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点信息表

合集下载

高分六号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应用

高分六号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应用

高分六号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应用一、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目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属于多发易发性灾害。

全面掌握某县地质灾害情况,通过揭示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其所造成的破坏损失和人类社会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抵御灾害的能力。

二、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意义充分掌握某县地质灾害实际情况,减少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的损害。

对保障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遥感解译概况1.工作范围整个某县行政区域,面积约1740km2。

2.出图比例尺及解译比例尺出图比例尺为1:50000,解译比例尺大于1:50000。

重点区解译比例尺为1:10000。

3.遥感解译内容(1)地质构造解译解译线性影像(线性构造)和环状影像(环状构造),确定主要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及活动断裂构造和区域性节理裂隙密集带的分布位置、发育规模、展布特征;解译新构造活动形迹在影像上的表现。

图1 某县构造纲要图图2 线性影像(2)地貌解译解译区域地貌特征。

图3灰岩影像特征 4碎屑岩影像特征(3)地质灾害点解译区域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泥石流、危岩等地质灾害。

主要解译与人类活动较为密切的区域,尤其是房屋后面的人工削坡,道路边坡等区域。

图5滑坡影像特征图6 危岩及危岩下的居民房四、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遥感解译的实施(一)手图制作1.确定工作范围。

2.用mapgis生成工作区的正射影像图。

3.用mapgis生成地质灾害点分布图。

4.制作地灾点遥感解译表格。

(二)图件的制作1.审核甲方提供的资料,纪录所需的资料是否齐全。

资料一般包括工作范围、地质(地层面文件、断层、地质界线、地层代号、产状)、地质的柱状图或者图例、地貌、相关的文字描述部分。

查看是否有历史地灾点、有则需要进行核销。

查看是否有重点区的划分,有则进一步确定重点区的范围界线。

2.确定所需要出的图件内容。

逐一制作相关图件。

出图内容一般为正射影像图、地质遥感修编图等图件。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万(试行)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万(试行)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0000)(试行)2020年3月目 次引 言 (5)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1)4总则 (2)4.1目的任务 (2)4.2部署原则 (3)4.3总体要求 (3)5设计书编写 (5)6调查内容 (5)6.1基本规定 (5)6.2孕灾地质条件调查 (5)6.3特殊地区孕灾地质条件调查 (7)6.4地质灾害调查 (9)6.5地质灾害隐患调查 (10)6.6承灾体调查 (10)7基本调查方法 (10)7.1资料收集与分析 (10)7.2遥感调查 (11)7.3地面调查 (11)7.4物探 (11)7.5钻探 (12)7.6山地工程 (12)7.7测试与试验 (12)8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1总体要求 (13)8.2一般调查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3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4单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5地质灾害风险管控 (14)9成果编制与验收 (14)9.1图件编制 (14)9.2报告编制 (14)9.3数据库建设 (14)9.4成果验收 (15)9.5资料归档 (16)附录A(资料性附录)地质灾害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及适用范围 (17)附录B(规范性附录)规定符号图示图例 (18)附录C(资料性附录)设计书编写提纲 (20)附录D(规范性附录)野外调查格式及调查表 (21)附录E(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分类表 (43)附录F(资料性附录)土的类型与结构 (46)附录G(资料性附录)岩体结构类型及划分 (47)附录H(资料性附录)斜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 (48)附录I(资料性附录)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及其判定 (49)附录J(资料性附录)单体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50)附录K(资料性附录)遥感解译和隐患识别方法 (53)附录L(资料性附录)岩土体测试项目及参数表 (55)附录M(资料性附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57)附录N(资料性附录)成果报告提纲 (63)附录O(资料性附录)数据库建库报告提纲 (65)附录P(资料性附录)附图附件编制 (66)引 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中遥感解译的方法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中遥感解译的方法

一、1:5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2005年以来部署实施了县(市、区)1∶50 000地质灾害较详细调查,共查明地质灾害及隐患点28.6万处,建立了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通过分阶段、递进式的调查,摸清了我国地质灾害基本状况,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湖北、广西等省正在开展以孕灾主控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隐患判识为主的1:50 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湖南省进一步推进1:1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深化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形成机理和规律认识,总结成灾模式,开展不同层次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提出综合防治对策建议,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二、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遥感方法对比积极采用遥感、无人机、激光雷达等新技术,提升调查信息获取效率和精度,促进技术与方法融合,助力1:5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根据调查区实际情况选择卫星遥感技术方法,分析地质灾害类型、边界条件、变形特征、分布发育规律等,初步圈定地表变形区和地质灾害隐患。

