腊,是色雷斯地区的斯塔吉
拉城。
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 因此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传》课件
![《亚里士多德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c0258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3.png)
理念与现实
理念
柏拉图认为理念存在于现实世界之外, 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亚里士多德则认为 理念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是现实世界 的本质和规律。
VS
现实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是虚 幻的、不真实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现实 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由物质和形式构成 的。
知识与信仰
知识
柏拉图认为知识是通过理性思考和哲学思考 获得的,是对理念世界的认识;亚里士多德 则认为知识是通过经验和观察获得的,是对 现实世界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传》ppt课件
目录
• 亚里士多德生平简介 •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 •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与贡献 •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与作品 •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思想比较 • 亚里士多德在现代的影响与启示
01
亚里士多德生平简介
出生与家庭背景
01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公元前384年 的色雷斯,其父亲是马其顿国王 的御医。
信仰
柏拉图认为信仰是对神和灵魂的信仰,是超 越理性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信仰是对现实 世界的认识和解释,是理性的产物。
政治哲学观点比较
政治目标
柏拉图认为政治的目标是实现理想国,通过 哲学家统治来实现;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政治 的目标是维护城邦的稳定和繁荣,通过法治 和民主来实现。
个人与城邦关系
柏拉图强调个人对城邦的服从和牺牲,个人 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个人 自由和平等,个人利益与城邦利益相互依存
THANKS
感谢观看
学的经典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与作品
《工具论》
总结词
逻辑学著作
详细描述
包括《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和《方法论篇》,是亚里 士多德关于逻辑学的著作,主要探讨推理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ppt课件【可修改文字】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ppt课件【可修改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817a986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3.png)
(二)自然教育论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并要求教育顺应人的本身自然发展原则的人。他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育程序,并提出教育应根据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来确定教育年龄分期。 0—7岁 教育要顺应自然,引导儿童进行游戏和活动 7—14岁 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接受和谐教育 14—21岁 以智育为主,发展青年的理想灵魂 0-7岁最好由父亲承担儿童教育。父亲“负责其子女的生存,这被看成是最大的善事,他还负责孩子的哺育和教养。” 教育应当依照人的天性分阶段进行。构成人大天性的是身体、心灵和理性。“在照管好心灵之前,应首先关心其身体,然后立即进行各种欲望的训练。不过这种训练都应有益于心灵,而照管身体也应有利于对心灵的关心。”教育应当从体育开始,继之音乐,最后是哲学。
(三)四因说
构成事物的基本原则,四因说就是要把在事物形成过程中起作用的那些东西区别开来。 质料因——事物的“最初本质” 大理石 形式因——事物的“模型” 雕像形状 动力因——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锤子凿子 目的因——事物变化所追求的目标 和运动发展的终点 火、原子;火,爱憎因;数,理念;存在 一个物体的真正本质不是构成它的物质,而是它具有的功能。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三)自由教育论 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论的核心,是强调自由教育是唯一适合自由人的教育,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 他认为,自由教育的实施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闲暇和自由 人的行为目标是余暇;而且“人们认为幸福在于悠闲自得”。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恰恰就是获得余暇。余暇不同于怠惰,不同于“慵懒的休息”,它是能够并且懂得怎样自由地使用自己的时间的那种才能。自由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因为没有自由就不可能有幸福。
四、教育理论 (一)和谐教育论 –“中道”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是其和谐教育论的理论基础,他第一次确立了人类教育的四个基本范畴,并强调把体育、德育和智育和美育紧密联系起来。 体育:分为实用和理智训练(身体技能-勇敢和荣誉感) 智育:重视感官作用及经验,同时重视理性的作用。 美育:强调音乐教育对人理性的培养和发展的巨大作用。 德育:和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道” 浪费——慷慨——吝啬 无耻——谦恭——害羞 鲁莽——勇敢——懦弱
