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月亮有关的古诗与故事

合集下载

和月亮有关系的古诗

和月亮有关系的古诗

和月亮有关系的古诗《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二、衍生注释:1. “海上生明月”的“生”字,形象地写出了月亮从海平面缓缓升起的景象,仿佛明月是从大海中孕育而生。

2. “竟夕”就是整个晚上的意思,写出了相思之人通宵未眠的状态。

3. “盈手”,满手的意思,这里想要用双手捧满月光赠给远方的人,可是月光是无法捉摸的。

三、赏析:主题主要围绕着望月思乡怀人展开。

诗歌中的情感非常真挚,诗人在海边看到明月升起,想到远在天涯海角的人或许也在看着同一轮明月,一种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在表现手法上,开篇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海上明月图,奠定了一种浩渺而思念悠长的氛围。

接着,通过描写思念之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等心理和行为,直白地表现出相思的浓烈。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这种细节描写十分生动,灭掉蜡烛是因为喜爱满屋的月光,披衣出门又感受到露水的寒凉,将思念者彻夜难眠的状态描绘得丝丝入扣。

最后用“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结尾,化无形的思念为具体可感但又无法达成的“盈手赠”,只能期待在梦中与思念之人相见,委婉又深情。

四、作者介绍:张九龄,唐朝开元年间名相。

他的诗风清淡,意蕴含蓄,对于唐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为人正直,在朝堂上的政治作为也备受尊敬,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的情志追求以及当时社会中的一些思考。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旅行中的小情侣因为一些事情暂时分开了。

女孩一个人坐在海边的礁石上看月亮,月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这时女孩想到了两人的分离,喃喃自语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他现在是不是也在想我呢?虽然我们现在分开了,但是看着同一轮明月,又仿佛他就在身边。

”例子二:中秋夜,出国留学的小王没能回国和家人团聚。

他站在异国他乡的窗前,望着窗外明亮的月亮,心中满是思念。

他给国内的父母发去消息:“爸妈,今天中秋,这儿的月亮也是极美的,正应了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好想你们呀。

有关月夜的古诗和表达的情感

有关月夜的古诗和表达的情感

有关月夜的古诗和表达的情感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多直白呀!那洒在床前的月光,就像地上的寒霜,这简单的描写却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思乡之情呢!就像你离开家乡很久后,看到某个熟悉的场景,心里突然涌起的那种眷恋。

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哇,张九龄的这句诗简直绝了!明月从海上缓缓升起,天各一方的人却能共赏这同一轮月亮。

这不就跟你和远方的朋友虽然相隔甚远,但同时看着天空时的感觉一样吗?那是一种温暖又惆怅的情感。

3.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的这首诗多有诗意呀!月亮出来居然能惊到山鸟,它们时不时在春涧中鸣叫。

这画面是不是很神奇?就好像你突然闯入一个安静的世界,打破了那份宁静,带来了一些意外的小惊喜和小惊慌。

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的这句诗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呢!今晚的露水从此变得格外白,可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这不就跟你在外地看到月亮,总会觉得没有家乡的好看一样吗?那是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呀。

5.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张若虚的这一问,多让人深思啊!谁是第一个在江边看到月亮的人呢?江边的月亮又是哪一年开始照到人的呢?这就像我们有时候会好奇一些古老的事情,心里充满了疑惑和感慨。

6.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小时候多可爱呀,不认识月亮,还把它叫成白玉盘呢!我们小时候不也有很多天真的想法吗?那种纯真的情感真的很美好。

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的这句诗,把对家乡的期盼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风都吹绿了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家呢?就像你急切地想回到某个地方,那种渴望的心情真让人着急呀。

8.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哇,王维描绘的这个场景好美呀!明亮的月光照在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流淌。

这多像一幅宁静的画呀,让人心里特别平静,仿佛能忘却一切烦恼。

9.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可真会玩呀!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加上自己的影子就成了三个人。

中秋或月亮的古诗或典故

中秋或月亮的古诗或典故

中秋或月亮的古诗或典故一、古诗中的中秋与月亮。

- 原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解析:张九龄这首诗写得超级妙。

你看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大海上,一轮明月缓缓升起,在这同一时刻,不管是在天涯的哪个角落,大家都能看到这月亮。

