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点与形态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气候立体分布特征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气候立体分布特征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之一。
它的东南部呈现出多样的山地气候立体分布特征,这些特征受到地形、纬度、高度和季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来阐述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气候立体分布的特点。
从地形来看,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复杂,山地起伏,地形类型多样。
整个地区呈现出高原、山地、峡谷、盆地等多种地貌形态。
这种地形分布不均衡导致了区域内气候的差异性。
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而山地地势逐渐降低,气温也逐渐升高,降水量也逐渐增多。
这种地形条件使得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山地气候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从纬度来看,青藏高原东南部位置在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区域,纬度较低,日照时间较长,气候温暖。
在这一地区,气候呈现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温度较高,降水较多,有明显的夏雨冬旱特点;而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有明显的高寒气候特点。
这种纬度分布使得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气候呈现出明显的立体分布特征。
从高度来看,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山地气候立体分布特征也十分明显。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降水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
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山地地区,海拔的升高使得气温逐渐降低,同时降水量逐渐增加,呈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带谱。
在不同海拔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形成了寒冷的高山气候、凉爽的山地气候和温暖的丘陵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
这种因高度而产生的气候差异,使得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山地气候表现出了立体分布的特征。
季风的影响也是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气候立体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
季风是影响此地区气候的重要因素,它使得这一地区气候整体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夏季的暴雨使得山地气候的降水量明显增加,而冬季的干旱则使得山地气候的降水量明显减少。
这种明显的季风影响导致了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十分显著,同时也增加了该地区气候的多样性。
分析青藏高原的气候与水文特点——地理教案
青高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和水源区之一,其气候和水文特点一直备受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分析青藏高原的气候和水文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青藏高原因其高海拔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表现出独特的气候特点。
其主要的气候特点如下:1.高海拔气候:青藏高原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高海拔气候。
因为大气随着海拔升高而稀薄,高海拔地区气温下降快,气候寒冷。
高海拔气候还表现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气压低,空气干燥等方面。
2.干旱气候: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是干旱气候。
由于过高的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原因,青藏高原主要接受西北和北部干旱地区的蒸发水分补给,而由于降水量比较低,导致青藏高原成为干旱地区。
3.季风气候:南部的青藏高原受到季风影响,夏季受到南亚季风的蒸发水分补给,而使得青藏高原南部有时期的暴雨和高温。
4.雪线气候:青藏高原海拔较高,但雨水很少,因此一年四季的补给水源都来自于高海拔的冰川和融雪。
因此,青藏高原雪线气候对水的供应至关重要。
二、青藏高原的水文特点青藏高原是人类生命所依赖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它具有以下几个水文特点:1.冰川与积雪:青藏高原的积雪和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源之一,尤其是对于亚洲内陆地区和中国西北的河流起源地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这些冰川和积雪储存了数百年来的补给水源,同时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主要河流源头的主要水源。
2.高原湖泊和草甸:青藏高原上有众多的高原湖泊和湿地草甸,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对气候和水循环也有明显的作用。
这些湖泊和湿地草甸是一些重要物种生态的良好家园,在这里,珍稀的动物和植物得到了良好的生长和繁衍。
3.河流和水面蒸发:青藏高原也是主要的河流源头之一。
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都在青藏高原。
这些河流主要受到积雪和冰川融水的补给。
三、结论青藏高原是一个高海拔、干旱、季风和雪线气候的地区。
同时,它也是亚洲和中国内陆水源地和河流的主要源头之一。
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引言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区之一。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使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农业情况,并能够分析和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2.1 高原地貌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其地貌以广阔的高原和错综复杂的山脉为主,形成了独特的青藏地区特色。
