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经营与管理名词解释
种子学名词解释
![种子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f079e46e518964bcf847cf4.png)
一、名词解释种子:高等植物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一般包括三部分:种皮、胚、胚乳。
人工种子: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超级种子,是指由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跑胚或类似物,经过有机物的包埋而形成的一种能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的类似天然种子结构的颗粒体。
核型胚乳:被子植物最常见,初生胚乳核发育初期只进行核分裂,不形成细胞毕,沿着胚囊边缘形成大量的游离核,充满胚囊,形成细胞壁。
细胞型胚乳:核质同时分裂,形成大量胚乳细胞。
如烟草。
无性种子:凡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的种子均称为无性种子。
多胚现象:一粒种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胚,最早在柑桔中发现。
种子败育:胚珠能顺利地通过双受精过程,但却不能发育成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这种现象即种子败育。
种子生理上的成熟:种子生理、生化的变化和生理上成熟(发芽能力)。
酸价;表示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参数。
碘价;表示脂肪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参数,是指100克脂肪能吸收I的克数。
碘价越高,不饱和脂肪酸多,品质好。
临界水份;自由水刚刚出现或留下的仅为束缚水时含水量叫临界水分。
安全水分;低于临界水分种子能安全储藏的种子含水量称为安全水分。
种子休眠;凡是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应萌发的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初生休眠;即先天性休眠。
在种子形成后即进入休眠,是由于种子内部生理抑制所引起的,所以又称生理休眠。
次生休眠;指原来没有休眠或已经解除休眠的种子,由于遇到不良环境条件而使它重新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即使在给予适宜萌发的条件也不能萌发的现象。
又称二次休眠和再度休眠。
休眠期;种子从收获那天起至发芽率达到80%时所经历的时间。
种子寿命;单粒正常发育成熟的种子,在普通的储藏条件下,维持生命力的最长期限。
种子利用年限:把种子成熟至发芽率降至农用种子规定的最低要求(90%)的期限。
种子活力:播种成苗是事关生产成败重要环节,指种子或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其内在活性及表现性能的潜在水平的所有特性的总和。
种子生活力;种子萌发的潜在能力。
种子生产原理答案
![种子生产原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f061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4.png)
种子生产原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2分)1.种子:用作播种材料的任何植物器官或其营养体的一部分,能作为繁殖后代用的都称为种子,亦称为“农业种子”。
2.纯系: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即自交系品种(小麦、水稻、玉米自交系等)。
3.顶交种: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产生。
4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F1植株群体。
5.播始历期: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
6.种子认证:依据种子认证方案,由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来证明某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
二、填空题(每空0.5分,计15分)1、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性。
2、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3、自交、姊妹交、杂交、杂合的、异质的。
4、完整生育期。
5、剔除杂穗前总穗数。
6、基因型、纯系。
7、病毒感染、突变、不当的繁殖和贮运方法。
8、育种家种子、原种、良种9、剩余变异10、50% 11、单粒点播、分株鉴定整株去杂、混合收获12、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计12分)四、问答题(计38分)1、纯系学说对种子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答:(1)完全绝对的纯系不存在,因此在生产中,为了繁杂保纯,必须充分离,减少代数,提纯复壮;(2)在若干个纯系组成的混杂群体内选择有效,因此,在种子生产中,通过单株选择、株行比较、株系比较来进行提纯复壮。
2.防止棉花混杂退化的措施。
(3分)答:①管理体系,制定一套防杂保纯制度和措施;;(1分)②合理品种布局,实行“一地一种”制;(1分)③技术体系,建立健全原种、良种繁育体系。
(1分) 3.杂交水稻的三系及其相互关系(6分)答: a、雄性不育系:雌蕊正常而雄蕊花粉败育(或无花粉),不能自交结实(简称不育系,常用“A”表示)。
b、雄性不育保持系:能够保持不育系不育性的品系(简称保持系,常用“B”表示)。
种子生产学
![种子生产学](https://img.taocdn.com/s3/m/09385d0abd64783e09122bb8.png)
《种子生产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种子生产(seed production):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2、品种(cultivation):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为栽培植物,并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特点:具有特定的遗传性、稳定性、一致性;利用的时效性;地区的适应性。
3、品种混杂(cultivar complexity):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4、品种退化(cultivar degeneration):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产量和品质下降。
5、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学科。
6、自花授粉(self pollination):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7、异花授粉cross pollination: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8、常异花授粉often cross pollination:作物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9、种胚(embryo):通常是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
10、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11、无融合生殖apomixis: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类型: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配生殖;孤雌生殖;孤雄生殖。
12、无性系clone: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
特点:无论母本的遗传基础纯与杂,其后代的基因型与母本完全相同,后代通常不发生性状分离现象。
13、纯系学说pure line theory: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
种子生产学试题名词解释
![种子生产学试题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dd9bee62cc58bd63186bdd1.png)
1.种子生产: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2.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学科。
3.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4.异花授粉: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5.常异花授粉:是指某作物既可以自花授粉又能异花授粉。
6.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7.无融合生殖: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
8.无性系: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
9.纯系学说: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
10.基因频率: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11.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
12.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
13.常规品种: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
14.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殖法;自交混繁法。
15.职务育种: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育成的品种。
