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攻击性的原因及攻击与愤怒的关系

合集下载

(完整版)攻击性

(完整版)攻击性

精神分析学派:人具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无意识的愿望,但是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不会伤害自己的.所以便以攻击别人的方式表达出来,或者当人要达到自己目标的行为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性.
特质学派:看重个体差异和稳定性,反映某种事物攻击性特质.
生物学派:对攻击性行为的稳定性感兴趣,认为遗传因素是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男性天生具有一种控制竞争对手的需要,以便保全自己并将他的基因传递下去.
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不承认有些人天生来就具有攻击性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学派:人们是像学习其他行为一样.学会攻击性行为的.如果攻击行为不断地得到好处,而不是得到惩罚,爱打架的孩子就会变成爱打架的成人.
认知学派:人们可能把模糊不清的事件解释为威胁事件.
总之.攻击性可能是相对稳定的,它可能反映了某种攻击性的特质.但是人们也可能把模糊不清的时间解释为威胁事件.因为他们过去就这样被人打过,爱攻击的人可能生而具有以攻击方式对待威胁的倾向,但是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不经常受挫的环境里,或者生活在一个基本需要能得到满足的家庭里,他们将会克服自己的攻击倾向.
精神分析流派:抑郁是一种转向内心的愤怒,处于抑郁中的人存有一种无意识的愤怒和敌意感,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阻止人表现出敌意的社会标准和价值观念,因此这些愤怒就转向内心.
特质流派:重在查明哪些人容易抑郁
生物学流派:有些人可能生而具有对抑郁的敏感素质
人本主义流派:经常为抑郁所困的人,是那些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的人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抑郁是由于生活中缺乏积极强化物所致
认知流派:人们是否抑郁,取决于他们如何解释自己控制环境的这种无能,容易抑郁的人总是用最可能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周围世界,抑郁的人很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经验.。

愤怒在心学上的理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愤怒在心学上的理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愤怒在心学上的理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愤怒作为一个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情绪,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它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方式,常常在面对不公正、被冒犯或受到伤害时激发出来。

然而,对于愤怒这一情绪,在心学领域中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本文旨在探讨心学对愤怒的理解,并深入分析愤怒的起源、表现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愤怒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情绪的本质,并为个人情绪调节和社会和谐提供一定的启示。

本文结构如下: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心学对愤怒的理解,包括其定义和内涵。

其次,我们将探讨愤怒的起源和常见表现形式,以便更好地了解人类愤怒的动因和表达方式。

最后,我们将关注愤怒的影响和应对方法,探讨个人在面对愤怒时的情绪调节技巧以及社会应对愤怒的策略。

通过对心学对愤怒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为个人的情绪管理提供一些指导,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从而提升个人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同时,对于社会而言,深刻理解愤怒的产生和传播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人际冲突和社会不公的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还可进一步研究愤怒与其他情绪的关系,并探索更加有效的愤怒管理方法。

由于愤怒这一情绪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有必要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愤怒,为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将文章的组织结构、章节内容以及各章节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介绍。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Chapter 1)将对愤怒这一主题进行概述,说明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并阐明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Chapter 2)将深入分析心学对愤怒的理解,包括心学对愤怒的定义、愤怒的起源和表现形式,以及愤怒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同时,还将介绍心学对应对愤怒的方法和策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愤怒情绪。

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新闻评论【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社会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领域关于攻击性行为性别差异研究的相关文献及问卷调查研究,得出了两性在攻击性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1.男性的直接攻击性行为大于女性;2.在攻击形式上女性更多地采用间接攻击;3.两性在攻击性上存在情境差异。

同时还从生理、社会认知与文化及家庭等方面,分析了两性攻击性行为差异产生的因素。

本研究对减少社会犯罪,推动社会和谐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 性别 犯罪行为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作为人类行为的主体部分之一,攻击性行为成为各个学科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J.Dollard提出,攻击是受挫的继发行为。

一般认为,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即男孩的攻击性比女孩更突出。

男孩受到攻击后,会很急切地去报复对方,如果任其发展到成年后,这种攻击性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因此,对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对预防犯罪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在论述攻击性行为性别差异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攻击性行为性别差异的特征1974年,麦克比和杰克林出版了一本著名的心理学著作《性别差异心理学》,他们整理了大量心理特征的两性差异,最后把这些差异归结为四个方面:女性的语言能力优于男性;男性的数学能力优于女性;男性的空间知觉上优于女性以;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侵犯倾向。

但对于两性在攻击性行为上都表现出何种差异,目前的研究成果没有给出概括性的结论。

在此,我们从直接攻击行为、间接攻击行为及不同情境下攻击行为等3个方面具体论述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特征。

(一)男性的直接攻击行为高于女性。

在实际的攻击行为上,自幼儿期起,男性就开始比女性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

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男性的直接攻击性要高于女性。

众所周知,暴力犯罪,如袭击、抢劫、谋杀、殴打致死、勒索、绑架和身体伤害等犯罪行为中,男性的犯罪率远远高于女性。

2000年,美国刑事统计数据中男性谋杀犯是女性谋杀犯的7倍,被谋杀的男性是女性的3.2倍。

暴力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解析

暴力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解析

暴力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解析暴力行为是指个体通过使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或者达成目的的行为。

尽管这种行为对个体和群体会造成伤害,但仍有一些人在特定的情境下会选择使用暴力行为。

在此,我们将探讨暴力行为的心理学问题,并试图了解根源。

暴力行为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1.情绪失控情绪失控是暴力行为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个体遇到情绪刺激,例如愤怒、沮丧、害怕和羞耻时,他们可能会失去理智,不再能够自我控制。

此时,暴力行为可能是他们的一个反应,来解决他们当前的情绪问题。

2.社会不公社会不公现象存在很多方面,包括贫富差距、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等方面。

在这些不公正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可能会感到无助和压抑。

当这些压力和不公正的情况到达一定的程度时,个体可能会使用暴力行为来表达他们的不满和抗议。

3.攻击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其特征是对他人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

