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考前易错题分析
高考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与技巧分享
高考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与技巧分享在高考中,化学科目往往是令学生头疼的一科。
化学的题目有时让人捉摸不透,容易出现错误答案。
本文将针对高考化学常见的易错题进行解析,并分享一些应对这些题目的技巧。
一、单选题解析1. 题目:在氯仿中加酒精,产生水的反应是哪种类型的反应?A. 酸碱反应B. 氧化还原反应C. 气化反应D. 沉淀反应解析:该题考查了酸碱反应的类型。
氯仿(CHCl3)与酒精发生反应,生成HCl和CH3OH,属于酸碱中和反应。
因此,答案为A。
2. 题目:下列哪些物质是银镜反应的触媒?A. 糖B. 硝酸银C. 氢氧化钠D. 氯化银解析:银镜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与银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银镜的现象。
选项中只有糖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因此正确答案为A。
二、计算题解析1. 题目:若有一容器中盛放200 ml 1 mol/L HCl 溶液,将其与5mol/L HCl 溶液按照体积比1:2混合,则混合溶液的浓度为多少?解析:根据浓度的计算公式:c1v1 = c2v2,其中c1和c2分别为原溶液和混合溶液的浓度,v1和v2分别为原溶液和混合溶液的体积。
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可得:1 × 200 = C × (200 + 2 × 200),解得C = 0.5mol/L。
因此,混合溶液的浓度为0.5 mol/L。
2. 题目:已知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g/mol,化合物A的0.5 mol溶液的质量为30 g,则该溶液的摩尔浓度为多少?解析:根据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c = n/V,其中c为摩尔浓度,n为物质的物质量,V为溶液的体积。
题目中已知n = 0.5 mol,V = 30 g,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可得:c = 0.5/30 = 0.0167 mol/g。
因此,该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167 mol/g。
三、解答题解析1. 题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是如何解释的?解析: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保持不变。
高考化学常见易错题分析
高考化学常见易错题分析高考化学作为理科类科目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考生们普遍认为难以掌握的科目之一。
在高考化学中,存在一些常见易错题,这些问题往往是由于考生在知识掌握、理解深度或题目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的。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常见易错题进行分析,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一、氧化还原反应类易错题在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且常见的反应类型。
该类型的题目往往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和原子氧化数的变化。
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容易因为没有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类型明确区分而导致错误。
此外,考生也容易疏忽原子氧化数的计算,进而得出错误的答案。
为了避免这类错误的发生,考生们需要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充分理解,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巩固。
同时,在解答题目时,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并将反应类型和计算过程分开进行思考和处理,以避免混淆。
二、有机化合物类易错题有机化合物是化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高考化学中考察的重要内容。
在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性和反应类型等方面,考生们容易出现混淆、记忆错误等问题。
要解决这类易错题,考生们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记忆能力,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并进行充分练习。
此外,还需要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性和反应类型进行深入理解,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够对有机化合物类题目更准确地进行解答。
三、化学计算类易错题化学计算是高考化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考生们易错的内容之一。
这类题目涉及到物质的量、溶液浓度、反应速率等计算,对考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为了解决化学计算类易错题,考生们需要牢固掌握物质的量和摩尔概念,理解溶液浓度的计算公式和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
在解答题目时,要仔细阅读题目中提供的信息,确定所需计算的量,并根据给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数据的四舍五入,确保计算结果准确。
综上所述,高考化学常见易错题往往是由于考生在知识掌握、理解深度或题目理解上存在问题所致。
高三化学复习中的错题整理与分析
高三化学复习中的错题整理与分析
高三时期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科目,错题整理与分析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环节。
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化学复习中错题整理与分析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
精心整理错题
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错题可能涉及知识点的不理解或记忆不牢固。
要将错题仔细整理,记录下每一道错题涉及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以便后续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分析错题根源
对于每道错题,要深入分析其错因所在。
是因为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还是在解题过程中存在逻辑错误?只有找到错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
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根据错题整理与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重点针对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复习,巩固理解,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错题分析过程中,要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化学是一个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学科,多角度思考可以帮助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及时解决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疑惑要及时解决。
可以向老师请教、与同学讨论,或者查阅相关资料,确保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高三化学复习中的错题整理与分析是提高复习效率和成绩的重要一环。
通过精心整理错题、深入分析错因、制定针对性复习计划,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高三化学复习中的错题整理与分析至关重要,是提高复习效率和成绩的关键步骤。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错题根源,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高三化学教学中的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高三化学教学中的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高三阶段是学生迎接高考挑战的关键时期,化学作为其中重要的科目之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然而,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题。
