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及广西概况

合集下载

广西.pptx

广西.pptx
广西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4-11
目录
• 广西基本概况 • 广西民族文化与风俗 • 广西自然景观与名胜古迹 • 广西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 • 广西教育事业与科技创新 • 广西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1 广西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东临广东,西连云南,南接越南 ,东北、西北分别于与湖南、贵州、四川相连。其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呈西北向东南倾斜状,境内山地、丘陵众多,平原较少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 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北海市作为广西的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因此在海洋经济布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北海 市注重发展海洋产业,如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 运输等,推动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北海市还注重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了对 海洋污染的治理和监管,确保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05 广西教育事业与科技创新
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瀑布的壮美 景色,感受瀑布带来的震撼和清
凉。
德天瀑布周边还有许多景点,如 边境风光、异国风情等,游客可 以在此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情。
04 广西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
南宁市城市风貌及规划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近 年来在城市风貌和规划方面取得了显著 成果。城市的天际线不断刷新,高楼大 厦拔地而起,形成了现代化的城市景观
高等教育体系完善情况
01
高校数量与分布
广西拥有多所知名高校,如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这些高校分布
在广西的各大城市,为当地及周边地区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02 03
专业设置与特色
广西的高校在多个领域都有独特的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如民族学、农 学、医学等,这些专业不仅满足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吸引了 大量外地学生前来求学。

30个广西的冷知识

30个广西的冷知识

30个广西的冷知识1. 广西简介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广西境内山川秀丽,人文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方。

2. 广西的地理位置广西位于中国南部,东临广东省,南接越南,西邻云南省和贵州省,北界湖南省。

地处亚热带和北回归线之间。

3. 广西的面积和人口广西总面积约为2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800万人。

其中壮族占据绝大多数,还有汉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4. 广西的行政区划广西下辖14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10个地级市和4个自治州。

地级市有南宁、柳州、桂林等;自治州有崇左、来宾、河池、贺州等。

5. 广西的气候特点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全年降水量充沛,适宜农业发展。

6. 广西的经济发展广西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其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为支柱。

主要农产品有稻米、甘蔗、柑橘等;工业方面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制造业为主;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

7. 广西的名胜古迹广西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如桂林山水、漓江风光、龙脊梯田等。

这些景点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

8. 广西的民俗文化广西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包括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特色。

这些民俗活动包括舞蹈、歌曲、服饰等,展示了广西人民的独特风情。

9. 广西的美食文化广西是一个美食之地,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菜肴。

代表性菜肴包括酸汤鱼、螺蛳粉、糖藕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受到了广大食客的喜爱。

10. 广西的民族节日广西有许多重要的民族节日,如壮族的壮年节、苗族的芦笙节等。

这些节日以其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吸引了许多游客。

11. 广西的语言文字广西有多种语言文字,主要有汉语、壮语、瑶语等。

其中,壮语是广西最为常用的少数民族语言之一。

12. 广西的教育事业广西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拥有一批优秀高校和科研机构。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大学等是该地区知名的高等院校。

在广西调研报告

在广西调研报告

在广西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自治区,位于南宁市,辖区面积22.3万平方公里。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等民族。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广西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推动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 经济发展广西的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其中农业占据重要地位。

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养殖猪、鸡等家禽。

工业方面,广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铝土矿、锰矿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

服务业也在广西的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旅游业以桂林的风景名胜区最为著名。

然而,在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广西的交通条件较为落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同时,广西的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农业仍过度依赖传统种植,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3. 文化传承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拥有丰富而多样的民族文化。

壮族是广西最大的民族,他们以山歌、舞蹈等艺术形式为表达方式,展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此外,广西还有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各自保持着传统的语言、服饰和民俗活动。

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广西的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广西的传统文化面临一些挑战。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年轻一代更多地接触到现代文化,少有机会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为了保护和传承广西的民族文化,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力度推动文化教育、艺术展示等活动。

4. 环境保护广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森林、湿地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广西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

森林资源的破坏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过度砍伐和非法采伐,广西的森林遭受到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受到威胁。

此外,广西的湿地资源也面临退化和污染的问题,这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广西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监管力度,同时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关于广西的资料

