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设计.doc
大学《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思考题:1)死点存在的条件。2)死点的存在一定是缺点吗?
作业:P37 2-1 2-3 2-4
九、参考资料
十、教学后记
教案5
一、授课题目
第3章凸轮机构
§3-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
§3-2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七、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设计
思想
教学
模式
教学
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时间
安排
凸轮机构概述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结合动画、实例引出概念;
结合视频、动画讲解。
结合实例讲分类和应用。
实例讲解
视频、实例、分析
讲授
讲授
讲授
讨论
1、凸轮机构的结构
2、凸轮机构的作用
3、优点
4、缺点
5、凸轮机构的应用场合
1、机械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
5分钟
8分钟
5分钟
8分钟
5分钟
8分钟
3分钟
5分钟
5分钟
3分钟
5分钟
5分钟
3分钟
3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八、讨论、思考与作业
讨论题: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定义、区别与联系
思考题: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对未来工作真的很重要吗?
九、参考资料
《机械创新设计》,张春林、曲继方、张美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掌握凸轮机构的应用条件。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的等速运动和三角函数运动位移线图的绘制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18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18页)目录一、任务书 (1)二、小组设计分工具体情况 (6)三、第一章总体设计构想 (7)四、第二章方案设计 (8)五、第三章设计计算说明 (10)1、传动装置运动参数的计算 (10)2、轴与轴承部件的设计 (11)3、零件载荷计算 (11)4、机架及附件的设计 (12)六、第四章设计结论与探讨 (13)七、附录 (14)八、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6)《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实践的目的和任务(一)实践目的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在完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堂理论学习后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设计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机械设计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巩固和发展所学到的相关知识。
2.学习和掌握通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计算、绘图、运用设计资料(包括手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经验估算、考虑技术决策、机械CAD 技术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训练,以提高这些技能的水平,并为后续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4.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特点,将结构设计与造型设计知识相结合,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在设计中有工程自觉意识的工业设计师。
(二)实践任务1.完成课程设计题目的方案分析与设计;2.完成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3.完成装配图、零件图设计;4.完成方案设计效果图。
5.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二、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一)设计题目选择通用机械的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
设计题目仅给出要求机器实现的功能,由学生自定传动方案设计,学生亦可自选设计题目,但自选题目的难度与工作量应和课程设计要求相适应。
机械基础教案范文
机械基础教案范文教案:机械基础入门教学目标:1.理解机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掌握机械的分类和主要组成部分。
3.熟悉机械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4.培养学生对机械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1.机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机械是指能够完成一定工作的装置或结构。
-机械的基本原理包括力的作用、运动和能量转换等。
-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力、运动、速度、力矩等。
2.机械的分类和主要组成部分-机械可以根据用途、结构和工作原理等进行分类。
-根据用途可以分为:搬运机械、加工机械、动力机械等。
-介绍机械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传动系统、工作部件、控制系统等。
-介绍机械的工作原理,如负载、能源转换和输出等。
3.机械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分析机械故障的原因,如磨损、断裂、松动等。
-介绍机械常见故障的表现和危害。
-学习机械维修的基本方法,如检查、清洁、更换零件等。
4.学习和讨论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机械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析不同机械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教学步骤:1.导入(15分钟)-通过实例讲述机械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机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理论讲解(30分钟)-介绍机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分类和主要组成部分的讲解。
3.教学示范(30分钟)-展示不同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演示机械的组装和拆解过程。
4.案例分析(30分钟)-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机械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总结提升(15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鼓励学生思考机械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可能性。
教学资源:- PowerPoint课件或黑板白板。
-实物机械模型和示范装置。
-案例故障分析表格。
课堂评价:-课堂讨论成绩: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进行评价。
-案例分析作业:让学生写一份针对一些机械故障的案例分析报告。
拓展延伸:-参观机械制造企业,了解机械生产过程和技术。
-进行机械实验,观察和记录机械的工作过程和特性。
机械基础教案初中
机械基础教案初中课程名称:机械基础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机器和机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
2. 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3. 理解力和运动的基本原理。
4. 能够运用简单的机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物模型或图片。