本文将针对高三化学教学中常见的错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
一、问题分析1. 理解题意不清晰学生在解答化学题目时,有时会出现没有完全理解题意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题目过于复杂,语言表述不够清晰,导致学生产生误解。
2. 计算错误化学题目中常常涉及到复杂的计算过程,需要学生进行正确的计算。
然而,由于粗心大意或者计算方法不恰当,学生容易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
3. 模糊概念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有很多的概念和定义需要学生掌握。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一些概念的模糊理解,从而导致错题的发生。
二、解决方法1. 提高理解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可以通过解析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让学生理解题目的背后所蕴含的化学知识,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题意。
2. 系统复习和巩固知识针对学生对某些概念的模糊理解,教师应该及时进行复习和巩固。
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测试和作业,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3. 强化计算技巧针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技巧。
可以通过分析典型的计算题目,教授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引导他们养成仔细、耐心、严谨的计算习惯。
4. 组织错题集和解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错题情况,将错题整理成集,附上详细的解析和解题思路,并进行适当的归类。
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的错误,并通过对错题的分析和解决,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5. 鼓励互动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
通过互动学习,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水平。
高考化学错题分析总结错误原因避免再犯
高考化学错题分析总结错误原因避免再犯高考是每个学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而化学作为其中的一门科目常常让许多学生感到头疼。
在备考和考试过程中,错题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我们需要对错题进行分析,总结错误原因,并在今后的复习中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
下面对化学错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避免犯错的建议。
1. 在理解基础概念上犯错的原因在化学学习中,掌握基础概念是理解和解答问题的基础。
不正确或不充分理解基础概念会导致对问题的解答出现错误。
比如对于酸碱中的pH值的计算,一些学生容易混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pH值的表示方法,从而导致计算过程出现错误。
解决方法: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着重理解和掌握基础概念,例如,对于酸碱溶液中pH值的计算,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通过不断的巩固和复习,加深对基础概念的理解。
2. 在应用公式和计算中犯错的原因化学问题往往需要用到一些公式和计算方法,而在应用公式和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比如在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中,一些学生容易将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搞混淆,从而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解决方法: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掌握常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并在解题过程中多加注意细节,理清计算思路。
在复习阶段,可以多做一些涉及公式和计算的练习题,将公式和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以加深对其应用的熟悉程度。
3. 在题目理解和分析上犯错的原因化学题目通常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和分析题目,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有些学生在题目理解和分析上存在困难,导致答题错误。
比如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问题中,学生容易对化学符号不理解或概念模糊,从而不能正确地理解题目。
解决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同时注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对于复杂的题目,可以逐步分析,将问题拆解成更小的部分进行思考。
在复习和备考的过程中,可以多做一些涉及题目理解和分析的练习题,提高对题目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4. 在记忆和记述上犯错的原因化学是一门需要记忆的科目,学生需要记忆大量的反应式、离子式和实验操作等。
高考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
高考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在高考化学中,有些题目经常让考生出现错误答案,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常见易错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一、离子的理解与应用离子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理解离子的性质和应用对于解答相关题目至关重要。
常见易错题一:下列离子中,氧化态数最大的是(A) Mg2+ (B) Al3+ (C) Na+ (D) Mg+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离子的氧化态数。
正确答案是(B) Al3+,因为铝属于ⅢA族元素,它的氧化态数最大为+3。
选择(A) Mg2+的同学可能会误以为氧化态数与电荷数有关,但实际上氧化态数取决于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电子失去或获得情况。
常见易错题二:下列离子中,最后一个电子占据的轨道能量最高的是(A) Na+ (B) Mg2+ (C) Cl- (D) F-正确答案是(D) F-。
氟离子的电子构型为1s2 2s2 2p6,其中2p轨道能级较高,所以最后一个电子占据的轨道能量最高。
二、化学键与分子构型了解和熟悉不同类型的化学键以及分子构型对于解答分子结构和性质相关题目非常重要。
常见易错题三:下列分子中,键级最高的是(A) H2O (B) CO (C) CO2 (D) HCl这道题考察的是键级的概念。
键级是指共享电子对的数量,多数情况下,共享电子对越多,键级越高。
正确答案是(C) CO2,因为CO2分子中碳与氧之间有双键的形成,其键级最高。
常见易错题四:下列分子中,氢键作用最强的是(A) H2O (B) H2S (C) HCl (D) HF这道题涉及到分子间的氢键作用。
氢键作用主要由氢原子与较强的电负性较高的原子(如氧、氮等)间的相互作用产生。
正确答案是(H) HF,因为氟原子的电负性最高,HF分子中的氢键作用最强。
三、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掌握化学方程式以及理解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对于解答反应类型和反应热力学相关题目至关重要。
常见易错题五:下列反应中,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H4 + 2O2 → CO2 + 2H2O (B) CaCO3 → CaO + CO2 (C) HCl + NaOH → NaCl + H2O (D) H2O → H2 + 1/2O2这道题考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高考题易错系列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
高考题易错系列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化学是高考科目中的一大难点,常常给考生带来不少困扰。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高考化学考试,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易错题进行解析,希望能帮助考生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选择题解析1.题目:在HCl溶液中,溶液的酸性增强时,以下平衡反应正确的是()A. HCl = H+ + Cl-B. H+Cl- = Cl- + HC. H+ + Cl- = HClD. Cl- +H2O = HCl + OH-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当溶液酸性增强时,会释放出更多的H+离子,因此正确的反应式为A. HCl = H+ + Cl-。
