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考研333教育学重点
河南大学教育综合333 10-14真题

教育综合真题2014年教育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教学目标、教育智慧二、简答题:1、教育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2、教师劳动的特点3、课程研制的过程4、备课的环节有哪些三、论述题:如何理解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首因效应、学校心理辅导二、简答题:1、简单评述实验室实验法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3、情绪情感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4、智力和知识的关系三、论述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013年教育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教育价值、学校管理二、简答题:1、什么是教育的个体功能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3、教育目的的定向功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什么是“有指导的自主学习”?三、论述:教师应当具有怎么样的学生观心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社会知觉、性格二、简答题:1、使用测验法和调查法时应当注意哪些事项?2、注意分配依赖的条件?3、想象的功能?4、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角色和任务?三、论述题:智力发展的特征?影响因素?如何开发学生智力?2012年教育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教学模式、教育功能二、简答题:1、教育的一般规律2、班主任如何管理班集体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三、论述题:论述新课改的趋势心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行为矫正治疗、内隐记忆二、简答题:1、知觉有哪些特性?2、为什么说大脑是心理的主观能动器官?3、教师为什么要学心理学?三、论述题: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2011年教育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教育制度、国家课程二、简答题:1、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3、教师的职业角色三、论述题:1、试述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2、为什么说教师的研究属于行为研究?心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感觉、性格、能力、再造想象二、简答题:1、影响随意注意因素主要有哪些?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哪些心理因素影响问题解决?三、论述题:根据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其特点分析两位学生回答的优劣。
2010年教育学部分:一、名词解释:学校教育制度、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二、简答题:1、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2、学生发展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3、班级组织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三、论述题:1、试述当代教育观的转变2、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请举例说明。
河南大学考研333教育学重点

第一章教育学的由来和使命(不用重点复习)一、教育学对实践的作用(课本17页)(2016简答)1、解释教育实践问题2、提升教育实践水平3、推动教育实践改革第二章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重点章)第一节、教育本质(非重点)一、对教育本质的共识(课本41页)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2、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3、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第二节、教育功能(重点)一、教育功能的定义(课本42页)(有可能出名词解释)二、教育功能的分类(一)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重点)(2013简答,2016论述)个体功能(45页)1、促进个体个性化(1)培养个体的主体性关键字:自我意识,主体能力,创造意识(2)促进个体的独特性关键字:因材施教2、促进个体社会化(1)思想意识(2)个体行为(3)职业意识和角色社会功能(46页)(可能会单独考查政治或者经济、文化,例如:教育的文化功能是什么?)1、政治功能(1)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关键字:合格公民、社会公民、社会舆论(2)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变革2、经济功能(1)人力资本(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劳动者)(2)科学知识和技术3、文化功能(1)传播、保存、交流(2)选择(3)创新(二)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43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三)正功能与负功能(43页、49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看43页即可)(四)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44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2017名词解释)第三章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价值一、定义(56页)(2013年名词解释)作为客体的教育系统对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的需要的满足,即理解教育价值概念的核心是把握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属性两者之间的价值关系二、分类(了解即可)(56页)本体价值(又称内在价值)关键字:人、个体工具价值(又称社会价值或外在价值)关键字: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三、教育价值观(一)教育价值观的定义(58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二)教育价值观的形成(58页)(2014、2017简答)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社会条件和自我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1、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是教育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条件2、主体的需要和自我意识是逻辑前提3、人的实践活动是现实依据(三)教育价值观的特点(61页)(了解)1、稳定性2、差异性关键字:主体差异性3、时代性关键字:符合时代要求4、阶级性关键字:统治阶级(四)意义(63页)(了解即可)(五)我国教育价值观取向的确立(64-66页)(了解即可,只需看最后一段)第二节、教育目的一、定义(67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或预期实现的结果狭义广义二、教育目的的层次(67页)(了解即可)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教育目的的功能(68页)(重点)(2013简答)1、定向功能(体现在哪里)2、调控功能(体现在哪里)3、激励功能4、评价功能四、教育目的论(69页-74页)(一)个人本位论(了解、理解)(二)社会本位论(了解、理解)最后一段多看几遍五、教育目的确立的特性和基本依据(一)特性主观性体现人的主观意志客观性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二)基本依据1、社会依据关键字:政治经济关系、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2、人的依据关键字: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发展需要六、我国的教育目的(一)精神实质(80页)(重点)(2012、2015简答)(二)理论基础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81页)(了解即可)2、我国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83页)(2014论述)(三)教育目的的重建(84-88页)(了解即可)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重点)一、教师角色(91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二、教师的角色定位(91-94页)(2011简答)记住课本中每一条的大标题三、权利和义务权利(95页)(重点)(2016简答)义务(96页)(了解即可)四、劳动特点(97页-100页)(重点)(2014简答)1、复杂性与创造性2、个体性与群体性3、科学性与艺术性4、长期性与示范性心理学中也有这块内容,但是劳动特点有部分差异,需加强记忆,不要混淆,考试的时候,看题是出在教育学部分还是心理学部分。
