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无创呼吸机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无创呼吸机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5
调节报警界限:气道高压报警为35cmH2O,最小每分钟通气量为3L/min,最大每分钟通气量为15L/min,呼吸频率报警为30次/min,窒息时间报警为10s
5
再次核对患者和医嘱信息。
2
安置并妥善固定鼻/面罩、连接管路,调整参数(有待机模式的呼吸机除外)将呼吸机与病人气道紧密相连
5
观察病人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调节氧浓度。观察呼吸频率、节律、胸廓活动度及双肺呼吸音人工通气30min后,查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病情不断调整呼吸机各参数
无创呼吸机操作流程
目的:1、改善呼吸道通气功能和氧合状态,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或强制呼吸
2、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3、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降低呼吸肌做功,缓解呼吸肌疲劳;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姓名
准备
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1
准备并检查用物:检查无创呼吸机性能是否完好,备用。中心供氧(或氧气筒,减压表)、测试肺,湿化瓶内加入无菌蒸馏水,治疗车、鼻罩或面罩1个、头套,呼吸机管道1套,呼吸过滤器1个,呼吸机湿化罐1个,无菌蒸馏水1瓶(或灭菌用水),,听诊器、输液器1个,医嘱执行单,氧饱和度仪和消毒液。
5
评估:了解病人病情、呼吸形态、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心理反应等,评估患者面部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告知无创通气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减轻紧张焦虑心理,取得配合
5
环境:整洁、安静、安全、光线适宜
1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及医嘱信息。(两种以上方式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等)
3
自我介绍(职务、姓名)有利于沟通

无创呼吸机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无创呼吸机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无创呼吸机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一、操作流程无创呼吸机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呼吸辅助设备,可帮助患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正确操作无创呼吸机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下面是无创呼吸机的操作流程:1. 检查设备:确保无创呼吸机的电源充足,管道连接无漏气现象,并检查面罩或鼻罩是否完好无损。

2. 准备患者:将患者安置在舒适的位置上,并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3. 调整设备: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无创呼吸机的参数,包括压力、流量、呼气末正压等,以确保设备能够提供适合患者的通气支持。

4. 戴上面罩或鼻罩: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罩,并确保其与患者的面部或鼻部紧密贴合,以避免气体泄漏。

5. 开启设备:将无创呼吸机的电源开启,并根据医嘱调整设备到预设模式。

6. 监控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满足患者的需求。

7. 维持设备和面罩清洁:定期清洗和消毒无创呼吸机及其配件,保持设备的卫生和功能完好。

二、注意事项在操作无创呼吸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确保设备的安全性:使用经过认证的无创呼吸机,并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2. 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罩:根据患者的面部形态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罩,并确保其贴合度良好,以避免气体泄漏。

3. 调整合适的参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调整无创呼吸机的参数,以提供适合患者的通气支持。

4. 遵循医嘱:根据医嘱操作无创呼吸机,并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5. 定期维护和清洁设备:定期对无创呼吸机进行维护和清洁,保持设备的卫生和正常功能。

6.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和舒适度,并及时调整设备参数或与医生沟通。

7.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对于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适应设备并缓解焦虑情绪。

8. 注意文明用语和态度:在与患者交流和操作过程中,使用文明用语和态度,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隐私。

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操作流程

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操作流程

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操作流程1. 简介无创呼吸机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设备,它采用非侵入式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

本文档将介绍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2. 准备工作在使用无创呼吸机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保无创呼吸机的电源连接正常,设备工作状态良好。

•准备好合适的面罩或鼻嘴罩,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

•清洁和消毒无创呼吸机及其附件,确保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3. 基本操作无创呼吸机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3.1 设置模式和参数首先,按照医嘱或患者的需求,设置无创呼吸机的工作模式和相应的参数。

常用的模式包括压力支持模式、压力控制模式等,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3.2 确认面罩或鼻嘴罩的适配性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嘴罩,并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听取其反馈来确认其适配性。

确保面罩或鼻嘴罩与患者的面部或鼻部紧密接触,防止漏气和不适感。

3.3 调整通气参数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嘱,调整通气参数。

常见的参数包括呼气正压(PEEP)、吸气流量、潮气量等。

确保通气参数的设置符合患者的需要和医生的建议。

3.4 开始通气将无创呼吸机连接到患者的面罩或鼻嘴罩,并开启设备。

通过观察呼吸机的显示屏或指示灯,确认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通气并与医生联系。

3.5 监测和调整在通气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和生理指标,如吸氧浓度、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通气参数,以确保患者的呼吸状态稳定。

3.6 结束通气当患者的呼吸状态恢复正常或不再需要无创呼吸支持时,可以结束通气。

先关闭无创呼吸机,并逐步减少通气参数,最后移除面罩或鼻嘴罩,以保证通气的平稳过渡。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定期检查和清洁无创呼吸机及其附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注意面罩或鼻嘴罩的适配性,避免漏气和压力过大等问题。

•经常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呼吸参数,如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一、引言无创呼吸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情需要辅助呼吸的患者。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正确操作无创呼吸机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无创呼吸机的操作规程,以匡助医务人员正确使用该设备。

二、设备准备1. 确保无创呼吸机的电源正常并连接好。

2. 检查呼吸机的管路、面罩或者鼻罩等附件是否完好无损。

3. 确保无创呼吸机的氧气和压缩空气供应充足。

4. 检查呼吸机的设置是否符合患者的需求,包括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呼吸频率等。

