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及科学方法(笔谈)
望月清司与他的《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笔谈)——隐性人本主义:以交往异化逻辑解读马克思的理论歧路
/、又:瓤I多 20l8年第7期
义 ”的“日本新马克思 主义 ”。① 在望月这里 ,所谓教条主义体系就是将 马克思恩格斯列 宁的著作“看作一个 不 变的整体”,以及“认 为他们不犯错 误”的观念 。2009年 ,我在东 京望月先 生 的家里第一 次见到 了他老人 家 。在他给我的一张概念谱 系图当中 ,望月把 自己和平 田划归 为“《现代的理论 》学派 ”,也 即 “市 民社会 派 马克思主义”,而广松则是与他们相并列 的学派 。在 2011年望月先生访问南京大学时所作 的报告 中,他同样 是 非常 自觉地把 自己与 日共的马克思主义 区别开来 ,也就是说 ,把 自己与 “教条 主义体系 ”区别开来。
关 键词 望 月清 司 《马克思历史理论 的研究》 隐性 人本主义 交往异 化
我 凼父 于罔外 马克思 主义的研究平 台上 ,q-{Jj清 J一松 涉 、平 …清 日J】破指 认 为既 别丁传 统跟 随 ji=『苏尔学 的 几本 “教 条主义体 系派 ”马克思 主义 ,义小川I于 I l!t.ftZ 20 41- :(匕以后欧洲 现 的“四力.』- 5克思 主
望月清司是日本当代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在20世纪70年代撰写的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一书是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重要的学术文本在此书中他基于第一手的原文文献解读获取了一批被传统马克思主义解释构架遗失的重要学术范畴和概念然而望月清司用以解读马克思的哲学方法论却是隐性人本主义的异化逻辑可以说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思潮在文本学研究上的高峰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的研究对象
望月最重要 的著作《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是 日本新 马克思 主义学术 史上里程碑式的文本。在这本 书 中,他明确提出要“重构本来意义上 的马克思 ,而不是去重构马克思主义”,②并且 ,他 明确反对 旧教条主义体 系 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或 唯物史 观,而直接使用 马克思 的历史理论一语 。然而 ,从 这本 书的基本构境逻辑来 看 ,望月在方法论上其实是隐陆的人本主义 。他虽然没有用人本主义这个概念 ,但他却把异化逻辑看成是马克 思历史理论 的核心 ,以交往异化和劳动异化理论来解读 马克思后面 的全部经济学手稿。在这一点上 ,他很像弗 洛姆和杜娜叶夫斯卡娅 ,但在文本研究上 ,望月要 比他们深入得多。所 以我说望月先生是 以非常精细 的方式复 活 了人本学 ,只不过他同样是没有 自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可是 ,他显然并不十分了解从卢卡奇到阿多尔诺的 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逻辑 ,对后现代思潮以及后马克思思潮的文献也没有太多的接触 ,所以,他会简单
盘点中国古代的学术繁荣和科学技术发展史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自然辩证法概论》之第二讲)⏹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由奴隶制度发展到封建制度的国家。
⏹在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和战国(公元前475-前221)之交,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铁器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奴隶制的瓦解。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阶段。
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是人类科学文化史上光辉的一页。
⏹1.我国古代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的成果。
⏹第一,天文学方面。
⏹夏代就有历法,商代就有阴阳合历,创立了干支记日法。
春秋时期采用19年闰7个月的方法。
战国末期产生了二十四节气的见解。
公元前360-前350,楚国的《天文星占》和魏国《星占》,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干支纪日法)使用干支记录日序的方法。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它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
干支纪日从商朝便已开始,但其顺序到现在有无间断或错乱过,尚待考证。
目前已确切知道的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1912年民国元年采用公元纪年后,民间仍沿用)2600多年中从未间断和错乱过。
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这是现今已知世界最长的纪日法,对于我国历史学,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考证和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记时标志,是我国一份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在数学方面,商代使用了10进位法,有了画圆和直角的工具。
战国末期《孙子兵法》中有分数的记载,战国时期《荀子·大略》有乘法九九表记载;《墨经》有几何学点线面方圆乃至极限和变数的概念。
⏹第二,自然哲学方面。
⏹自然哲学作为古代科学一种形态,在春秋战国时期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梦溪笔谈名人典故
梦溪笔谈名人典故梦溪笔谈名人典故北宋时候,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比较发达,科学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
就在北宋中期,我国出了一个大科学家,叫沈括。
沈括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他的父亲沈周长期在外面做官,沈括十岁起就跟随父亲走南闯北,获得了很多见闻。
他从二十四岁起,开始做官,又到了好多地方。
三十三岁那年,他考上了进士,不久又调到京城昭文馆编校图书。
他在馆中读了大量藏书,学识更加长进了。
沈括爱好数学和天文学,对天文历法很有研究。
公元1072年,宋朝政府派他到司天监做官。
司天监是观测天象、制订历法的机构,但有些官员对天文历法却一窍不通。
沈括主持司天监以后,就把这些官员撤了职。
当时,有个平民出身的天文学家,叫卫朴,他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沈括破格地把他推荐到司天监工作。
为了观测天象,沈括又改制了许多天文仪器。
经过他的大力整顿,司天监气象一新。
后来,沈括又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
朝廷派他到各地去视察,他不断提出建议,为推行新法出了不少力。
公元1075年,辽国派使臣肖禧来到北宋东京,硬说原来属于北宋的黄嵬山(wéi,在今山西原平西南)一带三十里的地方应该属于辽国。
宋神宗派沈括去谈判。
沈括先到枢密院查阅档案,把过去双方议定的边界文书查得一清二楚,并画出边境地图,驳斥了辽国的无理要求。
之后他又受宋神宗之命出使辽国,跟辽国作进一步交涉。
在辽国京城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双方会谈了六次,沈括据理力争,坚持不屈,辽国无法可想,只得放弃了原来的无理要求。
沈括回国的时候,详细调查了沿路的地理情况、山川道路和风土人情,写成一部《使契丹图抄》。
他回到京城,进呈给宋神宗。
宋神宗因为他立了功,提升他为翰林学士。
沈括一生虽然做过很长时间的官,但他只要一有机会,就结合实际进行科学研究,是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
五十八岁那年,他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和写作。
他在自己的住处梦溪园,写了一部有名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