3. 简单的机械装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机械?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机械是指机器和机构的总称,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自行车、汽车、电视等。
二、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机器和机构的基本概念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机器和机构的特征。
引导学生理解机器和机构的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
2. 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教师介绍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发动机、传动系统、刹车系统等,并解释各部分的功能。
3. 力和运动的基本原理教师讲解力的概念、基本性质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引导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运动的基本原理。
4. 应用实例分析教师展示简单的机械装置,如滑轮组、杠杆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机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0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机械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二、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机械的分类和特点教师讲解机械的分类,如传动机械、执行机械等,并介绍各类机械的特点。
2. 机械的设计和制造教师简要介绍机械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让学生了解机械的制作方法。
3. 机械的维护和保养教师讲解机械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引导学生注意机械的使用和保养。
4. 应用实例分析教师展示复杂的机械装置,如汽车、洗衣机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参数和选型依据;(3)熟悉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4)能够运用机械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模拟实验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认同感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机械设计概述1. 机械设计的意义和任务2. 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3. 机械设计师的要求和素质第2课时: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1. 机械零件的设计原则2. 机械零件的选材和加工3. 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和校核第3课时: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1. 机械系统的自由度和平衡条件2. 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分析3.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第4课时:机械系统的动力分析1. 机械系统的动力源和动力传递2. 机械系统的负载分析和计算3. 机械系统的动力性能优化第5课时:机械设计实例分析1. 机械设计案例介绍2. 机械设计案例分析3. 机械设计案例总结和启示三、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设计基础》2. 辅助材料:PPT课件、教学图样、设计软件教程3. 实验设备:机械设计实验台、测量工具、模拟实验器材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产品,引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 讲解:结合PPT课件和教材,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3. 案例分析:分析机械设计实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或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机械基础教案(模板)
05
06
提交完整的设计报告和制作成果。
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成果展示
实验报告
学生需按照实验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 记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部分。
课程设计成果展示
各小组需将设计成果进行展示,包括设计方案、制作过程、功能演示和成果评 价等。展示形式可以是PPT、视频或实物等。同时,学生需提交完整的设计报告 和成果展示材料。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中的案例分析、实验和课程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机械工程 领域的发展需求。
课程内容与结构
机械工程基本概念
介绍机械工程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发 展历史等。
经验设计
根据同类产品已有的设计经验,结合实际情 况进行改进和优化。
试验设计
通过试验手段探索设计方案,验证设计理论 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优化设计原理及应用
优化设计原理
数学规划方法
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求目标函数的 极值,得到最优设计方案。
运用数学规划理论和方法,建立优化数学 模型,通过计算机求解得到最优解。
机构运动学分析
机构运动学概述
机构运动学是研究机构运动规律的学 科,主要研究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 速度等运动参数。
机构位置分析
通过机构的几何关系,确定机构中各 构件的相对位置。常用方法有解析法 和图解法。
机构速度分析
研究机构中各点的速度以及构件间的 相对速度。通过速度瞬心法、速度多 边形等方法进行分析。
多目标优化方法
智能优化算法
针对多个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寻求综合最 优方案。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掌握机械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
2. 熟悉机械的运作原理,了解各种机械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
3. 掌握机械的维护保养方法,提高机械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2. 机械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3. 机械的运作原理4. 各种机械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5. 机械的维护保养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参数计算、运作原理等理论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各种机械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机械的维护保养方法。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基础》2. 教学课件3. 实物模型或图片4. 实验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引导学生掌握机械的基本知识。
3. 讲解机械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计算机械参数。
4. 分析各种机械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让学生了解机械的实际应用。
5. 讲解机械的维护保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维护保养机械。