三、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a. 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无创呼吸机的操作过程和目的。

b. 清洁患者的面部,并确保面部无明显伤口或者感染。

c. 选择合适的面罩或者鼻罩,确保其密封性良好。

d. 匡助患者调整体位,保持舒适。

2. 呼吸机设置a. 打开呼吸机的电源开关。

b. 根据患者的需求,设置适当的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呼吸频率等参数。

c. 确保呼吸机的报警设置合理,包括低氧浓度、高气道压力等。

3. 呼吸机连接a. 将呼吸机的管路与面罩或者鼻罩连接好,确保连接坚固。

b. 确保呼吸机的氧气和压缩空气供应连接正确。

4. 开始辅助呼吸a. 将呼吸机的启动按钮按下,开始辅助呼吸。

b.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确保呼吸机的设置适合患者。

c.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报警情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d. 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生理参数,确保治疗效果。

5. 结束辅助呼吸a. 当患者病情好转或者需要住手辅助呼吸时,按下呼吸机的住手按钮。

b. 将呼吸机的管路与面罩或者鼻罩分离,并进行清洁消毒。

四、注意事项1. 患者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 呼吸机的设置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或者不足。

3.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报警设置和功能,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4. 严格按照医院的感染控制规范进行呼吸机的清洁消毒。

5. 呼吸机的操作要由经过培训和授权的医务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无创呼吸机操作流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流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流程无创呼吸机是一种能够通过面罩或鼻咽管等方式,为患者提供持续正压通气的医疗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无创呼吸机的操作流程,以便医护人员正确使用该设备,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1. 检查设备。

在使用无创呼吸机之前,首先需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包括检查设备的通电情况、管路是否畅通、面罩或鼻咽管是否完整,以及呼吸机的设置是否符合患者的需要。

2. 安装面罩或鼻咽管。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咽管,并将其正确安装在患者的面部或鼻腔中。

确保面罩或鼻咽管的密封性良好,避免漏气。

3. 调整呼吸机参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呼吸频率、潮气量等,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确保呼吸机的设置符合医嘱,并能够满足患者的呼吸需求。

4. 启动呼吸机。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启动呼吸机,并观察其工作状态。

确保呼吸机能够正常工作,为患者提供稳定的通气支持。

5. 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在使用无创呼吸机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包括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氧饱和度等指标,以及面罩或鼻咽管的密封情况。

6. 调整呼吸机参数。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比如增加或减少呼吸机的潮气量、调整呼吸机的呼吸频率等,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合适的通气支持。

7. 定期清洁和维护。

在使用无创呼吸机之后,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

包括清洗面罩或鼻咽管、更换管路和过滤器等,以确保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8. 记录患者的呼吸情况。

在使用无创呼吸机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呼吸情况。

包括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氧饱和度等指标,以及呼吸机的设置参数,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以上操作流程,医护人员可以正确、有效地使用无创呼吸机,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呼吸支持。

同时,也能够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卫生,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希望本文能够对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医护人员有所帮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

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流程

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流程

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流程引言无创呼吸机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衰竭的医疗设备。

相对于传统的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具有更小的创伤性、更高的舒适性和更好的患者合作性。

本文档旨在介绍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流程,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操作和患者正确配合。

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流程以下是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基本流程:1.患者准备–确保患者合适、稳定的呼吸状态。

–患者进行必要的情况记录和体格检查。

2.无创呼吸机准备–打开无创呼吸机,并连接其电源。

–检查呼吸机的外观和功能性,确保呼吸机正常运行。

3.设置呼吸机参数–根据患者情况,设置合适的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和通气模式。

–根据需求调整呼吸机的触发敏感度和氧合参数。

4.安装面罩或鼻罩–根据患者的面部形态和舒适度,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罩。

–使用正确的尺寸和位置来安装面罩或鼻罩。

5.连接管道和呼气阀–连接一端的管道到呼吸机的出气口。

–连接另一端的管道到患者的面罩或鼻罩。

–确保呼气阀的正常功能。

6.启动呼吸机–确保呼吸机开关在关闭状态。

–将呼吸机开关调至“ON”或“START”位置。

–确认呼吸机开始工作并提供正常的通气。

7.监护和调整–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正压等参数。

–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的反应,调整呼吸机参数。

8.记录和报告–记录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记录患者的反应和任何不适情况。

–将使用情况和患者状况报告给相关医护人员。

注意事项在使用无创呼吸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型号和设置合适的参数,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

•定期检查无创呼吸机的正常运行情况,确保其功能正常。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呼吸机的使用,正确佩戴面罩或鼻罩。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正压等参数,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根据患者的体位和病情变化,适时调整呼吸机模式和压力。

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掌握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流程对医护人员和患者都非常重要。

正确操作无创呼吸机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促进康复。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一、引言无创呼吸机是一种用于辅助或代替患者自主呼吸的医疗设备。

本文旨在规范无创呼吸机的操作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二、设备准备1. 确认患者适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并评估治疗的适宜性。

2. 检查无创呼吸机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电源、气路和传感器等。

3. 准备好所需的配件,如面罩、头带、呼气阀等。

三、患者准备1. 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治疗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2. 检查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3. 为患者提供适当的体位,并确保患者的舒适。