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f8f84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2.png)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 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 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 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 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 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第一类:平民 包括农民、商人、和手工 小商品生产者等。他们 的职责是生产社会所需 的生活资料,他们是理 想:武士(守护者 )
由军人、治安员和军政 长官等组成,他们有一 定行政能力,关键是武 力较强,就担起了保卫 城邦、维护秩序的责任 。其地位高于平民,是 城邦的矛与盾。
1.教育制度
护卫者阶层保持正义首先依赖教育制度。护卫者教育包括音乐教 育和体操教育,音乐来陶冶心灵,体操来锻炼身体。 音乐教育主要包括用于进行教育的故事内容、写作形式和写作风格几 个部分。关于故事内容,柏拉图认为不能放任儿童听他们不应该听的 故事,不能让他们接受本应该长大之后才能接受的见解,用于教育孩 子的故事必须事先经过审查。 关于体育教育,柏拉图指出以下几点:第一,要想有一个好身体, 必须戒除酗酒、嗜睡、甜食、复杂的音乐和食品、性放纵等不节制的 行为。第二,在体育锻炼之外,不应该过分关注身体。第三,对那 些先天病弱又无节制的人,不值得去医治,因为他们对自己对国家 都没用。 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要平衡。那些专搞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 度粗暴,那些专搞音乐文艺的人又不免变得过度软弱。所以,最好能 使心灵中的爱智慧部分与激情部分相互和谐。有了这种内在和谐的 人,心灵便温文而勇敢。
分割
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 位置
第一类:平民 包括农民、商人、和手工 小商品生产者等。他们 的职责是生产社会所需 的生活资料,他们是理 想:武士(守护者 )
由军人、治安员和军政 长官等组成,他们有一 定行政能力,关键是武 力较强,就担起了保卫 城邦、维护秩序的责任 。其地位高于平民,是 城邦的矛与盾。
1.教育制度
护卫者阶层保持正义首先依赖教育制度。护卫者教育包括音乐教 育和体操教育,音乐来陶冶心灵,体操来锻炼身体。 音乐教育主要包括用于进行教育的故事内容、写作形式和写作风格几 个部分。关于故事内容,柏拉图认为不能放任儿童听他们不应该听的 故事,不能让他们接受本应该长大之后才能接受的见解,用于教育孩 子的故事必须事先经过审查。 关于体育教育,柏拉图指出以下几点:第一,要想有一个好身体, 必须戒除酗酒、嗜睡、甜食、复杂的音乐和食品、性放纵等不节制的 行为。第二,在体育锻炼之外,不应该过分关注身体。第三,对那 些先天病弱又无节制的人,不值得去医治,因为他们对自己对国家 都没用。 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要平衡。那些专搞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 度粗暴,那些专搞音乐文艺的人又不免变得过度软弱。所以,最好能 使心灵中的爱智慧部分与激情部分相互和谐。有了这种内在和谐的 人,心灵便温文而勇敢。
分割
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 位置
《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哲学 ppt课件
![《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哲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4315f6a1c7aa00b52acb73.png)
比附! 人所想到的都是此岸世界,对上帝都是否定性的,“否定神学”,只能信仰。 为基督教提供了理论的基石。
“基督教教义的叔父”,新柏拉图主义斐洛是“基督教 教义的父亲”
ppt课件
16
三、怀疑论派:否定自我意识的哲学
(一)怀疑论之父:皮浪 感性和理性都怀疑,否认一切知识。
– 但是和东方不同,证明怀疑(求知),eg:撞墙,卧马车,海上的猪-“无 所谓”,死因:90岁参军,刺杀州长。
– 西方怀疑论的内在冲动,以身试法 – 中国:难得糊涂 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做任何判断,这就是最高的善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约前384—322)
ppt课件
1
(一)“第一实体”学说
(1)第一哲学即形向上学就是关于实体的学说,实体是所谓“有本身”或“作为有的有”亚 里士多德把实体分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即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第二实体即种 属概念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依赖于第一实体。
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从质料到形式的过程就是从潜能向现实转化的过渡,而这种过渡 必然以运动为环节。包含了某些自发的辩证法因素。
ppt课件
3
(三)认识论
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承认感觉之外有物存在,把感觉当作认识的起点,感觉是对外物的 反映。感觉和记忆的积累形成经验,经验进而发展为理论。但过分抬高理性的作用,认为存 在着所谓的不死的理性灵魂,在这里又陷入了神秘主义。
ppt课件
4
(四)逻辑学
(1)确立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把思维形式和规律看作是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规律的反 映,提出和区分了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方法。
(2)列举了十个范畴,实际上提出了范畴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的思想。探索了范畴的发展序 列问题。表明认识论和逻辑学一致的特点。
“基督教教义的叔父”,新柏拉图主义斐洛是“基督教 教义的父亲”
ppt课件
16
三、怀疑论派:否定自我意识的哲学
(一)怀疑论之父:皮浪 感性和理性都怀疑,否认一切知识。
– 但是和东方不同,证明怀疑(求知),eg:撞墙,卧马车,海上的猪-“无 所谓”,死因:90岁参军,刺杀州长。
– 西方怀疑论的内在冲动,以身试法 – 中国:难得糊涂 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做任何判断,这就是最高的善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约前384—322)
ppt课件
1
(一)“第一实体”学说
(1)第一哲学即形向上学就是关于实体的学说,实体是所谓“有本身”或“作为有的有”亚 里士多德把实体分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即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第二实体即种 属概念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依赖于第一实体。
