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最新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复合趋向补语教案

复合趋向补语教案

复合趋向补语教案
教学内容
复合趋向补语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复合趋向补语;
2. 理解复合趋向补语的格式;
3. 能够写出正确的复合趋向补语。

教学准备
1. 课件;
2. 相关文章范文;
3. 情景对话的实例。

教学过程
一、热身阶段
1. 教师出示一段话,让学生阅读,反馈出自己有何想法。

2. 教师出示一首诗,让学生读读,分析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二、学习阶段
1. 教师出示复合趋向补语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复合趋向补语;
2. 教师出示复合趋向补语的如何运用,用一些习题,让学生体会复合趋向补语的使用。

三、拓展阶段
1. 教师出示一些具体的用法,让学生结合真实情境,体会复合
趋向补语的使用。

2. 教师出示复合趋向补语写作的范例,让学生模仿到调,在情景对话中灵活应用;
3. 教师出示复合趋向补语文章的范例,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艺术性,并结合实际,尝试自己动笔;
四、活动阶段
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尝试写出复合趋向补语;
2. 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提供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五、结束阶段
1. 教师出示复合趋向补语的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答;
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复合趋向补语,总结出学习中收获到的看法。

现代汉语复合趋向补语的认知原理浅析

现代汉语复合趋向补语的认知原理浅析

118现代汉语复合趋向补语的认知原理浅析艾尼瓦尔·买合木提(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 200444)摘 要: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共同构成汉语的趋向补语,意义由浅入深,具体与抽象并存。

在浅析简单趋向补语的基础上本人在本文中进一步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理论分析复合趋向补语的认知原理。

关键词:趋向补语;复合趋向补语;认知语言学;认知原理一、复合趋向补语的定义刘月华教授通过《趋向补语通释》分析了趋向补语的定义,是动词或者形容词之后用于补语的趋向动词,复合趋向补语,如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开来。

列表如下:关于趋向补语的范围问题,目前语法学界没有统一观点,趋向补语是通过趋向动词虚化形成的这一观点是语法学界普遍接受的,趋向补语在现代汉语中已被大量使用。

二、复合趋向补语的认知原理(一)上来1.趋向意义:表示向说话者方向移动,说话者的心理视点在上方。

例如:(1)快递师傅把外卖给我送上来了。

2.引申意义:表示按照心里的期望完成某事儿。

例如:(2)老师在课堂上问我的问题,我都答上来了。

“上来”趋向意义表示向说话者方向移动,说话者的心理视点在上方。

引申意义表示按照心里的期望完成某事儿。

趋向意义和引申意义是隐喻的关系,因为趋向意义可以表示物体接近说话者,这是物体在空间里的变化。

把此变化映射到在时间上由初始状态到理想状态的变化。

因此,“上来”的引申意义是由趋向意义隐喻而来。

(二)上去1.趋向意义:a.表示远离说话者的方向运动,说话者的心理视点在下方。

例如:(3)你快上楼吧,大家都在等你。

b.表示接近目标。

例如:(4)特警看到犯罪分子后,一个大步冲上去就把他给制服了。

…2.引申意义:表示接触、固定在某个位置。

例如:(5)你快把你剪好的剪纸粘上去。

“上去”表示远离说话者的方向运动,说话者的心理视点在下方。

此时引申含义为,表示在某个位置上固定或者接触,这一引申意义是通过趋向意义隐喻映射实现的。

在课堂上如何进行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请举例说明

在课堂上如何进行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请举例说明

复合趋向补语(“ V 进来”、“ V 进去”、“ V 出来”、“ V 出去”、“ V 回来”等)关于复合趋向补语的课堂教学,在吕必松先⽣的《华语教学讲习》(北京语⾔学院出版社 1992 年版)和崔永华先⽣的《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京语⾔⽂化⼤学出版社 2002 年版》中提到语法教学时都以此为例。

就汉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语法教学是与其他技能的教学相辅相成的,这⾥从语法教学的⾓度讨论语法教学的课堂技巧。

( 1 )展⽰语法点的技巧展⽰语法点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出”或“引⼊”语法点,展⽰语法点是语法教学的第⼀步。

展⽰语法点的⽅法有许多,可以根据不同条件灵活选择。

常⽤的展⽰语法点的⽅法有:听写、提问、对话、实物、道具、地图、图⽚、利⽤动作演⽰等。

复合趋向补语就可以利⽤动作演⽰出语法点。

⽼师可以通过动作来演⽰,边做动作边说出带复合趋向补语的句⼦:我进来了。

我出去了。

我回来了。

进⼀步,可以⽼师边做动作,边让学⽣说出下⾯的句⼦:⽼师进来了。

⽼师出去了。

⽼师回来了。

( 2 )解释语法点的技巧解释语法点就是对语法点的形式、意义、功能三个⽅⾯加以解释。

对语法点的形式加以解释,⼀般包括结构本⾝、相关结构(如⼀个结构的肯定式、否定式、疑问式)、必要成分(如“被”字句的补语)、语法成分的排列顺序(如时量补语)和虚词的位置等。

