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案例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6篇)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6篇)第一篇: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案例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案例上传: 欧阳坤更新时间:2013-1-20 21:26:00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案例——公路的弯道测量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取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它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以创造为指向,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杜威的“儿童活动中心论”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性学习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普遍实施,我国目前尚处在研究性学习的起步探索阶段,研究性学习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
1问题的提出过往的行人经过时发现,路面在拐弯处不是水平的,而是一侧高、另一侧低,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是为了下雨时雨水容易流走,有人说这样车可以跑得快……不禁让人想到“路面为什么要修成这样?”这是类似火车转弯的向心力一个不错的研究性课题。
2 研究的实施步骤组织4个小组,每个小组大约6人左右,研究是在课余时间分时完成的。
(1)察看地形各小组首先分批对公路地形和路面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调查,学生们观察很细致,最后总结地形特点报告:这段路面呈“S”形,弯曲部分内侧路面低,外侧部分路面高,弯曲程度大的(老师注:曲率半径小的)路段内外侧高度差较大,否则小。
为什么要修成这样呢?我告诉他们,到物理教材“圆周运动及其应用”一章中去找答案。
通过学习,他们很快找到了合理的解释,虽然有的同学还不很理解,但他们这时对该知识的需求却成为他们理解这些知识的强大动力。
为了使原理的理解更透彻,各小组在一起,一个小组解释,其他做必要的补充,这是一次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
我们的实践表明,对某一部分知识的实际需求会形成对之学习的强大动力,这是一种“问题驱动”式的学习。
最后讨论的合理解释为: 汽车以一定的速度v通过公路,在拐弯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研究性学习案例
研究性学习案例在当今社会,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和实践,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探讨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
案例背景。
某中学地理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任务,探讨当地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学生们被要求分成小组,自主选择研究的方向,并展开调研和实地考察。
他们需要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最终呈现给全班同学。
学生反馈。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他们在实地调研中亲身感受到了水资源的紧缺和环境污染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他们深刻理解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所在。
在小组讨论中,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最终形成共识。
在最后的展示环节,学生们通过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的形式,清晰地呈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他们对当地水资源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提出的可行方案。
教师观察。
教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充当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他们在学生研究的初期,提供了一些问题和思路的启发,帮助学生们明确研究方向。
在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了学生们必要的支持和指导,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在展示环节,教师认真倾听了学生们的报告,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
结论。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其次,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研究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性学习案例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 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以揭示数 据间的关系和规律。
研究结果与讨论
01
02
03
04
05
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健 康生活方式的定义可分 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 义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 饮食、运动、休息、心 理等多个方面;狭义的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关注 饮食和运动两方面。
3.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比较各种材料的性能优劣 。
4. 应用研究
结合竹材的特点,研究其在 建筑、家具和包装等领域的 应用实例。
研究结果与讨论
竹子的密度比木材低,但其强 度和耐久性却优于木材。
竹材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和生 物降解性,有利于减少环境污 染。
在建筑领域,竹材可用于制作 结构材料、隔热材料和装饰材 料等。
对于如何推广健康生活 方式,提出了以下建议 :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 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 健康生活方式建议;加 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 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 和重视程度
THANKS
感谢观看
2. 案例分析
选择几个典型的智能机器人应用案 例,深入剖析其在医疗、工业、家 庭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
3. 实验研究
设计和搭建实验平台,对智能机器 人的感知、决策、执行等能力进行 实验测试和评估。
4. 技术改进
针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 出改进措施和技术方案,提高智能 机器人的性能和实用性。
研究结果与讨论