四、操作步骤1. 洗手并佩戴手套,确保操作的卫生。

2. 将无创呼吸机与氧气源连接,并确保氧气流量适当。

3.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鼻罩,并确保其密封良好。

4. 调整呼气阀的设置,以确保患者的呼气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5. 设置初始的呼吸模式和参数,如压力支持、呼气末正压等。

6. 启动无创呼吸机,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机器的工作情况。

7.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无创呼吸机的参数,如氧饱和度、潮气量等。

8.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和模式。

9.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10. 在治疗结束后,记录治疗过程和患者的反应,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无创呼吸机前,确保医护人员已经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2. 定期检查无创呼吸机的设备和配件,确保其正常工作。

3. 严格遵守无创呼吸机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防止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4. 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参数。

5. 注意患者的舒适度,避免面罩或鼻鼻罩造成不适或损伤。

6. 定期清洁和消毒无创呼吸机的设备和配件,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7. 遵循医疗废物的处理规范,将使用过的配件和设备正确处理。

六、常见问题解答1. 无创呼吸机治疗是否适用于所有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标题: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引言概述:
无创呼吸机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医疗设备,正确操作无创呼吸机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创呼吸机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匡助医护人员正确、安全地操作无创呼吸机。

一、准备工作
1.1 确认无创呼吸机的型号和规格,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1.2 准备好必要的呼吸面罩、管道、氧气瓶等配件。

1.3 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稳定,如心率、呼吸频率等。

二、操作步骤
2.1 将无创呼吸机连接至氧气源,调节氧气流量。

2.2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尺寸,并正确安装在患者面部。

2.3 设置无创呼吸机的工作模式和参数,如PEEP、FiO2等。

三、注意事项
3.1 定期检查无创呼吸机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2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合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3.3 在操作无创呼吸机时,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1 无创呼吸机浮现报警情况时,应即将住手使用并查找故障原因。

4.2 患者浮现呼吸窘迫、面罩不密合等情况时,应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或者更换面罩。

4.3 长期使用无创呼吸机时,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避免面罩压迫造成皮肤损伤。

五、总结
无创呼吸机的正确操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在操作无创呼吸机时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以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希翼本文的介绍能够匡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使用无创呼吸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一、引言无创呼吸机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功能障碍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和家庭护理中。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安全。

二、设备准备1. 确保无创呼吸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连接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2. 检查氧气气源,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3. 检查呼吸机面罩、鼻罩、头带等配件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无损坏和污染。

4. 检查呼吸机管路连接是否牢固,无松动和漏气。

三、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a. 将患者安置在舒适的体位,确保头部保持正中位置。

b. 清洁患者面部,确保无油脂和污垢。

c. 根据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罩,确保密封性良好。

d. 调整头带,使之舒适并保持面罩或鼻罩的稳定性。

2. 设备设置a. 打开无创呼吸机的控制面板,进入设置界面。

b. 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设置合适的通气模式、参数和报警限值。

c. 确保呼吸机的PEEP(呼气末正压)和FiO2(吸入氧浓度)设置正确。

d. 根据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触发方式和灵敏度。

3. 启动呼吸机a. 按下启动按钮,呼吸机开始工作。

b. 观察呼吸机显示屏上的参数,确保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吸呼比等参数正常。

c. 确认呼吸机的报警功能正常,能够及时发出声音和显示报警信息。

4. 监测和调整a.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等。

b. 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和舒适度,调整呼吸机参数以满足患者需求。

c. 注意观察患者的面罩或鼻罩是否有漏气或脱落的情况,及时调整或更换。

5. 停止呼吸机a. 当患者不再需要无创呼吸机治疗时,按下停止按钮,呼吸机停止工作。

b. 将面罩或鼻罩从患者脸部取下,清洁并储存好。

c. 关闭无创呼吸机的电源开关,断开电源。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无创呼吸机的使用说明书,并接受相关培训。

2. 定期检查无创呼吸机的性能和安全性,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 注意保持无创呼吸机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无创CPAP呼吸机操作流程

无创CPAP呼吸机操作流程

无创CPAP呼吸机操作流程无创连续正压呼吸机(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是一种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症(Sleep Apnea)的设备。

下面是无创CPAP呼吸机操作流程的详细介绍,共有五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无创CPAP呼吸机与附件1.将无创CPAP呼吸机放置在床边,确保插座与电源连接。