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从质料到形式的过程就是从潜能向现实转化的过渡,而这种过渡 必然以运动为环节。包含了某些自发的辩证法因素。
ppt课件
3
(三)认识论
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承认感觉之外有物存在,把感觉当作认识的起点,感觉是对外物的 反映。感觉和记忆的积累形成经验,经验进而发展为理论。但过分抬高理性的作用,认为存 在着所谓的不死的理性灵魂,在这里又陷入了神秘主义。
ppt课件
4
(四)逻辑学
(1)确立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把思维形式和规律看作是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规律的反 映,提出和区分了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方法。
(2)列举了十个范畴,实际上提出了范畴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的思想。探索了范畴的发展序 列问题。表明认识论和逻辑学一致的特点。
历史人物评说——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历史人物评说——亚里士多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0c6ac7f111f18582d05aa0.png)
请回答:如何看待亚里士多德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第28页/共2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9页/共29页
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 “法治” 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 探求新知。
(4)唯物论并不彻底,常动摇;有阶级局限性。
第21页/共29页
知识综合:
• 材料一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建立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他的思想的核心是“仁”,希望 统治者“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1唯心主义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2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得不确定的意见而不能获得知识1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2物质世界值得研究尽管认识中有错误但也有真理成分26政治思想为政以德理想国是哲学王统治的国家归纳六种政体提出法治优于人治伦理思想中庸伦理学主题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
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 恶,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痛苦。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
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善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形而上学》 、《大伦理学》、《诗学》、《修辞学》 《论灵魂》、《论正义》、《论哲学》 、 《工具论》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讨论一个什么哲 学问题?各持怎样的观点? (2)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态度?
第27页/共29页
题二:
作为未知领域的探索者.亚里士多德也犯了许多的错误。比如他认为出生婴 儿的性别取决于父亲的强弱……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观点在现在看来非常可笑。不 过,睿智的亚里士多德早就料到了这样的场景,他说:“我没有找到任何准备就 绪的基础,也没有可供抄袭的模型。我走的是第一步,因而也只是很小的一步。 我的读者们将会理解我已取得的成果,并且原谅我所留下来要别人去完成的东 西。”哲学家知道自己的现点一定有对也有错,并请后来人原谅他未完成的事业 和他犯的错误.
第28页/共2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9页/共29页
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 “法治” 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 探求新知。
(4)唯物论并不彻底,常动摇;有阶级局限性。
第21页/共29页
知识综合:
• 材料一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建立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他的思想的核心是“仁”,希望 统治者“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1唯心主义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2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得不确定的意见而不能获得知识1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2物质世界值得研究尽管认识中有错误但也有真理成分26政治思想为政以德理想国是哲学王统治的国家归纳六种政体提出法治优于人治伦理思想中庸伦理学主题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
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 恶,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痛苦。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
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善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形而上学》 、《大伦理学》、《诗学》、《修辞学》 《论灵魂》、《论正义》、《论哲学》 、 《工具论》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讨论一个什么哲 学问题?各持怎样的观点? (2)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态度?