关于广西的资料

关于广西的资料
广西,简称“桂”,是中国的陆地边疆省份。

与云南、贵州、湖南、广东接壤,西临北部湾,东濒南海,西南与越南毗邻。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全区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28个少数民族。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60%以上。

广西地形以丘陵为主,东高西低,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岭和大面积平原,西南部为丘陵低地和盆地。

广西地貌以山地为主。

中部为横断山脉,由南向北纵贯全区南部,山岭连绵起伏,山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0%以上。

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呈树枝状分布于桂西北至桂南。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温度较高,雨水充沛。

广西气候的特点是:气候温和,热量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湿度大。

广西的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光热充足;雨热同季;湿度大。

广西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之一。

—— 1 —1 —。

中国“广西”概况

中国“广西”概况

中国“广西”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南方沿海,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

接邻省区:广东、湖南、贵州、云南,与海南隔海相望。

接邻国家:越南,国境线全长约800多公里;海岸线长度:约1500公里。

陆地区域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

占中国国土总面积比例:2.5%,在全国各省区市国土总面积中排名第9位。

地形地貌广西处于被称为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两广丘陵的西部,广西地形图南边朝向北部湾。

整个地势为四周多山地与高原,而中部与南部多为平地,因此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与东南之间呈盆地状,素有“广西盆地”之称。

位于自治区东南部的贵港市拥有广西最大的平原“浔郁平原”。

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广西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状。

其特征是:1.盆地大小相杂。

西、北部为云贵高原边缘,东北为南岭山地,东南及南部是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

盆地中部被广西弧形山脉分割,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沿广西弧形山脉前凹陷为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形成大小盆地相杂的地貌结构。

2.山系多呈弧形,层层相套。

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4列,山系走向明显呈现东部受太平洋板块挤压、西部受印度洋板块挤压迹象。

3.丘陵错综,占广西总面积10.3%,在桂东南、桂南及桂西南连片集中。

4.平地(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山)占广西总面积26.9%。

广西平原主要有河流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二类。

5.喀斯特广布,占广西总面积37.8%,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南、桂西北、桂中、桂东北。

其发育类型之多为世界少见。

海岸、岛屿广西南临北部湾,属于南海,大陆海岸东起合浦县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其大陆海岸线约1595千米,岛屿岸线461千米。

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铁山港、大风江口、茅岭江口、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钦州及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为台地型海岸。

广西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介绍

广西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介绍

广西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地处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

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相邻,并与海南隔海相望,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

这里地貌类型丰富,有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弧形山脉等。

其中最高点是梧州市的翠峦山,海拔高度达2178米,而广西的第二高峰是大平山,海拔高度达2044米。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丰沛。

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

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7.5~23.5℃之间。

广西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以铝、锡等有色金属为最,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

全自治区发现矿种145种,探明储量的矿藏有97种,其中6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12种居全国第1位。

此外,广西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水资源总量约2377.3亿立方米。

广西海洋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约1796千米,拥有全国最大面积的红树林,南缘的北部湾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渔场,也是世界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

在人文方面,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698万,占自治区常住人口的36%。

这里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桂林山水、环江喀斯特、左江花山岩画等风景名胜闻名中外。

同时,广西还是我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和发生地,如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百色起义等。

总之,广西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

广西概况导游词

广西概况导游词

广西概况导游词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现在我要为大家介绍广西的概况。

广西是中国南部的一个省份,地处中越边境,东与广东相邻,南濒南海,西南与越南接壤,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广西是中国重要的廊道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中越之间交通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盘。

广西的面积为23.7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第十的省份。

广西的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

广西省的众多山区,是南亚热带森林区的重要分布地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广西的生态环境十分丰富多彩。

同时,广西还是中国最南端的固定陆地,四季宜人,皆因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适合旅游观光。

广西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风光,也有历史文化古迹。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集中区之一,这里拥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

壮族、瑶族、苗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和服饰等,让人目不暇接,令人流连忘返。

此外,广西还有各种特色美食,如马蹄酥、螺蛳粉、酸汤鱼等等,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体验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比如说,北海市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游客可以到这里欣赏到壮族传统的水上迎贵节活动,感受浓郁的南国风情;阳朔县则是一个被誉为“世界十大旅游胜地”之一的城区,这里拥有壮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独具特色的田园民俗…这些旅游胜地都是广西丰富的旅游资源的体现。