对意义的解释是告诉学⽣语法点的语义特点。

在功能上主要是告诉学⽣所教语法点的功能和使⽤环境。

常见的解释语法点的技巧有:列出公式、使⽤符号、借助图⽚、简笔画、道具、情景、表演、以旧释新、内部对⽐、汉语与学⽣母语对⽐、翻译、由学⽣⾃⼰解释等。

( 3 )练习语法点的技巧所谓练习语法点,即在学⽣对所学习的语法点已有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量练习最终学会所学语法点。

练习语法点是语法教学的最主要环节,⼤体可分为三类:机械练习、有意义的练习、交际练习。

机械练习是指模仿、重复、替换、扩展等不⼤需要理解参加的练习项⽬。

有意义的练习包括交换练习、句型变换练习、复述练习、翻译练习等。

浅谈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次序问题与对外汉语教学

浅谈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次序问题与对外汉语教学

浅谈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次序问题与对外汉语教学【摘要】本文探讨了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定义及分类,以及它们在句子中出现的次序问题。

还分析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这些语法知识,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案例分析。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

结论部分指出了对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次序问题的深入研究的重要性,总结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启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旨在为相关研究和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复合趋向补语、宾语、次序问题、对外汉语教学、定义、分类、应用、策略、案例分析、深入研究、启示、未来研究方向、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在汉语句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次序问题在语言学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

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次序排列不仅影响语句结构的合理性,也涉及到语义的表达和理解。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学习者来说,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次序规律成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为学习者提供更清晰明了的学习指导。

对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次序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其在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应用和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初衷所在。

1.2 研究意义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次序问题是汉语语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次序是提高语言水平的关键之一。

深入研究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次序问题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惑和误解,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

研究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次序问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次序问题的深入探讨也有助于丰富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位置关系考察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位置关系考察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位置关系考察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对外汉语教学变得日益重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语法问题。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考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定义。

复合趋向补语是指表示动作方向或目的地的词语,例如“进去”、“出来”等。

宾语是指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者,通常是名词或代词。

在汉语中,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前面或后面。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通常会教授学生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关系。

根据语法规则,复合趋向补语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前面或后面,而宾语通常出现在动词的后面。

例如,“我去超市买东西”和“我买东西去超市”都是正确的表达方式。

然而,对外汉语学习者往往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

一种常见的错误是将复合趋向补语放在宾语的前面。

例如,“我进去看电影”错误地将复合趋向补语放在了宾语“电影”的前面。

这可能是因为学习者直接翻译自己母语中的语法规则而产生的错误。

另一种常见的错误是将复合趋向补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而宾语放在动词的后面。

例如,“我进去电影看”错误地将复合趋向补语放在了动词“进去”的前面。

这可能是因为学习者对汉语语法规则理解不深刻所导致的错误。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关系,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例句来展示正确的语法结构。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背诵这些例句来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填空或改错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常见错误的案例,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并进行纠正。

综上所述,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关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语法问题。

学生常常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但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一语法规则。

通过不断练习和巩固,学生可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复合趋向补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复合趋向补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复合趋向补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复合趋向补语教学内容摘要:趋向动词从构词法上分为两类:单纯词(来,去,回等)和复合词(过来,回去等)。

本⽂研究的复合趋向补语就是指由复合趋向动词充当的补语。

跨语⾔的调查表明,述补结构为汉语所独有,是汉语的⼀个显著特点。

由于外国学⽣母语中没有这种结构,接受起来就不容易,更兼复合趋向补语⼜较其他类型的补语复杂,所以,趋向补语在教学上⼀向都是难点。

刘⽉华等(1998)为此写过《趋向补语通释》,56万字。

讲⼀种句⼦成分⽤56万字,这种成分有多么复杂,多么难以掌握是不难想象的。

本⽂主要分两个⼤部分,第⼀部分属于复合趋向补语的本体研究,主要包括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关系,复合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和引申意义。

第⼆部分属于应⽤研究,即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将本体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可以⽤于课堂的教学成果。

