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一篇课文_读后感
《琦君桂花雨》读后感
![《琦君桂花雨》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678446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7.png)
《琦君桂花雨》读后感桂花雨读后感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叫做《桂花雨》。
读了这篇课文,我也喜欢上了桂花。
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
俗话说桂子花开,十里飘香,那股迷人的香气直往人心里钻。
不信到了八月份,你可以去县政府广场转一转,总能闻到一股迷人的香味。
桂花还不与繁花斗艳,有一种谦让的品质,更让我喜欢。
注:内容请关注专题精选阅读《桂花雨》读后感《桂花雨》课文读后感可是,八月也是个台风多发的季节,风一吹来,枯萎了枝叶和花瓣的还好,没有枯萎的花瓣被吹下来,落入泥土之中,就再也没有以前的新鲜的味道了。
这天,妈妈正盘算着收获这些桂花,如果不刮台风,我就可以收几箩筐。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奶奶,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这时,她抬头一看,天上乌云密布,就知道要刮台风了。
这句话,令我陶醉不已,回味无穷,并不是母亲觉得两处的桂花不太一样,而是向我们展示了母亲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倾注了全部心血,已经成为她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局部。
《桂花雨》读后感上星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课文的名字是《桂花雨》。
同学们,你们见过桂花吗我虽然没见到过桂花,但是我在书上看到过桂花。
桂花也称木犀。
属于木犀科,常绿乔木,高度可达15米,树冠卵圆形,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花簇生叶腋式或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花,特香,你们听懂了吗你们喜欢桂花吗桂花的香气香飘十里,特别迷人,桂花树的树枝枝叶繁茂,桂花更是幽香而不露,秀丽而不娇,清雅高洁,香气浓郁。
《桂花雨》读后感这是一篇美丽的小文,虽短但都是精华。
妈妈爱桂花飘香的季节,怎样爱呢她曾经用文字赞美过。
描写桂花的香,是那样的奇特,我四处寻觅,那花的出处既不在眼前,也不在身后,似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可寻,花香好似淘气的孩子跟我们捉迷藏,听得见他的笑声,却看不见他的踪影。
景中有人,人在景中,给我们用笔画出了一幅很美的图画,如果恰好遇上风轻轻吹过,就会有金黄色的花儿伴着雨滴从树上蹁跹落下,一片又一片,形成一场桂花雨,美丽又迷人。
《信任》读后感
![《信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067044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0.png)
《信任》读后感《信任》读后感1在课本的众多课文中,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便是《信任》。
那篇__主要写了“我”和“丈夫”在红箭头的指引下去果林采果子的故事,使“我”感到在那个地方是传递着人与人之间彼此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要知道,得到别人的信任是多么不容易!同样被别人信任的喜悦也是无法形容的。
相反如果失去了别人的信任,心里也是十分难受和失落。
这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在某个地区,有一个男子在路上捡到了1000元,他不假思索地交给了警察,没想到警察却说:“你这号人,就是不老实,想用钱收买我?没门!”他被关进监狱,那时他已经觉得世上再也没有人相信他了。
那天晚上,他越监了,他去银行里抢了点钱,去火车站,准备一走了之。
由于火车站太挤,他只好蹲在女厕所旁边。
这时一个女人走进厕所,关门时发现锁坏了,于是就对他说:“大哥,你能帮我把把们吗?”他震住了,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他站在那儿,纹丝不动。
他等着那个女的一出来,马上跑去警察局自首。
这便是信任的力量!让我们互相信任吧!只有在大家互相信任之下才能尝到被信任的喜悦!《信任》读后感2信任使人高兴,使人快乐,使人明白自己存在的价值。
我就有这样的体会。
上个月,学校组织参加团体广播操比赛。
同学们在做操时都加倍认真,把每个动作做好,争取最好的效果为比赛获胜努力。
跳着跳着,领操的大姐姐突然跳错了。
这时候,老师好象有些着急起来,这一套操做完后,只听老师在广播里说:“三年四班代若彤请到领操台上来。
”我非常惊诧,连做梦都没想到我能上领操台领操我怀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连忙跑到领操台上,随着广播操的音乐认真地做了起来。
虽然我很小心,但是还是做错了一个动作。
我不好意思地仰头望了一眼广播室里的老师,只见老师微笑着,还告诉我“加油‘”我又恢复了自信。
在做领操员的几周时间里,我认认真真的领操,让这套欢快活泼`充满动感的广播体操能生动的体现出来。
同学们都夸赞我领操做得好,老师也很满意。
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领操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个人,而是代表老师和学校的同学们在这里做操。
《一粒种子》读后感
![《一粒种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791240919e8b8f67c1cb9ff.png)
《一粒种子》读后感《一粒种子》读后感1《一粒种子》这篇文章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它也曾是我们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