选取重点调查区的典型地质灾害体,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或激光雷达等方式,对地质体进行全面的数据获取和三维分析,精细剖析灾害形成机理和发生发展规律,总结成灾模式。

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数据特点及在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中的应用,善图科技推荐的数据类型如表1。

总体来看,卫星遥感相对无人机航空遥感,激光雷达等技术,价格要低廉,实用性较强,其中,采用国产高分一号开展一般调查区1:50000比例尺的遥感调查,国产高分二号开展重点调查区1:10000比例尺的的遥感调查性价比最高。

新技术方面,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有利于大范围连续跟踪地表微小形变,成果直观,但价格高,解译难度大。

采用激光雷达测量(LiDAR),能有效识别山体损伤和松散堆积体等隐蔽性灾害,但数据处理难度大,成本高。

采用无人机航拍越来越普遍,能快速获取清晰度高,大比例尺的地面可见光数据,资料直观,数据处理相对容易,成本高于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但低于激光雷达数据。

1:1万遥感地质灾害解译制作-北京揽宇方圆

1:1万遥感地质灾害解译制作-北京揽宇方圆

四川省都江堰市白沙河流域遥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遥感专题报告二〇一七年九月四川省都江堰市白沙河流域遥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遥感专题报告实施单位: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编写人:单位负责人:单位技术负责人:提交单位:提交时间:二〇一七年九月目录第一章工作概述 (1)一、总体目标 (1)二、主要任务 (1)第二章自然地理概述 (1)一、地理位置 (1)二、自然地理条件 (1)三、社会经济概况 (2)四、气象和水文 (3)第三章工作概况及质量评述 (3)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3)二、工作安排 (4)1、准备阶段 (4)2、室内解译阶段 (4)3、野外调查验证阶段 (4)4、综合分析及报告编写阶段 (4)第四章提交的主要成果 (4)一、文字报告 (4)二、图件 (4)第五章遥感图像选择与优势 (4)一、传感器优势及特点 (5)二、遥感数据波段合成特点 (5)第六章地质灾害遥感调查 (7)一、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方法和流程 (7)1.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方法 (7)2.遥感解译流程 (7)2.1建立遥感解译标志 (7)2.2室内解译工作 (8)2.3野外调查和验证 (8)2.4解译成果图件的编制 (8)二、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标志 (8)1.滑坡灾害影像特征与解译标志 (8)2.崩塌遥感解译 (9)3.泥石流遥感解译 (10)4.不稳定斜坡遥感解译 (11)三、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结果 (11)四、遥感解译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分析 (18)第七章综述与建议 (21)一、综述 (21)1.解译资料评价 (21)2.解译背景 (21)3.解译内容 (21)4.解译结果概况 (21)二、建议 (21)1.加强对白沙河流域地质灾害的深入研究 (21)2.制订白沙河流域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划 (21)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21)第一章工作概述一、总体目标采用2017年05月08号Worldview-2高分辨率(0.5m)卫星数据资料,对四川省都江堰市白沙河流域开展1:1万地质灾害遥感综合解译工作,分析其地质灾害形成和发育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白沙河流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提供遥感地质基础资料。

1:5万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字段必填项等级说明

1:5万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字段必填项等级说明

发展阶段发展阶段5潜在危害-威胁对象威胁危害对象4威胁房屋威胁房屋户2潜在危害-威胁人口威胁人口4潜在危害-威胁财产威胁财产4潜在危害-险情等级险情等级4监测建议监测建议1防治建议防治建议1防治建议-群测群防群测群防1防治建议-搬迁避让搬迁避让1
防治建议-专业监测防治监测1防治建议-专业监测防治监测1防治建议-工程治理防治治理1遥感解译点遥感点0勘查点勘查点0测绘点测绘点0防灾预案/群测群防点防灾预案0照片多媒体0
录像录像2调查负责人调查负责人2填表人填表人2审核人审核人2调查单位调查单位2填表日期-年填表日期年1填表日期-月填表日期月1填表日期-日填表日期日1示意图-栅格图示意图4示意图-矢量图矢量示意图4野外记录信息野外记录信息1
补给段长度值1
主沟纵坡值1
植被覆盖值1
冲淤变幅值1
松散物储量值1
山坡坡度值1
松散物平均厚值1
流域面积值1
相对高差值1。