这就像是一种宇宙级的共享,特别浪漫。

后面说情人怨恨这长夜,一整夜都在思念着对方。

把蜡烛吹灭了,就更怜惜那满屋子的月光了。

披衣出去,又觉得露水太重了。

最后想把月光捧起来送给远方的爱人,可是做不到啊,只能回去睡觉,希望在梦里能有个美好的约会。

这诗把那种思念之情,借着中秋的月亮,表达得淋漓尽致。

- 原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赏析:苏轼可真是个大才子。

他喝着酒就开始问老天爷月亮啥时候有的。

他想去天上看看,又怕那神仙住的地方太冷了。

在月光下跳舞,还觉得在人间也挺好。

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照进雕花的窗户,照着那些睡不着的人。

他还埋怨月亮,为啥老是在人们分别的时候圆呢?不过他也很豁达,说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是自古以来就难以两全的事。

最后他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月亮。

这首词里,月亮不仅仅是个自然景物,更像是一个能引发人各种情感的精灵。

二、关于月亮的典故。

1. 嫦娥奔月。

- 故事:传说后羿射下九日,拯救了苍生,西王母赐给他不死药。

后羿把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后羿的徒弟逢蒙心怀不轨,想抢夺不死药。

嫦娥为了不让逢蒙得逞,自己吞下了不死药,结果身体变轻,飞向了月宫。

从此,嫦娥就住在了冷冷清清的月宫里,只有一只玉兔陪伴着她。

- 解析:这个典故可有意思了。

有关月亮的古诗10首

有关月亮的古诗10首

以下是10首有关月亮的古诗: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
思》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王维《竹里
馆》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6.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唐·杜甫《春宿左省》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这些诗歌涵盖了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作品,展现了月亮在不同情境和心境下的各种形象。

月亮之恋古诗词中的中秋爱情故事

月亮之恋古诗词中的中秋爱情故事

月亮之恋古诗词中的中秋爱情故事月亮之恋——古诗词中的中秋爱情故事中秋节,古老而浪漫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团圆共度的时刻。

而中秋的浪漫和爱情也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重要主题。

这些古诗词中蕴含着古人的情感和对爱情的渴望,让人沉浸其中。

元代文人杨万里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一诗中,他以诗意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爱情的中秋故事。

他写道:“银箭终朝动,一闪如梭来。

中天愁里浅,似月难为早。

”诗中的银箭指的是流星,而表达的是男子的思念之情。

他在中秋的夜晚,凝望着满天的流星,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如同流星般闪动不定。

他期待着与心爱的女子在这个中秋佳节相遇,共赏明月赋予的浪漫与美好。

通过这首诗,我们体验到了古人内心一片深情的向往与爱情的诗意。

宋代文学家辛弃疾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表达了辛弃疾对年夜饭和中秋夜的喜悦和向往。

他描绘了一个浪漫而热闹的中秋夜景象:东风轻拂,花瓣飘落,星星点点,好似流光溢彩的雨落于世间。

巍峨华贵的仕女骑着宝马,坐在装饰华美的车上,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一夜之间,犹如鱼龙在空中翩翩起舞。

辛弃疾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繁华夜晚,更多的是在寻找一个人。

他的儿女情长和对爱情的渴望让他无数次的回头寻找,只愿那个人就在黯淡的灯光下。

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秋夕》则以简练的笔法描写了一个暗香盈袖的浪漫情境。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以情境的方式表达了杜牧对中秋夜幽静美好的刻画。

他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宜人的夜晚,银烛映照下,屏风上的画像,温婉而清冷,轻纱的小扇扑打着飘动的萤火,整个夜晚如同水一般的凉爽。

而在他平静的卧室里,他俯身观赏着天际之上牵牛织女星的交汇,心中思绪随之涌动。

月亮的古诗和故事

月亮的古诗和故事

月亮的古诗和故事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月亮的古诗和故事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月亮的古诗和故事比较出名的应当是天狗吞月亮和嫦娥。

前者有卢仝《月蚀诗》,还有李白的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之类的。

后者比如说李贺的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毛主席的孤独嫦娥舒广袖,还有什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以及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之类的要找也不难找。

李白的诗里太多月亮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静夜思》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二.李白月亮的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月,青天悬玉钩。

”(《挂席西江上待月有怀》)满月如镜,新月如钩,这是说月的外形。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仆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月夜江行寄崔宗之》)这是写月出的位置及其四周环境。