2.题目:下列溶液中存在氧气的是()A. NaOH溶液B. NH3溶液C. HNO3溶液D. H2SO4溶液解析:氧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只有当溶液中存在强氧化剂时才可能析出氧气。
根据化学反应性质,HNO3溶液是强氧化剂,因此正确答案为C. HNO3溶液。
二、填空题解析1.题目:硫磺是由()元素组成的。
解析:硫磺由硫元素组成。
2.题目:()是酸性溶液的一种混合物。
解析:盐酸(HCl)是酸性溶液的一种混合物。
三、计算题解析1.题目:Ca(OH)2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其溶液中含有Ca(OH)2的质量是多少?解析:由题意可知,Ca(OH)2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即溶液中Ca(OH)2的质量占整个溶液的质量的30%。
假设溶液的质量为100g,则其中Ca(OH)2的质量为30g。
2.题目:已知1mol气体在0℃、1atm下的体积为22.4L,则10g氧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为多少?解析:根据化学计算的公式,物质的摩尔质量乘以体积等于质量。
氧气(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因此10g氧气的摩尔数为10g/32g/mol,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定义1mol气体在0℃,1atm下体积为22.4L,所以10g氧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为10g/32g/mol ×22.4L/mol = 7L。
高考化学易失分点分类点评与精析
下面我们以历次化学考试时考生常易丢分的地方作一小结,供大家考前复习。
一、顺序排列问题 高考化学试题中,不管是选择题,还是填空题,总会遇到一些排列顺序问题,如微粒半径大小排列、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排列、金属活泼性强弱排列等,解答该类试题,我们一定要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是“由强到弱”还是“由弱到强”,否则会造成不该丢失的分却丢失了。
例题1:将足量BCO 3分别加入:① 30mL 水 ②2CO 3溶液 ③氯化钡溶液 ④盐酸中溶解至溶液饱和。
请确定各溶液中B 2+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④③①② D .②①④③二、选择题中选项“正确”与“错误”的查找好多高考化学选择题要求选择出正确的选项或错误的选项,在考场上,好多考生没有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或“错误的是”两种不同要求,解答试题时却完全填出了相反的结论。
例题2.相等物质的量的KClO 3分别发生下述反应:①有MnO 2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 ②若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470℃左右,得到KClO 4(高氯酸钾)和KCl 。
下列关于①和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C 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不同D 生成KCl 的物质的量相同三、单位的书写与运用 在化学计算及填空试题中,要特别注意有无单位,有单位的一定要写单位,如“溶解度”单位是克,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不能加上“g”或-1”。
摩尔质量有单位(-1),考生最易不写单位,造成高考失分。
另外,求解反应热时,其结果忘记单位是kJ·mol -1,求气体的“体积分数”或“质量分数”时,单位模糊,造成失分。
例题 3: mol FeS 与b mol FeO 投入到V L 、C mol•L -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 气体,所得澄清溶液的成分可看作是Fe(NO 3)3、H 2SO 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BD ).(+b)×63g B .(+b)×189g C .(+b)mol D .(CV -39b a +)mol 四、A N 的相关计算 关于A N 的计算与 推断在历年高考化学试题多以选择题出现,解题方法与思路一般抓住基本概念,将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溶液的浓度等物理量与指定粒子的物质的量进行换算,审题时关键注意以下易错点:1、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一定要特别关注是标准状况下还是非标准状况。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易错题例析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易错题例析---------针对近几年广东高考与全国各地的理综试卷中所涉及的部分化学高频考点及学生失分的原因进行分析,供同学们参考,考前浏览。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见错误分析:①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关系不清楚,如22O Na 和O H 2、22O Na 和2CO ,21C 与NaOH 溶液的反应;②忽视了离子的水解;③对于K 、Na 等非常活泼的金属没有考虑到其与水的反应;④没有考虑到分子间的相互转化,如以2NO 与42O N 的相互转化;⑤给出气体体积时,没有注意是不是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例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11O Na mo 和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A N 2B .31112.05.0FeC L mo L -⋅溶液中,含+3Fe 离子数为A N 1.0C .理论上氢氧燃料电池负极消耗11.2L 标准状况下气体,外线路通过电子数为N AD .将钠投入到4CuSO 溶液中置换出铜,来证明钠的金属性比铜强解析:A 选项,应弄清楚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关系,该反应中22O Na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mol 22O Na 和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B 选项,因为+3Fe 会发生水解,所以+3Fe 离子数小于0.1N A ,D 选项,金属钠会与水反应,因此不能置换出4CuSO 溶液中的铜。
答案:C例2.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100g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为4N AB .标准状况下,2112LNO 和42112O LN 的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A N 10C .28g 氮气的体积约为22.4LD .常温常压下,22g 氧气和26g 臭氧所含氧原子总数为3 N A解析:A 选项,溶质硫酸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4N A ,另外溶剂O H 2中也含有氧原子,所以氧原子总数大于A N 4;B 选项,2NO 和42O N 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分子总数无法确定;C 选项,没有指明是在标准状态;D 选项,氧气与臭氧都是由氧原子组成的,两者总质量为48g ,除以氧原子的摩尔质量16g/mol ,可求得氧原子总数为3 N A 。
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类型04 氧化还原反应(6大易错点)(解析版)
易错类型04氧化还原反应【易错点01】不能正确辨析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易错点02】不能正确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易错点03】不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能否进行【易错点04】不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物的反应顺序【易错点05】不能正确书写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易错点06】不能利用守恒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判断与计算易错点1不能正确辨析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分析】1.理清两条概念线索2.三步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相关题目:易错点2不能正确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分析】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但外界因素(如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酸碱性等)也影响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例如,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但在中性或碱性条件几乎不表现氧化性。