宋朝科技的历史论文
宋朝科技的历史论文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辉煌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科技成就为后世所传颂。
首先,在农业方面,宋朝人民在水利工程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建造了许多水利工程,如大运河和人工灌溉系统,使农业生产大大提高。
同时,他们还进行了许多农业技术的改良,如种植技术和农具的改进,使得农业生产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在冶金和制造业方面,宋朝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他们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和磁罗经等重要的科技,使得书籍的传播变得更加便利。
同时,宋代的陶瓷、丝织品、纺织品等也在世界上有着很高的声誉。
在医药学方面,宋朝也取得了一些进步。
他们在草药的研究和临床医学上都有所成就,对后世的医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宋朝在科技方面的发展为中国科技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为后世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宋朝的科技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鼓励。
继承自前朝的科技传统,宋朝不断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的成长,通过设置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设立研究机构,出台科技政策,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等方式,激励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创新,并广泛宣传、推广科技成果。
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宋朝的科技也有着改革创新。
通过改进冶炼技术,发展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加强商业贸易中的计量、计算、交通运输等技术,为宋朝经济繁荣提供了坚实基础。
此外,宋代还有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如苏颂在天文学和水利学上的成就,沈括的《梦溪笔谈》对自然科学的探讨,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等等。
总而言之,宋朝科技的发展是全面的,涉及农业、手工业、商业、医药、军事、天文、数学、地理等诸多领域。
宋朝科技的成就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中国,也对世界科技史有着深远影响。
这些科技成就对后世的科技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中国科技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科技宝库。
笔谈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笔谈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编者按:最近时期,中日关系的现状与走向成为中日两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而历史与历史认识对中日关系现状的影响,则更为历史学者关注。
如何认识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目前显有不同观点。
这种分歧主要是政治观点方面的分歧,但也包含了由于认识历史的视角不同而产生的学理方面的分歧。
针对后一种情况,本刊认为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对于推动历史研究,并把这种研究与现实问题结合在一起,是有必要的。
作为研究历史的学术刊物,本刊展开此种讨论,主要是以剖析学术观点为目的。
同时,由于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现实服务,故展开此种讨论,也是为了从学理的角度来辨别政治观点的是非。
本刊认为,产生观点分歧和由此而来的学术争鸣,在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本刊举办“笔谈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本笔谈以来稿时间为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刊真诚希望为勇于探讨真理的学者提供一块争鸣的园地,但受篇幅限制,不能邀请更多学者参加笔谈,同时,也不能为参加笔谈者提供更多充分发表见解的空间,敬请作者与读者谅解。
笔谈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历史问题与大战略权衡时殷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近年来中日经贸关系和日本对华投资不断扩大,中日经济互相依赖越来越密切。
但是,中日间在某些重要方面的紧张气氛在加剧,特别是中日两国很大部分民众之间的互厌甚至敌意在增长,这是一个对中国的长远安全有所危险的重大忧患。
中日关系非常重要,而且永远重要。
然而为什么现在可以说更重要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有这个忧患。
对此,应当有所着急:不是为日本人,而是为我们国家的一些根本利益。
中日关系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历史问题。
对我们自己来说,要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我认为要讲两个大道理。
一个是从大战略权衡出发的战略集中原则,另一个是如何正确对待国与国之间的历史宿怨。
战略集中,就是要安排好国家各种目标之间的轻重缓急次序。
有时至关紧要的几个目标之间是有些抵触的,因而必须确定什么最重要,什么是第一位的。
中国古代科技史
(2)南北朝时期:①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②南朝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它的专著《缀术》对数学发展有杰出的贡献。
(2)明清时期:明朝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还记录了一些地理发现,纠正了前代地理学著作中的一些错误。
6.中国古代建筑学成就
(1)先秦时期: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
(2)隋唐时期:隋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取得了辉煌成就。①隋朝著名建筑师宇文恺主持修建了大兴城,唐朝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长安城。长安城政体设计合理,建筑规模宏大,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②宇文恺采用图纸和模型结合的设计方法,是我国建筑技术上的一大突破。③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业科学著作,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贾思勰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他提倡精耕细作、防旱保墒,主张轮作、多施绿肥,创造出培育实生苗、扦插、嫁接等果树栽培方法。
5.中国古代的地理学成就
(1)南北朝时期:①西晋时期,裴秀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绘制出《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②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通过为古书《水经》作注,以《水经》为纲,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笔谈——中国当代史研究的起步与意义
来 的史 学 家 出了一 道难题 :如何恰 当地 区分 “ 时代 ” 可 以肯 定 ,这种 区分其 实 是 很 困难 的 ,它 ?