遥感解译记录表、遥感野外验证表

遥感解译记录表、遥感野外验证表
接收时间
复核意见:
复核人:日期:年月日
复核人:日期:年月日
遥感野外验证记录表
工作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对应解译表编号:本表编号:
调查区名称
解译类型
观察点坐标
°′″E;°′″N;mH
图斑编号:图斑属性:
与解译结果对比:□对 □错□漏
观察点描述:
观察点描述:
实地照片编号:解译图斑编号:镜头指向:
填表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
遥感解译记录表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本表编号:
调查区名称
解译类型
涉及行政区
省市县
数据类型
接收时间
年月日
解译
编号最终编号ຫໍສະໝຸດ 名称中心点地理坐标
面积/长度(km2/km)
存在问题
°′″E
°′″N
°′″E
°′″N
°′″E
°′″N
本次调查
遥感影像:
存在问题及野外工作建议:
解译人:日期:年月日
解译人:日期:年月日
数据类型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遥感解译概况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遥感解译概况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遥感解译概况E县总面积约2348km2。

项目组共5个人,从数据预处理到成果提交用时5天。

制作的图件高程分布图如图1,坡体结构分布图如图2。

图1 高程的分布图2 坡体结构
四、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实施
1.地质灾害解译
E县地貌主要由构造侵蚀中山、侵蚀剥蚀中低山、剥蚀丘陵、溶蚀峰林谷地、峰丛洼地和侵蚀堆积河谷阶地组成。

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图3)、崩塌和不稳定斜坡(图4)等。

图2 野外验证的滑坡点图3野外验证的不稳定斜坡点
2.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主要根据遥感解译出来的地质灾害点与各个专题信息的空间关系进行因子分析。

例如地质灾害点与岩性和断层构造的空间关系(图4)、地质灾害点与道路的空间关系(图5)等。

图4地质灾害点与岩性和断层构造地质灾害点与道路
五、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
工作区共解译130个地质灾害点,其中滑坡24个,崩塌22个,不稳定斜坡84个。

图6遥感解译点分布图。

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解译、野外调查记录表、数据入库格式参考表、成果报告编写提纲

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解译、野外调查记录表、数据入库格式参考表、成果报告编写提纲

附录A(规范性附录)解译记录表表A.1为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现状解译记录表;表A.2为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变化解译记录表。

表A.2 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变化解译记录表附录 B(规范性附录)野外调查记录表表B.1为自然资源因子现状解译野外调查记录表;表B.2为自然资源因子变化解译野外调查记录表。

表B.1 自然资源因子现状解译野外调查记录表表B.2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解译野外调查记录表附录 C(资料性附录)数据入库格式参考表表C.1为自然资源因子解译成果数据图层划分参考表;表C.2为面状自然资源因子现状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表C.3为线状自然资源因子现状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表C.4为面状自然资源因子变化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表C.5为线状自然资源因子变化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表C.1 自然资源因子解译成果数据图层划分参考表表C.2 自然资源因子现状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面状)表C.3 自然资源因子现状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线状)表C.4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面状)表C.5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线状)附录 D(资料性附录)成果报告编写提纲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1﹕10000)成果报告编写提纲:第一章概况一、项目概况(来源、目的任务、实物工作量、预期成果)二、工作内容三、工作完成情况四、经费使用情况五、质量评述六、提交成果。

第二章调查区概况一、调查区位置、范围与自然地理概况二、调查区自然资源概况(自然资源概况、以往研究成果、以往研究成果评述)第三章技术方法一、技术路线二、工作方法(资料收集、遥感影像分析与处理、遥感解译、野外调查验证、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成果报告编写等)三、执行技术标准及规范第四章自然资源现状调查一、自然资源分布现状(类型、面积、图斑个数)三、分布现状分析(自然资源分析特点、存在问题分析)第五章自然资源监测一、自然资源变化情况(变化类型、面积、图斑个数)二、变化情况分析(变化情况总结、变化规律分析、存在问题分析)第六章综合研究与评价一、综合研究与评价(评价方法、评价步骤、评价结果)二、调查区面临的主要地质生态环境问题三、对策与建议第七章成果数据整理与提交一、数据库建设(图层命名与划分原则、属性结构与字段内容要求)二、提交文件内容及格式第八章结语一、取得成果(解决资源环境和基础地质问题、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其他进展与成果等)二、存在问题与建议。