李白写得最多的是山上月和山间月,视野开阔,月的动态使人顿生清爽明媚的舒服之感。

另有水上月,望去又别是一种迷漫幽冷的景象:“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树。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初月》)“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雨后望月》)有时月挂松梢,给人以窅缈古奥之感:“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送杨山人归嵩山》)有时月亮透过藤萝窥见,则又令人心清神爽:“闲窥石镜清我心,绿萝开处悬明月。

”(《庐山谣》)“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

”(《忆秋浦桃花旧游》)“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秋浦歌》其五)“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

月亮嫦娥的古诗

月亮嫦娥的古诗

月亮嫦娥的古诗
嘿,朋友!你可知道,在那浩瀚的古诗海洋里,月亮和嫦娥的身影
那可是频频出现啊!
就像李白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这一句,你想想,那玉兔一年四季不停地捣着药,嫦娥却孤单地住在那里,连个邻居都
没有,得多寂寞呀!这不就像咱们在生活中,有时候感觉自己身处热
闹之中,内心却无比孤独吗?
还有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哎呀,嫦娥偷
吃了长生不老药飞到月宫,从此只能面对那碧海青天,夜夜伤心。


难道不像我们有时候做了错误的决定,然后就得一直承受后果吗?
咱再说说杜甫的“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 姮娥也就是嫦娥,杜
甫说她孤单一人,在寒冷的天宫里忍受着漫长的秋天。

这多让人心疼啊,就好比我们在困难的处境中,咬着牙坚持。

你说,古人们为啥对月亮和嫦娥这么情有独钟呢?我觉得呀,大概
是那月亮高高挂在天上,神秘又美丽,让人充满了想象。

而嫦娥的故事,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忍不住去描绘,去感慨。

总之,这些关于月亮嫦娥的古诗,不仅是文字的美妙组合,更是古
人情感的寄托,让人读来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10句月亮的古诗词

10句月亮的古诗词

10句月亮的古诗词1.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就像那一次,我和心爱的姑娘约好了在柳树下见面,月亮悄悄爬上枝头,洒下柔和的光,那氛围啊,真是美极了。

这诗句把那种朦胧的爱情和月亮联系起来,仿佛月亮都在为爱情做见证呢。

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嘿,你想啊,在大海上,一轮明月缓缓升起,不管是在多远的地方,大家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月亮。

就像我在外地打工,每逢佳节,和家里人通电话时,一想到大家都在看着这同一轮明月,心里就觉得很温暖,距离好像也没那么远了。

3.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这就像是一场紧张的追捕大戏。

在那漆黑的夜里,月亮都被乌云遮住了,大雁惊飞,敌人想要偷偷逃跑。

我仿佛能看到战士们在这样的月色下,握紧武器,目光坚定,准备把敌人一网打尽,那场面多紧张刺激啊。

4.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呀,有时候一个人孤独得很,就像李白那样,对着月亮举起酒杯,自己的影子也成了陪伴的朋友。

这月亮就像一个不离不弃的老友,不管你是高兴还是难过,它都在那儿。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呢?感觉整个世界都只有自己和月亮,还有那影子。

5.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你看,李白多有趣,他知道月亮不能喝酒,影子也只是跟着自己,但他还是把它们当成伙伴。

我有时候也会这样,自己找点乐子。

就像那次在公园里,晚上一个人散步,对着月亮和影子自娱自乐,哼着小曲,享受着那一刻的宁静,就想着趁着大好时光好好开心一下。

6.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的夜晚啊,那露珠像珍珠一样,月亮弯弯的像弓。

这就像一幅画似的。

我带着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景色,就给他讲这诗句,孩子特别好奇,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看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

这诗句把夜晚的美写得那么细致,真让人惊叹。

7.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想象一下,在广阔的大漠里,沙子像雪一样白,燕山的月亮弯弯的像钩子。

这场景多壮观啊。

我看武侠小说的时候,那些大侠在大漠里行走,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那么孤独又那么潇洒,就像这诗句描写的一样。

100首关于月亮的古诗

100首关于月亮的古诗

100首关于月亮的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诗简直就是家喻户晓啊。

你看,李白睡在床前,月光洒进来,他迷迷糊糊地还以为是地上结了霜呢。

这一下就把那种清冷的感觉写出来了。

然后他抬起头看到明月,哇,一下子就勾起了思乡之情,低下头就开始想念故乡了。

就这么简单几句,把那种在外漂泊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是诗仙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苏轼这词可太牛了。