2.2 气候条件青藏地区属于高寒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
降水稀少,热量和水分的不均衡分配导致青藏地区干旱和草地退化的问题。
2.3 植被分布由于气候和地形的特殊性,青藏地区的植被分布呈现多样性。
高山草甸和高山荒漠是其主要的植被类型,而冰川、河流和湖泊等水域也是其独特的植被景观。
2.4 动物资源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包括藏羚羊、野牦牛、藏狐等珍稀野生动物。
这些动物资源的独特性和保护的重要性为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三、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受限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但由于近年来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的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1 农业发展现状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包括牛、羊、马等牲畜的养殖。
由于高寒气候和地形的限制,农作物的种植比较有限,主要是青稞、马铃薯等寒区作物。
3.2 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气候变化、土壤退化、水资源短缺等诸多挑战。
然而,青藏地区的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农业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3.3 农业发展的前景及关键措施为了促进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应采取综合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力,包括改善水利设施、加强科技支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等。
四、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就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发展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和自然环境问题分析
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和自然环境问题分析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也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
在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和自然环境问题方面,可以从高原的地貌、气候特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
青藏高原的地貌主要呈现出高原、山地和河谷三个特点。
高原区域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地貌呈现平坦而开阔的特点,主要有川西高原和青海高原。
山地区域地势较为陡峭,存在许多世界著名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等。
而河谷地貌是青藏高原的特色之一,主要以雅鲁藏布江、斯迈林仓巴江等大大小小的河流形成的河谷为代表。
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直接影响了其气候特点。
由于高原海拔较高,气温普遍较低,冬寒夏凉。
高原上空的大气层相对较薄,阳光辐射更为强烈,因此日照时间长,辐射热量大,但由于高原上空水汽薄弱,降水稀少,形成高原干旱。
此外,青藏高原地处亚洲地理中心,受到季风的影响,在进入高原的空气中,逐渐失去水汽,导致青藏高原气候干燥,尤其是西部地区。
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使得其自然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大。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包括青稞、油菜、青松等具有高寒特点的作物和树种。
此外,青藏高原还是珍稀动物如藏羚羊、雪豹、藏麝等生物的栖息地,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剧,在青藏高原上,冰川的消融速度明显加快,给高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逆的影响。
此外,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也对高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如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
为了保护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冰川监测和科研工作,掌握冰川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其次,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限制过度放牧和滥伐森林等行为,恢复和保护植被资源,保护珍稀动物群落。
此外,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确保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青藏高原新构造运动及环境演变
青藏高原新构造运动及环境演变2012年06月01日11:21原文地址:青藏高原新构造运动及环境演变作者:水水气势雄伟的青藏高原,北界昆仑山、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迄横断山脉。
它幅员广袤、地势高亢,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世界第三极”之称。
青藏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它并非自古以来就雄踞在地球之颠。
相反,在渺茫的远古,青藏地区却是一片汪洋大海。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近代亚洲地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它对于我国以至整个亚洲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印度板块的持续北移、周围地块的抵挡,高原处在强大的挤压应力之中。
因此,高原抬升的时间必然可追索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大陆碰撞的时间;但是,这并不是说自那时以来逐渐抬升成今天的高原面,大陆碰撞后高原并没有随之迅速隆起成现代所见的高原,其间经历了复杂的抬升与夷平过程,高原曾长期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海拔高度上。
整个青藏高原的抬升,乃至达到今天的面貌,其间大致经历了几个复杂的阶段:青藏高原抬升的第一阶段,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4500-3800万年前(始新世E2)的一段时间内,这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大陆碰撞的高峰时期。