1.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总结出智能机器人 的技术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3. 通过实验研究,对智能机器人的感知、决策、 执行等能力进行了测试和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
2. 对几个典型的智能机器人应用案例进行了深入 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在医疗、工业、家庭等领 域的应用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感知 能力不足、决策效率低下等。
研究性学习报告案例
研究性学习报告案例研究性学习报告案例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旨在探究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分析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家长和学校提供参考,以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社交媒体。
三、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设计设计了一份包含青少年个人信息、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心理健康状况等内容的调查问卷。
其中,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包括每天使用时长、主要使用的社交平台等;心理健康状况包括焦虑、抑郁、自尊等方面。
2.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选取了某城市两所中学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共计1000名学生。
通过班主任发放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匿名填写并当场回收。
最终共回收有效问卷980份。
3.数据分析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首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结果分析1.描述性统计分析样本中初中生占比48%,高中生占比52%;男生占比51%,女生占比49%。
平均每天社交媒体使用时间为3.5小时,其中使用最多的社交平台为微信(70%)、其次是QQ(60%)和微博(50%)。
在心理健康方面,有轻度焦虑症状的青少年占30%,轻度抑郁症状的占25%,自尊心较强的占35%。
2.相关性分析每天社交媒体使用时间与青少年的焦虑、抑郁症状呈正相关,与自尊心呈负相关。
主要使用的社交平台与青少年的焦虑、抑郁症状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自尊心呈负相关。
其中,使用微信的青少年自尊心相对较低,使用QQ和微博的青少年自尊心相对较高。
3.回归分析以每天社交媒体使用时间为自变量,以青少年的焦虑、抑郁症状和自尊心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每天社交媒体使用时间对青少年的焦虑、抑郁症状有显著影响,对自尊心也有一定影响。
具体来说,每天社交媒体使用时间每增加1小时,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得分分别增加0.2和0.15分,自尊心得分减少0.1分。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案例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案例校园安全无处不在一、活动分析: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的安全设施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学生健康地成长。
“5·12”汶川特大地震,为我们带来了血的教训,给我们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安全课。
学校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年级学生自理自护能力还比较差,对不安全因素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够,加上好奇、冒险的天性,校园里经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
此次活动通过对校园(包括班级)安全事故的调查,安全隐患的排查,以及各种安全活动的演练,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设计和制作安全警示标志,起到自律、自护的效果,通过演练让学生亲自感受,掌握一些自救办法,增强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为创建平安校园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活动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安全隐患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性,知道校园安全对教师、学生及每个家庭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对校园(包括班级)安全事故的调查、安全隐患的排查,以及各种安全活动的演练,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安全警示标志,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校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增强学生的小主人意识,主动参与校园安全的管理,共建平安校园。
三、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教师搜集有关校园安全的典型事例(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学生准备:填写《学校安全隐患调查表》四、活动建议:1、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学校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教师就及时总结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校领导提出解决安全问题的建议。
3、教师可以结合典型的校园安全事故,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五、活动步骤:1、确立研究课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调查学校安全事故。
3、排查校园安全隐患。
4、收集校园安全警示语和安全知识。
5、制作安全警示标志。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5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5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篇一活动背景:俗话说:“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人们通过双眼看世界,围绕“眼睛”的有关知识,班级开展了《奇妙的双眼》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其中视觉错觉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有机地将探究性活动和实效性学习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1、通过视频初步了解双眼视觉原理和视觉错觉形成的原因。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初步感受揭示视觉错觉的奥秘。
3、认识到“定性思维”不一定正确,训练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现生活中的视错觉,使学生养成科学探索的习惯。
渗透全面辨证看待事物的思想和观点。
活动重、难点:重点:发现错觉图形的奥秘。
难点:自主设计错觉图形。
