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人类学之维_论文化人类学与建筑学的关系
什么是人类学?
什么是人类学?人类学是关于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学的研究。
作为一门学科,它涉及很多各自不同的领域。
在捕捉和解释我们世界上的广泛多样性方面,人类学家从人类团体和小群体的视角来研究。
他们关注语言、文化、风俗、宗教、政治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人类身体结构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方面,来探讨什么是人类学。
一、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学科。
文化被定义为“一个社区的特有的共享知识、信仰、行为、价值观、艺术、美学和其他习俗”,因此,文化人类学家研究不同的文化,批判性地探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共同之处和联系。
他们通过采集田野数据和使用人类学理论来理解文化范式的性质和问题。
1.采集田野数据人类学家在社区和社会群体中采集数据,以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例如,研究家庭社会化过程,调查本地日常习惯,分析本地宗教仪式等等。
2.文化分析从多个角度对文化进行分析。
人类学家在文化研究中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人类学实证主义和人类学相对主义。
人类学实证主义将文化看作一个共同的现实,可以通过定量分析和文本研究方法得到抓住。
而人类学相对主义则认为文化是相对的,这意味着每个文化的理念和体验都是独特的,不同的文化概念和体验之间不能进行跨文化比较。
3.文化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释文化的变化和连续性。
二、物质文化人类学物质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如何创造、使用和操纵物品以及与物品相关的社会、文化和环境问题。
这门学科探讨了物质文化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共同点和联系。
1.产品的制造和使用物质文化人类学家研究如何制造物品、物品技术、材料文化和物品的使用。
他们将物品看作文化意义生成和传递的一种方式。
2.理解人类的历史物质文化人类学通过物品的发展和使用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和变化。
他们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的物品,了解人类在生产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
3. 反映文化物质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物品是多种多样的,涵盖了艺术品、器物、建筑等等。
《文化人类学》学科特点
文化人类学学科特点定义: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
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做出描述和分析。
文化整体观:人类学的整体观强调人类社会的不同部分是相互整合的,对一个人类学家来说,一个特定文化的研究不仅包括了对政治、艺术、宗教、亲属关系、经济的逐项研究,而且要把特定文化的各个方面与更大的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整合形成系统来研究,如我们只有对于某种习俗生存的广泛背景有所了解,才能真正认识这种习俗的意义。
文化比较观:一是共时性的比较,即对同一时代内的资料(进行跨文化的人类学进行比较;二是历时性比较,对同一区域内不同时代的资料进行比较,以揭示变迁的模式;三是跨文化比较研究,通过对所有收集到的、不同文化的样本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出跨文化比较的结论。
文化人类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文化人类学相当于欧洲大陆一些国家所称的民族学和在英国所称的社会人类学或社会文化人类学。
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含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三个分支学科。
文化人类学有许多学派,包括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功能学派、心理学派、新进化学派、结构主义学派、心理人类学、生态人类学、认知人类学等。
它以人们自己创造出来,又受它影响的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变化规律;比较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异同,分析成因,研究意义,揭露本质。
人类学首要的方法与途径,强调对地方性族群日常生活的直接加入,其经验性调查的特征通常是学会当地的语言,不少于一个年度周期(如一个农业或牧业周期)的居住时间,采纳参与观察的方法。
文化人类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实地参与观察法、全面考察法、比较法。
实地参与观察法: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有特色的研究法。
文化人类学家特别注重通过直接的观察,收集每一手证据。
那些研究现代民族生活方式的文化人类学家,深入到这些民族中间去,通过与他们交谈和观察他们的活动来了解其社会和文化。
建筑学的人类学视野
建筑学的人类学视野建筑学的人类学视野引言建筑学与人类学是两个看似独立,但实际上却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
建筑学研究的是人类生活的居住空间,而人类学研究的则是人类的文化与社会现象。
将二者结合起来,我们可以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深入理解建筑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学视野来审视建筑,不仅可以揭示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探索人类对空间的感知与利用方式。
本文将从建筑学的人类学视野出发,阐述建筑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建筑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建筑拥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反映了当地文化的认知和价值观。
例如,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注重对天地人的尊崇,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而欧洲哥特式建筑则强调上帝的威严和欧洲人的宗教信仰。
建筑的形式、建材的选择、装饰的方式等都带有明确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建筑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不同文化的差异与发展历程。
同时,建筑还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人类通过修建建筑,将自己的知识与智慧融入其中,代代相传。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都是通过建筑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技术和文明水平,成为后世人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
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更是一种承载历史、记载文化的载体。
二、建筑与社会环境建筑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城市规划到建筑形式,都有助于塑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
例如,通过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提供社交场所等。