333教育学原理背诵重点

333教育学原理背诵重点一、教育与教育学1.名词解释●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元教育学●教育●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生物起源说●劳动起源说2.论述●简述教育的要素及相互关系●论述现代教育的特征二、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关系1.名词解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先行●内发论●外铄论2.论述●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简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意义●论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及二者的关系●简述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简述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学意义●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简述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简述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三、教育目的、制度1.名词解释●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培养目标●素质教育●教育制度●学制●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学制●义务教育2.论述●简述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简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论述在确立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时要考虑的问题——个人、社会本位论●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简述我国学制确立的依据●简述学制的类型●论述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如何在我国推动终身教育理念的实践四、课程1.名词解释●课程●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隐性课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2.论述●简述课程的多样化与一元化的问题●简述泰勒原理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简述组织课程内容时应该处理好哪些关系●论述当前我国所倡导的新型的课程改革有哪些贡献●简述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简述核心素养五、教学1.名词解释●教学●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评价●范例教学模式●直观性原则●启发式原则●讲授法●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分组教学●走班制2.论述●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论述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原则,举例简述及各自的要求●论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及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方向●简述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六、德育、教师与学生1.名词解释●德育●陶冶●榜样示范●体谅模式●师生关系2.论述●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简述德育的方法●简述德育的途径●论述当前我国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简述学生观(如何正确看待学生)●简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河南大学 教育学重点知识总结

教育学重点知识总结1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2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3 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包括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4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5 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大致有三个:一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二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三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
6 社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也是自古就有。
社会教育从外延上说,主要包括了“社会传统的教育”、“社会制度的教育”与“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等不同类型。
7 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
教育的心理起源代表人物孟禄。
8 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第二、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第三、学校教育鱼生产劳动的脱离。
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现代教育的出现和发展;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第三、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
人们勾画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第一、学校发生一系列的变革;第二、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第三、教育的国际化鱼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第四、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9 柏拉图的《理想国》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教学的思想的专著。
1623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夸美纽斯一生写了大量的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教学论》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这本书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333教育学综合背诵要点

333教育学综合背诵要点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科学,以培养发展人的身心、智力和道德为目标,通过教育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实现社会进步。
2.教育的本质特征包括:目的性、系统性、差异性和社会性。
3.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教育学的理论体系1.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哲学教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和自然科学教育学。
2.哲学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本质、目标和意义。
3.社会科学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社会因素、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
4.自然科学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心理原理和教学方法。
三、教育的目标与任务1.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包括知识、能力、个性和价值观。