石门,地灾,遥感报告

石门,地灾,遥感报告

湖南省石门县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报告2013年8月8日湖南省石门县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报告项目负责:×××项目设计:×××报告主编:×××参加人员:×××××××××××××项目审核:×××队长:×××编制单位: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三队编制时间:二O一四年十月目录第一章遥感数据选取及处理 (1)第二章遥感地质灾害影像解译标志 (2)第三章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统计 (5)第四章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背景之间的关系 (11)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17)附表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点信息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遥感数据选取及处理一、遥感数据选取本次石门县遥感灾害地质调查项目选用SPOT5遥感数据,经过投影及彩色合成等处理后形成地质灾害详查影像底图,基本参数见下表1:表1 石门县遥感影像底图基本参数表二、遥感数据处理遥感影像的预处理主要包括遥感影像的融合、正射校正、分割与镶嵌、几何精校正等4 个步骤:(1) 融合。

主要是高空间分辨率的全色影像与低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的融合, 这样可以增加多光谱影像的空间分辨率;(2) 正射校正。

利用DEM 对影像几何畸变纠正的过程, 它将对由地形、相机几何特性以及与传感器相关的误差所造成的明显的几何畸变进行处理, 得到正射的平面真实影像;(3) 分割与镶嵌。

将多幅影像连接合并, 以生成一副单一的合成影像, 由于获得的数据源种类多样, 不同的遥感数据存在着一定的云层覆盖等影像质量差的问题,需要对遥感数据进行分割与镶嵌处理, 这样可以把云覆盖等效果较差的地区去除, 形成一个较协调、均衡的整体; (4) 几何精校正。

地质灾害遥感调查记录表

地质灾害遥感调查记录表

**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遥感解译成果报告
附表二
2021年6月
1
地质灾害遥感调查记录表
遥感图像编号 GF1 地形图 编号
16
自然地理位置
**乡**村

感 图 像
地 理 坐 标
N
38°16'2"N
X E
66°26'11"E Y
地质灾害类型
泥石流 是否威胁人员财产

遥感影像特征
泥石流堆积区的最低点为4237m ,物源区的最高点为4617
米,最高差约为380米,物源区呈漏斗型,流通区的沟床较为细直,沟槽较狭长,堆积区位于沟谷出口处,呈宽扇形,浅褐色调。

堆积区前缘有分散农户。

解 译 结 果
该点疑似为一小型规模泥石流,位于**乡**村,泥石流流域面积913915m 2
,主沟谷长约2089m ,堆积扇扩散角约35°,堆积扇半径约150m ,堆积扇面积约10000m 2
,体积约15000m 3
,沟口方向100°,威胁分散农户。

野外验证结果
该点验证为**乡**村**沟泥石流,位于**乡**村,坡向110°,体积18000m3,危险区面积118000m2,规模小型,威胁分散农户。

解译人解译时间2021年6月1日审核人解译点编号YG001
2。

四川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验收工作指南及附表

四川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验收工作指南及附表

第一章四川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验收工作指南第一节适用范围为做好四川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验收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0000)》《四川省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细则(1:50000)»《四川省斜坡地质灾害隐患风险详查技术要求(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工作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四川省境内中央和省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补助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类项目,市(州)、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自筹资金项目参照执行。

第二节验收条件调查评价类项目验收阶段划分为:野外验收、成果验收与数据库验收3个阶段(附录1-1)。

一、野外验收(一)基本条件1.完成设计书规定的野外工作量,相关工作符合技术要求。

2.完成原始资料质量检查、编目造册和野外工作总结。

资料真实可靠、齐全完整。

3.通过承担单位内部验收。

4.提出野外验收申请并经过业主单位同意。

(二)需提交的材料1.项目中标通知书、合同(委托书)、野外验收申请、专家审查通过并修改完善的设计书与审查意见、设计工作量变更及批复意见、野外资料清单等资料。

2.野外调查数据、实际材料图、遥感解译、测绘和勘探类资料、样品分析测试成果、影像资料等。

3.自检、互检、内部验收等质量管理文件。

4.各类野外工作小结及总结。

二、成果验收(一)基本条件1.完成野外验收,按野外验收意见完成整改。

2.完成报告、图件、附件、附表等编制。

3.成果报告通过承担单位内部审查并修改完善。

4.提出成果报告验收申请并经过业主单位同意。

(二)需提交的材料1.成果验收申请。

5.野外验收意见和整改复核意见。

6.成果报告、图件、附件、附表等相关资料。

7.成果报告内部审查意见及修改说明。

三、数据库验收(一)基本条件1.成果报告通过验收并修改完善。

2.按技术要求完成数据库建设。

3.提出数据库验收申请并经过业主单位同意。

(二)需提交的材料1.数据库验收申请。

西藏萨迦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西藏萨迦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第一作者: 周学铖(1989 ̄) ꎬ男ꎬ宁夏西吉人ꎬ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ꎬ学士ꎬ工程师ꎬ主要从事遥感地质勘查及遥感技术应用ꎮ E ̄mail:
zhouxuecheng_rs@ qq. com
114

