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性化人格和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
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4)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4)
双性化教育可以补充幼儿单性人格的不足,塑造幼儿完整的人格。
单性化人格是指在表现男性、女性性别特征时含有明显性别特征倾向的单纯人格,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人格类型。
在社会生活各方面两种类型人格的较量中,会发现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幼儿更能表现出较积极的人格特质。
实施双性化教育使幼儿具备两性的优秀人格特质,塑造幼儿完整的人格对幼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著名心理学家贝姆认为:在人类不断发展的未来,双性化人格将会得到充分的重视,双性化将成为心理健康的标志,因此双性化教育也就成为性别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从社会层面来看实施双性化教育的意义
双性化教育的实施纠正了单性化教育中出现的“性别倾斜”,体现了性别平等、教育的公平。
现代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倾斜”化加深了社会的性别偏见观念,影响幼儿对其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归属。
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的影响就必须推进双性化教育的实施,以纠正“性别倾斜”化教育所带来的偏颇,创设双性化教育使男女具备两性的优秀特质、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健康优秀的人才,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从国家层次来看实施双性化教育的意义
在双性化教育发展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拥有的双性化人格的比例较低,系统全面进行双性化教育的政策、可实际操作的方案较少。
所以在今天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公正的激励下,创设家庭、学校、社会多角度、多层面的双性化教育。
培养大量具有双性化人格特质的人才是推进我国经济个、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效举措。
中公资深讲师侯文侠解析。
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
年 , 国 心 理 学 家 BE 以 这 个 概 念 为 基 础 , 定 了 美 M 制
贝姆 性 别 角 色量 表 , 明 了双 性 化人 格 的 存在 。 证
其 后 , 多 国 内外 学 者 都 在 此 基 础 上 对 双 性 化 人 格 许
( ) 性 化 人 格 是 一 种 兼 有 男女两 性 人 格 优 一 双
平 。 即双性 化 人 格是 较完 美 的人格 类 型 。在幼 儿
园中, 以双 性 化 人 格 理 论 为 基 础 创 设 一 种 有 利 于 儿
童 人 格 发 展 的 教 育 环 境 、 儿 童 进 行 适 宜 的性 别 角 对
色教 育 , 助 于儿 童形 成 正确 的性别 角 色 观念 , 有 有 助 于 儿 童 形 成 健 康 的人 格 , 助 于 促 k! L 性 别 角 有  ̄J 童 e 色社 会化 的顺利 完成 。
质 , 适 合 的性 别角 色 模 式是 双性 化 的 , 不 是单 最 而
一
化 的 ; 三种 是男 性 化性 别 角色 模式 , 指 那些 第 是
具 有 男 性 化 特 征 的 人 具 有 更 高 的 心 理 健 康 水 平 】 。 第二 种 双性 化 性别 角 色模 式就 是 基 于双性 化 人格
化人格成 为一种 性别 角色发展 的新趋势。双性化人格理论对儿童早期教 育的启示 : 转交传 统的性别观念 、 因性施 教, 培养集 两性优点于一身 的儿 童; 当提高幼儿 园男性教 师比例 , 适 增加低 幼阶段 男性影响力; 以游戏为切入点实 施正确 的性别角色教育 ; 幼儿 园要慎选读物。
“ 双性 化 ” 的概 念 产 生 于 2 世 纪 6 年 代 。 1 6 0 0 94 年, ROS I 式 提 出 了 “ 性 化 ” 念 , “ 体 同 时 S正 双 概 即 个 具 有 传 统 的 男 性 和 女 性 应 该 具 有 的 人 格 气 质 ”, 并
培养小班幼儿“两性化”人格浅探
培养小班幼儿“两性化”人格浅探“两性化”人格是指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较强的肯定性男性特质和肯定性女性特质的人格类型。
性别差异心理学和性度心理学通过分析发现同时具有两性积极特质的人心理更健康。
具有“两性化”人格的人表现为既独立又合作,既敏感又豁达,既果断又沉稳,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
他们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较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男女两性心理品质水平,使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具备两性中的优秀心理特质,才能提高人类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的基础。
吾国人漠视幼稚时代之重要,学校教育耗费精力,纠正幼稚时代已成之不良态度、习惯、倾向,可谓事倍功半”。
陶老先生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幼儿阶段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我园对小班幼儿实施“两性化”人格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途径对幼儿进行“两性化”人格教育。
一、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幼儿“两性化”人格我们抓住孩子喜欢游戏这一特点,为他们设计了他们感兴趣的体育游戏。
因为体育游戏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较强的集体性。
要达到游戏的目的,幼儿必须勇敢顽强、机制果断、团结友爱,通过相互合作去完成各项活动。
同时,我们注重在游戏中增加一些竞争成分,通过这种初步相互竞争的游戏,可唤起幼儿渴望取胜的心理,有助于从积极意义上培养幼儿良好的竞争意识。
二、利用角色游戏促进幼儿两性化人格的发展我们创设了医院、娃娃家、儿童超市、体操房等角色游戏区,根据孩子的表现,对他们进行指导,发挥男孩和女孩的不同特点和优势,鼓励每个幼儿全面发展。
同时注意两性的差异,让男孩子参加一些安静的游戏,如担任娃娃家的爸爸,学会分工合作,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让女孩担任儿童超市的经理,培养其自强、自立、自信的品质。
这对幼儿的语言、动作、思维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双性”教育可以让宝宝更出色
“双性”教育可以让宝宝更出色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觉一个专门有味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进展一样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专门是偏科现象严峻),缺乏想像力和制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顽固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对环境。