2.教育的任务包括: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四、教育的规律与原则1.教育的规律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发展规律、差异规律和阶段规律。
2.教育的原则是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和实践基础。
五、教育的方法与手段1.教育的方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实施教育活动的方式,如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
2.教育的手段是教育实践中采用的具体工具和技术,如教学设备、教材和多媒体。
六、教育学家与教育理论1.古代教育学家包括:孔子、孟子和董仲舒。
2.现代教育学家包括:赫胥黎、杜威和皮亚杰。
3.中国教育学家包括:陈寅恪、冯友兰和聂耳。
七、教育与发展1.教育是针对教育问题的根本性变革,包括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的。
2.教育发展是指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3.当前教育与发展的重点包括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教师发展。
八、教育学的发展趋势1.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包括理论研究的深入、教育实践的创新和教育科技的应用。
2.教育学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终身学习和全球共同发展。
以上是333教育学综合背诵要点的终结版,旨在帮助读者系统化地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目标与任务、规律与原则、方法与手段、教育学家与教育理论、教育与发展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
河南省考研教育学专业常见考点解析

河南省考研教育学专业常见考点解析教育学专业作为一门涉及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其考试内容多元且广泛。
本文将针对河南省考研教育学专业的常见考点进行解析,以帮助考生对重点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教育学理论基础考点解析1. 教育学的定义与特征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科学,其定义可概括为“教育学是以探讨教育的本质、目的、过程、方法和规律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其特征包括科学性、实践性、历史性和系统性。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探讨教育现象的规律性及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考生应熟悉并理解这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教育学学科体系教育学学科体系由教育学的学科层次、教育学的分类、教育学的分支、教育学的研究领域等内容构成。
考生需要了解各个层次的内涵与相关内容。
3. 教育学理论流派教育学理论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发展主义、社会构造主义等。
考生应掌握各流派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以及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考点解析1. 教育实证研究方法教育实证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实验、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通过量化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来研究教育现象的方法。
考生需了解实证研究流程、优缺点以及在具体研究中的应用。
2. 教育质性研究方法教育质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深入访谈、参与观察、案例研究等方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深入理解与解释来研究教育问题的方法。
考生需了解质性研究的方法操作步骤与特点,并了解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
三、教育心理学考点解析1. 学习理论与学习策略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情境学习理论等。
考生需了解各理论的基本观点、实证研究和教学应用。
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选择、计划、组织和控制学习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2. 心理发展理论与教育实践心理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考生需了解各理论对儿童和青少年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的解释,并了解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大学考研333教育学重点第一章教育学的由来和使命(不用重点复习)一、教育学对实践的作用(课本17页)(2016简答)1、解释教育实践问题2、提升教育实践水平3、推动教育实践改革第二章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重点章)第一节、教育本质(非重点)一、对教育本质的共识(课本41页)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2、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3、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第二节、教育功能(重点)一、教育功能的定义(课本42页)(有可能出名词解释)二、教育功能的分类(一)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重点)(2013简答,2016论述)个体功能(45页)1、促进个体个性化(1)培养个体的主体性关键字:自我意识,主体能力,创造意识(2)促进个体的独特性关键字:因材施教2、促进个体社会化(1)思想意识(2)个体行为(3)职业意识和角色社会功能(46页)(可能会单独考查政治或者经济、文化,例如:教育的文化功能是什么?)1、政治功能(1)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关键字:合格公民、社会公民、社会舆论(2)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变革2、经济功能(1)人力资本(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劳动者)(2)科学知识和技术3、文化功能(1)传播、保存、交流(2)选择(3)创新(二)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43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三)正功能与负功能(43页、49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看43页即可)(四)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44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2017名词解释)第三章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价值一、定义(56页)(2013年名词解释)作为客体的教育系统对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的需要的满足,即理解教育价值概念的核心是把握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属性两者之间的价值关系二、分类(了解即可)(56页)本体价值(又称内在价值)关键字:人、个体工具价值(又称社会价值或外在价值)关键字: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三、教育价值观(一)教育价值观的定义(58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二)教育价值观的形成(58页)(2014、2017简答)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社会条件和自我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1、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是教育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条件2、主体的需要和自我意识是逻辑前提3、人的实践活动是现实依据(三)教育价值观的特点(61页)(了解)1、稳定性2、差异性关键字:主体差异性3、时代性关键字:符合时代要求4、阶级性关键字:统治阶级(四)意义(63页)(了解即可)(五)我国教育价值观取向的确立(64-66页)(了解即可,只需看最后一段)第二节、教育目的一、定义(67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或预期实现的结果狭义广义二、教育目的的层次(67页)(了解即可)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教育目的的功能(68页)(重点)(2013简答)1、定向功能(体