患有这种障碍的人可能会经常出现暴力行为,而这些行为并不是任何情境下都会出现的。

以上是导致暴力行为的一些常见原因,但存在暴力行为的根源还要更深入一些。

实际上,暴力行为背后存在更深层次原因,这些原因可能与个体的人格、童年记忆、经验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相关。

1.个体受虐经验许多进行暴力行为的个体都曾经遭受过暴力和虐待,这些经历可能会导致心理创伤,并且影响个体以后的行为和决策。

同时,这些人可能会使用暴力行为来发泄潜在的情绪压力,使自己感觉更好。

2.个体心理健康问题许多进行暴力行为的个体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抑郁症和焦虑症。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情绪失控和冲动行为,使暴力行为变得更加可能。

3.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也可能影响个体是否使用暴力行为。

例如,在武装冲突或战争环境下,使用暴力行为是普遍存在的。

一些文化中可能存在对暴力行为的正面看法,这也可能会推动人们使用暴力行为。

尽管暴力行为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个体的心理健康、提高社会公正性和促进文化多样性来减少暴力现象。

人类攻击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人类攻击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人类攻击行为的心理学解释攻击行为的界定:攻击行为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 也是为人们所非常熟悉的一种行为。

我们认为一种行为是否称之为攻击行为, 不仅需看行为的结果, 更应看到行为的意向或动机。

两种都导致他人受损害的结果的行为, 如果一种是有意的, 一种是无意的, 那么, 只有前者才是攻击行为。

反过来, 具有伤害他人的动机但未达到伤害目的的行为却是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针对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言论或行为而言的, 是针对有损于他人的实际言行而言的, 既没动口, 更没动手, 而仅仅具有对他人的不满情绪、敌视的态度, 仅具有伤害他人的动机, 只在内心辱骂或诅咒他人, 都不成其为攻击行为。

因此, 攻击行为是外部可见的有意损害他人的行为。

攻击行为形成的心理学解释:攻击行为的成因有多种解释,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本能论与习得论。

第一是本能论,弗洛伊德的“宣泄论”弗洛伊德是侵犯行为本能论的著名代表, 他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 它是通过遗传而不是学习获得的。

在弗洛伊德看来, 就象人有性本能、饮食本能、防御本能一样, 人也有侵犯的本能。

他甚至推测在人体身上还有容纳这种通过遗传获得的侵犯性能量的储存器, 他认为储存器里的侵犯性能量迟早要释放出来的, 他称之为“宣泄”,否则就会产生压力, 导致疾病。

如果能量的宣泄指向于内部、指向自身, 就表现为自己折磨自已, 摧残自己、甚至自杀; 若是指向外部, 就表现为有意伤害他人, 即表现为多种攻击行为。

劳伦滋的本能观: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康罗·劳伦滋与弗洛伊德一样提出了侵犯的本能系统的侵设, 认为有机体的侵犯有着自己的动力来源, 毋须接受外部刺激, 侵犯的驱力自我增长到一定限度以后, 就要通过适当的争斗刺激予以释放, 如果侵犯的内驱力聚集到一定的水平, 却没有适当的刺激的话, 有机体就会攻击一个不适当的刺激物.第二是习得论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多拉米勒、西尔斯等五人在合著的《挫折与侵犯》一书中首次提出”挫折侵犯”假说。

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如果把利他行为视为善,那么攻击性很可能属于人性恶的一面。

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倡性恶论。

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是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在人格心理学领域,弗洛伊德是性恶论的倡导者,他认为人类的攻击性是不可避免的,是由于人类的固有本能决定的。

其实攻击也并不完全是坏事,我们反对那些图财害命、人身攻击、打群架等犯罪活动。

因为这些行为是违反社会准则的,属于反社会攻击。

同时我们会双手赞成警察开枪击中一个杀害无辜平民并把儿童作为人质的恐怖分子。

因为它维护了公认的社会准则,属于亲社会攻击[1]。

但是,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攻击性行为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其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任何一个社会,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其社会成员身心健康的目的出发,都会对其成员之间的攻击性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

20世纪以来,攻击的发展与控制问题一直是发展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攻击性行为的涵义、类型、研究方法、相关理论、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和控制。

一、攻击性行为的涵义关于攻击的定义一直存在许多的争论,人们从多种角度对攻击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定义,这些定义包括把攻击看作是个体的特性,一种生物活动,一种反射作用,一种习得习惯,一种本能,一种可观察的身体的和言语的反应等等。

有人把攻击的定义总结为三个典型的特征:(1)涉及到反应模式的结构的或序列的特征;(2)涉及到详尽的前提条件或引发因素;(3)涉及到活动的结果。

下面简单介绍这三种定义。

(一)描述性定义攻击性行为的描述性定义认为,攻击性行为是指那些导致对方逃跑或给对方造成伤害的行为或行为模式,比如攻击包括动作的模式、表情的模式、语言的模式等,这些模式通常是对自己或族群的生存有生物学意义。