易错点3不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能否进行【分析】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
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②③④。
注:⑤中不会出现H2S转化为SO2而H2SO4转化为S的情况。
易错点4不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物的反应顺序【分析】1.难易律(1)内容: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可把常见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按强弱以位置前后的形式排列:(2)应用:①判断物质的稳定性;②判断物质反应的先后顺序,即左上方的一种氧化剂可氧化它右下方的还原性微粒.若有多种,则优先氧化较右下方的微粒;③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如要氧化Fe2+而Br-不被氧化,则可选择Br2;④判断氧化性微粒、还原性微粒能否共成。
高考化学错题总结
高考化学错题总结高考是一个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考试,化学作为一个科目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然而,由于化学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很多学生对它常常感到头疼。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
这篇文章将总结一些高考中常见的化学错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关于电化学方面的错题比较常见。
电化学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涉及到电解、电极反应、电池等知识点。
很多学生在电化学方面容易犯错,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相关概念理解不清。
例如,有些学生对电解和电镀的区别不够清晰,容易混淆两者的定义和原理;二是对电解质的判断不准确。
有些题目针对电解质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考察,学生容易搞混不同电解质的离子度和电离度;三是对电极反应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电极反应的计算需要根据电极上发生的半反应方程式进行配平,许多学生对这一步骤掌握不够熟练,导致计算出错。
其次,有机化学也是学生容易犯错的一个方面。
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涉及到有机物的命名、结构、反应等内容。
许多学生在有机化学方面容易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有机物的命名规则不熟悉。
有机物的命名存在着一定的规则,如果学生不熟悉这些规则,就容易出现命名错误;二是对反应机制理解不准确。
有机化学的反应机制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对其中的电子云重排、自由基形成等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否则很容易理解错误;三是对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掌握不够牢固。
有机化学中有醇的氧化、醛和酮的还原等不同类型的反应,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反应的特点和条件,才能正确回答相关题目。
此外,无机化学也是高考中容易错的一个方面。
无机化学包含了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常常在这方面出错。
学生容易犯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元素的性质理解不深刻。
例如,对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和区别理解不准确,容易在相关题目上出错;二是对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掌握不足。
元素周期表中包含了丰富的规律和分类信息,学生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组成、结构和相关的周期规律才能正确回答相关问题;三是对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区别不清。
高考化学错题分析与改正
高考化学错题分析与改正高考是每个学生都参加过的重要考试,其中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基础课程,是考试中的重点科目之一。
然而,由于化学知识广泛而复杂,很多学生在高考化学中会遇到各种错题。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高考化学错题进行分析,并提供改正措施,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离子方程式求电子转移数容易出错离子方程式是高考化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解题的关键环节。
但很多学生在求解电子转移数时经常出错。
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离子的电价和化合价理解不够深入。
要改正这一错误,学生可以通过更加系统地学习离子的电价和化合价规律来提高准确性,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化学实验来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离子方程式的求解,提高解题技巧。
二、化学计算题中物质的反应比例计算错误在化学计算题中,物质的反应比例是一个常见的出错点。
许多学生在计算物质的反应比例时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导致整个计算过程出错。
要改正这一错误,学生应该更加注重化学计算题的步骤,养成严谨的计算习惯。
在计算物质的反应比例时,应该仔细阅读题目中的条件,明确给定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并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比例进行计算,避免疏忽导致错误。
三、酸碱中的pH值计算错误pH值是描述溶液酸碱性的指标,是高考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但是,很多学生在计算pH值时容易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对pH值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理解不透彻。
要改正这个错误,学生应该先确保对酸碱溶液的性质有清晰的认识,了解酸碱滴定中的指示剂和酸碱反应的反应物性质。
其次,学生需要熟悉pH值的计算公式,并在解题中仔细考虑各项数值的符号和单位,以避免计算错误。
四、化学实验中误操作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在高考化学实验中,学生的操作技巧和仪器使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很多学生在实验中存在误操作的情况,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要改正这个错误,学生应该提前准备实验,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注意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注意数据的记录和实验条件的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高考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帮你避开陷阱
高考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帮你避开陷阱高考化学作为理科生的必考科目之一,对于学生们来说常常是一个难题。
不少学生在复习期间常常被一些常见的易错题所困扰,对于这些易错题的解析和掌握是提高分数的关键。
本文将针对高考化学常见易错题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问题在高考化学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常常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
在解题时,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状态,如气体、液体或溶液等。
对于气体,常常需要注意气体的饱和条件以及反应温度。
对于液体或溶液,要确保化学式和物质状态的准确书写。
其次,要注意离子的电荷平衡,即反应过程中离子的电荷总量不变。
例如,当单质金属与酸反应时,应注意正离子与负离子数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最后,要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的正确书写,并按照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