此外,历史遗迹也是广西的一个亮点。

如景洪市的佤族文化村、龙胜县的木龙洞、大石山文化遗址、桂林的漓江古镇等等,这些古迹既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广西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广西是一个多元化、丰富多彩、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地方,不论是自然风光还是文化古迹,都让旅游者感到非常惊艳。

如果你想了解这个地方的更多信息,欢迎来广西看看。

壮美广西情况汇报

壮美广西情况汇报

壮美广西情况汇报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地处亚热带和北回归线之间,是中国唯一的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重要门户,也是中国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桥头堡。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陆路出海的重要通道,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前沿。

广西是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也是中国面向东盟的重要合作区域。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石灰岩产区,有“石灰岩博物馆”之称。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铝土矿产区,有“铝都”之称。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锰矿产区,有“锰都”之称。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锌铅矿产区,有“锌铅都”之称。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花岗岩产区,有“花岗岩之乡”之称。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桂皮产区,有“桂皮之乡”之称。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木材产区,有“木材之乡”之称。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水产区,有“渔业之乡”之称。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水稻产区,有“稻米之乡”之称。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甘蔗产区,有“甘蔗之乡”之称。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柑橘产区,有“柑橘之乡”之称。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荔枝产区,有“荔枝之乡”之称。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龙脑香产区,有“龙脑香之乡”之称。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区,有“石漠化治理之乡”之称。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生态保护区,有“生态之乡”之称。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势。

广西是中国壮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是中国壮族文化的发祥地。

广西是中国壮族自治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典范。

广西是中国壮族歌舞艺术之乡,是中国壮族文化的代表地。

广西是中国壮族传统节日之乡,是中国壮族文化的集中地。

广西是中国壮族传统村寨之乡,是中国壮族文化的传承地。

广西是中国壮族传统民居之乡,是中国壮族文化的保存地。

广西是中国壮族传统服饰之乡,是中国壮族文化的展示地。

广西是中国壮族传统饮食之乡,是中国壮族文化的享受地。

广西是中国壮族传统手工艺之乡,是中国壮族文化的体验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介绍

广西壮族自治区介绍

4、梧州


(1)地理位置:梧州与粤港澳一水相连, 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 384公里,为广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 市,浔江、桂江交汇于此为西江。 (2) “西江通五省,总汇在梧州”:坐拥 西江“黄金水道”是梧州最大的自然优势。 梧州是连接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 区的交汇节点,承东启西,具有明显的区位 优势。
五、民族风情
1、民族多元化:广西是
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
世居民族有汉、壮、 瑶、苗、侗、仫佬、
毛南、回、京、彝、
水、仡佬等12个民族。 2、壮族之乡:壮族是我 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 族,壮族人口中的 90 %聚居于广西壮族 自治区。
六、主要城市
柳州
桂林
梧州 南宁

1、南宁 2、柳州 3、桂林 4、梧州 5、北海
七、特色

喀斯特地貌的利与弊
有利 工农业 交通运输
旅游业
喀斯特洞穴各种沉 积矿产较为丰富; 古喀斯特潜山是良 好的储油气构造。
不利
对工程建设不利; 土地不保水;肥力 差;农业发展困难, 经济落后 地形崎岖,不容易 修筑道路
岩层脆弱,容易脱 落
\
喀斯特地貌造成的 独特资源,是宝贵 的旅游资源
北盘 江 南盘 江 红水 河
黔江
浔江
西江干流: 南盘江 和北盘江 ——红水河 ——黔江—— 浔江
四、河湖特征



