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活性污泥吸附性能测定
![活性污泥吸附性能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1a7001e3b3567ec112d8a35.png)
活性污泥吸附性能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污泥吸附性能的测定方法;2.加深对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由于活性污泥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当活性较好的活性污泥与污水接触时,短时间内活性污泥就会将污水中呈悬浮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吸附凝聚在自身的表面,使有机污染物被去除。
在此阶段,COD会急剧降低,接着又会略微升高,这是由于吸附在活性污泥表面的部分非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溶解性的小分子,重新回到水中而形成的。
随着活性污泥生化反应的不断进行,有机污染物不断被降解,COD又缓缓下降,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活性污泥吸附性能曲线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模型系统,如图2所示;2.COD Cr分析装置一套;3.定性滤纸 1盒4.100mL烧杯 20个5.普通漏斗 10个6.漏斗架 2个7.秒表 1块1—空压机;2—油水分离器;3—生化反应器;4—开关;5—气体流量计;图2实验装置四实验步骤1.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取一定量的已有活性污泥法构筑物中的活性污泥加入到培养槽中作为菌种,然后加入待处理的人工废水(配制方法见附录)或某种实际废水,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每天曝气23h后,停止曝气静置30min后排出上清液,再向培养槽中投加新鲜废水。
每天排放的上清液量占总容积的25%左右。
同时每天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清水补充曝气过程中的蒸发损失水量。
上述过程运行7-10d后,30min污泥沉降比达到15-20%,污泥浓度基本稳定。
污泥培养驯化完成;2.将培养驯化后的活性污泥转移到图1所示的生化反应器中,混合液的悬浮物浓度保持在2000-3000mg/L;3.打开气泵,调节气量,进行曝气。
加入原水(400mL),同时开始计时。
在1、5、10、15、20、25、30、35、40、45、50、60、70min分别取混合液20mL立即过滤,分析滤液的COD Cr,记入表1中。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整理1.实验数据表3-19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实验记录表2.结果整理绘制活性污泥吸附曲线(COD Cr-t);六思考题1.主要有哪些因素影响活性污泥吸附性能?2.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有何特点和规律?。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503dff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a.png)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污泥比阻(或比阻抗)是污泥脱水性能的综合指标。
污泥比阻越大,脱水性能越差,反之,脱水性能越好。
污泥比阻是单位干重滤饼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其数值等于当粘度为1时,滤液通过单位污泥滤饼产生单位滤液流速所需的压差。
在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助滤剂等化学物质可以降低比阻,改善脱水性能。
希望通过实验达到下述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比阻的概念,掌握测量污泥比阻的实验方法;2.通过布氏漏斗实验掌握混凝剂的选择;3.掌握测定混凝剂添加量的方法。
4.通过比阻测量评估污泥脱水性能二、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实验装置的组成:1、真空泵1台2、计量筒4个3、抽气接管4套4、布氏漏斗4个5.1滤芯6。
1个真空计7。
1套试验台8。
1套连接管、电源开关等外形尺寸:1000mm×400mm×1300mm每次测定污泥用量50―100ml,真空压力35.5――70.9kpa,测定时间20―40min。
吸滤筒尺寸:直径×高度=φ150mm×250mm污泥比阻测量装置原理图测定污泥比阻的实验装置见所附示意图。
污泥脱水是依靠过滤介质(多孔性物质)两面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使水分强制通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达到脱水的目的。
本实验是用抽真空的方法造成压力差,并用调节阀调节压力,使整个实验过程压力差恒定。
在过滤开始时,滤液只需克服过滤介质的阻力即可。
当滤饼逐渐形成时,滤液还需要克服滤饼本身的阻力。
滤饼的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压缩滤饼,如砂砾、初沉池污泥和其他无机污泥;另一种是可压缩滤饼,如活性污泥,在压力作用下会变形。
三、实验步骤1.测定污泥的含水量,并计算其固体浓度C02、配制fecl3(10g/l)混凝剂或聚丙烯酰胺(0.3%)絮凝剂。
3.调整污泥(每组添加一种混凝剂)。
使用FeCl 3混凝剂时,投加量为干污泥质量的0(no)混凝剂)、2%、4%、6%、8%、10%;采用聚丙烯酰胺时,投加量分别为干污泥质量的0、0.1%、0.2%、0.5%4.将滤纸放在布氏漏斗(直径65~80mm)上,用水湿润,贴紧周边。
活性污泥评价指标实验
![活性污泥评价指标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c8be68dd5bbfd0a7956739e.png)
活性污泥评价指标实验一、实验目的在废水生物处理中,活性污泥法是很重要的一种处理方法,也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最广泛使用的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指在人工供氧的条件下,通过悬浮在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与废水的接触,以去除废水中有机物或某种特定物质的处理方法。
在这里,活性污泥是废水净化的主体。
所谓活性污泥,是指充满了大量微生物及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絮状泥粒。
它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和强烈的吸附和氧化能力,沉降性能良好。