为什么有人就喜欢用话语来攻击别人

为什么有人就喜欢用话语来攻击别人

回答者:壹心理近日,国内上演了这样惊心动魄地一幕:岁小女孩暴打岁小男孩,并将其从楼残忍抛出.人们不禁要发问,小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做?心理学家认为:这个小女孩具有很强地攻击性,做出了攻击别人地行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攻击行为是人类社会地一个主要问题.什么是攻击?心理学上,攻击地定义是一切有可能伤害他人地行为.它具有许多不同地形式,包括生理攻击、言语攻击、愤怒以及敌意.接下来我们就探索一下攻击行为产生地原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生理因素、弗洛伊德:人类具有攻击地本能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类具有死地本能,正是基于这个本能,人们有了攻击地天性.攻击可以向内转化为自毁行为,或是向外转化为对他人地攻击.攻击是不可能被消灭地,因为它地表达是一种宣泄.当我们向外对他人或向内对自我进行攻击时,被抑制地攻击本能就减少了;当它再次升高时,又会出现类似地情况.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最近爆红地某漫画就引发了大众地攻击行为地宣泄,出现了各种版本地《妈妈再打我一次》.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围观群众,都能从漫画中得到攻击地快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洛仑兹:攻击本能具有进化意义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洛仑兹认为,攻击本能具有进化学上地意义.由于攻击可以帮助雄性动物得到想要交配地对象,以及帮助雌性保护子女,所以自然选择定律使得这些攻击形式得以延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其他观点.生理攻击受雄性激素以及其他生物化学因素影响(女性也有雄性激素,男性也有雌性激素). .人类攻击和犯罪行为中似乎有很重要地遗传基因因素.某些特定地反社会攻击行为具有高遗传性,而且在家族中地表现很明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神经学家在年对着上千张涉及连环凶手、精神分裂症患者、沮丧患者和正常人地脑部扫描底片,试图寻找大脑模式和心理变态倾向之间地联系.他发现了明显呈现病态地扫描图像大部分是在,大脑皮层涉及同理心、道德和自控力地额叶和颞叶地活跃度较常人更低.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社会因素无论生理因素对攻击地作用是怎样地,我们可以肯定地是,社会环境因素极大地影响人类地攻击性.研究发现,攻击行为地主要原因是愤怒地感觉和攻击反应地学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袭击各种各样令人讨厌地袭击或侵犯都会引发攻击.想像一下,自己正在读报纸,突然一杯水冲着你地脖子倒了下来.你很有可能会感觉到愤怒,因为你感知到了别人地攻击,就会刺激你做出报复地反应.正所谓“以牙还牙”,这会使攻击行为升级.群殴地起因经常是一点儿小事儿,而却以杀人结尾.攻击引发报复,暴力行为由此升级(据说东北引发火拼地高频词是——:你瞅啥?:瞅你咋地?:我次奥!开始肉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挫折当一个人想要到达某处,想做某个动作,或是想获得某些东西,而又遭到阻挠,这时他就会感到受挫.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攻击总是挫折地结果,攻击行为地出现预示着挫折地存在,相反地是,挫折地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地攻击.代表人物是受到挫折后总是找大熊出气地胖虎.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报复地期望攻击行为逐步升级地另一个因素是报复动机.实验研究表明,愤怒且想要进行报复地男性更倾向于记住负面信息,甚至包括那些与他们愤怒最初来源无关地信息.简而言之,期望能够进行报复地人更容易对各种类型地事物感到生气,愤怒地持续时间也更长.愤怒与预期报复使人记住负面想法,因此使得一个攻击导致更进一步攻击地可能性增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竞争在年提出了“无情感参与地攻击”,也就是说,与情绪状态无关地攻击性可以在竞争情境中产生.在一项检验该理论地研究中,被试首先被引入一个具有模棱两可攻击性地竞争环境中.然后,当被试玩“马里奥兄弟”这一电视游戏时,相对于二人合作一起通关地被试来说,二人竞争一起通关地被试干掉了更多游戏里地怪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心理学家还认为,情境中地攻击线索对那些倾向于有外显攻击行为地人来说可能是很重要地.例如,具有高攻击性格地人,也即攻击性特质高地人,比攻击性特质低地个体更容易建立与攻击相关地认知网络.这就使得环境中地攻击性提示会更易于引发攻击行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归因人们地攻击倾向性通常依赖于对方行为背后明显地动机或意愿.大多数情况下,攻击或受挫必须被知觉为有伤害意图时,才会导致愤怒与攻击行为.道歉可以避免攻击行为,然而当伤害很严重时,道歉地作用也会降低.说对不起有用,要警察来干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长期性地攻击倾向攻击倾向在儿童时期一直保持,非常稳定.那些开始上学时就具有攻击性地儿童会在他们在校地前几年一直保持下去.与在突发地攻击性事件中一样,归因在长期性地攻击行为中也会发挥作用.具有长期性攻击倾向地儿童,通常对他人意图具有典型地归因偏差,总是设想别人怀有敌意并抵抗他们,尤其在处境模棱两可时更是如此.由于攻击性地儿童通常会对意图进行不恰当地归因,他们便会觉得有正当地理由以攻击方式进行报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模仿儿童通过观察他人地攻击行为而模仿习得攻击行为. 研究发现,那些看见成年人攻击行为地孩子要比那些看到成年人安静地装配拼贴玩具地孩子,对玩具娃娃更有攻击性.通过模仿学习,儿童表现出更多地攻击行为.(详情查看「为什么人们喜欢到此一游」案例二.)、强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当一个特定地行为被奖励时,人们倾向于在将来重复这一行为.例如,一个男孩被另一个孩子在学校打倒后哭着回家,他地父亲责备他没有回击.下次发生同样事情时,这个男孩便回击了,即使带着一鼻子血迹回到家,他地父亲还是热情地夸奖他.生活中,父母不仅是儿童地主要模仿对象,而且是强化地主要来源,所以孩子未来地攻击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和他们自己地行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划分了哪些攻击是反社会地,哪些是可以接受地,哪些是社会需要地.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时候进行攻击是合理地,什么时候不合理.比如,你懂得对老师或着姥姥大喊大叫是不好地.然而,在特定条件地下,攻击可能会被接受并被社会嘉奖.比如,体育、战争和逮捕罪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酗酒大部分实验室研究发现,酒地摄入通常会增加攻击性.年,和让被试多量饮酒或少量饮酒,然后允许他们互相电击对方,结果发现,饮酒越多地被试所施加地电击越大.他们认为,醉酒地被试降低了对自身行为潜在后果地觉知,释放出更多自身所受到地社会压力和进攻性;而清醒地人进行攻击时,会明白实验煽动他们互相攻击地意图,然后抑制报复意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如何减少攻击行为怎样减少攻击行为?心理学家们认为,对攻击行为地最重要控制是学习对攻击性地抑制.以下几条讨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当袭击者注意到受害者地痛苦时,攻击行为会减少.在地实验中,他让攻击者接收不同程度地被害者地痛苦反馈.首先运用电击学习技术,将假称受到伤害地虚构人物地生理反应以“痛苦仪表” 地形式传达给被试.无论攻击者是否在发怒,这种痛苦指示都减少了进一步地攻击.甚至当被试与被害者十分陌生,很难产生移情时,这种痛苦指示也会让他减少攻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宣泄愤怒被释放后,进一步攻击地可能性会降低.弗洛伊德称之为宣泄过程.当一个发怒地人把愤怒直接传达给他地敌人时,宣泄可以成功地降低攻击性.然而,宣泄也有风险,并在某些环境下可能会增加攻击.比如,在已婚夫妇中,口头“自我释放”不利于和睦融洽,而且导致了以后更多严重暴力事件地发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惩罚和报复研究发现,对惩罚或报复地畏惧可以暂时减少攻击行为.然而,这些控制有时候可能酝酿隐性地攻击或长期在实际中增加攻击.比如,有研究发现,儿童因为攻击性倾向而被惩罚后会变得更具有攻击性.所以,尽管惩罚和报复在暂时抑制直接攻击行为上通常有效,但作为解决问题地普遍方法还是代价太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沉淀自己,放下欲望人地欲望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在这个过程里,欲望如果慢慢减少了,也不再执着了,就是学会了放下.放下是一个比较难地过程,很多我们曾经拥有地东西不是说丢掉就可以丢掉地.所以,如何去放,还是要经历很多地磨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_人类的攻击性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_人类的攻击性
பைடு நூலகம்
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理论
米勒
《挫折——攻击假说》修正理论的内容。 (1941) 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 攻击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已。 挫折的存在,不一定会导致攻击行为;但攻击行为 往往同挫折有关。
攻击 挫折 其他 反应
第六章 人类的攻击性
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理论
第六章
人类的攻击性
社会公平的建立
生物心理学家的猴子实验(Brosnan & de Waal,2003) 被试:卷尾猴 给一对猴子两个代币,可以用代币换 取报酬(黄瓜或者是更喜欢的葡 萄)。 实验条件: 1)平等:两只猴子都得到黄瓜; 2)不公平:一只猴得到葡萄,另一 只猴得到黄瓜;
攻击倾向是通过祖先的遗传而 来的本能 人们基本不能摆脱它,只有通 过替代性的活动消耗攻击动力 ,才能使攻击倾向得到控制。
第六章
人类的攻击性
攻击行为的本能论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两种基本驱动力
• 建设性的攻击性能量,即“力比多”; • 破坏性的攻击性能量,即“死本能”。
攻击是人类本能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从攻击能 量的释放中获得快感。
伤害 行动
伤 害 意 图
第六章
人类的攻击性
攻击行为的分类
攻击的方式:言语攻击和动作攻击
攻击的动机
敌对性攻击
• 源自愤怒的行为, • 目的就是伤害对方,即将痛苦或伤害加给别人;
工具性攻击
• 是通过伤害达到其他目的,这种伤害仅仅是作为达 成某种目的的手段。
攻击的价值判断:反社会的攻击和亲社会的攻击
第六章 人类的攻击性
攻击的判断指标
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
第六章