16.植物新品种的新颖性:指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在申请日前改名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被销售,或者经育种者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该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超过一年;在中国境外销售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6年,销售其他植物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4年。
17.品种混杂: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18.品种退化: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产量和品质下降。
19.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
种子学
![种子学](https://img.taocdn.com/s3/m/4f89376848d7c1c708a145fe.png)
种子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种子(植物学上的、农业上的):植物学上的: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农业上的:指可直接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2.良种:是指农作物优良品种的优良种子3.珠孔受精(顶点受精):花粉管进入胚囊必须通过珠孔,才能达到受精的目的4.合点受精:花粉管直接穿过合点而进入胚囊5.中点受精:花粉管不经过珠孔,亦不经过合点,而中途直接从珠被刺入,再穿过珠心层进入胚囊6.平衡水分:种子对水气的吸附和解吸以同等速率进行时的水分7.酸价:中和1g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8.碘价:指与100g脂肪结合所需的碘的克数9.酸败: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由于脂肪变质产生醛、酮、酸等物质而发生苦味和不良的气味---蛤气11.休眠:凡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11.硬实:因种皮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12.种子寿命:指种子生活力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的期限13.农业种子的寿命:指种子的生活力在一定条件下能保持90%以上发芽率的期限14.正常型种子:采用干燥、低温和密闭的方法贮藏可以大大延长寿命的种子15.顽拗型种子(异常型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水分、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的种子16.萌发:有活力的种子经过休眠之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内部生理代谢活化,有胚恢复生长成苗的现象17.萌动:指种子吸胀后,胚细胞开始分裂、伸长,胚的体积增大到一定限度时,胚根突破种皮的现象18.吸胀冷害:干燥种子短时间在零度以上低温吸水,种胚受到伤害,再转移到正常条件下也无法正常发芽成苗的现象19.种子活力:常指田间条件下的出苗能力及与此有关的其他特性和指标20. 种子生活力:指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
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即活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21. 种子发芽力: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实验室可控制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来表示二、大题1.良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1)纯净一致,种子应属于一个品种,不混有其它品种,也不含有异作物和杂草种子,以及虫卵、虫瘿、菌瘿、泥土、沙粒等杂质2)饱满完整,种子充分发育,充实饱满、性状大小整齐一致、组织紧密、不含细小粒、秕粒、破损粒及胚部受伤粒等3)健全无病虫,种子外部及内部没有感染病害,没有被害虫蛀食,也没有害虫潜伏其中4)生活力强,种子具有旺盛的生活力,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势强、发芽率高、长成的幼苗整齐一致2.种子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1)新品种选育和引进2)种子繁殖和推广3)种子加工和包装4)种子推广及销售5)宏观管理3.简述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1)花开放→花药破裂→散出花粉粒→靠自然界的各种动力(风、虫、鸟、水等)传播到柱头2)从柱头吸取水分和养料→萌发→长成花粉管→从花粉粒的发芽孔伸出来→花粉粒的外壁被挤破→内壁随着花粉管伸长→发芽孔延伸到柱头上→从柱头钻进花柱→到达子房内部的胚珠中→两个精核(雄配子)先后滑到胚囊中→一个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子→另一个与胚囊中部的2个极核融合在一起→形成原始胚乳细胞4.受精障碍发生在哪三个时期1)授粉期2)配子发育前期3)融合期5.授粉期不亲合现象的发生原因有哪些1)雌雄花器成熟时间不同2)花粉粒在形态上的某些差异3)生理上差异6.生理上不亲和性发生在花器中的哪些位置和受精过程的哪些时期1)发生在柱头表面。
种子经营学名词解释
![种子经营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7070abfb9f3f90f76c61b74.png)
绪论优质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四项指标均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种业:指与种子经营相关的企业或部门的集合体。
种子产业化:指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过程,包括产品质量、市场需求、商业化程度等。
种子商品:指通过育种并获得推广许可,由企业生产经营的达标种子种子市场:指种子商品从生产领域到达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交换行为与职能的总和。
种子经营:指种子企业通过合理组织品种研发、种子生产、销售,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过程。
种子管理:种子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为达到经营目标所采取的措施与手段。
种子经营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种子商品生产与交换规律,探索和完善种子管理体系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第一章市场与市场营销概述关系市场营销:企业与其顾客、分销商、经销商、供应商等建立、保持并加强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有关各方实现各自的目的。
市场营销网络:指企业以及与之建立起牢固的互相信赖的商业关系的其他企业所构成的网络。
营销计划:指一个企业为达到其营销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活动的计划。
第二章种子市场调查与目标市场选择种子市场调查:种子企业通过科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过去和现在的种子商品供需情况进行全面的或局部的了解及收集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的过程。
种子市场预测: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种子市场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的判断。
市场细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按照一定的标准,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的战略方法。
种子目标市场:是种子企业通过市场细分所选定的,准备以相应的种子或劳务去满足其需要的某一个或数个细分市场。
市场定位:是企业根据市场特点和自身特点来确定本企业目标市场的过程。
第三章种子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市场营销计划:是指在研究目前市场营销状况,分析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营销目标、营销战略、营销行动方案以及预算损益表的确定和控制。
核心产品:某个品种的种子所具有的内在遗传特性,并可通过种植表现出的适合农户和市场需求的优良特性。
种子学试题及其答案
![种子学试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c6cf9bb307e87100f696c0.png)