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进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猛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那个发觉印证了今日美国日益流行的一个崭新的教育思路—双性化教育。
所谓“双性化教育”,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
研究者认为,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进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气质,无法学会关怀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孩过于脆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坚强的心理素养,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女孩。
可能因此缺乏独立性和上进心,舍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最终难以成材;男孩可能变得刚愎自用、难解人意、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仅在事业上难有竞争优势,在社交圈中也不受欢迎。
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美国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1、鼓舞小孩向异性学习不论是男孩依旧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进展和人格的完善。
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决和爽朗。
2、增加男女小孩接触的机会小孩向异性学习应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故应为他们提供共同交流、一起玩耍的机会。
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
长还给两性划定不 同的活动范 围,孩子不能超出这个界 பைடு நூலகம்
= 、双性化 人格的优点
限 ,如果 孩子去 玩 了异性才 玩的玩具或 者游戏 ,就认
双性化 人格 的特征是 :既独立 又合作 ,既果 断又 为是不应该或不道德 的,家长会呵斥或者阻止他们 。因
沉稳 ,既 敏感 又 豁 达 ,既 自信 又谨 慎 ,既热 情 又 成 此 ,家长首先应提升 自 身 素质 ,及时转变传统 的性别角
I 观点论述 I s T A T E M E N T O F O P I N I O N S
双性化人格理论 及 其对幼儿性别角色教育 的启示
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
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同时,作为幼儿教育一部分的幼儿性别教育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作为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生物体,既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人的性别既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概念又是一个社会意义上的概念。
即人的性别可分为生物意义上的性别(sex)和社会意义上的性别(gender),所谓的生物意义上的性别也就是人的自然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所存在的差异;社会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构建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性别差异,是个体在自身生理特征的基础生,在一定社会文化的两性规范影响下形成的性格、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上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所构成的行为模式。
心理学上认为,性别心理发展是从三岁至成年期的,因此,幼儿期是幼儿掌握性别概念(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形成良好的性别偏好和性别角色的初始阶段和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能否掌握正确的性别概念、形成良好的性别偏好和性别角色关系到个体人格的形成,影响着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日后正常的恋爱、婚姻、家庭和工作等各个方面。
对幼儿实施怎样的性别教育一直是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随着传统性别教育(单性化教育)的不足在现代社会中不断显现以及社会发展对教育培养人才规格的新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提出了一种幼儿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
中公资深讲师侯文侠将就目前人们在幼儿性别教育中探索出的一种新模式——双性化教育的有关问题:双性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双性化教育实施的目的、双性化教育实施的意义、双性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双性化教育实施的策略、双性化教育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几方面对这一幼儿性别教育的新模式进行论述以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理解双性化教育。
一、双性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在对幼儿实施性别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人们不断地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实施幼儿性别教育的模式。
(幼儿学前教育) 双性化与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
双性化与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教学目标:了解双性化理论的要紧观点。
能够在以后工作中将双性化理论观点与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双性化理论教学难点: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教学时数:1课时作业:1.试谈谈现在社会存在的“阴盛阳衰〞的现象,你如何分析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幼儿园的教育有关系吗?2.你如何认识双性化教育问题?教学反思:儿童性别角色的开展,学生学习起来并不困难,联系当前社会实际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门高。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双性化理论2.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探讨过程设计:环节一:复习通过“你是男依旧女?你是男性化的依旧女性化的?〞两个问号及“猜猜看〞复习性别和性别角色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环节二:讲授、讨论通过20世纪70年代前后性别角色开展模式的变化引出比姆的双性化理论。