第27页/共29页
题二:
作为未知领域的探索者.亚里士多德也犯了许多的错误。比如他认为出生婴 儿的性别取决于父亲的强弱……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观点在现在看来非常可笑。不 过,睿智的亚里士多德早就料到了这样的场景,他说:“我没有找到任何准备就 绪的基础,也没有可供抄袭的模型。我走的是第一步,因而也只是很小的一步。 我的读者们将会理解我已取得的成果,并且原谅我所留下来要别人去完成的东 西。”哲学家知道自己的现点一定有对也有错,并请后来人原谅他未完成的事业 和他犯的错误.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PPT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PPT](https://img.taocdn.com/s3/m/5ff711b7fd0a79563c1e7244.png)
★2001年上海高考历史题 下列推论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大前提: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的矛盾 小前提:17年来,资本主义在各个领域全面复辟 结论:所以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这个推论属于 A.大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与结论错误 C.小前提正确,大前提与结论错误 D.大、小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
相同: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不同: ①亚“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 与其政治观﹑认识论是一体的; 孔子“中庸之道”是协调礼和仁的关系,没有 更多的哲学思考. ②亚认为“中庸之道” 核心是一种美德,是 对激情的控制和支配,不能完全消除,不能放纵,应 该舍弃其两端而取其中。 “中庸之道”是相对的, 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因人因环境的差异有 所不同;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 核心是仁,更多是从 圣人的角度强调如何做,没有指出为什么做,强调 的是一个“度”,“过犹不及”,有初步的辩证法 思想。
德国著名学者海德格尔用了三句话评述亚里士多 德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
这句话表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一生。 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他对真理 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柏拉图 和
亚里士多德
二、探索真知的精神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思考一下:
这句话说明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
• 2、“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句话是谁 的名言 ( ) D • A.孔子 B.柏拉图 •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 3、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 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 亚里士多德 A • A.敢于挑战权威 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 • C.忘恩负义 D.求知欲强
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亚里士多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cd9baaa98271fe900ef98f.png)
本体论美学(四因说)
柏拉图对于从理念下降到现象世界中的个别 事物很少兴趣,对他来说只有纯粹的理念是 哲学知识的唯一本质对象。亚里士多德承认 科学知识必然是关于事物的普遍本质的,但 是他不停留在这一点上,他认为从普遍推演 个别是哲学的特殊任务。科学必须从一般的 不确定的东西开始,但必须进入确定的东西。 它必须解释材料,解释现象,所以它不能忽 略任何东西,即使是毫无意义的东西,因为 那里可能有知识的无穷宝藏。
回提纲
公元前343年开始,亚里士多德受 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 了13岁的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回提纲
公元前336年, 亚历山大继 承了马其顿 王位,并开 始军事扩张, 征服了大片 土地。
亚里士多德则回到雅 典,在吕克昂阿波罗 神庙附近办起了“吕克 昂”(Lyceum)哲学 学校并亲自任教。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不同于柏拉图的特点在于他: 不仅是一位最高思辨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最精
确和不知疲倦的观察者,是在这个世界上所知道的 一位最博学的人。在他的一般学说中,他认为经验 是思想的先行条件,思想材料都从知觉中产生,所 以在实践上他为自己的体系提供了广阔的经验知识 基础,将他的哲学建立在对事实材料的全面评估上。 特别是关于自然学说,他认为我们应该首先知道现 象才能寻求它们的原因。
事物成形的原则是通过质料体现形式的原则,因而必然是创造原则。形 式和质料相互关系的创造原则是亚里士多德在这个问题上的中心立场。
亚里士多德以“一般在个别之中”去反对以 柏拉图为代表的“一般在个别之外”,在这 点上他是正确的。但他却又认为在个别事物 之中的一般是先于个别、决定个别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先于质料,将活动的能 力、主动性、现实性都归于形式,而质料只 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可能性。这就是使得他存 批判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后, 自己也同样陷入客观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
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亚里士多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c103fa0066f5335a8121eb.png)
他把职业性的技艺与今日称之为美的艺术加以 区别,称史诗、戏剧、音乐、绘画、雕刻等美 的艺术是“摹仿”或“摹仿的艺术”。柏拉图 则将两者都看成技术制作,认为只有来自神的 灵感的艺术才与技术有区别。他扩大了“摹仿 艺术”的范围,把颂歌包括在“摹仿的艺术” 之内,就是说,一切美的艺术都是“摹仿”, 不承认有来自神的灵感的颂神艺术和摹仿艺术 的区别。他认为只有具体存在的事物才是“第 一实体”,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离开具体存在 的所谓“理式”,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本身 是真实的存在,提出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 人”,是人的性格、感受和行动。
4、.悲剧的突转与发现
他所谓“突转”是指要安排一些行动, 是主人公突然由顺境急转为逆境;所 谓“发现”是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 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的秘密的原因, 这样才能使观众惊奇,形成怜悯与恐 惧的心理,达到悲剧的效果。
5.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
在他看来,悲剧人物必须善良,不善良不能引起观众 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 这就是“过失说”。希腊悲剧人物的错误有两种,一 种是明知故犯,如《美狄亚》中的美狄亚;一种是不 知误犯,如俄狄浦斯。他推崇后者的写法。
第四,悲剧“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
2.悲剧六个成分
他提出悲剧有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词、 形象和歌曲。认为最重要的是情节,因为他认为,第 一,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模仿的对象决定的,在 他看来,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悲剧 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 不失为悲剧。”第二,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的目的 决定的。他认为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使人引起怜悯与 恐惧之情,达到“惊心动魄”的效果。要达到这种效 果,关键是组织情节,主要靠“突转”与“发现”来 实现。
亚里士多德.ppt.