它给我留下了深的印象,到现在我还经常回忆起其中的内容,甚至能背诵许多语句。
这篇故事使我了解到种子的生长需要春风的呵护、春雨的浇灌、蚯蚓的帮忙。
让我觉得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也像一粒种子一样。
我们的爸爸妈妈好似春风,不断地关心我们,提醒我们;我们的老师犹如春雨,不辞辛劳地浇灌着我们,为我们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给我们带来知识的养分;我们的奶奶爷爷也好似勤劳的蚯蚓,默默无闻地给我们帮助,给我们温暖,让我们快快长大,长大成材。
尽管种子的成长离不开大自然的帮助,就像我们离不开家长老师一样,但是它要想破土而出最后长成大树,还是得靠自己努力,把身子挺了又挺,种子需要吸收养料,就像我们要接受知识,这样才能长大成为有用的人。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自己不努力,有再多的呵护和关心也成不了才。
只要像种子一样,扎好根,勇敢地努力向上,才不会被困难所压倒,有了困难就一定要想办法去把它给克服。
一粒种子,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能生根发芽,活力无限。
这也正是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
《一粒种子》读后感2这是一本关于科学的植物繁殖的故事,一粒种子的旅行。
我们人类,可以旅行,当我们想做长途旅行时,可以乘坐火车、汽车甚至飞机;当我们想做短途旅行时,可以骑自行车、摩托车或者直接步行。
但是,种子也能旅行吗?它们靠什么旅行?阅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
有些植物有个特有趣的旅行方法:等到种子成熟后,会把种子抛到空中。
这在科学上,叫弹射繁殖方法。
当然,种子们想要长途旅行,那也没问题。
种子宝宝们自然没有长途跋涉的能力,它们需要一位强壮的朋友:风。
风可以帮助长得又轻又软的种子们。
比如:蒲公英、槭树、云杉,它们的种子就可以利用风力传播。
不过,有些种子更喜欢坐“出租车”——动物传播。
比如樱桃、草莓、黑莓。
它们那美味多汁的果肉吸引着许多动物,而当动物们吃完果肉,也就将其种子送到它旅行的目的地了。
关于课文《我喜欢》读后感
![关于课文《我喜欢》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37136ebb52acfc788ebc9a7.png)
篇一:《我喜欢》读后感冰冻似的冬天悄然而来,不经意间觉得天冷了......无聊之极,倚着窗,缓缓的看着作文书,汪国真的《我喜欢》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的眼球...... 雅致的语言,内心的喜欢,出发。
他喜欢出发,是不停的追求,是追求完美,追求进步。
大山的巍峨,大海的浩瀚,大漠的广袤以及森林的的神秘都是不可能都见过的,可是正因为有了追求的想法才有充实的自我,才没有了遗憾,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这是因为出发,才有追求,才有完美。
喜欢出发是一种不停的追求。
“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一路风雨跋涉便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
”文中的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是啊,即使没有实现目标,但一路的风雨跋涉,使自己更加的充实。
这一的班期考,成绩出乎意料的差,连前100都没达到,是啊,离自己的目标差远了。
原本整天垂头丧气的我,因为这句话,眼前一亮,我并不是完全失败了,因为我在其中学到了认真,仔细,努力。
要出发,要不停追求,冲向自己真正的目标。
打破生活的平静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青春的景致。
对啊,那我就应该努力拥有志向和意志,只有这样,才能在期末的时候达到自己的目标,才对得起失败的期中,从这次失败出发,喜欢出发。
拥有志向,磨练自己的意志,追求完满。
我从汪国真的喜欢出发,感受的了一种探险,一丝美,触摸到一颗年青的心,体会到了一种豪情,终于明白比路更远的只能是人的脚和那颗追求完满的心灵。
读罢,我已不觉得冷,因为我有一颗火热,喜欢出发的心......篇二:《我喜欢》读后感我喜欢张晓风,喜欢她的散文——把我带进一个美丽的世界。
“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
我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光和热,而当中午,满操场散坐着晒太阳的人,那种原始而纯朴的意象总深深地感动着我的心。
”《我喜欢》,读这样的文字的确是一种享受,感受着文章那头的笔尖之舞动,细腻的描写着声之灵韵。
“我喜欢夏日的永昼,我喜欢在多风的黄昏独坐在傍山的阳台上。
《小青石》读后感(15篇)
![《小青石》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461e3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3.png)
《小青石》读后感(15篇)《小青石》读后感1读完《小青石》这篇__后,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算是真正有意的生活呢?小青石和小黑石被水冲到海滩上,从此过上了安逸、舒适的生活。
小黑石觉得很自在,小青石却厌恶这种生活。
小青石羡慕水晶和玛瑙,因为它们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工艺品。
后来小青石和其它石块被运到城里,变成混凝土的一部分,被铺在道路上。
从此小青石悟出一个道理:能实实在在地为大众做有益的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
小青石对自己的生活道路的最终选择,令我深受感动。
我不禁联想到我们的老师。
他们为培育下一代,要以放弃自己当科学家或文学家的理想,几十年如一日地幸苦工作在教学岗位上。
他们像小青石一样,甘愿做铺路石!这是多么有意义的生活!我想,我也要选择这样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小青石》读后感2看完《小青石》这篇__,我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人生的道路上,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小青石》告诉我们,一块小青石和一块小黑石被水冲到了沙滩上,过着安逸的生活。