〔1〕什么是双性化?假设一个人具有大量的男性特征和少量的女性特征——男性气质类型个体;假设一个人具有大量的女性特征和少量的男性特征——女性气质类型个体;假设一个人既有大量男性特征,又有大量女性特征——双性化个体。
〔2〕双性化个体存在吗?比姆78、79年的研究:大学生,33%性别类型化;27%—32%双性化;其余是未分化的。
1980年hall等人的研究:8—11儿童,30%左右的儿童是双性化的。
Morrisonden和Shaffer的研究,多达45%的大学女性被归为双性化个体。
〔3〕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吗?从20世纪70年代起,以比姆〔Sandra Bem〕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宣称,要使个体从文化强加的男性化、女性化限制中解放出来,从个体刻板的性别形象束缚中解放出来。
许多研究说明:双性化的儿童和青青年显示出较高的自尊,他们更受人的欢迎,习惯的更好。
比姆认为,应该从儿童早期开始就进行无性别卑视的儿童教养,使儿童明白得人与人之间存在许多差异,而不要过分强调性别差异。
环节三: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对双性化理论进行探讨“你认为双性化理论是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吗?〞环节四:做一做比姆的双性化气质量表的运用环节四:探讨双性化人格模式也许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至少不能因为人为的性别限制而限制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挥。
双性化与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
双性化理论发展过程
20世纪70年代以前:传统的一维性别模式
男性化、女性化特征是相互对立的,一个人身上男 性化特征越多,女性化特征就越少。 当时的研究者认为:性别角色行为越符合性别类型, 心理越健康。
6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二维性别模式
二维观点
7
一、双性化理论
桑德拉.比姆(Sandra Bem,1974)提出了双性化概念: 如果一个人具有大量的男性特征和少量的女性特 征—男性化类型个体 如果一个人具有大量的女性特征和少量的男性特 征—女性化类型个体 如果一个人既有大量男性特征,又有大量女性特 征—双性化个体 既缺乏男性特征,又缺乏女性特征—未分化个体
11
分享讨论
12
探讨
双性化人格模式也许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至少不 会因为人为的性别限制而限制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 挥。
但是,双性化人格是不是适合一切社会形态的男女呢?双性 化人格会不会带来个体发展或恋爱、婚姻、家庭中的新问题 呢?
如果男女仅剩下生物学性的差别,成为无心理或人格上性别 差异的个体的话,社会又会出现一幅什么图景呢?这些问题
15
1 自我信赖 2 柔顺 3 乐于助人 4 维护自己的信念 5 快活的 6 忧郁的 7 独立的 8 害羞的 9 诚心诚意 10 活跃的 11 情意绵绵 12 夸耀的 13 武断的 14 值得一捧得 15 幸福的
16 坚强的个性 17 忠诚的 18 不可捉摸的 19 强劲有力 20 女性的 21 可信赖的 22 善于分析的 23 表示同情的 24 嫉妒的 25 具有领导能力的 26 对他人的需求敏感 27 诚实的 28 乐于冒险 29 有理解力的 30 守口如瓶
的男性人格特点?……
19
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3)
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3)双性化教育理论从个体心理角度论述了男女两性生理的差异不能作为划分两性特质的根本依据。
因为个体除生理性别外还有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个体在一定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
也就是说性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培养的结果。
双性化教育的实施就是要打破传统性别观念促进两性的平等和教育公平。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根源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单性化教育把男女性别特征给以严格的限定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限制了人的发展。
双性化教育作为顺应现代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幼儿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其落脚点就是促进人的发展。
中公资深讲师侯文侠在本文中提及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现有社会条件下个体不受传统男女两性观念的限制,在发挥自身性别优势的同时吸取异性性别的优质,使自身兼具两性性别长处和优点。
双性化教育就是要在男女两性平等和两性互动的基础上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以实现男女均衡和谐发展。
(三)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社会的存在以人为基础,人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对人提出新的要求。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而个人要想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促进我们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对自己所承担的性别角色有一个认识。
社会的发展使得在单性化教育下培养的过于男性化、过于女性化的个体在智商、体力、性格等方面发展比较片面,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两性平衡及两性优势互补是社会的发展趋势,双性化教育就是要塑造一种更有利于社会和个人潜能充分发展的性别角色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三、实施双性化教育的意义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使人类获得了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双性化教育”的产生正是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结果,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必然产生的一种教育模式。
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可行性已经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有关研究中得到验证,双性化教育相对于传统的单性化教育的优势也已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到证实。
浅析现代幼儿的双性化教育
浅析现代幼儿的双性化教育中文摘要:“双性化”教育,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新理念,是采撷男女两性人格特征中社会所承认的男性和女性的优良品质集中在同一个体身上的教育。