他一开始就对着青天发问,月亮啥时候有的呀?感觉他就像要跟老天聊聊天似的。

他想去天上看看,又怕那上面太冷。

月亮照进屋子,他睡不着,还埋怨月亮为啥在人分别的时候圆呢。

不过他也很豁达啊,说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一样,最后还希望大家都能平安长久,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这词里既有对人生的思考,又有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张九龄这首诗的第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特别大气。

海上月亮慢慢升起来了,不管在天涯海角的人都能看到这同一轮月亮。

然后说情人在这漫长的夜里因为思念对方都睡不着觉。

他把蜡烛吹灭了,因为怜惜那满屋子的月光,披上衣服出去又觉得露水太重。

最后他想啊,这月光不能捧起来送给远方的爱人,那就还是回屋睡觉在梦里相见吧。

这诗把那种思念远方爱人的情感写得特别细腻,而且那种对月光的描写也很生动。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杜甫的诗总是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名句啊。

含月亮的古诗和故事

含月亮的古诗和故事

含月亮的古诗和故事
《月亮的古诗与故事》
月亮,那可是个神奇的存在啊!自古以来,好多古诗都写到了它。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夏天的晚上,家里停电了。

那可真是热得要命啊,没办法,一家人就搬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乘凉。

我一抬头,哇,就看到了那一轮又大又亮的月亮挂在天上。

我当时就想,古人看到这样的月亮得写出多美的诗来呀!
就说李白的那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意境,啧啧啧,真厉害。

我当时看着月亮,也想邀它喝一杯,哈哈。

然后脑子里又想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哎呀呀,那时候觉得这比喻可太形象了,可不就像个大大的白玉盘嘛。

还有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可是从小听到大。

那嫦娥为了长生不老偷吃了仙药,结果飞到月亮上去了,留下后羿一个人在地上相思呢。

要是我生活在那个时候,我肯定要劝劝嫦娥别那么冲动,这长生不老也不一定要去月亮上嘛。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就在月亮下面讲着各种和月亮有关的古诗和故事。

我那调皮的弟弟还说想要爬到月亮上去看看嫦娥呢,把我们都逗乐了。

天上的星星眨呀眨,仿佛也在听我们说笑。

我们一直坐到很晚,直到电来了才进屋。

现在想想,那个晚上可真美好啊,有月亮,有故事,还有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我看到月亮,就会想起那个停电的夜晚,想起那些美好的古诗和故事,想起和家人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

月亮啊月亮,你承载着多少人的情感和回忆啊!
以上就是我关于含月亮的古诗和故事的一些回忆啦,真的很有意思呢!。

关与月亮的古诗10首

关与月亮的古诗10首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简直太经典啦!你想想看,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躺在床上,看到洒在地上的月光,还以为是霜呢。

这画面感多强啊!就好像我们有时候在晚上醒来,看到窗外的月光,也会忍不住思绪飘远。

当他抬头望着那轮明月,马上就想起了故乡。

咱不也一样嘛,在外地看到月亮的时候,也会格外想家。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的这首诗把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海上升起明月,不管相隔多远的人都能看到,这多浪漫呀!就像两个相爱的人,即使身处异地,也能通过月亮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他们埋怨这漫长的夜晚,整夜都在思念着对方。

熄灭蜡烛,是因为怜惜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又感觉到露水的滋润。

想把这美丽的月光捧在手中送给远方的人,却做不到,只能回去睡觉,希望在梦中能与对方相见。

你说这思念得有多深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这首词那叫一个大气磅礴。

他对着月亮发问,明月什么时候出现呢?然后又想象着天上的宫殿是什么样子。

他想乘风飞到天上去,又怕那里太寒冷。

最后还是觉得人间好啊。

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那些睡不着的人。

月亮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分别的时候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是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的事情。

只希望人们都能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月亮。

你听听,这词多有味道!《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在这首诗里营造出了一种非常清冷的氛围。

中秋节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中秋节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中秋节与月亮有关的古诗一、原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百年好合。

二、衍生注释:1. “丙辰中秋”:这里的“丙辰”是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

2. “子由”:指苏轼的弟弟苏辙。

3. “宫阙”:宫殿。

4.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5. “不胜(shèng)寒”:经受不住寒冷。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词围绕中秋之月展开。

一方面表达了对宇宙和自然现象的迷惑与探寻,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对明月的好奇和对未知天际的思考表现了出来。

另一方面,充满了思念亲人的情感,当时苏轼与弟弟苏辙分隔两地,借着中秋月的团圆景象抒发思念。

情感丰富多样。

既有豁达超脱的情怀,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在对天界的向往与对人间的留恋之间的矛盾,最后还是觉得人间美好。

