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
《视听语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视听语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77f7bac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7.png)
《视听语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视听语言》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多媒体时代结合动态画面语言和声画关系、影视理论等基础知识综合的现代艺术课程。
本课程通过系统阐述动画视听语言的各构成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教学目标(一)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通过这门课程,了解视听语言中景别的概念与功能,在结合应用案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勇于挑战自我,掌握自己人生。
2.在掌握专业知识概念的同时,提升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具有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问题,培养审美观念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交流、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
3.通过景别的应用与案例内容结合,从视频主题入手在内容与核心思想上加强学生的自主习意识和自我管理。
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通过案例为例,提升个人修养,远离偏见、歧视,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保持真诚善良正直、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掌握自己人生。
(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通过对《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不同景别对角色表现的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影视剧中景别的概念与用法,提升对故事剧情创造、改编的理解力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案例《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镜头变化带动场景与氛围的变化,帮助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民族精神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爱祖国繁荣昌盛。
2.通过案例《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镜头变化带动角色的表情与肢体表现表现,认识如何以善良和坚定的自我来面对偏见、歧视,守住自我,掌握自己人生,提升个人品德修养——意志品质。
3.通过案例《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角色台词与剧情的转变强调主题思想,认识如何以善良和坚定的自我来面对偏见、歧视,守住自我,改变自己人生,个人品德——顽强拼搏。
[VIP专享]《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
![[VIP专享]《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854f4fa76e58fafab003cb.png)
活的本质,达到内在真实和外貌形态逼真的高度统一。
电影艺术的运动性
电影摄影机的拍摄对象是富于运动性的人和物。
电影通过摄影机的运动(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多种方式)多方面地摄取生活.从而产生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
变的空间和层次,形成多变的审美效果。
电影通过动作塑造银幕人物形象,通过外部动作表现人物内在的复杂心理活动。
二、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电影具有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特点.它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 筑等多种艺术元素。它们相互融合,形成电影自身新的特性。 文学艺术元素 造型空间艺术元素 音乐艺术元素 戏剧艺术元素 电影艺术的视像性 电影以活动的画面形象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主要诉诸于观众视觉的性质。具体表现在: 电影以画面来塑造形象、叙述故事、抒发感情、叙述哲理,镜头、光影、色彩直接构成形象的感性形式,成为直观因素 的组成部分,从视觉上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因而,镜头的画面美直接构成整部影片审美价值的重要条件。 电影表现的对象必须是可见的物质现实,它的素材必须是可以搬上银幕的人、景和物,即使是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和抽 象思绪,也是用可见的空间画面和人物的外部造型表现出来的。
电影通过蒙太奇对镜头的分切组合,形成整部影片的外部运动及其发展。
电影艺术的大众性
电影拥有广大的观众。电影作为直观的艺术,具有十分通俗的特点,不同文化水平甚至不同国籍的人都能看懂,拥有超
越国界的能力,是最大众化的艺术。从技术上看,一部电影可以印制许多拷贝,一个拷贝可供放映很多场次,一场电影
拥有不少观众。电影还可以通过电视进行转播,并通过录像带、VCD、DVD 及网络等新的媒介为人们所观赏,因此更扩大
3 课时 教学内容: 第 1 节 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一、电影艺术的概念 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电影艺术最大限度地吸收了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等各门艺术的手段和技巧,这种吸收不是简单的拼凑 和混合,而是经过改造而兼收并蓄,从而使电影具备了一种独特的、全新的质,成为一种音响与画面相结合的视听艺术。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耿明海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耿明海](https://img.taocdn.com/s3/m/f322a4cf80eb6294dd886c48.png)
2、任务(明线)
任务是知识与能力的载体,它把学生需要 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有效的组织,任 务的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为指导, 尽量具有典型性。体现在教材中就是课程开始 的那段要分析的影片片段。