可能 会有 很不 同 的标准 或尺 度 。 比如 ,阿 克 顿 就 没 有 给 出具 体 的 划 分 标 准 ,他 所 说 的 “ 代 ” 近 或 “ 现代 ” ,就 跨过 了三 四个 世 纪 ,讲 的是 整个 资本 主义 发 生发 展 的初 期 历史 。而进 入 二 十世 纪 中期 以后 ,各 主要 欧美 国家 规定 的政 府档 案解 密 的 时 间只 有 3 0年 ,也就 是 说 ,涉及 政 府行 为 的
社会科学
21 0 2年 第 5期
杨 奎 松 : 中 国 当代 史 研 究 的起 步 与 意 义
“ 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 笔谈
主 持人 语 :近年 来 ,随着 中 国在 全球 地 位 的上 升 , 中 国研 究越 来 越 引起 国 际 学术 界 的 关注 ,
尤其 是 1 4 9 9年 以来 中国各个 层 面 的变迁 历史 ,更 吸 引 了 国 内外许 多研 究者 的 兴趣 。 中 国政 府 加
生 了争 论 。
英 国史学 家 阿克 顿是 史上 最 早 对 当代 历 史 研 究 的 可行 性 提 出怀 疑 的著 名 学 者 之一 。他 解 释 说 :对 于史料 零 碎 、真假 难辨 的古 代史 来说 ,历史 学家 的研 究课 题越 是 靠近 现代 就越 是重 要 ,因 为这 样 的研究 是 最值 得今 人 了解 ,也是 最容 易 为今人 所 了解 的 ;它离 我 们是如 此之 近 ,它关 系 我 们 自身命 运是 如 此之 密切 ,以至 于我们 不得 不 通过 它找 出我 们前 行 的道 路 。而它 同那 些可 能永 远 都 只能 处在 云雾 之 中的古 代史 研究 不 同 ,现代 印刷 术 的广泛 应 用 ,使 得 近现代 史 的研 究资 料是 无 穷无 尽 的 ,每 个 国家都 保 留有 大量 的档 案文 件 ,成 千上 万 的现代 人都 保存 有包 括 私人通 信 在 内的 各种 文字 记 录 ,因此 它又 是迄今 为 止史 学家 们最 能够 切 近史 实 的一种 研究 对象 。但 是 ,阿 克顿 同 时则 告诫 说 ,距 离太 近 的历史 并不 是最 容易 研究 的历史 。他 相信 ,基 于 学术 角度 ,客 观研 究 当代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笔谈(上)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笔谈(上)
1.重视细节,拒绝“碎片化” 2.近代史研究中所谓“碎片化”问题之我见 3.非碎无以立通:简论以碎片为基础的史学 4.克服“碎片化”,回归总体史 5.“整体”与“区域”关系之惑 ——关于中国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现状的若干思考 6.不必担忧“碎片化”
章开沅/郑师渠/罗志田/行龙/杨念群/王笛 【专题名称】中国近代史 【专 题 号】K3 【原文出处】《近代史研究》(京)2012年4期第4~33页 【作者简介】
章开沅,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郑师渠,北京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王笛,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
重视细节,拒绝“碎片化” 章开沅(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研究原本就存在宏观、微观(或许还可加上两者之间的中观)的区别,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宏观研究也可以叫做系统研究或整体研究,着重对史事的全面陈述与把握,微观研究或可称为个案研究乃至细节研究,着重史事的细节钩沉与精审考订。但宏观与微观都是相对而言,对于中国史来说,区域研究为微观;而对于某一省区来说,县以下的乡镇村落又属微观。再则宏观中有微观,微观中亦有宏观,相互交织,实际上很难截然区分。 学海无涯,史海更加无涯。作为个人的史学家,穷毕生之力,再勤奋也很难把握人类历史的整体,即使是从总体上把握一个国家历史(特别是像中国、印度、埃及这样的古老大国)也有很大难度。所以随着时代的进展与社会文明的繁复,便出现了断代史与区域史的分工合作。就学者个人而言,堪言宏观把握的大家越来越少,而精密于某一地区、某一断代、某一领域的专家则日渐增多。 史学离不开实证,实证必须以史料为基础。随着社会文明的进展,仅以文字记载的史料数量激增而
系统工程研究历史及个人学习体会
系统工程研究历史及个人学习体会一.系统工程研究历史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思想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大类工程技术的总称。
系统是由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人们对于系统的认识,即关于系统的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把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起来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想,即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古已有之,但系统工程的诞生却是近40年来的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迫切地需要发展一种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复杂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技术,即系统工程。
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在建成美国微波中继通信网后,于1951年正式提出系统工程这个名词1972年,历时11年的美国载人登月自始至终运用系统工程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后,系统工程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它的应用范围也逐渐地从军事系统和工程系统扩展到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并从解决部门和国家范围内的问题进展到探讨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1.系统思想的形成系统思想的形成可追溯到古代。
中国古代著作《易经》、《尚书》中提出了蕴含有系统思想的阴阳、五行、八卦等学说。
中国古代经典医著<>把人体看作是由各种器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整体,主张从整体上研究人体的病因。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论自然界》一书中指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原子和空虚组成的。
他的《世界大系统》一书是最早采用系统这个名词的著作。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
古代系统思想还表现在一些著名的古代工程中。
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以及《梦溪笔谈》中叙述的皇宫重建工程无不体现朴素的系统思想(见<>)。
古代系统思想常用猜测的和臆想的联系代替尚未了解的联系,是自然哲学式的。
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变迁”笔谈历史论文论文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变迁”笔谈历史论文论文“唐宋时期社会经济变迁”笔谈历史论文论文编者按: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在唐宋时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基本结论已为国内外史学界所认同。