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新闻评论【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社会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领域关于攻击性行为性别差异研究的相关文献及问卷调查研究,得出了两性在攻击性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1.男性的直接攻击性行为大于女性;2.在攻击形式上女性更多地采用间接攻击;3.两性在攻击性上存在情境差异。

同时还从生理、社会认知与文化及家庭等方面,分析了两性攻击性行为差异产生的因素。

本研究对减少社会犯罪,推动社会和谐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 性别 犯罪行为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作为人类行为的主体部分之一,攻击性行为成为各个学科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J.Dollard提出,攻击是受挫的继发行为。

一般认为,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即男孩的攻击性比女孩更突出。

男孩受到攻击后,会很急切地去报复对方,如果任其发展到成年后,这种攻击性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因此,对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对预防犯罪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在论述攻击性行为性别差异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攻击性行为性别差异的特征1974年,麦克比和杰克林出版了一本著名的心理学著作《性别差异心理学》,他们整理了大量心理特征的两性差异,最后把这些差异归结为四个方面:女性的语言能力优于男性;男性的数学能力优于女性;男性的空间知觉上优于女性以;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侵犯倾向。

但对于两性在攻击性行为上都表现出何种差异,目前的研究成果没有给出概括性的结论。

在此,我们从直接攻击行为、间接攻击行为及不同情境下攻击行为等3个方面具体论述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特征。

(一)男性的直接攻击行为高于女性。

在实际的攻击行为上,自幼儿期起,男性就开始比女性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

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男性的直接攻击性要高于女性。

众所周知,暴力犯罪,如袭击、抢劫、谋杀、殴打致死、勒索、绑架和身体伤害等犯罪行为中,男性的犯罪率远远高于女性。

2000年,美国刑事统计数据中男性谋杀犯是女性谋杀犯的7倍,被谋杀的男性是女性的3.2倍。

人格心理学是如何理解攻击性的

人格心理学是如何理解攻击性的

人格心理学学是如何解释“攻击性”的?特质论A型人格的3个特点之一:在对待挫折情境时更容易产生攻击性和敌意(1)研究者有时又把“敌意”称为“攻击性”a.攻击性:是人发起攻击的心理倾向,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社会心理学家将“攻击行为”定义为以引起他人身体或心理痛苦为目的的故意行为,主要研究社会情境和攻击的关系及攻击的预防、干预等问题。

