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的故事

合集下载

有关诚信的名人故事简短

有关诚信的名人故事简短

有关诚信的名人故事简短
【导语】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

无论在人际交往、商业往来还是个人品质方面,诚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几位名人的诚信故事。

【主体】
1.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之一,他的诚信品质备受孔子称赞。

据《论语·颜渊》记载,颜回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努力学习,立志成为一位有道德、有才华的人。

有一天,颜回在路上捡到一枚金币,他没有私藏,而是交给了一位失主。

失主十分感激,送给颜回一头牛作为感谢。

颜回拒收,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不能因此接受您的馈赠。

”此事传遍了整个村庄,让人们更加尊敬颜回的诚信品质。

2.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故事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传播。

在他的名著《喻世明言》中,有一则关于诚信的故事引人深思。

故事讲述了一个商人因为诚信经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生意愈发兴隆。

当商人遭遇困境,需要借款时,顾客们纷纷伸出援手,帮助他渡过难关。

这则故事强调了诚信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3.现代企业家马云的故事
马云,我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他的成功离不开诚信二
字。

在创业初期,马云就秉持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理念,努力打造一个诚信的电子商务平台。

凭借诚信经营,阿里巴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家和消费者,逐渐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

马云的成功故事成为了新时代诚信的象征。

【结论】
名人的诚信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际关系中最宝贵的财富。

颜回的故事

颜回的故事

颜回的故事引言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中最有名的一个,他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

颜回的故事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学习和努力,成为古代中国最有声望的哲学家之一。

本文将通过讲述颜回的故事,探讨他的成长经历和对后世的影响。

早年生活颜回出生在一个相对贫困的家庭,但他的父母非常重视他的教育。

从小他就展现出聪明才智,并表现出对学问的强烈兴趣。

在他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找到了一位有名的教师给他上课。

颜回用功读书,很快就显露出卓越的才能。

他以聪明和刻苦著称,成为村子里年轻人的榜样。

遇见孔子在颜回十五岁那年,他听闻了孔子的名字并渴望去见他。

他向父母提出请求,要求前往太原拜访孔子。

父母虽然很担心,但也理解颜回的追求知识的热情。

于是他们为他准备了足够的路费,希望他能够取得更好的成就。

颜回终于来到了太原,并见到了传说中的孔子。

他向孔子表达了自己的学习愿望和对道德和哲学的兴趣。

孔子对颜回的才能印象深刻,并决定收他为徒。

学习与修行颜回成为孔子的学生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修行中。

他每天早起来迎接日出,默默地默诵孔子的经典著作。

颜回虚心向孔子请教问题,努力消化和理解所学知识。

孔子赞赏颜回的勤奋和才智,并将他视为未来的接班人。

出使外国颜回在学习和修行几年后,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机会:出使外国。

孔子派他去外国学习和传播儒家思想。

颜回接受了这个使命,远离了故土,踏上了征程。

在外国,颜回收到了很多举报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消息。

他积极回应并辩解,解释儒家思想的价值和好处。

通过与外国人的交流,颜回把儒家思想带到了外国,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这种哲学思想。

归国与传承颜回在外国的使命完成后,心系故土,怀着对家乡的思念,他毅然决定回国。

回到家乡后,他继承了孔子的衣钵,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和哲学家。

颜回回到太原后,他立即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他以孔子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开设了一所私塾,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颜回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他的私塾很快就声名远扬。

后世影响颜回留下了众多的学生,这些学生继承和传承了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

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

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颜回,原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也是孔子弟子中的佼佼者。

他出身于齐国贵族家庭,从小聪慧过人,对孔子的学说颇有心得。

在孔子的教导下,颜回渐渐成长为一位德才兼备的儒家学者,被誉为“颜渊圣人”。

颜回年轻时,曾经在一次与孔子的对话中问道,“孔子之道,可谓至善至美至圣矣,然而弟子却很难做到。

”孔子听后微笑道,“你若能够一心向善,虚怀若谷,就能够做到。

”颜回心领神会,从此更加励志向学。

在孔子逝世后,颜回继承了孔子的学业,成为儒家学说的传承者。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更是在为政治、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提倡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价值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据史书记载,颜回在为政方面也有着非凡的才能。

他曾在齐国任官,以其清廉正直、公正无私的作风,深受百姓爱戴。

在他的治理下,齐国社会风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百姓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

颜回的政绩被后人称颂不已,成为了儒家学说的杰出代表。

除了在政治上有所建树,颜回在修身养性方面也是一位榜样。

他勤奋好学,不断钻研经典,修身养性,力求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他常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颜回的一生,可谓是儒家学说的典范。