实施方案: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班级特色,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特别要开展好校内外实践活动,体现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
7、有效激励机制,优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铅笔、直尺、彩笔。
适用年级:四年级活动过程:课前活动:玩游戏“五彩缤纷”上课之前,杨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想玩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五彩缤纷”,请看大屏幕:看着列表,说出颜色,而不是字。
谁想做第一个小勇士?(你最先举手,机会送给你)现在其他的同学就是小评委啦,只要他出错了,游戏就结束了,听清楚了吗?那就开始吧!(横着说)师:这个游戏有意思吗?今天这节课,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等着大家呢,你们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充满奥秘的奇妙旅程就要开始了。
最新小学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共20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共20页)目录案例1新学期开始了1、寒假见闻2、新学期的打算案例2 风3、我们知道的风4、风的利用案例3 光的游戏5、光线游戏6、影子的游戏7.颜色游戏案例4 节日8.春天的节日9.夏天的节日案例5粮食10.粮食知多少11、食品调查案例6 环保设计12、垃圾箱13、环境保护棋案例1新学期开始了1、寒假见闻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对愉快的寒假生活进行回忆,在相互交流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从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自对某一个问题做深入调查,体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多彩愉快的寒假生活结束了,给每个人都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大家的寒假生活肯定精彩,我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
二.活动的组织。
1.想一想:你是怎样过寒假的?2.说一说:选一件寒假中最有意义、最令人难忘的或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
分小组活动。
让学生充分交流,不要局限于资源包中的内容。
最后集体汇报。
3.评一评:你认为谁的寒假最有意义?从大家在寒假中做的事中评选出最有意义的事,最令人难忘的事、最有趣的事。
4.做一做:把寒假中见到的、听到的有价值的新闻,一小组为单位办一期手抄报,在班内交流。
5.查一查:春节家家户户都贴春联、包饺子……针对其中的一个问题做一项深入的调查研究。
三.总结。
2、新学期的打算活动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学期计划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为自己指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并准备为此目标付出行动。
2.通过在研究中体验计划的制定过程,感受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过程。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一年之计在于春。
在新的一年,同学们有何新的打算吗?今天,我们就来交流这个话题。
二.活动过程1.想一想:上学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你一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进步,但也还会有不足。
上学期你取得了哪些成绩,才存在那些不足?2.说一说:在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自己在新学期的打算。
研究性学习案例
研究性学习案例在当今社会,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实践、合作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某中学的一堂物理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任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并完成一个折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自行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在实验完成后,学生们还需要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展示。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实验设计中,他们不断尝试,不断改进,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各种问题,但通过讨论和合作,他们一一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思维能力,通过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他们得出了符合折射规律的结论。
在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展示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了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报告的撰写,他们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清晰地呈现出来。
在报告展示中,他们能够自信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回答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还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他们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如何撰写实验报告、如何进行报告展示。
这些能力和素质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研究性学习一定会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完整版)研究性学习课题设计案例——太阳能的利用
1、以下为在学校以及生活小区附近进行的问卷调查的结果,黑色部分为问卷调查的内容,红色部分为调查后的统计结果:(1)太阳大约还能燃烧多久?1、20亿年4%2、50亿年43%3、100亿年34%4、不知道19%(2)太阳内部进行的反应主要是什么?1、核裂变26%2、核聚变61%3、不知道13%(3)你的家中是否有太阳能电器?如果有,请举例。
1、有12%例如:热水器(84%)、计算器(32%)等…2、无88%(4)你还见过哪些太阳能的利用?请举例:汽车、卫星、机器人、发电站、热水器、蔬菜大棚、交通灯等…(5)你认为目前影响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因素在于:效率低、价格较高、时有时无、技术水平较低、占地大等…(6)你认为在下世纪,太阳能利用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约为:1、10%12%2、30%44%3、50%25%4、80%11%5、90%8%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太阳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是总的感觉太阳能似乎离人们还很远,我们还了解到:大部分人认为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利用就是太阳能热水器,这说明对太阳能利用的推广还不够,事实上,太阳能的利用距离人们已经很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阳能利用一定能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