b.攻击性的行为特征是一种行为而非情绪或动机仅限于对生物体的伤害是有意的伤害行为被伤害者不愿接受c.攻击者的人格特征Shoham研究发现,暴力罪犯有以下人格特征: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喜寻求刺激、缺乏自信与自尊、应付现实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差d.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一些研究者认为,女性的攻击性低于男性;而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性别差异不明显大量研究都表明,男女两性在攻击行为的开端、方式、发展过程及评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孩之间的攻击性冲突要比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和女孩与女孩之间的多得多女性的攻击行为更多地是使用间接的和言语的攻击,而男性普遍使用直接的身体攻击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在2~2.5岁时就可表现出来,并且在不同发展阶段攻击行为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越来越明显进入中学后,男性比女性更多地采用暴力方式来表现攻击行为e.攻击行为的年龄差异在攻击类型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性攻击行为逐步减少而言语攻击行为逐步增多;工具性攻击行为逐步减少,敌意性攻击行为逐步增多在攻击行为意图归因上,年长的儿童能根据不同的攻击意图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而年幼儿童的行为反应没有区别f. 攻击行为的起因差异婴儿期:身体上的不适和企图寻求注意的需求3—4岁:强制性良好日常生活习惯的训练4—6岁:同伴之间的冲突g. 攻击行为的其他差异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攻击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母亲教育方式中的拒绝性存在显著差异生理取向的攻击性1.内分泌学研究2.雄性激素,尤其是睾丸酮,与攻击行为的形成与表达有关3.血清中酒精成分高或糖成分低能提高攻击行为4. 2.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研究5.大脑某些区域被破坏,如杏仁核6.攻击行为个体脑电图异常率高于正常组,异常类型以慢波为主7. 3. 神经生化研究8.儿茶酚胺水平异常会损害个体对预期惩罚的恐惧反应,而易导致攻击行为9.脑脊液中5-羟基吲哚乙酸水平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10.遗传取向的攻击性Freud 的天赋攻击性认为人类受两种生而具有的本能的支配: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生的本能使人的生命得以产生及延续死的本能驱使人们指向自我或他人的瓦解或毁灭认为人类需要通过攻击来使死亡本能的力量远离自我,即死亡本能间接地导致了指向他人的攻击行为在Freud看来,攻击行为是不可避免的进化人格心理学攻击性Q:男性比女性更多地采取暴力攻击,大多数暴力攻击的受害者是男性我们所知的最早死于他杀的人是尼安德特(与周口店猿人同时代)的一位男性,他死于5万年前,被从前面刺中左胸(Trinkaus & Zimmerman,1982)1965-1980年,芝加哥的杀人犯中,86%是男性,这些杀人案中80%的受害者也是男性(Daly & Wilson,1988)在各种文化的统计数据中,男性杀人犯占绝大多数,被害者也多为男性(Buss,2005)进化取向的攻击性Lorenz(奥地利)的本能说攻击的动因是本能的,这种能量在机体内部可以不断积蓄,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转变为攻击的内在冲动而释放出来在《论攻击》一书中,Lorenz研究了攻击性行为的自然历史这种行为是本能的,是由吃食、繁殖、逃跑和攻击这“四大动力”中的一种主要动力促成的Lorenz研究的是同类物种成员之间的搏斗和威胁,而并非捕食动物对被捕食动物的攻击,也不是被捕食动物对捕食动物的围攻,或是任何一种被迫得走投无路的动物所作的自卫行动因此,Lorenz在侧重研究同一物种内部发生的攻击行为时,提出了这种攻击性在保护物种方面起着何种功能的问题,最后得出了几种答案:第一,它能使同一物种的成员均匀地分布在现有区域内,这样每个动物都可以得到足够的食物第二,同一物种互相竞争的雄性动物之间发生攻击行为,可以确保只有那些最强壮的动物能够留下后代,可以保护自己的家族和群体最后,攻击性可以建立和维持某一动物群内部的等级关系。

攻击性行为的成因

攻击性行为的成因

攻击性行为的成因1.内部因素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有很多,内部因素主要分为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部分,内部因素虽然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出现,但是攻击性行为主要的成因还是外界因素。

1.1生理因素(1)遗传因素:对于行为的遗传,以美国的德尔布吕克和英国的布伦纳为代表。

所谓行为遗传,简单来说,是父母把容易冲动,情绪波动大等特点遗传给孩子,父母易出现反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那么,孩子也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2)气质因素:关于气质类型,最著名的是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的。

他认为人体有四种液体,因为四种液体分配比例不同,则产生了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包括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多血质的气质特点偏向活泼好动、头脑灵活,往往交际能力强,对外界环境接受较快;胆汁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精力旺盛、脾气暴躁,情绪波动很大且存在持久;粘液质和抑郁质的特点偏向于喜静,精力不旺盛,比较安分守己,甚至多愁善感,以至于不太合群。

因此,胆汁质的气质类型的幼儿因受生理因素影响,天生就容易哭闹,脾气不好,这种活跃型气质比抑郁型气质的幼儿更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幼儿出生就容易急躁,那么这种幼儿长大后也会容易大发雷霆,产生攻击行为。

(3)激素作用:攻击性行为与雄性激素有关,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通常都是雄性激素水平高的攻击性更强。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激怒,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概率也就更大。

(4)性格:心理学认为性格具有先天的稳定性,《辞海》对于性格的解释主要包括态度、意志、情绪三种表现。

性格具有一定的先天性,每个人出生后是什么性格,那么幼儿时期也不会改变,有些幼儿天生性格暴戾,冲动,喜欢暴力的解决问题。

1.2心理因素(1)自我胜任感:所谓的自我胜任感,就是个体在活动中获得成功,这个成功的行为使自身获得的自我价值的体现。

简单地讲就是,我可以,我能行。

自我胜任感往往来自于自己擅长的事情,从自己擅长的事情中获得成功,那么这些成功的经历就是自我胜任感的来源,成功后产生的自信是很重要的,有了自信,才能挑战有难度的目标,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自我胜任感也会越来越高。

人类攻击性的原因及攻击与愤怒的关系

人类攻击性的原因及攻击与愤怒的关系

愤怒与攻击:1愤怒不一定导致暴力攻击,有时甚至可以在愤怒状态下服从(在人类中通常是恐惧高于愤怒的情况,在社会性动物中,如对猴子大脑皮层的实验显示等级地位低的猴子在一定实验条件下丧失了大脑皮层的高级控制作用后在面对等级地位高的猴子攻击时,仍然会退缩,而不像猴王在丧失了皮层高级功能后变得攻击欲更强)2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之类例子。