2.连接呼吸机与附件,如加湿器与管道。

加湿器可以通过一根管道连接到呼吸机的出气口,以增加通气的舒适性。

3.确保呼吸机正常运转并设置适当的参数,如气流压力、加湿器温度等。

第二步:正确佩戴CPAP面罩1.清洗面罩并确保其清洁与无损。

如果面罩有损坏或磨损,应更换为新的面罩。

2.将面罩放在脸上,确保口鼻部与面罩的印记部分对应。

3.调整面罩的头带,确保面罩稳固地贴合在脸上,但不需要过紧。

4.确保面罩的连接部位与呼吸机上的管道连接,并确保连接牢固。

5.启动呼吸机,并等待几分钟,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且没有任何异常噪音。

第三步:调整无创CPAP呼吸机的参数1.如果您的呼吸医生或技师指示您进行特定的参数调整,请执行其指示。

2.否则,根据个人舒适度和需求调整无创CPAP呼吸机的参数。

您可以尝试不同的气流压力水平以找到最适合您的舒适度的水平。

3.如果配备加湿器,请根据环境湿度和个人需求调整加湿器的温度。

第四步:开始使用无创CPAP呼吸机1.在建议的时间之前,进入床上并保持舒适的姿势。

2.将面罩放在脸上,并确认面罩稳固地贴合在脸上。

确保没有空气泄漏,并且没有不适感。

3.启动呼吸机,开始用无创CPAP呼吸机进行通气。

您可能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完全适应这种通气方式。

4.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沉睡状态。

避免使用手机、电视等会影响睡眠质量的电子设备。

第五步:呼吸机的日常维护1.每天使用后,清洁呼吸机和面罩。

使用温水和中性清洁剂清洗面罩,并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2.根据使用指南,定期更换呼吸机和面罩上的过滤器,并确保其他部件的正常运转。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无创呼吸机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患有呼吸困难的患者。

它通过提供正压通气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正确的操作无创呼吸机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无创呼吸机的操作规程,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使用该设备。

一、设备准备1.1 检查设备完整性:确保无创呼吸机的所有部件完好无损,并且没有松动的连接。

1.2 检查氧气供应:确保无创呼吸机连接的氧气供应充足,并且氧气浓度在设定范围内。

1.3 检查面罩或鼻罩:选择适合患者的面罩或鼻罩,并确保其密封性良好,不会导致气体泄漏。

二、操作步骤2.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无创呼吸机之前,医护人员应佩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2 连接设备:将无创呼吸机与氧气供应连接,并确保连接牢固。

然后将面罩或鼻罩与呼吸机连接,确保连接处无气体泄漏。

2.3 调整参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参数,包括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和氧气浓度等。

确保设定值符合医生的要求。

三、监测和调整3.1 监测患者反应: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期间,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以确保治疗效果。

3.2 调整参数:根据患者的反应,医护人员可以适时调整无创呼吸机的参数,以提供更合适的通气支持。

3.3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无创呼吸机的工作状态和设备完整性,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四、注意事项4.1 保持清洁:无创呼吸机的面罩或鼻罩应定期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细菌滋生。

同时,医护人员也应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4.2 避免气体泄漏:使用无创呼吸机时,医护人员应确保面罩或鼻罩与患者的面部密封良好,以防止气体泄漏影响治疗效果。

4.3 紧急处理:如果发生设备故障或患者情况恶化,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医生。

结论:无创呼吸机的正确操作对于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遵循以上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准备充分,正确连接设备,调整合适的参数,密切监测患者反应,并注意保持设备清洁和消毒。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一、引言无创呼吸机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设备,它通过提供正压通气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医护人员正确、安全地操作无创呼吸机,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呼吸支持。

二、设备准备1. 确保无创呼吸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的电源、氧气供应、管路连接等是否正常。

2. 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咽罩,并确保其清洁、无损坏。

3. 准备好呼吸机所需的辅助设备,如氧气管、呼气阀、湿化器等。

三、操作步骤1. 患者评估在开始使用无创呼吸机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意识状态等。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治疗参数和模式。

2. 设备连接a. 将无创呼吸机与氧气供应连接,确保氧气流量充足。

b. 连接呼吸机与面罩或鼻咽罩,确保连接紧密、无漏气。

3. 参数设置a. 根据患者的需要,设置合适的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吸气时间、呼气时间等参数。

b. 设置适当的氧气浓度,根据患者的氧饱和度和需要进行调整。

4. 开始治疗a. 将面罩或鼻咽罩正确地放置在患者的面部或鼻腔,并确保密封良好。

b. 打开呼吸机电源,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c.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等指标,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5.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 定期检查患者的面罩或鼻咽罩,确保其位置正确、密封良好。

b. 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和生命体征,如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

c. 定期清洁和更换面罩或鼻咽罩,以防止交叉感染和皮肤损伤。

d. 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呼吸困难加重、氧饱和度下降等,及时调整治疗参数或采取其他措施。

6. 治疗结束a. 在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决定是否停止无创呼吸机治疗。

b. 关闭呼吸机电源,断开与患者的连接。

c. 将使用过的面罩或鼻咽罩进行清洁和消毒。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无创呼吸机的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的操作步骤

无创呼吸机的操作步骤

无创呼吸机的操作步骤呼吸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设备,用于帮助患者维持呼吸功能。

传统的呼吸机需要通过插管等方式与患者的气道相连,而无创呼吸机则通过面罩等装置,无需插管,能够更加舒适地为患者提供辅助通气。

本文将介绍无创呼吸机的操作步骤,帮助医护人员正确使用该设备。

步骤一:准备工作在操作无创呼吸机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1.确保无创呼吸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设备的电源和连接线是否正常,确认机器的各项功能运行正常。

2.清洁面罩和其他使用的附件。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水清洗面罩,确保面罩上没有残留物,以免对患者产生不适。

3.确定合适尺寸的面罩。

根据患者的面部形状和大小,选择适配的面罩尺寸。

面罩应与患者的面部完全贴合,确保呼气阻力的最小化。

步骤二:设定参数在操作之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定呼吸机的参数:1.设定通气模式。

常见的通气模式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间断气道正压通气(IPAP)等。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

