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摘要: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的对象。伴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引来纷纷质疑。辩证分析并总结苏联模式的成功与失败,提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用以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启示

苏联解体已有20年之久,但对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评价却是学术界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一大课题,且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密切关系,我国也一直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各方面的对比和反思。在一段时期内,学术界充斥着这样两种声音:一种是全盘否定苏联历史,认为苏联模式早已失败,是一条死路;另一种是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既承认苏联模式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指出其自身存在的严重弊端。如若要对苏联模式进行准确的研究,我们必须秉承辩证的分析态度,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以寻求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为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宝贵的实践启示。

一、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通常指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道路,包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具体方针策略,[1]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下的特定产物。苏联模式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实践,即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2]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高度集权制,贯穿于具体体制的方方面面。

经济上,苏联模式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各级党组予以执行,以国家工业化发展为既定目的,自上而下,高度集中地有计划地管理经济体制。[3]苏联模式中,国家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直接的经营管理者,依靠指令性计划来指挥,通过行政命令、行政干预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管理和控制,忽视市场和经济规律的作用。

政治上,苏联模式采取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实行一党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合一,高度集中于党中央。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命令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

中制形同虚设,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3]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以致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甚至造成了高度的个人崇拜等特权现象。

文化思想上,实行高度的舆论统一,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被高度政治化。采取行政手段来对待不同意见和观点。以及在外交领域,苏联坚持大国强权主义,对待违反自己意志的国家严惩不贷,采取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等手段,甚至实行军事干预。

二、苏联模式的成功与失败

1、苏联模式的成功之处

首先在思想理论领域,苏联模式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国家的改革实践,是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次成功实践,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实践的飞跃。[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社会主义的名称响彻世界,使社会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

其次在政治领域,苏联确立了共产党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其领导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积极投身于反法西斯的革命战营中,并成为了主要的战斗力量,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社会的和平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使得苏联作为世界强国之一登上历史舞台。战后苏联不仅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还帮助诸多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并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最后是经济上,苏联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创了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新路,在一段时期内,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力发展重工业的建设目标,也使得苏联在相当短的时期内实现了向工业国的跨越,并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4]在短短十年期间,苏联实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在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恢复阶段,仅用两年时间,苏联工业生产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这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堪称奇迹。

除此之外,苏联在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联模式也被世界上多个社会主义国家采用和效仿,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苏联模式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也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苏联模式的失败之处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帮助了苏联实现有效的宏观经济规划和调控,有效地集中有限的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但是在另一方面,却严重抑制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且由于对经济规律、市场经济的忽略和抵制,也引发了

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备战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化工业建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造成了严重的一党专制、党政不分的局面。斯大林所坚持的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制度,从根本上背离了民主共和国权力制约等制度,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国家法制,造成了全社会民主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人民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信任,挫伤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热情。[4]且由于对阶级斗争就是发展动力的错误判断,导致本国阶级斗争扩大化。[5]

文化思想上过分政治化,管理过于严格,严重缺少独立与自由,文化工作者难以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尤其是在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潮流盛行,各种教科书、社会艺术科学读物,以及报刊舆论都充满对领袖的歌功颂德。

三、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方向,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的坚持社会主义。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自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来,经过20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大胆实践,我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我国现有的市场体系仍旧不够健全,市场发育仍旧不够充分。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并指出实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我们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在发展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

3、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集中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然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却没有完成。积极推进政治制度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仍是我国在近一段时期内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