而建筑的形式和风格,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例如,大量拥有独立卧室的建筑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私密交流,而开放式的公共空间可以鼓励陌生人之间的互动。
此外,建筑还可以对社会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通过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建筑设计,如无障碍建筑、老年人友好设施等,可以提供更加安全和便利的环境,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均等性。
文化生态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
1821.文化生态学回溯1955年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斯图尔德(J. H. Steward)在其理论著作《文化变迁论》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的概念。
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在探讨人类学问题时有两个目标:一是在以生物为中心的世界中解释作为纯生物的人之有机功能和遗传变化;二是确定文化如何受到所适应环境的影响。
也就是说生态学不仅要研究生物本体的东西,还要关注文化作为一个生态圈层在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这才是全面地看待问题的方式。
从词源学角度讲,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由表示住宅的希腊词语Oikos发展演化而来的。
所以不难得出,生态学最初就是从关注建筑学问题而来的。
那么,似乎可以从文化生态学的发展特点中找到在建筑学上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特征。
斯图尔德认为,在物质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系列知识与信仰,即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之集合的“文化圈”,如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圈层一样,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又与其他圈层联系着的进化系统。
那么,在建筑学领域中则可以认为,文化生态学是表示从无所不在的文化视角探索建筑怎样与场所环境发生关系的学科。
正如戴维·莱瑟巴罗(D. Leatherbarrow)对其总结的那样:“生态=建筑+自然,建筑+地景,文化+环境。
”2.建筑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特征斯图尔德认为,文化模式是同生存活动和经济行为最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特征集群,是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相似的,建筑文化生态学研究也可以文化模式这一变量作为基本研究对象。
阿尔多·罗西(A. Rossi)在其建筑类型学中所描述的一系列存在于集体记忆之中的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共同的基本原则,就是文化模式在建筑学领域的表达。
首先有必要辨析文化与文化模式两者之间的差异。
文化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一个抽象的态度,是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
借用卢克·拉斯特(L. Lassiter)在人类学中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套共享和协调的意义系统,它是由人们通过阐释经验和产生行动而习得并付诸实践的知识所知晓并熟悉的。
建筑文化人类学
建筑文化人类学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学科,而建筑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专注于研究建筑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关系。
建筑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了社会文化的特征,又对社会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建筑与文化、建筑的符号意义、建筑兴起的背后意义以及建筑文化人类学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建筑与文化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的基础设施,不仅提供了居住、劳动和娱乐的场所,还承载了人类的信仰、价值观和社会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不同的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例如中国的宫殿式建筑、欧洲的哥特式建筑等。
建筑的风格、材料、布局等方面的差异都反映了不同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二、建筑的符号意义建筑不仅是实物,更是一种符号,它通过形式、功能和风格等方面的表达,传递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例如,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信仰建筑的代表,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空间布局体现了伊斯兰教对于集体礼拜和宗教仪式的重视。
同样,城市中的摩天大楼被视为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象征,它们的高大身姿象征着力量、财富和社会地位。
三、建筑兴起的背后意义建筑的兴起往往伴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转变。
在历史上,建筑的发展与城市化、城邦制度的形成、宗教信仰的传播等密切相关。
例如,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代表了古埃及人对永生和神圣权力的追求,同时也标志着古埃及的宗教体系和君主制度的确立。
建筑的兴起不仅是物质生产发展的结果,更是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认同的表达。
四、建筑文化人类学的应用建筑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为我们深入理解和解读建筑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其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规划与社区建设:通过研究社区的建筑形态、空间布局和符号意义,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文化适应性的设计方案,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区认同感的增强。
2. 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建筑文化人类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保护历史建筑、古迹等文化遗产,同时也能够深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为其再利用和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建筑史研究方法