6.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程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8. 课后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机械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参数计算、运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机械结构特点、应用范围和维护保养方法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环节中对机械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思维敏捷性、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机械制造企业,实地了解机械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介绍机械基础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机械基础的定义与分类2.机械工程基础知识3.机械原理和运动学4.机械力学基本原理5.机械设计基础6.机械加工基本工艺7.机械传动与控制8.机械故障排除和维护三、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机械基础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并通过示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
2.实践: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巩固所学的机械基础知识。
3.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机械基础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和应用机械基础知识。
四、教学流程1.导入:引入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依次介绍机械基础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定义与分类、原理和运动学、力学原理、设计基础、加工工艺、传动与控制、故障排除和维护。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机械基础的实验和操作,加深对机械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讨论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案例分析,通过实际问题来应用所学的机械基础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进行总结,并强调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和作业,巩固学生对机械基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1.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实践操作和表达能力。
2.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度和对机械基础的理解程度。
3.作业评估: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4.期末考试:组织机械基础的考试,对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六、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基础教材》2.实验器材:液压装置、传感器、机械零件等3.课件:包括机械基础的相关概念、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和案例分析等内容的课件。
七、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机械基础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
《机械设计基础》整体教学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定位与目标《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是将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的知识有机融合而成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和设计方法,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
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材料选择和设计计算方法,如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了解机械系统的设计过程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2、能力目标具备正确分析和设计常用机构的能力,能够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和进行机构运动分析。
能够根据工作要求合理选择和设计通用机械零件,具备查阅相关标准和手册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树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两大部分。
1、机械原理部分机构的结构分析:介绍机构的组成、运动副的类型和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平面连杆机构:包括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特点、运动分析和设计。
凸轮机构:讲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工作原理、从动件运动规律和设计方法。
齿轮机构:阐述齿轮机构的类型、特点、渐开线齿廓的形成和啮合特性,以及齿轮的参数计算和设计。
轮系:介绍轮系的类型、传动比计算和应用。
2、机械零件部分连接:包括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等的类型、特点和设计计算。
传动:涵盖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的工作原理、特点和设计。
轴:讲解轴的类型、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轴承:介绍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类型、特点、选择和计算。
《机械基础》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方案.doc
《机械基础》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方案-好范文网《机械基础》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和工作需要,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中等应用性人才。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张梦欣等主编的《机械基础》第五版的第一、二、三、四章内容。
第一章给学生介绍了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等内容,是学生可以掌握常用传动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螺旋传动主要介绍了螺纹的种类和应用,以及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学生学习之后能够认识到普通螺纹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链传动介绍了链传动的类型,并且让学生进行实训—台钻速度的调节。
让学生充分的了解链传动。
第四章齿轮传动介绍了类型及应用、渐开线齿廓、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让学生全面的了解齿轮知识。
三、学生分析刚接触专业课程,学生对《机械基础》这门课没有过多的了解,对于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没有多大认识;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对这门课较感兴趣,需要增加学生实际理解和操作能力的教学。