这部分主要包括针对外国学⽣出现的错误进⾏偏误分析,寻找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字:复合趋向补语偏误分析对外汉语教学⽬录⼀、引⾔1.1选题缘起1.2研究范围1.3语料来源⼆、⽂献综述2.1复合趋向补语本体研究2.1.1结构分析2.1.2语义研究2.1.3其他新理论新研究⽅法2.2复合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三、创新四、复合趋向补语概述4.1复合趋向补语定义4.2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位置关系4.2.1⼏个常数4.2.2 P是处所宾语4.2.3 P是⾮处所宾语4.2.4 P是句⼦4.2.5“把”字句4.3复合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分析4.3.1语法意义组成4.3.2趋向意义4.3.2引申意义五、偏误分析5.1动词错误5.2复合趋向补语错误5.2.1动词后缺少复合趋向补语5.2.2动词后多带复合趋向补语5.2.3复合趋向补语⽤错5.3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错误5.3.1处所宾语5.3.2⾮处所宾语六、汉语复合趋向补语教学建议6.1复合趋向补语与虚化教学6.2加强语⽤和语义教学6.3注重母语⼲扰加强语感教学6.4以常⽤形式作为教学重点七、结语参考⽂献⼀、引⾔1.1 选题缘起进⼊⼆⼗⼀世纪,“汉语热”不但让更多的外国留学⽣⾛进中国来,还让很多中国的汉语⽼师⾛出去,将汉语传递到世界各个⾓落。

复合趋向补语教案

复合趋向补语教案

篇一:简单趋向补语“去”和“来”试讲教案教案简单趋向补语“来”和“去”的用法说课人:许娇试讲人:陈迪一、课型:初级汉语语法精讲课二、使用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三、教学对象:初级阶段留学生四、教学内容:学会用动态助词“了”,并熟练应用于交际。

五、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练掌握什么时候用动态助词“了”进行交际。

2.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态助词“了”在句子中的位置。

3.通过讲练,会用“了”谈论做过的事情。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了”在句中的位置及“表完成“的用法。

七、教学方式:讲练结合、互动形式的小组活动。

八、教学时间:10分钟九、教具:ppt、卡片、仿真花十、教学步骤:(一)复习与导入(1 min.)老师: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大家周末都去哪儿了?小瑞,你周末去哪儿了小瑞:我周末去公园了老师:小瑞周末去公园了(板书)我们还可以说:小瑞周末到公园去了(板书)娇娇,你今天几点来教室的?娇娇:我今天8点来教室的。

老师:娇今天8点来教室的(板书)我们也可以说:娇今天8点到教室来的(板书)老师:同学们,这里的“来”和“去”是我们上一节课学的内容,我们学了“来”和“去”的用法,他们经常作谓语,表示方向。

大家有没有发现下面一行的“来”和“去”,和我们上一节课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它们还是作谓语吗?那么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开始今天新的课程。

简单趋向补语“来”和“去”(二)讲解简单趋向补语“来”在句中的位置及其含义(3 min.)1.ppt动态过程图示老师问:小黄在说什么?学生回答:小绿过来了接着就显示小绿从远处滑到小黄身旁的动态过程(教师:对,小绿过来了)(以这样的方式展示“小绿拿来了一支笔”“小绿送来了一朵花”“小绿带来了一本书”) 2. 让学生发现“来”在句中的位置,以及“来”所表示的含义( ppt上汇总了以上四句话)教师:大家来看,这些句子里,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把“来”都放在哪儿呢?学生:放在动词后面( ppt上接着列出公式(v+来))教师:很好,那来放在动词后面表示什么呢?学生:不知道教师:那让我们来看下一张动态图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小绿离小黄越来越近了呢,所以“来”表示什么呢?学生:表示向某人靠近教师:对,“来”表示靠近说话人(ppt展示“来”的含义)3.游戏(传东西)教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有谁愿意帮我?(瑞站到讲台背向大家)教师:这是什么?学生们:笔教师:现在大家一个一个地传这个,当瑞说停的时候,才可以停(瑞喊停,笔落在了小a手上)教师:小a,你要听小瑞的话,做动作瑞读小纸条上的话:请拿来一支笔(小a拿着一支笔走上台来)(小a留下转身背向大家,瑞下去)同样的方式:传一本书,传一束花让学生一起读游戏中的句子:请拿来一支笔请带来一本书请送来一束花老师:现在大家都学会“来”的用法了吗?那我们现在学下一个,“去”(三)讲解简单趋向补语“去”在句中的位置及其含义(3 min.)1.ppt动态过程展示老师问:他们在干什么学生:他们在跳舞老师问:小黄在说什么?学生回答:小绿跳舞去了接着就显示小绿从小黄身边滑到跳舞处的动态(教师:对,小绿游泳去了)(以这样的方式展示“小绿跑步去了”“小绿睡觉去了”“小绿洗澡去了”)2. 让学生发现“去”在句中的位置,以及“去”所表示的含义( ppt上汇总了以上四句话)教师:大家来看,这些句子里,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把“去”都放在哪儿呢?学生:放在动词后面( ppt上接着列出公式(v+去))教师:很好,那“去”放在动词后面表示什么呢?学生:不知道教师:那让我们来看下一张动态图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小绿离小黄越来越远了呢,所以“去”表示什么呢?学生:表示远离教师:对,“去”表示远离说话人(ppt展示“去”的含义)3.看图说话展示小女孩过去跑步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用今天的句型“v+去”说出“她唱歌去了”(以这样的方式,练习“她跳舞去了”“她吃饭去了”)(让学生再一起读这三个句子)(四)活动(2min.)分小组,情景演练在上一节课提前让学生自己做卡片。