同时,要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
二、配平化学方程式问题配平化学方程式是高考化学中常出现的难题之一。
配平方程式的关键是保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在解题时,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配平:首先,注意各种离子的电荷平衡。
根据离子的电荷平衡可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数量。
其次,要根据原子的守恒原则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守恒原则要求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元素总量不变。
最后,要根据实验条件以及实验结果来确定配平化学方程式。
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提供了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线索,学生们可以根据这些线索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
三、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问题在高考化学中,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
在计算溶解度积常数时,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定溶解物的化学式和物质状态。
不同的溶解物拥有不同的化学式和物质状态,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选择。
其次,要根据溶解度积常数的定义进行计算。
溶解度积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正好含有1摩尔溶解物所需溶剂的体积。
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类型09 物质结构与性质(7大易错点)(原卷版)
易错类型09物质结构与性质易错点1不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易错点2不掌握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大小比较易错点3不清楚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易错点4不会判断分子中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易错点5不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微粒的立体构型易错点6不能判断晶体的化学式、晶体中原子的配位数、晶体类型易错点7不能正确计算空间利用率和晶体密度易错点1不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分析】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尽可能地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进入能量高的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所有电子排布规则都需要满足能量最低原理。
如图为构造原理示意图,即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图:(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状态相反。
如2s轨道上的电子排布为,不能表示为。
(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如2p3的电子排布为,不能表示为或。
洪特规则特例: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p6、d10、f14)、半满(p3、d5、f7)和全空(p0、d0、f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如24Cr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
2.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①概念:将轨道上所排布的电子数标注在该轨道符号右上角,并按照电子层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式子。
②表示方法:,如16S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再如26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4s2。
③简化电子排布式:把内层电子已达到稀有气体结构的部分写成“原子实”,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得到简化的电子排布式。
上述两种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分别为[Ne]3s23p4、[Ar]3d64s2。
④外围电子排布式:简化的电子排布式中省去相应的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后剩下的部分。
高三化学学科的错题集锦与错题分析
高三化学学科的错题集锦与错题分析高三化学学科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而化学错题的积累与分析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本文整理了一份高三化学错题集锦,并对其中的部分错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希望能够引导同学们从中汲取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以下是部分错题的集锦与分析:错题一:在实验室中,将氧化铁和和量足够的水加热反应时,氧化铁完全被还原成铁和水蒸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 Fe2O3(s)+2H2O(l)→2Fe(s)+3H2O(g)B. Fe2O3(s)+3H2O(l)→2Fe(s)+3H2(g)+1.5O2(g)C. Fe2O3(s)+3H2O(l)→2Fe(s)+3H2(g)+1.5O2(g)+H2O (g)D. Fe2O3(s)+6H2O(l)→2Fe(s)+6H2(g)+3H2O(g)解析:该反应是还原反应,而氧化铁(Fe2O3)被还原成铁(Fe)。
通过观察可知,氧化铁中的氧完全转移到了水分子上,因此化学方程式应为:Fe2O3(s)+3H2O(l)→2Fe(s)+3H2O(g)。
答案为C.错题二: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酸碱反应的是:A. 2Mg(s)+O2(g)→2MgO(s)B. NaCl(s)+H2O(l)→NaOH(aq)+HCl(aq)C. H2(g)+Cl2(g)→2HCl(g)D. CaO(s)+H2O(l)→Ca(OH)2(aq)解析: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其中,酸在溶液中能够释放出H+离子,碱在溶液中能够释放出OH-离子。
观察选项可知,只有选项B中的NaCl(s)+H2O(l)→NaOH(aq)+HCl(aq)满足这个条件。
因此,答案为B.通过以上的两道题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于错题的分析需要从反应类型、反应物质、产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仅仅凭借记忆是无法准确判断的,确保对于每一道错题都进行仔细、全面的剖析,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考化学常见易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高考化学常见易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在高考化学中,学生常常面临一些易错题,这些题目可能是因为对知识点理解不深入、解题方法不熟悉或者粗心导致的。
下面将对常见的易错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法,帮助同学们在高考化学中避免犯错。
一、选择题易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选择题在高考化学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下面将针对一些易错题类型进行分析与解决方法。
1.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选择题这类题目要求对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种类、个数和状态进行分析。
易错点主要集中在没有正确理解方程式的含义或者未能正确识别物质氧化状态。
解决办法是多做题,提高对物质种类和氧化状态的辨识能力。
2.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选择题这类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
易错点主要出在没有理解影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作用机理。
解决办法是通过理论学习,掌握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练习。
3. 有关离子反应的选择题离子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常常出现在高考试卷中。