四、教学方法及改进教学措施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注意在实验、学习、生产劳动中积累经验,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运用知识,深化知识,拓宽视野。
3.深入了解学生情况,言传身教,对症下药,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4.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五、整体教学目标:1.强化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正确设定职业生涯规划。
附:教学进度表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周次起讫月日授课内容理论课时实操课时第一周绪论4第一章带传动第二周1.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31第三周2.V带传动31第四周3.同步带传动22第二章:螺旋传动第五周1.螺纹的种类和应用31第六周2.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21第七周3.螺纹的代号标注31第八周4.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31第三章:链传动第九周1.链传动概述4第十周2.链传动的类型4第十一周3.实训环节—台钻速度的调节4第四章:齿轮传动第十二周1.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4第十三周2.渐开线齿廓22第十四周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22第十五周4.其他齿轮传动简介第十六周5.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4第十七周复习4期中考试4期末考试4该篇《机械基础》教学计划范文,全文共有1007.5个字。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课程概述《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本课程内容丰富,涉及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3.了解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和职业道德,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1.机械设计概述:介绍机械设计的概念、任务、分类和发展趋势。
2.机械零件设计:包括传动零件、连接零件、轴系零件、弹簧等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3.机械传动设计:介绍传动系统的类型、性能参数和设计方法,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4.轴承和联轴器设计:分析轴承的类型、性能和选用原则,介绍联轴器的结构和设计方法。
5.机械结构设计:阐述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包括结构要素、强度计算、稳定性分析等。
6.机械创新设计:探讨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7.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设计实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全面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机械设计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实践教学:安排课程设计、实验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安排1.总学时:64学时2.理论教学:48学时3.实践教学:16学时(含课程设计、实验等)4.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机械设计概述第2-4周:机械零件设计(传动零件、连接零件、轴系零件、弹簧)第5-7周:机械传动设计(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第8-9周:轴承和联轴器设计第10-11周:机械结构设计第12周:机械创新设计第13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第14周:课程设计第15周:实验第16周:复习与考试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等)2.实践环节:30%(课程设计、实验等)3.期末考试:40%七、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主编:X,出版社:X)2.参考文献:《机械设计手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等3.网络资源: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在线课程资源4.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等八、教学效果评价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机械基础》教学设计
《机械基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机械的组成、运动副的概念及类型、机械传动的常见形式等基础知识。
掌握常见机械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结构的分析能力,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机械零件和运动副。
提高学生对机械传动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传动系统设计。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机械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机械的组成及运动副的类型。
常见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和应用。
2、教学难点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复杂机械结构的理解和综合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机械结构和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特定的机械问题展开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机械的运动和工作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机械设备,如自行车、汽车发动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机械基础。
2、知识讲解(约 40 分钟)(1)机械的组成讲解机械的定义,介绍机械通常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并分别举例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2)运动副的概念及类型解释运动副的定义,详细介绍低副(转动副、移动副)和高副(滚动副、凸轮副)的特点和应用,通过图片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3)机械传动的常见形式分别讲解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常见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场合,对比它们的优缺点。
(4)常用机械零件介绍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类型和选用原则,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机械基础教案设计
机械基础教案设计一、教案概述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机械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原理、机械结构和机械运动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基础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为将来学习更高级的机械工程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的基本定义和分类。
2.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学原理。