活性污泥生长的好坏,与其所处的环境因素有关,而活性污泥性能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为此,水质净化厂的工作人员经常要通过观察和测定活性污泥的组成和絮凝、沉降性能,以便及时了解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工作状况,从而预测处理出水的好坏。
本实验的目的:1、了解评价活性污泥性能的四项指标及其相互关系;2、掌握SV、SVI、MLSS、MLVSS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一般有生物相、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体积指数(SVI)和污泥龄(θC)等。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又称混合液污泥浓度。
它表示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由活性细胞(M a),内源呼吸残留的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 e)、入流水中生物不可降解的有机物(M i)和入流水中的无机物(M ii)4部分组成。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表示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即由MLSS中的前三项组成。
活性污泥净化废水靠的是活性细胞(M a),当MLSS一定时,Ma越高,表明污泥的活性越好,反之越差。
MLVSS不包括无机部分(M ii),所以用其来表示活性污泥的活性数量上比MLSS为好,但它还不真正代表活性污泥微生物(M a)的量。
这两项指标虽然在代表混合液生物量方面不够精确,但测定方法简单易行,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相对的生物量,因此广泛用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ceec4e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d.png)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是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由于这种方法具有高净化本领,是目前工作效率*高的人工生物处理法,因而得到广泛地应用。
处理污水效果好的活性污泥应具有颗粒松散,易于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性能,且经曝气后澄清时,泥水能快速分别,这就要求活性污泥有良好的混凝和沉降性能。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通过掌控污泥沉降比和污泥体积指数两项指标来取得*佳效果。
一、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吸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
微生物群体重要包括**、原生动物和藻类等。
其中,**和原生动物是重要的两大类。
(一)****是单细胞生物,如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
它们在活性污泥中种类多、数量大、体积微小,具有强的吸附和分解有机物的本领,在污水处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活性污泥培育的初期,**大量游离在污水中,但随着污泥的渐渐形成,渐渐集合成较大的群体,如菌胶团、丝状菌等。
1.菌胶团菌胶团是**及其分泌的胶质物质构成的细小颗粒,是活性污泥的主体,污泥的吸附性能、氧化分解本领及凝集沉降等性能均与菌胶团有关。
菌胶团有球形、分枝状、蘑菇形、垂丝形等。
2.球衣**这种**对碳素营养需求量较大,常因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存在,使它们过快地繁殖引起污泥膨胀,故分解有机物的本领强。
白硫**能分解含硫化合物;硫丝**是一种常见丝状**,大量繁殖时可使污泥松散,甚至引起污泥膨胀。
(二)原生动物原生动物为单细胞动物,体积小,结构多而杂。
在污水处理中,一般将有机物摄入食胞器官加以分解。
活性污泥中常见的原生动物有钟虫类、轮虫类、鞭毛虫类、游动纤毛虫类等,它们都具有净化污水的本领。
(三)藻类藻类是一种单细胞和多细胞的微小植物,细胞内的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从空气中汲取的CO2合成细胞物质,并放出氧气,加添了水中的溶解氧,对污水中有机物质的分解氧化有紧要意义。
二、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一)污泥沉降比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快速倒进1000mL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30分钟,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V30),以 mL/L表示。
活性污泥实验报告
![活性污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07d1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3.png)
活性污泥实验报告活性污泥实验报告一、引言活性污泥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活性污泥的研究,探索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和机理。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活性污泥的基本原理和处理废水的机制;2. 掌握活性污泥的培养方法和处理废水的操作技巧;3. 评估活性污泥在不同条件下的废水处理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活性污泥:从污水处理厂获取;- 废水样品:模拟实际废水,包含有机物和悬浮物;- 试剂:氨氮试剂、COD试剂等。
2. 实验方法:- 活性污泥的培养:将活性污泥与适量废水样品混合,保持适宜的温度和通气条件,定期搅拌;- 废水处理过程:将废水样品加入活性污泥培养液中,控制处理时间和条件; - 废水指标测定:使用氨氮试剂和COD试剂,按照标准方法测定废水中的氨氮和化学需氧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活性污泥的培养结果:- 活性污泥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呈现出黑色或深褐色的颗粒状结构,具有较好的沉降性和悬浮性;- 活性污泥培养液pH值保持在6.5-8.5之间,有利于维持菌群的生长和代谢活性。