1、广西的河流很多,大部分属于西 江水系。西江是珠江的干流,发 源于云南省,全长2100多千米。 2、航运便利,在我国各条河流中其 航运价值仅此于长江。 3、水能资源丰富,现已在西江的红 水河河段修建了多座水电站。
黄金பைடு நூலகம்廊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 2018年,广西有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3.6%。其中,工矿仓储用地0.4万公顷,增 长57.1%;住宅用地0.4万公顷,增长61.5%;基础设施等用地2.0万公顷,增长53.5%。
● 矿产资源
● 广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尤以铝、锡等有色金属为最,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 自治区发现矿产168种(含亚矿种)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28种,约占全国已查明资源储量 矿产的79%;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中,75种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8种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 位。在35种战略性矿产中,广西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0种。
气候
● 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和热带季风气候 [3] 。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 短、天气干暖。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大风、雷暴、冰雹、 低温冷(冻)害气象灾害较为常见。
● 水资源
● 2020年末,广西共有大型水库60座。全年全区平均降雨量1653毫米。水资源总量2169亿立方米。用水总量 260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3%。其中,生活用水减少14.5%,工业用水减少29.5%,农业用水减少1.6%, 生态补水增长0.6%。人均用水量519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8%。设区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 率97.3%,县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0.6%。近岸海域22个海水水质监测点水质优良率 95.5%,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4.5%。
● 土地资源
● 广西土地总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5%,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9位。山多 地少是广西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山地、丘陵和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69.7%,平原和台地占27%,水域面积 占3.3%。耕地面积438.59万公顷(2018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2016年末人均耕地约0.08公顷 (1.20亩)。

中国广西介绍

中国广西介绍

园林
广西的园林各具特
色,南宁市的公园、植
物园以南亚热带风光为
特色,桂林、柳州的公
园多以中亚热带风格为
主体,因地制宜,利用
当地自然景观(如岩溶景
观、水体景观等)和古建 筑构成各具特色的园林
艺术。如柳州龙潭公园。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Biblioteka 桂林山水4、水文广西河流大多沿着地势 呈倾斜面,从西北流向 东南,形成了以红水河 —西江为主干流的横贯 广西中部以及支流分布 于两侧的树枝状水系。 喀斯特地下河众多,有 433条,其中长度超过 10公里的有248条,坡 心河、地苏河等均独自 形成地下河水系。
5、矿产资源
广西矿产资源丰富,种类 繁多,储量较大,是中国 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 一。有色金属矿产凸显表 现为,目前境内已经发现 了锰、铝、锡、铁、砷、 膨润土、钒、钨、铟、铅、 锌、锑、金、银等145种 矿种,现已探明97种的矿 藏储量。部分矿藏储量更 是位于全国,甚至世界前 列,所以广西亦称“有色金 属之乡”。岑溪市的花岗岩 “岑溪红”举世闻名,材质 好,色泽鲜艳,鲜红高贵, 储量丰富,号称“花岗岩之 都”。
3、民族风情
广西境内居住着壮、 汉、瑶、苗、侗、仫佬、 毛难、回、水等12个世 居民族,另外还有25个 少数民族成分。自治区 内的12个民族,除回族 外,都有自己的语言和 方言,分别是:壮语、 汉语、瑶语、苗语等, 在各民族使用的方言中, 粤语流行最广,使用的 人口约占总人数的1/3。 境内人口总数约为4589 万。
2、地形地貌
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 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 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 部,南临北部湾海面。 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 倾斜,广西的地貌属于 丘陵性盆地,山多而平 原少,山地和丘陵的面 积约占广西总面积的76 %。整个地势呈四周高, 中间低状。此外,岩溶 的广泛分布也是广西地 貌的特色之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南部,位于北纬20°54′——26°23′,东经104°29′——112°04′,南濒北部湾,与越南接壤。

陆地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总人口4850多万,其中少数民族1850多万,壮族1580多万,主要宗教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广西现辖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贵港、贺州、百色、河汉、来宾和崇左14个地级市,首府设在南宁。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

气温较高,雨量充沛,冬短夏长,全年平均气温20.3℃。

广西是中国的旅游大省。

著名的桂林山水,迷人的海滨风光,独特的南国边关风情、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每年都吸引着上百万境外游客和上万国内游客。

近几年来,广西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建成了一批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项目,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投资环境日臻完善。

广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是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特色经济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西南出海能道框架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广西加快发展具有明显优势,有很大潜力。

概括起来,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位优势。

广西是中国西部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区,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国与东盟各国交往的重要门户和通道;二是资源优势。