3、相关知识(暗线)
暗线就是教学的理论目标,是学生通过完 成任务必须掌握的知识与规律。暗线是设计任 务(明线)的根本依据,任务是实现暗线的有 形载体。
理论的深度要适中。(以蒙太奇部分为例)
3、教材体系框架
认识视听元素
镜头
画面造型
场面调度
剪辑技巧
声音
认 识 视 听 元 素
焦 景 角 距 别 度 与 焦 点
镜 头场 面 调 度
轴 线
镜 蒙 头 太 轴 组 奇 线 接
对 白 与 旁 白
音 乐 与 音 效
五、编写形式
3、课程意义
目前,从文字语言文化向视听语言文化的世界 性转移已全面开始。作为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通 讯技巧,视听语言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这是 由视听媒介的本身所决定的; 视听语言课程与其他核心专业课程有紧密联系, 而且又处于一个基础性的位置上。比如《动画 分镜头创作》、《后期编辑课程》等。
三、课程目标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富有趣味性,能够激 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与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 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 一种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体现了以任务实施为明线、 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与分析能力为暗线、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4、任务实施(明暗交汇)
任务实施部分是通过暗线中学到的知 识来分析提出的任务,最终达到明暗两条线 交汇在一起,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六、传统与现代教法的差别
《影视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5e2847ee518964bcf847c31.png)
《影视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影视视听语言/ Movie Language课程总学时/学分:32/2 (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0学时)适用专业:动画专业、媒体专业一、课程简介《影视视听语言》是影视、动画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程。
本课程通过系统阐述视听语言各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创作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学习视听语言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以及其运用的一般规律与方法,培养学生影视动画创作的思维方法;创作方法;为学生掌握分镜头原理、创制动画片、进行专业的影视与动画制作作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三、教学基本要求在课堂讲授上采用多媒体PPT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到图文并茂,易于视听传达,便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课外作业的训练以及优秀作品的讲评,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视听语言的形成史(2学时)知识点:了解电影发展史,理解视听语言在电影史中的逐步探索过程,理解视听语言发展历程中各个电影大师的贡献。
重点和难点:了解各电影大师对视听语言发展的贡献,了解未来电影视听语言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倾向。
第二章视听语言(2学时)2.1视听语言的概念及研究内容知识点:理解视听语言的概念,了解其研究内容难点和重点:视听语言与蒙太奇的关系,及其研究内容2.2视听语言的理论研究知识点:理解视听语言的概念;了解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及视听语言的理论(蒙太奇理论、长镜头理论、符号学理论)重点和难点: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视听语言;从文化的角度去看视听语言,掌握视听语言学习方法。
第三章视觉元素(2学时)3.1光知识点:光的功能:1、外部引导和内部引导2、人物形象的塑造3、刻画人物的心理4、情境氛围的营造5、光带来影片节奏的变化重点和难点:光的功能3.2色知识点:1、色彩冷暖的依据2、色彩的表现性:在不同社会,不同叙事语境下产生不同的含义3、电影色彩的主要功能:造型表现;参与叙事重点和难点:色彩的功能3.3人知识点:人是电影的主体;表现人的重点:脸、手和形体;电影中的群体重点和难点:人物的表现3.4景知识点:1、景的意义:故事背景(空间环境、时间环境)2、景的分类:内景和外景、人工景和自然景、再现的景和表现的景重点和难点:景的意义和分类3.5物知识点:1、物就是道具2、人类活动的对象,是人的镜子3、电影的细节4、物在电影中的运用重点和难点:物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第四章听觉元素(2学时)4.1人声知识点:人声1、非语言人声2、语言(对白、独白、旁白)4.2音响知识点:音响的分类,音响的功能,留白4.3音乐知识点:1、分为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2、电影中音乐的功能:表达主题或哲理、诠释心理、抒发情感、渲染气氛、叙事、展示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4.4声音和声音的剪辑知识点:声画合一,声画错位,声画对位重点和难点:各声音成分的艺术运用,声音的剪辑第五章镜头的形式(4学时)5.1景别知识点:了解级别的定义及种类;理解景别的划分原则;理解个景别应用的意义重点和难点:各景别运用的意义5.2角度知识点:了解分角度拍摄的原因及意义;理解角度的种类;掌握分角度拍摄的镜头组接原则重点和难点:分角度拍摄的镜头组接原则5.3运动知识点:了解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的区别;理解运动镜头的种类(推、拉、摇、移、手持、升降、变焦距);理解各种运动的含义重点和难点:运动镜头的种类及含义.:拍的东西是动的;摄影机运动;剪辑运动第六章轴线(4学时)6.1轴线的基本定义及原理知识点:掌握轴线的确定,掌握常见轴线划分和处理方法(双人对话场面的轴线处理、多人对话场面的轴线处理、运动场面的轴线处理)重点和难点:几种轴线的处理的方式6.2轴线的变换与超越知识点:理解合理越轴的几种方法重点和难点:越轴的几种方法第七章剪辑(蒙太奇)(6学时)7.1剪辑概说知识点:了解剪辑的重要意义;了解剪辑的工作流程重点和难点:了解剪辑的重要意义7.2常规叙述式剪辑知识点:1、剪辑工作的实质,剪辑是一种再创作;2、剪辑工作的内容剪辑工作的基本要求:镜头的连接,镜头结构的安排和长度的调整;压缩长度;声音关系的处理3、剪辑的基本方法:连续、平行和交叉重点和难点:电影时空关系合理,剪辑点的判断,镜头组接逻辑性(内在的)清晰,运动性的流畅7.3非叙述式剪辑知识点:表现性剪辑:心理式剪辑、情绪式的剪辑重点和难点:理解并掌握非叙述剪辑方法7.4反叙事剪辑知识点:掌握反叙事剪辑定义及分类(杂耍蒙太奇、跳切、颠倒切)重点和难点:理解反叙事剪辑方式第八章后期编辑转场技巧(4学时)8.1光学转场知识点:淡入淡出,扫换、叠划、翻页、停帧、运用空镜头重点和难点:掌握Premiere软件的转场特效8.2无技巧转场知识点:相同主体转场,遮挡镜头转场,主观镜头转场,特写镜头转场,承接式转场、动势转场重点和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转场技巧及艺术表现特点第九章电影的时空观(2学时)9.1电影的空间知识点:理解电影的开放式空间观念,掌握形成画外空间的几种手段重点和难点:理解并掌握电影的开放式空间运用9.2 