幼儿作为未来社会最具竞争力的个体,其社会适应性的健全和人格的良好发展倍受关注,所以,对现代幼儿实施双性化教育是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和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的教育举措。
——摘要是你全文的梗概,不是写你写作的原因关键词:现代;幼儿;双性化教育一传统性别教育的弊端与双性化教育的现实需要当人一出生,就有了生理性别上的差异,与此同时,人们又赋予了他们社会性别上的不同期望。
世界被鲜明的分为男性和女性。
人们毫不动摇的坚信这一信念,并为维护这一区分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从家庭、幼儿园到整个社会大环境,幼儿无时无刻不受到传统性别文化的熏陶。
孩子从出生以后,他或她就被期望拥有特定的行为模式:男孩是吵吵闹闹,不守规矩,喜欢捣乱的小淘气,他们穿素色衣服,打扮应该像个男子汉;女孩温柔可爱,顺从听话,她们可穿五彩缤纷的衣服,打扮应该像小公主。
他们的社会角色及其身份早已为他们自身永恒的特征——“性别”所决定好了。
男孩子头脑冷静,逻辑思维能力强,善于思考问题,时常动脑筋,勇于创新,擅长推理,有领导能力,适合搞科研,当科学家,当管理者;而女孩情感丰富,多愁善感,逻辑思维能力差,不爱动脑筋,但做事细心谨慎,因此适合服务性行业,适合留在家里,应当做家务。
一直以来,我们都抱着“性别适合”、“定型的性别角色”这些根深蒂固的概念,将其渗入我们的幼儿教育中。
在这种教育下,儿童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他们初步的性别意识,这对他们以后性别角色的定位以及对社会角色的理解等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但是,男女之间某些天生的差异与优秀的男性和优秀的女性之间的差别及对其社会品质的不同期待有必然的联系吗?没有人能肯定这个事实。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了良好的高等教育,走出了家门,从事于各行各业,甚至有许多的女性开始从事人们传统性别观念中只有男性才能做好的事。
幼儿双性化人格及其培养
21 性 化 人 格 是 一 种 理 想 的 人 格 模 式 .双
传 统 的男 性 和女 性 应该 具 有 的人 格 气 质 ”并 认 为 双性 化 , 是 最 佳 的 性 别 角 色 模 式 。 此 后 心 理 学 家 对 双 性 化 进 行 了
在 性 别 差 异 与 性 别 角 色 的 传 统 研 究 中 ,心 理 学 家 一
直 关 注男 女 两 性 的心 理 特征 与 行 为 的 差异 。但 现 在 许 多
心 理 学 家 都 认 为 ,严 格 的 界 定 性 别 角 色 标 准 是 有 害 的 。 1 6 & , o s提 出 了 “ 性 化 ” 观 念 。 “ 体 同 时 具 有 9 4 l R si z 双 的 即 个
个 人 身 上 同 时 具 备 男 性 与 女 性 的 兴 趣 、 力 和 爱 好 , 其 能 尤
是 心 理 气 质 方 面 具 备 男 性 与 女 性 的 长 处 与 优 点 。 被 认 为 它
中 对 中学 三 年 级 的 学 生 明 确 要 求 “ 习 双 性 化 ( 柔 并 学 刚 济 ) 性 别 角色 , 应 用 于 家 庭 、 校 与 职 场 。” 的 并 学 …但 作 为
又教资 0- 月 上 刊 料293 号 旬 0 ̄ F
幼 儿 双
性
化
人 格
李玲 玲
及
其 培
养
Hale Waihona Puke ( 南 经 贸 职业 学 院 , 南 郑州 河 河
摘 要 : 性 化 人 格 是 一 种 综 合 的 人 格 类 型 。 在 一 双 即
试析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的双性化(精)
试析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的双性化论文摘要:在当前我们对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中,常常出现性别角色概念过度延伸的状况,即性别刻板化。
但是,研究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会从性别刻板化中获益,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双性化人格教育,并建议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来促使儿童形成双性化的人格。
论文关键词:性别角色教育;性别刻板化;双性化一、引言性别角色是在某一社会文化中众所公认的男性或女性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
性别角色发展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无论古今中外,一个社会对人最基本的分类标准就是性别,并且几乎所有的社会都期待男性和女性分别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因此,任何儿童要想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获得有关不同性别的知识,以及他(她所生活的社会对于不同性别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社会角色期望等方面的知识,即获得性别角色知识、形成性别角色行为。
有鉴于此,从孩子一出生、知道孩子性别的那一刻开始,父母就会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所期许的性别行为方式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
对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给予强化,对不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塑造出符合社会规范的男性和女性。
很显然,这种性别角色教育在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们在对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中,过度强化了儿童的性别角色,导致了性别刻板化现象。
也就是说,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形成了僵固不变的性别观念,造成了男性必须如何如何、女性必须如何如何的固有印象,由此形成了性别刻板观念。
性别观念的刻板化体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着重从家庭、学校、社会传媒三个方面陈述性别刻板化的具体成因,并进而分析性别刻板化在健康、职业选择、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弊端,从而提出进行双性化的性别教育这一建议。
二、性别刻板化的成因性别刻板化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小到穿衣戴帽、大到职业选择,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浅谈幼儿性别角色教育
浅谈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
而对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是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
结果很容易造成儿童性别角色的错位,带给他们的将是心灵的扭曲和伤害。
因此,对儿童进行早期性别角色教育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于男孩子,会更有助于他们增强责任心和养成男子汉气质以及不怕困难、主动帮助他人的好习惯。
许多家庭过于宠爱男孩子,故导致不少男孩子养成任性、暴躁、懒惰、轻视女性的坏习惯。
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根除这些毛病,我们建议家长不妨借鉴世界各国的早期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早期性别角色教育。
传统的性别观念认为,女人是柔软的、被动的、感性的、善良的,男人是坚强的、主动的、理性的、攻击的,传统性别教育就是要让女人更像女人,男人更像男人。