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能,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了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承者。

总而言之,颜回是孔子弟子中的佼佼者,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勇气,成为了儒家学说的杰出代表。

他的故事将会永远激励着我们,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颜回不违如愚的故事

颜回不违如愚的故事

颜回不违如愚的故事颜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学者和孔子的学生,他以聪明才智和诚实守信而闻名。

以下是关于颜回不违如愚的故事: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富有的家庭聘请了颜回作为家庭教师。

这个家庭有一个年轻而聪明的儿子,但他非常爱说谎。

父母希望颜回能够教导他懂得守信诚实。

颜回开始了他与这个年轻人的教育之旅。

他不仅课堂上传授孔子的思想和道德价值观,还带领他参观社会并见识各种人和事。

在日常生活中,颜回也不厌其烦地纠正这个年轻人的撒谎行为。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对颜回说他已经能够掌握谈话的技巧,他可以轻易地说服别人相信他说的话,而不必讲真话。

颜回微笑着看着他说:“你今天会离我远去。

”这个年轻人不理解颜回的话。

不久之后,这个年轻人接到了一份激动人心的工作机会。

为了争取这份工作,他决定使用自己所掌握的说谎技巧。

他编织了一个谎言,骗取了面试官的信任和赞赏。

然而,当真相败露时,他被彻底失去了这个机会。

失去了工作的他,心灰意冷地回到颜回身边。

颜回微笑着看着他说:“你今天回到了我的身边。

”这个年轻人突然明白了颜回的意思。

颜回告诉他,撒谎只会给他带来短暂的胜利,但最终会导致他失去信任和尊重。

从那以后,这个年轻人彻底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他以诚实和守信来对待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事情。

他最终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人物,他以自己的经历警示他人懂得守信诚实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颜回坚守真理,不违如愚。

他以自己的行动示范了一个人应该如何守信诚实,并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他的故事鼓励我们始终坚守真实、守信诚实,同时也提醒我们诚信是我们走向成功和获得他人尊重的重要基石。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故事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故事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故事颜回,孔子的学生,是一位非常贫困的学者。

他一生都过着简朴的生活,只有一箪食和一瓢饮。

但尽管如此,他却以自己的勤奋和才华,成为了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颜回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却非常喜欢读书。

他常常饿着肚子,坐在书桌前埋头苦读,直到天色已经很晚了才回家。

他的父母常常劝他放弃读书,出去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但颜回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继续追求知识。

他常常在孔子身边学习,虽然生活非常艰苦,但他却从未放弃。

他坚信,只要自己肯努力,总会有一天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和毅力。

终于有一天,颜回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他在孔子的教导下,成为了一名德才兼备的学者。

他的学识渊博,为人正直,深受孔子的器重。

孔子常常说,“颜温,吾以汝为知己矣。

”这句话成为了颜回一生的骄傲。

尽管颜回过着非常朴素的生活,但他却从未因此而感到悲哀。

他常常说,“一箪食一瓢饮足矣,不羡富贵。

”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是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他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颜回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并不在乎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追求内心的真善美。

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勇气,他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他告诉我们,只要心怀坚定的信念,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被物质和金钱所笼罩,追求名利和享乐,却忽略了心灵的升华和精神的净化。

我们应该向颜回学习,学会珍惜眼前的一切,用心去感悟生活的真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坚定自己的信念,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

这样,我们才能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故事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故事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故事颜回,孔子的学生,也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他的一生,虽然没有取得什么特别的成就,但却因为他对待学问的态度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成为后人传颂的典范。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这句话是说颜回非常节俭,一天只吃一箪米,喝一瓢水。

这是颜回对待生活的态度。

他不追求奢华的生活,而是满足于简单的生活。

这种节俭的生活态度,也影响了他对待学问的态度。

在孔子门下学习的时候,颜回勤奋好学,虚心向学,对待学问也是一丝不苟,不断追求进步,这种态度也深受孔子的赞赏。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知足常乐。

人生在世,不一定要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简单的生活也能够获得快乐。

颜回的生活态度,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人生课。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要有恒心和毅力。

颜回虽然生活非常清贫,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他虽然身世卑微,但是他却能够把握机会,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了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这种恒心和毅力,也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需要具备的品质。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要知行合一。

颜回虽然生活清贫,但是他却能够把孔子的学问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他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追求,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把孔子的思想付诸实践,这也是他能够成为孔子得意门生的原因之一。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人生课。