小黑石感觉舒服,小青石却讨厌这种生活,羡慕水晶和玛瑙,因为它们有的变成了发夹,照在人的头上;有的变成了纽扣,在人的胸前耀眼夺目。
后来,青石和一些石头被运到城里,变成了铺路石,成了人们行走的道路。
萧青石不再羡慕水晶玛瑙的生活,而是体会到了一个道理:养群众的脚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小青石”这篇__让我想起了祖国各地、各行各业像肖青石这样的人。
他们像铺路石一样默默无闻地支撑着群众的脚,为群众服务。
就拿我们的老师来说,多少孩子在汗水的浇灌下成长为国家的栋梁,可是谁还记得他们的老师呢?老师多像个小青石啊!这是多么有意义的生活啊!愿攀登高峰的人不要再看脚下的铺路石,愿盛开的花朵不要再看勤劳的园丁。
《小青石》读后感3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我读了一篇优秀的美文一《小青石》。
这篇__主要写了:小青石想成为装饰品,最后却成为了混凝士,但它不伤心,因为它觉得这样的生活比水晶、玛瑙更加有意义。
小青石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民的精神,很令我敬畏。
《观潮》读后感(精选18篇)
![《观潮》读后感(精选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edd3d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2.png)
《观潮》读后感(精选18篇)《观潮》读后感1开学第一天,我们学了一篇新课文—观潮,我很喜欢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的是:农历八月十八日,来到钱塘江观潮,午后一点左右,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响声,可江面还是风平浪静,过了一会远处出现了一条白线,白线很快移来,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了一堵两丈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马浩浩荡荡飞奔而来,那声如同山崩地裂……这篇课文把远处传来的响声、人们的期待和江潮出现的.景观都描写的活龙活现,把从传来响声、一条白线的出现到白浪翻滚,把潮来的顺序描写的清清楚楚,写潮的样子让人感到身临其境。
《观潮》读后感2开学第一周我们学习了《观潮》一文。
通过读课文使我知道了,本文记述的是一次观潮盛况,写的是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到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本文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
(.)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
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
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
《观潮》读后感3今天,我们学了《观潮》这一课,这一课主要说了:浪的高大、壮观。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好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在雨后的阳光下,几座小山在雾中若隐若现。
这是海塘大堤上的.人早就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我们踮着脚尖往东望去,只见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有一条白线。
白线慢慢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读后感(通用8篇)
![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读后感(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38e4f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6.png)
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读后感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读后感(通用8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读后感(通用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读后感1在我们学习的第一单元中,我最喜欢的课文是《爬天都峰》。
这篇课文讲了爸爸和女儿去爬天都峰,在山脚下他们遇到了一位同样来爬山的老爷爷。
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努力,最后终于登上了天都峰峰顶。
当小女孩——“我”——来到天都峰的山脚下时,她看到天都峰顶是那么高,在云彩上面,虽然有石级通向山顶,石级边上有铁链给爬山者提供帮助,但石级笔直陡峭,小女孩感到有点害怕。
这时候她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准备爬山,就好奇地和他聊起天来。
老爷爷的勇气鼓舞了不敢爬山的小女孩。
她和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从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老爷爷和小女孩都很勇敢,从他们的身上,我也学到了与他人互相帮助、互相汲取力量,一定能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
我也想以后有机会可以跟家人去黄山爬天都峰,看看天都峰到底有多高。