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会使人们把某些行为特征与特定的性别人群联系在一起,延伸至并不应简单归因于性别差异的其他方面。
而现代性别观念认为,男人和女人的特点不完全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化的产物,为了让两性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给两性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消除一切阻碍两性发展的因素,通过教育培养兼有两性优秀品质、和谐发展的人才.幼儿园对幼儿的性别教育卫生间的安排与设计在幼儿园里,经常孩子们几个人"躲在"厕所里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并且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小朋友在上厕所,几个小孩子站在一边看,而且一个个一脸的诡秘。
且有位家长反映,她的的小孩自进园以来,一直都不敢在幼儿园上厕所,因为在幼儿园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是一起上厕所的,很多的女孩子看他,他不敢上。
专家指出: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气质、性别意识形成的一个最关键的阶段,由于媒体的渲染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儿童的性别意识形成时期正在提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生理成熟较早,性别意识也相应提早,很小就有性别差异,有的孩子3 岁就已经有较强的性别意识了.如果这种蒙胧意识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 会对他们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托幼机构卫生间进行男女分割是有必要的,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育,同时老师和家长应该及早的对幼儿进行性别角色教育的同时,正确引导教育他们互相尊重异性行动隐私 1.2.2 活动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性别角色教育活动游戏中,在”娃娃家"角色游戏活动中,其中有一个幼儿扮演"妈妈",而"妈妈”并没有按老师设计好的妈妈形象进行活动,而是坐到椅子上,把它当车在教室里开来开去.另一扮演孩子的幼儿,对着老师大喊到:"老师、老师,她不像妈妈。
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研究综述
“双性化”是指个体同时兼具传统男性和女性优良人格特质的一种现象。
“双性化”教育是以个体发展为核心,在保持个体本性优秀特质的同时,发展其潜在的异性优秀特质,帮助个体塑造适宜自我发展的双性化人格,即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的人格类型。
在学前教育中实施“双性化”教育,是为了克服性别刻板印象的一项针对性尝试,使学前儿童除了保持自身优秀的性别特质以外,还能吸收异性性别特质中的优点,完善自我人格。
近年来,我国开放了“二胎政策”,学前儿童的数量增长较快,为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优质人才,促进教育公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双性化”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笔者梳理了1994年至2018年CNKI 数据库中有关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方面的中文文献,共查找到712篇文献,其中有125篇与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直接相关。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反思研究中的不足,以期对我国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以及性别角色教育的全面有效开展提供有益启示。
一、“双性化”教育的现状及争议关于“双性化”的研究,最早开始于美国,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学者才开始关注“双性化”及“双性化教育”。
总体上来说“双性化”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对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它的价值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大部分学者对“双性化”教育持肯定的态度。
外国学者J.T.Spence 等[1]调查表明双性化个体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力,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
李少梅[2]以BSRI 和16PF 为研究工具,对大学生的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双性化者适应能力强,独立积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研究综述赵玲玲,胥兴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摘要:“双性化”人格是指兼具男女两性优良品质的人格类型。
学前期是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双性化”教育的关键时期。
目前关于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双性化”教育的现状及争议、“双性化”教育的内容以及“双性化”教育的途径等方面。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对人发展的启示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对人发展的启示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指的是一种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旨在帮助他们了解和接受不同的性别角色。
这种教育方法认为,性别角色并非刻板的,而是可以在不同情境下灵活发挥的。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对人发展有以下几点启示。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
通过了解不同性别角色的特点和表现方式,儿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性别身份。
他们可以认识到,某些性别特质并非只有男性或女性才具备,而是可以在不同情境下展现的。
这有助于儿童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性别身份,并且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性别差异。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培养性别平等的意识。
在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中,男性和女性被赋予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期望。
这种观念限制了儿童发展的自由度,使他们失去了探索自身特点和兴趣的机会。