种子学名词解释:1种子质量2种子市场3种子经营4种子管理5种子产业6种子经营管理学7市场调查的意义8市场调查9种子生产的任务10种子产业化11重组育种12优势育种13区域试验(区试)14品种混杂退化15品种退化16重复繁殖法17人工种子18种子检验19扦样证书20杂质21品种纯度22田间检验23室内检验24种子通风干燥25微波干燥26种子清选精选27种子处理28种衣剂29标签30标签的基本内容31种子净度32净种子33林木种子34种子行政管理35种子质量纠纷36现场鉴定37时间序列法38简单平均法39指数平滑法40指数平滑法模型41指数平滑法特点42移动平均法43种子经营决策的类型44品牌45种子经营预测和决策46有性繁殖47品种混杂48种子加工49种子加工机械化50热风干燥51其它植物种子52加权平均法53组织培养54器官55种子56幼苗57种子休眠58种子后熟作用59细胞和细胞学说60原生质和原生质体61细胞器62质体63胞间连丝64细胞分化65染色质和染色体66传递细胞68核质69微梁系统70后含物71纹孔72分生组织73组织74维护管束75定根和不定根76直根系和须根系77木质部脊78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79初生生长、初生组织和初生结构80凯氏带81通道细胞82内起源83根瘤与菌根84不活动中心85芽86芽鳞痕87分蘖和蘖位88外始式和内始式90束中形成层91年轮和假年轮92树皮93补充组织94侵填体95环髓带96淀粉鞘100顶端优势101完全叶102叶枕103复叶104单身复叶105叶序106叶镶嵌107异形叶性108泡状细胞109离层110变态111苞片和总苞112同功器官113同源器官115营养繁殖116有性繁殖117根蘖植物118单体雄蕊119四强雄蕊120花程式121花图式122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123子房124心皮125花芽分化126花粉败育127雄性不育128丝状器129双受精130无融合生殖131多胚现象132中央细胞133单性结实134聚合果和聚花果135颖果137世代交替138真果与假果139外生孢子、内生孢子140孢子、配子141世代交替、核相交替142无性世代(孢子体世代)、有性世代(配子体世代)143孢子体、配子体144无性生殖145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146孢子囊、配子囊147寄生、腐生148菌丝体、菌丝组织体、子实体149原核生物、真核生物150孢子植物151精子器、颈卵器152颈卵器植物153维护管束植物、非维管束植物154无胚植物、有胚植物155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156球果157种鳞158双子叶植物159单子叶植物160双名法161真花说、假茶说162柔荑花序163总状花序164禾本科小穗165蝶形花冠166二体雄蕊167二强雄蕊168分果(双悬果)169瓠果170边萼瘦果171浆果172侧膜胎座173聚合果174肉穗花序175藤本植物176无性繁殖177荚果178(种子)吸附性179发芽最低需水量180二次休眠181种子生活力182种子散落性183农业种子184种子寿命185后熟186发芽势187种子萌发188种子批189种子劣变190潜在种子产量191真种子192吸胀率193自交不亲和系194种子的传湿力195杂交优势196种脐197发芽口198脐条199内脐200种阜201外胚乳202内胚乳203糊粉层204合子205盾片206自由水207束缚水208次生胚根209无胚现象210无性种子211种子败育212无整合生殖213临界水分214安全水分215平衡水分216脂肪酸价217脂肪碘价218油质酸败219种子毒物220内源性毒物221外源性毒物222种子休眠223种子发芽力225种子活力226种子发芽势(%)227种子发芽率(%)228发芽指数(G!)229超干贮藏230常规型(性)种子231顽拗型(性)种子232(种子)容重233(种子)比重234种子千粒重235种子堆孔隙度(%)236种子堆密度(%)237静止角238自流角239种子散落性240种子发热241种子结露242种子加工243种子包衣244种子丸化247光化产物转化量249酸价250碳价251酸败252休眠种子253静止种子254种子休眠期255平均寿命256农业种子寿命257种子萌动258种子发芽259发芽最低需水量260种子的导热性261种子的导热率262自然干燥263冷冻干燥264种子清选分级267种子呼吸作用268种子呼吸强度269呼吸系数270种子检验271种子标准化272品种标准化273种子质量标准化274田间检验275室内检验276扦样277混合样品278种子批279种子净度280净种子281种子真实性282品种纯度283种子千粒重1种子质量:传统内容指品种纯度、发芽力、水分等。
种子学复习资料
![种子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2c6ece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6.png)
种子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种子的含义:在植物学上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在农业生产上,凡是可直接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2.种子的生理活性物质指种子中某些含量很低但能调节种子的生理状态和生化变化,促使种子生命活动强度的增高或降低的化学物质;主要有植物激素、酶和维生素3.多胚现象:在一个胚珠中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胚的现象;其类型有真多胚和假多胚;4.种子休眠:指在一定时间内,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在适宜发芽的环境因子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5.种子寿命:指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生活力的期限,即种子存活的时间;6.硬实:自然界具有许多种皮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称为硬实;7.吸胀损伤:某些种子由于其种皮薄,蛋白质含量高吸水力较强,一旦侵入水中会使细胞迅速吸水膨胀,细胞膜、细胞器无法良好地修复而导致的一种损伤现象;8.吸胀冷害:有些作物干燥种子短时间内在0℃以上低温吸水,种胚就会受到伤害,再转移到正常条件下也无法正常发芽的现象;9.种子生产:就是利用遗传学、育种学和栽培学的理论,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提高繁殖系数,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生产出合乎农业生产质量标准要求合格的种子;10.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在一种或多种上优于两个的现象;11.品种混杂:指在一个品种群体中混有各种异型株,造成品种纯度降低的现象;12.品种退化:表现为原有种性变劣,优良性状部分或完全消失,生活力和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以致降低或丧失原品种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13.种子加工:指从收货到播种前对种子所采取的各种处理,包括干燥、清洗、精选分级、包衣包装等一系列加工过程;14.种子自动分级:种子堆在移动和散落的过程中,其中各个组成部分都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和本身物理特性的综合作用而发生重新分配现象,即性质相近似的组成部分趋向聚集于相同部位,而失去原有的均匀性,使品质和成分的差异程度增加的现象;15.种子结露: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受温度、湿度变化及水分转移的影响,在种堆内外出现结露现象;16.种子质量:包括品种质量和播种质量17.品种质量:指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18.发芽力: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19.发芽势:指种子发芽初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的比例;20.发芽率:指在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日期内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比例;21.种子生活力: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二、填空1.种子的类型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干果、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及植物人工种子;2.人工种子具有繁殖速度快、可快速固定杂种优势、使F1代杂交种多代使用的优点;a)种子结构包括种皮、胚及胚乳;3.胚乳的发育方式为核型、细胞型及沼生木型;由2个极核与1个精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初生胚乳核发育而成3N;4.胚的类型有:直立性、弯曲性、螺旋形、胚状型、折叠型、偏在型及多叶型;5.种子休眠的原因有种胚未成熟、种被障碍、发芽抑制物质的存在、光的影响其其他不良条件的影响6.硬实的原因:硬实是由于种皮细胞壁或细胞内含物脱水而发生胶体变化所造成7.栽培品种的特性包括经济性、时效性、可生产性、地域性及商品性;8.我国现行的种子级别分为育种家种子、原种和大田用种;9.包衣的类型有种子包膜和种子丸化;三、解答1.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答:按其在种子种的作用可将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分为四类,即细胞的结构性物质蛋白质、核酸、木质素等、营养物质如淀粉、脂肪等、生理活性物质植物激素、酶等及水分;农作物种子按其化学成分性质及用途可分为粉质种子、蛋白质种子及油质种子详见P48;种子败育的原因种子成熟:一是指种子形态上的成熟,二是指种子生理成熟;形态成熟指种子的形态、大小已固定不变、且呈现出种子固有的颜色;生理成熟指种胚具有发芽能力;真正成熟的种子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营养物质发合成、运输已经停止,种子的干物质的积累不再增加;(2)种子含水量减少,种子的硬度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增强;(3)种皮变坚固,呈现出种子固有的颜色和花纹;(4)种子的生理成熟过程已经完成,具备发芽能力;3.种子休眠的意义答:1种子休眠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抗不良环境所形成的一种生态适应性;2种子休眠是调节萌发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一种方法;3种子休眠在农业上既有有力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种子休眠可以防止在母株上发芽,其次,种子休眠因抗逆性还有利于保存,但如果到播种前种子还在休眠就不利于播种;4.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条件答:种子萌发过程分为吸胀、萌动、发芽及幼苗形成;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氧气、光照、CO2及土壤酸碱度等5.变温处理有利于种子萌发的原因:答:1变温使种被胀缩受损,从而有利于水分和空气进入种子内部,还使得种子内外有温差而促进气体交换,并且低温下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大,随水进入种子的氧气较多,有利于呼吸; 2变温可减少贮藏物质呼吸消耗;3变温有利于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促进酶活动;6.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答:1机械混杂2生物学混杂3 残存异质基因的分离重组和基因突变4选择不当5不良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6遗传漂移7病毒感染7.