3宣泄愤怒情绪是否会强化暴力,学者观点不一,有认为若方式恰当、有度不妨用其释放愤怒,但也有研究者通过另一些实验论证说宣泄愤怒情绪也可强化攻击。

总体来说,在个体不处于“群体性心理状态”(参见后文群体暴力)的条件下,释放情绪暂时降低攻击欲的可能性更大,但也有些特殊情况,如喜欢以贬损他人人格的(非暴力)方式来攻击他人者恰好遇上了喜欢被贬损的人以致恶性循环式互动。

3有人认为儿童在早年被父母的挫折会导致长期潜在愤怒倾向,但愤怒可能被抑制也可能不易被抑制,即使不易被抑制的愤怒也未必导致攻击(如导致片面受虐倾向),但攻击是未被抑制的愤怒所导致的常见反应模式之一,不过即使是对相似的成长环境或心理创伤,不同人对对此给出五花八门的自我评价、大相径庭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对人际关系可能迥异的理解和习惯模式(如有习惯于主动攻击,也有习惯于后文所讲的被动型攻击)。

附:我出于各方考虑不认为(或者说主要不讨论)先于自我同一性危机的愤怒,另一方面要承认愤怒有类似于存在性焦虑的“似本体”性——如人处于一种愤怒心境却找不到对象或找到的所谓对象只是替罪羊的情况。

至于愤怒和攻击之间的关系则是另一层次问题。

人类出现攻击行为的部分原因:在群体中的攻击表现:在个人感觉处于一个自己所归属的群体中时,个人会更容易丧失独立的思想判断和情感体验能力以及道德责任感,跟依赖于群体首领或群体中情感最有煽动力的人(如鼓吹暴力者)的鼓舞(这也是一个人如内心被周围的人“群体化/他人化”则更容易表现地丧失同情心的原因,因为他很容易被掏空成内在的、没有头脑他人,把道德判断的责任推卸给领袖或彼此推卸给所谓“他人”,除非这个群体一同表现出爱心)群体与群体的彼此攻击:通过攻击其他群体来感受自己在群体中的自我同一性、拥抱归属感(由于童年形成的潜意识的自我拒绝或自我憎恨,导致内在自我体验的空洞化或破碎化,由此拼命向着外部世界在各种政治、民族乃至黑社会群体中寻找归属感,何况暴力群体还给交出思想自由的人一种服从权力之后可分享其部分权力、欺压更弱小无援者的强大感)、并把潜意识自我否定或憎恨所积攒的难以向内释放的怒气投射给敌对群体。

大脑中的愤怒与暴力行为情绪与攻击性的关系

大脑中的愤怒与暴力行为情绪与攻击性的关系

大脑中的愤怒与暴力行为情绪与攻击性的关系大脑中的愤怒与暴力行为:情绪与攻击性的关系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常常与暴力行为紧密相关。

人类在复杂的社交环境中,对愤怒和攻击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大脑中愤怒的产生机制、暴力行为与攻击性的关系,以及对抑制暴力行为的策略。

1. 愤怒产生机制大脑中的愤怒情绪主要由下丘脑、杏仁核和前额叶等多个脑区共同调控。

当人们遇到威胁或挫折等刺激时,下丘脑释放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人产生强烈的愤怒情绪。

同时,杏仁核作为情绪中枢,可以迅速识别、加工和储存与愤怒相关的信息,从而引发身体的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

2. 暴力行为与攻击性的关系暴力行为常常与攻击性紧密相连。

攻击性指的是一种主动寻求伤害他人的意图或行为,而暴力行为则是攻击性的最严重表现。

心理学研究发现,攻击行为与愤怒情绪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当个体感受到愤怒时,往往会倾向于以攻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然而,不同人对于愤怒的应对方式和控制能力有所不同,这也决定了他们是否转化为暴力行为。

3. 大脑中的暴力行为调控机制虽然愤怒情绪容易引发暴力行为,但大脑中也存在着一系列调控机制来抑制暴力行为的发生。

前额叶皮层是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脑区之一,它具有决策和情绪调控的功能。

通过前额叶皮层的参与,人们可以对愤怒情绪进行认知评估,并制定适当的应对策略,从而抑制暴力行为的发生。

4. 抑制暴力行为的策略为了有效抑制暴力行为,个体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提高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

首先,情绪调节训练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认知和管理愤怒情绪,如通过深呼吸和积极思维调整来缓解负面情绪。

其次,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的建设也能够减少攻击性的表现。

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机制,有助于有效减少愤怒情绪的累积。

结论:大脑中的愤怒情绪与暴力行为和攻击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愤怒情绪的产生主要受下丘脑和杏仁核等脑区的调控。

然而,大脑中也存在通过前额叶皮层等区域来抑制暴力行为的机制。

愤怒反刍与攻击关系的研究综述

愤怒反刍与攻击关系的研究综述

愤怒反刍与攻击关系的研究综述愤怒反刍是指个体无意识地反复沉浸在愤怒情绪中,并无意识地回忆起以往与愤怒有关的经历、反复思考愤怒事件的诱因及可能的后果,愤怒反刍是反刍的一种具体类型。

文章旨在理清愤怒反刍的概念,总结愤怒反刍的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关于愤怒反刍与攻击性关系的研究,指出未来研究改进的方向。

标签:反刍;愤怒反刍;攻击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一些负面生活事件,甚至是他人的欺凌和侵犯,在这个时候,人们虽然会有一些负面情绪,但由于个体认知和应对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相反的结果。

有的人改变对侵犯事件的归因,改变对侵犯者的消极态度,更加理智和公正地去看待侵犯事件,从而选择宽恕对方,促进社会的和谐。

而有的人则继续沉浸在被冒犯的事件和被伤害的愤怒情绪里。

当个体反复持续沉思于某种冒犯行为并强化自己经历过伤害的感受时,就会增强其愤怒、自责等消极情绪,甚至变得暴躁且具有攻击性。

这种长期沉浸在愤怒情绪当中无法自拔的倾向叫做愤怒反刍。

目前,关于愤怒反刍的研究集中于探讨愤怒反刍的情绪调节策略与其他情绪调节策略对愤怒情绪的影响,以及愤怒反刍与攻击性关系的研究。

研究均得出较为一致的结果,愤怒反刍会维持甚至是加剧个体的愤怒情绪,而愤怒情绪又会诱发个体的攻击倾向,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破裂,甚至严重社会问题的发生。