未来太阳能利用的展望太阳能在未来的主要利用在于太阳能空间发电。
空间太阳能发电的构想——太阳能发电卫星最早由美国于60年代提出。
之后一些学者又纷纷提出其它设想。
为了加快实现空间发电的构想。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日、法、俄等先后开展了空间电站的可行性论证,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了大量的探索工作。
总体认为,空间太阳能电站在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是可行的,有望于本世纪建立初步的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并于本世纪中叶建立起以月球为基地的太阳能电站作为空间电站的能量转换器件——太阳电池应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重量体积比功率以及较强的抗辅照、抗衰退能力,同时要成本低、寿命长,便于安装。
我国光伏发电首先应用于空间,已经发射的大多数卫星均采用硅太阳电池供电。
研究性学习案例
研究性学习案例在当今社会,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和合作交流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案例是指以某一具体问题或现象为背景,通过学生自主研究、调查、实验等方式,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并形成一定的成果和结论。
本文将以某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研究性学习案例为例,探讨研究性学习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和意义。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对化学感兴趣,但在学习中常常觉得枯燥乏味。
一天,化学老师给了他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任务,要求他通过实验和调查,探究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化学反应。
小明开始了他的研究性学习之旅。
首先,小明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了解了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
接着,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观察了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在不同浓度下的反应情况,并记录下了实验数据。
在实验的过程中,小明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激发了他的好奇心,让他更加投入到研究中去。
随后,小明开始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他发现了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在不同浓度下的反应速率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物的量也会有所变化。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小明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并开始着手撰写研究报告。
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小明不仅学到了更多的化学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小明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对化学学科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其次,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研究性学习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益的学习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红楼梦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
《红楼梦》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三江航天集团一中吴正名一、研究背景、目标煌煌文学巨著《红楼梦》,公认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伴随着同名电视连续剧的广为播放,它已呈普及之势,“飞入寻常百姓家”。
学习研究《红楼梦》,提高高中生的思想认识,培养高中生的文学素养,也成为高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之一。
换言之,不研读《红楼梦》,只能算半拉子高中生。
研读《红楼梦》,也是我校开展课题实验活动的需要。
“素质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是我校国家级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的专题研究项目之一。
作为课题实验班级,高二今年上半年“素质教育与研究性学习”专题实验的主要任务是研读《红楼梦》,藉此探索研读的具体方法,总结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及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二、研究过程(一)、教师指导《红楼梦》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研读时教师首先须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细心揣摩,整体把握原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思想性方面,作者用不满、批判的态度描述了社会的黑暗面,展示了贾府乃至封建王朝的没落衰败,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的摧残。
艺术性方面,作者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个悲剧性的人物形象。
“悲剧是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
《红楼梦》这出宏大的悲剧,有众多小悲剧,悲剧性散布在琐细日常生活中,不仅体现在一些主要人物的命运上,且渗透到贾府众多丫鬟女仆身上,她(她)们无一不带着浓浓的悲剧色彩。
此乃其情感基调、人物命运的底色。
《红楼梦》给读者很大的思考、想象的空间,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时,应先让学生吃透教材的选段,课外扩大阅读、进一步啃原著;把握人物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见,可以“见仁见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不拘于某些权威的观点。
如对王熙凤,可就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挑出她与林黛玉初见的一两处细节,将她有心计、善逢迎剖析清晰;课后进一步研读原著,由点及面地整体把握其个性,并透过其个性、做派,敏锐把握其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对林黛玉,可先分析课文中她将众人对宝玉的批评性意见转化为赞美以赢得王夫人满脸笑容的片段,比较她与凤姐有心计、会逢迎之不同。