47.复合趋向补语的本义

47.复合趋向补语的本义

五、课后任务
用本课学的复合趋向补语至少准备六 个指令。下节课做接龙游戏。 例如: 把眼镜/帽子/手表摘下来,再戴上去。 把书包拿起来,把书放进去。 把钱包拿出来。 ……
36
汉语语法教学课件设计100例
六、相关扩展
复合趋向补语与可能补语。比较:
我把这个大箱子搬起来了。 这个大箱子你搬得起来吗?
没有时间了,我们没爬上去。 山太高了,我们爬不上去。 我的书包很大,把你的书也放进来吧。
3

汉语语法教学课件设计100例
1.动词+上去/上来
她爬上来了。
请送上去吧。
说话人
她爬上去了。4
汉语语法教学课件设计100例
操练
用“ 动词+上去/上来”描述图片
他们飞上来了。
快爬上来吧。
它爬上去了。
他们飞上去了。
5
汉语语法教学课件设计100例
放上去
爬上来
孩子把星星放上去。
他爬上来了。
6
汉语语法教学课件设计100例
我的书包很大,你的书也放得进来。
37
22
汉语语法教学课件设计100例
操练
用“动词+起来”描述图片
孩子们飞起来了。
老爷爷跳起来了。
23
汉语语法教学课件设计100例
女孩子坐起来了。
太阳升起来了。
24
汉语语法教学课件设计100例
二、偏误纠正
他跑下来楼了。 他跑下楼来了。 他们爬了上山来。 他们爬上山来了。 丽莎走了进食堂去。 丽莎走进食堂去了。
汉语语法教学课件设计100例
操练
1.用“动词+回来/回去”描述图片
姐姐从图书馆借回来一些书。

_复合趋向补语_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_复合趋向补语_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_
设计者:_____苏春______时间:___2013.05.10___
微课基本信息
知识点名称:
复合趋向补语
学科类型与教学对象:
外国留学生(初级)
教学活动类型:
讲授
上课时间长度:
11分钟
教学目标:复习简单趋向补语,进一步学习复合趋向补语的构成、本义和用法。
教学资源与环境:通过在专业演播室拍摄任课老师的视频、户外学生展示例子有效结合,配上PPT课件,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通过复习简单趋向补语,“来”和“去”来引入复合趋向练习来加强复合趋向补语的构成形式的认识。
设计理念与特色:对于初学汉语的留学生而言,趋向补语的难点是“来”和“去”所表示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使学生很快能够掌握其构成形式,针对学生容易混淆“来、去”的用法,采用以说话人的位置为参照物的方式来说明“来”、“去”趋向补语的使用,强调“来”、“去”表示的方向是根据说话人所处的位置决定的。

复合趋向补语教学方法初探

复合趋向补语教学方法初探

学术园地复合趋向补语教学方法初探刘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1331)【摘要】复合趋向补语是汉语教学中一大难点,本文旨在梳理前人关于复合趋向补语语法观点,从中找出规律,从补语的意义和结构出发,以期对我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复合趋向补语;意义;结构;教学汉语语法里的复合趋向补语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趋向补语所表示的意义,二是趋向补语在句子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即补语和宾语在句子中的位置。

弄清楚这两个问题,有利于我们面向留学生的复合趋向补语教学。

一、复合趋向补语的意义趋向补语的意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有的学者将这种本义叫作趋向义)。

“趋向补语的本义表示动作使人或事向某方向移动,是人或事物进行空间位移的一个过程。

其中及物动词后的趋向补语表示受事者的趋向,不及物动词后的趋向补语表示施事者的趋向。

”(马超,2008)如复合趋向补语“起来”,本义表示人或物从下往上的移动,“他捡起来十块钱”中,“起来”是宾语“十块钱”的移动趋向;在句子“他站了起来”中,补语“起来”则是施事主语“他”的移动趋向。

趋向补语的引申义又可以细分为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有的学者认为引申义中还应包括其他意义,高顺全(2005)称这种其他意义为评价意义。