2. 废水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处理后,废水中的氨氮和COD浓度显著降低;- 处理效果受废水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活性污泥对不同种类的有机物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但对某些难降解物质处理效果较差。
3. 活性污泥的处理机理:-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和转化等方式,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或较稳定的有机物;- 活性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共同作用,实现废水中氮、磷等元素的去除。
五、实验结论1. 活性污泥是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能够降低废水中的氨氮和COD浓度;2. 废水处理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废水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等;3. 活性污泥具有一定的有机物降解能力,但对于某些难降解物质的处理效果有限;4.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吸附、降解和转化等方式实现废水的处理。
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实验(实验方案)
![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实验(实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e7912567ec102de2bd89c9.png)
1. 实验目的:(1)了解SBR工艺原理。
(2)掌握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挂膜)过程;2. 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是由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的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组成。
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个生化系统的运行,必须要有活性污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物相。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 即营养物质、溶解氧、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 在这种情况下, 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活性污泥形成, 并且在数量上逐渐增长, 并最后达到处理废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3.实验设备与材料(1)SBR模型,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2)活性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3)生活废水(人工模拟配制)(4)100mL量筒4. 实验步骤第1天,投加30%活性污泥及生活污水,SBR、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内循环运转。
第3天,换水,增加污泥及污水量至50%。
第5天,换水,增加污泥及污水量至70%。
第7天,换水,增加污泥及污水量至100%。
每天观察活性污泥生长状况。
5.实验观察与数据整理。
每天记录:SBR、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内的活性污泥生长状况(每天测量SV30,方法见实验二,观察污泥量)。
6.结果分析对2种类型工艺的污泥驯化过程进行讨论分析。
1. 实验目的:(1)了解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完成的污泥性状;(2)加深对SBR 、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等工艺活性污泥性能的理解; (3)掌握常规污泥性质(SV30、MLSS 、SVI )的测定方法。
2. 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
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些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
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除用显微镜观察外,下面几项污泥性质是经常要测定的。
这些指标反映了污泥的活性,它们与剩余污泥排放量及处理效果等都有密切关系。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4b12f7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3.png)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在废水生物处理中,活性污泥法是重要的一种处理方法,也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最广泛使用的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指在人工供氧的条件下,通过悬浮在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与废水的接触,以去除废水中有机物或某种特定物质的处理方法。
在这里,活性污泥是废水净化的主体。
所谓活性污泥,是指充满了大量微生物及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絮状泥粒。
它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和强烈的吸附和氧化能力,沉降性能良好。
活性污泥生长的好坏,与其所处的环境因素有关,而活性污泥性能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为此。
水质净化厂的工作人员经常要通过观察和测定活性污泥的工作状况,从而预测处理出水的好坏。
本实验的目的:(1)了解评价活性污泥性能的四项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2)掌握SV、SVI、MLSS、MLVSS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一般有生物相、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体积指数(SVI)和污泥龄等。
本实验讨论前面的4项。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又称混合液污泥浓度。