研究性学习教案25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25篇研究性学习教案研究性学习教案(一):课题:有烧不着的纸吗课时:1课时授课人: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是用来比喻真相不容易掩盖。
而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纸是一种很容易燃烧的东西,一旦遇上火,就会很快化为灰烬。
有一种防火纸,性能很奇特,你把它放在火上烤,也不会燃烧,只是慢慢焦化。
还有一种耐火纸板,把它盖在熊熊燃烧着的火炉上,用手去摸纸面,不会烫手,如果在它上面搁一壶水,烧半天水也不开。
这种既能耐火,又能隔热,还能够阻燃的纸,叫耐火或隔热纸板。
探究:这种纸和纸板与普通纸有什么不同呢?师生探究,分析:通纸是用木材或植物纤维为原料制成的,这些天然纤维都是有机物,很容易燃烧。
而耐火纸是用石棉或玻璃纤维等无机物制成的,玻璃纤维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会燃烧。
隔热纸板是用硅酸铝和氧化锆纤维制造的,这些纤维熔点很高,火也烧不着它。
它们的导热系数都比较小,仿佛和热没有缘分似的。
一般说来,用100%玻璃纤维制成的纸,能耐500~700℃高温;用硅酸铝纤维做的纸能耐1200~1300℃高温,而氧化锆纤维则可耐高达2500℃的高温!随着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把这种耐火纸用到火箭、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作为多层隔热系统中隔绝热源和防止起燃的材料。
另外,用磷酸盐或有机卤素化合物作阻燃剂,把普通的纸和纸板在阻燃剂溶液中浸渍,然后烘干,也能起到防火的作用。
如用聚磷酸芳酯防火剂处理的纸,当它燃烧时,磷酸盐遇到火即构成一层玻璃体,纸就烧不起来,只会在燃烧中生成焦化无机物。
人们用溴化物来处理耐火纸,燃烧时,会产生一种阻止燃烧的气体,它使纤维和氧不能接触,纸也就燃烧不起来了。
这种经过防火处理的纸,用于房屋糊墙,电气工业,能起到隔热和防火的作用。
普通的书写纸,经过防火处理,用来印刷需要保存的文件,万一失火,只要文件不与火焰接触,即使装文件的铁壳箱置于高温中,也不致立即焚毁,这种文件防火纸,是应特殊需要而生产的。
幼儿园中班研究性学习案例
幼儿园中班研究性学习案例一、学习课题选择:本次幼儿园中班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为“我家的园艺”,意在通过观察家庭种植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过程,并通过实践,培养幼儿的种植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预备活动:1、图画思路: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谈论它们的不同部位、颜色、形状等特征,并提供给幼儿一些水彩绘画草稿纸,让幼儿进行涂色练习。
2、宝宝园艺馆之行:老师带领幼儿参观宝宝园艺馆,了解不同植物的名字和颜色。
有条件的班级也可以请园艺工人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学习主题探究:1、课堂教学:老师为幼儿播放与植物相关的儿童动画,教授种植植物的过程和需要的基本技能。
详细讲解“播种、浇水、施肥等环节”,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养料和水分,启发幼儿关注植物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动手实践:准备一些小花盆、土壤和种子,并展示如何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种植。
在实践中,老师将分别给予挑选种子、培育幼苗、拔草浇水的课题,注重实践的技巧和方法,保持动作协调性,防止幼儿身体畸形。
四、学习成果展示:1、幼儿园园艺展:为了展示幼儿的园艺成果,并提高幼儿的展示能力,老师将组织一个幼儿园内的园艺展。
组织幼儿选取自己种植的最美丽的植物参展,并邀请幼儿家长参观在实现观察植物生长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幼儿学习生长情况。
2、合作设计绘画:让幼儿一起制作园艺主题的彩蛋,用来增加园艺展的庆祝气氛。
3、总结观察和心得体会:老师鼓励幼儿写下对植物生长、园艺学习的感悟、总结、评价等,通过一张集心得体会的海报,来展示幼儿的思考和想象力。
五、学习反思:1、在幼儿园时,让孩子们认识植物真好!同时,这个学习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些问题。
当幼儿们在实践种植的时候,容易混淆不同的植物种类;而且幼儿在拔草过程中,有些手拿太用力会导致植物的根部也被拔掉。
所以在后续的探究实践时,我将在细节的设计上进一步加强。
2、通过这个学习实践,我想让幼儿们明白“从植物中能取得哪些营养,如何种植和保养植物”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
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以小学四年级为例,探讨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案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以“我们的家乡”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家乡有什么了解?(二)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 每组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如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
3.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收集相关信息。
(三)信息整理与分析1. 每组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形成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
2. 小组成员对整理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重点内容。
(四)展示与交流1.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
2. 其他小组进行提问、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2. 学生反思自己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2. 研究成果:评价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质量。
3. 团队合作: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沟通、协作能力。
4. 反思与改进:评价学生在总结与反思环节的表现,是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反思1.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展示。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提高。
案例1高中研究性学习
案例1,高中研究性学习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项目名称:关于高中学生压力管理的研究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过度的压力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因此,我们决定对高中学生的压力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以了解学生压力的来源、影响和应对策略。
二、研究目的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高中学生压力的来源和影响;2.探讨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3.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有关如何帮助学生应对压力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搜集与高中学生压力管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向全校高中学生发放,收集他们对学习压力的看法、来源和影响的认识,以及他们应对压力的方法。
