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资料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赤壁赋
一、中心思想:
文章以作者感情的变化为贯串全文的内在线索,先写因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再写听到箫声呜咽而兴人生无常之悲,最后经过相互辩驳,认识归于一致,终于“喜而笑”,精神得到了解脱。这“乐——悲——乐”的感情变化,是古人很讲究的一种极具结构美的圆形结构,表现了作者力求排遣政治失意带来的苦闷,适意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写作特点:
1、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2、写景、抒情、说理三者融合统一;
3、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抑客伸主”;
4、具有豪放豁达的气派;
5、语言上,骈散交错,用韵富于变化,平易自然。
三、思考简析:
1、指出文中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地方,说明这些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情、议论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极力描绘江水、明月、清风。从形状、声音、色彩、气势、人的感受等方面写出了赤壁之辽阔,景物之美,心情之舒畅,为后面的抒情、说理垫定了基础。
(1)描写清风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
(2)描写江水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3)描写明月的句子:“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
借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为抒情、说理的依托,先由江水、明月、清风之赤壁,引出曹操的诗、曹操其人,以景物之辽阔、历史之渺远,哀个人之渺小、叹人生之短暂,宣泄心中的苦闷,来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后又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宣泄适意自然的审美化人生哲学,极富理趣之美。
这样,景、情、理就非常自然地融合统一,使文章具有了意境之美、理趣之美。
2、作品是如何描绘萧声的?
答:文中关于洞箫声的描写,“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也颇见艺术功力,这里用了比喻、比拟、对偶、夸张修辞手法。作者从三个角度展开的:
(1)“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是运用了比拟修辞,写出了萧声的音调之哀怨,呜咽悲凉;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是运用打通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比喻,以“细丝”喻“余音”,写出了萧声的写细长余音、悠远韵味,化抽象为具体;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运用了对偶、夸张修辞,写出了萧声荡人心魂的动人艺术照效果。
这精彩的描写,通过听觉、感觉,调动想象,渲染了萧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另外萧声的描写中灌注着悲的情感基调,将作者因政治失意带来的苦闷化为具体、生动的意象,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宣泄,非常感人。再者与下文的关系:因悲而探究原因,又为引发下文关于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哀叹做了很好的铺垫,连接非常自然、紧密。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这段文字体现出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作者要提出这种人生态度的原因是:宣泄失意后的悲观情绪,并为后文倡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预设靶的。
(2)其中“一叶”比喻“扁舟”之小;“蜉蝣于天地”和“渺沧海之一粟”比喻生命之短暂和人生之渺小。
(3)上下联构成对比关系的对偶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自身含对比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体现苏轼失意时情绪消极一面的句子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作者这段议论是消解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悲观情绪,倡导遵循自然常道、乐观旷达的积极人生态度。
(2)概括本段两个层次的大意:
第一层,阐发“变”与“不变”的相对性道理,消解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二层,阐发物各有主、不可贪得的道理,倡导在大自然的常道和“无尽藏”中乐观自适的人生态度。
(3)这里体现的是积极人生态度的原因:
①仕途失意,不消极悲观而能旷达处之;
②相对性是自然常规,物各有主,不可贪得是人生常道,在常规、常道中自适不是消极;
③在“变”中见出“不变”,而“短暂”中见出“永恒”,在大自然中攫取人生的无尽宝藏,这都是身处逆境时的积极进取精神。
(4)这里关于“水”和“月”的举证既是例证又是喻证:
①从万物都处于变与不变的相对之中的普遍道理来看,“水”与“月”的举证只是两个例子,故应视为例证;
②从自然之理来阐明人生态度的角度看,此举证只是两个比喻,故又应视为喻证。
(5)作者是怎样化抽象为具体的?
自然常规、人生常道都是抽象道理,无论用例证还是喻证来阐发,都是通过个别见出一般,都能够化抽象为具体。
冯谖客孟尝君
一、人物描写方法:本文主要以行为、对话刻画性格的人物描写方法
1、冯谖
性格特征: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
表现手法: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
写冯谖故意藏才不露的试探。他在表示“愿寄食门下”时,故意说没有什么特长、爱好
和技能,让人觉得他只是一个平庸之辈。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求食鱼、求乘车、求养母,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同时也大大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这是先抑。
但当孟尝君召人收债时,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在“市义”一节中,冯谖全部核验诸民借据之后,认为孟尝君宫中珍宝珠玉、狗马玩好、美人婢妾都不缺,唯一缺少的是仁义爱民,所以矫命焚券,买回民心,假托是奉孟尝君之命,以债款全部赐还百姓,出现“因烧其券,民称万岁”,这一生动细节,集中刻画冯谖具有民本思想的远见卓识和临机大胆决断的性格特征。
在孟尝君失势就国看到“市义”的奇效后,冯谖又作出了更远的谋划,为孟尝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从此高枕无忧,长保荣华富贵。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一波三折、峰回路转、起伏跌宕、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2、孟尝君
性格特征: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
表现手法:孟尝君与冯谖形成对照。冯谖的再三弹铗,反托出孟尝君的宽容大度。而当冯谖大展奇才的时候,又显出孟尝君的目光短浅:他不懂“市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而冯谖则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来赢得民心,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的矛盾来抬高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人物之间的映照,使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
二、思考简析
1、谈谈你对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的看法。
答:这是冯谖为孟尝君“士为知己者死”信念的表现,也是冯谖目光远大的深刻体现。
1)市义于薛;冯谖则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来赢得民心,孟尝君罢相至薛,深受百姓拥戴。
2)游说于梁;巧借诸候重聘孟尝君造声势,帮助其恢复相位。
3)建庙于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
2、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主要目的是试探孟尝君是否真正礼贤下士,真诚相待。探求知己,以展怀抱。
从刻画冯谖形象看,文中的“左右”“贱之”、“笑之”、“恶之”作用:欲扬先抑,侧面反衬。
垓下之围
一、简介:
《史记》的艺术成就《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着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3)强烈的抒情性。(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二、中心思想:
本文所现现的项羽是一位悲剧英雄形象,他的性格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英勇无比,能征善战,知情重义;
2)不善用谋、不善用人、只家逞匹夫之勇,导致众叛亲离、最后由强而衰、走向失败,却不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