20世纪以来,不少学者曾力求从文化、政治、阶级、阶层、经济、婚姻等不同的专题研究入手,试图对唐宋时期社会变迁作出“知微见著”的分析概括,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而社会经济研究,无疑是研究的基础。
我们约请部分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唐宋时期的土地制度、商品经济、经济制度、制度变迁等问题展开讨论,以期推动对唐宋时期社会变迁的研究。
关键词:社会经济变迁;唐宋唐宋土地制度的承继与变化① 论唐宋时期土地制度变迁者,常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唐宋时期土地制度的变迁是从中唐以前的授田制,发展为宋代的“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最早陷入这个误区的可能是南宋的叶适与郑樵。
叶适认为,北齐、北周时期,“田皆在官”;“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
郑樵也认为北魏太和九年后至隋唐实行普遍授田制,“天下无无田之夫,无不耕之民”。
叶适的上述论断,今人仍常引用。
实际上,汉代只有限田制,而无普遍的授田制。
西晋占田课田制所规定的吏民占田额也只是允许占田的最高限额,并非实授土地。
五胡十六国时期,既没有授田制,也没有限田制。
至北魏太和九年颁《地令》,则开始有后世习称的所谓“均田制”。
但北朝隋唐的“地令”虽有“授田”之说,实际上并非普遍授田制。
均田制下的所谓授田,按“地令”的规定,可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国家授田,一种是将各户原有的土地登记为各户的已受田。
从“地令”的行文次第看,似乎是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只能是后者为主,前者为辅。
关于均田制下的“土地还受”也是如此。
历史学研究方法
历史学研究方法历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其研究方法对于历史事件的还原和解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历史学研究中,研究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深度。
因此,历史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历史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应当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来确定。
对于古代史的研究,由于史料的稀缺性和真实性的考证问题,需要更多地运用文献研究和考古学方法。
而对于近现代史的研究,则可以更多地侧重于采访、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
因此,研究方法的选择应当与研究对象的特点相适应,以达到最佳的研究效果。
其次,历史学研究方法的选择还应当考虑到研究者自身的背景和能力。
不同的研究者可能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研究能力,因此在选择研究方法时,需要考虑到自身的专长和优势,以便更好地运用研究方法进行历史学研究。
此外,历史学研究方法的选择还应当考虑到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如果研究的目的是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那么可以采用更多的文献研究和考证方法;如果研究的目的是解释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那么可以采用更多的比较分析和统计方法。
因此,研究方法的选择应当与研究的目的和问题相契合,以便更好地解决研究问题。
最后,历史学研究方法的选择还应当考虑到研究的实际情况和条件。
不同的研究对象和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研究方法,而研究条件和资源的限制也会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方法的选择应当兼顾研究的实际情况和条件,以便更好地开展历史学研究工作。
综上所述,历史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应当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者自身的背景和能力、研究的目的和问题,以及研究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来确定。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和运用最合适的研究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研究效果。
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研究笔谈
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研究笔谈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研究笔谈口述史历史人类学是一门关于社会人类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形成,同时也可以导入口述史,从而运用口述资料揭示历史背后真实的面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价值以及应用。
研究方法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口头传统、民俗学、民间文学、口碑艺术以及其他口头流传的文化传统。
这些方法都可以从口头文化中发现历史的踪迹,从而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材料。
另外,口述史也能够通过讨论、听取和记录故事、亲身体验等手段来实现研究目的。
这些方法常用于对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在那些历史不完整或文化遗产记录缺乏的地区。
一些口述史研究任务涉及到对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的全面探究,这种情况下通常会涉及到综合考虑口述资料与其他相关史料,绘制互补而完整的历史图景。
价值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提供了直接反映当地人的观点和态度以及历史事件的记录,其记录精度和真实性比书面记录更为透彻。
通过口述史,历史事件的情境与其他细节细节都可以得到详细解释,并真正的反映某社区和某一历史时期的精神形态,推测维度更为空间的演化和深度的推测。
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区的文化氛围和个人生活经验,而这些因素对于现代人的了解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价值还在于其对历史事件研究方法的创新,使得历史研究更加多样化,理论框架更加完整,数据来源更加可靠。
它为思考历史与文学、历史与社会、以及人类学和历史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案例研究模型。
应用口述史历史人类学被广泛应用于文化、社会与历史的许多领域,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历史研究及文化保护贡献了很多价值。
例如,口述史历史人类学被用于各种历史展示形式中,比如博物馆、电视、电影等,来向公众展示丰富的历史。