还有浓浓的亲情思念在里头,特别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尽管人不能常相聚,但希望能共享明月传递思念。

从表现手法来说,采用了虚实结合。

比如想象中的天上宫阙就是虚写,而自己月下起舞、朱阁绮户的环境则是实写。

同时运用神话传说,增添了词的浪漫色彩。

四、作者介绍: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他才华横溢,仕途却不顺,一生坎坷,但这种经历也造就了他丰富而深刻的文学创作。

苏轼的文学作品风格豪迈奔放而又不失婉约细腻。

他的诗词文赋样样精通,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他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五、运用片段:1. 场景一:家庭中秋聚会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着月饼赏着月。

小侄子问月亮里面有没有神仙呀,叔叔就笑着说:“这就像苏轼说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与月亮有关古诗

与月亮有关古诗

1. 《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床前的明月光下,怀疑地上是霜的感受,这在杜甫的诗歌中经常出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2.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戍鼓声中与弟弟相隔甚远,月亮在他眼中是永恒的,他借月亮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哲学。

3.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写了作者在海上看到月亮,认为与远方的人共享同一时刻。

他借此表达了相思之情,怀念亲人和故乡的情感。

4. 《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5.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地白树栖鸦的夜晚,月色中流露的思念之情。

6.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通过描写夜幕下诗人所见,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7.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床前看到月亮,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8.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秦淮河边看到月亮,认为战争和国家的腐败并没有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9.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秦淮河边看到月亮,认为战争和国家的腐败并没有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10.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有关月亮的古诗词10首

有关月亮的古诗词10首

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第一句点题,为下文写景抒情作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

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2、《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

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

开头紧扣题目,首句写“望月”,次句写“怀远”;接着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结尾两句进一步抒写了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

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3、《相见欢》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

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

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4、《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与月有关的古诗

与月有关的古诗

与月有关的古诗
月亮自古以来一直是诗人们喜爱的主题之一。

古代的中国诗人们用诗歌表达了他们对月亮的热爱、赞美和思考。

下面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古代诗歌。

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李白创作,描绘了一位在床上思念故乡的人仰望明月的场景。

2. 《月下独酌四首·其三》-李白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是李白创作的一首佳作,表达了诗人与月亮共饮的情景以及对人生自由自在的追求。

3.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与月亮有关的情景。

4. 《静夜思》-杜甫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同名,表达了对故乡思念之情。

以上几首古诗展示了中国古代诗人们对月亮的热爱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这些诗作成为了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关于月亮的诗句及赏析

关于月亮的诗句及赏析

月亮的诗句及赏析关于月亮的诗句及赏析在诗人们心中月亮寄托着怎样的情感呢?关于月亮的诗句有哪些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关于月亮的诗句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3、《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关于月亮的诗句及其意象

关于月亮的诗句及其意象

关于月亮的诗句及其意象1.关于有月亮意象的诗以下都是有月亮意象的近体诗:1《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4《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旅宿》【唐】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7《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8《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9《漫兴》一首【唐】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0《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明月夜留别》【唐】李冶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13《江楼有感》【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4《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5《春夜》【宋】王安石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16《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月亮和中秋有关的古诗,名言,故事

月亮和中秋有关的古诗,名言,故事

月亮和中秋有关的古诗,名言,故事1. 古诗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这词写得多妙啊,就像在说不管相隔多远,中秋的时候大家都能共享这一轮明月,就像共享同一份思念和祝福。

我每次中秋读到这句,就想起远方的亲人,感觉心里暖暖的。

2. 张九龄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你想啊,海上升起那又大又圆的月亮,在天涯海角的人们都能同时看到,这月亮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把大家的心连起来了。

我和朋友分隔两地,中秋时望着月亮,就会想到这句诗,仿佛朋友就在身边。

3. 有句名言是“月是故乡明。

”杜甫这话说到心坎里去了。

哪怕外面的月亮再好看,在游子心里,还是故乡的月亮最亮。

就像我出门在外,中秋看到月亮,就觉得故乡的月亮肯定更有韵味,满是怀念。

4. 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和中秋关系可大了。

嫦娥为了保护后羿的灵药,飞到了月亮上。

每当中秋,人们就会抬头望着月亮,想着嫦娥在月宫里是不是很孤单呢?我小时候听奶奶讲这个故事,就一直望着月亮找嫦娥的影子。

5. 吴刚伐桂也是个有名的故事。

吴刚一直在月宫里砍那棵永远砍不倒的桂树。

这多像生活中的我们啊,有时候努力去做一件事,却好像总是看不到尽头。

中秋看到月亮,就会想到吴刚在月宫里的坚持,我也得像他一样不能轻易放弃。

6. 古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简单的句子里有浓浓的思乡情。

白露的夜晚,月亮格外明亮,在他乡的人啊,看着月亮就觉得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我有次中秋没回家,望着月亮念着这句诗,眼泪都快出来了。