同样以“起来”为例,其引申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表示动作变化的开始;(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3)跟在动词后面预估动作的结果或标示新情况的出现。

其中(1)可以算作趋向补语“起来”引申义中的状态意义,第(2)种是结果意义,第(3)种意义比较少见,属于其他意义,经常用于某些特殊用法及熟语,例如“提起来”“说起来”“加起来”等等。

二、复合趋向补语的结构复合趋向补语的位置实际上即句中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

一般我们依据与复合趋向补语搭配的谓词分带宾语和不带宾语,以及带宾语的句子中补语与宾语位置的排列组合,普遍认为复合趋向补语的结构有以下几种:(NP表示名词性成分,V表示谓词性成分,T表示复合趋向补语。

留学生学习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分析-精选教育文档

留学生学习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分析-精选教育文档

留学生学习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分析一、引言在现代汉语里,趋向动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类,它是汉语特有的句法成分,英、法、俄、德、日等等各国语言中都没有“谓语+趋向补语”这种句法结构,再加上这种结果本身及趋向补语的意义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历来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突出难点,不仅偏误出现的频率高,而且偏误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试图以复合趋向动词“起来”为中心,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留学生学习复合趋向动词“起来”的偏误类型及原因,以期对留学生趋向动词教学有所帮助。

二、汉语中趋向动词“起来”本身具有复杂性根据Corder偏误分析理论,偏误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所产生的规律性错误,说话者通常不能察觉,也不能自行纠正偏误。

偏误反应出说话者的语言能力。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得总结偏误,形成体系,并反馈至实际教学中,以系统地改正学习者的偏误,达到治本效果。

趋向动词“起来”是“来”类趋向动词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的一个。

其实“起来”作为趋向动词,自古便有,在古代,“起来”是表示某个动作或是某种情况的开始,而在近代汉语里面,出现了将“起来”分开,在其中加入宾语,在现代汉语中,根据《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国家汉办,2002)和《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起来”义项的解释,它的基本趋向意义表示的是从低到高的位移过程,引申意义则较多。

“起来”的引申意义有:1、趋向意义,表示人的躯体或一般物体整个地由低到高。

可以是指人的整个躯体或一般物体自主地由低到高运动,也可以是表示物体被动向上运动;2、结果意义,表示物体向上或向外膨胀、突出,表示兴发、突出的“起来”,表示聚拢、收缩、集合的“起来”这三种;3、状态意义,表示人或事物进入新的状态、发生新的情况;4评价意义,“起来”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说话人或施事者对某种行为在一般情况的评价、反应,如: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三、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动词“起来”的偏误分析具体而言,留学生在使用趋向动词常常出现的偏误有以下种:一)结构上的偏误在趋向动词使用的偏误中,结构上的偏误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结构上的偏误主要指的是趋向动词后面带的宾语所放的位置不当而导致的偏误。

趋向补语的基本用法教学课件

趋向补语的基本用法教学课件

小剧场 改一改 作业
a.李雷回学校去了。 (√) 李雷回去学校了。 (×)
b.韩梅梅上楼去了。 (√) 韩梅梅上去楼了。 (×)
2.主语(S)+动词(V)+人或事物+来/去 主语(S)+动词(V)+来/去+人或事物
a.韩梅梅拿几本书来。 (√) 韩梅梅拿来几本书。 (√)
b.李雷带女朋友来了。 (√) 李雷带来(了)女朋友。 (√)
小游戏
搭冰块桥
(组词成句)
他们爬上去了。



他们

请把书拿出来。



出来

下次再见! See you next time!
李雷:我把作业落在学校了,我跑回学校拿作业了。
作业
学一学
选一选
复合趋向补语
说一说
上下进出回过起
小剧场
来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去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
改一改
作业
学一学 V.+过+来/去
选一选
说一说
小剧场
改一改 作业
李雷跑过来了。
李雷跑过去了
学一学
选一选
复合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的基本用法
学一学
趋向补语
选一选
The Complement of Direction
It indication the direction towards which an action proceeds
趋向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运动或位移方向 说一说 的词或词组。
小剧场
趋向补语分为
说一说

浅析复合趋向补语的形象化教学

浅析复合趋向补语的形象化教学

浅析复合趋向补语的形象化教学发表时间:2020-06-22T15:50:10.54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期作者:陶虹源[导读] 复合趋向补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理解困难,使用困难,对于很多学习者来说都是一座难以攀爬的高峰。

摘要:复合趋向补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理解困难,使用困难,对于很多学习者来说都是一座难以攀爬的高峰。