种子清洗的目的及意义目的:一是分离和清除混有种子中的其他作物种子、各类杂质和杂草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度,并为种子安全干燥和包装贮藏做好准备;二是种子的精选分级,1去除种子中的质量低劣的种子,即不饱满、虫蛀或变劣的种子,以提高种子的精度级别和利用率,提高发芽率和种子活意义(1)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2)有利于种子的贮藏与运输;(3)可增加后续工作的方便性;(4)可提高种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8.种子干燥的目的和必要性答:目的:将其水分降低到安全包装和安全贮藏的标准,以保持种子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保证种子质量,使种子能安全经过从收获到播种的贮藏时期;必要性:1防发芽、霉变、虫蛀和冻害;2确保安全包装,安全贮藏和安全运输;3保持包衣和处理种子的活力;9.种子处理的一般方法答:温水浸种、种子药剂处理、生长调节剂处理、肥料浸种、微量元素处理及物理因素处理33.种子包衣:指利用黏着剂或成膜剂,将填充剂或杀菌剂、杀虫剂、微量元素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等非种子材料包在种子外面,以达到使种子成球形或基本保持原有性状,以提高抗逆性和抗病性,加快发芽,促进成苗的一项种子处理技术;10.种子包衣的意义答:改进种子的播种性能有效防控作物苗期病虫危害克服逆境危害,促进幼苗生长节省种子和化肥,降低成本11.仓库虫害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检疫防治、清洁卫生防治、机械物理防治、化学药剂防治;12.微生物引起种子发芽率降低和丧失的原因答:微生物直接侵害和破坏种胚组织;一些微生物可分泌毒素毒害种子;微生物分解种子形成各种有害产物,造成种子正常生理活动的障碍等13.种子结露的因和部位原因:当湿热的空气和较低温度种子层相遇,种粒间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在种子表面,形成与露水相似的水滴;其主要原因就是温差;部位:1种堆表面或上层及结露 2种子堆上层结露3地坪结露4垂直结露5种子堆内部结露6冷藏种子结露7覆盖膜结露14.种子结露的预防1保持种子干燥 2密闭门窗保温3表面覆膜盖移湿 4翻动表面层散热5种子冷却入库 6围包柱子7通风降温排湿 8仓库内空间增温9冷藏种子增温15.种子发热的原因及部位原因:呼吸发热、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仓库害虫活动、种子堆放不合理等部位:上层发热、下层发热、垂直发热、局部发热及整仓发热16.怎样进行合理通风17.种子净度分析的目的和意义目的:测定供检验种子样品中不同组分的重量比例和种子样品混杂物特性,并根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组成,为评价种子质量提供依据;意义:1通过种子净度分析,将供检验种子式样分为净种子、其他作物种子和杂质3类,并测定其比例;据此可推断该样品所代表的种子组成情况;从而为计算种子利用价值提供依据; 2通过对杂质及其他植物种子种类和含量分析,可以为种子加工与贮藏提供依据;3通过测定其他植物种子和种类和数量可解决种子批的取舍和危害程度,避免有害、有毒、检验性杂草危害农业生产安全;18.种子发芽试验的目的和意义目的:测定种子样品答最大发芽潜力,从而估测种子批的田间播种价值,并比较不同种子批的种用质量;在实验室内进行发芽试验,可以好好的控制满足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从而使种子样品整齐、迅速、完全地发芽,且实验结果准确可靠,重演型好;意义:种子发芽率是决定播种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种子经营和农业生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种子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发芽试验;在收购种子时做好发芽试验,可根据发芽率的高低结合其他指标正确地进行种子分级和定价;在种子贮藏期间做好发芽试验,可掌握种子贮藏期间的发芽率变化情况,以便及时改进仓库贮藏条件和提高仓库管理水平,确保种子安全贮藏;在调运种子前做好发芽试验可避免调进发芽率低的种子而带来经济损失;在播种前做好发芽试验,可以指导种子使用者选用发芽率高的种子播种,还可以根据发芽率高低确定播种量,既可以防止伪劣种子下田,又可以保证田间苗全、苗齐和密度适宜,为作物高产奠定基础,并防止种子浪费,确保播种成功;。
种子经营
![种子经营](https://img.taocdn.com/s3/m/6070793b0912a2161479291c.png)
名词解释1、种子商品:为满足种子消费,通过育种者育成,得到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推广准许的、企业生产的、符合国家良种标准的种子。
2、种子市场:对种子具有购买意向且具有购买能力的人群的消费需求。
3、种子经营:在遵守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面向市场,充分利用外部的有利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合理组织品种研发、种子生产、销售,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全部经济活动过程。
4、种子管理:种子企业在整个企业经营运转中,通过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等手段,为集体活动配置资源,建立秩序,营造氛围,以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5. 区域试验(区试):在品种审定机构统一组织下,将各单位新选育或新引进的优良品种,有计划地送到代表性的不同生态地区进行多点联合比较实验,从而对品种的利用价值、适应范围和推广地区及适宜的栽培技术作出全面评价的过程。
6. 人工种子,就是将组织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或不定芽包裹在能提供养分的胶囊里,再在胶囊外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功能和防止机械损伤的外膜,造成一种类似于种子的结构。
7. 种子质量:传统内容指品种纯度、种子净度、发芽力、水分等。
[真、纯、净、壮、饱、健、干、强] 现代的种子质量除传统内容外,还扩展到种子的外观、色泽、包装、标识以及利用种子的再生商品的品质。
8. 下列种子为假种子:(一)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的(二)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9.下列种子为劣种子:(一)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二)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三)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四)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五)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10. 种子真实性:是指一批种子所属品种、种或属与文件(品种说明、标签等)是否相同,是否名符其实。
真实性鉴定---形态法、分子生物学方法(RAPD标、SSR标记)11. 品种纯度:是指一批种子(或田间植株)中个体与个体间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即本品种种子(或株、穗)占本作物(种)样品数的百分率。
《种子生产与经营》复习题
![《种子生产与经营》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ca6a981711cc7930b716b8.png)
《种子生产与经营》复习题《种子生产与经营》复习题一.填空题1.一百四十多年前,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家种子公司是:德国的克莱因万茨雷本种子公司2.1958年4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种子工作会议上,农业部正式提出四自一辅种子工作方针。
3.“四自一辅”是指自选、自繁、自留、自用并辅之以必要的调剂。
4.“四化一供”是指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以县为单位有计划地组织统一供种5.鉴定参试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主要是指鉴定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性状,并分析其增产效果,以确定其利用价值。
6.为了提高区域试验的准确性,区试中应遵循“__唯一差异_”原则。
7.区试要达到预期效果,田间试验的三项基本要求是代表性、准确性、重复性8.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一般都在_4_%以下。
9.异花授粉作物主要依靠风、昆虫_等媒介传播花粉,自然异交率一般在50_%以上。
10.保持品种纯度的首要措施是防止各种形式的机械混杂,田间去杂是重要的技术措施;其次是防止生物学混杂11.品种混杂退化后,典型性下降是品种混杂退化的最主要表现,产量和品质下降是混杂退化的最主要危害。
12.品种混杂的主要原因是机械混杂,在异花授粉作物和常花授粉作物上品种混杂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生物学混杂13.保持遗传稳定性,持续利用杂种优势的首要条件是基因型必须达到高度纯合14.“三系”配套杂交技术的“三系”是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总称。
15.确定水稻父母本播种差期的准确度依次为叶龄,有效积温,生育期16.人工去雄的要求的原则及时,彻底,干净17.循环选择法常用于常异花授粉作物或者自花授粉作物。
18.良种生产最基本的要求是防杂保纯19.水稻开花的最高温度约为50℃__,最低为15℃_。
20.播种差期,即通常所说的三差:时差;叶差;温差21.两系制种与三系制种最大差别在于不育系22.在玉米自交系的繁殖过程中,必须采取严密的防杂保纯措施,坚持“防杂重于去杂,保纯优于提纯”的原则。
农业生产名词解释
![农业生产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24240a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4.png)
农业生产名词解释一、农业基础概念农业是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在农业生产中,基础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构成农业生产体系的基本元素。
以下是一些农业基础概念的名词解释:1.作物:指用于生产粮食、油料、纤维、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植物。