电影的时间知识点:电影的时间的压缩和延长,电影时间受人的心理影响,不是绝对的重点和难点:理解电影的时空观第十章场面调度(4学时)10.1蒙太奇理论和长镜头理论的历史渊源知识点:了解蒙太奇理论与场面调度上的关系,理解长镜头理论重点和难点:长镜头理论的理解10.2场面调度的意义和原则知识点:利用场面调度,可以在银幕上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渲染场面气氛,交代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
视听语言教案
![视听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a33fe90242a8956bece49a.png)
C.视听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
(二)、欣赏电影大师爱森斯坦的影片《总路线》。
三、课堂总结和布置课下作业
(一)、什么是视听语言以及它们的规律,要把握它们的概念和各个知识点。
(二)、课下带着我们学习的知识欣赏宫崎骏的《幽灵公主》。
视听语言课程
教案
学院、系:环艺系
任课教师:
授课专业及班级动漫1101、1102
教材名称: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课程总学时:36学时
课程周学时:2学时
2015年2月20日
第1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__2.25__
教学主题:视听语言概论
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视听语言的概念,要求学生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及特点。通过影片欣赏了解视听语言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视听语言的含义。
(1)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反应和交流是在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
(2)文字作为交流、记载的出现。
(3)绘画、音乐的出现。
(4)电影作为视听传媒的出现。
(5)电影理论的形成。
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1).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A.视听语言使用的机器实在记录现实,其选取的对象是现实的影像,与现实物件具有无限逼近的类似性。
重点:视听语言的含义,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难点: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及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板书、放映机
讲授要点及时间分配:
一、导入新课
二、理论知识(1.5课时)
1.视听语言的含义
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1)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2)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2ad9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a.png)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视动画的基本概念和视听语言要素。
2. 培养学生对影视动画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提高学生运用影视动画视听语言进行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影视动画的基本概念:动画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2. 视听语言要素:画面、声音、剪辑、摄影、色彩、光线、构图等。
3. 影视动画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国内外经典动画作品欣赏与分析。
4. 影视动画创作实践:创作短片、动画剧本编写、分镜头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影视动画基本概念和视听语言要素。
2. 演示法:播放经典动画作品,进行分析与讨论。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影视动画创作实践。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资源1. 经典动画作品:如《狮子王》、《千与千寻》、《阿凡达》等。
2. 影视动画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
3. 创作软件:如Adobe After Effects、Maya、Flash等。
4. 摄影器材:如摄像机、三脚架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的积极性。
2. 作品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影视动画创作实践中的表现。
3. 创作心得与感悟:学生对影视动画创作的思考和体会。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影视动画基本概念和视听语言要素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影视动画基本概念讲解。
第5-8课时:视听语言要素讲解。
第9-12课时:经典动画作品欣赏与分析。
第13-16课时:影视动画创作实践指导。
第17-20课时:学生创作短片,教师辅导。
第21-24课时: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第25-28课时:作品修改和完善。
第29-32课时:期末考试和总结。
七、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动画片段,引发学生对影视动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影视动画的基本概念和视听语言要素。
视听语言1教案(2)
![视听语言1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f903fad63c1ec5da50e2708c.png)
(一)、本节课主要讲了动画电影的影像的形成,同学们要掌握各个章节的要点,特别是二维动画的重要的构成要素。
(二)、课下带着我们学习的知识欣赏宫崎骏的《龙猫》。
(2).画面设计。