而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鼓励儿童超越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追求自己真实的兴趣和潜能。
这有助于儿童形成性别平等的意识,认识到男性和女性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往往会强调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不同的角色和行为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而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则倡导儿童在不同情境中展现灵活的性别表现,这有助于儿童学会更好地与不同性别的人进行沟通和合作。
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性别差异,培养包容和友善的交往方式。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对人的发展有很多积极的启示。
它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性别平等的意识,建立健康的性别身份认同,并发展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这种教育方法有助于儿童成长为独立、自信、包容和积极的个体。
3~6岁男幼儿双性化教育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3~6岁男幼儿双性化教育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摘要:“双性化教育”是摒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新理念。
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性别角色刻板现象”,人们通常会认为男孩就是要坚强、刚毅、勇敢、自立、顽强、有领导能力,逻辑能力强。
事实上,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双性化教育”。
本论文通过对50名3-6岁男幼儿父母的调查,着重从父母对双性化教育的概念,内容,重要性,教育方式这四个方面,来了解家庭中父母对双性化教育的认识与实施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恰当的建议。
关键词:父母;双性化教育;现状;影响因素家庭是幼儿人格成长的重要环境。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在我国众多家长的思想中还残存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他们的性别刻板印象还比较严重。
缺乏对双性化教育全面、系统、正确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也难以真正实施双性化教育。
究其原因,是由父母,幼儿园,社会等多种因素导致,尤其是父母,父母作为男童第一任教师以及长时间相处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一、双性化的研究1964年A.S.Rossi首先将“双性化”概念引入心理学研究之中,提倡将“双性化”作为人们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即个体同时拥有传统上男性应该具有的和传统上女性应该具有的积极的人格特质。
20世纪70年代,Bem对双性化的概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认为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不是同处于一个连续体上的对立面,它们是相对独立的特质。
他将社会上的人分为四种不同的性别特质———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并认为双性化气质是较佳的性别角色心理模式。
在我国,尽管起步较晚,但是一些学者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他们通过对多种人格特征比较后也一致得出:双性化人格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这就为两性的成才及个性发展提供了心理依据和发展方向。
浅析双性化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实践
浅析双性化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实践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幼儿园敖青梅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肤色、种族各不相同的人,单从性别上都可以划分为男人或者女人。
从婴儿呱呱坠地来到人间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因为生理上的差异而决定了他们的性别,这既是一个生物学的事实又是一个社会现实。
因此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从孩子们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
婴儿出生后,他们的父母便开始以与特定性别相适应的方式对待他们,从姓名、服饰、玩具到日后的行为要求、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
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就会受到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朝着各自的性别角色发展,并形成能够被社会承认和接纳的符合社会标准的性别角色行为。
可见儿童一出生就被分别纳入到由社会划分好的两个性别范畴,我们仿佛已经隐约地看到了这个男孩或女孩的一幅远景图画,大到家庭分工、社会分工,小到言谈举止、性格特征,这个孩子从出生起就被限定了。
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人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在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重视、性知识教育渐渐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非常关心和重视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性别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性别角色教育。
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主体主要是由幼儿教师、家长和大众的传媒构成的,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以及大众传媒的共同影响下,孩子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性别角色观念。
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适宜的性别角色教育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观,有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本文在对美国双性化教育理念的理解基础之上,对比我国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探索适合在幼儿园中双性化教育理念的实践方法。