目前学界对于趋向补语的研究著作很多,但是大多是对其偏误和习得顺序进行的研究,缺少对其教学方法以及独立复合趋向补语的研究。

本文就将复合趋向补语与认知心理学和形象化的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

关键词:复合趋向补语;认知心理学;形象化教学1.复合趋向补语的研究现状趋向补语是由趋向动词演变而来,一直以来它都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趋向补语也是语法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学者们对于这一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也很多,复合趋向动词的语义在逐步演变的过程中,不断虚化其意义,做补语的趋向动词被称为趋向补语,它是汉语中一种非常独特的语法结构成分。

趋向补语的教学一直以来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帮助留学生克服趋向补语这一难点,真正地掌握这一语法点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师们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大部分的学者都将研究的重心放在趋向补语的偏误以及习得顺序方面,对于趋向补语的教学方法研究很少,将复合趋向补语单列研究的也更少,因此本文将复合趋向补语单列出来,研究它的形象化的教学,希望能对对外汉语的趋向补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2.复合趋向补语的认知原理复合趋向补语有: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开来等。

每一个复合趋向补语都像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和说话人的位置息息相关,例如,上来和上去。

我们以一个小平台为例,如果说话人在小平台上,发出的会是上来,如果在小平台下,发出的则会是上去。

再又是,如果以一个房间为例,如果说话人在房间内,会说进来,如果是在房间外则会说进去。

“趋向补语”教学策略研究-精选文档

“趋向补语”教学策略研究-精选文档

“趋向补语”教学策略研究汉语中补语系统是一个相当重要而复杂的结构系统。

趋向补语一直以来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重点,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趋向补语既有简单趋向补语又有复合趋向补语,其用法复杂,结构繁多,意义抽象,又由于汉语简单趋向补语自身的特殊性,从而导致了留学生在使用汉语简单趋向补语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偏误。

下面我们从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两个方面,对汉语趋向补语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趋向补语的内涵要了解趋向补语的教学策略,就要知道什么是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主要由趋向动词“来”、“去”、“出”、“上”、“进”、“下”、“回”、“上来”、“出来”、“回来”、“上去”、“下去”等充当。

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走进流进取回跑回送来拿来交上贴上脱下换下走出去跑进来拿出来蹲下来爬起来扔过去缩回去坚持下去由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的格式里,宾语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后,也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间。

例如“送来两本杂志”可以改为“送两本杂志来”。

但宾语是表示处所的,只能放在“来”、“去”之前,“进”、“出”、“上”、“下”、“回”、“过”之后,例如“进门来”、“回家去”、“跑回家”、“走进里屋”。

有时趋向动词并不表示动作的真正趋向,而是趋向动词的引申用法。

例如:(1)夜晚久久地平静不下来了。

(2)他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动词“了”一般加在补语后面、宾语前面,例如:(3)他匆忙走进了办公室。

“了”也可以出现在补语之前,这时述语后面就不再出现宾语,例如:(4)叫声使楼道里过往的人聚了过来。

(5)周围的人都“轰”地笑了起来。

从以上例子看来,趋向补语是由趋向动词来充当的,趋向动词可以在句子中直接充当谓语,一般地常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后面充当补语,这便是趋向补语。

趋向动词是表示动作趋向(方向性)的一种动词。

分为单纯趋向动词和复合趋向动词,单纯趋向动词由一个趋向动词表示,复合趋向动词由两个趋向动词组成。

如何成功教授“趋向补语”

如何成功教授“趋向补语”

第一次讲解简单趋向补语1月30号,星期一,第一次讲授趋向补语。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来”和“去”两个字,并向学生提问:“这两个动词有什么不同?”有的学生用法语翻译为VENIR和ALLER,有的学生则用两只手靠近自己身体表示“来”,远离自己身体表示“去”。

我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并且通过幻灯片展示,指出“来”是靠近说话者,“去”是远离说话者,如果说话者改变了,方向也可能改变。

随后我在黑板上写下V+来/去,指出在汉语里很多动作是有方向的,我们把“来”或者“去”放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相对于说话者的方向。

接下来,我通过幻灯片上的图片解释“上来/上去”,“回来/回去”,“送来/送去”,“到……来/到……去”的差别。

虽然这些差别在法语里面不能体现,但通过浅显的图片,学生很快就明白了由于说话者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动作,方向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接下来我开始向一个名叫雅克的学生发出指令:“雅克,请你出去!”雅克一开始不太明白我的意思,我用手指了指门口,于是雅克站了起来,走出教室去了。

我高兴地为雅克鼓掌。

接下来,我说出一个句子“雅克出去了”,请全班同学齐声复述。

接着我走到了门外,和雅克站在一起。

我让学生说出我的动作,学生准确地说出:“叶老师出去了。

”接着,我对雅克说:“我们进去吧!”,回到教室后,我又问道:“叶老师和雅克进来了还是进去了?”大部分同学说了:“进来!”个别说“进去”的同学马上意识到了错误,频频点头。