画面设计即画面构成,又可称为“设计稿”,是用来表达镜头影像基本构成的设计图,是原画和背景设定的基础。其中包括规格框、背景线图、动作线图、运动轨迹、视觉效果提示。
(3).场景设计。
场景设计是以美术导演为中心,根据导演的意图绘制出作品中的空间环境。场景设计包括影片中各个主场景的色彩气氛图,若有需要,还要画出场景的平面坐标图、立体鸟瞰图、景物结构分解图等。
(7).色彩设定。
(8).色指定。
(9).色指定。
(10)上色检查。
(1
(1)绘制分镜头画面。
(2)场景设计及模型制作。
A.与二位的区别。
B.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3)角色设定。
(4)制作角色的模型和动画。
(5)渲染画面。
A.灯光
B.材质
(二)、欣赏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
重点:二维动画中的影响的形成和 三维动画中的影响的形成。
难点:分镜头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板书、放映机
讲授要点及时间分配: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并导入新课
二、理论知识(1.5课时)
1.二维动画中影响的形成。
(1).分镜头设计。(2).画面设计。(3).场景设计。(4).角色设定。
视听语言1课程
教案
学院、系:美术系
任课教师:牛洪旭
授课专业及班次:11动画1/2/3班
教材名称: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课程总学时:48
课程周学时:4
大学动画视听语言课程设计
![大学动画视听语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d7211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b.png)
大学动画视听语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如镜头语言、剪辑手法、声音设计等;2. 学习并运用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技巧,如画面构图、色彩搭配、动画节奏等;3. 掌握动画视听作品的分析方法,能够从专业角度评价一部动画作品的视听表现。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视听语言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提高其动画创作的专业素养;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与实践,共同完成动画视听作品;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创作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动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激发其创作潜能;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倾听和接纳不同的声音,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象,通过动画作品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动画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画视听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动画基础,对动画视听语言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动画视听语言基础理论:- 镜头语言:镜头的分类与运用,如远景、近景、特写等;- 剪辑手法:剪辑的基本技巧,如切换、溶解、匹配等;- 声音设计:动画中的声音元素,如对白、音效、背景音乐等。
2. 动画视听语言技巧:- 画面构图:画面布局、线条、形状、色彩等视觉元素的运用;- 色彩搭配:色彩理论在动画中的应用,如色彩对比、色彩调和等;- 动画节奏: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动画节奏的调控方法。
3. 动画视听作品分析与创作:- 分析经典动画作品,学习其视听语言运用技巧;- 创作实践:分组进行动画视听作品创作,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部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动画作品。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55dd6ae518964bcf847cda.png)
教学理念:《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是一门关于影视动画的课程。
但它并不是一门严谨的、系统的关于电影艺术的概论,更不是一门电影美学课程,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门影视动画艺术的入门课程。
称它为入门,一方面是作为主讲者的我还谈不上对影视动画艺术有很高深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作为听课者的学生也是初次接触。
这门课将主要通过对影视动画的一些基本艺术问题的介绍,结合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评价,来达到提高学生的影视动画艺术欣赏水平的目的。
希望能在这方面给大家一些印象,一些启发,使有兴趣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发展自己和提高自己。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教学目的:1.通过讲授视听语言的定义,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存在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2.通过欣赏影视作品,使学生正确掌握视听语言的特征,逐渐对电影艺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3.通过欣赏影视作品,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分类、特点、发展历史及其流派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2.视听语言与造型语言的异同3.视听语言的特点4.视听语言的发展历史及其流派教学难点:1.视听语言与其它语言的异同2.视听语言的特点教学方法:运用讲授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第1节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一、电影艺术的概念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电影艺术最大限度地吸收了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等各门艺术的手段和技巧,这种吸收不是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经过改造而兼收并蓄,从而使电影具备了一种独特的、全新的质,成为一种音响与画面相结合的视听艺术。