![亚里士多德.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b3d93b0b4c2e3f572763bc.png)
柏拉图逝世后,亚里 士多德离开阿卡德米 学园,来到阿塔尔尼 亚城,便开始了他的 科学研究工作。 他研究的兴趣和范围 十分广泛,对当时所 能涉及到的学科都做 过研究,因此被称为 “百科全书式的学 者”。
①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 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 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 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 争论的中心。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前384 前367 前347 前343 前336 前335 前323 前322
出 生
求 学 雅 典
( 柏离 拉开 图雅 死典 )
大成 王为 子亚 老历 师山
马 希其 腊顿 征 服创重 Biblioteka 立 返 雅次 学 雅 典离 园典 开
逝 世
“北方 小驹”
“学院 之魂”
“博 学家”
德国著名学者海德 格尔评述亚里士多德 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 思考,而后死去。”
①三段论 作用: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 士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 之中。
①《尼各马可伦理学》探 讨了道德行为发展的各个 环节和道德关系的各种规 定等问题。该书是西方伦 理学史上第一部伦理学专 著,是西方近现代伦理学 思想的主要渊源之一。 ②提出“中庸之道”的理 论。
(1)“一个三段论推理的结论是从两个前提得到的,不多于两个前提。 因为三个名词构成两个前提。” (2)“每一个论证都是通过三个名词,并且不多于三个名词来进行 的。” (3)“在所有的三段论中,前提之一必须是肯定的,不然,形成一个 三段论就是不可能的,或者它并不论说到所提出来的主词,或者原来的 见解被认为是预定的。” (4)“在每一个三段论中都必须有一个全称命题,并且只有在所有的 前提都是全称的时候,才能证明一个全称的陈述,而一个特称的陈述则 从两个全称前提或仅仅一个全称前提就得到证明了,故如果结论是全称 的,则两个前提也必然是全称的,但尽管两个前提都是全称的,而结论 并不全称也是可能的。”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 前分析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个三段论推理的结论是从两个前提得到的,不多于两个前提。 因为三个名词构成两个前提。”
(2)“每一个论证都是通过三个名词,并且不多于三个名词来进行 的。”
(3)“在所有的三段论中,前提之一必须是肯定的,不然,形成一个 三段论就是不可能的,或者它并不论说到所提出来的主词,或者原来的 见解被认为是预定的。”
尊师而不盲从;为真理而勇于争辩
哲学思想: 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 世界不可分割;物质受形式支配
生物学: 对动植物进行分类、解剖研究 物理学: 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创立逻辑学:三段论 伦理学: 中庸之道
3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前384 前367 前347 前343 前336 前335 前323 前322
5
史料链接
材料一 : 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 。在 理想国中把公民分为护国者、卫国者和生产者三个阶级
材料二 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 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主张和政治主张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哲学思想: 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
对希腊158个城邦政治制度
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关于
城邦政治学说的主要论著。
亚里士多德在书中探讨了
国家的起源、本质、理想
的社会政治制度等一些重
要的政治问题,不仅系统
的论述了过希腊的城邦政
治思想,而且第一次创立
了独立的政治学体系。
11
①他对五百多种动植物进 行分类,对五十多种动物 进行解剖研究 ②他是将生物学分门别类 的第一个人,并为之写出 了专门著作。 ③他也是详细叙述很多种 动物生活史的第一个人。
7
为什么称亚里士多德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柏拉图逝世后,亚里
士多德离开阿卡德米
学园,来到阿塔尔尼
亚城,便开始了他的
科学研究工作。
他研究的兴趣和范围
十分广泛,对当时所
能涉及到的学科都做
过研究,因此被称为
“百科全书式的学
者”。
8
二、主要成就
领域
成就
哲学 政治学
客观世界真实存在,并决定人类的认识; 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著《形而上学》
15
亚里士多德把论证分为“从个别到普遍”和“从
普遍到个别”两种过程,前者是归纳法,后者是演绎
法。
他对归纳法的作用是肯定的,但他着重研究和总
结了演绎推理的一般原则——三段论法。他把推理步