然后我又口头模拟了几个情境,请学生说是用“来”还是“去”。

学生都正确地回答了我的问题。

作为补充,我又向学生说明了简单趋向补语中宾语的位置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参考书中,说法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新实用汉语课本》中明确指出宾语应该放置在动词和来/去之间。

而《HSK语法精讲精练中》则指出“简单趋向补语一般跟在动词后、宾语前。

宾语表示抽象事物或是存现宾语,趋向动词来/去只位于宾语前;命令句或宾语表示处所时,来/去只位于宾语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复合趋向补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现阶段虽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实际的教学效果还不太让人满意。

主要原因是复合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具有复杂性。

刘月华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2001)中把趋向补语的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称为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结果意义不表示方向,而表示动作有结果或达到了目的。

例如“出来”的结果意义表示从无到有,如:“我想出来办法了。

”状态意义表示动作、状态在时间上的展开、延伸。

例如“起来”的状态意义表示进入一个新的状态,如:“他哭了起来。

”趋向意义的立足点较难把握,引申用法则由于数目繁多、意义虚化等特点而成为外国留学生学习复合趋向补语的难中之难。

、复合趋向补语的教材安排分析一)《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对语法点的要求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均是以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为指导,我们可以先看下《大纲》对复合趋向补语语法项目的安排:1.一年级1)复合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复合趋向补语句式:动词+“上” +来/ 去;复合趋向补语的肯定/否定式/正反疑问句;运用复合趋向补语时宾语的位置;般事物宾语,在“来/ 去”后,多表示已然;一般事物宾语,在来/去”前,用于已然和未然;一般事物宾语,在“来/去”前,用于祈使句;处所宾语,在“来/ 去”前,用于已然和未然。

2)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1)“起来”表示从分散到集中的动作取得结果;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表示回到记忆中来。

2)“出来”表示辨认、识别。

2.二年级1)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1) 起来”表示说话人对事物进行估量或评价。

2) 下去”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继续从现在到将来)。

3) 下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继续从过去到现在);表示固定;表示某种状态出现并继续发展,往往表示由强到弱或由动到静的变化。

4)“出来”表示事物或结果的出现或产生;用在某些形容词后,表示超过。

5)“过来”表示回到原来正常的状态。

表示对数量、范围大的事情能否有能力完成(用可能补语的形式)。

二)教材对语法点的安排当前通用的教材是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此套教材对趋向补语语法点做出了如下安排:1. 复合趋向补语动词+复合趋向补语。

带宾语时,宾语为处所名词时在“来/ 去”之前,宾语为一般事物时可在“来/ 去”的前面或后面。

不带宾语时,“了”可以放在动词后、补语前,也可以放在句末;带宾语时,宾语为处所名词,“了”应放在句末;宾语为事物时,“了”应放在复合趋向补语之后,宾语之前。

(2. 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1)动词+起来:开始并继续,恢复记忆。

(一年级第二册第57 课)2)动词+出来:从无到有,从隐蔽到显露。

(一年级第二册第57 课)动词+下去:正在进行并继续。

(一年级第二册第57 课)4)动词+下来:从过去继续到现在。

(一年级第二册第57 课)看起来。

(一年级第三册第62 课)动词+起来:聚拢,合拢。

(一年级第三册第71 课)7)动词+下来:完成,固定。

(一年级第三册第76 课)8)动词+起来:插入语或在句子前面,表说话人着眼于某一方,有估计的意思。

一年级第三册第76 课)9)形容词+下去:存在并发展,形容词一般为消极意义。

一年级第三册第89 课)从以上语法点的设置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到《汉语教程》对 趋向补语语法点安排的特点是:( 1)语法点按趋向意义、引申意义两块来切分, 初中级阶段介绍基本结构及趋向意义, 中高级 阶段介绍趋向补语引申意义。

( 2)复合趋向补语又按动词不带宾语的、带一般宾语的、带处所宾语的进一步细分。

(3)趋向补语引申意义按意义划分出若干义项,并分课介绍义项。

比较《大纲》和《汉语教程》的内容安排,应该说教材的编 写是基本符合大纲要求的, 但结合教学实际, 我们发现教材的安 排存在一定的缺陷:( 1)《汉语教程》并没有完全按照大纲的要求详尽讲解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出来”表示超过; 来”表示对数量、 范围大的事情能否有能力完成。