我能不能像小女孩和老爷爷一样登上峰顶呢?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读后感2今天老师上了《爬天都峰》这一课。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在困难面前有战胜的勇气和信心。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这道理。
我想在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那样的困难,我们不要惧怕,不要退缩,要勇敢的面对,也要从他人身上学会汲取信心和力量,相信我们在克服困难中渐渐长大,变得坚强。
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读后感3学了第一单元,我最喜欢《爬天都峰》这篇课文,知道了天都峰在黄山的东南部,天都峰地势险要,又高又陡,非常难爬。
开始的时候,作者看着这样的天都峰也是非常畏惧,但当他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时,被老爷爷的勇气所折服,老爷爷也佩服他的勇气,一老一少互相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顶。
【读后感】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_450字
![【读后感】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_4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a938cc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7.png)
【读后感】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_450字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是《格列佛游记》。
这是一本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喜剧冒险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格列佛的冒险经历,展现了对人类社会的嘲讽和对人性的讽刺。
整本小说以虚构的岛屿世界为背景,通过描述格列佛探索不同岛屿的经历,展现了这些岛屿上人们的种种怪癖和荒谬行为。
作者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让读者深刻地反思人类的种种愚蠢行为。
我特别喜欢的是第三篇的《拉普塔岛》。
这个岛屿上的人们全部都喜欢撒谎,无论是大事小事,都欺骗别人。
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小到大都被灌输了撒谎的观念。
格列佛在这个岛屿上待了一段时间,发现他们不仅为了个人利益而谎言频出,甚至在没有任何必要的情况下也会撒谎。
这样的行为让格列佛感到难以忍受,他认为这个岛上的人们完全没有诚实和信任的概念。
通过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
他通过拉普塔岛上人们的撒谎行为,揭示了人类社会中虚假和伪善的一面。
这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为了个人利益,人们往往会说出谎言,掩盖真相,损害他人的利益。
这种虚假的行为最终只会导致社会不信任和矛盾的加剧。
通过阅读《格列佛游记》,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诚实和信任的重要性。
一个社会只有建立在诚实和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和谐与稳定。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遵循这一原则,远离虚假和伪善,以诚实和真实的态度面对自己和他人。
我还喜欢书中描绘的其他岛屿,如《笛卡岛》、《庞布拉岛》等。
这些岛屿上的人们拥有各种奇怪的特性和行为。
通过讲述这些离奇的故事,作者既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又揭示了一些人类行为背后的荒谬和荒谬。
这让我感到人类社会是如此复杂和丰富多样。
《格列佛游记》是一本充满幽默和讽刺的作品,通过夸张和批判的手法,让人深刻地反思人类社会的荒谬和愚蠢。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收获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入思考,也对诚实和信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课文《白杨》读后感心得体会感悟
![课文《白杨》读后感心得体会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a4e71b3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4f.png)
这矗立在苍茫的戈壁滩上那一排排笔直挺立的白杨树,让我想到 那些为了祖国无私奉献自己的人。
这世上总有这样的人,他们坚韧不屈,伟岸正直,心怀梦想,脚 踏实地,即使环境艰难,旁人冷眼,亦无法动摇他们心中的坚持。他 们是电视里有着感人事迹的英雄,也是默默无闻在我们身边的凡人。
那两个孩子拥有天真无瑕的特点使我读起书来舒畅,他们是那样 天真,那样融洽。
还有他们的爸爸。这位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会像白杨树一样,做 个正真、高尚的人;像白杨树一样,不管环境有多么恶劣,都要守护 他们的袓国建造的边疆。
读后最让我喜欢的角色就是那几棵小树苗。它们在一棵高大的白 杨树身边, 正迎着风沙成长看,虽然它们只是一棵苗的,但它们也要 守护它们的边疆,守护它们的家团。
白杨,在我的心里只不过是一种扎根在高原的一种平平常常的树, 与桂树和桃树等比起来又显得极其平凡。然而这种在我眼里很普通的 大树,却在他的手下写出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他就是茅盾,下面我们来说说茅盾这个人,茅盾原名沈德鸿,字 雁冰。从小茅盾就很出色,尤其是茅盾的作文特别出色,再加上茅盾
第8页 共19页
从小就受父母的.影响,很小年龄就心怀天下。在有一次他的作文中, 他写到:“大丈夫当以天为己任”。可见他的多智啊!