建筑史研究方法建筑史研究方法是指对历史上的建筑风格、建筑文化、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上的建筑,同时也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灵感。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建筑史研究方法:1.历史文献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查阅历史文献来研究建筑史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查阅古代文献、书籍、碑铭等资料,了解古代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2.实地调查分析法实地调查分析法是指通过实地调查来研究建筑史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实地考察古代建筑遗址、遗迹等,了解古代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地层学、类型学等方法,进一步了解古代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图像解析法图像解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古代建筑图像来研究建筑史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古代建筑图像中的构图、比例、色彩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古代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图像,进一步了解古代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4.建筑复原法建筑复原法是指通过复原古代建筑来研究建筑史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古代建筑遗址、遗迹等资料,结合现代技术和材料,复原古代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了解古代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5.文化人类学研究法文化人类学研究法是指通过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建筑史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古代社会的文化、宗教、政治等方面的因素,了解古代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进一步了解古代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6.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指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建筑来研究建筑史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建筑的风格、材料、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的建筑,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2024年建筑学的人类学视野》范文
《建筑学的人类学视野》篇一一、引言建筑学和人类学是两个跨学科领域,分别研究人类与空间以及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
近年来,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将人类学的视角引入建筑学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学的人类学视野,通过分析建筑与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揭示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二、人类学视角下的建筑学1. 建筑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人类学视角下的建筑学研究,关注建筑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即建筑如何反映和塑造文化,文化又如何影响和塑造建筑。
首先,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建筑的风格、形式和功能都有所不同。
例如,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主,注重空间布局和对称性;而西方建筑则更注重材料的运用和立面设计。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其次,文化对建筑产生影响。
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迁,都会在建筑上留下痕迹。
例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不断更新,这对建筑的风格和功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建筑的社会意义建筑不仅是一种物质实体,更是一种社会现象。
从人类学视角看,建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首先,建筑是社会关系的体现。
建筑物不仅是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场所,更是社会关系的象征。
例如,城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往往代表着城市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传统村落的庙宇则体现了社区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秩序。
其次,建筑具有社会交流的功能。
人们在建筑物内部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如交流、互动、学习等,这些活动不仅塑造了建筑的形态和功能,还促进了社会的交流和发展。
三、人类学在建筑学研究中的应用人类学在建筑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解释力:人类学可以通过对文化背景的深入分析,解释不同文化背景下建筑的风格、形式和功能差异,从而为建筑设计提供更丰富的灵感和思路。
2. 社会观察:人类学可以关注建筑的社渠道传播进行细致观察和解读其社会互动模式和社会关系的反映等方面在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 历史和文化价值:人类学研究还可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建筑物的价值和意义。
《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读书札记
第三章 文化的要义
1 文化的普遍重要性——重点讲述了文化与环境设计密切相关。 2 环境的变异性——由活动造成的 活动可分解为: 活动本身 、活动的实现、活动的系统 、活动的意义(亦即由显示到操作再 到心底意愿的表达) 活动潜在因素突出的变异性造成了相关场景的多样性以及包括活动系统 在内的场景构成的多样性,进而导致居所类型等环境的变异性。 意义是一切活动最潜在的因素,是一项最重要的功能,并影响着环境的 形式。这种观点有助于揭示欲求为何常比需求更为重要,用户为何做出如此 荒谬的选择。从而也阐明了导言中的案例。 人之所以成为人,通常就由拥有文化来定义。环境行为学与人相关,因 此必须考虑文化。不同的文化细节造成了不同人群差异显著,矛盾由此产生。 许多重要的群体特征都与文化相关。
第六章 文化的范畴
3 做设计时应当为任意改变环境是一种进步。
本书的主题即“如何借助文化机制来促成这种人与环境的互动”。
案例
法国建筑师在北非村庄引入自来水事件。而其后果,是当即招来了 当地居民的不满与抵制。调查显示,对于身居闺中的妇女们来说,到 村中的井台边上去,是接触社会的一个难得机会。而提供自来水就把 她们这一重要的社交机会剥夺了。妇女们为此感到郁闷,于是向他们 的家人抱怨,从而招致了抵制行动。
“濡化”(就是教育)“涵化”(就是同化)霄壤之别(天壤之别)争议频仍 (争议很多)
导言
1 设计的目地就是创造为使用者着想的环境及其组成部分,即形成 场景并予以“布臵”,以满足使用者的愿望和活动需求。 2 必须认清两点: 一、设计应做些什么来解决问题,以便在使用评价中判定它做到了 没有。(任何设计都可看作是对具体形式的某种假设,因果必须得到 验证。) 二、如果设计即是创造更美好的环境,那么就要问:什么是最美好?为 了谁?好在哪里?评价的标准是什么?(附案例)
拉普卜特的建筑人类学思想解析
拉普 卜 特 的建筑 人 类 学 思想 解 析
翁欣 然 , 苏剑 呜
(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 合肥 2 3 0 6 0 1 )