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条件下,适于种植的作物种类和品种也有所不同。
2.农业生产要素:指在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包括土地、水、气候、生物、肥料、农药等。
这些要素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农业生产周期:指从播种到收获的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包括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了解农业生产周期有助于更好地安排生产计划和提高生产效益。
4.农业生态系统:指在农业生产中,由作物、土壤、水、气候、微生物、动物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5.农业可持续发展:指在满足当代人类对农产品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的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并促进农业经济的繁荣。
二、农业技术与工艺农业技术与工艺是实现高效、优质、环保农业生产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技术日新月异,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农业技术与工艺的名词解释:1.种植技术:指根据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特点,采取适当的种植方式和栽培措施,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农业技术。
包括土壤耕作、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2.养殖技术:指通过人工饲养和管理,繁殖和培育动物,以获得肉、蛋、奶等农产品的技术。
养殖技术涉及到动物的营养需求、疾病防治、饲养环境等多个方面。
3.节水灌溉技术:指在灌溉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节约用水量,提高灌溉效率的技术。
包括滴灌、喷灌、微喷灌等灌溉方式,以及土壤湿度感应器、智能灌溉系统等节水设备。
4.精准农业技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对农业生产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操作的技术。
种子产业的名词解释是
![种子产业的名词解释是](https://img.taocdn.com/s3/m/1f0f75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3.png)
种子产业的名词解释是种子产业是指农业种子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相关产业链条,包括种子企业、种子研究机构、种子生产基地、种子销售渠道等各个环节。
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它是农作物的遗传基础,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种类、品质和产量。
良好的种子质量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耐逆性和产量,并且有助于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种子产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种子产业的研究和创新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种子的研究和改良,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耐旱涝、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选择。
种子研发机构承担着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培育工作,不断推动品种的创新和优化,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其次,种子生产和供应是种子产业链条中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种子生产管理可以确保种子质量的稳定和可靠,在保证繁育和繁殖质量的同时,加强对种子源头的监管和追溯,防止假冒伪劣品种的流入市场,保障农民的权益。
种子销售渠道的健全和规范也是种子产业链的保障,只有确保种子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推动农作物的高效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再次,种子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合理化。
通过种子的优化和改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耐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和生态友好。
种子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保护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维持种质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做出贡献。
最后,种子产业的发展还为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种子生产和销售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包括品种培育专家、农业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等。
种子企业和种子基地的建设也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动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种子管理制度
![种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a34e64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0.png)
种子管理制度
是指对种子的收集、保存、分发和交换等方面进行管理的制度。
种子是农作物的繁殖材料,对于保护和传承农作物的遗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种子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促进农作物的适应性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种子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种子收集和保存:定期收集和保存农作物的种子,确保种子的质量和货源供应的稳定性。
种子保存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条件,以保持种子的萌发力和种间差异。
2. 种子筛选和鉴定:对收集到的种子进行筛选和鉴定,选择质量优良的种子作为种留下来,以确保良种的传承和多样性的保持。
3. 种子分发和交换:建立种子分发和交换的渠道和机制,使农民能够获得适合自己地区生长的优质种子,同时鼓励农民之间的种子交流和分享经验。
4. 种子检测和质量控制:建立种子检测和质量控制体系,对分发的种子进行检测和监测,确保种子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5. 种子法规和政策支持:制定相关的种子法规和政策,加强对种子管理的监督和支持,鼓励农民和种子生产者参与种子管理工作。
种子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和适应性,同时也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民的生计提供了支持。
种子产业的名词解释有哪些
![种子产业的名词解释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4590d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3.png)
种子产业的名词解释有哪些种子产业是指涵盖了种植和种子生产各个环节的产业链。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起点,对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发展种子产业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种子产业的名词进行解释。
一、种子种子是植物生长繁殖的基本单位,含有胚芽、胚乳和外种皮等部分。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起点,也是保护植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手段。
其作用不仅限于种植业,还广泛应用于园艺、林业等领域。
二、种子繁育种子繁育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选取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母本与父本植株进行交配,制造新的种子品种。
种子繁育是保持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是种子产业发展的基础。
三、品种审定品种审定是对新品种进行严格的鉴别、测试和评价,确保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只有通过审定的品种才能在市场上合法销售和使用。
品种审定是保证种子产业质量的关键环节。
四、种子生产种子生产是将经过繁育和审定的良种进行扩繁的过程。
种子生产不仅要保证种子的数量,还要保证其质量和纯度。
种子生产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操作,以确保种子的遗传稳定性和生长特性。
五、种子贮存与保健种子贮存与保健是为了保持种子的发芽力和萌发能力而采取的措施。
种子贮存要求在适宜的湿度、温度和通风条件下进行,以防止种子的变质和降低种子质量。