它表示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由活性细胞(Ma),内源呼吸残留的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e)、入流水中生物不可降解的有机物(Mi)和入流水中的无机物(Mii)4部分组成。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表示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即由MLSS中的前三项组成。
活性污泥净化废水靠的活性细胞(Ma),当MLSS一定时,Ma越高,表明污泥的活性越好,反之越差。
MLVSS不包括无机部分(Mii),所以用其来表示活性污泥的活性数量上比MLSS为好,但它还不真正代表活性污泥微生物(Ma)的量。
但测定方法简单易行,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相对的生物量,因此广泛用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
对于生活污水和以生活污水为主体的城市污水,MLVSS与MLSS的比值在0.75左右。
污泥性能检测方法
![污泥性能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ba2acfa58da0116c1749af.png)
污泥特性分析方法汇总一、活性污泥中SV 、SVI 、MLSS 、MLVSS 的检测方法为了准确地得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沉降性能。
SV 、SVI 、MLSS 、MLVSS 定义如下:SV :污泥沉降比(%)SVI :污泥容积指数,是指1克干污泥形成的湿污泥体积(mL ),单位mL/g MLSS :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mg/L) MLVSS :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mg/L)器材及设备1、1000mL 量筒 4、干燥器2、滤纸 5、电子天平3、烘箱 6、漏斗(1)SV 的测定1、从曝气池中取1L 刚曝气完成的污泥混合液,置于1000mL 清洁的量筒中。
2、取样完成后,将量筒放回实验室指定地点,用玻璃棒将量筒中的污泥混合液搅拌均匀后静置。
3、静置30min 后记录沉淀污泥层与上清液交界处的刻度值V 0(mL )。
%1001000)m ((%)⨯=L V SV 。
(2)MLSS 的测定 1、将准备好的定量滤纸在103℃~105℃的烘箱内烘干2h 至恒重,在干燥器中冷却半小时后称重,记为m 1。
2、将滤纸平铺在抽滤漏斗上,并将测定过沉降比的1L 量筒内的污泥全部倒入烘干的滤纸,过滤(用水冲净量筒,并将水也倒入滤纸)。
(没有抽滤瓶时,也可以取少量曝气池活性污泥,体积记为V 1(mL ),如200ml 或300ml 采用漏斗过滤)3、待完全过滤后将载有污泥的滤纸放在103℃~105℃的烘箱中烘干2h 至恒重,在干燥器中冷却半小时后称重,记为m 2。
单位为mg/L 。
MLSS=(m 2-m 1)/0.1(3)SVI 的测定1、根据MLSS和SV的值得出SVI的值。
公式:g/L))/m()/((MLSSLLSVgmLSVI注:(1)公式中的SV为1L曝气池污泥在1000ml量筒中静置30min后的湿污泥体积,单位为ml。
(2)MLSS单位在此处要换算成g/L。
实验五 活性污泥特性测定实验
![实验五 活性污泥特性测定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618331c55270722192ef72c.png)
实验五 活性污泥特性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活性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和污泥浓度的理解。
(2)掌握活性污泥几个主要性能指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
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些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
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除用显微镜观察外,下面几项污泥性质是经常要测定的。
这些指标反映了污泥的活性,它们与剩余污泥排放量及处理效果等都有密切关系。
污泥沉淀比(SV%)——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分钟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体积占原混合液的体积百分率。
污泥浓度(MLSS )——指单位体积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污泥的干重,即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单位为g/L 或mg/L 。
污泥指数(SVI )——污泥容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 干污泥所占容积,单位为mL/g 。
SVI 值能较好的反映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活性)和凝聚、沉淀性能。
一般SVI 在100左右为宜。
10(%)⨯=MLSSSV SVI (mL/g )污泥灰分——干污泥经灼烧后(600℃)剩下的灰分。
%100污泥灰分⨯=干污泥质量灰分质量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 )——指单位体积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挥发性污泥的干重,即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单位为g/L 。
1000100⨯-=灰分质量干污泥质量MLVSS )(L /g 在一般情况下,MLVSS /MLSS 的比值较固定,对于生活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其比值常在0.75左右。
三、实验装置与设备1、过滤装置1套(包括漏斗1个,漏斗架1个,烧杯1个,定量滤纸若干,玻璃棒1个);2、60mm 称量瓶1个;3、100mL 量筒1个;4、镊子1把;5、坩埚1个;6、电子分析天平1台;7、烘箱1台;8、马弗炉1台四、实验步骤及记录1、污泥沉降比(SV%)的测定①将100mL量筒洗净烘干,采用虹吸法在曝气池中取混合均匀的泥水混合液100mL (V),静置,并同时开始计时;②观察活性污泥凝聚沉淀过程,并在第1、2、3、5、10、15、20、30分钟分别记录污泥界面以下的污泥容积;③沉降30分钟后污泥体积V2与原混合液体积(100mL)之比即为污泥沉降比;2、污泥浓度(MLSS)的测定④将定量滤纸置于称量瓶中放入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约2h),冷却至室温称量并记录W1;⑤将该滤纸展开放在漏斗上,将测定过污泥沉降比的100mL量筒内的污泥连同上清液倒入漏斗,进行过滤,用蒸馏水润洗量筒,润洗液也倒入漏斗;⑥过滤后,用镊子将载有污泥的滤纸移入称量瓶中,再放入烘箱(105℃)中烘干至恒重(约4 h),冷却至室温称量并记录W2;3、活性污泥灰分的测定⑦瓷坩埚放在马弗炉(600℃)中烘干至恒重,冷却称重并记录W3;⑧将经过步骤⑥后的污泥和滤纸一并放入瓷坩埚中,然后放入马弗炉内(600℃)中灼烧60分钟,待温度冷却至120度时,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并记录W4;4、实验记录用表。