摘 要: 作为环境与行为学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 阿摩斯 ・ 拉普 卜 特专注于建筑人类学领域研究, 注重将文
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交叉 理论运用 到空 间设计 、 建 筑设计 以及城市规划 的理论与实践中去。文章以拉普 卜 特的 两本主要著作( 《 宅形与文化 》 《 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 》 ) 为基础 , 结合若干 实例 , 着重对拉 普 卜 特建筑人 类学 的 主要思想 中的文化的重要性进行 提炼 、 梳理与解 析 , 以期对 当代建筑设计起到启 示与引导 的作用 。
关键词 : 建筑人类学 ; 文化 ; 环境 ; 意义 ; 非语 言表达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3 6 3 4 ( 2 0 1 5 ) 0 5 — 0 1 1 8 — 0 5
An a l y s i s o f Ra p o p o r t ' s Th o u g h t s o f An t h r o p o 1 o g i c a l
a l y z e s t h e i d e a o f t h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c u l t u r e i n Ra p o p o r t S t h e o r y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a n t h r o p o I o g Y wi t h
s o me s p e c i f i c e x a mp l e s 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a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c o n t e mp o r a r y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d e s i g n . Ke y wo r d s :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a n t h r o p o l o g y;c u l t u r e ;e n v i r o n me n t :m e a n i n g;n o n v e r b a l e x p r e s s i o n
建筑人类学视野下的闽南建筑
Ke y wo r d s: Ar c h i t e c t u r l a An t h r o p o l o g y;Ce n t r a l Pl a i n s c u l t u r e;L o c a l e u hu r e;Ma r i n e c u l t u r e
邹 佳 曼
(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摘 福 建厦 门 3 6 1 0 0 5 )
要: 本文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于 闽南建筑研究 , 从 中原文化 , 本土文化 , 海洋文化三个 方面分别论述文化对建筑 的影响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6 1 3 5( 2 0 1 3 ) 1 0— 0 0 3 9— 0 3
族制度制定 了一套完善 的制度模 式 , 广为推 行 , 使 家族制 度成
为社会管理 的基层单位 。后 经过后人 的发 展 , 逐渐形成 了以祠 堂为 中心 、 以族 田为基础 、 以族谱 为标 志的近世 家族 的制度。 这种严格 的宗法制度 给闽南 的古 民居聚落 和民居单 体都 产生 了巨大 的影 响。在宗族制度 盛行 的闽南地 区 , 聚族而居 的 现象非 常普通 , 村落 聚族 而居 , 每个家族 必立祠堂 , 祭祀祖 先。 祠堂在整个村错 中一定处 于核心 地带 , 而且往往在建筑形式上 比一般 民居更华丽 和雄伟 。一般 的民居一 般环绕着 祠堂而建 , 形成一种众星拱月 的布 局方式 。 宗法制度体现在建筑单体上 主要 表现为 , 建筑在平面布局 和使用功能上 的严格划 分。 民居 中 占据 最重要位 子 的正 厅一 般用来招待客人及供奉 祖先 , 长辈 的房间则 位于正 厅 的两侧 , 而晚辈就 只能居住在东西 向的厢 房 , 或者是后落 的房 间中。
人类学知识:人类学对建筑学的贡献
人类学知识:人类学对建筑学的贡献人类学知识:人类学对建筑学的贡献建筑学和人类学都是研究人类文化的重要学科,二者的研究方法都是从人类活动和文化中深入探寻和阐述人类社会的本质和文化特性。
其中,人类学提供了一种从文化角度去审视建筑的方法和视角,并对建筑文化的演化和发展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贡献。
一、人类学对建筑史的贡献人类学借助自身研究方法的优势,对建筑学史和建筑文化演变历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人类学所研究的不仅是建筑本身,更是建筑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人类学家们通过对建筑活动的情境、行为和意义进行具体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深入探寻其人类文化中的社会、经济、宗教等意义,挖掘出建筑背后的人类文化载体和表述形式,并将其呈现出来。
这些针对建筑文化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人类学和建筑学的研究领域,更为后人深入了解建筑文化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支撑。
二、人类学对建筑的概念化分析人类学作为一门强调文化的学科,对建筑的概念化分析和阐述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人类学家们将建筑视为人类与自然、社会、文化等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究建筑的原因和意义,透彻了解建筑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以及艺术和技术在建筑中的交织关系。
同时,人类学家们将建筑中的各种元素、符号和意义进行了梳理和解读,为后世的建筑理论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促进建筑学不断地发展和迭代。
三、人类学对建筑实践的影响人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建筑实践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对建筑实践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在人类学研究的文化基础上,建筑师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并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更好地融入当地的建筑文化和艺术元素,从而为当地居民打造具有代表性和可持续性的住宅建筑;另一方面是在建筑实践中,人类学将文化因素融入到建筑之中,从而赋予建筑独特的文化内涵,满足人类对于历史文化的寻求。
四、人类学的当前应用当前,不仅在建筑设计和研究方面,人类学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建筑市场营销和文化旅游等领域。
建筑人类学每一章节读后感
建筑人类学每一章节读后感第一章:建筑与人类文化的初遇。
哇塞,这第一章就像是打开了一个神秘宝藏的大门。
一上来就讲建筑和人类文化的关系,以前我就觉得建筑嘛,不就是房子,能住就行。
可这章告诉我,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啊!建筑就像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大容器,每个地方的建筑都带着当地文化的独特印记。
比如说那些古老部落的茅草屋,它可不仅仅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从它的建造材料、形状到里面的布局,都能反映出这个部落的生活方式、信仰和社会结构。
就像他们可能因为信仰某个神灵,在屋子的某个角落设置一个特殊的祭祀区域,这就超级有趣。
我感觉就像是在看一部无声的文化纪录片,通过建筑这个视角,看到了人类祖先们的生活百态。
这一章让我对建筑的看法完全改变了,它就像一个活着的历史书,在默默诉说着人类文化的故事。
第二章:建筑中的社会秩序。
嘿呀,这章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建筑和社会秩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就像古代的宫殿建筑,那规模、那布局,简直就是社会等级制度的直观体现。