2.调整压力水平。

根据患者的排气阻力和通气需求,设定合适的压力水平。

通常,压力水平越高,通气效果越好,但也可能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3.设置呼吸频率。

根据患者的呼吸状况,设定合适的呼吸频率。

呼吸频率越高,每分钟呼吸次数越多,通气效果越好。

步骤三:佩戴面罩当设定好呼吸机的参数后,可以开始佩戴面罩:1.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

如果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建议让患者选择一个舒适的体位,如坐着或躺着。

2.清洁并干燥患者的面部。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水,清洁患者的面部,并确保面部干燥,以便面罩更好地与面部贴合。

3.适配面罩。

根据预先选择的面罩尺寸,将面罩适配到患者的面部。

确保面罩贴紧患者的面部,没有气漏现象发生。

4.固定面罩。

根据面罩的设计,将其固定在患者的头部。

可以使用头带或其他固定装置,确保面罩不会松动或脱落。

步骤四:开启呼吸机在确保面罩佩戴正确的情况下,可以开启呼吸机:1.打开呼吸机电源。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无创呼吸机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功能受损的设备,它通过面罩或者鼻罩等方式,提供正压通气以辅助患者呼吸。

正确操作无创呼吸机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创呼吸机的操作规程,包括设备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一、设备准备1.1 确定适合的无创呼吸机型号: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无创呼吸机型号,包括压力支持型、双水平压力型等。

1.2 检查无创呼吸机的完好性:确保无创呼吸机设备无损坏、无渗漏等问题,以免影响正常使用。

1.3 准备呼吸机所需的配件:包括面罩、鼻罩、管路等,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配件,并确保其清洁和完好。

二、操作步骤2.1 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解释:在操作无创呼吸机之前,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无创呼吸机的作用和操作过程,以获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2.2 正确佩戴面罩或者鼻罩:根据患者的需要和舒适度,选择合适的面罩或者鼻罩,并确保其与患者的面部或者鼻部贴合良好,避免漏气。

2.3 调整呼吸机参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调整无创呼吸机的参数,包括呼气末正压(PEEP)、吸气压力、吸呼比等,以提供适合的通气支持。

三、注意事项3.1 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3.2 定期清洁和更换配件:无创呼吸机的配件需要定期清洁和更换,以避免交叉感染和设备损坏。

3.3 防止气道压力过高:监测患者的气道压力,避免过高的气道压力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四、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面罩或者鼻罩漏气:检查面罩或者鼻罩是否与患者的面部或者鼻部贴合良好,调整面罩或者鼻罩的位置,或者更换合适的配件。

4.2 呼吸机报警:根据呼吸机报警的类型和原因,及时处理问题,例如检查管路是否有阻塞、调整呼吸机参数等。

4.3 患者不适或者不耐受: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不适的原因,调整呼吸机参数或者更换适合的配件,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无创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

无创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

无创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无创呼吸机(Non-invasive ventilation, NIV)是一种通过面罩或鼻罩等设备,将氧气或空气压力送入患者肺部,帮助患者进行呼吸的治疗设备。

它适用于患有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患者。

使用无创呼吸机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下面将详细介绍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操作流程。

1. 检查设备。

在使用无创呼吸机之前,首先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包括呼吸机本身、面罩或鼻罩、管路等部分,确保没有损坏或漏气的情况。

另外,也要检查氧气瓶或空气压缩机的氧气或空气供应是否充足。

2. 安装面罩或鼻罩。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罩进行安装。

确保面罩或鼻罩与患者的面部贴合良好,没有漏气的情况发生。

3. 调整呼吸机参数。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包括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呼吸频率等。

确保呼吸机的参数符合患者的需要,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进行呼吸。

4. 开启呼吸机。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开启呼吸机,让氧气或空气压力送入患者的肺部。

在开启呼吸机之后,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确保呼吸机的使用效果良好。

5. 监测患者情况。

在使用无创呼吸机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监测患者的情况。

包括呼吸频率、氧饱和度、面罩或鼻罩的贴合情况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或停止使用呼吸机,并及时报告医生。

6. 停止使用呼吸机。

当患者的呼吸情况得到改善,或者出现呼吸机无法解决的情况时,可以停止使用呼吸机。

在停止使用呼吸机之前,要先关闭呼吸机,然后逐步拆卸面罩或鼻罩,最后将呼吸机进行清洁和消毒。

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操作流程需要严格遵守,只有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帮助患者进行呼吸,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要不断地监测患者的情况,确保呼吸机的使用效果良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操作流程,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无创呼吸机操作流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流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流程1.确认医嘱:在使用无创呼吸机前,首先需要确认医生的医嘱。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并给出相应的设置和参数。

2.准备工作:在使用无创呼吸机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呼吸机的外观和操作按钮是否完好无损。

然后,检查呼吸机的供氧管、呼气阀和面罩/鼻咽通气接口是否干净,没有堵塞或损坏。

3.调整呼吸机设置:根据医生的医嘱,设置无创呼吸机的参数。

首先调整吸入氧浓度,通常为21%-100%,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然后设置正压水平、呼气末正压和吸气时间。

