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原理(第4章旅游资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属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水工建筑
G 旅游商品——地方旅游商品 H 人文活动——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指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 力而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通常是一项综合 性和全面性的工作。
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综 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来加强保护和 管理。
对自然作用所带来的危害,主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 施加以预防,如文物遗址类。
对旅游者和开发建设者都应进行相应的监督。
应加强本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环境容量饱 和给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旅游地的规模和范围
旅游点:相对独立的、可供人们游览、能满足某种旅游经历 的旅游空间。它是旅游区和旅游线路的基础,是提高旅游产 品质量的关键。如一峰、一石、一亭、一塔等
旅游区:是由一定数量的旅游点和一定质量的在相应的分布 范围内足以供旅游者停留一定时间的接待设施所构成的旅游 空间。
应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心城市;存在一定数量的不同特 色的旅游点;与某一行政区划相一致;如承德避暑山庄、 九寨沟、太白山景区等。
旅游区域的特点:地域完整性、拥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旅 游点与旅游区、有一个或几个交通枢纽、区域内外相互衔 接。
旅游线路:是旅行社或其他旅游管理经营部门为旅游者设计 的串联若干旅游点或旅游城市间的合理走向线路。
影响因素:旅游点、交通条件、旅游市场、旅游时间等。
旅游线路的类型和设计原则
旅游线路的类型
旅游学原理与实务
主讲:梁学成 2012年9月
第四章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概述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地与旅游线路 案例解读
<资源分类〉: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 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 种事物和因素。
国外学者常使用“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永久性旅游目 的地,他的首要目标是提供公共娱乐或满足人们兴趣及教 育的需要,而并不仅仅是一种零售市场或作为运动比赛、 剧院表演及电影放映的场所。
景区景点的规划与建设
初次开发、深度开发 现实开发、新景点创造
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
主要指交通基础设施及运营安排
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
基础设施:一般公用事业设施(供水、排污、供电、通信、 道路系统等,还有机场、车站、码头等)满足现代社会生活 所需要的基本设施或条件(银行、商店、医院、治安管理机 构等)
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
优选原则:最好将著名的景点连接起来,适合慕 名而来的外地游客
调剂原则:将功能各异的景点进行合理组合,满 足多种旅游动机的效果
节约原则:应能体现路程、时间、体能、费用等 方面的节约,科学设计
便利原则:应该便于游客选择景点、时间、交通 工具或活动方式。
旅游资源的保护
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保护是合理开发和规划的前提 资源得到永续利用、一种自然生态和人文和谐
旅游资源被破坏的因素
自然因素(一是天灾:如洪水、泥石流、火山、地震 等;二是自然风化:风蚀、水浸、日晒雨淋等;三是 生物原因造成的破坏,如鸟类、白蚁等)
人为因素(一是游客的布等行为造成的破坏,如攀爬、 刻画、丢弃物等;二是当地人、开发上自己造成的, 如滥砍伐、排放污物、偷猎、围捕等)
旅游资源的内涵
存在于旅游目的地;
资源有吸引力;
直接用于欣赏、消遣
不同地方,资源构成不同
资源本体是一种先于旅游而存在的物象
旅游资源的特点
广泛性和多样性:人们动机和需求多元化、空 间活动范围扩大
吸引力的定向性:人们主观效用和偏好决定 地域差异性:自然属性和人文特点 组合性:资源复合体,山水、人文相依相存 易损性:开发、利用与保护矛盾性 多变性:因季节、时期、时代不同而变
两点往返式:单线连接,成本较大;
放射式:一个交通起始站通向方向各异的景点,属于 两点往返式的演变
单线串联式:若干景点被一条旅游线路串联,较为理 想的线路
环形串联式:没有重复道路,接触的景观和景点较多, 此线路设计合适
网络分布式:可供旅游者任选景点与道路,使最理想 的交通线路,城市道路将各景点覆盖其中形成网络。
对重要的文物建筑以及供游人观赏的珍稀动植物等, 应架设隔离装置,避免有人触摸攀爬;
对违反规定者要予以制止,必要时给与惩罚甚至追 究法律责任。
第三节 旅游地与旅游路线
旅游地形成的条件
具有一定数量、吸引力较强的旅游资源 形成一定规模的设施接待能力 具有一定的可进入性(交通、政策、治安、
管理体制等)
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不同标准可以进行不同划分
资源客体的属性——物质性和非物质性 资源的生成背景——天然赋存性与人工创造性 可持续利用——可再生和不可再生 旅游活动的性质——观赏型、运动型、休养型、娱乐型
等Leabharlann Baidu
比较普遍的分类是从资源的成因和属性——自然和人文 两大类
1992年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 所共同制定《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划分2大类、 6类和74种基本类型
现行由国家质量监督局2003年2月24日发布《旅游资源分类、 调查与评价》中确定8大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
A 地文景观——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和构造、地质地貌过 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岛礁
B 水域风光——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泉、河口与 海面、冰雪地
C 景观——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 D 天象与气候景观——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 E 遗址遗迹——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F 建筑与设施——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与
服务设施:饭店、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商店、某些娱乐场所 等。
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商业性旅游服务:旅行社导游服务、翻译服务、客运服务、 食宿服务、购物服务等
非商业性的旅游服务:旅游咨询服务、出入境服务以及当地 居民为游客提供的其他服务。