六、种子销售与推广种子销售与推广是将优质种子推广给农民,并提供技术指导,以促进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种子销售渠道的建立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对于种子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七、种子产业的经济意义种子产业的发展对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良好的种子产业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推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经济的繁荣。
综上所述,种子产业涉及了种植和种子生产的方方面面,包括种子繁育、品种审定、种子生产、种子贮存与保健、种子销售与推广等环节。
种子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的转型升级,种子产业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2015自考农学-100925-种子学复习题及答案
![2015自考农学-100925-种子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6e96df4b73f242326c5f0e.png)
〔一〕名词解释1.真种子:指整个籽粒由受精的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
2.农业种子:泛指用于农业播种的植物器官。
3.种脐:指种子成熟后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
4.发芽口:又称种孔,是胚珠时期珠孔的遗迹。
5.脐条:又称种脉、种脊,是倒生、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
6.内脐: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成突起状。
7.种阜: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突起,是外种皮细胞增值或扩大而形成。
8.外胚乳:由珠心细胞发育而成的贮藏组织。
9.内胚乳:由极核受精发育而成的贮藏组织。
10.糊粉层:种子胚乳的最外层组织,含有较多蛋白质颗粒和结晶。
11.合子:雌雄配子经受精形成的二倍体细胞。
12.盾片:禾本科植物的外子叶发育不全,只有内子叶发育,着生于胚轴的一侧,形状如盾,称为盾片。
13.自由水:不被植物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所吸附、能自由移动、并起溶剂作用的水。
14.束缚水:被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吸附或存在于大分子结构空间,不能自由移动,具15.次生胚根:后于初生胚根突破种皮的胚根,位置一般与初生胚根相对。
16.无胚现象:一批种子中,发现外形似乎正常但内部无胚的种子。
17.多胚现象: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或成熟种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胚的现象。
18.无性种子:凡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胚而形成的种子的统称。
19.种子败育:胚珠能顺利通过双受精过程,但却不能发育成具有发芽能力的正常种子的现象。
20.无融合生殖:在植物中不经过配子融合而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1.临界水分:临界水分是种子的结合水到达饱和程度并将出现游离水时的水分。
22.安全水分:指种子的水分在临界水分以下,可以安全储藏的水分含量。
安全水分受温度的影响而不同。
23.平衡水分:指在规定温度与规定相对湿度相平衡时的水分。
24.脂肪酸价:指中和1克脂肪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25.脂肪碘价:指每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质量〔以克计〕。
26.油质酸败:指天然油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引起变质的现象。
农学概论 名词解释
![农学概论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94acd146bd97f192279e956.png)
农学(狭义):是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一门科学长日照作物:在日照长度必须大于某一时数或者暗期必须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结实的作物短日照作物:在日照长度必须小于某一时数或者暗期必须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结实的作物中日照作物:开花与日长没有关系,只要其他条件适宜,一年四季都能开花的作物定日照作物:要求有一定时间的日长才能完成其剩余周期作物的分布:作物通过扩散,在不同地理区域位置上种植后形成的不同的空间配制情况生活型:不同作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具有相似特征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生态型: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或人工选择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生态型作物的生长:指植物细胞的增大与增多,是植物体或某一器官体积或重量增加的量变过程发育:指作物从营养生长转到生殖生长的质变过程作物生育期:作物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的时间生育时期:在作物的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总是呈现若干次显著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认为地花粉为若干个生育时期温光反应特性: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特性作物生长大周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器官或整个植株的生长速度都不一样,即初期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生长达到最高峰以后,开始逐渐减慢,直至完全停止,形成了慢-快-慢的规律极性现象:作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都有明显的差异,通产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这种现象称为极性再生现象:作物体各部分之间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都灵。
当作物体失去某一部分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能逐渐恢复所失去的部分,再形成一个完整的新个体,这种现象叫再生相关性:作物各器官在生长过程中相互影响的关系,称为相关性休眠:有些作物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正常萌发,这一现象称为种子的休眠作物产量:单位面积土地生产的农作物产品数量生物产量: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的总量,即整个植株的干物质重量经济产量:指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也就是生产商所说的产量经济系数(收获指数):在一定的生物产量中,获得经济产量的多少,要看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这种转化效率称为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作物产量的形成:作物整个生育期内利用光合器官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最后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收获产品的过程光合面积:作物上所有的绿色面积,包括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部位光合强度:也称为光合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吸收、同化二氧化碳的量数作物群体:指该种作物的多个体的集合体作物群体结构:主要指群体的组成、大小、分布、长相、动态变化以及整齐度等群体分布:指群体内个体以及个体各个器官在群体中的时空分布和配置作物品质:指收获目标产品达到某种用途要求的适合度形态指标:指根据作物产品的外观形态来评价品质优劣的指标理化指标:指根据作物产品的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评价品质优劣的指标,包括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各种有害物质的含量等食用品质:指蒸煮、口感和食味等的特性营养品质:主要是指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维生素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等工艺品质:指影响产品质量的原材料特性加工品质:指不明显影响加工产品质量,但又对加工过程有影响的原材料特性光周期现象:作物发育受到日照长度的影响,对日照长度的这种反应称为作物温度三基点:各种作物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之分,称为冻害:指作物体内冷却至冰点以下,引起组织结冰而造成的伤害或死亡冷害:作物遇到0℃以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影响而引起作物体损害或发生死亡活动温度: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有效温度:日平均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差数活动积温: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内活动温度的总和有效积温: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的有效温度的总和旱害:指长期持续无雨,又无灌溉和地下水补充,致使作物需水和土壤供水失去平衡,从而对作物生长发育造成的伤害涝害:长期持续阴雨,或地表水泛滥,淹没农田,或地势低洼田间积水,水分过剩,土壤缺乏氧气,根系呼吸减弱,久而久之引起作物窒息、死亡的现象土壤: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