他的生活态度和学问追求,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希望我们能够像颜回一样,知足常乐,有恒心和毅力,知行合一,这样才能够过上有意义的人生。

颜回安贫乐道的故事

颜回安贫乐道的故事

颜回安贫乐道的故事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他出身贫寒,但却能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安于贫穷,坚持追求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

颜回的故事告诉我们,贫穷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对道德的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颜回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他知道,只有通过知识和修养,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孔子的教导下,颜回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他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贫穷并不是改变命运的障碍,只要心怀善良,努力向上,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

颜回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追求,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正如颜回一样,他虽然贫穷,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学识和道德的追求,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

这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颜回的故事还告诉我们,贫穷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贫穷固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用努力去克服,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颜回不仅在学识修养上取得了成功,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颜回安贫乐道的故事,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用努力去克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困境,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颜回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古代的佳话,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传承和延续。

让我们向颜回学习,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追求道德修养,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活出精彩的人生。

颜回好学的故事文字

颜回好学的故事文字

颜回好学的故事文字颜回好学的故事介绍如下:颜回,字子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拥有非凡的智慧和才华,深受孔子的赞赏。

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好学的天性,不仅勤奋好学,而且善于思考和领悟。

颜回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就过着清苦的生活。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求学的梦想。

他勤奋地读书,不断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很快就成为了孔子门下最出色的弟子之一。

孔子曾经问过颜回:“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意思是说,颜回并不是能够帮助我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喜欢的。

这充分说明了颜回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对于孔子的尊重。

颜回的学习态度非常好,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虚心的态度,不断地向别人请教和学习。

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学问水平。

因此,他总是积极地参与各种学术讨论和交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颜回的好学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孔子。

孔子曾经说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意思是说,颜回真是贤人啊!一箪饭食,一瓢饮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生活的忧愁,而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向学的乐趣。

可见孔子对于颜回的赞赏之情。

颜回的好学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学问上,还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事上。

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善于与人相处,不会因为小事而与人争执。

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提高自己的修养和道德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人民。

总之,颜回的好学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他的勤奋好学、谦虚虚心、乐观向上、宽容平和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借鉴。

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好学的态度和精神,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颜回安贫乐道的故事

颜回安贫乐道的故事

颜回安贫乐道的故事颜回,字子回,鲁国曲阜人,是孔子的学生之一。

他出身贫寒,但却因为对贫困生活的态度和对学问的追求而闻名于世。

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安贫乐道,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颜回从小就生活在贫困之中,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相反,他对贫困生活持乐观的态度。

他常说,“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贫困生活的接受和对命运的豁达。

他认为贫穷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和面对贫困。

他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努力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命运。

颜回对学问的追求更是一种精神的富足。

他虽然家境贫寒,但却对学问有着极大的热情。

他常常虚心向他人请教,勤奋钻研经书。

他曾经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态度。

他认为,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所以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

在孔子的教导下,颜回更是坚持了安贫乐道的理念。

他认为,贫穷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和面对贫困。

他追求的不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精神上的富足。

他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贫困的生活,不为外物所累,不为名利所动,始终保持着一颗清静的心。

颜回的一生就是对安贫乐道的最好诠释。

他在贫困中追求知识,在逆境中保持豁达,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种生活的态度。

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让人们明白,贫穷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和面对贫困。

只有拥有一颗豁达的心,才能在逆境中保持乐观,才能在困境中追求知识。

颜回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安贫乐道,并不是一种境界,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古代圣贤的故事--颜回

古代圣贤的故事--颜回

古代圣贤的故事-颜回颜回(前521年-前491年),字子渊,一作颜渊,又称颜子,孔庙大成殿四配之首——人称複圣,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孔门十哲德行科的高材生,是孔门弟子中德行修为最高者,所以得到特别的尊重。

颜回二十九岁,头髮全白了,三十一岁就死去,孔子哭颜回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学生便一天天地亲近起来,大家更加和睦。

」鲁哀公问(孔子):「您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资料来源:石工坊雕刻) 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悲痛,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孔子家语》中有颜回一篇。

据说颜回非常聪明,深晓推理之术。

他主张为人要谨慎,克己,多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而不应该严以待人。

他与孔子谈论志向时,曾说我无伐善,无施劳(我希望我不炫耀自己的长处,有功劳,也不夸耀)。

颜渊家境贫困,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群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其“一箪食,一瓢饮”的安贫乐道精神为后世传为佳话。