易错点包括没有正确识别离子的物质、离子状态和离子反应方程。
解决办法是积累并记忆常见的离子及其反应规律,通过学习和实践熟悉离子反应。
二、计算题易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化学中的计算题涉及到数学运算和化学知识的结合,容易出现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错误。
下面将列举一些易错题类型并给出解决方法。
1. 摩尔和质量之间的计算题这类题目要求将摩尔和质量进行相互转换,易错点在于没有正确计算原子量或者分子量。
解决办法是记忆常见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并通过实践运用掌握计算方法与技巧。
2. 溶液配制和稀释计算题这类题目要求根据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溶质的质量或稀释倍数。
易错点在于没有正确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计算稀释倍数。
解决办法是理解溶液配制和稀释的原理,并通过实例训练加深理解。
三、理论题易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理论题通常要求对化学原理、概念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或说明。
下面将提供一些易错题类型并给出解决方法。
1.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介绍题这类题目要求对离子键和共价键进行比较和说明。
高中高考化学易错题解析
高中会考化学易错题解析【例1】50mL物质量浓度为18mol/L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0.09mol的硫酸被还原B、有0.045mol的硫酸被还原C、充分反应后体系无硫酸剩余D、消耗的铜的质量一定少于2.88g解析:强氧化性是浓硫酸的特性。
随反应的进行,硫酸变稀,氧化性变弱消失,反应将停止。
因此参与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一定少于0.09mol,被还原的硫酸一定少于0.045mol,同样的,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也一定少于2.88g【例2】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Fe 2+ + 2H2O==Fe(OH)2 + 2H+若往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的颜色A、绿色变深B、变得更浅C、变黄绿色D、不变解析:由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显强氧化性。
当往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盐酸时,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因此溶液呈黄绿色【例3】F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的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F2(气体)跟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H2O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是下列中的A、H2B、HFC、OF2D、O2解析:根据题意,反应过程中F2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已知反应中有产物NaF、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立即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NaOH=2NaF+2H2O+OF2↑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例4】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论断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C、若碳原子的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m+n)gD、核内中子数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解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各种同位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因此它不能由某种同位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或质量数来确定;虽然某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与其相对原子质量十分接近,但它并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正确选项为A【例5】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化合物往往在结构和性质上很相似。
高考化学考试常见错题总结
高考化学考试常见错题总结高考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在考试难度上高,而且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考察。
在备考过程中,有许多考生难以掌握一些较为困难的知识点,导致错题率较高,影响考试成绩。
本文将就高考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错题进行总结,分析错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酸碱平衡在高考化学中,酸碱平衡作为一种相对来说较为难理解的知识点,考生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错题。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弱酸、弱碱解析的题目。
弱酸弱碱的离子在水溶液中不完全分离,导致 pH 值的计算和溶液中根据化学反应的变化规律推测解析度等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和化学原理。
解决方法:(1)理解酸碱度的定义及指标(pH 值),学好计算方法;(2)学会根据化学反应推测溶液中的物质变化;(3)加强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和理解。
二、有机化学高考化学中的有机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知识领域,不仅在基础知识上要求高,而且需要考生掌握深入的应用实践能力。
在考试中,有机化学中的反应机理、官能团的识别等方面较为容易出现错题。
解决方法:(1)加强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学习和理解,特别是涉及到机器制造和合成、酯化、酰化等方面的知识点;(2)较为适合通过化学实验加深理解,比如进行酸碱中和反应、酯化反应等化学实验;(3)加强对官能团的识别和分析能力,进行大量的例题和识别练习。
三、化学基础知识高考化学的基础知识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包括化学反应原理、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性质等方面。
在考试过程中,常常会有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而导致的错题。
解决方法:(1)建立良好的化学基础知识框架,了解相关原理和定义;(2)加强对化学反应和化学实践的学习,特别是通过案例和例题的练习提高学习效果;(3)练习化学实践知识点和基本样例,较为适合通过模拟考试提高。
四、综合应用性考察高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考试内容包括基本理论与实践知识,在各方面都考察了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化学试题解析常见易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高考化学试题解析常见易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在高考化学试题中,总会涉及一些常见易错题,这些题目往往令考生们感到头痛。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化学,并提供解决这些易错题的方法,本文将对几种常见易错题进行解析和解决方法的探讨。
1.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问题常见易错题一: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问题上,考生们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
例如,在完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时,考生可能容易在不同物质的系数上发生错误。
解决方法:首先,要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规则,确保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是相同的。
其次,可以采用试探法来平衡方程式。
试探法主要是通过尝试不同的系数,使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相等,并通过调整系数来平衡方程式。