这些参数的设置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调整。

4.供氧管连接:将呼吸机的供氧管连接到氧气源。

确保氧气源的流量与医生的指示相符。

然后将供氧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呼吸机的供氧接口。

5. Face Mask/鼻咽通气接口连接:根据患者的需要和舒适程度,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咽通气接口。

确保面罩或鼻咽通气接口与患者的脸部(或鼻咽通气道)贴合紧密,没有漏气。

同时,确保面罩或鼻咽通气接口的位置舒适,不会造成不适或压迫感。

6.开启呼吸机:将呼吸机连接到电源,并开机。

根据医生的指示,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如压力支持模式、压力控制模式等)。

确保呼吸机的显示屏和报警系统正常工作。

7.监测和调整:在使用无创呼吸机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情况。

定期测量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并进行记录。

根据患者的状况和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的设置和参数。

8.定期检查呼吸机和配件: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期间,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洁呼吸机及其配件。

检查呼吸机的供氧管、呼气阀和面罩/鼻咽通气接口是否干净,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同时,定期更换面罩/鼻咽通气接口、滤芯等易损件。

9.呼吸机撤离:当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不需要继续使用无创呼吸机时,进行呼吸机的撤离操作。

首先,停止呼吸机的工作,并断开供氧管和面罩/鼻咽通气接口。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一、引言无创呼吸机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设备。

其通过提供正压空气或者氧气,匡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为了确保无创呼吸机的安全有效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创呼吸机的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1. 检查设备完整性:确保无创呼吸机的所有部件完好无损,无明显磨损或者损坏。

2. 连接电源:将无创呼吸机正确地连接到电源插座,并确保电源电压符合设备要求。

3. 连接气源:将气源连接到无创呼吸机的气源接口,并确保气源压力符合设备要求。

4. 连接面罩或者鼻咽罩:根据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面罩或者鼻咽罩,并将其连接到无创呼吸机的接口。

三、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a. 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位置,头部稍微仰起。

b. 清洁患者面部,确保没有任何障碍物。

c. 匡助患者正确佩戴面罩或者鼻咽罩,并确保其与患者面部贴合密封。

d. 调整面罩或者鼻咽罩的头带,使其稳固而舒适。

2. 设备设置a. 打开无创呼吸机电源开关,确保设备正常启动。

b. 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如压力支持模式或者压力控制模式,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c. 设置呼吸频率、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和氧气浓度等参数,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整。

d. 确保设备的报警设置正常,包括低气道压力、高气道压力、低氧气浓度等。

3. 治疗过程a. 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状态,避免过度焦虑或者紧张。

b.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

c.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确保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

d. 定期检查无创呼吸机的工作状态和参数设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e.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模式和参数。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或者不当使用。

2. 定期对无创呼吸机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3. 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监测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体征。

4. 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和呼吸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设备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应即将住手使用并联系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一、引言无创呼吸机是一种用于辅助或替代患者自主呼吸的医疗设备。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无创呼吸机的正确操作指南,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二、设备准备1. 确保无创呼吸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2. 连接适当的面罩或鼻罩,并确保其密封良好。

3. 预先设置适当的参数,如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和呼吸率。

三、患者评估1. 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意识状态等。

2. 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无创呼吸机治疗,例如有无呼吸道梗阻或严重面部创伤等。

四、操作步骤1. 将无创呼吸机连接到氧气源,并确保氧气流量足够。

2. 将面罩或鼻罩轻轻放置在患者的脸部或鼻子上,并确保密封良好。

3. 打开无创呼吸机电源,并设置适当的参数。

4.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确保无创呼吸机的工作正常。

5. 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并调整参数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6. 定期检查无创呼吸机的管路和面罩或鼻罩是否有漏气或松动等问题,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7.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无创呼吸机的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

2.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3. 定期检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

4. 遵循感染控制的相关规定,如定期更换面罩或鼻罩等。

5.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漏气问题:检查面罩或鼻罩是否密封良好,调整位置或更换合适的尺寸。

2. 压力过高或过低: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生命体征调整参数,如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和呼吸率等。

3. 不适感或皮肤损伤:调整面罩或鼻罩的位置,使用合适的垫片或保护剂。

4. 患者无法耐受:考虑使用其他治疗方法或咨询专业人员的建议。

七、结束治疗1. 在治疗结束时,逐步降低无创呼吸机的参数,直到患者能够自主呼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创呼吸机操作步骤1.物品准备与治疗场所选择物品需准备多个不同类型连接器(鼻罩或口鼻面罩),无创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可测脉氧饱与及可行电除颤),抢救药品,抢救设备(气管插管等)。

地点可选ICU,急诊科或普通病房。

2.患者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全身状况,相关的体格检查(胸部双肺、口、鼻等),注意适应证与禁忌证。

3.患者教育内容包括:讲述治疗的作用与目的(缓解症状、帮助康复);连接与拆除的方法;讲解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感觉,帮助患者正确区分与客观评价所出现的症状;NPPV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措施,如鼻/面罩可能使面部有不适感,使用鼻罩时要闭口呼吸,注意咳痰与减少漏气等;指导患者有规律地放松呼吸,以便与呼吸机协调;鼓励主动排痰并指导吐痰的方法;嘱咐患者(或家人)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务人员等。