颜渊有才无寿,英年早逝,孔子对此非常难过,发出“天丧予?”的感歎。

颜庙本称複圣庙,是祭祀孔子弟子颜回为兖公,建有专祠奉祀。

金代,曲阜颜子庙在鲁国故城东北角。

元泰定三年因旧庙残毁,迁于陋巷故址重建,明正德二年大修,奠定了现存规模。

庙占地36亩,东西三路佈局,前后五进庭院。

现存元、明、清建筑25座,金至清碑刻53块。

颜子庙原为颜子故居旧址,有陋巷井、宋代始建的乐亭。

正殿複圣殿供奉颜子塑像,两庑从礼颜乐名人颜之推、颜师古、颜真卿、颜杲卿等。

西路奉礼颜回之父颜路,主殿礼国公殿为元代建筑。

历代追封追諡。

自汉代起,颜渊因为较易查考的关系,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渊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諡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複圣公”。

孔子颜回的故事及哲理

孔子颜回的故事及哲理

孔子和颜回的故事和哲理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1.颜回输冠颜回爱书,孔子爱子。

一日,颜回输书给孔子,孔子落泪。

而后,孔子说:“颜回者,心底纯善,贫而好学。

故仁字上有一横,是我不知有恶;至于输书,皆我儿之过也。

” 于是将儿子的帽子取下一顶,递与颜回。

哲理:孔子认为人的天赋和资质是决定一个人的发展的关键。

颜回输书的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仁爱和关注,也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2.孔子谈学习一天,孔子对颜回说:“回啊,你过来!我对你说:一个国家有五个人弄到饭吃,有四个人一定在饿肚子。

像这样的事情,你觉得怎么样?”颜回回答说:“不仁啊。

不过,老师您若懂得耕田和织布,可能有更多的人有饭吃。

” 孔子听后反问:“如果五个人能种田,四个人能织布,他们一定能有一年或半年的粮食储备吧?” 颜回想了一会儿,然后说:“学生我并不知道,虽是这样,但我还是觉得不仁。

” 孔子听了笑着说:“你也是对的。

”哲理:这个故事表达了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育思想。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保持谦虚和虚心的态度。

3.孔子与颜回同行孔子与颜回同行,孔子说:“前面有人在走路,我们不要超过他。

” 颜回回答说:“是的。

” 过了一会儿,孔子又说:“前面有人在走路,我们不要超过他。

” 颜回仍然回答说:“是的。

” 又过了一会儿,孔子又对颜回说:“前面有人在走路,我们不要超过他。

” 这一次,颜回没有回答。

于是,孔子问:“回啊,你怎么不回答了?” 颜回说:“老师您一开始让我回答‘是的’,我口里虽然回答了,但心里并没有真的明白为什么不能超过前面的人;后来您再次让我回答‘是的’,我依然口里回答了但心里还是没明白;最后当您第三次让我回答时,我意识到前面的‘是的’已经让我习惯了顺从,这种顺从让我失去了自我,所以我才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的’。

现在我明白了,一个人不能过于顺从习惯,而要保持自我、独立思考。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被习惯和传统束缚自己的思想。

颜回故事

颜回故事

颜回1、《颜回输冠》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

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颜回说:「好。

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

你错了呢?」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帽子)。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

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

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

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

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

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

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

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

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又从空树干中走了出来。

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

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

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

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

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天明,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个人哪!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

颜回有哪些故事

颜回有哪些故事

颜回有哪些故事颜回,字子渊,又称为颜渊,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所有弟子中孔子评价最高的弟子。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颜回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颜回的故事颜回,十四岁的时候拜孔子为师,入门开始学习,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汉代之后被列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首,在祭祀孔子的时候颜回配享。

颜回在孔子处学习了六年,学业就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但是出于对孔子的崇拜,也出于“好学”,颜回一直追随着孔子。

在其学业完成之后,公元前503年颜回十九岁,已经到了应该婚配的年龄了,于是经过媒人的牵线,颜回要去宋国求娶戴氏,所以颜回西游到了卫国,通过卫国再到宋国去娶亲,二十岁的时候与戴氏完婚,二十一岁生下儿子颜歆。

颜回在成家之后仍然追随着孔子,公元前497年,颜回跟着孔子去周游列国,寻找自己的学说可以实现的国度,但是在那个刀光剑影战乱纷纷的年代,孔子的学说不能被接受,所以孔子的宣传虽然使得其思想为世人所知,但是却不能被当权者接纳施行。

周游列国的时候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很多弟子对孔子的学说产生了怀疑,只有颜回坚定的相信老师的学说。

