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性化人格和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研究专题》课程论文
浅谈双性化人格和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
姓名:曾诗雅
学号:222012305081037
教师:胥兴春
班级:教育学部2012级学前1班
学校:西南大学
2016年1月3日
浅谈双性化人格和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
摘要
通过对双性化人格的、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人格对早教的启示这三方面的探讨和分析,阐述了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的好处和培养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的必要性。
分析当下我国学前教育中对儿童性别教育的现状,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并提出改变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对儿童进行双性化教育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
目录
一、双性化人格与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 (1)
(一)双性化人格 (1)
(二)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与性别刻板印象 (2)
(三)双性化人格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 (2)
二、我国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现状 (3)
(一)性别角色观念刻板 (3)
(二)教育方式和内容 (3)
(三)教育者的性别 (4)
(四)电视媒介的性别教育 (4)
三、如何开展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 (4)
(一)改变家长和教师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 (4)
(二)以游戏为切入点,找寻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契机 (5)
(三)幼儿园和家长慎选幼儿读物和教材 (5)
(四)适当提高幼儿园男性教师比例,增加低幼阶段男性影响力 (5)
参考文献 (6)
一、双性化人格与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
(一)双性化人格
对性别角色差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达尔文时代。长期以来,普罗大众都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纬度上的两级,即单维两级模式。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心理学家费洛伊德、荣格分别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概念和“男性的女性意向”“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
美国的心理学家比姆是研究双性化人格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从二十世纪70年代起,以比姆为代表的一些双性化人格理论主张者公然宣称,严格界定男女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应使个体从文化强加的男性化、女性化中解放出来,从个体刻板的性别形象中解放出来。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为男性和女性是两个独立的维度,但是很多被旧有文化约定为男性或女性单独拥有的人格特质,实质上是属于两性共有的性别特征,传统意义上的男性人格特征和女性人格特征是可以在个体身上很好的融合。所以,双性化人格既不是两性的错乱也不是异性癖,而是一种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人格类型。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体态、作风、兴趣、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均有无法区分其性别的偏颇”。
1974年,比姆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特质的心理量表—“比姆性别角色量表”(简称BSRI),并用此量表对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75名大学生进行性度调查,证明了双性化人格的存在。国内外许多研究也证明既有男子气又有女子气的双性化个体是事实存在的。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康布兰和比姆早在1976年采用人格归因量表测量近千名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发现:无论男女,两性化人格都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为了证实这一论点,比姆还设计了两个实验情境:一是需要独立性的情境(男性特征),具体是同伴咬定滑稽卡通片一点不滑稽;另一个是需要照顾人的情境(女性特征),让被试单独与一个5个月的婴儿在一起。结果证明,双性化个体要比男性化、女性化个体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男性化和双性化在独立性测验中比女性化个体强;女性化和双性化个体在照顾婴儿的测验中,得分比男性化个体高。我国学者王红瑞研究发现,双性化人格特质者具有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其抑郁焦虑水平最低,其次是男性化、女性化,最后是未分化。王学也证明,双性化人格模式的大学生在自信心、适应外界的环境等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化、非男非女气质类型。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的人格类型。双性化人格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丰富的,男性和女性不是相对的两极,而是我们可以分割的相对的两个维度。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最适合的性别角色模式是双性化的,而不是单一化的。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双性化人格的特征是: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
“双性化”是在保留本性别固有特征基础上,糅合异性优秀特征的发展。即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它是社会中的个体以天赋的生理性别为基础同时吸收、表现、表达出相关性别的个性特点。因此,“‘男女双性化’并不代表性别中立或没有性别,也不涉及性的取向,而是描述
个人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两性的行为特征,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
可见,双性化人格是现下一种最佳的人格模式。
(二)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与性别刻板印象
所谓性别角色,是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所产生的行为期望。1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逐渐学习到社会期望对男性和女性的行为要求,并利用这些信息指导和控制他们自己的行为,适应社会交往。性别角色是由先天和后天习得因素构成,它的发展是人们依据自己的性别特征获得特定文化中的性别角色特征的过程,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并延续终身的过程。
近年,由于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男孩缺乏“男子气概”,以及出现越来越多“女汉子”的现象,许多家长以及教育专家发出了“拯救男孩”的呼吁,并且开始着重对幼儿性别意识的培养。并且相关专家提出了“男孩穿蓝色,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裤子,女孩穿裙子”“爸爸带儿子洗澡,妈妈带女儿洗澡”“男孩玩机器人,女孩玩洋娃娃”“男孩多拥抱,女孩多亲吻”“男孩常做挑战性运动,女孩多做体操”等建议。
性别刻板印象不只是以往的传统观念,很多号称开放自由的八零后、九零后都任然拥有这种观念。传统的刻板印象导致着传统的教养方式,社会以及家长从姓名、服饰、玩具乃至以后的行为要求、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限制、要求着儿童的性别角色,可见儿童一出生即被纳入了社会划分好的两个性别范畴,男孩女孩分别在被划分好的性别范畴内生活。
儿童的性别认同离不开成人(家长、社会)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因此,儿童在传统观念下成长着。
男性和女性按照各自既定的性别角色行为规范成长着,男孩子被要求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女孩子被要求温柔、善良、宽容、关心他人。教育者更多鼓励男孩子在传统的“男性优势领域”——数理化等方面发展,期望女性更多地向“女性优势领域”——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
每一个儿童从出生就被限定,这对孩子公平合理吗?对孩子来说自由吗?
传统的性别角色差异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必须看到,长期以来社会所赋予的男性文化和女性文化的不公平性,以及单维两极刻板的性别角色“阻碍了男女儿童在心理发展上达到一种超越性别的普遍人性”。新近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传统单一的性别角色模式是不尽理想的,过于男性化的男人和过于女性化的女人,其在智商、体力、性格等方面发展均较片面。在现代化、快节奏、高开放度的信息社会里,随着科技水平的迅猛增长,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社会历史的变迁,时代需要一种更有利于社会和个人潜能充分发挥的性别角色模式。
双性化人格理论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三)双性化人格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
双性化人格成为一种性别角色发展的新趋势。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男性和女性为两个独立维度,很多被旧有文化约定为单一性别拥有的人格特质,实质上是两性共有的性别特征,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严格界定了性别角色标准、限制人的意识、行为和发展。把人类丰富的个性变为男女两性隔离的性格,造成了的人的片面发展。
在经济发达、生产现代化的城市已经不难看到男女两性在气质与性格上的差距正逐渐缩小的趋势。男性显示出女性的温柔细心、女性也不乏有男性那样大方爽朗的代表。文化教养水平越高,对男女的刻板印象就相对地减少。
1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