广西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地之一,储量居全国首位的矿产有12种,其中铝的资源量达到10亿吨以上,广西将建成中国最大的铝都。

广西非金属矿藏也十分丰富,可建成中国南方最大的水泥基地。

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是中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全区可开发水能储藏量1700多万千瓦。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述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位于我国南部。

东、北、西三面分别与粤、湘、黔、滇四省接壤,西南与越南相连,南临北部湾。

面积约24平方米,人口4894万人,辖14个地级市,首府南宁。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汉、壮、瑶、苗、侗等十多个民族,其中壮族约占总人口的3/1。

海外华侨有200多万人,是全国第三大侨乡。

广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属越(粤)地,秦属桂林郡和象郡,宋为广南西路,清设广西省,1958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丘陵广布,与广东合称两广丘陵。

境内喀斯特地貌分布广、发育典型,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地区之一。

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峰林、溶洞已成旅游胜地。

广西河流众多,共计有800多条,分内流和独流入海两种。

大陆海岸线约1500千米,为我国海岸线最西端。

有大小港湾50多个。

海岛400余座。

气候特点是气温高,雨量丰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植物几乎全年可以生长,是我国气候条件最优越的省区之一。

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岭山地和桂南边缘山脉为自然地理重要分界。

广西矿藏资源丰富,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称誉。

广西是农业省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甘蔗的产量居国内前列。

沙田柚、香蕉、菠萝、荔枝、龙眼、芒果、罗汉果、田七、香菇等是著名的土特产。

广西交通发达,由铁路、公路、民航和海上及内河航运构成了立体交通网,是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

广西旅游以自然山水为主要特点。

“桂林山水甲天下”,人人皆知。

漓江、桂平西山、左江花山、北海银滩、柳州大龙潭和都乐岩等景区,以及桂林、柳州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游人向往的地方。

广西人口、自然环境与

广西人口、自然环境与
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广西水域面积约4700平方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133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751.8万千瓦,年可发电837亿千瓦小时。水能资源的70%集中在西江干流上游的红水河上,红水河也因此成为全国三大水力“富矿”之一。据国务院批准的规划,红水河干流可建设10座梯级电站,其中装机100万千瓦以上的5座,电站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可达600亿度。到目前,已有6座电站建成和部分建成投产,其中装机100万千瓦以上的3座。全国第二大水电站龙滩水电站将建成装机容量540万千瓦的大电站,年直接发电187.1亿千瓦时,龙滩电站大坝建成后,形成273亿立方的蓄洪大库容,比三峡大坝库容的221亿立方还多52亿立方,比黄河小浪底工程的126.5亿立方还多146.5亿立方,可称得上是中国第一人工大库。
37.8
64.8
35.2
64.3
35.7
63.7
36.3
60.6
39.4
合计
56.67
43.3
51.9
48.1
51.3
48.7
51.9
48.1
51.1
48.9
51.2
48.8
资料来源:广西统计局
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是实现男女平等最重要的基础。政府为改善和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使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并且,男女同工同酬。截止2000年底,广西城镇单位妇女从业人员112.51万人,占全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的38.10%。近年来,在一些新兴或较高层次的行业,女性从业人员的比重出现上升的势头,特别是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方面,女性的比例已达到35.16%。
指标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广西壮族自治区课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课件

教育经费投入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加大 对教育的经费投入,确保 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
教育设施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推进 教育设施建设,改善学校 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现代 化水平。
教师队伍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视教师 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 业化发展。
教育改革与发展
教育体制改革
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 育管理体制,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民族特色鲜明
各民族在长期共同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非遗项目保护
01
广西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壮族歌圩、瑶族长鼓舞等,
各级政府对非遗项目进行了抢救性保护。
民族语言文字传承
02
鼓励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开展语言文字传承的
培训和教育活动。
传统工艺与民间艺术
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未来展 望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面临着 巨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旅游开发等方面。
挑战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区域竞争加剧、人才短缺、 环境保护压力等,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
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融入“一带 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省份和 国际市场的合作,推动区域经济
一体化发展。
产业升级战略
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推进产业结 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新 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
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创新驱动战略
广西壮族自治区注重创新驱动发 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广西概况