肥力:指土壤能够同时而且不断地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他生活必需条件的能力土壤质地: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土壤结构:土壤固相颗粒的排列形式、孔隙度以及团聚体的大小、多少及其稳定度土壤的缓冲性能(缓冲作用):将少量酸或碱加入到土壤里,土壤PH变化不大,这种对酸碱度变化的抵抗能力,称为土壤的缓冲性能或缓冲作用必需营养元素:指作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缺乏它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而其功能又不能为其他元素所替代的元素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在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对养分的要求虽然在绝对数量上并不多,但要求很迫切,如果这是缺乏某种养分就会明显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即使以后补施也很难弥补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的某一个时期,作物对养分的要求,不论是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吸收速率上都是最高的,此时使用肥料所起的作用最大,增产效率也最为显著,这个时期就是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制、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与配置的总称复种:同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接连种植或收获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单作: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纯种、清种、净种间作: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季内,分行或分带相见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混作: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土地当量比(LER):为了获得与间、混、套作中各个作物同等的产量,所需各种作物单作面积之比的总和轮作:同一田地上不同年度间按照一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的复种形式的种植方式连作: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相同的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作物茬口:在连续种植作物过程中,前后作物的互相衔接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茬口特性:指栽培某一作物后土壤的生产性能,是在一定的土壤、气候条件下,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种子:植物学上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在作物生产上,可直接用来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群体良种:在一定地区和栽培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的自然、耕作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指标引种:将异地的优良品种或具有某些优良特性的类群引入本地作为育种素材或直接推广利用的育种措施系统育种:采用单株选择法,优中选优杂交育种:通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生物体进行杂交获得的杂种,继而对杂种后代加以培育选择,创造新品种的方法品种间杂交:同种或亚种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个体之间进行杂交远缘杂交:指不同亚种、种、属,甚至不同科的植物之间的杂交杂种优势: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其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品质等方面都比双亲优越,这种现象叫做杂种优势自交不亲和性:同一植株上机能正常的雌、雄两性器官和配子,因受自交不亲和基因的控制,不能进行正常交配的特性三系法:目前生产上大量应用的雄性不育属核质互作类型,这种类型的雄性不育受细胞质不育基因和纯合的细胞核不育基因锁控制,一般通过杂交来实现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诱变育种: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导作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发生遗传变异,然后通过人工选择,从中挑选有利变异类型,培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种子产业:以作物种子为对象,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商品化种子为目的,以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和管理技术为手段,集种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和管理于一体的产业整体品种审定:对一个新育成的品种或新引进的品种能否推广,在什么范围推广应用等做出的结论良种繁育:有计划地、迅速地、大量地繁殖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的工作种子检验:指应用科学、先进和标准的方法对种子样品的质量进行分析测定,判断其质量的优劣,评定其种用价值的一门科学技术品种质量:指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播种质量:指种子播种后与田间出苗有关的质量种子经营:引导种子商品从供种者到最终种子用户的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整体活动过程播种:按计划密度将种子播入一定深度的土壤中,并加以覆土、镇压基肥:作物播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种肥:作物播种时施于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的肥料追肥:作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作物的灌溉制度:为了保证作物适时播种、移栽和正常生长发育,实现高产和节约用水而制定的适时、适量的灌水方案灌水定额:单位面积一次灌水量灌溉定额:播种前以及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的总灌水量作物化学调控技术:指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或控制作物生化代谢、生理功能和生育过程的技术有害生物:指那些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农业生物灾害:指有害生物大量危害人类目标植物,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虫害:主要是由有害昆虫蛀食所致,其次是由有害的螨类及软体动物引起的危害病害:作物由于受到病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能够忍耐的程度,使作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这种偏离了正常状态的作物就是发生了病害农田杂草:指人们有意识栽培作物以外的、对作物生产有危害的草本植物。
种子学复习题
![种子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7637b8852458fb760b569d.png)
.精选文档.种子学一、名词解释1、种子:高等植物由胚株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一般包括三部分:种皮、胚、胚乳。
2、农业种子:凡是在农业生产上可直接被利应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农业种子。
3、人工种子: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超级种子,是指由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跑胚或类似物,经过有机物的包埋而形成的一种能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的类似天然种子结构的颗粒体。
4、四化一供: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和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供种。
5、种子产业化:将新品种选育、引进、种子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推广、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的产业化体系。
6、种子工程:是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新品种选育和引进,建立原粮种繁育体系和种子认证制度,发展种子加工和包衣技术,完善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规范种子经营和加强种子法制管理等互相配合和互相制约的系统工程。
7、种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和阐明作物种子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和客观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包括种子形态、化学成分、休眠等。
8、种子学:是研究种子的特征特性、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农业生产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填空1、种子是农业生产上最重要的有(生命力)的生产资料。
2、高等植物由胚株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一般包括三部分:(种皮)、(胚)、(胚乳)。