二、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1.电影艺术的综合性电影具有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特点.它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元素。
它们相互融合,形成电影自身新的特性。
◆文学艺术元素◆造型空间艺术元素◆音乐艺术元素◆戏剧艺术元素2.电影艺术的视像性电影以活动的画面形象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主要诉诸于观众视觉的性质。
影视视听语言技能 教案
![影视视听语言技能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d3044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a.png)
影视视听语言技能教案1. 引言影视视听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有趣且有效的方式。
通过观看电影、电视剧和其他影视作品,研究者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口语和理解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影视视听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
2.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使他们能够理解并听懂影视作品中的对话和对白。
- 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地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
-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影视作品中的情节和上下文。
3. 教学方法3.1 观看影视作品学生将观看选定的电影、电视剧或其他影视作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研究目标选择适当的影视作品。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观看,也可以在家中自行观看。
3.2 视听练学生将参与各种视听练,以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这些练可以包括:- 听取片段并回答问题- 跟读对话并模仿演员的语调和语气- 分析对话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3.3 语言讨论学生将进行讨论和辩论,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将提供话题和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并通过影视作品中的情节和对话进行讨论。
4. 教学评估学生的语言技能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对影视作品中情节和对白的理解- 视听练的成绩5. 教学资源教师将提供以下资源进行教学:- 选定的影视作品- 视听练材料- 语言讨论的话题和问题6. 教学计划以下是本教案的教学计划:- 第一周:介绍教案目标和方法,学生选择并观看影视作品。
- 第二周:进行视听练,包括听取片段并回答问题。
- 第三周:进行口语练,学生模仿演员的语调和语气。
- 第四周:进行语言讨论,学生讨论影视作品中的话题和问题。
- 第五周:进行教学评估,评估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情况。
7.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提高他们的视听语言技能。
这种研究方法不仅有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听力、口语和理解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视听语言教案(精选)
![视听语言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f06c98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5.png)
视听语言教案(精选)第一篇:视听语言教案(精选)视听语言元素——光线1.影视用光概述• 按光位分,可分为顺光、侧光、顶光、底光等。
• 按光质分,可分为聚光、散光、软光、硬光等。
• 按光的亮度分,可分为强光和弱光。
• 按光调分,可分为低调光与高调光。
2.顺光:也叫做“正面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拍摄方向相同的光线。
,被摄体受光均匀,景物没有阴影,色彩饱和,能表现丰富的色彩效果。
3.侧光:也叫背光,光线与拍摄方向相反,能勾勒出被摄物体的亮度轮廓,又称轮廓光。
逆光下的景物层次分明,线条突出,画面生动,立体感和空间感强。
逆光最适合表现深色背景下的深色景物,常常用它来捕捉剪影。
4.顶光:来自顶部的光线,人物在这种光线下,其头顶、前额、鼻头很亮,下眼窝,两腮和鼻子下面完全处于阴影之中,造成一种反常奇特的形态。
5.直射光: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光。
直射光(硬光),照在被摄体上,形成明显反差,用侧光照明,并有明显的投影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和皱褶。
6.散射光:光线软,受光面和背光面过渡柔合,没有明显的投影。
对被摄对象的形体、轮廓、起伏表现不够明。
光线柔和,宜减弱对象粗糙不平的质感,使其柔化。
用于拍人物老的显得年青些,年轻的显得漂亮些。
7.光线语言λ光线构成了塑造银幕空间的重要手段。
λ不同照度的光线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不同的作用。
λ由光线所形成的明暗、阴影暗示人物、事件的性质。
8.《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用高调的照明表现了战前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现实空间的还原色彩和战争空间的黑白影调。
9.《天堂电影院》一部自传体回忆影片,过去的时空在创作者心目中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为此导演采用了给人予岁月感但却温暖的金黄色的影调,而影片主人公恋爱的一段,影调在金黄色的基础又变得亮起来。
10.《教父》黑帮们出没于黑暗和幽暗的建筑中,画面常常以黑色作为背景,人物面部呈现半明半暗的状态,导演以此突出黑手党的神秘、恐怖以及地下意义。
动漫视听语言解析课程设计
![动漫视听语言解析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0db25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3.png)
动漫视听语言解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动漫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掌握动漫画面构成、镜头运用、色彩搭配等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分析动漫作品中的视听元素,如角色动作、背景音乐、声效等,并阐述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动漫风格特点,拓宽动漫文化视野。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动漫故事板,展示故事情节和视听语言的应用。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部简短的动漫作品,运用视听元素表达情感和故事。