广西概况

(一)地理位置广西地处祖国南部,南临北部湾,与海南省隔海相望,东连广东,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邻云南,西南与越南毗邻。

陆地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5%,居各省区市第9位。

(二)人口民族。

广西是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之一。

世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主要民族,另有25个其他少数民族成分。

汉族人口约300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1.6%;少数民族人口1800多万人,占38.4%。

其中壮族人口1500多万人,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85.7%。

广西共设14个地级市,109个县(市、区)。

(三)历史文化广西历史悠久,在四、五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此劳作生息。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开凿灵渠,把长江与珠江两条水系联接起来,促进了广西与中原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广西是我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金田起义、黑旗军抗法、镇南关战役等的策源地和发生地,涌现了洪秀全、刘永福、冯子材等一批杰出人物。

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其中农历三月三的壮族传统歌节最为隆重,每年11月的南宁国际民歌节,吸引了众多中外民歌艺术爱好者。

(四)区位优势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我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优势。

一是沿海。

广西海岸线曲折,形成“天然港群海岸”,拥有大小港口21个,其中适合建设泊靠能力万吨以上的有防城、钦州、北海、珍珠、铁山等5个港口,距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的港口都较近。

二是沿边优势。

广西有8个县(市)与越南接壤,现有边口岸12个,其中东兴、凭祥、友谊关、水口、龙邦等5个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

从凭祥市友谊关至越南谅山市仅18公里,到越南首都河内市180公里。

三是沿江优势。

珠江水系的西江,纵横广西境内梧州、贵港等城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广西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位于中国南部,总面积为23.6万平方公里,人口4892万;世居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京、水、仡佬等十二个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

现设14个市,108个县(市、区),首府为南宁市。

广西在中国实施对外开放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它背靠大西南(东连广东,东北接湖南,背靠贵州,西邻云南,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沿海、沿江、沿边的省区;广西位于中国西南经济圈、华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处于横贯中国东部、南部、西部的泛珠江三角区域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两大市场的结合部和中心位置,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唯一有陆地和大海相连的省区,是中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2004年起,由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更使广西成为双向连接中国与东盟市场的重要枢纽,成为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成为中外客商兼顾中国与东盟两大市场的理想投资场所。

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广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南部,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丰富。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蔗、花生、麻类、烟草等,是中国蔗糖生产的主要基地。

广西盛产香蕉、菠萝、龙眼、荔枝、芒果、沙田柚等,是中国亚热带水果主要产区之一;广西有“土特产品仓库”之称,产量占中国第一的有八角、茴香、桂皮、松香、香菇、云耳、罗汉果等;广西野生动植物的物种及珍稀种类,均居中国前列,主要有黑叶猴、娃娃鱼、金花茶、银杉等珍稀动植物。

矿产资源:广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素称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是中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已发现矿种145种,探明储量的有97种,探明产地1067处,有64种矿产保有储量位于全国前10位,其中锰、锡、砷、膨润土等14个矿种的储量居中国首位。

铝土矿探明储量6.5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

平果铝是中国最大的铝业基地。

广西将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铝工业基地。

水电资源:广西河流众多,水能资源蕴藏量大,理论蕴藏量2133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751万千瓦。

广西的现状及趋势

广西的现状及趋势

广西的现状及趋势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近年来,广西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经济发展迅速:广西的经济总量逐年增长,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广西主要以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为支撑,特别是以工业为主导产业。

广西还是中国与东盟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之一。

2. 产业结构调整:广西正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将重心从传统的农业、资源型产业转向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广西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新材料、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的重要基地。

3. 区域协调发展:广西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经济外交,加强与东盟、南亚、南太平洋等地区的经济合作。

同时,广西与沿海发达地区密切合作,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 生态环境保护: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广西正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可持续发展。

未来,广西的发展趋势有望保持良好态势。

该地区将继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同时,广西将进一步深化与东盟
国家经济合作,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广西将加大力度,打造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和生态宜居区。

关于广西的介绍

关于广西的介绍

关于广西的介绍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与湖南、江西、福建、海南、贵州等省份接壤,陆地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4748万,其中壮族人口为4370万,占人口总数的92.3%,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广西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源,既是中国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热带水果生产基地,被称为“天然水果园”。