皇帝老儿住的地方肯定是最宏伟、最中心的,周围按照官员的品级一圈一圈地分布着不同规格的建筑。
这就好比是把社会秩序用建筑的形式给画了出来,谁该在什么位置,一目了然。
再看看那些传统的四合院,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这也体现了家庭内部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感觉建筑就像是一个严格的社会导演,指挥着人们按照既定的规则生活。
而且建筑还能影响人们的社交呢,比如说那种开放式的广场建筑,就容易吸引人们聚集在一起,开展各种社交活动,而封闭的建筑可能就会让人感觉比较私密,更适合独处或者小范围的交流。
这章读完,我就觉得建筑简直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社会复杂的秩序关系。
第三章:建筑风格与地域特色。
哈哈,这一章就像是一场环球建筑之旅。
每到一个地方,建筑风格就像当地的方言一样独特。
从欧洲的哥特式建筑说起吧,那些高耸入云的尖塔,精美的彩色玻璃,就像在向天空诉说着宗教的神圣和庄严。
哥特式建筑在欧洲那片土地上生长起来,和当地的宗教信仰、气候条件都有关系。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人类学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人类学建筑与人类学在建筑设计中,建筑与人类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它的核心观点是将人类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建筑设计过程中,以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深入研究和考察人类行为、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建筑师能够更好地设计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物。
1. 建筑与人类学的理论基础建筑与人类学的理论基础是对人类行为与建筑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学科,它关注人类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而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环境之一,与人类行为和社会文化紧密相关。
通过将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建筑设计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人类的需求。
2. 人类行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人类行为与建筑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的行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环境又可以通过设计来引导和影响人类行为。
建筑师要考虑人类的行为习惯、文化背景和个人需求,将这些因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以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建筑环境。
3. 建筑与人类学的应用建筑与人类学的应用可以在多个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建筑师可以通过研究人类行为和文化习惯,设计出更符合人们使用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建筑物。
其次,建筑师可以关注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研究和分析社会和环境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设计出更环保和可持续的建筑。
4. 建筑与人类学的案例建筑与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人类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为基础,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与用户的互动和合作,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通过对日本传统文化和乡村生活的研究,设计出了多个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建筑项目,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5. 结论建筑与人类学的应用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和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人类的需求。
通过深入研究人类行为和文化因素,建筑师可以设计出更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意义的建筑物,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试析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试析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录摘要 (2)一、绪论 (3)(一)研究起源 (3)(二)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4)二、环境艺术设计的趋势 (4)(一)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5)(二)可持续的经济环境 (5)(三)注重保护与传承的文化环境 (6)(四)节约利用的自然环境 (6)三、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 (7)(一)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阐述 (7)(二)环境生态学与建筑人类学 (8)(三)环境心理学与环境美学 (8)(四)人体工程学与信息化智能化 (9)四、当前环境艺术设计问题分析与对策 (10)(一)分析 (10)(二)对策 (10)五、结语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摘要我们生活中所闻所见的事物都与环境艺术有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多得渗入到各个领域,形成了一门综合的交叉性学科,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
环境艺术设计过程包括三个方面:功能性、技术性和艺术性。
是以功能需求为必要基础,以技术为实现途径,最终形成有艺术美感的艺术作品。
它满足人类精神层面较高的审美,对社会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设计要以环境为依托,实现作品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并在美学方面达到较高要求,体现作品丰富的内涵。
本文介绍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及其理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当今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得解决方案,目的是为人类创造更美好舒适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生存环境一、绪论(一)研究起源早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解释为把建筑、绘画等观赏艺术相融合,实现一种艺术环境。
当今我们对环境艺术有了更深更开阔的理解,它是一种纯艺术行为,即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不仅仅是指结合观赏艺术,更要在此之上进行艺术升华,实现环境艺术再创造,体现对万物美的精神追求1。
随着社会经济,人文艺术,政治文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自己生存的环境及直观感受也有了更大的需求。