“起来”表示 从分散到集中的动作取得的结果。

“下来”表示某种状态出现并 继续发展, 往往表示由强到弱或由动到静的变化。

这些用法都没 有介绍,但在练习及HSK l 导材料中有相应考查点, 学生在处理 时有些茫然。

另外,对“形容词 +趋向补语”没作专门介绍。

( 2)对宾语的位置的介绍过于公式化, 强调处所宾语的位置, 对于 般的事物宾语,只指出可以出现在“来 / 去”之后。

公式化的形 式虽然利于学生记忆, 但学生在理解上并不能十分到位, 常常会课)10) 11) 12) 看上去:得出结论和判断。

(一年级第三册第 91 课) 动词 +过来:恢复正常。

(一年级第三册第 97 课)比起来:表“跟……相比”。

(一年级第三册第100忽视事物宾语。

而且一般的事物宾语在与复合趋向补语搭配时,并不是所有的形式都是常用的,有一些搭配形式甚至让人觉得拗口,并不利于学生在交际中运用。

(3)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集中在中高级阶段。

过于集中而又多变的引申意义,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考虑将一些使用频率高,结构较为凝固的引申用法在初中级阶段介绍。

但从总体来看,教材的安排是符合学生的习得顺序的。

二、对复合趋向补语教学的建议一)关于复合趋向补语趋向意义的教学方法复合趋向补语“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所表示的趋向补语的移动方向是一样的。

如:进来、进去都表示从外到里;出来、出去都表示从里到外;上来、上去都表示从低处到高处;下来、下去都表示从高处到低处;回来、回去都从外到内。

学生在学习时出现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准立足点,没有准确把握位移的起点和终点。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将语义和语用与语法规则结合在复合补语的教学中,由于复合趋向补语的句式结构较复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急于将句式结构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结构,但复合趋向补语究竟表示什么意义,它有什么样的交际功能,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却被忽视了。

学生因为不了解这些内容,所以在运用中往往会有意地回避趋向补语,用一些等义的简单词语来代替。

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理解复合趋向补语的意义和使用条件,这样才有利于趋向补语的实际运用。

2.用比较法加深印象在纷繁的语法规则面前,学生往往会产生回避的心理,少用甚至不用此语法。

为了消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时可以考虑不同趋向补语与同一个动词进行搭配,然后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各种趋向意义的不同之处,另外,可以用讲解和图示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复合补语的趋向意义。

3.重视常用形式,弱化非常用形式现阶段的研究发现,趋向补语的各种句式在使用上是很不均衡的。

有的句式使用频率很高,有的却很少用。

所以我们在开始教留学生学习趋向补语时,应尽量先教使用频率高的句式,使用频率高的句式基本能满足学生表达的需要,在学生熟练掌握后,再慢慢教使用频率低的句式。

如果使用频率低的句式可以用比较常用的等义句式替换,那么可以考虑在教学中省掉使用频率低的句式。

4.结合例句进行表演现行教材为了说明复合趋向补语,会举出一些例句,但是学生对这些句子中趋向补语印象并不够深刻,甚至觉得语法规则非常枯燥。

我们可以结合例句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实地表演。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找准自己的立足点,明白位移的起点和终点,也有利于学生将语法点用于交际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5.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可以在学习趋向补语时, 运用多媒体 技术,把电影或电视剧中表示趋向补语趋向意义的视频资料采摘 到课堂中,向学生播放,使学生明白趋向意义的用法,并可以此 作为强化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视频内容选用相应的趋向补语。

二)关于复合趋向补语引申意义的教学方法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1.化整为零,适时归纳总结同一个趋向补语在修饰不同的动词和形容词时, 它的引申意 义有所不同, 在教学中也很难穷尽, 我们应该采取化整为零的教 学方式逐一讲解,每遇到一种就讲解一种,并适时归纳总结,让 学生慢慢积累,达到逐步消化吸收的目的。

2. 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语言的学习中, 除了语法规则对运用语言起到重要的作用 外,语感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他虽然对本国 语言的语法规则并不了解,但却可以很熟练并正确地加以使用,这就是语感的作用。

但是一些留学生虽然详细掌握了各种语法规 在语言环境中体现出的多种意义功能给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 定的困难,因此,对留学生来说,在掌握了语法规则的基础上, 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是学习的难点,同一个趋向补语在 与不同的动词和形容词搭配时会有多种意义,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这也是语感在起作用。

趋向动词 则却会说出一些奇怪还应该加强语感的培养。

3.合理分班,优化教师资源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学习者常常会受到母语的迁移影响,负迁移的影响尤为严重。

同一母语的人会在某些问题上犯相同的错误。

可以考虑按国别分班教学。

另外也可考虑配备懂学生母语的教师授课,这样教师能从两种语言对比分析的角度,地对学生有针对性进行指导教学。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1512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