广西由22个县组成,境内拥有桂林、北海、南宁、柳州等著名景点,还有众多历史文化胜地,如南宁都灵祠、桂林大观楼等,拥有1000多处文物古迹,是中国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是一个热带雨林气候的省份,除山区外,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是温暖干燥的,雨季为5月到9月,全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湿度较大,尤其是江淮流域地区,湿度可达90%以上,7月份和8月份是最潮湿的两个月,适合长期居住。

广西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多种珍贵的动植物,主要有热带雨林、草原植被、荆棘乡土植物等,其中热带雨林资源比较丰富,为节约这些资源,广西也对保护自然资源环境持续投入,特别是下设的三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广西绿化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召开。

A.2004年9月B.2004年10月C.2004年11月D.2004年12月2.东盟最高决策机构是()。

A.首脑会议B.外长会议C.常务委员会D.经济部长会议3.下面哪个不属于北部湾经济区的主要城市?()。

A.崇左B.防城港C.梧州D.北海4.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是()。

A.南宁体育场B.南宁国际会展中心C.民歌广场D.五象广场5.东盟的常设机构是东盟秘书处,设在()。

A.印尼雅加达B.泰国曼谷C.老挝金边D.新加坡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正式建成。

A.2009年1月1日B.2009年12月31日C.2010年1月1日D.2010年12月1日7.中国于()年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

A.1994B.1996C.1998D.20008.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B.欧盟C.中欧自由贸易区D.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提出形成"双极、一轴、一走廊",其中"一走廊"是指()。

A.南宁+沿海B.南宁-滨海城镇发展C.玉崇发展走廊D.南新走廊10.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

A.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B.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C.建成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D.建成开放合作的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11.我国第一个非粮原料燃料乙醇汽油试点省区是()。

A.广西B.陕西C.云南D.贵州12.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国是()。

A.马来西亚B.泰国C.老挝D.菲律宾13.第七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主题是()。

A.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共同繁荣B.泛北智库峰会C.泛北城市发展峰会D.泛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峰会14.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是()。

A.科技合作B.服务贸易C.行业合作D.区域合作发展--新机遇、新动力、新阶段15.第七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中方专家草拟了一份路线图,其内容大纲包括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目标、原则及合作路径和方向,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份路线图的全称是()。

A.《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路线图》B.《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报告》C.《泛北部湾港口物流合作专项规划》D.《泛北部湾投资便利化合作专项规划》16.我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时区。

A.4个B.5个C.6个D.7个17.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

A.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B.绝对数量小,人均占有少C.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大D.绝对数量小,人均占有大18.我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钨、锑、钼、钒、钛和()等的储量居世界首位。

A.煤B.银C.汞D.稀土19.西汉时,()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A.防城港B.东兴C.钦州D.合浦20.192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广西最早的地方组织在()建立。

A.桂林B.贺州C.梧州D.玉林21.()岛是广西沿海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4.7平方千米。

A.斜阳B.涠洲C.龙门D.京族三22.广西的()有"世界瑶都"的美誉。

A.金秀瑶族自治县B.大化瑶族自治县C.恭城瑶族自治县D.巴马瑶族自治县23.花山文化是()创造的世界闻名的艺术画廊,主要分布于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沿岸。

A.骆越人B.柳江人C.西瓯人D.麒麟山人24.东盟地区论坛由东盟的10个成员国和()个地区论坛国家及组织组成。

A.10B.11C.12D.1325.下列关于泛北部湾经济区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域的特征有政治体制多样化、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文化多元化。

B.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这是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起始阶段C.港口、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

D.1994年1月1日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二、多项选择题1.泛北部湾合作区域具有()的特征。

A.政治体制多样化B.经济发展不平衡C.社会文化多元化D.民族风情一致化2.南宁的"两会"指的是()。

A.中国-东盟博览会B.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C.中国东盟商务会D.中国-东盟贸易峰会3."10+3"合作机制是指东盟10国和()3国首脑间的非正式会晤。

A.中国B.日本C.韩国D.朝鲜4.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是()。

A.贸易与投资B.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C.交流与合作D.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5.在实现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新突破新跨越过程中,建设大港口方面,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3个亿吨级港区,使北部湾港总体吞吐能力超过3亿吨。