孔子喟叹:“有是哉,颜氏之子!”可见对颜回是非常欣赏的。

跟着孔子周游列国并没有找到能够实现孔子政治理想的地方,公元前483年,颜回跟随孔子回到鲁国,为了能够有些收入养家,颜回开堂讲学,形成了自己的一个流派,这便是颜氏之儒,是孔子之后儒家八派中的一派。

颜回攫其甑的故事孔子周游列国走到陈国与蔡国之间的时候,行走在山间,被困,孔子和其学生七天七夜都没有吃到一粒米,颜回去讨米,回来后煮饭,饭熟了后,孔子看到颜回用手从锅内抓饭放进了嘴里,孔子便假装没有看见这件事,等到颜回来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是刚刚睡醒,说自己刚才梦见了先人,自己将干净的饭吃掉之后才给先人吃。

颜回说,不是那么回事,刚才自己看到有炭灰飘到锅内,饭被弄脏了,但是扔掉又很可惜,于是自己将其抓出来吃掉了。

孔子于是喟叹:要想了解一个人是多么的难啊,我们都说眼见为实,可是眼睛看到的也会不一定可信,都说应该相信自己的心,有时候自己的心也会不可信。

颜回的名人故事实用五份

颜回的名人故事实用五份

颜回的名人故事实用五份颜回的名人故事 1孔子收徒,有教无类,不问贫富,只要认学,他都招进门里。

颜回初见孔子时,不过是个十岁多的小孩,他个头矮小,衣衫简陋,面黄肌瘦,但他的额头却出奇的高,向前凸着,双眼深凹,炯炯有神,透着机智、聪慧。

颜回向孔子三拜磕了仨头,就算成了孔门弟子了。

颜回初见,并没有给孔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后来,孔子渐渐发现,在弟子之中读书最用功的就是颜回,而且很少提问,只是瞪着一双打眼像贪食般地听孔子讲经受业。

放学了,弟子们都回家吃饭了,颜回总是最后一个走,饭后又第一个来到学堂,然后就捧卷诵读。

时间长了,孔子就觉得奇怪了,颜回为什么回家吃饭这么快?这一天,孔子派人偷偷跟随颜回,看个究竟。

原来,颜回家住东关的贫民区。

*时,颜回的父亲在城外种地,不回家吃饭;颜回的母亲又在外给人帮工,也不回家吃饭。

这样,颜母每天走时给儿子做一锅菜汤。

颜__到家也不管凉热,拿起竹筒做成的饭碗,舀出菜汤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有时菜汤喝不饱,他就跑到井边,用水瓢舀几瓢水喝,然后拍拍胀起的肚皮,乐滋滋地拿上包,往学堂跑去。

孔子派人观察了几天,天天如此。

孔子听了回报非常怜悯,又十分叹服。

于是说了收在《论语》上的这段话:“一箪食,一瓢水,居陋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后来人们把颜回居住的街称为“陋港街”,把颜回当年吃水的井叫做“陋港井”,还在井上修建了“颜乐”亭,以追念颜回这种贫贱不改志向的德行。

颜回的名人故事 2颜回是聪慧的,孔子的大弟子子贡这样说“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正是由于颜回的聪慧,所以对于孔子的思想能够非常迅速的领略,并且能够将孔子的思想记在心中,实践在自己的行为中。

孔子讲学,颜回总是沉默寡言,别的学生都有很多的问题问孔子,而颜回总是顺承老师,不曾提出一点疑问,开始的时候孔子也认为颜回有点愚笨,但是后来观察,看到颜回可以将儒家的思想贯穿在行为中,不禁感叹“贤哉回也!”颜回是忠诚的,颜回的忠诚源自对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的推崇,颜回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孔子与弟子10个简短小故事