最强烈的地区是在碰撞带及其两侧地区。
冈底斯山这时有一次较显著的快速抬升,在其南侧的前陆盆地中堆积了一套相当厚的红色砾岩,代表了与冈底斯山隆起相伴生的山麓磨拉石相堆积。
这套砾岩在西藏称为“冈底斯砾岩”,它代表了地形高差较大、地势陡峻的环境。
在一些地区的冈底斯砾岩的胶结物中曾发现过海相货币虫化石,表明这套砾岩的堆积是从海相逐渐过渡到陆相,反映了冈底斯从海底升起露出水面并逐渐成山的过程。
冈底斯山以北的高原其它地区也有抬升现象,并伴随形成一系列盆地,盆地堆积的主要是河湖相碎屑物质,无论是砾岩厚度、还是其中的砾石大小,都远不如冈底斯砾岩,这表明地形高差较小,地势开阔缓和的丘状地貌景观。
由此也表明这次抬升极不平衡:冈底斯山抬升较快、较高,而高原其它地区抬升较慢、抬升幅度不大。
青藏地区主要自然特征
青藏地区主要自然特征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的重要地理区域之一。
它位于中国西部,横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四个省份,总面积约为200万平方公里。
青藏高原的主要自然特征包括高原地貌、气候、水文地理、生物地理和地质构造等方面。
一、高原地貌青藏高原是一个高原地带,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
高原地貌的特点是地势平缓,山峰不高,但是地面海拔较高,地表积水不易形成。
青藏高原的地貌类型主要有高山、高原、丘陵、盆地和峡谷等。
其中,高山地貌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青海西部,海拔在5000米以上,山峰陡峭、峰峦叠嶂、雪峰终年不化。
高原地貌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和东部,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势平缓,地面积水不易形成。
丘陵地貌主要分布在四川和云南地区,海拔在3000米左右,山峰不高,但丘陵连绵起伏。
盆地地貌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和新疆地区,地势低洼,盆地内的湖泊较多。
峡谷地貌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和四川西部,地势陡峭,峡谷深邃,风景壮观。
二、气候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降水不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
由于高原海拔较高,大气压力低,日照强烈,夜晚气温骤降,日温差大。
青藏高原的气候可以分为寒温带干旱气候、高寒草原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等几种类型。
其中,寒温带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和西藏北部地区,气温极低,降水少,风大沙尘暴多。
高寒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和东部,气温低,降水少,草原植被茂盛。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四川和云南地区,气温较高,降水充沛,植被丰富。
三、水文地理青藏高原是亚洲的水塔,众多河流发源于此,流经中国和周边国家,对区域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水文地理特点是河流众多、湖泊分布广泛、冰川资源丰富。
青藏高原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
其中,长江和黄河是中国的两大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
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灾害特点及分布规律研究
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灾害特点及分布规律研究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灾害特点及分布规律研究一、引言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涵盖了中国西南地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地势复杂多变,气候条件恶劣,自然环境极为恶劣。
由于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此地区经常发生各类自然灾害。
本文旨在探讨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二、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灾害特点1. 高原地壳活动频繁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与青藏高原东缘构造带的交汇区,地壳活动频繁。
大规模的地震和地壳运动常常发生,给高原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地质灾害。
2. 气候恶劣多变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大陆内部,远离海洋的调节影响,受季风和高原特有气候控制。
其气候干旱、寒冷,季节变化明显,且在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大。
高原地区经常受到暴雨、雪灾、雹灾等极端天气的袭击,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3. 水文系统复杂青藏高原是亚洲大陆的主要水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由于高原地势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水文系统极其复杂。
在夏季,由于高寒地区的冰雪融化,以及山区大量降水,易引发洪涝灾害;而在冬季,由于严寒天气,河流和湖泊易被冰封,导致供水困难。
4. 物种多样性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高原之一,拥有大量的珍稀濒危物种。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受到了破坏,濒危物种数量不断增加,生态平衡受到威胁。
三、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1. 地震青藏高原是地震频繁区之一,主要地震带沿着高原南北走向延伸。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唐古拉山、楚玛河断裂带是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常年发生中强烈震事件。
2. 洪涝灾害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河流水文系统发达,夏季降雨和冰雪融水增加,易导致洪涝灾害。
此外,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剧,进一步加重了洪涝灾害。
3. 雪灾青藏高原年降水主要以雪形式出现,是全国雪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由于高原地势复杂多变,山区交通不便,雪灾给交通运输和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