3. 学生能够运用动漫视听语言进行作品分析和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动漫艺术的热爱,激发创作热情,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通过动漫作品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尊重原创,抵制抄袭,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动漫视听语言解析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动漫视听语言相关知识,提高动漫创作和鉴赏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学阶段,对动漫有一定了解和兴趣,具备一定的绘画和创作能力,善于合作和分享。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创作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培养具备动漫视听语言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动漫视听语言基础知识:包括动漫画面构成(如画面布局、角色设计)、镜头运用(如景别、角度、运动)、色彩搭配(如色彩情感、视觉冲击)等内容,对应课本第一章。
2. 动漫作品案例分析:选取不同风格和类型的动漫作品,分析其视听元素的应用,如角色动作、背景音乐、声效等,对应课本第二章。
3. 动漫故事板创作:教授故事板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对应课本第三章。
4. 动漫作品创作实践: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部简短的动漫作品,注重视听元素的运用,对应课本第四章。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a8da0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f.png)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教案: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目标:1.了解影视动画的视听语言。
2.学习分析影视动画的视听语言。
3.提高学生对影视动画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影视动画的视听语言的概念。
2.分析影视动画的视听语言的方法。
3.提高学生对影视动画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分析影视动画的视听语言的方法。
2.提高学生对影视动画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影视动画片段或电视剧片段。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引入影视动画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影视动画的定义和分类,并举例说明。
让学生回答影视动画是如何通过图像、声音和语言来传达信息和情感的。
Step 2:讲解影视动画的视听语言(15分钟)解释视听语言的概念,包括图像、声音和语言三个方面。
通过讲解这些元素在影视动画中的作用和表达方法,使学生了解视听语言。
Step 3:分析影视动画的视听语言(30分钟)选择一段影视动画片段或电视剧片段,并放映给学生观看。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聆听和感受片段中的图像、声音和语言元素,并分析它们的具体作用和表达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分析,如挖掘片段中的主题、情绪、角色性格等。
Step 4:讨论与总结(2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刚才观看的片段,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片段中的图像、声音和语言元素具体表达了什么信息和情感?2.片段中的不同元素之间是如何配合和衔接的?3.如何改进片段中的视听语言?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和改进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片段中的视听语言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并对学生的分析和改进建议进行评价和点评。
Step 5:练习(15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分析方法,选取一段自己喜欢的影视动画片段并观看,然后用书面形式分析片段中的图像、声音和语言元素的作用和表达方式。
要求学生将分析结果整理成报告,并交给教师。
Step 6: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分析报告展示给全班,并给予互相评价和点评。
视听语言教案分析模板范文
![视听语言教案分析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192a7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d.png)
一、教案名称:《视听语言》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应用领域等。
2. 能力目标:掌握视听语言的分析方法,能够对影视作品进行视听语言分析。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视听语言的概念与特征2. 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3. 视听语言的符号编码系统4. 视听语言的分析方法5. 视听语言案例分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片段,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视听语言。
2. 提问:这段影视作品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感受到哪些视听元素?(二)讲授新课1. 视听语言的概念与特征- 介绍视听语言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 分析视听语言的符号编码系统,包括画面、声音、镜头、剪辑等。
- 阐述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2. 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 镜头叙述的规则- 声画叙述规则- 视听元素的分析3. 视听语言的分析方法- 视听元素分析- 镜头分析- 剪辑分析- 声音分析4. 视听语言案例分析- 以具体影视作品为例,分析其视听语言特点。