一、双性化教育理念的一般解读(一)双性化教育理念“双性化”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1964年,罗西(A.S.Rossi)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双性化”的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气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研究专题》课程论文浅谈双性化人格和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姓名:曾诗雅学号:222012305081037教师:胥兴春班级:教育学部2012级学前1班学校:西南大学2016年1月3日浅谈双性化人格和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摘要通过对双性化人格的、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人格对早教的启示这三方面的探讨和分析,阐述了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的好处和培养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的必要性。
分析当下我国学前教育中对儿童性别教育的现状,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并提出改变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对儿童进行双性化教育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目录一、双性化人格与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 (1)(一)双性化人格 (1)(二)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与性别刻板印象 (2)(三)双性化人格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 (2)二、我国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现状 (3)(一)性别角色观念刻板 (3)(二)教育方式和内容 (3)(三)教育者的性别 (4)(四)电视媒介的性别教育 (4)三、如何开展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 (4)(一)改变家长和教师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 (4)(二)以游戏为切入点,找寻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契机 (5)(三)幼儿园和家长慎选幼儿读物和教材 (5)(四)适当提高幼儿园男性教师比例,增加低幼阶段男性影响力 (5)参考文献 (6)一、双性化人格与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一)双性化人格对性别角色差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达尔文时代。
长期以来,普罗大众都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纬度上的两级,即单维两级模式。
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心理学家费洛伊德、荣格分别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概念和“男性的女性意向”“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
美国的心理学家比姆是研究双性化人格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从二十世纪70年代起,以比姆为代表的一些双性化人格理论主张者公然宣称,严格界定男女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应使个体从文化强加的男性化、女性化中解放出来,从个体刻板的性别形象中解放出来。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为男性和女性是两个独立的维度,但是很多被旧有文化约定为男性或女性单独拥有的人格特质,实质上是属于两性共有的性别特征,传统意义上的男性人格特征和女性人格特征是可以在个体身上很好的融合。
所以,双性化人格既不是两性的错乱也不是异性癖,而是一种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人格类型。
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体态、作风、兴趣、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均有无法区分其性别的偏颇”。
1974年,比姆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特质的心理量表—“比姆性别角色量表”(简称BSRI),并用此量表对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75名大学生进行性度调查,证明了双性化人格的存在。
国内外许多研究也证明既有男子气又有女子气的双性化个体是事实存在的。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康布兰和比姆早在1976年采用人格归因量表测量近千名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发现:无论男女,两性化人格都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
为了证实这一论点,比姆还设计了两个实验情境:一是需要独立性的情境(男性特征),具体是同伴咬定滑稽卡通片一点不滑稽;另一个是需要照顾人的情境(女性特征),让被试单独与一个5个月的婴儿在一起。
结果证明,双性化个体要比男性化、女性化个体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男性化和双性化在独立性测验中比女性化个体强;女性化和双性化个体在照顾婴儿的测验中,得分比男性化个体高。
我国学者王红瑞研究发现,双性化人格特质者具有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其抑郁焦虑水平最低,其次是男性化、女性化,最后是未分化。
王学也证明,双性化人格模式的大学生在自信心、适应外界的环境等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化、非男非女气质类型。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的人格类型。
双性化人格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丰富的,男性和女性不是相对的两极,而是我们可以分割的相对的两个维度。
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最适合的性别角色模式是双性化的,而不是单一化的。
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
双性化人格的特征是: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
“双性化”是在保留本性别固有特征基础上,糅合异性优秀特征的发展。
即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它是社会中的个体以天赋的生理性别为基础同时吸收、表现、表达出相关性别的个性特点。
因此,“‘男女双性化’并不代表性别中立或没有性别,也不涉及性的取向,而是描述个人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两性的行为特征,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
”可见,双性化人格是现下一种最佳的人格模式。
(二)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与性别刻板印象所谓性别角色,是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所产生的行为期望。