同时,它也运用在环境和公共政策领域,用于研究与参与乡村发展、人权和和平倡导等领域。
“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笔谈(第二辑)——史学重心的第二次下移:对当代史研究的期望
化之保育革新,都 需要 学术界提供更多历史经验的借鉴。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都 已经意识 到 中国 当代 史研 究在 资政 济世 方 面的重 大价值 。从 学术承 继与创 新 的 角度 来 看 ,中 国当
斋 ,走到 “ 现场” ,史学关注的重心才真正从 国家 、政权下移到基层 、群众。田野村落 的考察 ,
民间史料 的发 掘 , 口述史 的兴 起 ,使 “ 人 民的历 史 ” 不 再 苍 白空 泛 ,而 民间 与 国家 的 关 系 已经
可以凭借不断丰富的新史料得 以逐渐被感知与再呈现。传统的 “ 中国通史” 因许多重要历史细
下。当代史的兴起 ,要拜赐于 “ 改革开放 ”逐渐深化的大氛 围。借助学术宽松环境的保护 ,经
先行 者 的艰苦 拓荒 ,当代 史研究 正 在一步 一步地 由 “ 潜流 ” 变 为 “ 明河 ” 。以我 的观 察来 看 ,觉 得 现在 已经是 “ 流水 已到 ,渠成 有 待 ” ,不 远处将 会 响起 澎湃 的 潮声 。与 西方 历史 学 发展 的态 势 相 似 ,在 中国 ,当代 史一 定会 成为史 学 的热点 和 “ 显学” 。哪 个 高校 或研 究机 构 的领 导 ,敏感 而 具 胆识 ,勇 开风气 ,有远 见地 将它 确定为 史学 发展 的重心 ,及 时组织 队伍 ,设计 与安 排好 中长期
社会科学
2 0 1 3年第 6期
王家范 :史学重心的第二次下移 :对 当代史研究 的期望
“ 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笔谈 ( 第 辑)
一 一
主持人语 :本刊在 2 0 1 2年第 5 期上发表 了第一辑 “ 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笔谈稿 , 文章 发表 后在 学界 引起 了广泛反 响 ,充 分显 示 了 当前 学术界 对 中国 " 3代 史研 究的 高度 关 -
【优质】什么是历史研究法-word范文模板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什么是历史研究法篇一:历史研究方法史学研究方法专题★高考地位近几年高考(广东卷)在试题命制中已经反映出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高考命题的新趋势之一,容不得我们忽视!★专题简案一、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客观性、真实存在过的)。
二、历史学:指史学家对客观历史的记录和解释(主观性,不可能完全接近真实的历史)。
三、历史学的基本要素1、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所根据的材料)(1)按内容分类①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例如:史书、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近代以来的报刊、杂志等。
②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例如:考古发现的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钱币、饰品、家具、近代的旧照片等。
③口述史料:(人们以口相传的史事)例如:神话、传说、史诗、民谣,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2)按学术价值分类①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含义: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提供的学术价值: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注意:实物史料、回忆录、当时史学家的直接记载,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其中,实物由于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局限,是最可靠、可信度最高的)②第二手史料含义: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学术价值: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值偏低2、史料解释(对历史原材料的解析、阐释)3、历史叙述(对历史人物的经历,简介,历史事件的概况或发展过程的直接描述)4、历史评价(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历史事件给予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或议论)四、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1、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即跨学科综合研究法(计量史学、社会史观、生态史观)2、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3、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读史征信”:阅读相关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五、历史研究的步骤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一历史解释★高考链接(11年广东)38.(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笔谈:《水经注》专题研究(二)——郦道元注《水经》的启示
许 多缺 陷 : 昔 大 禹记记 著《 “ 山海》, 而不 备 ; 地 理 周 《
志》 所录 , 而不 周 ; 尚 书》、 本 纪 》 其 简 《 《 与《 职方 》 俱
略 ; 赋所述 , 不 宣 意 ; 水 经 》 粗 缀 津 绪 , 阙 都 裁 《 虽 又 旁 通 。所谓 各 言其 志 , 罕 能 备其 宣 导 者 矣 。今 寻 而
王 双 怀
( 西师范大学 , 陕 陕西 西 安 7 06 ) 102
《 水经 》 我 国第 一 部关 于河 流水 系 的专著 , 是 在
中 国 地 学 史 上 占有 重 要 地 位 。此 书 撰 于 西 汉 , 载 了 记 我 国 17条 主 干 河 流 , 其 内 容 疏 阔 , 之 简 约 。北 3 唯 失 魏 中期 , 道元 以此书 为 纲 , 渎搜 渠 , 遗 补 缺 , 郦 访 拾 增
加 了 122条河流 的内容 , 5 写成《 水经注》 书。1 0 一 0 4
图访 颐者 , 聆州 域 之 说 ; 涉 土游 方 者 , 能 达 其 极 而 寡 津照 ; 纵仿佛 前 闻 , 能 不 犹深 屏 营 也 。 因此 , 定 不 ” 决 在《 经》 水 的基础 上进一 步探 索 , 取 给《 经 》 注 采 水 作 的方法 , 补充 《 经》 水 的不足 , 修订 《 经 》 水 的错 误 , 提
流与 水环 境状 况早 已发 生 巨大 变迁 的现代 社 会 , 一 步挖 掘《 经注 》 进 水 中的环 境价 值 和 时代 价值 , 清祖 国 理
境 内 以 河 流 为 中心 的 水 环 境 变 迁 的 原 因 、 点 、 程 和 演 变规 律 , 从 中汲 取 生 存 智 慧 , 是 我 们 当代 学 人 研 特 历 并 应
性别史研究相关问题探究(笔谈)
性别史研究相关问题探究(笔谈)编者按:目前的中国近代性别史研究还面临着许多困境,诸如史料匮乏、传统研究模式的不适、有效而又系统的理论表达方式的缺失、国外性别史研究的状况如何等方面的问题都严重制约着中国性别史研究的进展。
为了促进中国性别史研究的快速科学发展,我们特约了在这一领域成就卓著的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游鉴明、郑州大学吕美颐、南开大学侯杰等先生,集中探讨了口述历史与性别史研究、性别制度和社会规范、文本分析与中国近现代性别史研究等问题。