活性污泥性实验报告
![活性污泥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2aba2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9.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过程。
3. 学习如何通过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并观察其效果。
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使污水得到净化。
活性污泥是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主体,由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组成。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SBR模型: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
2. 活性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
3. 生活废水:人工模拟配制。
4. 100mL量筒。
5. 移液管。
6. pH试纸。
7. 恒温水浴锅。
8. 烧杯。
9. 玻璃棒。
10. 消毒液。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活性污泥稀释至一定浓度,用pH试纸检测pH值,调整至适宜微生物生长的pH范围。
2. 投加活性污泥:将稀释后的活性污泥按比例加入SBR模型中,同时加入生活废水。
3. 静置培养:将SBR模型置于恒温水浴锅中,保持适宜温度,静置培养一段时间。
4. 观察记录:定期观察活性污泥的生长状况,记录污泥的沉降性能、颜色、气味等。
5. 污水处理:将培养好的活性污泥加入生活废水中,观察处理效果。
6. 污泥分离:使用100mL量筒和移液管,将活性污泥与处理后的污水分离。
7.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活性污泥的生长状况:经过一段时间培养,活性污泥呈絮状,颜色逐渐变深,沉降性能良好。
2. 污水处理效果:活性污泥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有较好的降解作用,处理后的污水颜色变浅,气味减轻。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一定条件下,活性污泥法可以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
(2)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过程对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
(3)适宜的pH值、温度和营养物质等条件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长和污水净化。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了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过程,并观察了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
活性污泥性能测定
![活性污泥性能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733f446ae53a580217fcfe0b.png)
广泛
污泥沉降比SV: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分钟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体积占原混合液的体积百分率。
根据五组SV、Sa计算其平均值SV-,Sa-。
污泥浓度Sa:曝气池内1升混合液中,所含悬浮固体量(单位为mg/L)。
掌握活性污泥主要性能指标的实验测定及计算方法。
式中W1-滤纸的净质量(g);
具有很强的净化功能,去除BOD、SS的效率高, 污泥沉降比SV: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分钟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体积占原混合液的体积百分率。
Sa=
(1)取定量滤纸一张放入水份快速测定仪称盘上开灯烘烤1分钟,称量并作记录(W2).
均可达到95%以上。 以五人为一组,分别进行测定Sa及SVI;
(2)将称量后的滤纸小心地平铺于布氏漏斗内(并将滤纸用蒸馏水打湿以防漏气)。
以五人为一组,分别进行测定Sa及SVI;
广泛的普适性:适于各种有机废水,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高中低负荷。
(4)抽滤后,将截有混合液悬浮物的滤纸小心地拿出放入水份快速测定仪的称盘上,开灯烘烤直合液中,所含悬浮固体量(单位为mg/L)。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去除有机污染物最有效的方法 加深对活性污泥法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
实验五 活性污泥性能测定
活性污泥法的
1912年-1913年英国人发明,1914年由Ardern和 Lockett在英国曼彻斯特建成试验厂,1916年 正式 建立了第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在90余年 的 中,随着在实际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和技术上的 不断革新改进,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对其生物 反应和净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的基础上,活 性污泥法在生物学、反应动力学的理论方面以及 在工艺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多种能 够适应各种条件的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性质的检测
![活性污泥性质的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77e759e7cc175527072208ff.png)