-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影视作品进行视听语言分析。
(三)课堂练习1. 分组讨论:选择一部影视作品,分析其视听语言特点。
2. 撰写视听语言分析报告。
(四)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分析方法等。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视听语言分析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视听语言分析报告的质量。
3. 考核: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视听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视听语言分析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c89fa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6.png)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影视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包括画面、声音、剪辑等。
3. 理解视听语言与传统语言的区别及其表达力。
1.2 教学内容1. 视听语言的定义与特点2. 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3. 视听语言与传统语言的比较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运用。
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一段影视作品片段,引发学生对视听语言的思考。
2.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视听语言的定义、特点及其基本元素。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其表达力。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视听语言的认识和感悟,互相交流。
第二章:画面语言2.1 教学目标1. 掌握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包括画面构图、色彩、光影等。
2. 了解画面语言的表达力及其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1. 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2. 画面语言的表达力3. 画面语言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和表达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画面语言运用。
2.4 教学步骤1. 回顾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引入画面语言的话题。
2. 讲解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包括画面构图、色彩、光影等。
3. 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画面语言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其表达力。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画面语言的认识和感悟,互相交流。
第三章:声音语言3.1 教学目标1. 掌握声音语言的基本元素,包括音乐、对话、音效等。
2. 了解声音语言的表达力及其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1. 声音语言的基本元素2. 声音语言的表达力3. 声音语言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音语言的基本元素和表达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声音语言运用。
《视听语言》教案
![《视听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5276d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2.png)
《视听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和构成要素3. 学会分析和解构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技巧4. 提高学生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视觉和听觉元素的融合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运用叙事和表意的结合2. 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视觉元素:画面、色彩、构图、摄影机运动等听觉元素:音乐、声音、对白、音效等3. 视听语言的构成要素剪辑:镜头切换、画面组合、节奏控制等摄影:角度、景别、光线、构图等音效:声音的运用和组合,氛围的营造等4. 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叙事手法:顺序、倒叙、闪回等表意手法:象征、隐喻、夸张等情感表达:音乐、画面、表演等手段的运用5. 视听语言的创作实践分析经典影片的视听语言运用学生短片创作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元素和构成要素,分析经典影片的视听语言运用。
2. 实践法:学生进行短片创作实践,运用所学视听语言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析影片中的视听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分享创作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短片创作:学生完成短片创作的质量和创新性。
3.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情况,对视听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资源1. 经典影片:用于分析和讲解视听语言的运用。
2. 教材:提供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元素和构成要素的知识。
3. 摄影机、麦克风等视听设备:用于学生短片创作实践。
4. 投影仪和屏幕:用于播放影片和展示学生作品。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结构:第1-4课时: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第5-8课时: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和构成要素第9-12课时: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技巧第13-16课时:视听语言的创作实践七、教学步骤1. 引入阶段:通过播放一部经典影片片段,引发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题目第一章动画分镜头的认识课时4学时