3.个案研究:选取一些学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压力情况、应对策略及其效果。
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和因素分析,以揭示学生压力的来源、影响和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1.压力来源: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我们发现高中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家庭期望压力和自我期待压力。
其中,学业压力是最主要的压力来源。
2.压力影响:过度的学习压力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同时,压力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应对策略:在应对压力方面,学生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积极寻求帮助和支持、调整心态和态度、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五、建议与对策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压力应对观念和方法。
2.家庭应理解并接纳孩子的压力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情感支持,同时不要过度期望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
3.学生自身也需要学习并掌握有效的压力应对策略,如放松技巧、积极思考、时间管理等。
小学研究性学习案例分享
小学研究性学习案例分享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本文中,将分享一个关于小学研究性学习的案例,以说明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案例名称:探索植物的光合作用1. 案例背景和目标该案例是以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为对象,通过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索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目标:通过学生们的实际探究,培养其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2. 案例过程Step 1: 引入植物的光合作用概念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等方式引入植物的光合作用概念,让学生们了解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能量的过程。
Step 2: 设计实验方案学生们分组,每个小组根据已有知识和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能够有助于了解光合作用的实验方案。
例如,可以设计两个同样的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生长观察。
Step 3: 实验操作学生们根据实验方案购买或收集所需材料,并按照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可利用透明塑料袋作为小温室,在不同条件下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Step 4: 数据收集和分析学生们记录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颜色等方面。
然后,他们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找出植物在光合作用方面的差异。
Step 5: 结果呈现和讨论学生们将实验结果进行呈现,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他们可以就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叶片颜色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推断光照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3. 学生学习效果与评价通过以上的案例学习,学生们将获得以下的学习效果和评价:1) 培养学生们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和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学生们的实际探究,他们将更深入地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完整版)研究性学习案例
家庭垃圾的烦恼和快乐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余家头小学高文平实施学校: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余家头小学学生年级:三年级指导教师:谢莹、俞惠敏、高文平、付申、侯琳、曾祥萍、汪屹、包玉婷、朱红莲一、活动背景今年三月的一天课间,有位老师例行到三年级各班巡视。
当老师走到三(3)班门口时,有个小男孩急忙来到老师身边,带着好奇的目光问:“老师,为什么有的牛奶不能喝?”老师说:“一般来讲,过期的牛奶是不能喝的。
”男孩听后又问老师,“什么叫过期?过期的牛奶为什么不能喝?”老师又说:“过期是指商品超过了使用的期限。
牛奶超过了使用期限,就会变质。
所以,过期的牛奶就不能再喝了。
”听了老师的回答,那个小男孩并不十分满意。
于是,他又继续问道:“老师,对什么叫过期,我已经明白了。
可是,我仍不明白,牛奶过期后为什么会变坏,气味也特别难闻?过期的牛奶袋为什么会胀鼓起来?”这一下,学生把老师问住了,因为老师再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于是,老师只好说:“你最后提出的问题,我也不明白。
但我们以后一起通过探究学习活动会找到答案。
”回到办公室,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回想刚才的一幕,老师仍激动不已,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多么感兴趣、充满了好奇啊!这是学生难得的品质。
同时,老师也陷入了深思,打算利用学生提问这个探究学习活动的生发点,指导三年级的学生开展一次课题探究学习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得到发展。
当老师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每个孩子都高兴地蹦起来了。
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大家把这次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家庭垃圾的烦恼和快乐”。
一个学生的问话触发了老师开展主题探究学习活动的动机,活动主题的提出源于学生的提问,师生确定的活动主题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紧相联,活动主题的名称多么富有儿童情趣!二、活动目标1.每个学生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体验观察、统计、访问、调查、合作等基本的探究学习方法。
2.使学生通过学习填写四种表格,知道如何分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3.学生学会设计观察表、调查表、访问表、统计表等所需各种表格。
研究性学习案例
1、发展中的问题——电子垃圾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制造了大量的电子垃圾。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正以18%的速度增长。
由于电子产品元器件含有铅、铬镉等几百种高度有害的化学物质,电子垃圾正在成为人类最大的污染源。
研究阶段:一:电子垃圾的迅猛增长:据统计,电子垃圾的增长速度比生活垃圾要快3倍。
这些电子垃圾包括:大小家用电器、 IT设备、通信设备、电视及音响设备、照明设备、监控设备、电子玩具和电动工具等。