人类学之于建筑研究
人 类 学 之 于 建 筑 研 究
高 峰 唐 颖
摘 要: 从建筑人类学的基本概念 、 历史渊源、 基本 方法、 特点和适用 范围等理论方 面入 手, 通过 对建筑人 类学方 法在建
筑历史 与理论研 究和建筑创作方面的应用 实例进行分析 , 阐述 了建筑人类学 的研究方法以及 它在建 筑领域 内的应用 , 以
2 建筑 人类 学研 究方法
体事实的文字描述 和定性分 析 以及 共 时性 的研究 。它让史 学家 “ 出书斋 , 向田野 ” ) 走 走 。2 建筑人类学采用全面考察的研究 方法 出版社 ,0 8 20 .
2 1 实地考察与观察法( . 田野调查)
[ ] 刘森林. 4 中华陈设 : 传统民居室 内设 计[ . 海 : 海大学 M] 上 上
始艺术等方面 的研究。
2 4 整体 、 . 系统 的方 法
文化人类学是从人 、 化 、 会 的角度来 研究社 会一 一文 化 文 社
1 3 建 筑人 类学 .
不能孤立 的研 究某个 现象 , 应 而 建筑人类学将文化人 类学 的研究 成果和 方法应 用于建 筑学 现象。在研究社会文 化现象 时 , 即 任何文 化都 是一个 整合 的统 一体 或系 领域 , 即不仅研究 建筑 自身 , 还要研 究建筑 的社会 文化 背景 。我 将 社会作 为一个整体 , “ 在这个统一体或 系统 中, 每个 元素都有 与整 体相良镛先生 在其经典 著作 《 义建筑 统 , 两 广
要想认识某种社会现象 , 就必须将 它与其他社会 现象 、 与整 学》 中就 曾经提 出“ 建筑 的问题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 , 因为建 功能 , 才能真正认 识它的意义与功能 。 筑正是在文化的土壤中培养出来的 ; 同时 , 作为 文化发展 的进程 , 个社会联系起来 加以考察 ,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人类学与社会学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人类学与社会学在建筑设计中,建筑人类学与社会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两个学科以人为中心,分析和探讨人们在建筑环境中的行为、需求和互动。
通过将人的行为和文化背景纳入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可以创造出更加适合人们的建筑空间。
建筑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文化与建筑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人们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以及这些行为和互动方式如何受到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用户行为进行研究和观察,建筑人类学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有关人们需求和偏好的信息。
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建筑人类学的方法,首先需要进行用户调研。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在设计一个办公楼时,建筑人类学家可以研究员工的工作习惯、交流方式和社交需求,以便设计出适合员工工作和互动的空间。
其次,建筑人类学可以帮助建筑师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建筑空间的需求差异。
不同文化对于隐私、社交和公共空间的定义和要求可能存在差异。
通过研究和观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空间使用方式,建筑师可以为不同文化群体设计出更加贴近其文化需求的建筑空间。
同时,建筑人类学也关注建筑环境对人们的影响。
例如,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健康和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建筑师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自然采光、绿化和景观,创造出更加宜人的建筑环境。
除了建筑人类学,建筑社会学也在建筑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
建筑社会学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
它关注建筑空间如何影响人们的社交行为和社会关系。
利用建筑社会学的方法,建筑师可以创造出鼓励社交互动和增强社会联系的建筑空间。
比如,在设计公共空间时,建筑师可以考虑布局和材料选择,以鼓励人们聚集和互动。
设计一个开放的休闲区,提供舒适的座位和宜人的环境,可以吸引人们在此交流和社交。
此外,建筑社会学也关注建筑空间对社会平等的影响。
一些建筑设计可能会对特定社会群体造成排斥或歧视。
通过运用建筑社会学的方法,建筑师可以设计出无障碍、包容和可访问的建筑空间,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古希腊建筑与人文的关系
古希腊建筑与人文的关系
古希腊建筑与人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古希腊建筑不仅仅是艺术和技术的产物,更是古希腊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
首先,古希腊建筑中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其以人为主体的设计理念上。
古希腊人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古希腊建筑师在设计时强调人的身体比例和美感,使人成为建筑的核心。
例如,古希腊时期的建筑风格强调柱式和比例的应用,使建筑与人的身体比例相协调,展现出和谐之美。
其次,古希腊建筑中的人文精神还体现在其社会功能上。
古希腊建筑不仅是供人们居住和活动的场所,还是人们社交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例如,古希腊的公共建筑如神庙、剧场、市场等都是为了满足公民的需求而建造的,这些建筑不仅提供了人们聚集和交流的场所,也促进了公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此外,古希腊建筑中的人文精神还体现在其美学追求上。
古希腊建筑强调简单、和谐、平衡和比例的美学原则,这些原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视觉上的需求,更是为了体现古希腊人的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
例如,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强调建筑的柱式和比例,这些元素的应用不仅使建筑看起来更加美观,也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秩序、平衡和和谐的追求。
总的来说,古希腊建筑与人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古希腊建筑不仅仅是艺术和技术的产物,更是古希腊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
通过研究古希腊建筑与人文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希腊文化和社会背景,也能更好地欣赏古希腊建筑的美丽和价值。
建筑与文化人类学读后感
建筑与文化人类学读后感篇一建筑与文化人类学读后感嘿,读完《建筑与文化人类学》这本书,我这心里头啊,就跟那翻江倒海似的,想法一个接着一个往外冒!你说这建筑,它可不只是一堆砖头瓦块搭起来的房子,它背后藏着的可是一箩筐的文化密码!就像咱老祖宗住的四合院,那方方正正的布局,难道只是为了好看?也许不是吧!我觉得那是咱中国人骨子里对规矩、对称的追求,这是不是就是文化在建筑里的烙印呢?再看看那些西方的大教堂,高耸入云,华丽得不像话。
难道只是为了显摆他们有钱有技术?可能也不尽然。
也许那是他们对宗教的狂热,对神圣的向往,通过那些尖尖的屋顶和五彩的玻璃传达出来。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会儿觉得自己好像懂了,一会儿又觉得“哎呀,这咋这么复杂呢”。
我就在想,建筑这东西,它咋就能和文化人类学扯上这么深的关系呢?难道说,我们住的房子能决定我们是谁,我们咋想问题?这也太神奇了吧!有时候我也在怀疑,是不是作者有点夸大其词了?但转头又一想,嘿,说不定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建筑可不就是人类文化的一面镜子嘛,照出了我们的喜好、信仰和价值观。