活性污泥性质的检测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是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通常有以下几个项目: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污泥沉降比(SV30)、污泥体积指数(SVI)。
1.1、混合液悬浮物浓度和混合液挥发性悬浮物浓度MLSS是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悬浮物的质量,单位为mg/L。
MLVSS是指混合液悬浮物中有机物的质量(是指600℃高温灼烧后减重的那部分物质)。
MLSS是计量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浓度的指标,由于测定简便,往往以它作为粗略计量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指标。
有时也以MLVSS表示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这样可以避免污泥中惰性物质的影响,更能反映污泥的活性。
采用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时,曝气池中MLSS一般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MLSS的浓度过低时,必然是污泥中微生物性能差、污泥絮凝性差;MLSS过高必然导致曝气池搅拌和氧气扩散阻力增加,二沉池负荷过大。
若MLSS或MLVSS不断增高,表明污泥增长过快,排泥量过少。
因此,需维持曝气池混合液MLSS在一定范围内。
在城市污水处理中,MLSS通常保持在1000~3000mg/L。
MLVSS/MLSS的比值比较固定,一般在0.5~0.7左右。
1.2、污泥沉降体积(SV或SV30)污泥沉降体积是指曝气池混合液活性污泥混合液1000mL量筒(亦可采用100mL量筒)中,静置沉降30min后,沉降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体积之比。
SV值越小,污泥沉降性能越好。
生活污水处理厂SV 或SV30一般为20%~30%。
1.3、污泥体积指数(SVI )污泥体积指数简称污泥指数,是指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混合液经30min 沉降后,1g 干污泥所占的体积(以mL 计),即:)混合液污泥浓度()后污泥沉降体积(混合液L g L mL SVI //min 30 污泥指数能较好地反映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是判断污泥沉降性能的常用参数。
污泥指数过低,说明泥粒细小、紧密、无机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污泥指数过高,说明污泥将要膨胀,或已膨胀,污泥不易沉淀,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
实验五 活性污泥生物相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 活性污泥生物相的形态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213c042cf84b9d528ea7a11.png)
实验五活性污泥生物相的形态观察一丶目的与要求1.观察活性污泥的性状和微生物种类;2.测定污泥沉降比;3.初步判断污水生物处理的净化效果。
二、基本原理活性污泥中生物相较复杂,以细菌、原生动物为主,同时还有真菌、后生动物等。
某些细菌能分泌胶粘物质形成菌胶团,进而组成污泥絮绒体(绒粒)。
在正常的成熟污泥中,细菌大多集中于菌胶团絮绒体中,游离细菌较少,此时,污泥絮绒体可具有一定形状,结构稠密、折光率强、沉降性好。
原生动物常作为污水净化指标;当固着型纤毛虫占优势时,一般认为污水处理效果较好。
丝状微生物构成污泥絮绒体的骨架。
少数伸出絮绒体外,当其大量出现时,常可造成污泥膨胀或污泥松散,使污泥池运转失常。
当后生动物如轮虫等大量出现时,表明污泥极度衰老,净化处理效果差。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1.星沙污水净化中心的活性污泥2.量筒(100mL)、载玻片、盖玻片、滴管。
3.显微镜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测污泥沉降比(SV30)肉眼观察,取曝气池的混合液置于100mL量筒内,直接观察活性污泥在量筒中呈现的絮绒体外观及其沉降性能(沉降30分钟后的污泥体积)。
(二)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1.制备水浸片取活性污泥混合液1~2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制成水浸标本片。
2.显微镜观察(1)低倍镜观察观察生物相的全貌,要注意污泥结构松紧程度,菌胶团和丝状菌的比例及生长状况,观察微型动物的种类及活动状况,并加以记录和作出必要的描述。
①污泥絮粒污泥絮粒性状是指污泥絮粒的形状、结构、紧密度及污泥中丝状菌的数量。
镜检时可把近似圆形的絮粒称为圆形絮粒,与圆形截然不同的称为不规则形状絮粒。
絮粒中网状空隙与絮粒外面悬液相连的称为开放结构;无开放空隙的称为封闭结构。
絮粒中菌胶团细菌排列致密,絮粒边缘与外部悬液界限清晰的称为紧密的絮粒;边缘界线不清的称为疏松的絮粒。
实践证明,圆形、封闭、紧密的絮粒相互间易于凝聚、浓缩、沉降性能良好;反之则沉降性能差。
②丝状微生物活性污泥中的丝状菌数量是影响污泥沉降性能最重要的因素。
好氧活性污泥的性质测定实验-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docx
![好氧活性污泥的性质测定实验-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docx](https://img.taocdn.com/s3/m/f7d2a8c680eb6294dd886cd3.png)
一、活性污泥
(一)什么是活性污泥?
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不可以,五分钟时间太短,污泥可能只完成了自由沉淀,没有完成絮凝沉淀和成层沉淀,不能反映污泥的性能。
(2)对于城市污水来说,活性污泥SVI大于200或小于50各表征了什么运行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SVI值小于50,活性污泥颗粒细小,无机物含量高,缺乏活性;
SVI值大于200,沉淀性能不好,可能产生污泥膨胀。
(5)快速水分测定仪:1台
(6)马弗炉:1台
(7)载玻片和盖玻片
(8)100mL量筒:1只
(9)定量滤纸:数张
(10)布氏漏斗:1个
(11)称量瓶:1只
(12)干燥器:1只
(13)坩埚:1只
(14)电炉:1台
(15) 500mL烧杯:2个
(16)玻璃棒:2根
三、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有些也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活性污泥组成可分为四部分: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悬浮固体。
MLVSS=0.526-0.1993=0.3267g
七、思考题
(1)测定污泥沉降比时,为什么要静止沉淀30min?只是想知道污泥的沉降性能,只静沉5分钟可以吗?