同时,该组文章还简要展示了近现代有关拜占庭妇女史研究的模式及取得的成就,以期为中国近现代性别史研究出现新的突破带来契机。
关键词:性别史研究;口述历史;性别制度与社会规范;文本分析;拜占庭妇女史研究口述历史与性别史研究游鉴明一、近代口述历史的缘起一般人以为口述历史是由西方传人的,其实早在司马迁撰写《史记》时,便已采取“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的方式撰写老百姓的生命史,但《史记》后来成为历史经典,口述历史并没有在中国史著撰写上形成范式,这种情形也同样出现在西方。
19世纪中期以降,西方史学界对史学的研究重新反思,最大的变动莫过是关注国家与政治事件的史观受到怀疑,接着受年鉴学派以及新社会史、新文化史兴起的先后影响,一种由下而上、关心寻常百姓或不同地区历史的书写方式逐渐成型,历史研究也由大历史扩展到小历史、微观史,口述历史因此有了大好的发展机会。
“口述历史”这一名词是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艾伦·芮文斯(AllanNevin)所提出,之后口述历史正式进入学术殿堂。
艾伦·芮文斯将口述历史视为历史编纂的一种现代技术,因此当口述历史成为史料之后,建构口述史料的活动也陆续在各地展开。
例如,在艾伦·芮文斯领导下,哥伦比亚大学展开口述访问的工作,一开始是以政治人物为受访对象,到1970年代,美国的口述访问对象才扩展至其他族群和妇女。
台湾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则从1959年起,在郭廷以所长发动下,进行有规模的口述历史访问计划,不仅受访对象广泛,更没有性别的畛域。
数学史论文(4篇)
数学史论文(4篇)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
小编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4篇《数学史论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数学史论文篇一笔者认为,在宋元时期出现发展并在明代得以全面应用的中国珠算,[(4)]作为中国传统算器的历史性创造以及它作为实践应用的历史地位并没有得到数学史界的充分认识。
目前的评价没有把中国珠算与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规律联系起来,没有把中国珠算作为宋元数学成就之后的又一重大成就,明代珠算与宋元数学的比较评价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评价中一个很值得重视的理论问题。
在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中,对宋元数学和明代珠算评价的反差,实际上已经带来了中西古代数学比较研究和评价方面的某些困难。
客观地历史地评价明代珠算,涉及到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算器型的算法体系、技艺型的价值取向和古代数学评价标准等问题。
1珠算与算器型算法体系目前,许多中国数学史的学者都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认识到,中西古代数学是两种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不同构造体系的数学模式。
许多中国学者都从中国古代数学发生发展及其流变的规律中指出中国古代数学区别于古希腊数学的特征,并且强调要在中西古代数学的差异之处体现中国古代数学的意义及其对人类数学的贡献。
在论证分析中国古代数学的特征时,许多学者指出了中国古代数学不象古希腊数学那样依逻辑运演和逻辑证明为主要形式,中国古代数学主要是以筹算的运演为主,算筹的运演规律构成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特征。
换句话说,使用算筹这样一种算器,并以其为基本运演形式是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特征。
李继闵先生认为:“形数结合,以算为主,使用算器,建立一套算法体系是中国传统数学的显著特色。
”[(5)]吴文俊先生在论及中国古代数学紧紧依靠算器而形成的数学模式时强调指出:“我国的传统数学有它自己的体系与形式,有着它自身的发展途径与独到的思想体系,不能以西方数学的模式生搬硬套……从问题而不是从公理出发,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推理论证为主旨,这与西方之以欧几里得几何为代表的所谓演绎体系旨趣迥异,途径亦殊……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数学机械化算法体系与数学公理化演绎体系曾多次反复互为消长,交替成为数学发展中的主流。
从四大发明看中国古代科技论文.doc
从四大发明看中国古代科技论文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 科技”。
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从四大发明看中国古代科技论文,欢迎阅读。
关键词四大发明,古代科技,发明权,名称,传播效果【设计思路】三年前,在学习《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时,一位同学突然在课堂上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四大发明而不是三大发明呢?”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位同学涨红了脸“辩解”道:“又不是我说的三大发明,是马克思说的!”是啊!教材中明确写道,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这一插曲引发了同学们课堂上热烈的讨论和课后不懈的追问:“三大发明”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马克思最初提出“三大发明”是为了印证中国古代科技的发达吗?“三大发明”是怎样演化为“四大发明”的?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由外国人命名呢?为什么“四大发明”墙内开花墙外香呢?为什么“四大发明”没能催生出中国的近代科技呢?我们今天又该如何看待“四大发明”呢?三年后,再上“四大发明”一课,给了我一次弥补缺憾、了却心愿的机会。
我觉得,不能仅仅满足于将已经固化的“四大发明”的基础知识塞进学生的脑子里,而应当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打破教材的束缚,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深入思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四大发明”这一历史主题的学习要求是:“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①必修Ⅲ模块目标的相关要求是:在人类的思想文化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理解“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②课程总目标的相关要求是:“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③高二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相关内容,而且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熏陶,对“四大发明”耳熟能详,并引以为骄傲和自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2008-07-27方志远王春瑜葛金芳唐宋史研究点击: 443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历史研究方法论二题——治史方法漫谈——经济史研究方法论示要方志远/王春瑜/葛金芳江西社会科学20076【主持人语】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几乎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有多悠久,历史学就有多古老,只是形式和内容古今异势而已。