4.体位:常用半卧位(30~45度)。

5.选择与试佩戴合适的连接器连接方法有鼻罩、口鼻面罩、全面罩、鼻囊管及接口器等。

由于不同患者的脸型与对连接方法的偏好不一样,应提供不同大小与形状的连接器供患者试用。

通常轻症患者可先试用鼻罩、鼻囊管或接口器;比较严重的呼吸衰竭患者多需用口鼻面罩;老年或无牙齿的患者口腔支撑能力较差,主张用口鼻面罩。

佩戴的过程本身对患者的舒适性与耐受性有影响,建议在吸氧状态下将罩或接口器连接(此时不连接呼吸机或给予CPAP4~5cmH2O),摆好位置并调节好头带松紧度后,再连接呼吸机管道,避免在较高的吸气压力状态下佩戴面(鼻)罩,增加患者的不适。

6.选择呼吸机:根据呼吸机的性能与要求选用。

7.参数选择:开动呼吸机、参数的初始化与连接患者,逐渐增加辅助通气的压力与潮气量(适应过程)。

具体方法:调整IPAP10 cmH2O,EPAP 0 cmH2O经1~2小时患者适应后固定面罩。

或CPAP 4~5cmH2O或低压力水平吸气压:6~8cmH2O、呼气压:4cmH2O开始,经过2~20min逐渐增加到合适的治疗水平。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通气参数,最终以达到缓解气促、减慢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与改善动脉血气为目标。

8.密切的监护(漏气、咳痰等) 常规监测包括临床监测、通气参数监测与生理学指标的监测。

基本监测应该包括:生命体征、气促程度、呼吸频率、呼吸音、血氧饱与度、心电图、潮气量、通气频率、吸气压力与呼气压力以及定期的动脉血气检测。

所有患者在NPPV治疗1~2h后应对临床病情及血气分析再次进行评估,后续的监测频率取决于病情的变化情况。

9.疗效判断起始治疗评估判断标准如下:(1)临床表现:气促改善、辅助呼吸肌运动减轻与反常呼吸消失、呼吸频率减慢、血氧饱与度增加及心率改善等;(2)血气标准:PaCO2、pH 值与PaO2改善。

最终评估指标通常用气管插管率与病死率。

10.治疗时间与疗程与基础疾病的性质与严重程度有关。

AECOPD的治疗时间每次3~6小时,每天1~3次。

肺炎导致低氧性呼吸衰竭与ALI的治疗倾向于持续的治疗。

急性呼吸衰竭治疗3~7天。

慢性呼吸衰竭治疗>4小时/d,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如果有效可长期应用。

11.并发症与不良反应NPPV的常见不良反应的口咽干燥、罩压迫皮肤损伤、恐惧(幽闭症)、胃胀气、误吸、漏气、排痰障碍及睡眠性上气道阻塞等。

尽管发生率不高且轻微,但应注意观察与及时防治,有利于提高NPPV的临床疗效。

12.辅助治疗 NPPV时不常规应用加温湿化,据患者情况与气候环境选用。

加温湿化的优点就是可温化、湿化管路的气体,稀释气道分泌物,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与耐受性;缺点就是管道内出现冷凝水,可改变通气环路的顺应性及阻力,影响吸气与呼气触发的功能。

(五)注意事项1.临床应用时注意适应症与禁忌症。

2.操作时避免在较高的吸气压力状态下佩戴面(鼻)罩。

擦痰或者需要卸下面罩操作时的具体操作如下:关闭开关,解开一侧固定带,打开开关,检查面罩就是否漏气,呼吸机就是否正常工作,观察SpO2变化。

3.应用过程中注意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发症与不良反应。

应随时检查呼吸机就是否处于正常、面罩就是否漏气,随时询问患者就是否有腹胀、胀气,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4、经常检查胃管就是否在位,尤其就是在挪动面罩时,注意勿牵拉出胃管(因面罩与胃管相连,一旦不注意,胃管容易脱出)。

5保持两根细管子随时在螺纹管上方,以减少积水。

6、若螺纹管中有积水,可将管中积水轻轻向储水罐中抖动,使其流入储水罐中。

7、每4小时向两根细管子内充气。

具体操作如下:准备一无水氧气瓶,开至10升/分,关闭电源开关,卸下一细管子与连接面罩的螺纹管,将连接氧气的管子对准细管子充气,同样的方法,充另一个细管子(动作要快);充气毕,立即接好管道,打开电源开关,检查呼吸机就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关闭无水氧气瓶(期间密切观察SpO2变化)。

8、随时检查呼吸机光标就是否在上下跳动,如果光标固定不动或上下浮动小,提示管道可能有堵,需冲管道。

若管道充气后光标跳动无改变,应立即报告医生。

呼吸机上的光标就是压力支持的标志,若不亮或上下浮动小,表示细管子管腔内压力过大,此时病人也会有不适主诉。

(六)护理要点1、上机前的准备①首先要有合适的工作,监护条件。

空间环境宽敞、清洁,便于操作,有利于病人治疗。

病人一般清醒,用15 ~30 分钟的时间耐心对病人进行宣教,使病人消除恐惧心理,从而配合治疗。

②提高参与护士的专业技能,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

其中适应证有COPD、Ⅰ型呼吸衰竭、神经肌肉疾病、辅助脱机、哮喘、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