目前,欧盟国家每人每年平均产生电子垃圾16公斤。
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大量倾销电子垃圾。
电子垃圾主要产生于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深知电子垃圾的危害性巨大,不愿意承担这种长远的影响,所以千方百计向外倾销电子垃圾,甚至给予补贴,这样不仅可以缓解本国电子垃圾带来的压力,还可以带来利润。
三:中国成为电子垃圾厂的实例:据称广东省贵屿镇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垃圾回收场之一。
满载计算机零件的集装箱、旧游戏机、电脑显示屏和手机,从最老款的到最新型的,都堆放在大街上,等待分类和熔解。
有价值的金属如铜、金和银通过酸洗和焚烧被分解,不锈钢被切成碎片,塑料被弄成圆形。
地下水早已污染得不能饮用。
河水的铅含量是欧洲安全标准的两倍。
池塘依然养着鱼,一堆堆灰烬和废塑料就堆放稻田和坝堤边。
研究成果:了解了电子垃圾的危害和在我国的回收处理状况,知道了我国对于电子垃圾处理的相关法律,明白了我们应合理回收电子垃圾,控制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大量倾销我国,不再出现更多的类似于广东省贵屿的现象,让我们的国家的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2、融雪剂对城市园林植被的不利影响每年的冬天,北京都要下几场雪,而每次刚一下雪,大街小巷的路面上就洒满了融雪剂,目的是让雪尽快融化,以免影响交通。
但人们发现,融雪剂终究是一种化学试剂,会对城市生态环境尤其是城市园林植被产生很多不利影响。
由于融雪剂使用较多,容易形成氯、纳等盐离子在土壤表层聚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垃圾的烦恼和快乐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余家头小学高文平实施学校: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余家头小学学生年级:三年级指导教师:谢莹、俞惠敏、高文平、付申、侯琳、曾祥萍、汪屹、包玉婷、朱红莲一、活动背景今年三月的一天课间,有位老师例行到三年级各班巡视。
当老师走到三(3)班门口时,有个小男孩急忙来到老师身边,带着好奇的目光问:“老师,为什么有的牛奶不能喝?”老师说:“一般来讲,过期的牛奶是不能喝的。
”男孩听后又问老师,“什么叫过期?过期的牛奶为什么不能喝?”老师又说:“过期是指商品超过了使用的期限。
牛奶超过了使用期限,就会变质。
所以,过期的牛奶就不能再喝了。
”听了老师的回答,那个小男孩并不十分满意。
于是,他又继续问道:“老师,对什么叫过期,我已经明白了。
可是,我仍不明白,牛奶过期后为什么会变坏,气味也特别难闻?过期的牛奶袋为什么会胀鼓起来?”这一下,学生把老师问住了,因为老师再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于是,老师只好说:“你最后提出的问题,我也不明白。
但我们以后一起通过探究学习活动会找到答案。
”回到办公室,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回想刚才的一幕,老师仍激动不已,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多么感兴趣、充满了好奇啊!这是学生难得的品质。
同时,老师也陷入了深思,打算利用学生提问这个探究学习活动的生发点,指导三年级的学生开展一次课题探究学习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得到发展。
当老师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每个孩子都高兴地蹦起来了。
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大家把这次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家庭垃圾的烦恼和快乐”。
一个学生的问话触发了老师开展主题探究学习活动的动机,活动主题的提出源于学生的提问,师生确定的活动主题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紧相联,活动主题的名称多么富有儿童情趣!二、活动目标1.每个学生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体验观察、统计、访问、调查、合作等基本的探究学习方法。
2.使学生通过学习填写四种表格,知道如何分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3.学生学会设计观察表、调查表、访问表、统计表等所需各种表格。
4.学生能自主组成课题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5.学生能收集本次活动的所有资料,将资料整理登记、装入资料袋,能对活动进行简要的小结、评价。
6.学生能将这次学习的成果向他人展示、交流。
7.学生能增加环保意识,具有关注家庭垃圾的责任心。
8.学生能懂得许多家庭垃圾可以再生利用,知道1-2种垃圾具有哪些利用价值。
9.老师能基本依据研究性学习课程理念,指导学生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三、活动实施过程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选题阶段、制定探究方案阶段、解决问题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这四个阶段是相互交错和彼此推进1[1]。
按照小学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老师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分阶段指导学生展开课题探究学习活动,努力实现活动的各项具体目标。
第一阶段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课题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方式的核心是课题研究”2[2]。
因此,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家庭垃圾中选择某个具体的对象进行观察,再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使学生从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作为自己展开探究学习的课题。
老师指导学生选题的过程、要点及方式如下:1.创设环境,引入探究内容课前,老师先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庭中的各种垃圾,自己也将家中的部分垃圾进行摄像。
这为学生发现问题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课上,老师再让学生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各种家庭垃圾,有的同学还展示了实物或实物照片;同时,老师也将自己家中的垃圾录像放给学生看。
通过创设情景,学生对家庭垃圾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和全面的了解,明确了自己所要探究的对象。
如废水、废气、旧报纸、旧挂历、空盒子、空瓶子、废电器……2.提出问题三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小,认知能力不强,所以他们的提问一般比较单一,处在事物的表层,很多学生还不会提问。
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能力,老师采取示范的方法引领学生提问,扶着学生向前走。
当学生明确了家庭垃圾这一探究对象后,老师就对学生说:“今天,老师看到这些家庭垃圾后,对其中的旧挂历很感兴趣,并从旧挂历上发现了许多问题:(1)为什么每年挂历上春节的时间不一样?(2)挂历是怎么做出来的?(3)挂历上的画可以分为哪些种类?(4)农历是怎么回事?(5)挂历上的广告词有些什么创意?”……“哇!老师发现的问题真多!”没等老师说完,学生就兴奋起来了,有的学生不停地呼喊:“老师,我也发现了问题……”。
老师的示范力求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发现问题,启发学生从纵横两个方向去思考问题。
在老师的示范下,学生的情绪和思维像溅起的浪花,被激活了。
许多的同学蠢蠢欲动,老师见时机已成熟,立即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探究的对象进行观察、提问。