一、愤怒反刍的内涵愤怒反刍是反刍思维的一种具体的类型。

反刍思维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研究课题,由Nolen-Hoeksema首先提出。

他指出反刍思维(rumination)是指个体反复地和消极地思考自己的消极情绪症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后果,而不去关注如何避免这些后果的出现,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反应方式,也是个体稳定的个人特质[1]。

根据反刍引发的情绪反应不同,可将反刍分为愤怒反刍、抑郁反刍、应激反刍[2]和悲伤反刍[3]。

根据反刍发挥作用的情境不同,可将反刍分为人际反刍[4]和共同反刍[5]。

愤怒反刍(anger rumination)也叫愤怒冗思或愤怒沉思,最初是由Sukhodolsky在2001年提出的,他认为愤怒反刍是个体无意识地反复沉浸在愤怒情绪中的一种思维倾向,包括无意识地回忆起以往愤怒的经历、反复思考愤怒事件的诱因及可能的后果[6]。

人类的攻击行为

人类的攻击行为
人类的攻击行为
案例分析
2007年16日7点15分(北京时间19点15分),美国弗 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 33人死亡,枪手韩国学生赵承熙开枪自尽。案件 发生后,布什称枪击案令美国举国震惊。
凶手其人:
1. 23岁韩国学生赵承熙; 2. 1992年从底特律入境; 3. 性格孤僻独来独往; 4. 老师曾发现其文字描述暴力; 5. 曾创作暴力剧本; 6. 3月份花571美元购买手枪及子弹。
第二节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
(三)性别 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攻击性(Bettencourt & Miller,1996; Knight,Fables & Higgins,1996)
男性的攻击多为身体攻击,而女性的攻击多为言语攻击和其 他间接的攻击行为。
男女攻击方式上的差异,在八岁时即出现(儿童时期的间接 攻击形态有:说谎、冷漠、报复等形式),然后差异逐年增 加,直到十五岁左右,并延续到成人时期(Bjokqvist et al..1992)。
2.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攻击具有生物保护和物种进化的意义。攻击也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 成部分。现代社会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于实施攻击,而战争就成了发泄 攻击冲动的重要途径。 对丽鱼的研究实验P199 爱布尔等的老鼠实验
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
3.对本能论的评述
本能论认为人类之所以会出现攻击行为,是因为具有与 生俱来的攻击本能。这种观点遭到很多研究者的质疑,这些 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类质疑是,在动物身上,是否真的存在攻击本能。
4 3.5 3.2 2.7 2.6 3.8 3.4
温度越高,攻击行为就越多? 倒U型
攻 击
3 2.5 2 1.8 1.5 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愤怒与攻击:
1愤怒不一定导致暴力攻击,有时甚至可以在愤怒状态下服从(在人类中通常是恐惧高于愤怒的情况,在社会性动物中,如对猴子大脑皮层的实验显示等级地位低的猴子在一定实验条件下丧失了大脑皮层的高级控制作用后在面对等级地位高的猴子攻击时,仍然会退缩,而不像猴王在丧失了皮层高级功能后变得攻击欲更强)
2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之类例子。

3宣泄愤怒情绪是否会强化暴力,学者观点不一,有认为若方式恰当、有度不妨用其释放愤怒,但也有研究者通过另一些实验论证说宣泄愤怒情绪也可强化攻击。

总体来说,在个体不处于“群体性心理状态”(参见后文群体暴力)的条件下,释放情绪暂时降低攻击欲的可能性更大,但也有些特殊情况,如喜欢以贬损他人人格的(非暴力)方式来攻击他人者恰好遇上了喜欢被贬损的人以致恶性循环式互动。

3有人认为儿童在早年被父母的挫折会导致长期潜在愤怒倾向,但愤怒可能被抑制也可能不易被抑制,即使不易被抑制的愤怒也未必导致攻击(如导致片面受虐倾向),但攻击是未被抑制的愤怒所导致的常见反应模式之一,不过即使是对相似的成长环境或心理创伤,不同人对对此给出五花八门的自我评价、大相径庭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对人际关系可能迥异的理解和习惯模式(如有习惯于主动攻击,也有习惯于后文所讲的被动型攻击)。

附:我出于各方考虑不认为(或者说主要不讨论)先于自我同一性危机的愤怒,另一方面要承认愤怒有类似于存在性焦虑的“似本体”性
——如人处于一种愤怒心境却找不到对象或找到的所谓对象只是替罪羊的情况。

至于愤怒和攻击之间的关系则是另一层次问题。

人类出现攻击行为的部分原因:
在群体中的攻击表现:
在个人感觉处于一个自己所归属的群体中时,个人会更容易丧失独立的思想判断和情感体验能力以及道德责任感,跟依赖于群体首领或群体中情感最有煽动力的人(如鼓吹暴力者)的鼓舞(这也是一个人如内心被周围的人“群体化/他人化”则更容易表现地丧失同情心的原因,因为他很容易被掏空成内在的、没有头脑他人,把道德判断的责任推卸给领袖或彼此推卸给所谓“他人”,除非这个群体一同表现出爱心)
群体与群体的彼此攻击:
通过攻击其他群体来感受自己在群体中的自我同一性、拥抱归属感(由于童年形成的潜意识的自我拒绝或自我憎恨,导致内在自我体验的空洞化或破碎化,由此拼命向着外部世界在各种政治、民族乃至黑社会群体中寻找归属感,何况暴力群体还给交出思想自由的人一种服从权力之后可分享其部分权力、欺压更弱小无援者的强大感)、并把潜意识自我否定或憎恨所积攒的难以向内释放的怒气投射给敌对群体。