再读最后一段”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 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 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 起来。“读完后,我懂了: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他一样,做一 个无私奉献,为祖国发展而不惜一切的人。
《桂花雨》读后感
![《桂花雨》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878ba4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0.png)
《桂花雨》优秀读后感范文 10 篇我觉得《桂花雨》这篇课文写的很好,把作者想摇桂花的心急写得恨不得即将就摇,还把母亲的那种耽忧写得好像很怕台风现在就来把桂花给吹走。
作者把桂花的香味写的我好像都闻到了,“好香啊!”虽然作者把桂花的缺点写了出来,但丝毫没有让作者对桂花的爱慕减少。
此外还说了桂花的优点,有桂花很香,桂花能泡茶和做桂花糕的材料,这些优点,让作者对桂花的爱慕只增无减。
作者写摇桂花的乐趣时,感觉好好玩,我都想去摇一摇桂花了。
作者还说桂花可以泡茶和做糕点,想到这里,我的口水就溢出来了。
作者去杭州读书时,那满山遍野的桂花树,结成花时,说十里飘香,让我特想去那漂亮的地方顽耍几天。
让我流口水的桂花糕和桂花茶,让我依依不舍的摇桂花的乐趣,让我想去游玩的桂花林,这些都让我恋恋不忘,想去痛痛快快的顽耍几天,再回来。
《桂花雨》这篇文章是我最喜欢读的,因为文章里包含了深刻的道理。
《桂花雨》文中写道:“桂花树不像梅花那末有姿态,笨笨拙拙的。
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子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
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这句话表面上似乎是说:桂花没梅花美。
是的,桂花很小,在百花丛中,桂花确实是小得可怜,甚至是微不足道。
但是,《桂花雨》又继续写道:“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是啊,桂花不像月季、牡丹那样炫耀自己的花朵,它只是凭借自身浓郁的香气来美化人们的生活。
这让我联想到社会上有些人能说会道,但缺乏吃苦耐劳、塌实肯干的精神,做一点事情就自以为了不起,整天像蝉一样叫。
而有些人,虽然不善于言谈,却一心关注事业,苦干、实干,成为实用的人。
《桂花雨》这篇文章中所揭示的哲理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做华而不实的人,而要做一个不图名利、对社会实用的人。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桂花雨》,作者很巧妙地运用借物喻景这个修辞手法抒发了对家乡的感情。
文中的每一个字是那末扣人心弦,让人一读起来就舍不得放下,文中的内容使人荡气回肠,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夸父逐日读后感(推荐20篇)
![夸父逐日读后感(推荐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4fc61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0.png)
夸父逐日读后感(推荐20篇)夸父逐日读后感第1篇《夸父逐日》这篇课文我很喜欢。
它是一篇感人的神话故事,虽然是神话故事,但也告诉我一个大道理。
北方的冬天,寒风刺骨,那里住着一个英雄巨人——夸父。
有一天,夸父想:要是能追上太阳,让它多留一会儿,让每个人都得到温暖,那多好呀!第二天,当东方的太阳刚刚升起。
夸父就扛着拐杖,迈开长腿,起身追赶太阳。
太阳跑得非常快,夸父也加快速度。
近了!近了!可是太阳不断吐出火焰,把夸父烤得口干舌燥。
他把附近的所有的水全喝光了,可他还是渴得要命一个仙人告诉他前面有一个湖,那里有很多水。
夸父又向那个湖跑;没走多远,就倒在地上,死去了。
在死的那一瞬间,他把拐杖扔出去。
夸父身体变成了一座连绵起伏的大山;他的拐杖变成了满山果林。
我非常佩服夸父,为了让更多人得到温暖,夸父不惧艰奋起追日,终于被太阳烧烤倒地身亡。
但他身虽死而志长存,以生命铸成山岳,以手杖化为果林,并以甘美的果实解除行人的干渴。
罗曼。
罗兰说;”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动力。
“夸父想把太阳留下来,给人们温暖。
他有了理想,就努力向理想冲。
记得有一次,老师问我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我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发明家。
老师说:”想成为发明家,从小就要认真学习。
“后来每节课上我都认真听课。
我越来越相信我能成为发明家。
从这件事我明白了:人一生总要有所追求,比如说学习和奋斗,只要你能具有夸父逐日的精神和力量,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目标不能达到呢?夸父逐日读后感第2篇我读了《夸父逐日》这个故事,我觉得这故事很有意义。
这篇故事是说夸父是个巨人,他想让大地变得永远有光明。
就去追太阳,追到后口干舌燥,渴的难受极了,就喝干了两条喝的水,还不解渴,又要到雁门北边喝水,可在半路上倒下了。
第二天这个地方就变成了山,山上不仅有绿油油的小草还有果树。
好给路人享用。
(.)夸父太伟大了,活着的时候为人类寻找光明,死后还不忘给别人做贡献。
我班已建立班级博客圈,欢迎来访^_^0 推荐夸父逐日读后感第3篇我读了《夸父追日》的故事,我觉得夸父有伟大的理想、敢于实践,还有伟大的奉献,这三个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盘古开天地读后感6篇
![盘古开天地读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3388b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3.png)
盘古开天地读后感6篇读完一篇(部)作品, 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 这就是所谓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盘古开天地读后感6篇,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盘古开天地读后感1 当我第一次读完《盘古开天地》的时候, 我不由的被盘那种古执着的精神给感动了。