A.梧州港B.防城港区C.钦州港区D.北海铁山港区6.关于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八大重点"发展实施意见,其中"八大重点"是指()。

A.大产业、大港口B.大交通、大物流C.大城建、大旅游D.大招商、大文化7.《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确立了广西北部湾港"一港、三域、八区、多港点"的港口布局体系,"三域"是指()。

A.防城港域B.钦州港域C.北海港域D.铁山港域8.广西铁路发展迅速,其中()一起构筑了大西南的出海通道。

A.南昆线(南定-昆明)B.湘桂线C.南防线(南宁-防城港)D.钦北线(钦州-北海)9.远古时期的广西,居住着百越中的()人。

A.骆越B.西瓯C.苍梧D.柳江10.广西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有()。

A.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B.少数民族均匀公布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D.边境地区的大多是汉族人民居住11.广西气候特点为()。

A.气候温暖、热量丰富B.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C.日照适中、冬少夏多D.灾害频繁、旱涝突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西设省之始是在元朝的至正二十三年B.明初改广西行省为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是当时全国12个布政使司之一C.1885年的中法战争陆路战场,老将冯子材在镇南关(今友谊关)率部痛歼进犯的法军,取得了号称我国近代"中西战争第一大捷"的镇南关大捷.D.1928年,中共中央派邓小平到广西,成功发动并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3.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

境内居住着()等少数民族。

A.壮族、瑶族、苗族B.回族、京族、彝族C.侗族、仫佬族、毛南族D.水族、仡佬族、哈尼族14.下列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04年年底,《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签署,标志自贸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

B.2005年《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开始实施,6000种产品降低关税。

C.2009年8月15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签署,标志主要谈判开始。

D.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15.北部湾经济区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其中的"三南"指的是()。

A.中南B.西南C.湖南D.华南三、判断题1.中国行政区按三级划分,第一级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

如铁矿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西北,川西很少。

()3.广西重点参与的区域合作有中国-东盟"10+1"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即"9+2"合作)等。

()4.元朝至正二十三年,中央政府为取南疆安宁之意而定名为"南宁",南宁由此得名。

()5.柳宗元诗中"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徐霞客笔下"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便是桂林城市风貌最为形象的写照。

()6.梧州市坐拥西江"黄金水道",地处珠三角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北部湾经济圈以及西江经济带交会节点,承东启西,深具发展潜力。

()7.2013年9月5日至8日,第十届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在广西玉林举行。

()8.河池的有色金属驰名中外,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锡、铅、铟等,誉称"亚洲锡都"和"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9.2003年9月30号下闸蓄水的龙滩水电站是全国第二大水电站,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

()10.东盟地区论坛(ARF)成立于1994年,会议一般设有具体议题,会后产生决议、声明之类具有约束性的文件。

()模拟演练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04年11月召开。

2.A【解析】东盟各国首脑会议是东盟最高决策机构,由东盟各国轮流担任主席国,负责召集会议。

3.C【解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包括的城市有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崇左。

4.B【解析】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定期在中国广西南宁举办,永久会址是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5.A【解析】东盟的常设机构是东盟秘书处,设在印尼首都雅加达。

6.C【解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10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即"10+1"。

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建成。

7.B【解析】中国于1996年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

8.D【解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贸区。

9.C【解析】《纲要》提出,构筑"南宁+沿海"发展双极、"南宁-滨海城镇发展主轴",提升区域新功能的"玉崇发展走廊",形成"双极、一轴、一走廊"的空间发展结构。

10.A【解析】BCD项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

11.A【解析】广西在自治区范围内封闭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成为我国第一个非粮原料燃料乙醇汽油试点省区。

12.D【解析】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国是菲律宾。

13.A【解析】第七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主题是"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共同繁荣"。

BCD项都是第七届泛北部湾合作论坛的专题。

14.D【解析】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13年9月3~6日在广西南宁举办,以"区域合作发展--新机遇、新动力、新阶段"为重点主题。

15.A【解析】第七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中方专家草拟的这份路线图全称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路线图》。

16.B【解析】我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为东五区到东九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