性格原因:
有些偏好攻击者是由于从小自尊感较低(也可能从小感觉被忽视、抛
弃)由此用一种逆反的心态故意惹是生非,童年是无意识地为了引起父母关注,后来则是为引起社会注意。

惯于欺负攻击比自己弱者:
常是从中获得强大感并由此发泄对内在自我难以向内释放的(潜意识)自我否定乃至自我憎恨,相应的,由于自我否定乃至自我憎恨,便也没有勇气直面或接受自己的弱小,相反要通过攻击比自己更弱小者(对弱小自我之向内憎恨的替代牺牲品)来发泄原先向着内部自我增压故而无法释怀的怒气,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自己所谓的强大(这样的人可能需要无休止地战胜其他人才能接受自己,表面上看是成为他人的主人,实际是南辕北辙向外面世界逃避对自己内心的完整性和复杂性的接纳——逃避对弱小、脆弱等情感的同情和接纳。

讨要爱与攻击间的循环(自憎导致的自我欲望的矛盾化):
夫妻间的争吵甚至殴打不息,却依旧能维持共处关系中存在的某些案例:如电影《茜茜公主》中那个被丈夫粗暴殴打的吉普赛妇女当别人好心要为她斥责丈夫时反而为自己丈夫辩护,当好心人走后继续“接受”丈夫殴打),这类人既用对异性的爱来压制内心对“自-他”孪生人格自我的恨。

同时又用通过唠叨、指责等方式索要对方无休止的对自己的关注兼而释放对“自我-他人”双面人的憎恨(由此与配偶形成钟摆式的恶性互动循环),潜意识地引发对方以语言甚至行动攻击自己,并间接借助对方来释放自我攻击的渴望。

受虐倾向:和前述情况存在既交叉、又不同的局面。

如习惯于在家暴中潜意识扮演受害者角色的女性(气质原因(软弱)
+文化原因(如信仰基督教)+其他原因(潜意识地认同某种角色——这个我还未想清楚))与有难以自控暴力倾向者在恋爱中往往会不自觉地相互吸引,结果像他们的父母那样结成悲剧性家庭,导致恶性循环(丈夫越来越习惯于殴打妻子,但又常常在殴打后强烈自责却又无法杜绝自己的行为)而妻子在忍无可忍与这样的丈夫离婚后往往在后续择偶中又会不自觉被有家暴倾向者吸引。

被动攻击型人格:
以隐匿的、甚至自己都无明显意识的貌似非攻击方式对待他人。

如顽固性迟到、拖延、总是出现漫不经心地引起他人愤怒的遗忘或“错误”。

曾经对他人侮辱贬损等行为过度自我克制,一时突然失控爆发所导致的暴力:
这种人中,有一类平时维持一种懦弱无能的自我同一性,你越挑衅,他就越是通过让你蔑视的无能形象来惹怒你甚至成为你的负担,并释放潜在的自虐欲,由此也可以使自己的行为与潜意识中对自己的评价(如我是无能的人等)相协调,生活在由此带来的自我稳定感(对这种人,稳定感反而意味着安全感)。

但在夫妻间的恶性刑事案件中,采用极端暴力行为(如故意暴力攻击对方致死)的人恰恰有不少是性格窝囊被动,平时过于克制的人。

具有反社会人格者的攻击行为:
(参见美国精神病学会《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具体原因我不明,或许这只是一顶标签化的帽子)。

这种人高度寻求刺激,对社
会常规和约束的忍受力低,易冲动,特别反对任何社会控制如学校、家庭、法律等。

其他家庭因素
单亲家庭、父母离异使儿童成年后更容易具有暴力倾向:
上个世纪美国单亲黑人家庭中,父亲遗弃怀孕异性,不承担家庭责任导致的下一代暴力就格外有代表性1。

而父母离异后哪怕对子女都承担一定的责任,但子女在童年的“泛自我中心”心理状态下会潜意识地认为父母中的一方“抛弃”自己是由于自己的责任:如自己不值得爱等,由此引发的自我憎恨会产生长期的潜在愤怒,另一方面子女又可能须面对自己既强烈渴望父亲或母亲回来,另一方面又潜在地憎恨对方抛弃自己的内心痛苦状态,由此被压抑的内心某些情感为可能的愤怒或攻击倾向积攒了更多的动能(尤其是离异父母在争吵时拿孩子作为分歧的理由或离异后抚养孩子的一方经常向孩子指责另一方都会导致儿童对这种局面无法面对、理解,故而在潜意识中长期发酵着巨大冲突或痛苦)。

对家庭成员暴力的模仿或竞争(通常是男性间)。

很多崇尚暴力的人成长于有严重家暴的家庭。

儿童期被过于纵容也可能助长某些人的暴力,即使成人,攻击行为得到强化也会增加攻击倾向。

1《经济学家》杂志在一份权威性1996年调查报告中问到什么办法能制止这种行为。

回答较简单:双亲家庭。

不良影响
观看重度色情视频:根据Donnerstein等人的研究,轻度色情刺激会使多数人愉悦,但过强的性刺激会增加人的愤怒感和攻击性,因此不能仅以性解放或纵容性欲来解决性压抑问题,否则可能使人成为纵欲性毒瘾的精神“性奴隶”。

2甚至激发性暴力。

生活于暴力年代(如战后的和平早期,暴力攻击事件比战前和平期会增加。


社会不稳定、如失业增加等。

其他杂类因素
酗酒者也容易攻击他人。

高温的夏天暴力攻击发生率也会增加。

拥挤程度高,私人的(心理)空间局促受限感强的地区易发生攻击。

病理因素,如大脑颞叶障碍导致失控症等。

青春期男性暴力倾向会因为生理原因强一些。

遗传(动物性遗传或文化积淀性遗传)导致。

总之,人的攻击性是先天倾向、后天习得以及环境等多重因素相交互的结果,也与人的内心欲望很容易具有冲突性和复杂性有关。

2此外色情录像往往贬损女性或把女性塑造成乐于接受所有男性的性行为,使有些男性将女性只看作满足性欲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