孔子与弟子10个简短小故事

孔子与弟子:十则简短小故事1. 颜回煮饭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七日未进食。

弟子颜回找到一点米,准备煮给老师吃。

在煮粥的过程中,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出一把饭来塞进嘴里。

等到饭熟,孔子假装说:“我梦到自己的父亲,想用这清洁的饭来祭祀他。

”颜回赶忙回答:“不可以,刚才有灰尘掉进锅里,我觉得扔掉可惜,便把它吃了。

”孔子感叹道:“巧言乱德,即使是孝顺的人,也会因他的巧言而失去孝道。

”2. 颜回偷馒头孔子和众弟子周游列国时,曾经过一个村庄,村里人很少,没有东西可吃。

弟子颜回出去转了一圈,回来时手里拿了两个熟馒头。

孔子问道:“颜回,你是从哪里弄来的馒头?”颜回回答:“我看到路边的锅里蒸着馒头,就趁热拿回来两个。

”孔子感慨地说:“我经常告诉大家‘即便是很饥饿,也不要非分之食’,你今天做到了。

”3. 子路请教子路向孔子请教何为“成人之美”。

孔子说:“你问的是什么意思呢?”子路回答:“比如说帮助人建立房子、成就事业等。

”孔子反问:“那你认为什么是‘成人之美’呢?”子路回答:“扶持好人,制裁坏人,即为成人之美。

”孔子称赞道:“你说得很好。

但真正的‘成人之美’应该是以德行感化人,使人的道德得以提升。

”4. 颜回不愚孔子与弟子们坐在桥上看河水流动。

孔子问弟子们:“你们觉得河水在不停地流淌,那河里的水是先前的水吗?”弟子们纷纷回答,有的认为河水一直在流淌,先前的水早已流走;有的认为河水循环往复,先前的水仍在河里。

只有颜回默不作声。

孔子问:“颜回,你怎么看?”颜回答道:“夫子,河水不停地流淌,但河里的水却是不变的。

”孔子赞叹道:“颜回真是不愚啊!”5. 子路负米子路听说孔子生病了,非常担心。

他知道老师平素爱吃米,便决定去给他买一些回来。

子路匆匆忙忙地赶到市场,买了两袋米背在身上。

但回来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山路泥泞不堪。

子路摔倒了几次,但他始终没有放下背上的米袋。

回到家中,他疲惫不堪地把米交给孔子。

孔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感慨地说:“子路真是我的好学生啊!”6. 孔子教子孔子有个儿子叫鲤,他去世后留下了很多书籍。

颜回的故事

颜回的故事

颜回的故事
颜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孔子的弟子之一。

他出生于公元前521年,原先是一个卑微的家庭出身,但因为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最终成为了孔子座下的重要弟子。

据传颜回年轻时就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他跋山涉水去拜访孔子,并请他担任自己的老师。

孔子看到颜回的勤奋和对学问的热情,就收他为徒。

在孔子的教导下,颜回渐渐成为了一位有德行、有才干的学者。

颜回不仅在学问上有深厚造诣,还非常注重修身养性。

有一次,颜回病重,孔子去探望他。

当时颜回正在树下睡觉,孔子就在树上等待。

等到颜回醒来后,孔子问他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要做。

颜回答说,自己除了学习,其他事情都已经完成了。

孔子听后非常高兴地说,颜回已经成为了一个完美的人。

颜回还以温和、谦虚的性格著称,他经常是听而不言、问而不答。

一次,有个人问他关于礼仪的问题,颜回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一直保持沉默。

最后,他若有所思地回答说:“古人说:
‘君子不言而信。

’我现在对礼仪还不够了解,不敢轻易发表见解。


颜回对孔子非常忠诚,即使孔子遭到了困厄和危险,他也始终不离不弃。

曾有人对颜回说,现在不跟随孔子,是时候离开他了。

但是颜回坚定地回答说:“孔子是我的树,如果这棵树被
砍倒了,我一定会陪它一同倒下。


在颜回的一生中,他为了追求真理和修身养性而不断学习,一直坚定地承担着弟子的责任。

他的故事告诉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和有德行的人。

颜回偷食的故事

颜回偷食的故事

颜回偷食的故事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是有一次,他却
犯了一个大错。

有一天,孔子正在教他的学生们讲课,突然看到颜
回在偷偷地吃东西。

孔子很生气,他问颜回,“你为什么在我的课
上偷吃东西?”颜回非常害怕,他低下头,不敢回答孔子的问题。

孔子看到颜回这样害怕的样子,他知道颜回一定是有苦衷才会
做出这样的事情。

于是,孔子对颜回说,“你为什么要偷吃东西呢?是不是因为你饿了?”颜回点了点头,他说,“是的,老师,我昨
天晚上没有吃饭,所以饿得很厉害。

”。

孔子听了颜回的解释,他没有生气了,而是笑着对颜回说,
“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你是我的学生,我会照顾你的。

下次如果
你饿了,一定要告诉我,我会给你东西吃。

”。

颜回听了孔子的话,感到非常感动,他决定以后不再偷吃东西,而是要坦诚地向孔子求助。

从那天起,颜回再也没有在课堂上偷吃
东西了,他也学会了向孔子求助,而不是偷偷地去解决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要学会向老师、父母或
者朋友求助,而不是偷偷地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