有的是独立提问,更多的是几个同学共同围绕一种垃圾进行观察、提问。
老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学生填写提问表;有时,老师还跟同学们一起议论。
过一会儿,老师又组织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提出的问题,其中有的同学提的问题还很精彩。
其中有个同学上台展示的问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说:“我是选择烂菜叶观察提问的。
我的问题有这样几个:(1)菜叶为什么会烂?(2)烂菜叶为什么不能吃?(3)烂菜叶扔掉后对人有什么危害?(4)为什么鱼能吃烂菜叶?”听了学生的发言,老师激动不已,连忙对那个同学称赞道:“你真了不起啊,能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提出问题。
”是啊,这些问题无不是学生闪烁的智慧花朵!3.选择课题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不少问题,这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选题基础。
但是,学生能否从自己发现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进行探究,仍需老师继续进行有效的指导。
对此,老师仍以示范的方式引领学生选题。
课上,老师以选“挂历上的画可以分为哪些种类”为例说明了三条理由:(1)挂历上的画很美,内容很丰富,老师对挂历上的各种画很感兴趣;(2)通过对挂历上各种画进行研究,老师可以增长关于画方面的知识,提高欣赏画的水平,同时,老师还可以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画,把它剪下来装饰房子;(3)老师从小喜欢画画,在美术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具有探究这个课题的条件。
通过示范,老师力求使学生明白,合适的课题应符合三个要求:适合探究者的兴趣、课题具有可探究性及探究的可行性。
学生一旦明白了选题的要求,就会从众多的问题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探究的课题。
考虑到有的同学对选择合适的课题信心不足,老师又鼓励个别学生上台展示自己选择的课题,说明选题的理由。
当时有个同学在老师的反复鼓励下大胆地上台展示了自己选题理由。
他说:“同学们,我决定选择‘旧报纸还有什么用?’作为探究的课题。
为什么呢?我觉得自己天天看报纸,对报纸有浓厚的兴趣。
我家订了好几份报纸,妈妈在图书馆工作,我有探究这个课题的便利条件。
再说通过这个课题的探究,我会知道旧报纸还有哪些用途。
”个别同学的示范,使很多同学增添了选题的信心,相信自己也能选择出合适的课题。
接着,老师让选择相同或类似的课题的同学自主组成一个课题小组,讨论选题的理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所选的课题及选题的理由填写在选题表中。
最后,老师再让各个课题组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自己选择的课题及其选题的理由。
第二阶段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课题确定后,学生就自主进入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阶段,制定方案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3[3]。
为了便于学生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学校特意设计了《余家头小学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表》(见附表)。
这个方案能使学生对探究的课题形成基本的目标和思路。
但对表中的许多要素,学生并不懂。
因此,在制定方案之前,老师依表逐个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指导的要点如下:(1)主题是指探究的对象。
本次活动探究的对象是指家庭垃圾。
(2)课题是指要探究、分析、解决的问题。
(3)指导教师是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老师。
他既可以是校内的任职老师,又可以是被聘请的校外的老师。
如家长、大学生、社会上某个人士。
(4)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是某个课题探究学习活动对师生、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5)课题探究的主要内容及人员分工。
主要内容是相对某个课题而言、需要解决的几个具体子课题。
课题组成员可以各自负责一个子课题进行探究、进行合作学习。
(6)课题探究的方法。
主要是指观察法、考察法、调查法、访问法等具体的学习方法。
(7)探究的步骤,是指分析、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
(8)预期成果,是指课题探究学习活动可能取得的成果。
(9)成果展示形式,是指成果的表达方式。
如实验报告、评论会、展览等。
学生弄懂了方案表中的各个要素之后,老师又结合不同的课题指导学生填写具体的内容,指导学生召开课题论证会,对方案进行评议和修改。
我们认为,学生制定方案的经过也是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
第三阶段指导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案指导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案是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步骤。
具体研究过程的活动主要包括调查、观察、考察、实验、操作、查资料、数据统计等。
围绕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案,老师主要做了如下主要工作。
1.指导学生自主组成课题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
2.为每个课题组推荐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都经过了学校的集中培训。
3.为每个课题组准备一个资料袋,方便学生收集整理资料。
4.设计《余家头小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记录表》,供学生记载探究活动情况。
5.要求每个学生家长配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生探究活动之中。
6.反复要求学生注意活动安全。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有的同学调查旧报纸的用途;有的同学把家里的旧衣服、文具清理好,准备捐给别人;有的同学把空易拉罐做成一个个漂亮的小工艺品;有的同学为了探究课题成了图书馆、阅览室甚至书店的常客,其中许多学生写了不少读书笔记;有的同学还上网查找关于家庭垃圾方面的信息;有的同学到垃圾场去考察;有的同学将清理好的废物卖给废品回收站,再把卖的钱捐给得白血病的同学……。
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让老师、让家长、让他身边的每个人都感到惊讶,学生像小科学家。
第四阶段指导学生总结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有的学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有的学生经过努力仍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其实这些都属正常现象4[4]。
学生经历的探究过程和情感体验,从探究中获得的知识、学习方法及形成的能力,即或是失败的教训,都比所谓的结果重要。
对这些,老师都尽力指导学生进行及时的总结,使其形成成果,指导学生交流,让大家分享成果。
1.总结。
在总结时,老师指导学生做了这样几项工作:(1)将各种资料进行整理、编号,并装入资料袋中。
主要内容有:(1)已填好的各种表格,查阅的资料记录、上网查找的资料、实物照片。
(2)一份小结。
(3)一份家庭垃圾知识小报。
2.交流。
交流时,老师分两步进行。
先由各课题组各个成员相互交流自己探究学习的情况,然后再由课题组代表上台交流本组探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