他抡起斧头就一刻不停的砍啊砍, 砍啊砍……终于分出了天和地的一条界限, 可是他的手却磨出血来了, 但他不管, 他任继续用手把天和地分得更开点。
他能这样执着, 而我却做不到, 我只要有点小伤, 我就会大哭半天;只要一失败, 我就会气馁当我第二次读完《盘古开天地》的时候, 我不禁被盘古愿意牺牲、不怕痛苦的精神给惊叹了, 当他感到自己快要死的时候, 他勇于牺牲, 把自己的眼睛掏出来变成了太阳和月亮;把自己的头发和胡子扯下来变成了星星树木;把自己的肋骨抽出来变成了大山;把自己的鲜血变成了波涛汹涌的江河;把自己的肌肉变成了田地;盘古的气变成了风……而我就不行, 我一直都是让爸爸妈妈管着我, 而我只为他们做些小事, 我真惭愧呀!现在, 我已经懂得了要乐于助人。
帮别人的时候, 我自己也感到了快乐。
有一次,戚晶晶忘带铅笔盒了, 我就把笔借给了她, 她对我说了声谢谢, 这看似平常的小事, 却让我的心温暖了许多。
帮助别人, 别人快乐, 我也快乐, 何乐而不为呢?盘古开天地读后感2 今天, 我读了一篇文章叫《盘古开天辟地》。
主要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很久很久以前, 这里没有天, 也没有地, 什么都没有, 后来有一天, 有一个巨人名叫盘古, 他拿着一把大斧子, 把这里给劈开了, 有的气往上升形成了天, 有的气往下降就形成了地, 有了天和地就有了光, 有了上下左右前后, 盘古不放心, 怕天和地又合起来, 所以每天每夜盘古都用手撑着天, 脚蹬着地, 后来天和地终于形成了, 盘古累坏了, 就在这里长眠了, 他的两只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头发、胡须变成了星星, 胸膛变成了高山, 四肢变成了河流……世界就这样形成了, 才有了人类。
课文《草原》读后感(通用7篇)
![课文《草原》读后感(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796ec8915f804d2a16c19e.png)
课文《草原》读后感(通用7篇)课文《草原》读后感1在这寒冷无比的寒假里,我读了一篇草原的故事。
有一天,老舍爷爷去了无边无际的大草原,那里有清澈见底的湖水,有碧绿无比的大草原,有晴朗的天气和碧蓝的天空。
老舍爷爷看见了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把老舍爷爷带去有牛羊的地方,强壮的牛和洁白的羊变成了两条迂回的带子。
蒙古人把老舍爷爷带进了蒙古包,一便让老舍爷爷品尝美味无比美食,一边让老舍爷爷欣赏美丽的舞姿。
火热的太阳快落山了,谁也不想回去,因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我何时才能观赏蒙古啊!课文《草原》读后感2这几天,我们学习了第1课《草原》。
在大作家老舍的笔下,草原简直是一个人间仙境,把蒙古人民的热情写得淋漓尽致。
《草原》这篇文章主要写得是:“我们”乘车来到草原,“我”对草原的第一印象以及蒙古人民马上迎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以及依依话别。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言值得我们学习,可有一句令我感受最深—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蒙古族与汉族情谊十分深厚,不舍得马上分别!大家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舍难分。
这更说明蒙汉两族情深似海。
我深深地为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能歌善舞所折服读着读着,我仿佛亲身来到了辽阔的'大草原,听着悠悠的马头琴,喝着香喷喷的奶茶。
我简直陶醉了。
老舍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
《草原》的文字、文笔、文风太优美了。
我要学习大师的优美语言,这样才会使我的文章如虎添翼。
总之,读过《草原》,我被草原的景色所吸引了,所以这个暑假,我一定要亲眼目睹草原的美丽景色!课文《草原》读后感3今天,我们学了《草原》这篇课文,我觉得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真是美不胜收。
我被这草原美景深深的陶醉了,“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我们怎能不在美丽的草原上做些奇妙的事呢?我想躺在草原上,望着漂浮的白云,棉花糖似的白云让我忍不住想摸一摸再舔一舔;我还想和草原上的小朋友一起骑上飞驰的骏马,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策马扬鞭;我想和热情好客的主人一起围着篝火唱歌跳舞。
《峨眉道上》的读后感
![《峨眉道上》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4fd06567e21af45b307a8fd.png)
《峨眉道上》的读后感
《峨眉道上》的读后感《峨眉道上》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作者在爬峨眉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十几个铺路人,因为当时自己爬得太久了,所以感到筋疲力尽,到了后来,作者才知道,那十几个铺路人都是铺峨眉山的路的,因为去洪椿的那段路被洪水冲走了,他们为了游人的行走方便,背着沉重的石头担子,日夜不停地铺,那是多么地累啊!而作者,走在铺路人辛辛苦苦铺的石板上,还闲累,作者由此感到非常内疚,读《蛾眉道上》有感作文。
我看了,深受感动,不由地想起了为我们做出巨大贡献的医生。
提起医生,大家都很熟悉,总觉的医生做的工作是极其平凡的,但是,大家不知道,如果没有了医生,世上的人将无法生存,因为得了病无法得到医治,读后感《读《蛾眉道上》有感作文》。
几百年前,世上发生了好多次瘟疫的流行,都被付出巨大贡献的医生给粉碎了,但是,许多医生因此而牺牲。
如果没有医生的话,瘟疫将流行到至今。
就在前几个月,我们中国爆发了“非典”,为此做出最大贡献的就是医生,大部分医生给病人做完手术时,都有医生染上了“非典”,而他们,却不以为然,还是想着那些染上“非典”的病人。
有一次,医生接到了一位传染性极强,病情十分危急的病人,稍不留神,便会染上“非典”,那些来不及穿上防化服,就给病人做手术,结果全部染上“非典”。