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也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颜回偷食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关于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有哪些颜回,字子渊,后世尊称其为复圣,七十二贤之一,那么关于颜回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颜回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天赐颜回一锭金故事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但是颜回性格比较内向,总是沉默寡言,一开始的时候孔子也曾经认为颜回比较愚笨,但是后来经过了解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颜回的沉默有时候给人一种愚笨的感觉,不了解的人非常容易误会,其实用现在的话说,颜回属于大智若愚,但是这是需要时间去检验的。

据史书记载,有一段时间学堂内总是丢失纸笔,孔子问是谁偷的,大家都说是颜回偷的,于是孔子批评了颜回,颜回自己也不申辩,还是继续的认真学习,本分做人。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孔子觉得颜回不像是会偷东西的人,所以孔子想试一下颜回,于是用红纸包起一锭金子,并且在纸上写道:“天赐颜回一锭金”,并且将这锭金子丢在颜回回家的路上,自己藏在远处观察颜回,颜回见到金子,也见到了纸上的字迹,颜回并没有将这锭金子放进自己的衣兜,用笔在纸上添了一句:“外财不富命穷人”,然后将金子丢在路边,自己走掉了。

从这件事上孔子对颜回大加赞赏,对于颜回的人品看得一清二楚,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说颜回偷盗,如果有人说,孔子就重重的惩罚。

并且将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

从这则故事上我们可以看到颜回的高风亮节,颜回不会接受任何的来路不明的钱财,这是非常智慧的一种做法,如果颜回拿走了金子,那么可能再也没法洗清自己偷盗的恶名。

别人说颜回偷盗,颜回不申辩,因为没有证据申辩也没用,颜回知道清者自清,所以颜回真的是大智若愚,其境界非一般人可以理解。

颜回坐忘的故事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之首,颜回一生都在追随孔子,而孔子对颜回的感情也超越了一般的师徒关系,两个人可以说是心智相通的忘年交也不为过。

能够入得了孔子的法眼,颜回可以说绝非平庸之辈,颜回的思想境界是非常高的,不仅仅可以将孔子的思想吃透,还能够活学活用,可以说天分是非常高的。

《庄子-大宗师》记载了关于颜回的一个小故事,一次颜回跑来对孔子说,我进步了,老师,孔子问,怎么进步了?颜回说,我忘记仁义了。

颜回吃粥的故事

颜回吃粥的故事

颜回吃粥的故事
【背景介绍】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徒,被誉为“隐士之星”。

他对孔子的教诲十分
虔诚,而且为人慷慨仁厚,备受大众赞誉。

【故事情节】
1.颜回孝敬母亲
颜回年轻时,他非常孝顺他的母亲。

每天煮好的饭菜后,他总是把粥
留给母亲,自己只喝稀饭。

有一天,他的朋友发现颜回喝的粥非常少,很担心他营养不良,就劝他多喝一点。

2.颜回坚持吃粥
颜回坚定地回答:“我想把精力留给上天和母亲,让自己保持健康和
敏锐。

因此,我只喝稀饭,留下粥给我心爱的母亲,她需要多一些营
养和能量。


3.颜回的品德受到了大家的赞赏
颜回的朋友们听了非常感动,为颜回的品德和孝心点赞。

他们认为,
这个世界上真正让人们感动的力量是一颗真挚的心,这种感动是无法
用物质金银来代替的。

4.颜回的粥带来了好运
后来,颜回成功地通过了鲁国的科举考试,并被封为公务员。

他的大
好前途赢得了许多人的羡慕和嫉妒之心。

但是,颜回始终不忘初心,他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他的母亲和上天的祝福。

5.颜回用真挚的心感染了更多的人
颜回的行为让更多的人感动,他们被颜回的精神所感染,并在日常生活中向他看齐。

许多人学习颜回的孝心,把家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世界变得更加温暖!
【总结】
颜回用一颗真挚的心践行着孝道,他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了我们:传统美德是我们守护家庭和社会的精神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我们需要学习颜回的品德,尽我们所能,传承中华孝道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并通过自己的行动感染他人,让社会充满真挚和温暖的人间美好!。

历史人物故事大全_历史故事大全100个字

历史人物故事大全_历史故事大全100个字

历史人物故事大全_历史故事大全100个字一般情况下,成语都有一种“高大上”的既视感,小偏整理了历史人物故事大全_历史故事大全100个字,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历史人物故事大全_历史故事大全100个字颜回不迁怒不贰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

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原文】(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曾参不受鲁君邑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曾子坚决不受。

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

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

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原文】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贤妻桓少君渤海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

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为他的清贫刻苦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