3.了解机械结构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4.了解机械传动的原理及常见的传动形式。
5.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机械基础概述内容:介绍机械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机械的定义和常见的机械分类,并举例说明机械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机械运动学内容:介绍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学原理。
方法:讲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和复杂运动等。
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运动的运动学原理。
3.机械结构内容:介绍机械结构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引导学生了解机械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机床、机构、连接件等,并讲解机械结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4.机械传动内容:介绍机械传动的原理及常见的传动形式。
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的原理,包括动力传递、运动传递和能量传递等。
介绍常见的机械传动形式,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并指导学生进行传动计算和设计。
5.机械创新与设计内容: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和设计能力。
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和改进机械产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机械竞赛和创新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方法1.平时考核: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方面的评估。
2.小组项目评估:评估学生在机械创新与设计项目中的表现和成果。
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考核。
五、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精选机械基础教材,适合学生学习和理解。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说课稿最新
教学方法与手段
01
02
03
04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 极思考、主动探索。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 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环节。
采用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辅助 设计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效
率。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 竞赛,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识点全面覆盖
树立良好的工程意识, 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 作风。
课程内容与结构
常用机构: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凸轮 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
课程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安排。
通用零件:包括螺纹连接、带传动、 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轴、 轴承、联轴器和离合器等。
课程结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 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知识点与技能点梳理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包括机械设计的定义、设计过程、设计准则等基础知识,以及常用的 机械设计方法和技巧。
机械零件设计
包括各种常见机械零件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选用原 则等,如齿轮、轴承、联轴器等。
机构设计
介绍机构的组成、分类、运动分析和力分析等基础知识,以及各种常 见机构的设计方法和应用实例。
该教材涵盖了机械设计基础的所有核心知识点,包括机械 零件设计、机构设计、机械传动设计等内容,有助于学生 全面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材在介绍机械设计理论的同时,注重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大量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教材采用大量的图表、示意图和照片等辅助说明,使得抽 象复杂的机械设计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易懂,方便学生自学 和理解。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2024)
2024/1/29
12
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案例分析
2024/1/29
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
01
结合当前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热点话题,分析机械设计在
产业升级中的作用和影响。
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02
引入绿色设计、环保理念等,讨论机械设计如何助力可持续发
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国际合作与竞争
03
分析国际机械设计领域的合作与竞争态势,引导学生树立国际
课程性质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 要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常用机构和 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 本的设计理论及计算方法。
课程内容
课程地位
在培养计划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从事机械设计 的必备基础。
包括机构学、机械动力学、机械设计 总论、连接、机械传动、轴系零部件 和其他常用零部件等。
先进制造技术实训
组织学生参观先进制造车间,了解现代制造技术和装备,加深对机械 制造工艺的理解和认识。
2024/1/29
16
企业参观、实习等校外实践活动安排
1 2
企业参观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机械制造企业,了解企业的生 产流程、技术水平和企业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 。
生产实习
安排学生在机械制造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参与实 际生产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将爱 国情怀、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要素融 入课堂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
质。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024/1/29
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学总体安排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本课程总课时为120课时(含实验和实训),安排在第二、三学期开课,其中第二学期60课时:理论教学47学时,实践教学13课时。13课时的实践教学主要用于普通平面运动机构的的认识实验等;第三学期60课 时:理论教学13课时,实践教学47课时,47课时的实践教学则侧重于普通机械设备的拆装、测绘与课程设计等技能实训。
给出工作条件,设计 轴的结构并进行强度 分析计算
给出轴的结构设计 和强度分析计算结 果