1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逐渐学习到社会期望对男性和女性的行为要求,并利用这些信息指导和控制他们自己的行为,适应社会交往。
性别角色是由先天和后天习得因素构成,它的发展是人们依据自己的性别特征获得特定文化中的性别角色特征的过程,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并延续终身的过程。
近年,由于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男孩缺乏“男子气概”,以及出现越来越多“女汉子”的现象,许多家长以及教育专家发出了“拯救男孩”的呼吁,并且开始着重对幼儿性别意识的培养。
并且相关专家提出了“男孩穿蓝色,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裤子,女孩穿裙子”“爸爸带儿子洗澡,妈妈带女儿洗澡”“男孩玩机器人,女孩玩洋娃娃”“男孩多拥抱,女孩多亲吻”“男孩常做挑战性运动,女孩多做体操”等建议。
性别刻板印象不只是以往的传统观念,很多号称开放自由的八零后、九零后都任然拥有这种观念。
传统的刻板印象导致着传统的教养方式,社会以及家长从姓名、服饰、玩具乃至以后的行为要求、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限制、要求着儿童的性别角色,可见儿童一出生即被纳入了社会划分好的两个性别范畴,男孩女孩分别在被划分好的性别范畴内生活。
儿童的性别认同离不开成人(家长、社会)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因此,儿童在传统观念下成长着。
男性和女性按照各自既定的性别角色行为规范成长着,男孩子被要求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女孩子被要求温柔、善良、宽容、关心他人。
教育者更多鼓励男孩子在传统的“男性优势领域”——数理化等方面发展,期望女性更多地向“女性优势领域”——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
每一个儿童从出生就被限定,这对孩子公平合理吗?对孩子来说自由吗?传统的性别角色差异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必须看到,长期以来社会所赋予的男性文化和女性文化的不公平性,以及单维两极刻板的性别角色“阻碍了男女儿童在心理发展上达到一种超越性别的普遍人性”。
新近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传统单一的性别角色模式是不尽理想的,过于男性化的男人和过于女性化的女人,其在智商、体力、性格等方面发展均较片面。
在现代化、快节奏、高开放度的信息社会里,随着科技水平的迅猛增长,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社会历史的变迁,时代需要一种更有利于社会和个人潜能充分发挥的性别角色模式。
双性化人格理论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三)双性化人格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双性化人格成为一种性别角色发展的新趋势。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男性和女性为两个独立维度,很多被旧有文化约定为单一性别拥有的人格特质,实质上是两性共有的性别特征,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严格界定了性别角色标准、限制人的意识、行为和发展。
把人类丰富的个性变为男女两性隔离的性格,造成了的人的片面发展。
在经济发达、生产现代化的城市已经不难看到男女两性在气质与性格上的差距正逐渐缩小的趋势。
男性显示出女性的温柔细心、女性也不乏有男性那样大方爽朗的代表。
文化教养水平越高,对男女的刻板印象就相对地减少。
1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这种气质与性格上的磨合虽然还没有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它却是两性世界发展的趋势。
以性别特征双性化理论为基础的新的性别特质类型的划分方法为人类正确理解男女两性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种“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着、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的双性化人格特征是性别角色发展所要求的,有助于形成健康人格。
从此社会将不再局限于男性化、女性化这种两极化的分类框架,而应平等看待每一个个体。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双性化人格已经成为了一种性别角色发展的新趋势。
因此,在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实施双性化性别教育模式、培养儿童双性化人格,能够使儿童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其一生的健康人格发展奠基。
二、我国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现状(一)性别角色观念刻板中国普遍的家长和学校教育者保持着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
他们简单地认为性别角色只有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这一观念根深蒂固,表现在教育孩子时有严重的典型男性化或女性化倾向。
许多老师和家长认为女孩子和男孩子都应该有各自恰当的“样子”和“行为”。
而性别角色观念刻板这一问题不仅表现在家长和教师的身上,更表现在孩子的同伴身上。
很多孩子受到成人的性别角色评价和要求形成的社会压力,也会投射在同伴身上。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会感受到越来越重要的来自成人和同伴对性别角色评价和要求形成的社会压力。
如人们(包括成人和孩子)会嘲笑男孩子哭鼻子为“不像男子汉”,管束女孩子爬树上墙的“野小子”行为。
这便阻碍了在男孩子和女孩子身上形成情感细腻或勇敢的心理品质。
当男孩子细腻的情感流露经常被忽视或被压抑时,他所形成的可能是粗心、麻木不仁、缺乏同情心等不良心理品质;而女孩子大胆的行为被指责和限制时,她所形成的可能是自卑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品质。
因此,学前教育教学工作者既要为幼儿和儿童解除来自校外的社会文化压力.又要使幼儿园成为男女儿童个性健康和谐发展的乐园。
(二)教育方式和内容在家里,父母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方式都带有典型性别角色倾向,表现在为男孩多买刀枪、汽车等类型的玩具,而为女孩多买洋娃娃和卡通动物等类型的玩具;鼓励男孩子做一些训练体能和速度方面的游戏如攀爬、抢夺、球类等,女孩则做一些训练其身体柔韧性和灵巧性方面的游戏如跳绳和踢踺子等适合其性别角色的游戏;鼓励男孩认同其父亲的角色行为,女孩认同母亲的角色行为。
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方式都带有典型性别角色倾向,如在生活上要求女孩听话和逗人喜爱,对她们比较宽容,并进行较多的保护,对男孩则给予较严厉的约束和管制。
以角色游戏和幼儿读物为例。
已有的幼儿角色游戏中,往往更强化幼儿其本身的性别认同,和培育幼儿的双性化人格背道而驰。
如,传统的“娃娃家”让幼儿明白自己长大后是当爸爸还是当妈妈,爸爸和妈妈的角色规范有什么不同。
为了便于幼儿识别,这类游戏中的人物角色大都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并且总是与特定的性别形象和活动关联,如妈妈穿裙子、抱婴儿、呆在家里,爸爸留短发、当警察、出门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