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站在第一线的就是医生。
如果没有了医生,就没有我们现在快乐的生活!
医生和峨眉道上的铺路人一样,具有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医生`铺路人,我向你们致敬!。
关于课文的读后感范文10篇
![关于课文的读后感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dc93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6.png)
关于课文的读后感范文10篇1.关于课文的读后感范文篇一我学了一篇课文,叫《滴水穿石的启示》,令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刚看到这个题目,我非常惊讶,小水滴怎么能滴穿大石头呢?读完课文,我被小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感动了。
我原以为水滴的力量那么小,不可能把石头滴穿。
可是,我想错了,只要它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坚持不懈,就能把石头滴穿。
如果我们也能有水滴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那还会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
他访名医,尝百草,后终于写出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但他迷恋于电学实验研究,竟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为什么他们能有这样的成就?这是因为他们都有坚定的目标,并且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断的努力,终获得成功。
我们都知道,雨水的力量肯定比水滴大,但它却不能滴穿石头,这是为什么?因为它既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可见,如果想要取得成功,专一的目标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不管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2.关于课文的读后感范文篇二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国度,在这古老的历史之中,曾出现过许多爱国英雄们,他们的许多事迹让我么感到骄傲和自豪。
今天,我学习了《詹天佑》这一篇课文,便立刻对詹天佑充满了敬意,更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詹天佑一文主要写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在19的时候,他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这一项艰巨的任务。
虽然他在修筑铁路终于到了许多困难,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把困难转化成了动力,也正是应为这样,京张铁路不满4年就全线竣工了,比计划提早了2年。
这对我们中国工程师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呀!当我读完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詹天佑是一位多么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呀!他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为了国家的北部不被外国人侵占,为了替国家出一口气。
他不怕苦,不怕累,把京张铁路修筑成功了,他是多么了不起呀!他是正真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骄傲的人呀!当我完完全全将这篇文章学完后,我受益匪浅。
《桥》的读后感(精选7篇)
![《桥》的读后感(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ec8ae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4.png)
《桥》的读后感(精选7篇)《桥》的读后感1如果我说出我最喜欢的书的话,那么你们就都会大吃一惊。
说实话,我最喜欢的书是语文课本。
我最喜欢的是《语文五(下)》。
我不是奉承老师,是我真的喜欢这本书。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课文——《桥》。
文章大概是这样的:山洪来了,整个村庄的人都涌向一座窄窄的小木桥。
他们全村都拥戴的老党委书记指挥群众先跑,党员排在后面。
突然,他从队伍中揪出一个小伙子,命令他去后面,因为他是个党员。
群众都走光了,只剩他俩。
小伙子刚刚上桥,桥就塌了,老汉也被淹死了。
刚开始,我觉得老汉太不应该了。
因为党员也有生命啊,党员就不是人了吗?不怕这个小伙子的父母担心吗?然而,故事还没有完:5天后,有一个老太太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2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啊,我突然觉得自己太小心眼了,不禁对老汉肃然起敬,读。
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别人都慌忙逃走,但是他却自己在后面维持纪律,舍己救人;在没有人提醒的情况下,他还把自己的儿子揪出来。
难道他不爱他的儿子吗?不是的,天下没有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
他可能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保护群众的安全,哪怕牺牲自己。
这篇文章的优点还不止这些。
优点一,文章的语言很幽默、简练。
它的语句都是最简单的,而且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
优点二,也就是我最欣赏的:作者特别把他们两个的关系写到最后。
因为作者后面才介绍了小伙子和老汉是父子关系的话,就会让我们在认可他的负责之余,又让我们感到吃惊和敬佩他的大公无私。