(少君出嫁时)嫁妆陪送得非常丰厚,鲍宣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着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可是我实在贫穷低贱,不敢担当大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回的故事
(一)颜回拾尘
颜回是孔子七十二个得意门生中的一个,曾经好几次得到孔子的表扬,认为他是一个贤者。

有一年,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和他的弟子们一起被乱军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一连七天没能吃上饭,大家都饿得受不了。

有一个叫子贡的弟子非常勇敢,他带了一些财物,设法冲出重围,买回了一石米。

孔子十分高兴,立刻吩咐颜回和仲由两名弟子到一间土屋里去做饭。

不一会,饭做好了。

颜回在打开锅盖时,由于土屋中灰尘太多,屋顶上的灰尘飘落,竟自落入了饭中,把一些饭弄脏了。

颜回不舍得把这些弄脏的饭丢掉,就用手捞起来吃了。

子贡在井边望见了这一幕,他以为颜回是在偷饭吃,心中很不高兴,就跑到老师孔子那里告状。

子贡问孔子说:“老师,有仁义、讲廉洁的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会不会改变自己的志节呢”孔子回答说:“一个人如果改变了志节,那他哪里谈得上什么仁义和廉洁呢而一个有仁义、讲廉洁的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和节操的.”子贡又说:“老师一向称赞颜回是个讲仁义的人,我想他应该不会改变自己的志节的,对吗”孔子说:“应该是的。

”子贡说:“如果他烧好了饭,连老师你也还没吃,他先捞饭吃,这算不算改变志节呢”孔子回答:“当然算。

”于是,子贡把刚才看到颜回捞饭吃的情况告诉了孔子。

孔子想了一想,说:“子贡,我相信你讲的话是真实的,但我相信颜回有仁有义也不是一天了,我想他不大会做改变志节的事,这里面可能别有原因,让我来问他一问吧!”
于是,孔子把颜回叫回来,对他说:“昨夜我梦见了祖先,他们大概是来保佑我的,你把刚烧好的饭装一些来,让我先祭奠一下祖先,然后开饭。

”颜回回答说:“在饭刚烧好的时候,屋顶上的灰尘掉进了饭中,把一些饭弄脏了。

我觉得把脏饭丢掉很可惜,就把它吃了。

这饭既已弄脏,我又吃过,不能再祭祀祖先了。

”孔子高兴地说:“既然如此,今天就不祭祀了,饭已烧好,你去把饭装出来,大家都饿坏了,快一些吃饭吧!”颜回去小土屋拿饭了。

孔子回头对子贡等弟子说:“我相信颜回,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呀!”从此,大家都佩服颜回了。

后来,“颜回拾尘”这一典故,用来形容贤士受到猜疑,蒙受冤屈。

(二)颜回输冠
有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

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颜回说:“好。

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

你错了呢”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

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三)颜回听嘱
颜回输了帽子以后,表面上服从了老师的评判,心里却想不通。

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

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

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

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

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

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

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从空树干离开。

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

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
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

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

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

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天明,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个人哪!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

你又是带着气走的,身上还佩带着宝剑,因而我告诫你‘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打躬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敬佩!”孔子又开导颜回说:“我知道你请假回家是假的,实则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学习。

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冠﹔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颜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还以为老师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学生惭愧万分!”从这以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再没离开过他。

(四)颜回讨饭
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说:“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

”颜回微微一笑:“主人家,我虽不才,可我也跟师傅多年。

别说一个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别夸口,认完再说。

”说罢拿起笔写了一个“真”字。

颜回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颜回无能了,我以为是什么难认之字,此字我颜回五岁就认识了!”主人微笑问:“此为何字”颜回说:“是认真的‘真’字”。

店主冷笑一声:“哼,无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子门生,来人,乱棍打出”颜回就这样回来见老师,说了经过。

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来他是要为师前去不可。

”说罢来到店前,说明来意。

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

孔老夫子答道:“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来到,请!”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

颜回不懂问道:“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候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一些事是认不得‘真’的啊。


(五)箪食瓢饮
“箪食(sì)瓢饮”是出自《论语雍也》中的一个成语,多用于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食”有两音:ì意思是喂养,提供食物;í意思是动词吃,食用,或名词食物。

故此处"食"读为sì,词性与"饮"相对。

孔子是大教育家,有学生三千,其中最出名的有七十二人,颜回又是七十二人中他最喜爱的,颜回的一举一动在孔子看来都是好的,所以孔子常把颜回的所作所
为来教育其他弟子。

一次,孔子抓住颜回的饮食起居问题,发挥一通,认为颜回非常优秀,别人都不可能做到的事,他能做到,值得学习。

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