11
减速器机械传动
a.能根据各种要求
能根据设计要求设计
比较各种传动方案的
a.完成机械传动设
装置的总体方案
选择电动机的能 力;b.能设计传动 装置运动和动力参 数计算;C.能合理 确定传动装置总传 动比
合理、经济的传动方案
9
减速器中轴承的 选择及组合设计
正确选择轴承类型 和型号的能力、组 合设计及拆装能力
a.轴承的最新国家标 准;b.轴承类型和型号 的选用
a.给出工作条件,选 用轴承方法;b.轴承 的组合设计及拆装
写出轴承选择和维 护保养的总结报告
10
减速器中轴的设 计
轴的结构设计及强 度分析计算能力
a.轴的类型和功用;b.轴的选材;c.轴的结构 设计及强度计算
7
齿轮传动机构的 工作特性分析与 设计
a.掌握齿轮零件 的测量、检测能力
b.掌握齿轮机构的 安装、使用和维护 能力;c.初步具有 设计齿轮传动机构 的能力
a.齿轮的形状、参数、 尺寸及传动特点;b.齿 轮的啮含、安装、传动 及加工;C.齿轮的结构 与润滑;d.齿轮的受力 及失效分析;e.设计准 则及设计计算
优点、缺点
计方案;b.完成传动 装置零件图和装配 图
11-1
减速器参数选择 和零件尺寸、强 度计算
a.能设计减速器内 传动零件;b.能对 箱体尺寸进行合理 选择;c.能对轴承、 联轴器等的选用
能根据设计要求综合 应用齿轮及轮系传动 的综合知识
给出设计过程
11-2
绘制减速器装配 图
a.能绘装配图
结合前面所学课程,能 基木完成装配图的绘 制
掌握常见机构及零部件
人物说话2、能力ri标分析
(1)通过学习,学生能基本达到在无老师指导的情况下,
的组成、使用维护、简单机械零件的设计
(2)具有分析常用机构运动特性的能力
(3)初步具有简单设计机械及传动装置的能力
(5)具有应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6)初步具有把理论计算与结构设计、结构工艺等结合起来解决设计问题的能
能绘装配图
给出手工绘制的装 配图
11-3
绘制减速器零件 图
a.能绘制轴的零件
b.能绘制箱体零件C.能绘制齿轮零件
结合前面所学课程,能 基本完成各种零件图 的绘制
利用手「•绘图丁•具绘 制零件图
给出手工绘制的零 件图
11-4
编七设计说明书
能够规范编写设计 说明书
能规范编写设计计算 具体过程,目录及参考 文献
机械设计展示的模型、工程案例实际录像、实训中心的零部件和设备等教学资源,
强化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学生反映非常好。优化课内,强化课外,让学生得到
较多的、全面的工程应用训练。
序号
单元训练项目
实现的能力目标
掌握的知识点
训练方式、手段 及步骤
完成项目任务
1
分析195柴油机 的结构及组成
常用零件、构件、 机构、机器的观察、 分析和识别能力
绪论
2
2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及由度
8
平面机构和机械传动的 演示和机构简图的测绘
2
10
基础知识模块
平面连杆机构
8
平面四杆机构和转化形式 的演示及四杆机构的测绘
2
10
凸轮机构
6
凸轮机构的演示和轮廓 曲线的设计
2
8
间歇运动机构
2
间歇机构的运动演示
2
4
机械传动模块
带传动和链传动
6
带传动的实物演示和设计
2
8
齿轮传动
a.机构的自由度及计 算1).平面机构具有确 定运动的条件;c.机构 的运动特性分析方法;的工作特性分 析
a.完成内燃机曲柄 滑块工作原理简图
b.完成内燃机机构 的自由度计算;
插入PPT
本设计方法
3
绘制195柴油机 的运动简图
a.能看懂平面机构 的运动简图;b.能 绘制简单的平面机 构运动简图
8
齿轮的测绘
3
11
蜗杆传动
6
减速器的拆装及其轴承等 零部件的结构分析
6
18
齿轮系
6
机械零部件
螺纹联接和螺纹传动
4
直齿圆柱齿轮或蜗轮蜗杆 减速器的综合设计
20
28
轴和轴毂联接
2
观察各种凸轮机构及 运动特点
用图解法绘制凸轮 轮廓曲线
5
牛头刨床中的曲 柄导杆机构的分 析
a.巩固运动简图 的绘制;b,能分析 一些简单的平面连 杆机构
a.平面四杆机构及其 转化形式b.格拉肖夫 判别式的应用c.机构 的急回特性
a.通过动画演示;b.到机电实训中心观察 牛头刨床的运动特性
a.绘制牛头刨床的 机构运动简图b.急 回特性的设计和分 析
(2)自我学习能力
(3)使用工具能力
(4)与人协调沟通的能力
人物说话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理念:在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和课程改革中,始终贯彻“基丁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
的原则,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批适应海峡西岸经济社会 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线的技术应用性高职人才。
思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系统的、 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
2
8
第四章
间歇运动机构
2
间歇机构的运动演示
2
4
第五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6
带传动的实物演示和设计
2
8
第六章
齿轮传动
8
齿轮的测绘
3
11
第七章
蜗杆传动
6
减速器的拆装及其轴承等
零部件的结构分析
6
18
第八章
齿轮系
6
第九章
螺纹联接和螺纹传动
4
直齿圆柱齿轮或蜗轮蜗杆 减速器的综合设计
20
28
第十章
轴和轴毂联接
2
第十•章
设计计算具体过程
给出基木规范的设 计说明书
2、课程知识模块分解
机械基础课程是将原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等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并结合机械 工程的要求增加综合能力培训而形成一门新的课程。整个课程分为四大知识模 块,各模块对应的学时如下表:
表3、学时分配表
所属知识模块
理论教学内容
学时
实践教学内容
学时
学时总计
基础知识模块
a.观察各种齿轮机构 的运动过程;b.拆装 齿轮减速器,了解齿 轮的装配情况;c.利 用工具对齿轮进行测 景、检验
&总结归纳齿轮减 速器中齿轮的减速 原理、参数、结构、 加工方法、润滑方 式、写出总结报告;b,给出工作条件设 计一对直齿圆柱齿 轮的传动
8
蜗轮蜗杆传动机 构的特性分析与 设计
a.掌握蜗轮和蜗 杆零件的测量、检 测能力b.掌握蜗轮 蜗杆机构的安装、 使用和维护能力;c.初步具有设计蜗 轮蜗杆传动机构的 能力
a.内燃机的运动原理;
b.运动副的概念及各 种运动副的表示方法
绘制单缸内燃机的机 构运动简图
绘制单缸内燃机的 机构运动简图
4
配气装置中凸轮 机构的工作特性 分析与设计
a.凸轮机构的正确 使用和维护能力;
b.根据实际生产要 求的从动件运动规 律利用图解法设计 凸轮机构轮廓
a.凸轮机构的应用特 点;b.从动件常用运动 规律分析;C.图解法设 计凸轮轮廓的方法
力
(7)具有机械设计实验技能(8)具有对常用机构及通用机构零部件进行维护的能力
专业能力
机械的结构分析、使用维修、简单机械设计的能力
单机械装置的装配和测量能力
简单机械装置的维保能力
技术资料应用能力
工程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
机械传动的设计能力
机构运动特性的分析能力
3、其它能力分析
(1)加强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孑咨
轴承
2
综合机械拆装、检修实训
21
21
合 计
60
60
120
人物说话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的重点: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能正确选用和设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
课程难点: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
解决方法:整个课程各个环节突出应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创造较强的工程氛围,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相辅相成。利用多媒体教学、
《机械基赢》
(脚本)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7月
《机械基础》课程建设的历史背景
传统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设置•般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 械零件四门课程。其特点是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而广、 系统性强,各自成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对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插入PPT
插入PPT
表1、课程教学计划安排
项目
章节
教学 内 容
理论教学内容
学时
实践教学内容
学时
学时小计
概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