常见易错题二: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在化学方程式中,很多同学容易将反应物和产物的排列顺序弄混。
解决方法:为避免混淆,建议同学们在写化学方程式时,先将反应物写在箭头的左边,再将产物写在箭头的右边。
这样可以减少混淆的发生。
2. 有关化学计算的问题常见易错题三:溶液浓度的计算在溶液浓度的计算问题上,同学们常常容易出错。
特别是在计算溶液的摩尔浓度时,常常会遇到错误的设定和计算公式不正确的情况。
解决方法:首先,要清楚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即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体积。
其次,根据题目的要求,正确选择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体积进行计算。
最后,再将计算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单位换算。
常见易错题四:气体的化学计算在气体的化学计算中,同学们容易出现单位换算错误和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不准确的情况。
解决方法:对于单位换算错误,应该熟悉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注意在计算中使用正确的单位。
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计算不准确,可以参考题目给定的条件和所使用的公式,确保计算正确无误。
3. 有关化学原理的问题常见易错题五: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在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方面,同学们常常会忽略摩尔比和速率与浓度之间的数学关系。
高考化学错题集锦常见易错题解析
高考化学错题集锦常见易错题解析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易错题,这些题目可能因为理解出错、概念混淆或计算错误等原因导致考生答错。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易错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酸碱滴定类题目某题目描述:已知有一个酸性溶液,要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进行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析:在这类题目中,考生常常容易混淆滴定液和被滴定溶液的性质。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滴定液为酸性溶液,被滴定溶液为碱性溶液。
二、物质性质类题目某题目描述:下列物质中,具有氧化性质的是?A. 醋酸B. 硫酸C. 甘油D. 水解析:在这类题目中,考生需要判断各个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质。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B. 硫酸。
硫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三、离子反应类题目某题目描述:已知有方程式: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H2SO4 是酸B. BaSO4 是沉淀C. HCl 是气体解析:在这类题目中,考生需要判断各个物质的性质和反应产物。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A. H2SO4 是酸。
H2SO4 是硫酸,属于酸性物质,该说法是正确的。
四、化学计算类题目某题目描述:0.5 mol/L 的 H2SO4 溶液和 0.3 mol/L 的 NaOH 溶液可以生成多少 mol 的盐和多少 mol 的水?解析:在这类题目中,考生需要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摩尔比例来进行计算。
正确的答案是:每1 mol的H2SO4可以中和 2 mol 的NaOH,所以0.3 mol/L 的NaOH 可中和 0.15 mol/L的H2SO4。
因此生成的盐为 0.15 mol,生成的水为 0.15 mol。
五、有机化合物类题目某题目描述:下图所示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图片描述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在这类题目中,考生需要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来确定其命名。
正确的答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高考化学中常见的易错题主要集中在酸碱滴定、物质性质、离子反应、化学计算和有机化合物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2.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3.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4.由于碳酸根离子水解,在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5.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mol/L6.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4g7.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你能配平该反应吗?)8.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9.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10.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11.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 +H2O→CaSO3↓+2HClO12.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13.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NO3-、NH4+、F-14.在高温下,2C+SiO2→2CO+Si,由此可以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15.1L1mol/L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小于1L1mol/L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16.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出现了红棕色的锈斑,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17.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铜不活泼,覆盖在铁制品上保护了铁18.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19.某二元酸H 2B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HB-H++B2-,则在0.1mol/L的Na2B溶液中有c(B2-)+c(HB-)+c(H2B) =0.1mol/L20.白磷分子P4和甲烷分子CH4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键角均为109028′21.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阳极上铜质量减少32g22.在恒温恒容下,0.5molN2和1.5molH2充分反应生成NH3放出热量为19.3kJ,则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生成氨气放出热量为38.6kJ23.符合8电子结构的分子都具有稳定的结构,不符合8电子结构的分子都是不稳定的24.元素周期表中,含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6周期,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ⅠA25.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26.利用电解原理,将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作为阴极,另一附加惰性电极作为阳极,这种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叫做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27.常温下,10mL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HA至pH刚好等于7,则HA溶液的体积≥10mL28.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29.与等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pH为2和pH为3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xL和yL,则10x<y30.由于水中既有范德华力,又有氢键,所以H2O比H2S稳定31.