3、 凡是在农业生产上可直接被利应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农业种子)。
包括(真种子)、(类似于种子的干果)和(用以繁殖的营养器官)。
4、种子学是研究种子的(特征特性)、(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农业生产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5、德国1986年建立了种子实验室,NOBBE 博士撰写了(《种子学手册》),从而以德国为中心的现代种子科学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并相续建立了一些种子检验协会,因此被推崇为(种子学)的创始人。
三、简答1、人工种子的特点? 答:(1)固定杂种优势:使F 1代种子多代利用;(2)可用于自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种子很昂贵的特种植物的快速繁殖:改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条件,增强种子抗逆性;(3)繁殖速度快:工厂化生产避免季节性、自然灾害的限制,并节约土地和粮食。
种 子 学.doc1
![种 子 学.doc1](https://img.taocdn.com/s3/m/033f0b263169a4517723a368.png)
种子学一、名词解释农业种子:凡是农业生产上可直接用作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
种子工程:是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新品种选育和引进,建立原良种繁制体系和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发展种子加工和包衣技术,完善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规范种子经营和加强种子法制管理等互相制约的系统工程。
种子产业化:是指将新品种选育、引进、种子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推广、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育繁推销一体化的产业化体系。
自由水(游离水):不被种子中的胶粒吸引或吸引很小, 能自由流动的水。
束缚水(结合水):被种子中的亲水胶体紧紧吸引,不能自由流动的水。
临界水分:即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分界,指自由水刚刚去尽,留下的为达饱和程度的束缚水时的种子含水量,又称束缚水量。
(禾谷类种子安全水:12%-14%以下,油料种子为:8%-10%)。
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每逢种子入库,都要先确定其安全水分。
平衡水分:对水分的吸附与解吸达到动态平衡的种子含水量。
(影响因素:温度、湿度、种子化学物质的亲水性)。
种子休眠:指具有生活力种子在适宜发芽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种子生活力: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亦指活种子所占的百分数。
种子发芽力:种子在实验室条件下发芽并长成常幼苗的能力,通常以发芽势、发芽率表示。
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高活力的种子一定具有高的发芽能力和生活力,具有高发芽力的种子也必定具有高的生活力,但具有生活力的种子不一定都具发芽力,能发芽的种子活力也不一定高。
种子寿命:指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保持生活力的期限。
农业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生活力在一定条件下能保持90%以上发芽率的期限。
半活期:指一批种子从收获后降低到半数种子存活所经历的时间。
陈种:贮藏1年以上的种子(发芽率在70%以下的种子不能作种用)。
种子萌发:种胚从休眠状态恢复到活跃生长状态的生命活动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三证一照”: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
营业执照
管理体制: 是种子生产经营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反映。
人才开发:指把人的知识、智慧和能力,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和运用。
种子市场调查:指用科学的方法对市场上种子供求和买卖双方交换活动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搜集记录、整理和分析,以探索种子市场供求状况和发展趋势的经济调查。
种子市场细分:据不同生态区域和品种特征,把种子市场划分为若干对种子需求相同的使用者群体。
种子的市场需求: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市场范围内,按一定价格能够购买的种子数量。
种子的市场供给:能够指一定时期、一定市场范围内,可以投放到市场的种子数量。
种子流通渠道:即种子从生产者—→用种子者的途径(过程、环节)。
竞争对手: 指生产经营同类种子的其它企业、单位或个人。
广义的种子市场:指种子的流通领域。
或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和一定条件下,种子交换关系的总和,它反映着育种者、种子的生产者、经营者和用种者之间广泛的经济关系。
其实质是通过交换过程,最终实现用种者对种子商品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种子市场预测:即对市场的供需趋势、影响因素和变化状况所做的预计和推测。
种子经营计划:对未来种子经营活动的部署和安排或对未来一个时期种子的生产、贮藏、供应与销售等工作所做出的部署和安排
种子流转计划:是种子经营单位的主要计划形成,包括种子收购、种子销售、种子贮存三大部分。
定额法:根据已有的有关定额,并考虑计划期的情况变化对定额的影响而作出有关计划指标的方法。
种子的销售渠道(流通渠道):种子从生产者→使用者(消费者)所经过的环节和形式。
种子调运:指种子借助运输工具在空间上的位置移动。
收购价:种子经营单位根据种子收购计划向种子生产基地或供种户收购种子的价格。
调拨价:指不同地区的种子经营单位相互调拨种子的结算价格。
优惠价格批发价:指种子经营单位对大量购种者实行的。
零售价:指种子经营单位向一般用种者销售种子的价格。
种子差价:指同一种子在流通过程中,由于购销环节、购销地区、购销时间、种子质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
品种的生命周期:是指品种从投放市场到最后被淘汰的全过程,是指其市场销售寿命,而不是指其使用寿命。
成本导向定价:以产品的成本作为主要定价依据。
需求导向定价:以买方对产品价值的感受程度和需求状况为主要定价依据。
竞争导向定价:以竞争者的价格为依据确定企业产品的价格。
撇脂定价法:种子定价大大高出成本价,或高出市场同类种子价格。
渗透定价法:借助某些传媒和关系扩张渗透,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
种子促销:即促进销售。
其基本含义是种子生产者或经营者运用各种手段,使其产品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兴趣,促进种子由生产、经营者向消费者转移。
种子生产、经营单位选派自己的推销员到各地进行种子推销的方法。
标签:是预包装种子容器及其标牌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
种子名牌:指质量优异,内在性能超群,社会化服务好,在广大农户中享有很高的信誉。
行政管理:指国家机关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活动。
它是以国家的名义在全国和全民范围内实施,通过法律的形式,并以国家的强制力为保证。
种子行政管理: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种子工作进行管理的活动。
种子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种子法授权,种子的主管部门是各级人民政府的农业、林业主管部门。
种子管理站:属于规章授权,在其行政管理中,可以自己的名义发布文件,作出决定。
种子行政执法:是指农业行政机关和其它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种子行政管理中执行法规、规章及其它规范性文件,依法对特定的人和组织所采取的各种具体的、单方面的、直接产生法律效力的活动。
行政确认:由法定的机构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有关的行为(法律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的确认或承认,被确定的事或物具有法律上的意义。
职能管辖:指种子主管机关与其它国家机关,就种子活动管理上的分工与确权。
级别管理:指各级种子管理机关,在其主管事宜的范围内,在上下级管理机关之间的分工与确权。
地域管辖:同级种子管理机关在种子管理中的分工与确权
指定管辖:指上级种子管理部门依法指定其辖区内的下级种子管理部门对某一具体案件行使管辖权。
移送管辖:种子管理机关发现受理的行政处罚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转送有关辖权的行政处罚机关管辖,并制作案件移送函
种子行政检查:指种子管理机构及其管理人员依法对有关种子活动的人、物或场所进行的检查和督导违法人:包括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推广的单位和个人, 在本辖区内注册登记的人和外来销售经营人。
种子违法行为:指从事种子活动的人违反种子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的规范性文件,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
共同违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共同故意实施了同一种违法行为。
数责并处:指一人进行了数种故意的违法行为,对各种违法行为分别确定责任后,依法确定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方式。
责任连带:在存在两个以上责任主体的情况下,每个主体都应对行政违法行为承担责任,在其中一方或数个主体履行了责任以后,这些主体对其他责任人有求偿权。
种子行政处罚:是种子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或组织实施的一种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