正常的活性污泥在30min内即可完成絮凝沉淀和成层沉淀,并进入压缩沉淀过程;
活性污泥性能测定实验
![活性污泥性能测定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6fad7aad1f34693daef3e11.png)
4. 绘出l00mL量筒中污泥容积随沉淀时间的变化曲线 。 绘出 量筒中污泥容积随沉淀时间的变化曲线
1.7 思考题
1. 通过所得到的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评价该活性污 通过所得到的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 泥法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 泥法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是否有污泥膨 胀的倾向或已经发生膨胀。 胀的倾向或已经发生膨胀。 2. 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1.2 实验原理
通常沉降性能的指标用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来表示。 通常沉降性能的指标用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来表示。 沉降比SV%即曝气池出水的混合液的体积在100mL的量筒中静 沉降比SV%即曝气池出水的混合液的体积在100mL的量筒中静 置沉淀30min后 沉淀后的污泥体积和混合液体积(100ml) 置沉淀30min后,沉淀后的污泥体积和混合液体积(100ml) 的比值%。 的比值%。 污泥指数(SVI)的全称为污泥容积指数, 污泥指数(SVI)的全称为污泥容积指数,是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 30min静沉后 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 静沉后, 干污泥所占的容积, mL计 经30min静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污泥指数能客观地评价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絮凝、沉淀性能, 污泥指数能客观地评价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絮凝、沉淀性能, 及时地反映出是否有污泥膨胀的倾向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 及时地反映出是否有污泥膨胀的倾向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
1.5 实验记录
原始实验记录
静沉时间 min) (min) 污泥容积 ml) (ml) 滤纸+ 滤纸+称量瓶重 量W1(g) 滤纸+称量瓶+ 滤纸+称量瓶+污 泥重量W 泥重量W2 (g) 活性污泥干重 (g) 1 3 5 10 15 20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所属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计划学时:3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评价活性污泥性能的四项指标及其相互关系,加深对活性污泥性能,特别是污泥活性的理解。
(2)观察活性污泥性状及生物相组成。
(3)掌握污泥性质MLSS、MLVSS、SV、SVI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
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有些也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
活性污泥组成可分为四部分:有活性的微生物(Ma)、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Me)、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和无机悬浮固体(Mii)。
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一般有生物相、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体积指数(SVI)等。
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可观察活性污泥的颜色和性状,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生物相的组成。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是指曝气池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
又称为污泥浓度。
它由活性污泥中Ma、Me、Mi和Mii四项组成。
单位为mg/L或g/L。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指曝气池单位体积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挥发性物质的质量。
表示有机物含量,即由MLSS中的前三项组成。
单位为mg/L或g/L。
一般生活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混合液MLVSS/MLSS在0.7~0.8。
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除了具有去除有机物的能力外,还应有好的絮凝沉降性能。
活性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可用污泥沉降比(SV)和污泥体积指数(SVI)来评价。
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止沉淀30min后,污泥体积与混合液体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活性污泥混合液经30min沉淀后,沉淀污泥可接近最大密度,因此可用30min作为测定污泥沉降性能的依据。
一般生活污水和城市污水的SV为15%~30%。
污泥体积指数(SVI)是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
单位为mL/g,但习惯上把单位略去。
SVI的计算式为:
SV(ml/L)SV(%)?10(ml/L)?SVI?