青藏高原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精选文档】
青藏高原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邓亚东(2008100207)1、青藏高原概况青藏高原雄踞亚洲大陆中南部,周围群山环绕,山体高大雄伟。
南有喜马拉雅山,北有昆仑山和祁连山,西为喀喇昆仑山,东为横断山脉。
高原内还有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这些山脉海拔大多超过6000 m,喜马拉雅山不少山峰超过8000 m.青藏高原东西跨越从75·E ~102·E,长约3000 km的距离;南北跨越从25°N ~ 40°N近15个纬度,约1600 km,占西风带宽度的三分之一。
总面积约为250 km2,相当于我国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平均海拔4000 m以上,其高度占中纬度对流层厚度(10 ~ 12 km)的三分之一。
它形成于早第三纪,第四纪以来,高原大幅度上升。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有着影响深远.2、青藏高原的对中国地质地貌的影响(一)青藏高原地貌特点与影响青藏高原地势高峻,地面海拔3500—5000 m,平均海拔4500 m以上.在高原上分布着多条长大的山脉,构成了高原地貌的骨架。
主要山脉有: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上、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等。
许多山脉耸立有6000—8000 m,高逾雪线的山峰。
高原山脉之间分布着广阔的高原、盆地,同时河流、谷底交错而生.这些山脉大致将青藏高原分为藏东川西山地高原、青东南川西北高原、藏南山地与谷底、藏北高原、昆仑山地、喜马拉雅山地、柴达木盆地。
上新世初,当时青藏高原及华北地区高度均不高,处于相似的环境条件下,我国地貌的三大阶梯并不明显,青藏高原的海拔在1000 m左右。
到了上新世末,青藏高原剧烈隆起,与此同时,我国地形加速分化,西北地区古老褶皱带大幅度抬升,褶皱带之间的盆地则进一步相对下陷,地面高差进一步加大,形成高大山脉与盆地相间的地形结构.我国兴安岭以东地区,则形成一系列沉降盆地,最终导致我国三大地貌阶梯的形成。
《海拔最高的牧区—青藏牧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PPT
——青藏牧区
- .
一、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主要包括青海、西藏
青藏高原
昆 仑 山
祁 连 山
横 断 山 脉
喜 马 拉 雅 山脉
二、青藏牧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
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等方面
气温
冬寒夏凉,气温低
同纬度拉萨和成都气温比较
从这些信息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拉萨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
资料2:青藏地区的4-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降水量非常少,不及全年降水量的1﹪。
降水
分旱雨季,降水少、气候较干旱
从这些信息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资料3:青藏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0.5 ﹪,而牧草地却占全区面积的62﹪。
衣:藏袍
自然环境:抵御高原上的风和寒冷。
住:帐篷
帐篷与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有什么联系?
牧业生产:可满足游牧生活需要,方便迁移。
高原之舟—牦牛
行:骑牦牛、骑马
自然环境:牦牛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适应高寒条件牧业生产:自给自足、靠天养畜的牧业方式致使经济一直落后。
用牛粪作燃料:受高寒自然环境的限制,高原上用作柴薪的树木很少,牛粪燃点低且容易拾拣;
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的特殊高原环境。
地形
气候
牧草
畜种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
冬寒夏凉,气温低
分旱雨季,降水少、气候较干旱
茎杆少、叶量大,蛋白质含量高,草场面积大
三、归纳青藏牧区的人文特色
食
衣
还有哪些方面?
藏袍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有何联系?
自然环境:高原昼夜温差大;
牧业生产:适于在马背上活动
“青藏高原”资料汇整
“青藏高原”资料汇整目录一、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升二、青藏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和草原化草甸CO2通量动态及其限制因子三、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及区划四、—青藏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气候驱动作用五、青藏高原构造结构特点新重力异常成果的启示六、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七、青藏高原东缘中生代若尔盖古高原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八、青藏高原东北缘若尔盖盆地晚新近纪地质及其环境演化九、冈底斯地壳碰撞前增厚及隆升的地质证据岛弧拼贴对青藏高原隆升及扩展历史的制约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升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是亚洲大陆的“巨型山脉带”。
它拥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独特的文化传统。
然而,青藏高原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变过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升。
青藏高原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约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
当时,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开始相互碰撞,引发了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挤压,使得青藏高原逐渐抬升。
这一过程持续了数千万年,形成了现今我们所见的高原面貌。
在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中,板块运动的机制和力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地壳运动、地层构造、岩石成分等多种手段,揭示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和机制。