这一路读下来,我脑子里就像开了个大杂烩铺子,啥想法都有。
不过,这感觉还真不错,让我对身边那些习以为常的建筑有了全新的认识。
你们说,是不是挺有意思的?篇二建筑与文化人类学读后感哇塞,《建筑与文化人类学》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一开始,我还寻思着,建筑不就是房子嘛,能有啥高深的学问?结果一读,哎呀妈呀,我这脸被打得啪啪响!你看那古老的长城,蜿蜒在山间,雄伟壮观。
这难道仅仅是为了防御外敌?我觉得吧,可能它还承载着咱们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儿,都砌在那一块块石头里了。
还有那些少数民族的特色建筑,比如傣族的竹楼。
为啥要建成那样?难道只是因为当地竹子多?也许是吧,但也许更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一会儿惊叹于不同文化中的建筑差异,一会儿又困惑于其中的相似之处。
建筑与文化人类学读后感
建筑与文化人类学读后感篇一建筑与文化人类学读后感读完这本关于建筑与文化人类学的书,我真的是感慨万千啊!说起来,建筑这东西,咱们平常可能觉得不就是房子嘛,能住人就行。
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也许你会问,建筑和文化人类学能有啥关系?嘿,一开始我也这么想。
但仔细琢磨琢磨,这关系可大了!建筑可不单单是一堆砖头瓦块堆起来的,它背后承载着的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价值观,甚至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寄托。
比如说,咱们中国传统的四合院,那围合起来的布局,难道只是为了好看?我觉得不是!它可能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家庭、讲究尊卑有序的文化传统。
再看看欧洲那些哥特式教堂,高耸入云的尖顶,那是在向神灵致敬,也是在展示人们对宗教的虔诚。
这让我不禁想到,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千篇一律的样子,是不是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丢失了一些文化的根呢?可能是吧。
不过话说回来,时代在发展,建筑也得跟着变。
但怎么变才能既跟上潮流,又不丢掉文化的精髓呢?这可真是个难题。
我觉得,也许我们应该多听听当地人的声音,多了解了解他们的文化和需求,别一味地追求高大上,却忘了自己的本。
你们说,未来的建筑会变成啥样?是更加高科技、智能化,还是会重新回归传统,找回那些失落的文化元素?我也不知道,只能说,拭目以待吧!篇二建筑与文化人类学读后感哎呀,读完这本《建筑与文化人类学》,我的脑袋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你们想想看,建筑,那可是咱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
可谁能想到,它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多文化人类学的秘密?就拿故宫来说吧,那红墙黄瓦,雕梁画栋,简直美炸了!可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也许它代表着古代皇权的至高无上,代表着封建礼教的严格规范。
我就在想,当时的工匠们在建造的时候,心里是不是充满了敬畏和自豪呢?再看看那些少数民族的特色建筑,比如傣族的竹楼,是不是感觉特别有风情?这竹楼可不仅仅是住人的地方,它还反映了傣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
不过,现在的城市里到处都是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虽然看起来很现代化,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人类学之维*)))论文化人类学与建筑学的关系张晓春提要文化人类学研究社会)文化现象,为建筑的历史理论研究和建筑创作提供了新的维度。
认为建筑作为构成文化的重要一支,对它的研究应当建立在文化整体观基础上。
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习俗与建筑、文化模式与建筑模式、社会构成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建筑人类学的定义。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建筑人类学习俗文化模式社会构成ABSTRACT Cultural Anthropology which studies social)culture phenomena gives a new dimention for ar-chitectural history theory and creation.Being one realm ofculture,archi tecture should be studied with integrity ofi ng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ultural an thropo-logy,the thesis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stomand architecture,cultural patterns and ar chitectural pat-terns,social 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al form,then gives adefinition to architectural anthropology.KEY WORDS Cultural anthropology,Architec-tural anthropology,Custom,Cultural pattern,Socialstructure一什么是建筑人类学文化人类学¹早期着重研究原始人类社会的状况。
随着各国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已突破了原有的研究范畴,拓展到其他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对其他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建筑学便是其中之一。
建筑人类学就是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建筑学领域。
即不仅研究建筑自身,还要研究建筑的社会文化背景。
/建筑的问题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因为建筑正是在文化的土壤中培养出来的;同时,作为文化发展的进程,并成为文化之有形和具体的表现。
0[1]建筑的建造和使用离不开人类和人类的活动。
因此,应当从人的角度,从文化进化的高度,来审视建筑的内在价值和意义所在。
建筑人类学注重研究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研究人类的习俗活动、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美学观念及人作者为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99级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878035)与社会的关系。
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建筑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可最终通过建筑的空间布局、外观形式、细部装饰等表露出来。
美国学者摩尔根认为,要在同质一般的历史环境中理解特定的文化。
他曾研究美洲土著人的房屋,发现风俗习惯、家庭生活方式,与一定的房屋的构成相适应。
列维#斯特劳斯则指出社会组织、社会结构对文化现象在形式方面的影响。
拉普卜特研究了大量的传统住屋,提出社会文化最终决定住屋的形式。
这种/间接0研究,对传统建筑本质的探索产生了最根本、最直接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建筑人类学关注传统习俗文化的同时也强调对/现行习俗0的考察,因为,传统习俗和/现行习俗0都将直接关系到人类对建筑的使用,尤其是建筑空间对人的精神方面的满足。