2019 年
周学铖ꎬ等:西藏萨迦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2 地质灾害影像特征
根据前人资料收集与现场查证综合分析ꎬ萨迦县
地质灾害以泥石流灾害数量最多且规模最大ꎬ崩塌灾
害较少且 规 模 均 为 小 型ꎬ 暂 未 发 现 滑 坡 灾 害ꎮ 根 据
GF ̄1 影像对萨迦县地质灾害建立了解译标志并进行
全县地质灾害解译( 表 1) ꎬ其中重点场镇采用 GF ̄2 影
像进行解译标志建立及地质灾害解译ꎮ 解译完成后针
对性的验证了部分灾害点( 图 1、图 2) ꎬ并相应修改完
sensing of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At the same timeꎬ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countyꎬ
four basic factors including the slopeꎬ rock and soil propertiesꎬ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hydrology conditionsꎬ
Abstract: Recentlyꎬ geological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Sakya County due to the “ 4 25 ” Perle
earthquakeꎬthe GF ̄1 and GF ̄2 images are used as the data source for the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remote

遥感解译分布图

遥感解译分布图

柳州市某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地质灾害在我国属于多发易发性灾害。

全面掌握E县地质灾害情况,通过揭示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其所造成的破坏损失和人类社会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抵御灾害的能力。

充分掌握E县地质灾害实际情况,减少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的损害。

对保障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E县总面积约2124.67km2。

项目组共5个人,从数据预处理到成果提交用时5天。

成果
工作区共解译325个地质灾害点,其中滑坡73个,崩塌62个,不稳定斜坡170个,塌陷20个。

遥感解译点分布图
广西善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填表说明 - 副本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填表说明 - 副本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填表说明(比例尺1:50000)
前言
为规范湖南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指导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开展,结合《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DD2008-02和《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200710),制定本填表说明。

目录
一、地质环境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1)
二、不稳定斜坡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3)
三、滑坡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6)
四、崩塌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9)
五、泥石流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12)
六、地面塌陷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15)
七、地裂缝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18)
八、地面沉降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21)
九、地质灾害点调查复核表填表说明 (23)
十、地质灾害测量记录表说明 (24)
十一、地质灾害点工程治理复核表填表说明 (25)
十二、搬迁避让场址点信息表填表说明 (26)
十三、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点信息表填表说明 (27)
十四、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填表说明 (28)
十五、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填表说明 (29)
十六、地质灾害隐患防灾预案表填表说明 (29)
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技术表格。

211169415_遥感影像数据解译下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211169415_遥感影像数据解译下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遥感影像数据解译下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廖梓颖摘要:目前,矿山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主要通过层次分析法对灾害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大多数矿山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缺乏对原始影像的解译分析,导致评价效果不佳。

对此,提出遥感影像数据解译下的矿山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首先,通过对地面控制点选取构建参考图像,对比得到比较图像之间的细微差异;其次,对原始影像差异较大的部分进行二次采样,将采样数据更新到原始遥感影像中;然后,采用ENV15软件对矿山地质灾害遥感影像多光谱灰度图像进行大气校正;最后,在此基础上将易发性和危险性指标进行融合,构建出矿山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

在实验中,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评价效果的验证。

经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法对地区进行矿山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时,灾害点预测误差较低,具备较高的评价精度。

关键词:遥感影像数据;矿山地质灾害;解译;风险评价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及其发育特征均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滑坡、泥石流等突发的地质灾害,不但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和财产的损害,还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事件日益持续增多,造成的危害也会越来越严重,所以,细致地调查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并对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对于国家和民众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矿山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主要依靠不同模型构建的评价指标实现。

通过采用不同的优化模型,对矿山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出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对指标进行排序,计算不同指标下的评价分数,从而实现对研究区域的矿山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通过采用上述评价方法可以满足对于矿山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需求,但是该方法仍存在一些弊端。

在研究区域的地貌特征时,因其经常呈现不规则的分布规律,所以采用单一的评价指标对整体研究区域进行风险评价会较为片面,容易出现评价结果与部分区域特点匹配值较低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