现在哪里)2、调控功能(体现在哪里)3、激励功能4、评价功能四、教育目的论(69页-74页)(一)个人本位论(了解、理解)(二)社会本位论(了解、理解)最后一段多看几遍五、教育目的确立的特性和基本依据(一)特性主观性体现人的主观意志客观性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二)基本依据1、社会依据关键字:政治经济关系、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2、人的依据关键字: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发展需要六、我国的教育目的(一)精神实质(80页)(重点)(2012、2015简答)(二)理论基础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81页)(了解即可)2、我国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83页)(2014论述)(三)教育目的的重建(84-88页)(了解即可)(四)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重点)一、教师角色(91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二、教师的角色定位(91-94页)(2011简答)记住课本中每一条的大标题三、权利和义务权利(95页)(重点)(2016简答)义务(96页)(了解即可)四、劳动特点(97页-100页)(重点)(2014简答)1、复杂性与创造性2、个体性与群体性3、科学性与艺术性4、长期性与示范性心理学中也有这块内容,但是劳动特点有部分差异,需加强记忆,不要混淆,考试的时候,看题是出在教育学部分还是心理学部分。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近几年没考过,仍需要多看几遍)1、职业道德(即师德)(2017名词解释)2、知识结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实践性知识3、能力结构第二节学生一、学生的角色定位(106-108页)(重点)(2013论述、2015简答)1、具有独立人格的人2、需要接受教育的人3、主动学习的人4、具有发展潜力的人二、权利、义务(109页)(了解即可)第三节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含义(111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二、作用(111-114页)(可能会考简答)1、教育产生效能2、教师威信3、师生的心理健康4、校园文化建设三、新趋势(114页)(了解即可)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理解)1、基本特征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2、影响因素教师因素态度、管理方式、智慧、人格因素学生因素对教师的认识、对学习的认识环境因素人际关系、课堂的组织环境3、基本策略真心关爱公平对待理解宽容严格要求第五章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第一节课程理论一、定义(122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二、课程选择依据(123页)培养目标社会发展个体发展时代背景区位特色课程传统三、组织方式(124页)(理解即可)四、课程的构成课程计划(125页)(2015名词解释)课程标准(掌握定义)教材(掌握定义)五、课程类型(掌握每种课程的定义)(127-130页)学科课程(2016名词解释)、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国家课程(2011名词解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形课程(2017名词解释)六、课程的研制(一)研制过程(131-133页)(2014简答)1、确定课程目标2、选择课程内容3、组织课程内容4、形成课程结构5、开展课程评价(二)泰勒原理内容与评析(133-134页)(理解)七、课程的实施(一)含义(135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二)课程实施的取向(136页)定义三个取向:忠实、适应与改编、创生(三)影响因素(2013简答)1、课程自身的特性合目的性、可传播性、可操作性、合时代性、相对优越性2、课程实施主体的素养校长、教师3、课程文化的制约态度、取向4、课程政策的调控八、课程理论流派(140-144页)(大概看一下就行,应该不会考)第二节课程改革一、定义(145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二、特点(145-147页)(了解即可)三、类型(147-148页)(大概看一下就行,应该不会考)四、影响因素1、社会体制的变化2、科学知识的增长3、学生的发展4、课程研究的新进展五、课程改革的追求(149-152页)(即新课改的趋势)(2012论述)关键字:优质课程、师生生活第六章教学理论与教学实施(重点章)第一节教学理论一、教学的定义(155页第二段)(2015名词解释)二、教学的特点(157-161页)(2016简答、2017论述)这几页内容需要仔细看,记忆加理解三、教学目标(162页)(2014名词解释)掌握定义即可四、教学理论流派(大概看一下就行,应该不会考)第二节教学实施一、教学设计(需要掌握)(一)概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二)1、教学目标设计(1)概念(168页)(2)步骤(168-169页)细化、具体化目标分析、确定任务寻找教学起点分析社会特征、预备技能、目标技能2、教学内容设计(1)概念(169页)(2)分类(170-171页)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2011论述)策略性知识需要理解对于这几类知识,如何进行教学设计3、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关键字: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媒体的特征、经济条件(2)教学方法的选择(后一节学习)(3)教学组织形式设计课堂教学个别化教学4、教学评价设计(172页)形成性评价定义总结性评价定义二、教学环节(一)定义(172页)(有可能出名词解释)(二)具体环节1、备课(172-174页)(2014简答)(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研究教法(4)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年或者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新教师在写完教案后,一般应进行试讲2、上课(174-176页)(1)课的类型(了解)单一课综合课(2)课的结构(了解)组织教学----检查复习----传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3)上好课的基本要求(需要记住7个要求)3、学生作业布置、检查与批改(177页)(课本多看两遍,理解)4、课外辅导(178页)(大概看一下就行,应该不会考)5、学业成绩的测评(178页)(大概看一下就行,应该不会考)三、教学方法(不做为重点)(一)分类(179-182页)(大概看一下就行,应该不会考)(二)运用的基本策略(课本多看两遍,理解)四、教学模式(一)定义(183页)(2012名词解释)(二)国外主要教学模式(184-187页)(大概看一下就行,应该不会考)(三)国内主要教学模式(187-190页)(多看课本,理解每种教学模式的内容,不需要死记硬背)1、有指导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2013简答)2、问题—探究教学模式3、情境-陶冶教学模式五、教学艺术(一)概述1、定义(190页)(2015名词解释)2、特点(190-191页)(了解即可)3、功能(191-192页)(需要记忆)陶冶功能谐悦功能转化功能(二)课堂教学艺术(192-194页)(大概看一下就行,应该不会考)(三)教学艺术风格(194-195页)1、定义2、如何培养教学艺术风格两个方面:学校领导、教师自身第七章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非重点章)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概念(198页第一段)(有可能考名词解释)(二)任务与内容(199-202页)(大概看一下就行,应该不会考)(三)理念与原则(202-206页)1、理念(理解上记忆)人性化生活化主体化生态化终身化2、原则(即一般规律)(2012简答)(重点)(1)从学生道德生活实际出发(2)凸显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自主性(3)坚持知行合一(4)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第二节德育过程(一)概念(207页)(有可能考名词解释)德育过程,是德育主体与客体共同作用,促进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并实现德育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
(二)特点(208-210页)(重点)必须记住课本黑色加粗的标题,其他内容需要理解(三)德育过程的开展(210-213页)德育活动的准备德育活动的开展德育活动的评价小标题多看几遍,最好记住,内容的话,大概看一下就行第三节德育的方法与途径(非重点)一、途径(213-218页)(一)直接的道德教育——德育课(二)间接的道德教育包括学科教学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园文化网络教育二、方法(218-225页)1、说服教育法讲解谈话讨论2、情感陶冶法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3、榜样示范法4、实际锻炼法5、品德评价法奖励惩罚看看课本,了解各种方法的定义和实施的注意事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