从而指导当代建筑设计,突破物质层面的/功能0要求,从习俗出发,创造与社会行为相对应的建筑空间。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建筑历史与理论及建筑创作等领域的研究中,也已体现出人类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陈志华先生提出/乡土建筑0和/乡土文化0研究,东南大学提出的/东方建筑比较研究0等,均强调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常青先生也曾著文讨论建筑人类学与当代建筑思潮的关系。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文化人类学与建筑学的关系,并就/建筑人类学理论框架0提出简单构想。
二习俗与建筑从狭义讲,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习俗的科学。
习俗,是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
本尼迪克特认为,生活世界中的人们很难保持质朴原始的眼光看待世界,而总要受到特定习俗和思考方式的制约,从而使万事万物对人类主体的特定文化习俗和历史积淀下形成的特殊文化体验具有对特定人类生活的指向性,它不单纯是形式功能等实用主义的元素。
林惠祥先生在5文化人类学6一书中,曾分析习俗与居住空间的关系,印第安人进入别人家的房屋,不能随便坐立,男女老幼都有特殊的行立坐卧的位置规定,形成这种风俗是由于早期印第安部落居住空间狭窄所致。
四合院是我国北方传统住宅的典型,其左右对称、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的平面布局是受封建宗法制度影响,这样的空间限制了居住者的行为,直接影响居住习俗的形成:主人居于内院,仆人居于前院,正房为长辈起居处,厢房为晚辈起居处,反映了特有的文化观念。
封建制度解体后,一家一户的四合院变为多户共居的杂院,人口的增长、都市的现代生活打破了四合院的传统形制,人们在院中搭建小屋争取更多的生活空间,完整对称的院落消失了,同时也造就了一种新的居住格局和邻里关系,形成了新的居住习俗。
63筑199914可见,人类的习俗对建筑形式的发展演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建筑形式也有助于人类习俗的形成,建筑正是人类习俗的一种具象表现形式。
人类学学者对习俗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研究建筑环境及人类习惯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系颇有借鉴意义。
三文化模式和建筑模式在5文化模式6一书中,本尼迪克特认为, /文化模式0是不同文化特质的表现,是不同民族、社会根据各自的价值取向、心理特征而对风俗、行为模式所做的不同的选择。
她强调对于不同的文化模式的理解,必须将它们与各自的社会相联系,必须与构成社会的所有个体相联系。
因此,不同的文化模式/只有在特定社会的内在逻辑中才有意义0[2]。
建筑及建筑活动是构成整个社会文化的一支,人类的文化习俗模式深刻地影响着建筑的模式。
在不同社会背景中,建筑模式可通过建筑的/样式0,即建筑的表现形式反映出来,并成为建筑意义指向的目标。
不同的文化模式必然形成对于建筑空间环境形式的有差别的表意系统,影响着对建筑深层意义的把握。
例如,中西方建筑形态的迥异,归根结底是文化模式的差异造成的。
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念,呈现由外而内的向心性,而西方的空间观念则呈现由内而外的心理过程;中国传统建筑侧重群体塑造出的空间美,而西方传统建筑突出单体建筑的形体美(图1)。
中西方传统美学观念亦不相同,这在园林建筑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我国传统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例)/虽由人作,宛自天开0,崇尚自然美,用人工手法效仿自然,并且和建筑相结合,使建筑和自然之间未被分割开来;而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西方园林,则追求整齐、对称,强调轴线,强调几何图案的线条美,突出人工特点,建筑与园林是脱离开的。
水是中西方园林共同使用的构成元素,但处理方法不尽相同,我国园林的布局常以不规则的水面为中心展开,水面平静,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尽倒映其中,情趣盎然;西方园林中的水面,常为规则的几何形状,在中央布置一座雕塑形成喷泉,成为视觉焦点。
这表达了不同的静、动、虚、实关系。
究其原因,中国传统城市建筑在宗法礼制的严格控制下,布局规整、序列分明,却无法满足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一些有条件的文人仕客便寄情于园林,试图在有限而严格的居住空间中创造无限惬意的情境,可以说恬淡幽静的园林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代表了礼仪纲常的城市住宅的补充和调适。
透过这种文仕园林的情趣和构图原则,看到的是中国传统美学/重情0的特点,与绘画、诗词等传统艺术一脉相承。
西方园林与西方建筑共同追求几何美,这与西方社会的/唯理0的美学观念有关。
综观西方的美学史(美学是哲学的一部分),自柏拉图的/美是理式0,到亚里士多德的/美是和谐、结构、秩序0,乃至黑格尔的/美是观念世界的理性显现0,无不以/唯理0为基础,反映在建筑与园林的设计原则中就成为对规则的几何形、标准的尺度、完美的比例的不懈追求。
宗教建筑,几乎代表了西方传统建筑最高的技术艺术水平,追求庞大、高耸的体量,控制着城市的轮廓线;而在我国,宗教建筑只是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常常静静地占据城市一隅或在乡村原野中,仍采用对称的院落布局方式,充分拥抱自然,有的甚至形成了寺庙园林,将宗教活动融于自然景观和世俗活动之中。
/这个问题涉及古代一个民族对建筑的基本要求,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以-神.为中心,也就是所谓-人本.、-神本.、-物本.的文化概念。
,,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下自然产生不同的选择态度和方法。
0[3]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未出现人神完全分离的时段,也不会以某一宗教建筑作为永恒的象征。
而西方社会是神权社会,人们把对神和上帝的崇拜,转化到为他们修建形象伟岸、永世长存的建筑。
中西方两种传统建筑的表意系统,是对建筑和环境的不同的文化认同和命运寄托方式的表达。
在5模式语言6中,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以西方传统社会、西方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建筑各部分及其环境给出了他认为最佳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这些建筑的/模式语言0反映出对西方传统社会生活模式的理解和尊重,而只有这样的/模式0是充满活力的,以这种模式语言来表达的建筑和空间才会具有文化特质,从而走上/永恒之道0。
缪朴先生在其5传统的本质6一文中,将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对宗法社会中人伦秩序、宗法制度的空间性表达,以及具体的建筑处理手法等特征总结为13个方面,这种分析从人在传统建筑空间中的行为、感受出发,并特别结合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
如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分隔0,大到城市,小到厅堂室内的划分,可能是空间的分隔,抑或是视线的分隔,是中国人内敛性格的反映,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与诗歌中均有体现。
13种特征,可理解为对中国传统建筑模式的64199914新2温内巴戈人的部落结构划分3博罗罗村落的设置一种诠释。
可见,不同的建筑模式总是与不同的文化模式相对应。
故对中西方传统建筑和多种乡土建筑的理解,应放置在各自的文化模式中研究、保护。
四结构和表层形态广义的/文化0,既包括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如:语言文字、艺术、宗教信仰等人文系;也包括社会的特定构成关系,即社会组织、社关系,如:家庭结构、亲属制度、邻里关系等。
文化类学者对/人类文化现象0的研究,实际是对文化统(狭义)和社会系统的共同研究。
文化系统(狭)和社会系统,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0,互动互补,有社会对文化的整合作用,也有文化对社会的修作用。
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另蹊径,引入结构主义理论,研究文化与社会组。
他跨越社会)文化间的区别、联系之论争,把注力投入到隐藏于社会)文化表面下的/无意识结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