他们发现,青藏高原的隆升主要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挤压所致,这种挤压力量造成了地壳的抬升和变形。
除了板块运动外,青藏高原的形成还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地壳内部的热流动、以及地壳下方的岩石性质等都对其隆升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青藏高原的形态和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高原的隆升不仅对中国的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大量冰川和积雪形成,对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升也改变了全球的气候格局,影响了亚洲季风的形成和流动。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与气候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与气候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全球第三大冰川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亚洲最大的高原。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与气候密切相关,对于了解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形特征青藏高原的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和峡谷等地貌类型。
高山主要分布在高原的边缘,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等,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山脉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高原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是高原上大部分地区的特征。
盆地主要分布在高原的中部和东北部,如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这些盆地是青藏高原的重要地貌单元。
峡谷则是青藏高原地形特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与其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高原地区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挤压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
这种构造活动导致了高原地区的地壳抬升和山脉的形成,同时也使得青藏高原成为全球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二、气候特征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寒气候和干旱气候。
由于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气温较低。
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昼夜温差较大。
高原上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呈现明显的垂直和纬向变化。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水量也越大。
青藏高原的降水主要以雨水和雪水为主,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则以干燥为主。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也与其地形特征密切相关。
高原地区的地势复杂,山脉和盆地的分布使得气候形成了明显的局部差异。
例如,高山区的气温更低,降水更多,而盆地地区则相对干燥。
同时,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还受到季风的影响。
夏季,南亚季风带来了大量的湿润气流,为高原地区带来了降水;而冬季,西北季风则使得高原地区变得更加干燥。
三、地形特征与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对其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原地区的地势高,大气稀薄,导致气温较低。
同时,高山和盆地的分布使得气候呈现明显的局部差异,从而影响了农业、畜牧业和人类居住的分布。
青藏地区
【思维过程】 第(1)题,“(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
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说明该地区的 热量和水分条件较好,因此高原东南部适宜发 展河谷农业。而“(青藏)高原上多山地冰川, 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 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说明高原北部可利用 高寒草原发展高寒畜牧业。
【思维过程】 第(2)题,青藏高原北部地势高,晴天多,太
(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
B 的地势特点是( )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
①
30°
拉萨 ③
1000
2000
90 °
40006000
图 例
国界线
河流
②
④
95°
等积温线 6000
(2)从图中信息判断, 该区域降水有何特征?
① ②
30°
拉萨 ③
④
1000
2000
(2)地势西北 高,东南低。
主要山脉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描述青藏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东南地区降水 较丰富,但季节分 配不均,干湿季明 显。
降水由东南向西 北高原内部逐渐减 少。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特点: (1)独特的高寒气候; 昼夜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小 晴天多,云量少,光照强, 太阳辐射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 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自然保护区内野 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 富,其中有国家一级 保护动物14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日 趋恶化,灾害频繁。 主要表现为:湖泊萎 缩,湿地退化,江河 径流量减少,草地严 重退化,鼠虫害猖獗, 土地沙漠化发展,生 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 锐减,水土流失加剧。
青藏地区(自然地理部分)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 的环境保护技术和经验,共同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地理特征