7. 李白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谁不知道这一句呢?抬头看到月亮,低下头就思念起故乡了。

就好像月亮有一种魔力,把思念都勾出来了。

我朋友外出打工,中秋时给我发信息说看到月亮就想起这句诗,特别想家。

8. 有个故事说玉兔在月宫里捣药。

这玉兔多可爱啊,一直在月宫里忙活着。

中秋赏月的时候,我就跟孩子说,看那月亮里的玉兔在捣药呢,孩子就会特别好奇地盯着月亮看,感觉月亮充满了神秘。

9. 古诗“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蛾眉。

歌颂月亮的古诗词

歌颂月亮的古诗词

歌颂月亮的古诗词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瞧瞧,这月亮自古以来就引发着人们的好奇与向往啊!就像那无尽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探索。

李白不也常对着月亮饮酒作诗嘛!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哇塞,当那一轮明月在海面升起,相隔天涯的人们不都在同一时刻望着它嘛!这月亮多神奇呀,能让大家的心连在一起呢,就像一条温暖的纽带。

3.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哎呀,李白这是多孤独才会邀请月亮一起喝酒呀,可他却又那么潇洒!这月亮就像是他的知己,默默陪伴着他。

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可不是嘛,不管走到哪里,看到月亮就会想起故乡呀!那故乡的月亮咋就那么亮,那么让人怀念呢!就如同妈妈的怀抱一样温暖。

5.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哈哈,小孩子多天真呀,不认识月亮就把它叫成白玉盘。

这月亮有时圆得可不就像个大盘子嘛!6.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月亮从秦朝照到汉朝,见证了多少故事呀!那些出征的人还没回来,月亮是不是也在为他们担心呢?7.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当我们有烦恼时,也可以把它寄托给月亮呀!让它帮忙带去给远方的人,这月亮多善解人意呀。

8.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哇,那场面该多美呀!潮水和月亮一起出现,相互映衬,就像一场盛大的表演。

9.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的夜晚多让人怜惜呀,那露水像珍珠,月亮像弯弓。

这画面是不是很生动呢?10.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多和谐呀!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月亮啊,真是太奇妙了,从古至今都让人们着迷,它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和美好的感受。

月亮的古诗词

月亮的古诗词

月亮的古诗词月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们钟爱的意象,在古诗词的世界里,它承载着无数的情感和思绪。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的这首《古朗月行》,以儿童天真烂漫的视角描绘了月亮的形态。

在孩子的眼中,月亮像白玉做的盘子,又像是瑶台仙人的镜子,高高地挂在云端。

这种充满童趣的想象,让月亮变得亲切可爱。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将春天的江水、大海与明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那一轮明月伴随着潮水一同升起,画面开阔而壮丽,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在这浩瀚的宇宙之中,月亮似乎成为了永恒的存在,见证着世间万物的兴衰变迁。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这句词,借明月寄托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抬头望向同一轮明月,仿佛就能感受到彼此的牵挂与思念。

月亮在这里,成为了人们心灵相通的纽带,传递着温暖而深沉的情感。

还有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山间月夜图。

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在地上,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潺潺流淌。

在这样的景致中,月亮营造出了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让人的内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则将孤独寂寞的心境展露无遗。

在无人相伴的时刻,唯有明月和自己的影子作陪,与它们共饮。

这看似洒脱的举动,实则蕴含着深深的无奈和忧伤。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在他的眼中,即使别处的月亮再明亮,也比不上故乡的那一轮。

这种对家乡的眷恋,在月亮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浓烈。

月亮有时也会被用来象征爱情。

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的这首诗,写出了相隔两地的恋人在同一轮明月下的相思之苦。

那月光照亮了他们的思念,让彼此的心灵在夜空中交汇。

在古诗词中,月亮还常常引发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比如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面对明月,回首往事,感慨时光的匆匆流逝,人生的无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陆龟蒙: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