骤表示为包含字母符号在内的一些三段论图式,下面
就是一种基本的图式:
如果所有的B是A(大前提)
并且所有的C是B(小前提)
18
①《尼各马可伦理学》探 讨了道德行为发展的各个 环节和道德关系的各种规 定等问题。该书是西方伦 理学史上第一部伦理学专 著,是西方近现代伦理学 思想的主要渊源之一。
②提出“中庸之道”的理 论。
19
亚里士多德认为拥有善最多的人就是价值最 高的人,也就是拥有德行最多的人,这种人在 社会上是少数人,并不是拥有德行太困难,而 是拥有德行靠的是权势和特殊身份。
(4)“在每一个三段论中都必须有一个全称命题,并且只有在所有的 前提都是全称的时候,才能证明一个全称的陈述,而一个特称的陈述则 从两个全称前提或仅仅一个全称前提就得到证明了,故如果结论是全称 的,则两个前提也必然是全称的,但尽管两个前提都是全称的,而结论 并不全称也是可能的。”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前分析篇》
法治优于人治
生物学
动植物分类
物理学
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逻辑学
三段论
伦理学
中庸之道
教育学
创立学园,著书立说,创造宽松学术环境
9
①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 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 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 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 争论的中心。
10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成书于公元前326年,是他
12
①他指出具体事务是由形式和 质料组成的
②亚里士多德反对原子论;不 承认有真空存在;他还认为物 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运动, 外力停止,运动也就停止;还 认为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重 的比轻的落得快(此结论后被 伽利略推翻)
13
①三段论 作用: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 士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 之中。
14
1
亚里斯多德 (前384—前322)
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马克思
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
-------恩格斯
他是“人类的导师”
-------黑格尔
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 书立说的人”
--------罗素
2
亚 里 士 多 德
生平
对真 理追 求
主要 成就
出生马其顿、师从柏拉图、从事科学研究 教育亚历山大、在雅典讲学
则所有的C是A(结论)
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
个判断构成,其中包含A、B、C 三个概念。
16
三段论举例
大前提: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 论:苏格拉底会死
大前提:任何人都是一种二足动物 小前提:柏拉图是人 结 论:柏拉图是一种二足动物
17
对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评价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被高估了,三段论不是唯一 的论证形式,也不是形式中最权威的。人们过高的 估计了这种演绎法这种论证形式。亚里士多德的逻 辑学知识在今天已经过时了。但是在历史上所起到 的作用不可估量。可惜这些学说没有产生在希腊思 想的鼎盛时期,没有经过大家的讨论和思考。它出 现在希腊思想的末期,未经检验就被奉为权威,等 到两千年后人们试图寻找真理的时候,发现亚里士 多德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不仅仅是逻辑学,在哲 学、科学方面亦如此。
来源。
(2)政治主张:
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
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
6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 师生关系-----敬重并不盲从
继承与突破 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不要放弃现实
幸福 指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
实世界的真实性 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
来源,认识产生于
求 学 雅 典
( 大成 马 创重 再 逝
柏离 王为 拉开 子亚 图雅 老历
希 腊
其 顿 征
立返 雅次 学雅 典离 园典 开
世
死典 师山 服
)
“北方 小驹”
“学院 之魂”
“博 学家”
4
在学院里为什么柏拉图称亚里士多德为 “北方的小马驹”? 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 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 指亚里士多德敢于挑战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