历史学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为人类一直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学也必然随着这一过程不断更新自己。
人类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过程中的每一项成果,都应该是历史学研究或关注的对象。
因而,获取这些成果的部分科学理论和方法,也有可能为历史学所采用乃至被改造成为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这些理论和方法的采用和改造,以及被这些理论和方法所改造或收编,正是历史学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必然过程。
客观地说,这个过程也体现在每一个历史研究者的具体研究之中,无论他们自身是否意识到。
本期笔谈的三篇文章,都是作者在“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探索过程中的一家之言,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成为某些共识。
历史研究方法论二题方志远方志远(1950—),男,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政治及制度史、文学史、明清区域社会经济史。
(江西南昌330022)历史研究不仅不应排斥而且必须接纳和改造所有积极而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以为己用,这是历史学不断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史无定法”正是历史研究这种包容性和创新性的体现。
但是,历史研究又有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即“史有定法”,中国历史研究更有自己的“家法”,它决定了历史学在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中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史有定论”和“史无定论”均指历史学家对历史问题进行研究所得出的认识和看法,而不是指历史本身。
一方面,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另一方面,历史学家研究的“定论”却有被修正、被颠覆的可能。
“史有定论”只是相对的,它代表着认识的阶段性成果,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史无定论”才是绝对的,它代表着认识的无限过程,是推动历史研究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的导向和动力。
[关键词]史有定法/史无定法/史有定论/史无定论[中图分类号]K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4—518X(2007 )06—0007—06必须承认胡适“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①对我的重要影响。
虽然这句话曾经受到严厉的批评,但我认为恰恰代表当时的一些学者对空谈理论的不满。
我上大学和读研究生的年代,恰恰又是“理论”遭受普遍质疑的时代。
或许是这些原因,使得我比较少关注“理论”而更多注重“实践”,虽然也关注方法却极少谈论方法。
其实,当前关于理论和方法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各种学术流派并存的局面也正在形成,本文不拟再置赘言,这里仅对历史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两对方法论命题略加讨论。
一、“史有定法”与“史无定法”“史有定法”本来是个无须讨论的问题。
每个学科都有本学科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赖以生存的研究方法或“本门功夫”。
哲学离不开思辨,文学离不开描述,社会学离不开调查,考古学离不开发掘,历史学离不开考证。
虽然历史研究同样需要思辨、需要描述,也需要实地调查和实物佐证,但毫无疑问的是,搜集和考证史料即史料学乃是中国历史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或“本门功夫”。
如果不以史料学为基础,却试图以思辨、以描述解决问题,恐怕出来的成果很难说是历史学的主流成果,或许叫哲学或历史哲学、叫文学或者历史文学更为恰当。
而且,历史研究以史料学为基本方法,并非是刻意的选择,而是学科性质所导致的自然和必然的选择,因为只有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才能对历史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所谓“言必有据”,此之谓也。
傅斯年“史学便是史料学”的主张虽遭非议,但从方法论说,治史必须从治史料始。
不治史料而奢谈历史者,非史家也。
史有定法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即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学术个性和学术定位,都有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养成的习惯,都有受世界观影响而形成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这些,既决定了学者展开研究的“程序”、对史料的认定和取舍,也容易形成表述思想、阐明主张的模式和风格。
所谓“文如其人”,此之谓也。
但是,任何研究方法乃至表述方法都不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受到其他方法的挑战,都需要不断融入新的因素、接纳新的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特别是近百年来,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相互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西方历史学、海外中国学的各种流派及其理论和方法也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内地学术界产生强势冲击,不管人们承不承认,历史研究已经进入各种学说并存的时代,“史无定法”成为共识也就十分自然了。
英国学者艾·哈登在《人类学史》的导论中说:人类学科学范围之广以及它们与其他科学的分界线的模糊,使得对它们进行定义和分类成了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但研究工作是没有也不顾及界限的。
那些对此产生忧虑的,不应该是研究者,而应该是图书管理员和目录学者,因为他们经常搞不清楚应该把卡片放到哪个目录箱里,或者把书放在哪个书架上。
[1](P3)不仅仅是哈登所说的人类学,历史学又何尝不是如此。
以“技术”为例。
历史研究和其他社会学科的研究一样,都需要技术。
但历史研究采用的技术往往并不由历史学家发明,而是“借用”其他学科的技术或成果。
孟森先生在广泛考辨史料的同时,借用了医学知识,根据顺治帝死前的种种记载,认定顺治帝其实是得“天花”而死,从而排除了“出家”说[2]。
美国学者施坚雅将苏州城1229年的石刻全图与1945年的航拍图对照,发现“城市形式异常稳定”[3](P17)。