青藏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原、山地、盆地、谷 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该地区拥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山脉和河流,如喜马拉 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等,以及长江、黄河、雅 鲁藏布江等河流。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 的高原之一,被誉为“世界屋脊”。
气候特点
青藏地区的气候以高原气候为 主,具有寒冷、干燥、日夜温 差大等特点。
青藏地区(自然地理部分)
目
CONTENCT
录
• 青藏地区概述 • 地形地貌 • 自然资源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1
青藏地区概述
地理位置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地处世界 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该地区东临四川、甘肃,南接云南、缅甸,西靠新疆、中亚,北 达昆仑山、祁连山等山脉,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
特点
高原山地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生态脆弱,人类活动受到一定限 制。但同时,高原山地也是地球上最富集的水资源之一,对全球 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河流湖泊
河流湖泊
青藏地区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其中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发源于此。这些河流 不仅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走廊。湖泊则是重要的湿 地生态系统,对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海拔较高,该地区的空气 稀薄,阳光辐射强烈,气温较 低,夏季气温一般在10℃左右, 冬季则可降至-30℃以下。
该地区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 夏季,冬季则干燥无雪。由于 气候条件特殊,青藏地区形成 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 多样性。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气温低、日较差大、常年冰雪与寒冻。
自上新世末至今大约300—400万年内,青藏地区大面积大幅度地抬升至现在的高度,经历了由低海拔热带、亚热带环境向高寒环境发展的剧烈演变,海拔高度剧增对自然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变化也起着主导的作用。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青藏高原是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介于北纬26°00′~39°47′,东经73°19′~104°47′之间。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地球上最近一次强烈的、大规模的地壳变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密切相关,表现为大幅度的近代上升,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且有许多超过雪线、海拔6,000—8,000米的山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青藏高原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
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
青藏高原也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地之一和中华文明的发详地之一,在华夏文明史上流传的伏羲、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和夏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
青藏高原上的居民以藏族为主,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主的高原文化体系。
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青藏地区是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广阔地区,包括青海、西藏两个自治区,位于高原地带,其气候特点独特而多变。
首先,青藏地区的海拔高度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且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峰顶——珠穆朗玛峰。
由于高海拔的存在,青藏地区的气温运行方式与其他地区有很大的不同。
平均气温较低,且年温差较大,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降低。
冬季寒冷严寒,夏季凉爽,昼夜温差也很大,非常典型的高原性气候。
这使得青藏地区气温变化剧烈,一天之中可能出现几十摄氏度的温差,甚至是同一时间同时出现严寒、大风和强烈的日照。
其次,由于地处高原,青藏地区的大气层非常稳定,日晒和紫外线辐射较强。
这导致了昼夜温差大,白天阳光强烈,气温升高迅速,而夜晚阳光逐渐消失,冷空气迅速流向地表,导致气温急剧下降。
尤其是在夏季,阳光直射的情况下,青藏地区的气温可能高达30摄氏度以上,夜晚又可能骤降到零下10摄氏度以下。
这种气温变化剧烈的特点对植物、动物以及居民的生存都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青藏地区的降水分布不均,且集中在夏季。
这是由于青藏高原受到南亚季风和西风的影响,使得雨水主要在夏季期间降落。
在这个季节,降水量相对较多,往往会出现暴雨和持续的降雨天气。
而在冬季和早春季节,由于稳定的冷空气盘旋于高原上空,湿气较少,所以降水量相对较少,除了西藏南部可能会有降雪外,其他地区大部分以干燥为主。
这种降水分布不均的特点对农业和牧业有很大的影响,需要利用雨季的水源来种植和养殖。
最后,青藏地区的风力和风向也有其特殊性。
青藏高原周围被雪山、山脉包围,形成了特定的地理环境。
在青藏地区,受到季风的影响,南西部以及东南部地区出现多风现象。
风速较大,年平均是其他地区的两倍以上,特别是纬度较低的地方,风速更高。
此外,由于青藏高原的独特地理位置,青藏地区还受到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强风和南亚高压系统的影响,这使得地区的风向和风速变化多端。
总结起来,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特点,主要包括高海拔、大气稳定、日照和紫外线辐射强、降水不均以及多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拔8848米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二、高原病定义:
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 发病,又称高原适应不全症,是指人未 经适应就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或 由海拔较低的高原进入海拔更高的地区, 加上寒冷气候的影响,或体力负荷过重, 而使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以致 个体适应能力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机 能代谢变化和症状,称为高原病。
青藏高原 自然环境特点和形态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陪你一起看草原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地理环境特点
全线绿色植被稀少,高山积雪终年不 化,冰川广布,气候寒冷,降雨量极少,风 沙大且气候多变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气候特点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其他
暂时性的视力下降等,类似症状 健康人在进入高原一段时间身体习 服后机体可自行调节,症状自行缓 解或消失。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影响高原习服的心理因素
*恐惧心理 *忧虑心理 *焦虑心理 *悲观心理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常见高原病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过度换气使CO2呼出过多,导致呼 吸性碱中毒,引起头痛、头晕。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消化系统
血液在短时间内被机体动员到 心、肾、脑等重要器官,引起消 化道血流减少。
肠道对低氧敏感,张力弱,蠕 动乏力,腹泻,持续时间较短。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高原对劳动能力的影响 *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低氧 *寒冷 *气流 *干燥 *紫外线强 *气候多变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高原习服与适应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习服过程中人体各 系统的变化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神经系统
大脑对缺氧最敏感:
1、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判断易失误。 2、烦躁不安,失眠,多梦,步态不稳,幻觉,头疼,头 晕,随机体调节而减轻,消失。 3、发生脑水肿,出现嗜睡、昏迷、惊厥,甚 至呼吸中枢麻痹。 如果3个月仍不能适应,应尽快移至低地。
海拔3700米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 3.特高海拔:高度在4500~5500之间 。人体进入此高度时,缺氧症状进一 步加重, 动脉血氧饱和度<80%,当 人体进入此高度时应遵循阶梯性适应 训练,否则容易发生高原肺水肿和高 原脑水肿 等严重的急性高山病。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海海拔拔22226600米米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2.高海拔: 高度在2500~4500之间。多数人
进入此高度时,会出现明显的缺氧 症状, 如呼吸和心率增加,头痛、 食欲不振、睡眠差,容易发生高山 病。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海拔3100米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高பைடு நூலகம்病的发生见于以下情况:
①初抵高原:指海平面或平原地区人,初次 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但也有少数 人在2000多米就出现轻度症状。
②重返高原:指久居高原或高原世居者从高 原到平原居住一段时间之后,在重返高原 后出现了缺氧症状,这与他们在平原发生 了"脱适应"有关。
4.极高海拔:高度在5500~8848之间 。长期居住或执行任务的高原,一 般不超过5500米,到达海拔6000米 以上地区的人只有探险登山运动员 ,逗留时间也很短。人体进入此高 度时,机体的生理机能呈进行性紊 乱, 常需额外供氧,动脉血氧饱和 度在60%~70%。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海拔7600米
低大气压、低沸点,不利于烹煮食物; 低氧分压,每上升100m大气压下降0.99KPa; 低气温,海拔每上升1000m 气温下降5~6℃; 低湿度: 多风沙高风速、气候干燥 高辐射:强太阳辐射和电离辐射,中午尤其强烈;
气候多变, 一天见四季,衣物的配置一定要齐备; 多雷暴,每年夏季常出现雷暴,且常与冰雹同时发 生,每年4-9月份发生频率相当频繁.
临床主要表现为在到达高原后数小时或一两天 内,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如头痛、头晕、疲 乏、失眠、心悸、气短、胸部闷胀、耳鸣、鼻 衄等,症状轻重因人而异。多数人在1周左右由 于代偿适应功能的建立,症状可逐渐消退,但 也有持续较久或青迁藏延高成原自慢然性环高境 原病的。
分类
高原反应
急性
慢性
急性高原反应 高原肺水肿
高原脑水肿
慢性高原反应
高原红细胞 增多症
高原血压异常
高原心脏病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一)急性高原病:
1、急性轻型高原病(急性高原反应):
最常见。是人们从海平面地区进入高原地区 以后发生的急性缺氧反应。在人急速进入高原 时发生率较高,据统计,约占进入高原人群的 70~80%。
一、高原的概念:
凡海拔在500米以上,顶面平缓, 起伏较小,而面积又比较辽阔的高 地,从地理学角度来看,即可称为 高原。但高原病常发生在海拔3000 米以上。
目前,国际上根据人体暴露于高原 环境时出现的生理学反应,将高原 划分为四个海拔高度: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1.中度海拔: 高度在1500~2500米之间。当人体 进入此高度时,一般无任何症状,或 仅有轻微症状,如呼吸和心率轻度 增加,除极少数对缺氧特别易感者 外,很少发生高山病。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心血管系统
对血管系统的影响,心率较平原 地区快20~30次,适应后逐渐减慢。
血压增高,以适应机体缺氧。 初上高原出现血红细胞和血红 蛋白增高,造成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呼吸系统
呼吸加快,呼吸运动增强,特别是夜间, 周期性呼吸是司空见惯的。
周期性呼吸:快速连续的进行三到 四次的深呼吸后产生十至十八秒的呼 吸暂停,越频繁越表明高原反映加重;
③进入更高高原:是指已经产生高原习服或 适应的人,从一个高度进入更高度时出现 症状反应,这在居住海拔2000--3000米的人 进人海拔4000米以上时十分常见。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
三、高原病分型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特点和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