但是如果先写了小伙子是他的儿子的话,我们就会少一份对他的敬佩。
这是文章最最妙的地方,也就是作者别有用心之处。
老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吗?这篇课文给我的启发很多。
如果我们在生活当中人人都是这样,那么世界上将会充满了爱和温暖。
《桥》的读后感2读了《桥》一文,让我感慨万分。
虽然只是一篇文章,但就好像是发生在昨天并且亲眼目睹一样,让人感动不已。
《桥》一文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留给了自己,以自己的血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读后感】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_450字
![【读后感】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_4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7906bb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8.png)
【读后感】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_450字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是《竹石》。
这篇课文以竹子和石头为主题,通过对竹子和石头的描写,让我深入了解了它们之间的独特魅力。
在课文开始部分,作者就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他说:“竹需要多沙土,它不贪小凉儿,也不贪大柴火。
”这些细节使我联想到了自然界中的竹林,那里春天的时候,竹子会象征着希望,展示出憨厚和积极的一面。
而在夏天,竹子会用它那高耸入云、摆动生姿的挺拔姿态引起人们的注意。
竹子的叶子是茂密的,抗风耐寒,在大自然中,它就像一个坚强、有力的战士。
在课文的后半部分,作者以竹子和石头的对话的形式,将竹子和石头进行了对比。
作者引用了古人的诗句,将竹子比作傲然挺立的壮士,而石头则是永远沉默寂寥的陪衬。
竹子和石头在对话中展示了各自的特点和内涵。
竹子和石头的对话中让我深有感触。
在对话中,竹子问石头为什么总是沉默,石头回答说:“我是块石头,自古就沉默。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沉默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美德。
有时候,沉默胜过千言万语,它能够让人更加冷静和理智。
在与人交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借鉴石头的沉默,学会用沉默去倾听和体谅。
竹子和石头之间的对比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竹子婉约而热情,像一位文雅的士人,而石头沉静而坚定,像一位默默无闻的冷僻之士。
两者的对比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竹子和石头互为衬托、互相依存,通过对话传递出平凡纯粹与永恒不变的真理。
在读完《竹石》之后,我对竹子和石头的认识得到了更新和加深。
竹子的坚韧和石头的沉默让我深感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其价值和意义的。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都像竹子和石头一样独特,都有自己的美和特点。
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珍惜他人,也要学会用心去感受和体会生活的无穷魅力。
通过《竹石》这篇课文的阅读,我不仅学到了关于竹子和石头的知识,也受到了精神上的启发。
我明白了每一个细小的事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也学会了在生活中保持沉默和倾听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喜欢的一篇课文
我喜欢的一篇课文
我喜欢的课文有:《师恩难忘》《成语故事》《伊索寓言》……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还是——《莫高窟》。
《莫高窟》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到了敦煌莫高窟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这里保存着两千多尊个性鲜明,形态各异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仙女们“有的臂跨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波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那行云流水般的优美姿态,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只会的结晶和伟大的创造力,感受到了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辉煌。
我喜欢《莫高窟》这篇文章,那是因为其结构严谨,做到了首尾呼应,条理清楚;作者为了使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大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还多处采用了整体描写和局部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如:课文第2自然段,作者先以排比句式对彩塑来具体描写,让人感觉其规模宏大,然后抓住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尊彩塑来进行局部描写,“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这句话便写出了其彩塑的特点。
这样把整体描写和局部描写结合起来,不禁让人感受到莫高窟的宏大,有感受到了其艺术的瑰丽
课文《莫高窟》不禁让我体会到“艺术宝库”莫高窟在世界文化
史上的地位,而且增强了我的民族自豪感。
我为中华民族而自豪!
作者:谢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