中国历史学界长期以来都是采用“抄卡片”的方式来收集和积累资料,但当计算机技术和各种数据库、系统软件开发出来以后,恐怕没有任何有条件的学者会坚持拒绝使用。
运用数据库也正在取代“抄卡片”成为历史学的“本门功夫”之一。
而现代考古学之区别于古物学和金石学,就是因为它受到自然科学如地质学、脊椎动物学等的影响并直接采用了这些学科的成果和技术。
美国化学家利比所发明的放射性碳测定即碳14测定技术,更成了考古学家进行绝对年代测定的基本手段,成为考古学的“定法”和“本门功夫”。
就“理论”来说。
在中国,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
但是,近百年的中国历史学已经被或正在被海外的理论和方法改造或收编多次。
第一次开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被来自日本和西欧的“资产阶级历史学”改造和收编,于是有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人的新史学。
第二次开始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被来自德国和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改造或收编,于是有了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人的新史学。
而目前,正面临着第三次被改造或收编,这就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挟带着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及诸多自然科学成果等利器的海外中国历史学。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大陆学者主动接受了改造和收编,并做出了重要的成果。
这种状况的发生,不能不说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历史学的悲哀②。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又是中国历史学的幸事。
因为在每一次被改造和被收编、反改造和反收编的过程中,都给中国历史学注入了新的科学因素乃至产生了革命性的进步。
可见,“史无定法”几乎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但也应该仅此而已,否则,将走向它的反面。
马克思的一句话曾令历史学者自豪不已:“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4](P21)但是,某些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自居的人却表达了一个令历史学者困惑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之前,历史学称不上是科学。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更是煞有介事地宣告:施坚雅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基层市场共同体”的结论,“原意不过是要矫正人类学家只着眼于小社团的倾向,但结果几乎完全消灭了他的对手。
”[5](P22—23) 应该说,这种说法令人困惑不已,它并没有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精髓。
其实,所谓“科学”方法相对地说更是一个时代范畴。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科学观和研究方法。
谁能说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方法在两千年前不是科学的方法?如果我们不承认“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在探求社会变更、历史发展的规律,如果我们动辄质疑前人的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谁敢保证我们的后人不来质疑我们今天称之为科学的东西的科学性?同样,施坚雅对于近世中国农村社会的研究固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恐怕他自己也不会认为“几乎完全消灭了他的对手”。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学术流派、没有任何一种“科学方法”是可以包治百病的,也没有任何一种曾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会“彻底退出”的。
所有曾经产生过影响并真正够得上是“科学”的方法,它们之间都有关联性,都有继承性和被继承性,而不存在后人的理论和方法对前人的理论和方法的“消灭”。
就研究主体来说,一个学者如果真正能够恪守“祖宗家法”或“本门功夫”,坚持论从史出、勤于爬梳并细致考辨史料、娴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论,同时关注当前的学术前沿动态,同样可以做出重要的成果。
关键是学者运用方法的能力和所付出的劳动,以及是否具备学术悟性。
以“技术”而言,虽然碳14已是测定绝对年代的基本手段,但碳14又最忌讳污染,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污染,这就仍然需要用传统方法或本门功夫进行分析和判断。
同样,计算机的使用和数据库的开发,给历史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但是,如果以为“全文检索”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却又是大错而特错。
任何一个历史现象都是复杂的,都有其存在的种种理由,或许这些因素缺少一个,事情就不可能发生。
因此,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全文检索的种种软件,只是将历史学家从史料“爬梳”中“部分”地解放出来,却不能代替历史学家对更大范围的资料的全面掌握(清代学者章学诚提倡“六经皆史”,其义当谓一切文字和实物均可视为史料,而不仅限于史籍),更取代不了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史料的分析和考辨。
因此,史有定法和史无定法又应该是统一的,历史研究既要恪守本门功夫又要博采众长。
当需要进行数据统计时,就必须用计量学或统计学的方法;当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时,就必须用人类学或考古学的方法。
“史无定法”强调的是历史研究不排斥任何学科的有效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采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并不断地将其改造为历史研究的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早已成为中国内地学者研究历史的“本门功夫”或“定法”,应该说是成功的例证。
相对而言,“史无定法”表现的是历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包容性和创新性,“史有定法”强调的则是历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在当今世界,确实已经没有什么“精纯”的“本门功夫”了。
但这丝毫不能说明历史学科不再存在“本门功夫”、不再存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事实上,无论西方学术思潮曾经如何来势凶猛,如何“收编”或“改造”中国历史学,乃至唯物史观成为“本门功夫”之后,中国历史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仍然是史料学(当然,史料学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