MLSS(g/L)MLSS(g/L)在一定污泥量下,SVI反映了活性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
如SVI较高,表示SV较大,污泥沉降性能较差;如SVI较小,污泥颗粒密实,污泥老化,沉降性能好。
但如果SVI过低,则污泥矿化程度高,活性及吸附性都较差。
一般来说,当SVI为100~150时,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当SVI>200 1
时,污泥沉降性能较差,污泥易膨胀;当SVI<50时,污泥絮体细小紧密,含无机物较多,污泥活性差。
三、实验设备与试剂
(1)曝气池:1套
(2)真空过滤装置:1套
(3)显微镜:1台
(4)分析天平:1台
(5)烘箱:1台
(6)马弗炉:1台
(7)载玻片和盖玻片,香柏油
(8)100mL量筒:1只
(9)定量滤纸:数张
(10)布氏漏斗:1个
(11)称量瓶:1只
(12)干燥器:1只
(13)坩埚:1只
(14)电炉:1台
(15) 500mL烧杯:2个
(16)玻璃棒:2根
四、实验步骤
1、活性污泥性状及生物相观察
用肉眼观察活性污泥的颜色和性状。
取一滴曝气池混合液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活性污泥的颜色、菌胶团及生物相的组成。
2、污泥沉降比SV(%)测定
它是指曝气池中取混合均匀的泥水混合液100mL置于100mL量筒中,静置30min后,观察沉降的污泥占整个混合液的比例,记下结果。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将干净的l00mL量筒用蒸馏水冲洗后,甩干。
(2)取100mL混合液置于l00mL量筒中,并从此时开始计算沉淀时间。
(3)观察活性污泥凝絮和沉淀的过程与特点,且在第1、3、5、10、15、20、30min分别记录污泥界面以下的污泥体积。
(4)第30min的污泥体积(ml)即为污泥沉降比(SV%)。
3、污泥浓度MLSS
它是单位体积的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污泥的干重,实际上是指混合液悬浮固体的数量,单位为mg/L或g/L。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将滤纸和称量瓶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W。
1 2
(2)将该滤纸剪好平铺在布氏漏斗上(剪掉的部分滤纸不要丢掉)。
(3)将测定过沉降比的100ml量筒内的污泥全部倒人漏斗,过滤(用水冲净量筒,水也倒人漏斗)。
(4)将载有污泥的滤纸移入称量瓶重,放入烘箱(103~105℃)中烘干恒重,称量并记录W。
2(5)污泥干重= W- W 12
(6)污泥浓度计算
污泥浓度(g/L)=[(滤纸质量+污泥干重)一滤纸质量]×10
4、污泥体积指数SVI
污泥体积指数是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单位为mL/g)。
计算式如下:
SV(%)?10(mL/L)?SVI MLSS(g/L)
SVI值能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活性)和凝聚、沉淀性能。
一般在100左右有为宜。
5、污泥灰分和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
挥发性污泥就是挥发性悬浮固体,它包括微生物和有机物,干污泥经灼烧后(600℃)剩下的灰分称为污泥灰分。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测定方法:先将已经恒重的磁坩埚称量并记录(W),再将测定过污泥干重的滤纸和干污泥一3并故入磁坩埚中,先在普通电炉上加热碳化,然后放入马弗炉内(600℃)灼烧4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量(W)。
4(2)计算
灰分质量?100污泥灰分?%干污泥质量
干污泥质量?灰分质量?1000(g/L)MLVSS?100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实验数据记录
参考表1记录实验数据。
表1 原始实验记录表
静沉时间(min) 1 3 5 10 15 20 30
污泥体积(ml)
)W(g 1)(Wg2)(gW 3(W )g4
3
(2)污泥沉降比SV(%)计算
V30?100SV?%V(3)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计算
W?W12(MLSS?mg/L)V式中W——滤纸的净重,mg
1W——滤纸及截留悬浮物固体的质量之和,mg 2V——水样体积,L
(4)混合液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计算
(W?W)?(W?W)3421(mgMLVSS?/L)V式中W ——坩埚质量,mg 3W——坩埚与天机物总质量,mg
4其余同上式。
(5)污泥体积指数SVI计算
SV(ml/L)SV(%)?10(ml/L)??SVI
MLSS(g/L)MLSS(g/L)(6)绘出l00mL量筒中污泥体积随沉淀时间的变化曲线
六、注意事项
(1) 测定坩埚质量时,应将坩埚放在马弗炉中灼烧至恒重为止。
(2) 由于实验项目多,实验前准备工作要充分,不要弄乱。
(3) 仪器设备应按说明调整好,使误差减小。
(4)污泥过滤时不可将污泥溢出纸边。
七、思考题
(1)测定污泥沉降比时,为什么要静止沉淀30min?
(2)污泥体积指数SVI的倒数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么说?
(3)对于城市污水来说,SVI大于200或小于50各说明什么问题?
(4)通过所得到的污泥沉降比和污泥体积指数,评价该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是否有污泥膨胀的倾向或已经发生膨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