禁忌症有心跳呼吸停止、自主呼吸微弱昏迷、上消化道出血、面部创伤、不能耐受或不合作者。

③协助病人采取合适的体位。

一般取半卧位、坐位,避免在饱餐后进行,以免误吸。

选择与试佩戴合适的连接器。

轻症病人可先试用鼻罩,比较严重呼吸衰竭病人多数需要用面罩。

鼻罩无效腔较小,但病人口闭合不严可致使漏气量增加。

面罩漏气量相对较少,相对疗效较好,但病人常难以耐受,且若呕吐尚有误吸的危险。

2、使用中的护理①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意识、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变化,皮肤黏膜发绀情况有无改善,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就是否同步。

若病人出现烦躁不安、通气量不足,多由于痰液堵塞引起,要及时排除痰液增加通气量。

或由于管道脱落、鼻(面)罩漏气引起,并要定时监测血气分析的变化。

保持导管通畅,防止扭曲。

湿化器需要用蒸馏水,否则长期使用罐底会出现结晶。

每次使用前将200 mL蒸馏水倒入湿化器内,使气体先湿化再进入气道。

使用中温度保持在32 ℃~34 ℃,也可根据室内温度与湿度进行调节。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多饮水。

每日补充一定量的水分(500 mL以上),可使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

每2 小时予翻身叩背一次,指导有效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处于适当的体位,如半卧位、坐位等,要点在于使头、颈、肩在同一水平,头稍向后仰,以有效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防止枕头过高,影响气流通过而降低疗效。

对痰多、不易排出患者可进行氧启动雾化吸入,也可调节湿化器,增加气体湿度,可有效减轻患者咽部不适,同时稀释了呼吸道内分泌物,以利痰液排出,并可减少肺部感染发生。

若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剧烈,可先停用呼吸机15~30分钟,让患者休息片刻,将痰咳出,并及时漱口。

若患者在使用时出现鼻塞症状,可用0、1%呋麻滴鼻液滴鼻以收缩鼻黏膜血管,等症状缓解后再使用呼吸机。

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机械通气患者除了减少自身部位内源性感染因素外, 更不可忽视外源性感染对机体的侵入。

①交叉感染: 吸痰管避免重复使用; 吸痰用具专人专用, 吸引液口腔、气道分开使用,每24小时更换一次;吸引器连接管专人专用, 吸痰后将连接管前端放入500mg /人含氯消毒剂中浸泡以保持无菌备用状态。

②面罩压迫与鼻梁皮肤损伤:选择合适形状与大小的面罩,调整合适的固定张力与位置。

间歇松开面罩让病人休息,必要时使用额垫或纱布块垫于鼻梁处可以减少鼻梁的压力,也能减少面罩的上下滑动。

如果面罩固定带就是塑料制品,应在患者枕下及两侧脸颊处垫一干毛巾,利于皮肤透气,防止压疮。

③腹胀: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常见并发症,同时还产生误咽。

护士应遵守预防为主、尽早处理的原则,指导患者闭紧嘴,用鼻呼吸,并减少吞咽动作,避免把气吸到胃内,造成胃肠胀气。

出现腹胀后可用小茴香或芒硝热敷腹部,以刺激肠蠕动,减轻腹胀。

对腹胀明显的患者可尽早采取胃肠减压或加用促进胃动力药,以消胀通气。

如出现腹胀,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

还应避免吸气的压力过高(<25 cmH2O),有明显胃胀气者可留置胃管持续开放或气压引流。

④排痰障碍:由于没有人工气道,排痰主要依靠病人的咳嗽。

咳嗽排痰能力较差的病人由于痰液阻塞而影响无创呼吸机的疗效,也不利于感染的控制。

因此,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鼓励病人间歇主动咳嗽排痰,必要时经鼻导管吸痰清除口鼻分泌物与刺激咳嗽。

⑤口咽干燥:多见于使用鼻罩又有经口漏气时。

经解释可自动闭口,且多数病人可因经口漏气不适自动闭口而避免漏气。

⑥肢体活动障碍:使用无创呼吸机期间,卧床时间延长,使用鼻面罩使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出现肠内营养受阻、摄入不良等情况,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及肌力、耐力下降。

为了减缓、减轻上述情况,应缩短通气时间,及早脱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除进行常规翻身、扣背等护理外,还应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被动与后期主动运动。

如,握拳、双上肢上举、双腿屈曲、直腿抬高等锻炼,不仅可以使患者握力、抬腿耐力、呼吸肌肌力增加,同时还可以使肠道功能得到改善,减轻腹胀。

4、心理护理:首先要让病人准确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 使患者或家属认识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最佳时机, 如果耽误则就是延长病程或使病情加重而增加医疗费用, 同时也会影响预后。

向患者耐心解释无创通气的原理与作用, 消除患者对无创呼吸机的生疏感与惧怕感。

关心并安慰患者, 特别就是老年人。

护理人员应应鼓励患者建立正常的生物钟,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防寒保暖,仔细分析其眼神、表情及手势所表达的信息, 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 增加其安全感,保持良好情绪,防止七情内伤,护理人员不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清醒者应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法、音乐疗法等。

5、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机械通气患者对营养的需求更高,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要避免进食过多糖类,因其可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加重呼吸衰竭。

患者进食时,根据病情可暂时停用呼吸机,改用鼻塞吸氧,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与度,如SaO2在95%以上,可以进食,进食后30分钟再应用无创呼吸机通气。

每日补充2500~3000ml的水分,可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

应准确记录出入量,少量多餐,一般一日三次,一次约200ml,遵医嘱严格控制出入量,伴有浮肿者限制水与钠的摄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