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都比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要大,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要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二、元素及其化合物1、在Na2O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在1:1至1:2之间2、标准状况下,120mL含有0.20molNa2CO3的溶液和200mL0.10mol/L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体积约为224mL4、将0.010mol①Na2O2 ②Na2O ③Na2CO3 ④NaCl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忽略溶液体积变化):①=②>③>④5、由2Fe3++Cu =Cu2++2Fe2+可知,在某些情况下,铜的金属性可能比铁强6、要使新制氯水里次氯酸的浓度增大,可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次氯酸钠或碳酸钙或碳酸钠等7、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8、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酸性和还原性依次增强9、利用SO2的漂白性,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鉴别CO2和SO210、持续地将SO2通入硝酸钡溶液中,或将CO2通入氯化钙溶液中都有可能生成沉淀11、实验室用铵盐NH4Cl或NH4NO3或(NH4)2SO4,与强碱NaOH或Ca(OH)2加热制备氨气12、某元素的单质与足量浓硝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反应后的产物中,该元素的价态可能为+2或+413、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只能生成FeCl3,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14、取a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可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1a-84b)/31a×100%15、1molNa 、1molNa 2O 2分别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N A ,产生的气体都为0.5mol16、红宝石、珍珠、玛瑙、水晶和钻石等装饰品中都含有硅元素17、为确认铜丝与过量浓硫酸加热后生成的CuSO 4,可向试管中加水,观察颜色18、C 60以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分子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uO 发生置换反应19、氮氧化物、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氮氧化物如NO 2会导致光化学烟雾20、在铜铁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 1g ,再加入少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 2g ,一定是m 1>m 2三、有机化学1、淀粉、蛋白质、聚乙烯、聚酯纤维、油脂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2、甲苯、葡萄糖和聚丙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4、分子式为C 6H 12,主链碳原子数为4个的烯烃共有3种6、凯库勒第一个以无机物为原料合成有机物尿素,维勒最早提出苯的环状结构理论7、取少量卤代烃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片刻,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黄色沉淀,可知卤代烃中含有碘元素8、只用碳酸氢钠溶液不能鉴别乙酸、乙醇、苯和四氯化碳四种液态物质10、常温常压下,100g 含乙醇46%的酒精溶液中的氢原子数目为6N A11、一分子β-月桂烯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最多有4种 12、C H 2=CHCH 3的名称是1-丙烯,CH 3CH 2CH 2OH 叫做丙醇,CH 3CH 2CH(CH 3)OH 叫做2-甲基-1-丙醇,CH 3CHClCH 3叫做2 - 一氯丙烷 13、(CH 3)2CClCOOH + NaOH CH 2=C(CH 3)COOH + NaCl + H 2O14、由乙烯制备乙酸,既可以通过乙烯→乙醇→乙醛→乙酸的路线,也可以通过乙烯→乙醛→乙酸,或由乙烯直接氧化成乙酸15、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俗称甘油)都属于饱和醇类,它们是同系物浓硫酸加热四、化学实验1、用37.5%的浓盐酸配制20%的盐酸100mL,必要的仪器有量筒、烧杯、100mL容量瓶等3、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的反应更安全4、除去溴乙烷中的溴单质,既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用NaHSO3溶液5、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的方法6、将氯气通入滴有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可能呈蓝色,也可能呈无色7、灼烧海带时,要用坩埚盖盖住坩埚,以防止碘升华损失8、做过银镜反应之后的试管,可用浓氨水清洗后再用水洗涤9、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10、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某无色溶液,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则该无色溶液中没有NH4+11、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12、要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可将混合气体通入溴的CCl4溶液;或在Ni催化下通入氢气13、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mL10%的CuSO4溶液,滴加4~5滴5%的NaOH溶液,再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溶液呈绛蓝色,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答案解析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1、Na+、NH4+都是11个质子的粒子。
如果限制为“单核粒子”就属于同种元素。
2、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并继续加热到液体呈红褐色为止,停止加热,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且自身能在熔融条件或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氯气是单质,SO2、NH3都是非电解质。
H2SO3、NH3·H2O属于电解质。
4、没有说明是否为标准状态,不能确定气体的体积。
5、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0.5mol氯气没有完全跟水发生反应。
6、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不能求出阴离子数目。
7、运用电子守恒,制取0.050mol氯气,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消耗硫酸0.10mol。
8、CO、N2的摩尔质量相等,可以看成一种物质,不难求出n(CO、N2):n(O2)=3:1,氧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质量分数为27.6%。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一,g/mol是摩尔质量的单位。
9、注意,钠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mol/L,是一个近似值。
水的体积可近似看做溶液的体积,配制该溶液时也不要使用容量瓶。
10、需指明使用500mL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要精确到0.1g,4g应为4.0g.11、反应物中有强碱KOH,不应生成酸性物质CO2。
12、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反应中只有该物质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13、Cu2S中的铜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由降低得到,只是还原产物。
14、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氯气,其质量比为5:1。
15、由产物化学式中的铬与铁原子关系,得到:Cr2O72-~10FeSO4·7H2O,据此求出。
16、5mol水参加反应,作为还原剂的水有2mol,BrF3被还原生成Br2,由电子守恒得:2×2=3n,n=4/3.17、SO32-继续被氧化生成SO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