教学目标1、认识视听语言的概念,了解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
2、了解分镜头剧本的概念,理解动画视听语言的作用
3、了解分镜头剧本制作的格式、内容与流程
4、熟悉分镜头画面的四大元素
教学重点1、分镜头剧本的格式、内容与流程
2、分镜头画面的四大元素
教学难点1、分镜头剧本的概念及作用
2、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
讲授新课内容(一)分镜头台本概述
动画分镜头台本是导演根据文字剧本提供的艺术形象和情节结构,运用电影手法把它表现出来的。
具体地说,就是对文字剧本进行二度创作,按电影逻辑把它分切成连接的镜头。
每个镜头要依次编号,写出内容和处理手法。
在一部动画中,分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基本上决定了动画的叙事风格,统领动画的整体效果。
1、分镜头台本的由来
(1)第一部电影《火车进
站》
(2)最早使用分镜头剧本
的电影作品:《战舰波将金
号》、《墨西哥万岁》
(3)最早使用分镜头剧本
的动画作品:《三只小猪》
(4)最早使用分镜头剧本
的长篇动画电影:《白雪公
主》
2、画面分镜头台本的格式
(1)美式:美国的动画分镜纸格式是横向的,三个画面,画面宽高比是4:3;
(2)日式:日本的分镜纸格式是以竖向的为主,五或六个画面,画面宽高比是16:9;
(3)中式:我国的分镜纸格式有横向的、也有竖向的。
3、画面分镜头的内容:镜
号、景别、摄法、画面设计
草图、内容、音乐、时间、
备注等。
(四)动画分镜头创作流程
(五)分镜头画面的基本造型元素
1、角色
(1)角色的重要性
(2)角色的分类:主要角色、次要角色、群体性角色
(3)角色的组合设计:通常一部动画片有多个或成组的角色形象,都具有各自的内在性格及外在形象特点,他们之间会产生各种子盾,这种种矛盾有产生、发展、冲突、化解等表现,这会使得整部动画片之情节更加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4)角色的动作表演
2、场景
(1)场景的主要特征:一要有社会环境性、二要有生活环境性。
(2)场景设计和背景设计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绘画基本功对动画分镜头剧本制作的重要作用
2、掌握人体的基本画法
3、掌握分镜头画面的透视及画法
4、熟悉角色与场景设计的基本要
教学重点1、分镜头画面透视
2、角色与场景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1、人体的基本画法
2、分镜头画面的透视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
讲授新课内容(一)熟练绘画的基本功
作为一名动画导演,不仅要善于运用影视镜头语言来讲述故事,同时还必须是一名绘画水平较高的画家,能熟练地画出你想像中的角色动作和背景,因此对画面的构图、透视,人物结构和比例,场景的空间调度等都要熟练
掌握,这样,才能得心应手
地进行分镜头画面的创作。
1、素描、速写和默写的训练
2、掌握人体结构与比例
3
、掌握头部结构
(二)掌握分镜头画面的透视
透视的基本规律是:同样大的物体,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宽远窄、近清晰远模糊。
1、几何透视
(1)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
(3)倾斜透视
2、空气透视
(1)空气透视:物体距离越远,看上去形象越模糊
(2)色彩透视:距离越远偏蓝的倾向越明显
(三)掌握分镜画面的空间构图
1、构图的平面空间关系
平面构图的好坏决定一部动画的画面美感与表现效果,一般要求在平面构图中要能体现人物的关系、比例和光线等
2、构图的立体空间关系
在二维空间中是借透视原理、色彩的冷暖、画面的明暗层次等来表现表现纵深的空间感。
(四)掌握角色造型与背景设计
1、角色造型
●角色造型的比例:头部及全身的转面也同样分正面、侧面、
正侧面、后侧面、正背面;
●主要角色的表情图;
●主要角色的常用动态图;
●主要角色的口型图;
●片中所有角色的站姿比例图;
●所有角色的色彩图;、
●主要角色的手姿图;
●主要角色服装;主要道具设计等
2、背景设计:
交待故事发生的特定地点与环境、道具等,并为情节与角色表演营造出恰当的气氛。
(五)掌握场景的空间调度
1、增加场景的深度感
2、增强场景的复杂化
3、运用镜头的组接,加强场景的空间感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题目第三章镜头与画面构图课时6学时
教学目标1、了解镜头的概念
2、熟记镜头的景别概念,并熟练运用到设计工作中
3、熟记镜头的角度概念,了解其使用的原则
4、了解画面构图的特点,熟记画面构图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景别的概念及其应用
2、角度的概念及其应用
3、画面构图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景别的概念
2、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讲授新课内容(一)了解镜头
1、镜头视点
选择不同的镜头视点暗示着产生这个镜头画面的观察主体是谁,这意味着,动画片的镜头画面构图必须有观察的“主体意识”,创作者时刻要想到镜头画面所对应的观察者是谁。
(1)客观镜头
(2)主观镜头
2、镜头的表现手法
(1)长镜头
(2)短镜头
(3)快镜头
(4)慢镜头
(二)镜头的景别
(三)镜头的角度
1
、鸟瞰镜头 2、平视镜头 3、俯视镜头 4、仰视镜头 (四)画面构图 1、画面构图的概述
(1)特点:运动性;整体性;多视点,多角度;时限性 (2)基本要求:画面简洁、突出主体、构图要有连贯性
2、画面构图的视觉元素 ● 几何中心
● 画面兴趣中心
3、构图的基本形式 ● 封闭性构图
A. 画面结构完整、重点要突出主体
B. 构图均衡
C. 强调画面的运动性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一)机位的运用
1、拍摄距离
3、拍摄高度
4、拍摄方向
(二)镜头中的轴线法则
1、轴线:
●运动轴线:角色运动的轨迹
●关系轴线:两人之间的连线
2、轴线法则:
摄影机必须在轴线的一侧进行拍摄,即在轴线180度内来放置摄像机,确定机位与拍摄方向,这就是所谓的轴线法则
3、镜头九镜法
1——总关系镜头
2、3——平行镜头
4、5——外反打镜头
6、7——内反打镜头
8、9——正打、反打镜头
(三)越轴
1、概念:
越轴是指打破原有的关系或运动轴线,到轴线另一侧进行拍摄
如果不加入特殊的镜头处理,越轴后画面中的被摄对象与前面所摄画面中主体的位置和方向是不一致的,出现镜头方向上的矛盾,造成前后画面无法组接。
此时硬性组接,就会使观众对所组接的画面空间关系产生视觉混乱。
主体运动的速度越快,运动轴线的作用就越明显,越轴给观众造成的错觉也就越严重。
2、越轴处理的技巧
为了避免镜头取景角度的单调以及剧情的需要必须越轴,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进行合理越轴。
(1)利用角色动作越轴
(2)利用空镜越轴
(3)利用中性镜头越轴
(4)利用虚拟摄影机移动越轴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一)镜头衔接的技巧
1、镜头衔接的出入画:镜头衔接的出入画应该保持视觉方向的
连续性。
2、镜头间的画面匹配
为了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和方向的一致性,相连镜头的画面也需相应匹配。
●位置的匹配
●运动方向的匹配
●视线的匹配
3、镜头间的动作衔接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