积极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
与旅游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
G 旅游商品——地方旅游商品 H 人文活动——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指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 力而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通常是一项综合 性和全面性的工作。
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综 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来加强保护和 管理。
对自然作用所带来的危害,主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 施加以预防,如文物遗址类。
对旅游者和开发建设者都应进行相应的监督。
应加强本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环境容量饱 和给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旅游地的规模和范围
旅游点:相对独立的、可供人们游览、能满足某种旅游经历 的旅游空间。它是旅游区和旅游线路的基础,是提高旅游产 品质量的关键。如一峰、一石、一亭、一塔等
旅游区:是由一定数量的旅游点和一定质量的在相应的分布 范围内足以供旅游者停留一定时间的接待设施所构成的旅游 空间。
应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心城市;存在一定数量的不同特 色的旅游点;与某一行政区划相一致;如承德避暑山庄、 九寨沟、太白山景区等。
旅游区域的特点:地域完整性、拥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旅 游点与旅游区、有一个或几个交通枢纽、区域内外相互衔 接。
旅游线路:是旅行社或其他旅游管理经营部门为旅游者设计 的串联若干旅游点或旅游城市间的合理走向线路。
影响因素:旅游点、交通条件、旅游市场、旅游时间等。
旅游线路的类型和设计原则
旅游线路的类型
旅游学原理与实务
主讲:梁学成 2012年9月
第四章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概述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地与旅游线路 案例解读
<资源分类〉: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 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 种事物和因素。
国外学者常使用“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永久性旅游目 的地,他的首要目标是提供公共娱乐或满足人们兴趣及教 育的需要,而并不仅仅是一种零售市场或作为运动比赛、 剧院表演及电影放映的场所。
景区景点的规划与建设
初次开发、深度开发 现实开发、新景点创造
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
主要指交通基础设施及运营安排
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
基础设施:一般公用事业设施(供水、排污、供电、通信、 道路系统等,还有机场、车站、码头等)满足现代社会生活 所需要的基本设施或条件(银行、商店、医院、治安管理机 构等)
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
优选原则:最好将著名的景点连接起来,适合慕 名而来的外地游客
调剂原则:将功能各异的景点进行合理组合,满 足多种旅游动机的效果
节约原则:应能体现路程、时间、体能、费用等 方面的节约,科学设计
便利原则:应该便于游客选择景点、时间、交通 工具或活动方式。
旅游资源的保护
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保护是合理开发和规划的前提 资源得到永续利用、一种自然生态和人文和谐
旅游资源被破坏的因素
自然因素(一是天灾:如洪水、泥石流、火山、地震 等;二是自然风化:风蚀、水浸、日晒雨淋等;三是 生物原因造成的破坏,如鸟类、白蚁等)
人为因素(一是游客的布等行为造成的破坏,如攀爬、 刻画、丢弃物等;二是当地人、开发上自己造成的, 如滥砍伐、排放污物、偷猎、围捕等)
旅游资源的内涵
存在于旅游目的地;
资源有吸引力;
直接用于欣赏、消遣
不同地方,资源构成不同
资源本体是一种先于旅游而存在的物象
旅游资源的特点
广泛性和多样性:人们动机和需求多元化、空 间活动范围扩大
吸引力的定向性:人们主观效用和偏好决定 地域差异性:自然属性和人文特点 组合性:资源复合体,山水、人文相依相存 易损性:开发、利用与保护矛盾性 多变性:因季节、时期、时代不同而变
两点往返式:单线连接,成本较大;
放射式:一个交通起始站通向方向各异的景点,属于 两点往返式的演变
单线串联式:若干景点被一条旅游线路串联,较为理 想的线路
环形串联式:没有重复道路,接触的景观和景点较多, 此线路设计合适
网络分布式:可供旅游者任选景点与道路,使最理想 的交通线路,城市道路将各景点覆盖其中形成网络。
对重要的文物建筑以及供游人观赏的珍稀动植物等, 应架设隔离装置,避免有人触摸攀爬;
对违反规定者要予以制止,必要时给与惩罚甚至追 究法律责任。
第三节 旅游地与旅游路线
旅游地形成的条件
具有一定数量、吸引力较强的旅游资源 形成一定规模的设施接待能力 具有一定的可进入性(交通、政策、治安、
管理体制等)
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不同标准可以进行不同划分
资源客体的属性——物质性和非物质性 资源的生成背景——天然赋存性与人工创造性 可持续利用——可再生和不可再生 旅游活动的性质——观赏型、运动型、休养型、娱乐型
等Leabharlann Baidu
比较普遍的分类是从资源的成因和属性——自然和人文 两大类
1992年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 所共同制定《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划分2大类、 6类和74种基本类型
现行由国家质量监督局2003年2月24日发布《旅游资源分类、 调查与评价》中确定8大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
A 地文景观——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和构造、地质地貌过 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岛礁
B 水域风光——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泉、河口与 海面、冰雪地
C 景观——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 D 天象与气候景观——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 E 遗址遗迹——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F 建筑与设施——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与
服务设施:饭店、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商店、某些娱乐场所 等。
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商业性旅游服务:旅行社导游服务、翻译服务、客运服务、 食宿服务、购物服务等
非商业性的旅游服务:旅游咨询服务、出入境服务以及当地 居民为游客提供的其他服务。
积极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
与旅游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